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教学案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更新时间:2024-03-16 11: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课程标准内容

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了解综合治理及保护的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理解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危害并掌握其有效的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学会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分析地理景观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环境观,从而培养因地制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 1、范围:

读教材P35图2-1-2,

①找到黄土高原的范围(四至点) 东至 西至 北以 为界 南以 为界 ②找到黄土高原包括的省

有句歌词叫“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如果某个人他家住在黄土高坡,他家住的是窑洞,那么这个人最不可能来自 省 A山西省 B陕西省 C河北省 D甘肃省

小结:黄土高原包括山西省、陕西省的大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的部分,青海省、河南省的小部分。

2、地形

(1)地势:学生结合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分析黄土高原西北和东南的地势哪个高?

(2)黄土地貌

读图2-1-4,结合图片理解三种黄土地貌:黄土塬、黄土墚、黄土茆。

第 1 页 共 6 页

黄土地貌 地表形态 黄土塬 地表平坦的黄土高地,坡度1°~3° 黄土墚 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坡度多在1°~5° 黄土峁 孤立的黄土丘,峁顶面积不大,呈明显的穹起 二、水土流失的原因

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1、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大到暴雨 (1)读右图,分析A、B、C、D四地水土 流失严重程度的差异,为什么?

A B 泥沙质地

小到中雨

(2)根据上述分析总结,影响水土流失的 因素有哪些? D

C

砾质地面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①地貌形态的不稳定性与黄土易侵蚀性 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峭 黄土以粉沙颗粒为主

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窑洞) 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

植被覆盖率(%) 20 40 60 80 >90

第 2 页 共 6 页

径流减少率(%) 15 30 50 60 70 侵蚀减少率(%) 30 50 85 89 95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陡坡开垦 植被破坏 轮荒

为过度放牧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原因

过度采樵

开矿

根源:人口压力

无计划修建窑洞

阅读材料:放羊娃的故事

记者“你为什么放羊?”答“赚钱呗。”“赚钱干什么?”“娶老婆。”“娶老婆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

练一练:将下列选项填入空格中。

A粮食、燃料需求增加 B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C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D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E农作物产量下降

人口增长

解析: 人口增长

恶性循环

粮食、燃料 需求增加 破坏植被,开垦 荒地砍伐森林

恶性循环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繁

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农作物产量下

第 3 页 共 6 页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小结

要点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课堂知识小结:

一、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

范围:东至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以长城为界、南以秦岭为界 包括的省份: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黄土地貌:黄土墚 黄土梁 黄土茆

第 4 页 共 6 页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高原过渡性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脆弱 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的易侵蚀性 降水集中多暴雨 植被稀少 2、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采樵、开矿、无计划的修建窑洞 人口压力

学案部分

基础知识梳理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

1.主要内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__________________是基础。 2.解决问题 (1)环境污染

(2)生态破坏:主要包括__________、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 3.水土流失

(1)概念:指在水力、重力、______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____________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2)分布: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______地带,其中以__________地区最为严重。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1)地貌形态的________与黄土易侵蚀性。 (2)降水集中,多暴雨。 (3)______稀少。 2.人为原因

(1)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破坏大面积的____________。

(2)不合理利用______,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和无计划地__________等。 温馨提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古就有,人类社会之前,自然原因是主要原因;人类社会之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降低,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随堂练习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

第 5 页 共 6 页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2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3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 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最多的省是 ( )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B黄土高原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C黄土高原的“风成说”得到了广泛支持 D生态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 6黄土高原独特的民居是 ( )

A四合院 B窑洞 C 骑楼 D竹楼 7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是( )

1地形破碎 2气候干旱 3水土流失严重 4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A 1、2 B 2、3 C 3、4 D 1、2、3、4 8黄土高原地区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 ) ①地质灾害 ②水旱等气象灾害 ③台风和寒潮 ④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⑤酸雨和泥石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9介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山脉是( ) A秦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10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因 素是( ) A冰川侵蚀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 风力沉积 1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A毁林开荒,过度垦殖 B开挖煤矿,毁坏森林 C黄土疏松,多暴雨 D经济落后,伐林为薪

12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地貌景观特征是

( )

A.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B.地表崎岖,岩石裸露、石漠化 C.土壤贫瘠,形成红色荒漠 D.植被稀少,广布沙质和砾质荒漠

(2)图中甲、乙、丙三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④处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 页 共 6 页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2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3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 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最多的省是 ( )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B黄土高原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C黄土高原的“风成说”得到了广泛支持 D生态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 6黄土高原独特的民居是 ( )

A四合院 B窑洞 C 骑楼 D竹楼 7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是( )

1地形破碎 2气候干旱 3水土流失严重 4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A 1、2 B 2、3 C 3、4 D 1、2、3、4 8黄土高原地区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 ) ①地质灾害 ②水旱等气象灾害 ③台风和寒潮 ④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⑤酸雨和泥石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④

9介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的山脉是( ) A秦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10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因 素是( ) A冰川侵蚀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 风力沉积 1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A毁林开荒,过度垦殖 B开挖煤矿,毁坏森林 C黄土疏松,多暴雨 D经济落后,伐林为薪

12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地貌景观特征是

( )

A.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B.地表崎岖,岩石裸露、石漠化 C.土壤贫瘠,形成红色荒漠 D.植被稀少,广布沙质和砾质荒漠

(2)图中甲、乙、丙三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④处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 页 共 6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oj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