电视摄像教案
更新时间:2023-11-05 05: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电视摄像教案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电视摄像》是广播电视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的应用型课程。视摄像不同于一般的其它课程,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电视摄像》课程要求在学习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摄像机调整和使用、常见的拍摄技巧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从技术和艺术上掌握摄像这一影视环节的基本创作方法。
课程主要特点: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促进。
第一章 电视画面基础
第一节
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
1. 电视摄像的背景介绍 技术的诞生
设想:电视早于电影(十八、十九世纪初化学技术比物理、电子技术发展快) 艺术:电视源于电影(电影源于戏剧)
目标:高于电影(要解决保存、清晰度两大难题)
电视与电影的技术比较 a. 摄像机比摄影机灵敏度高,从而降低了对灯光的要求。摄像机甚至能在微光和无光
(红外摄像机)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b. 摄像机可在更宽的色温偏差范围内工作(但照度和色度的范围比摄影机小); c. 摄像机功能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
d. 摄像机工作时无噪声(可方便现场录音),可用监视器供多人同时监看拍摄时的图象; e. 摄像在拍摄同时及结束后即可反复观看拍摄效果,减少了“备份镜头”的需要且节省了后期制作费用(电影需要显影、定影、着色和复印等一系列工艺过程,最快也要2~3天才能看到拍摄效果);
f. 可采取多机、现场拍摄制作法,从而使电视的拍摄效率更高; g. 可方便地使用电子特技手法;
h. 记录的声、像(磁带、光盘),可反复多次使用,制作成本低,周期短。 电视与电影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电视能即时复演图像。
1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摄影与摄像的不同之处 一、拍摄机器不同 二、承载媒体不同 三、编辑方式不同 四、传播方式不同 五、最终产品不同
2. 电视的传播与艺术特性 电视被称为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电视的特性:(有很多分类法,这里只谈传播、艺术特性) 传播特性:形象、直观、普及、传播快、空间开拓(集画、声、色大全)
(1) 传播手段的先进性
传统媒介 (书、报、杂志、电影、戏剧、无线电广播) 电视 无限发行 立体发行 不受制约速度快(直播、传播) 有限发行 线性发行 受制于区域、交通工具(速度慢) (2) 传播信息的丰富性
·几乎兼容了所有传统媒介(超级综合) 开创人类文化生活新时代(现代大众传媒之首)
(3) 镜头的纪实性(电视的记录与揭示功能)
如实、全面、客观(相对而言);其他媒介(反映抽象、易受主观影响) (4) 接收的家庭性
人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1979年美国调查统计,美国的家庭平均有35%的时间在看电视。在我国亦
居各类传媒之首)。普及(不受文化程度、年龄、经历限制); 教育(家庭教育、电视大学) 艺术特性:综合性强,节目的连续性、系列性、即兴性、同时性和画面的重复性,构成
了电视节目的艺术特性。
音乐 表演艺术 (时间艺术) 舞蹈 (空间艺术)
艺术 绘画 造型艺术 雕塑 建筑 戏剧 综合艺术 电影 (时空艺术) 语言艺术 文学 电视
2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动态性——连续性(区别摄影);系列性(区别电影);即兴性(数字点播、网络电视);同时性(全球观
看);重复性(教学的重点难点)
时空性——五维(空间、时间、声音)
综合性——艺术与科技;时间与空间;视觉与听觉;逼真性与假定性;艺术与商品
电视——视觉、动态、时空、综合的艺术 3. 电视的时间与空间 电视的时间构成
1. 播映时间—— 客观存在的播放时间(叙事容量受限制); 2. 情节时间—— 剧情展示的跨度;
3. 感受时间—— 心理感受的长短(时间的延长与压缩——慢、快动作) 电视的空间构成
1. 再现空间——(逼真性)逼真地再现某一真实场景。
2. 创造空间——(假定性)通过蒙太奇手段、剪辑技术来组成空间;借助摄影构图技巧造成某种空间感;声画对位的运用,以声音来延伸画外空间,丰富空间的造型表现力。
4. 电视的基础知识
① 电视的技术标准是依据:光的特性和人眼的视觉特性所制定的。 ② 单色光与复合光
单色光:只包含单一波长成分的光。
复合光: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波长成分的光。(太阳光) ③ 色源
光源色——物体本身所发光的颜色。
色源 固有色——物体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吸收或透过某些特定波长的光来引
起人眼的彩色感觉(举例:红花绿叶)。
实验证明:色彩既决定于物体固有的吸收和反射某种光波的特性,又取决于照射物体
光线的光谱成分。
④ 色温(光的颜色标志)
色温:某一光源的光谱特性与某一温度下的绝对黑体的光谱特性相同,这一温度就称
3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作该光源的色温。(见常用光源色温表)
物体受热 → 辐射光(光谱特性随温度连续变化) 黑→红→黄→白→蓝(青) 色温是表明白光光源光谱成分的标志。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光源的色温越高,越偏兰,越低越偏红色。
光源的色温和光源的物理温度无关。冷光源色温高,但本身的温度并不高。
各种摄像光源色温概数比较表
人工光 蜡烛光 煤油灯 普通民用灯泡 碘钨灯 钨丝灯 照相强光灯 镝灯 万次闪光灯 电视屏幕 白色荧光灯 光源色温(K) 1600~1900 2000 2650~2800 3200 3200 3400 5500 5000-6000 6500 4800 自然光 日出日落 日出日落 前半小时 9时-15时 9时前-15时后 平均日光 夏季中午直射光 秋季中午直射光 蓝天阴影中 蓝天天空光 薄云天空光 云雾天空光 阴天天空光 光源色温(K) 1850~2200 2350~3100 5500 5500-4800 5400 5800 6000-6500 12500 19000-25000 13000 7500-8500 6400-7000 注:1。晴天太阳直射光在9-15时之间。阳光中含红、绿、蓝三原色比率基本相等,各占1/3。因此给人以白色的感觉。钨丝灯、民用灯泡色温较低。其中含红的成分较多,给人以偏红的感觉。荧光灯含蓝绿成分较多,给人感受偏蓝绿。
2.灯光的色温随电压高低而变化,电压高色温高,电压低色温则偏低,上表表示标准电压220V时的概数。电压低3-2V影响不大,不会被人眼所察觉。
光源色温对物体色彩再现的影响 我们平常看到各种物体的颜色是在白光下呈现的颜色。这是因为人们基本上是处于白光照明环境下生活的缘故。用不同色光照明有色物体,物体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对这种变化人眼不太敏感,因为人眼有色觉适应现象,但对彩色摄像机却十分敏感。 ●大脑的“自动纠错”作用 阳光是人类判别颜色的标准光源 显色性:
指光源的光照射到物体上所产生的客观效果,也是指光源能否正确地呈现物体颜色的性能。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决定了光源的显色性。 温度辐射体光源的特点: 它产生的光谱是连续的,即在全部可见光谱范围内都有辐射,光谱分布是连续变化的。这类光源一般能较好地重显物体的固有彩色,其显色性能较好。
非热辐射光源的特点:发光不以发光材料的高温为基础(如荧光)。 它们辐射的是线状或带状的非连续光谱,或既有连续又有线状的混合光谱。当我们在缺少某
4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些波长成分的光源下观察或拍摄物体时,所摄物体的颜色就会发生色变。我们称这些光源的显色性差。
光源的显色性和色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具有不同光谱功率分布的光源可能有相同的色温,但显色性可能差别很大。 物体的颜色(由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物体本身的属性——物体所具有的吸收、反射及透射不同波长光的能力。 物体的照明条件——照射物体的照明光源所含的光谱成分。 人眼的视觉功能。 ⑤ 彩色视觉 杆状细胞:灵敏度高,对彩色不敏感,主要辨别明暗。 锥状细胞:灵敏度低,主要辨别色彩,但要有一定光照度,光暗时基本不起作用。 ⑥ 人眼的主要特性 a视觉范围 人眼所能感受的亮度范围(分辨亮暗的比值),它随亮度改变而改变,相差极为悬殊。亮度很低时:10:1 亮度适当时:1000:1(对比电影的宽容度:128:1;电视32:1) b 适应性 可通过瞳孔的调节作用和不同的感受细胞来适应外界的亮度变化。 c视觉锐度 人眼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观察物体时所能分辨的相邻最近的视角的倒数)。它与照度和物体运动的速度等因素有关。
在中等亮度、对比度下观察静止图象,人眼的极限分辨角约为1′~1.5′。
在医学上将1′定义为1.0,这相当于5米视距外恰好能分辨1.4mm的线宽。如果某人极限分辨角为2′/3,则他的视力便是1.5。人眼对彩色的分辨力比亮度分辨力低约4′。
d 视觉暂留(视觉惰性)正常人约1/10~1/12秒(黑暗中≤1/40秒) e 视觉范围 全视野 120°~145° 明视野 静止 50°~55°
动(100Km/h)10°~15° ⑦ 人眼的色彩视觉
不同的彩色刺激会引起人眼同一彩色的视觉; 同一个彩色刺激会引起不同的彩色视觉; 波长不同的光产生的视觉灵敏度不相同。 ⑧ 视觉守恒现象(联想‘透视’规律) 大小守恒 把较小的物体看成是距离较远。 亮度守恒 亮度降低时所见到的颜色不变。 颜色守恒 无论在什么光线条件下,看到熟悉物品的颜色都“不会改变”。 形状守恒 判断已知的几何形状时,尽管它们由于透视或其他原因发生了某种畸变,我们还会认定它们保持了原来的形状。 这些就是为什么拍摄到的东西与看到的东西会有差距的原因。 ⑨ 三基色原理 三基色原理:选取相互独立的三种原色,将它们按不同的比例进行组合,从而在视觉上引起各种不同的彩色感。 三种基色光的比例,决定混合光的色调和饱和度。三种基色光的亮度之和,为混合光的亮度。
三基色的选择 彩色电视中的荧光粉:既要满足三基色原理,又要能达到100%饱和度及适宜亮度电平。所以最终选定的三种光是:700nm红光;546.1nm绿光;435.8nm蓝光 ⑩ 彩色三要素 三要素:色调、亮度、饱和度 色 调:颜色类别; 5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一、轴线问题
1. 轴线的定义;2. 轴线规律;3. 越轴;4. 轴线的意义 二、三角形原理
1. 概念;2. 三角形原理与轴线 三、运用实例
1.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被采访者‘面对面’交谈;2. 当关系线是倾斜的或垂直时;3. 当拍摄人物是三个人时。
第十章 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
第一节 电视摄像的种类
一、纪实类摄像与艺术类摄像
1. 纪实类;2. 艺术类;3. 纪实类摄像与艺术类摄像的区别 二、演播室类摄像与外景类摄像
第二节 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
一、摄像师的任务 二、摄像师工作的特点 三、摄像师的基本素质
第十一章 影视特殊摄像(选讲内容)
第一节 特殊摄像的概述
一、特殊摄像的定义 1. 常规摄像;2. 特殊摄像 二、特殊摄像的拍摄器材
1. 摄像机自身的特殊装置;2. 特殊的附加设备
第二节 特殊摄像的作用
一、特殊摄像可以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具体 二、特殊摄像可以引发兴趣 三、特殊摄像可以造成新的节奏
四、特殊摄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拍摄时间 五、特殊摄像可以拍摄非常规的画面
第三节 特殊摄像与艺术创作
一、特殊摄像的操作方法
(一)早期电影的特技拍摄方法
1.升格拍摄;2.降格拍摄;3.逐格拍摄;4.停机再拍;5.倒拍;6.黑幕背景特技摄影;7.用模型、道具、布景、绘画、照片代替实景;8.Staff Motion摄影;9.Goal Motion摄影;10.全息静动摄影法;11.电子摄影 (二)现代影视的特殊拍摄方法
1.调节摄像机镜头的可变参数;2.在摄像机镜头前安装特殊效果镜;3.近距拍摄;4.显微摄像;5.航空摄像;6.水下摄像;8.动画摄像
二、如何运用特殊摄像进行艺术创作
1. 特殊摄像与构图;2. 特殊摄像与景别;3. 特殊摄像与光线;4. 特殊摄像与色彩;5. 特殊摄像与后期编辑
36
正在阅读:
电视摄像教案11-05
教师三字一话活动方案06-20
啦啦操说课108-24
《饮酒》理解性默写12-02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01-24
钢支撑安装作业指导书05-31
烷烃命名和同分异构体06-01
8.解析几何06-10
二面角及其平面角08-0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教案
- 摄像
- 电视
- 《 谱学原理》课程考试试题A及答案
-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批转公安嘉定分局等七部门关于本区开展商场
- adc1量化和编码
- 项目计划
- 2017-2018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与解析
- 资料透特塔罗详解四
- 巧克力市场调查报告(精选多篇)-推荐word版(12页)
- 工业机器人考点大全--习题答案
- 中国通信系统 - 铁路通信概论 - 图文
- 鲁教版六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 图文
-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3新人教版
- 房地产“新广告法禁用首个、独家、唯一”系误读
-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复习试题 - 精品资料
- 年产13000吨的玻璃纤维制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青乌经(白话翻译)
- 关于公布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微积分)竞赛
- 屏蔽门系统题库
- 华师网院2016春作业《离散数学》
- spss方差分析操作示范-步骤-例子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