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一学期末教学检测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09 01: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末教学检测

分 析 报 告

(小学组)

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二○一二年二月八日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分析报告

洪涛漪

三年级

2011年度,是我县深入课改的一年。由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县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抽测工作已结束。参加本次抽测的共有30所学校,4173位学生。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对全县三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抽测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涌现出许多特点和新意,生本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同时也必然导致考试评价悄然改变。为了全面了解我县三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试题力求在原先的良好基础上走向鲜活、开放、宽容和亲切。考查中坚持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促进课改的深入开展,提高我县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考查内容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依据;主要命题思路为“知识与能力融合,积累与运用并举,课内与课外衔接”。

(二) 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题占62%,阅读理解题占18%,写作题占20%。试卷共4页,分十大题,分别为:读拼音写词语、选择多音字读音、加偏旁成新字组词、按规律写词语、判断题、选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写话。

(三)试卷特点 1. 知识与能力融合

掌握语文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语文能力,因此本次命题严格遵循课标的基本理念,以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为主要考查内容,并以考查学生语文能力为主。

例:第七大题中的?换一种说法,但不改变原来的意思?以及?课内阅读?中的?按照文中的句式写一写你想象中的赵州桥上的龙并写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这几道情境试题,涵盖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测试。考查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认识事物、想象事物的能力,运用拟人手法把事物写活写生动的能力以及品词析句的能力。

2.积累与运用结合

我们现在的课改强调“生本”,对学生的考查测试也力求人文化,试卷中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题目。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将完全摈弃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事实上,必要的积累是有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的。《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的积累”,积累的目的,一是丰富语言的内储,从而丰富语言的表象;二是培养语感,厚实语言与文化底蕴。因此,试题中有关于积累的内容尽量与运用结合,同时更着力于迁移运用。

例:判断题第2小题:?如果同学犯了错误,我可以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成语来安慰他。?

例:第八大题第3小题:?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很多古代的伟人和神话

故事中的人物,有向老子拜师的 ;有为人类开天辟地的 ;还有设计了赵州桥的 。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这些题目依托教材中积累的内容与运用较好地结合,检测学生是否能对语言进行检索提取应用,赋予积累的内容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力求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3.传统与改革并存

之前的语文命题质量一直较高,改革并不代表要摈弃传统。因此与以往比较,本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抽测试题相对稳定,在原来的命题基础上作适当的符合课改理念的更改。为兼顾城乡学校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命题时原则上按6:3:1的比例设置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和拓展提高。从整体来看,试题更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

4.课内与课外衔接

“语文即生活”,部分试题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近生活,感受生活。2011学年的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的核心是“班级读书会”,我们倡导教师和学生多读书,爱读书,在读书中获取语文知识。?这学期,我看了很多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 。? 这样的试题用意不言而喻。

二、 考试分析

(一)考试总体成绩分析 项 目 全县 全县公办学校 县最高 参考人数 4173 3802 —— 合格率 90.44% 94.69% 100 优秀率 43.52% 47.53% 95.45% 平均分 81.86 84.95 94.59 R值 3.203 -- 5.273 (二)抽样分析各大题得分情况

题次 平均得 分 得分率 一 10+2 10.55 87.92% 二 3分 2.4 三 4分 3.48 四 8分 7.92 五 5分 4.37 六 4分 3 七 8分 6.83 85.38% 八 18分 14.58 九 18分 11.93 66.28% 十 20分 18.55 80% 87% 99% 87.4% 75% 81% 92.75% (三)各大题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

题次 主要错误 原因分析 添笔画、漏笔画的现象严重,比如:“迎候”平时在书写时不够仔细,导致写成错别字。(一) 的“迎”添了一撇,“候”写成“侯”;“辽阔”的阔门字框外又加了“氵”等。 也有个别学生出现拼读错误。

“藏”字的读音区分有困难。 (二) 同类学校差别很大,学生的词汇量欠缺,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读音没有很好掌握。 1.错别字较多; 审题不仔细或不理解题意。 (三) 2.没有在原有字上加偏旁,而是自由写新字 (四) 组词。 “杏黄、草绿、雪白”没有写成“事物+颜色”的词语 成语运用和在语境中辨别词语意思失分较多。 “推测”和“猜测”,“陆续”与“继续”这两组词语的选择错误。 内容本身较难,平时训练不到位。 1.审题不仔细; 2.学生不懂“音节”是否包含声调,在平时教学中没有强调,查字典中的音节可以没有声调,但其他的“音节”要注上声调。 词语的理解欠缺,不会在语境中应用。 对词语和成语的理解不到位。 没有读懂规律。 (五) (六) (七) 用“甚至”造句失分较多。 1.第一小题填空的次序颠倒,写两个少数民族把汉族也写上去; (八) 2.错别字较多; 3.诗中的“挑”字读“ ”(注上音节),没有标上声调的较多。 1.在短文中找意思一样的词“有意挑衅”失分较多; 2.你觉得萧伯纳写的剧本如何?很多学生只是回答“好”,未能从剧情具体展开写。 (九) 3.“我们能禁止它不演吗?” “我们”指的 是萧伯纳和观众,很多学生答不全。平均失分1分。 4.读短文感受人物品质说原词,尽管文中已经明确写了,但很多学生未能从“机智”这一角度去回答。 1.偏题,有学生写课余生活,有学生写一件高兴的事?? (十) 2.结构安排不合理。有学生作文一段式,不分开头结尾。 3.字数太少,有一小部分学生的作文字数在150-200之间,有的甚至更少。 1.学生课外识字量和词汇积蓄少; 2.不懂阅读的方法; 3.阅读题的试题改变较大,命题方向和“国际阅读pisa测试”接轨,从“获取信息、解释文本、反思评价”等方面进行命题。 1.审题不仔细; 2.无法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内容空洞; 3.刚接触写作,对写作的方法还未掌握。 三、教学建议

1.坚持不懈追求“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究其本质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汪潮教授提出:“生本课堂”, 顾名思义,就是回归教育本质,以学生的生命、生存、生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课堂,生本课堂需要“让学”。 “让学”就是把课堂的时间、场所、机会等尽可能让位给学生的学习,也就是教师放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主动、深入地学习语文。这种教学考虑的是学生进步了多少,发展了多少,提高了多少,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展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让学”理念的出现为我们语文教师更好地解读新课标,实施新理念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殊途同归,“让学”观念的提出正是源于“生本课堂”,如是,“生本课堂”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的更高目标和更大追求。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强势”,将机会和时间更多地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更多发展。

2.扎扎实实推行“高效作业”

从2010学年开始推行“有效作业设计”到现在,我们的课堂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大多数课堂能较科学地设计作业,在课堂中留出时间让学生来完成练习,作业既为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服务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样的作业练习我们不但要保持更要向“高效”追求。让作业形式更多样化,让学生练得更有趣,更有味。同时鼓励教师能根据班级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设计个性作业。

3.灵活多变创新评价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尽量改变评价生硬,缺少人文关怀的作业批改现状,使学生从作业恐惧中解放出来。可采取鼓励性评价,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以创新传统的评价方式。如,对于优秀的、有进步的作业,画上个小笑脸、小太阳、大拇指等。对于不认真完成的作业,画上流泪的小脸,写出老师的伤心和担忧。学生作业错误时,可用“?”评价,订正后再用“√”进行二次批改。教师用富有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独特方式,把肯定、赞赏、期望甚至是责备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在点滴的收获下不断成长。在平时的作业评价时,教师也可以多和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在作业本上真诚地写上点评,话不在多,旨在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共鸣和理解,从而改善学生的行为,也可交流师生感情。

4.加强阅读拓宽语文外延

从学生的考试情况发现以下几个较突出的问题:

(1)从总体成绩来看,城乡差距在逐渐拉近。在本次考试中,港口学校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天荒坪小学位列第5,杭垓小学教育集团、晓墅小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具体试卷答题情况来看,城乡区别仍旧存在,特别是对于语文能力应用的题目,城镇的孩子对于语文能力的把握较有优势。

(2)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量储备不足。

(3)教师的观念依然没有转变,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在文中出现过的,复习到过的题目是学生考得出的题目,而对于一些课外题或是文中和平时练习中未出现过的则认为这是超纲的题目。

从以上情况分析,教师应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储备阅读量。和本学期县内开展的

“班级读书会”教研活动相结合,上好三种类型的阅读课,尽量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在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教师自己也要和学生一起阅读,言传身教才有实效。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着眼于教材,要用好教材,通过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在储备语言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拓宽语文的外延。

小学语文学科考试分析报告

张卫其

四年级

一、试卷分析

调研的试卷命题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立足教材和基础,同时体现灵活性和综合性,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与上学年相比,题型相对稳定。为兼顾城乡学校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命题时题目的难易度原则上按7:2:1的比例设置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和拓展提高。试题比较灵活,理解和运用的内容相对较多,没有偏题、怪题。

(一)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占55%,阅读理解占20%,写作占25%。试卷共4页,分六大题,分别为:看拼音写词语、按要求写词语句子、根据课本内容或要求填空、宽带网、课外阅读和写作。

(二)试卷特点

1.试题突出综合性。试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包含了汉语拼音、字、词、句、段、篇和作文等内容,检测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突出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体、综合运用。

2.试题突出灵活性。试题题型灵活,稳中有变,避免思维定势与僵化,充分发挥

不同类型试题的不同功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填空、选择、语文实践、阅读、习作等,既有客观题型,又有主观性题型。整张试卷,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运用方面的内容多。

3.试题体现实践性。本次试题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检测,又加大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与新课程理念紧密联系。无论是“宽带网”部分的“改正广告中的错别字”,还是习作以“迷人的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的试题设计,都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紧密,不做过多限制,使他们有话可说,给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都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二、考试分析

本次质量调研的对象是全县30所学校的小学四年级的全体学生,共4127人。试题预设难度在0.85左右,实测(不含三所民办学校)为0.82。

总体来看,递铺学区、孝丰小学教育集团、晓墅小学、港口中心学校等校成绩位居前列。校与校之间均分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15所学校学生的平均分在80分以上。

(一)总体成绩

项 目 县(平均) 县公办学校(平均) 县最高 参考人数 4127 3768 —— 合格率 89.54 95.20 100% 优秀率 27.55 30.39 63.49% 平均分 78.91 82.38 90.16 R值 3.225 —— 4.862 (二)抽样分析(说明:抽样试卷共60份, 城镇学校、农村学校各一个试场。) 题 次 项 目 满分 均分 得分率 最高 最低 10 9.61 96.1% 10 8.5 23 21.25 92.4% 20 9 17 14.12 83.0% 17 5 5 3.40 67.8% 5 1 20 13.95 69.8% 20 3 25 22.57 90.3% 25 16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基 础 知 识 开放题 阅 读 作文 (三)质量调研数据分析

1.全县平均分82.38,优秀率为30.39%,合格率是95.20%,R值是3.225。试卷的难度、梯度、广度、区分度、灵活度以及题量、题型、分值安排等要素的体现均较为科学合理。

2.本次试卷的基础题,涵盖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广,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单纯识记类的题目少。一些题,看似基础,但其实在考察学生实际的运用能力。从得分率看,基础知识部分的看拼音写词语得分率最高,达96.1%。这说明学生的字词掌握还是较为扎实。

基础题中第二题第五小题的据词定义,其中“打了胜仗”“胜”的字义选择有两个义项比较接近,学生就难以辨别。反应出来,如何运用所学到的几种方法来确定字义这一能力掌握还不够扎实。同时,第三题“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的失分也较多。主要表现在不能准确地积累一些名篇语段,多字、漏字、错字的情况较普遍。另外,根据语境来填写诗句也是失分较多的一块。可以发现,学生能背诵积累指定的篇目,

但诗句所表达的含义学生还没有真正地掌握。

3.开放题的得分率为67.8%,是整张试卷得分最低的题型。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为对联、课外读物、课外成语等。从答题情况来看,教师平日关注课本知识多,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的少,积累的效果还不够理想。以第四题为例:“请将下列广告语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并将正确词语写在横线上。有杯无患、饮以为荣、一箭如故、牙口无炎”。这里“有杯无患”是园地中出现过的,其余几个虽是课外的,但比较常见,且出题时有所指引。但在抽样的60份试卷中,全部改对的只有三人,其余改对三个的也很少,绝大多数学生至少要错两个。其实,在教材的语文园地八的“我的发现”中,明确提示“要搜集搜集,并把用错的字改正过来。”这就要求延伸到课外具体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然而,这样的得分率可以得知是否真正开展过,也可以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还是不够的。

4.与2010年试卷比较发现,本次阅读题难度降低了,得分率上升了10个百分点,为69.8%,但还是暴露出很多问题。虽然在四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已较多的出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练习,但还是出错。一是词性偏离,如把“迷人”理解为“美丽的地方”;二则是与“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概念相混淆,把“迷人”理解为“张家界非常的美丽”。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在教师,平日的教学中概念还没有清楚地区分开来,或者说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没有扎实掌握。

本大题中失分最多的是划过渡句和选择文章的结构。划过渡句不是找错就是漏划。从划的情况看,没有掌握过渡句的形式特征,作用,以至于在一段话的结尾划,或是整段都划。可见对于过渡句这一篇章结构中常出现的语句形式与作用没有很好掌握。至于选择文章结构,很多学生选择了“先概括后具体”,其实应是“先总后分再总”。学生没有区分结构与表达顺序的区别,这源于教师平日可能更多的受习题的牵引着重强调表达顺序的原因。追本溯源,在教师的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链,而不能囫囵吞枣。

5.本次作文的得分率为90.3%,较2010年卷高,题目所涉及的写作范围较广,抓住关键词“迷人”,来介绍家乡或自己游览过的某一处景观。而且它又与本学期的园地一的作文吻合,还是试卷阅读题的自然延伸,阅读题中提供的《迷人的张家界》也是一个范例。从卷面得分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二:审题不清,把写“景观”写成了状物、写事、童话等,这是其一。其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定顺序”指哪些顺序没谱,更不能灵活运用;条理性不强,平日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训练偏少,以致表情达意的效果减弱。 (四)各题次主要失分原因分析

题型 基 础 知 识 一 题 号 主要问题 原因分析 1.拼读错误。把“níng jié”(凝结)拼成“敏捷、1.马虎,把“n”看成“m”,想凝视”。 当然。 2.识记不精准。“笼罩”的“笼”下面部分写成“尤”;2.未养成规范书写习惯。对形近“覆盖”的“覆”中“复”的中间是“日”写成“目”。字、易错字缺少比较和辨析。

“懒惰”的“懒”右边是“负”非反文。 1.短语搭配、写成语和补充词语中出现较多错别字的失误。如“状观”,“慎重”的“慎”右边“真”写两横,“狂风大作”的“作”写成“做”。 2.自我提炼分类依据出现偏差,没从构词特点角度去考虑。且“ABAC”式词语写不好,勉强凑数。 3. “打了胜仗”的“胜”解释错误。 1.书写不拘小节,且没有理解词语的意思。 2.缺乏提炼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词语缺少积累。 3.不能灵活地综合运用理解关键4.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因果关系的句子,所补充内容,字义的方法。 二 因果关系不成立,或者没有指向叶老先生的品质。 4.对于关联词前后关系的理解不 5.改病句找不到“反复”与“一遍”之间的矛盾关系。 6.用“非??不可??”改句子,不能删除同等含义的“一定”,或者省略了“不可”,亦或没注意到标点的改变。 7围绕中心词把意思写具体,语言泛泛而谈,且有错别字。 1.根据语境写诗句,写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 2.按课文内容填空多字、漏字、错字。如:“一日够清楚;没有从具体的语言中提炼好人物的精神品质。 5.几种病句的类型接触可能偏少。 6. 对“非??不可??”所表达的含义没有正真体会到,缺乏细致、认真的态度。 7.缺乏足够的练习及积累。 1.经典诗句意思的理解不过关,或许教师讲解、表述时不够清晰。 2.对需要背诵积累的经典语段掌难再晨”,的“再”写成“在”。“在墙上铺得那么均握不够扎实。 匀”,少了“那么”。“没有叠起来的”少了“的”。 开 放 题 四 1.《爱的教育》的主人公是谁,填不清。 2.圈出并改正广告语中的错别字失分严重。有些没有圈,而且几乎所有学生不能全部改对。尤其是“引以为荣”、“哑口无言”中的字。 1.“迷人”联系上下文理解不准确,有的理解成“美1. 教学时对资料袋中内容重视不够,课外阅读欠缺引导。 2. 审题不清,课外阅读量不够,缺乏积累。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欠丽的地方”。表达的情感,具体指什么情感没有表述。 缺。 2.“这些特点张家界 。”具体要填什么判断不了,填成“地貌奇特”、“十分迷人”等。 阅 读 五 3.根据短文内容填写金鞭岩、黄狮寨的特点,以及金鞭溪得名的由来,学生把握不了段落主要内容,以至于难以提取关键词句。 4.划过渡句漏题较多,或者找错。 2问题指向不够明确,学生读不懂题意。 3.不能借助段落结构特点来把握景致的主要特征。 4.对于过渡句的表述特征、出现位5.理清文章的结构,较多学生选择“先概括后具体”。 置没有明确感觉,且粗心。 5.混淆结构与写作顺序两种概念。 写 六 1.审题不清:把写景写成了状物、写事、童话等。 1.审题不透彻,错误地理解“景

作 2.“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顺序不明显,观”。 条理性不强,以致表情达意的效果减弱。 2.“一定顺序”指哪些顺序没谱,更不能灵活运用;平日谋篇布局、3.题目没有补充,或习作时题目又改了。错别字多,遣词造句的训练偏少。 字迹欠端正。 3.良好的书写与作文习惯有待提高。 三、教学建议

我县自进入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变化,但阅读教学费时多,收效微,学生阅读能力不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结合本次抽测情况,提出以下建议:让学与生,努力构建“生本课堂”。

把课堂的时间、场所、机会等尽可能让位给学生的学习,教师放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主动、深入地学习语文。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转变观念,让学与生。

1.要抓紧“八字要诀”。紧抓“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的“八字要诀”。加强自学方法指导。老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传授学习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整体感悟的方法,背诵的方法,查字典的方法,做作业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做出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示范。在教学中倡导多读、多写、多背,强调积累和感悟,注重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要强调四项要求。“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的四项要求,把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变得简单,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简明,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简约,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便。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我们的学生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起责任。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奠基固本,为学生打下学习母语基础和染上做一个堂堂正正中国人的底色。

3.要“精讲多练”。小学语文课堂要践行“二八定律”。根据“二八定律”,一般情况下,80%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掌握;只有20%左右的内容属于重、难点,需要教师挑出来,问一问,讲一讲。教师教每篇课文,要十分明确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情感渗透点、学生学习困惑点;要十分明确哪些是学生自己读、思就可以弄懂的,哪些是需要合作探究的,哪些是需要教师重点指导、强化训练的。找准教学的重点、难点,找准教学的起点,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

4.加强习作指导和训练。习作是小学的起步阶段,是根据教材训练项目进行练习的,习作前多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搜索习作材料。习作时应重点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加强习作指导,让学生反复观察,反复训练,勤动笔。另习作教学要做到“读写结合,模仿起步,以片段为主,不拘文体,让学生自由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多写日记”,把自己培养

成“读书人”。

五年级

一、试卷分析

调研的试卷命题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立足教材和基础,同时体现灵活性和综合性,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与上学年相比,题型相对稳定。为兼顾城乡学校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命题时题目的难易度原则上按6:3:1的比例设置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和拓展提高。试题比较灵活,理解和运用的内容相对较多,没有偏题、怪题。

(一)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占54%,阅读理解占21%,写作占25%。试卷共4页,分六大题,分别为:看拼音写词语、按要求写词语句子、根据课本内容或要求填空、拓展题、课外阅读和写作。

(二)试卷特点

1.链接生活,突出综合性。试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包含了汉语拼音、字、词、句、段、篇和作文等内容,检测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突出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体、综合运用。

以阅读题为例,选用了一篇课外说明文。共21分。与以往的阅读测试题型有所不同。主要考查学生在三种不同的测试情境中的四种基本阅读能力表现。三种情境:为了获取文学体验的阅读;为了获取信息的阅读;为了完成任务的阅读。四种能力:提取信息——从文本中获取多元信息的能力。如“选择水在不同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整体感知——形成对文本内容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如“用自己的话概括怎样才能判断水壶里的水是否开的”。形成解释——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和推理的能力。如“为什么开水不响”。解决问题——利用文本相关信息解决相应情境中问题的能力。如“根据本文内容,选择一个作为题目”、“日常生活中,你还听到水说过哪些语言,选择一种写下来”等。

2.重视基础,又突出灵活性。试题题型灵活,稳中有变,避免思维定势与僵化, 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不同功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填空、选择、语文实践、阅读、习作等,既有客观题型,又有主观性题型。整张试卷,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运用方面的内容多。如“运用关联词,说明多读书的好处”、“用积累的歇后语写话”等。

3.知识与能力融合。本次命题严格遵循课标的基本理念,以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为主要考查内容,并以考查学生语文能力为主。

二、考试分析

本次质量调研的对象是全县30所学校的小学五年级的全体学生,共4270人。试

题预设难度在0.8左右,实测为0.827。

总体来看,递铺学区、良朋学区成绩较好。校与校之间均分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24所学校学生的平均分在80分以上。

(一)总体成绩 项 目 县(平均) 县公办学校(平均) 县最高 参考人数 4270 3930 —— 合格率 92.67 96.67 100% 优秀率 62.55 67.74 94.94% 平均分 82.74 85.29 92.09 R值 3.264 —— 5.031 (二)抽样分析(说明:抽样试卷共60份, 城镇学校、农村学校各一个试场。)

题 次 项 目 满分 均分 得分率 最高 最低 8 7.94 99.2% 8 7 22 20.18 91.7% 22 16.5 18 16.58 92.1% 18 11 21 17.19 81.9% 21 11 6 5.22 86.9% 6 3 25 22.65 90.6% 25 17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基 础 知 识 阅 读 拓展题 作文 (三)质量调研数据分析

1.全县平均分82.74,优秀率为62.55%,合格率是92.67%,R值是3.264。试卷的难度、梯度、广度、区分度、灵活度以及题量、题型、分值安排等要素的体现均较为科学合理。

2.从得分率看,基础知识部分的看拼音写词语得分率最高,达99.2%。这说明学生的字词掌握还是较为扎实。

基础题中第二题第二小题的补充四字词语,并解释填入字的意思,应该说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地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不过在解释字义中失分较多。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四字词语的识记基本能够过关,但对于词语的理解不够到位,课堂上不应仅仅停留在识记这初步要求,更应该加强和渗透对词语的正确理解以及据词定义的训练,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同时,第四小题句子练习的得分率不够理想,具体体现在对双重否定句的掌握比较欠缺,应在课堂上举一反三、多加练习。

基础题第三题“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的得分率为92.1%,与往年的该题型得分相比,得分率有所提高,说明教师比较重视对课内语言文字的训练,因而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积累较为扎实。扣分的主要原因是错别字以及对综合性学习板块的巩固与课

外延伸不够。其中第8小题,写出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姓名(至少两个),很多学生未能正确地写出,失分严重。其实,本册课文中在第五单元特地安排有“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板块,里面就介绍了一些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引领学生围绕主题扎实地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收效一定更为明显。

3. 与往年试卷比较发现,本次阅读题难度降低了,得分率上升了到81.9%,但还是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次试卷中的阅读题是一篇说明文,也是本册课文中重点训练的问题类型。

本大题中失分最厉害的就是写出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的文体知识不强,在没有读懂、读透的情况下就贸然答题,以至答非所问,错误较多。在今后教学中应加强文体知识训练,指导学生学会不同文体应采用不同方法分别对待。做说明文的习题应先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相关问题。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做好题,才能答其所问。

4.拓展题的得分率为86.9%,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为园地中的“科普名著”知识点、歇后语、字谜。从答题情况来看,老师的日常教学关注课本知识的多,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的少,积累并运用的效果还不够理想。以第三题为例:“写出课外积累的一句歇后语并造句。”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写出一句歇后语,但不能正确地运用并造句,而字谜这题仍错误率较高,关键在于学生对猜字谜方法的掌握还不够扎实,课堂中应多加强方法的指导,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5.本次作文试题的得分率为90.6%,题目是“心儿怦怦跳”。从写作情况看,题目并不难写,很多同学都有话可说,跑题的情况也并不多。但大都写有关考试的事,题材不够新颖,写出彩、得高分的不多。针对此种情况,在今后教学中应加强作文的训练,力求简洁、新颖、大方,文章开头应凝练有力、引人入胜,围绕中心选材,要做到详略得当,结尾要求生动含蓄,能深化主题思想。当然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专项训练,增加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考场作文能力。

(四)各题次主要失分原因分析

题型 题 号 主要问题 原因分析 1.“漂泊”的“漂”写成“飘”;“沮丧”的“丧” 1.答题不细致; 一 基 础 知 识 二 下面多加了一撇。“废墟”的“墟”右边的虎字头上面写成了“、”。 2.未养成规范书写习惯。 3. 对形近字、易错字缺少比较和辨析。 1.根据语境写同音字:“严厉”、“瓦砾”、“鼓励”、1.同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不够“再接再厉”、“历史”、“肃立”。其中“瓦砾”和“再接再厉”错误率较高。特别是“再接再厉”的“厉”,部分学生误写为“励”。 2.补充四字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大部分学到位。 2.不能理解四字词语中关键字。 3.不能掌握双重否定句的特征及改法。

生能正确写出四字词语,但对所填字的理解不够到位,比如“斩钉截铁”的“截”字的理解,很4.课外积累词语归类掌握不扎实。 5.关联词造句审题不仔细,未能根多学生与整个词语的理解相混淆,误写成“果断”。 据题目要求,说明多读书的好处。 3.句子练习中的“双重否定句”很多学生掌握得不够理想,没有找我其要领。 1.对经典句子的积累、理解不到位,填空出现错6.对精读课文中的重点句、重点词理解不到位。 1.经典句段的背诵、理解不过关。 别字、添字、漏字或内容不完整,理解出现错误。 2.《卜算子·咏梅》中“她”指的是梅花,而部三 分学生联系词的背景资料,写成了共产党。 3.写出至少两位我国古代书法家的姓名,很多学生未能写出,或者写了错别字,如“王羲之”的“羲”错误率极高。 1.少部分学生不能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水在不同情况下发出的声音,导致失分。 2.不能正确写出文章划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无法体会其含义。 2.诗词的理解不过关或者理解片面。 3.综合性学习没能扎实开展,课外积累不够理想。 1.部分学生缺乏对课外短文的整体感知,盲目答题,出现失误。阅读能力(整合信息并作出分析)低下,导致失分。 3.为什么“开水不响”呢?找到文中句子并划出,2. 做说明文的习题未能把握文章阅 读 部分学生审题马虎,从而漏题。 四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怎样判断壶里的水是否是开的,很多学生概括时语句欠简洁(照搬句子)或不完整。 5.用上一种说明方法,写一写日常生活中水的语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相关问题,特别是说明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不够到位。 3.没有较好地掌握概括相关内容的言,部分学生没能正确使用一种说明方法写话。 方法;阅读抓要点的能力欠佳。 6.选择合适的题目并说明理由,部分学生没能正确选择题目“水的语言”。 1.《森林报》知识点中,相关同学识记不到位,写成了“6个月”。 拓 展 题 五 2.课外歇后语的书写出现错别字,造句时未能恰当地运用歇后语。 3.猜字谜时第一个“文武双全”错误率较高,很多学生未能猜对,或者即使猜对了“斌”,也写了错字,多加了一撇。 1.审题不清:写了两件事;“亲身经历的事”写写 作 4.部分学生做题时身体不仔细,未能看清题目要求。 1.没有正确识记课文中宽带网的相关知识点。 2.歇后语运用训练不够扎实有效。 3. 而字谜这题仍错误率较高,关键在于学生对猜字谜方法的掌握还不够扎实,课堂中应多加强方法的指导。 1.没有学会正确地审题,看清题目成从书中看到的事;自己的真实感受未能体现。 要求。 六 2.选材不新颖:基本上都是写关于考试的内容??思维不够发散,因而写出彩、得高分的不多 2.对生活关注不够,缺少对写作素材的积累。 3.作文脱离生活实际,词语贫乏,

3.缺少真情实感;内容空洞。 缺少真情实感,不能“以我手,写我口”。 三、教学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测试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使语文测试成为学生展示的平台,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答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今后的语文教学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训练,夯实语文基础。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要扎扎实实加强对学生的字、词、句、段、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形成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阅读教学一定要紧紧抓住单元训练重点,抓住读写结合训练点,抓住重点词句段落,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习得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要提倡整体感悟,抓住重点片断和关键词语,纲举目张,切忌零敲碎击,逐句分析,更切忌一放就散,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对课文的重点,要细细地读,体会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该丢的丢,该引的引,该讲的讲,该练的练,变学生“接受式学习”为“吸收式学习”,做到:引学生“悟”、教学生“法”、导学生“理解”、重学生“运用”、求学生“发展”,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2.加强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的。《课程标准》着重提出“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详细规定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尽管农村学校的学生有着各种实际困难,但也要尽量想办法让学生多读书,以此来巩固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提供载体。各校要积极做好“书香校园”建设,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建议每学期开展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课外积累大赛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的阅读成果得到充分展示,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基。

3.加强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积累一些优美的语段、词语、古诗词、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对联等外,还要顺势而为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有效地架设一座通往积累与运用的桥梁,使学生顺利实现从“能理解”到“会运用”的跨越,厚积薄发,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解决语文问题,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4.加强学困生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从检测的成绩看,学困生人数不少。班级中出现学困生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差生,是弃之不管,听之任之,还是真诚关爱,热情辅导,这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的最好的“试金石”。事实上,每一个有经验

的优秀教师都知道,教师的眼睛如果只关注优等生,不关注“学困生”,班级中的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班级的整体教学质量就会越来越下滑。这次教学质量检测,有的学校成绩差就是因为差生的数量多而导致的。因此,我们要抓好全体学生的进步,要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在他们身上花费比其他学生多几倍的时间,做好补差工作。“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只要我们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关爱学困生,尽最大努力转化他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我们的教学质量也一定会有大面积的提高。

5.加强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想写、愿写;要引导留心生活,留心观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习作的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要加强课外阅读,储备丰厚的语言知识,让学生有话说得出来;鼓励学生写片段,写日记、周记、随笔,写父母、写亲朋好友,乐写身边事,写对生活的感想,在习作实践中提高习作能力。习作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还要注重习作的修改与讲评,采用自改、他改、师评、生评、师生合评相结合等方式,以鼓励、表扬为主,维护学生习作的自信和积极性,共享习作的快乐,让学生在赏识中体验成功,在评改中不断进步。同时教给一些必要的习作方法和技巧,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写感人。还要重视写字指导,让学生书写端正、规范,保持卷面的整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年级

一、试卷分析

调研的试卷命题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立足教材和基础,同时体现灵活性和综合性,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与上学年相比,题型相对稳定。为兼顾城乡学校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命题时题目的难易度原则上按6:3:1的比例设置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和拓展提高。试题比较灵活,理解和运用的内容相对较多,没有偏题、怪题。

(一)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占44%,阅读理解占26%,写作占30%。试卷共6页,分六大题,分别为:看拼音写词语、按要求写词语句子、根据课本内容或要求填空、体会句子、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

(二)试卷特点

1.试题突出综合性。试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包含了汉语拼音、字、词、句、段、篇和作文等内容,检测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突出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体、综合运用。如“按要求写词语或句子”第一题,改变原来的给出拼音写

四字词语的考法,阅读题去掉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改为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检查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

2.试题突出灵活性。试题题型灵活,稳中有变,避免思维定势与僵化,充分发挥

不同类型试题的不同功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填空、选择、语文实践、阅读、习作等,既有客观题型,又有主观性题型。整张试卷,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运用方面的内容多。阅读题的分值增大,占26分。

3.试题体现实践性。本次试题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检测,又加大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察,与新课程理念紧密联系。无论是古诗文联系实际积累运用、“口语交际”,还是习作“______的滋味”,都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紧密,不做过多限制,使他们有话可说,给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都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二、考试分析

本次质量调研的对象是全县30所学校的小学六年级的全体学生,共4394人。试题预设难度在0.80左右,实测为0.83。

总体来看,递铺学区、昆铜小学、山川学校、杭垓小学教育集团、港口中心学校等校成绩位居前列。24所学校学生的平均分在80分以上,校与校之间均分差距小。

(一)总体成绩 项 目 县(平均) 县公办学校 (平均) 县最高 参考人数 4394 4114 —— 合格率 94.11 96.72 100% 优秀率 64.84 68.42 90.98 平均分 83.56 85.21 90.46 R值 3.218 —— 4.496 (二)抽样分析(说明:抽样试卷共60份, 城镇学校、农村学校各一个试场。) 题 次 项 目 满分 均分 得分率 最高 最低 5 4.93 98.7% 5 4 17 14.75 86.8% 17 9.5 17 13.02 76.6% 17 2 5 4.1 82% 5 1 26 22.68 87.2% 26 19 30 27.94 93.1% 30 25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基 础 知 识 阅 读 交际与习作 (三)质量调研数据分析

1.全县平均分83.56,优秀率为64.84%,合格率是94.11%,R值是3.218。试

卷的难度、梯度、广度、区分度、灵活度以及题量、题型、分值安排等要素的体现均较为科学合理。

2.本次试卷的基础题,知识点多,覆盖面广,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一些题,看似容易,做起来又十分容易错。从得分率看,基础知识部分的看拼音写词语得分率最高,达98.7%。这说明学生的字词掌握还是较为扎实。

基础题第二题中失分较严重的是根据意思给“漫”组一个四字词语和用“然”组词并用在句子中,这说明学生词语积累不够丰富,不能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

基础题第三题“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的得分率为76.6%,在所有题型中是最低的。扣分的主要原因不是试题过难,而是由于粗心马虎造成的错别字和添字漏字现象较严重,再加上平时的积累不够扎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不过关,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还不够强。

基础题第四题理解重点句的含义得分率为82%,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平时对重点句关注不够,没有掌握理解句子的各种方法。

3.阅读题的得分率为87.2%,与以往相比有一定的提升,一则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二是本次阅读题适当降低了难度。但从试卷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说明阅读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这也是目前语文教学最为薄弱的环节,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花更多的精力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掌握阅读策略,而不仅仅就是知道文章写了什么。短文选择的是一篇记事的文章,其中失分最高的是把握作者的写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只关注文章的内容,而更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其次是给短文选题目,因老师日常教学中缺少对思考文章题目的引领,学生不能从“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关键语句、蕴含的道理”等角度来分析。

4.本次作文试题的得分率为93.1%,涵盖了口语交际和作文两部分。其中从口语交际中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加强,这就需要老师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口语交际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习作所涉及的范围较广,能充分检测学生的作文能力。要求学生先补充“ 的滋味”再选择生活中体验最深的一件事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从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写出一篇内容完整的文章。失分的主要原因是选材不新颖,缺少真情实感和重点不突出。 (四)各题次主要失分原因分析

题型 题 号 主要问题 原因分析 1.“真挚”的“真”写成“争”;“厨房”的“厨”1.答题不细致; 基 础 知 识 二 写成左右结构;“眷恋”的“眷”写成了三横;“奥一 2.未养成规范书写习惯。 秘”的“秘”右边写成了“心”;“眷恋”的“眷”3. 对形近字、易错字缺少比较和辨下面的“目”写成了“日”; 2.“ào mì”拼写错误。 1.根据意思给“漫”组一个四字词语错误较多。 1.词语积累的量太少。 2.用“然”组词,并分别用在句子中,“傲然”2.词语积累不够丰富,不能根据语析。

一词失分较严重。 3.改病句时没有找准错误的地方或是直接删除“处心积虑”一词。 4.根据课文内容用关联词补充句子关联词搭配不当。 5.给词语分类再各补写两个时,所补的词不是同一类。 6.用不同句式改写句子,部分仍旧改成肯定句,部分用上了不恰当的双重否定词“不得不”。 境选择恰当的词语。 3.不能弄清句子的错误原因,没有掌握修改各种错误的方法。 4.对常用关联词关注不够,应用能力差。 5.对词语的分类积累不到位。 6. 对四种常见句式间的转换掌握不到位,不能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否定词。 1.对经典句子的积累、理解不到位,填空出现错1.经典句段的背诵、理解不过关。 别字、添字、漏字或内容不完整,理解出现错误。 三 2.根据名句填作者及作品张冠李戴。 3.对古诗句在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运用不够。 2.不注重积累名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3.不理解常见诗句的意思,不能在各种语境中活用。 1.对两个“一定”的理解不到位,只写出了“拉四 的琴声难听”。 2.写出感受到“大不一样”的词语没有从句子中去找。 1.给“嗯”、“哦”选择正确的解释,失分较多。 1.没有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 2.理解“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部分从课文的阅 读 内容上来回答。 五 3.主要内容归纳欠简洁或不完整。 4.概括哑巴青年的可敬不完整,不全面;分析“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是否重复没有抓住主旨,部分只写出了“印象深刻”。 交 际 与 写 作 六 1.选材不新颖,生搬硬套。 2.缺少真情实感;内容空洞;重点不突出。 上下文。 2.对试卷的出题意图不清楚,审题不仔细。 3.没有较好地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阅读抓要点的能力欠强。 4.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停留于表面,把握不到位;不善于从整体分析;阅读能力不强。 1.对生活关注不够,缺少对写作素材的积累。 2. 思路不开阔,叙事不完整,内容不丰富,表达不生动,缺少真情实感。 1.对关键句中的关键词理解片面、不到位。 2.答题时审题不仔细。 三、教学建议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我们看到了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必须也要正视我们的不

足:机械记忆,单项思维,能力缺乏,创新淡薄。我们要加强反思,努力改进:

1.适应课改,落实理念。

我们仍要继续加强《语文课程标准》和教育理论的学习,深入理解课标的精髓,明确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重视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理念,适应课改的需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能只为考而教,急功近利,要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回归教材,立足基础。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存在放弃教材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语文教学倾向教学材料的“快餐化”。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外,十分重视对形成这些能力的基础的考查——语言文字积累的考查。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教材,要花时间去积累一些字词、诗文名句、名言、俗语、文学常识等语文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才能向语文能力快速转变。要注重培养学生勤于积累、善于运用的习惯。

3.突出能力,实行巧练。

现实中我们常用的是“题海战”,这是一种高耗低效的做法,与考查精神大相径庭。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能力,掌握方法,把握规律。要实行精讲、巧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效率。在训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意”。在扎扎实实的训练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囿于课堂上循规蹈矩,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张扬。阅读教学要树立大阅读观,倡导多读书,读好书,拓宽视野,丰富底蕴。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张扬个性体验,表达真情实感,用善良的心去感知世界,用多彩的笔去描绘生活,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

4.引进活水,注重实践。

新课标下的语文命题更注重生活性、时代性、实践性,在凸显能力立意的同时,也真正体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语文考查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更是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与评判。要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大事、社会焦点、身边小事,多读生活这部无字之书。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品悟生活的美好。

小学数学学科考试分析报告

黄 琴

三年级

一、 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概述

本次数学试卷的命题内容比较全面,基础性比较强,而且略有变化,既能检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灵活地应变能力。在命题中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的意图:

1.注重教材在命题中的作用

教材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又是教学的依据,理应成为试题的源头。今年我们命题时特别注重发挥教材功能,部分试题就是以课本习题为素材,通过变形、延伸与拓展来命制的。例如:填空题的第8题,操作题中的第2题,应用题的第2题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导师生跳出“题海”,回归课本,重视教材。

2.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注意覆盖面,又注意突出重点。主干知识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考查时保持了较高比例,并达到了必要的深度,构成了数学试卷的主体。试题中的容易题注重主干知识在基础层面上的考查,中等题和难题则注意控制梯度,平稳推进,逐步提高,每题均有明确的考查目的,有利于从不同层面对数学主干知识进行考查。

3.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与提炼。今年的数学试题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贯穿于整卷之中,既注重全面,又突出重点,使试题处处有“思想”,而且还体现出层次性。例如填空题的第10题,画图题,解决问题的最后一题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填空题的第7题,选择题的第1题和第3题培养学生1千米、1吨、1分钟的数感。

4.注重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在本次命题中,有些概念是放在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理解,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概念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填空题的12题,解决问题的第4题和第6题等等。

5.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

本次命题不仅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如操作题中按要求涂分数,给定周长画不同形状的长方形等都是考查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二、考试分析

本次质量调研的对象是全县30所学校的小学三年级的全体学生,共4173人。试题预设难度在0.85-0.87之间,实测含三所民办学校为0.84,不含三所民办学校为0.87。与预设相符。

总体来看,天略外国语学校、皈山小学、实验小学、递铺三小、递铺小学、杭垓小学教育集团等校成绩较好,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并且校与校之间均分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但公办学校也有三所学校的平均分未达到80分以上,有待努力。

(一)总体成绩分析

项 目 参考人数 合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R值

县平均 公办学校 县平均 县最高 4173 3802 91.04 95.6 57.1 78.5 84.4 87.9 3.22 3.4 —— 100 88.9 94.6 4.75

(二)各题次得分情况(抽取了城镇、农村共60份试卷进行分析) 题次 一、填空 项目 满分 均分 得分率 最高 最低 24 21.5 89.5% 24 17 5 4 80% 5 3 5 4 80% 5 3 30 29.7 99% 30 28 8 6.4 80% 8 4 二、判断 三、选择 四、计算 五、操作 六、解决 问题 28 24.4 87.1% 28 14

(三)错题简析 题号 得分 应得分 一 填 空 题 4 5 6 7 1 2 3 118 100 114 116 120 120 84 120 120 120 120 96.7% 100% 100% 70% 120 120 120 90% 83.3% 95% 时间进率误认为是十进制或百进制。 学生对最大一位数和最小三位数是多少不清。 学生错误的原因一是对进率不熟,二是受1小时=100分的定势思维的影响。 缺乏“1千米”的数感。 本题没有错误。 本题没有错误。 部分同学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类题,主要原因是审题能力比较弱。 8 9 10 11 12 110 96 48 108 92 120 120 120 120 120 91.7% 80% 80% 90% 76.7% 连续进位考虑上欠缺。 有部分学生不会计算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学生不会画图解决问题。 “0”的问题考虑欠周到,计算错误率比较高。 一部分写成白色,个别写成灰色、红色,学生知道规律,但是没联系余数的意义来解决问题。 1 24 60 80% 误将余数小于除数理解为余数小于商。 正确率 主要错误和失分原因分析

二 判 断 题 三 选 择 题 2 3 4 5 1 2 3 4 5 52 54 54 44 58 58 60 46 58 333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720 86% 90% 90% 73.3% 96.7% 96.7% 100% 76.7% 96.7% 92.5% 学生不清楚“一半”可用1表示。 2只考虑因数末尾的0,不考虑乘积末尾的0。 只考虑到了正方形,忽略了菱形。 对“一定”与“可能”的意思产生误解。 吨与千克进率不清楚。 估算方法不够灵活。 本小题掌握得不错。 计算时忘记了“两位老师”,审题能力较弱。 “周长”概念模糊。 一是估算方法没用四舍五入(有很多学生只估计了一个数);二是有些题把乘法看成除法。 四 计 算 题 五 操 作 题 六 解 决 问 题 1 2 876 1080 81.1% 对计算中的难点:连续进位上错误比较多。 1 2 3 214 102 106 240 120 120 89.1% 85% 88.3% 受前面思维定势影响空白部分涂成了阴影部分。 算经过时间部分学生只看分针不看时针。 学生的逆序思维能力比较弱。 1 2 3 4 5 6 230 346 240 232 316 206 240 360 240 240 360 240 95.8% 96.1% 100% 96.7% 87.8% 85.8% 计算马虎。 数字抄错。 本大题做得不错。 对于800-571这样连续退位的减法比较薄弱。 审题不清,加减混淆,两步只算一步。 跑2圈,只算周长,没有乘2。部分学生对周长的概念不够清晰,特别是利用周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弱。 (四)存在问题 1.空间与图形部分

整张试卷中空间与图形部分与2009学年相比难度系数和灵活性有所增加,一部分学生数学成绩不高的原因是概念混淆,空间观念意识薄弱。在本次抽样调查中具体失分较多的题组为:

(1)填空题的第10题:一张长方形的纸长20厘米,宽10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从这张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2)判断题的第4题: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 ) (3)选择题的第5题: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下列图形中,周长最长的是( )。

A、 B、 C、

(4)解决问题的第6题:亮亮家住的社区有一个长100米,宽75米的足球场,亮亮每天都和爸爸沿着足球场跑2圈。亮亮每天跑多少米?

在随机抽样调查的60份试卷中:46%的学生对填空题第10题长方形纸中剪最大的正方形,求正方形的周长出现了困难,反映出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单一性。碰到困难只是凭空想象做题,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的方法、用纸折一折的方法等)。

判断题的第2题有56.7%的学生认为“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这句话是错误的,说明在孩子的头脑中“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而没有其他形状的四边,”从不同侧面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概念时薄弱的一面,未能厘清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在选择题的第5题,有23.3%的同学选择的答案是错误的,学生不会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解决问题中的第6题,40%的学生所犯的错误最多的就是只算一周的长度。虽然命题者对“跑了2圈”做了刻意的画线提醒,但是还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只是想到用长方形周长公式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去理解是“2圈”是什么意思。

从以上试题信息中可折射出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例如怎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边和角发生变化时,会形成哪些特殊的四边形?特殊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如何转化?个别教师在教学时比较弱化。二是忽视数学的建模过程。从周长的含义到用公式求周长,这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这个的过程应该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学生才会影响深刻,若只是让学生记忆公式,学生未能理解公式的意义,那么在情境稍有变化时,学生就会出现乱套用公式现象。

2. 数与计算部分

在数与计算中直接写出得数的得分率为92.5%,笔算的得分率为81.1%。命题在注重考查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估算能力。从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90%的学生计算基础扎实,正确率较高。但是涉及到考查学生的估算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个别教师观念落后,出现教法上的知识性错误----估算时两个数相乘只估一个数来进行估算;对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难点还尚未突破,出现的错误率比较高。

3.解决问题部分

本张试卷中解决问题部分比较偏重考查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但试题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

应用题的最后两题总分为10分,学生的平均得分为7分,是本张试卷中得分较低的题目。尤其是部分后进生对此类题目无从下手,只能凭感觉盲目猜测。套用公式来求周长、学生不画图去理解哪个多哪个少,而是题目数据乱用,反映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弱化。

4.操作题部分

本次测试操作题的得分率是比较低的,抽样调查中学生的平均得分率仅为80%,一是反映出学生审题能力比较弱,例如题目中明明要求学生涂空白部分,结果学生涂成阴影部分;二是反映出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弱,对于一些比较开放的、逆序思维的题学生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

(五)问题剖析

试卷反馈的信息也暴露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理念、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

从试卷中笔者看到粗心大意仍是数学学习的一大杀手,学生因计算马虎,运算顺序颠倒,符号看错,导致数据随之而错,看了这样的失误,让人不解,不为这些孩子们感到惋惜,如果他们能在答题时更细心一些,如果他们能在交卷前仔细检查一遍,如果他们能对每一个结果的责任感更强些??哪怕有一个如果成立,他们的分数将会被改写,他们的未来或许也会被改写,当然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很多,不排除考场紧张,一时成笔下误,但每所学校每个班级的孩子身上都是这样的失误,就不能不令人深思,这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这样马虎大意,是否与我们平时练习中常用的题山题海战术有关?是否由于所做练习乏味,无新鲜感、挑战性有关?也许老师、家长甚至学生自己都认为我(他、她)是会的,偶尔失手无所谓,然而长此姑息将形成顽疾。

2.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运用仍有较大差距。

试卷中意义的建构,图形的构成等问题暴露出目前我们的学生还是凭着感觉学数学,体验、理解、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淡薄,对学好数学的理解比较狭碍,重计算,轻操作、轻体验,机械学习、记忆的痕迹较重,不仅人为地为师生增添了很多负担、很大压力,而且长此以往会将无数的学生拒之于数学王国之外,再也领略不到这一学科领域的奇妙和乐趣。

3.教与学的双边都存在保守观念和应试心理

教与学基本停留在运用知识能解决教材提供的问题这一层面,而关于这些问题可能有哪些变异,滋生什么样的新问题以及它还能解决哪些现实问题等等,我们考虑的太少,甚至认为这种必要的拓展是“越位”,觉得只要教材内容轻车熟路考试便胜券在握,从而导致数学的学习缺少思考、缺少方法,一直徘徊在记忆,模仿或凭经验炮制的阶段。

三、思考与建议

翻阅完厚厚几摞的试卷,掩卷长思:不免百感交集,如果说这上千千张试卷是我县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一个缩影,那么其中所取得的成绩足以令人欣慰,而它所折射出的问题也着实令人感到沉重,当然更多的还是思考和启迪。

思考一:数学的教与学应树立并追求怎样的质量观?如何真正提高教与学双边的质量?

思考二:数学历来被称为小学(乃至中学高中)等阶段的主要科目,也理所当然的得到了老师学生的高度重视,然而在这种重视中怎样才能增进或加大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欢、热爱的成分呢?(现在看来,惟其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让老师和学生们有点惹不起、躲不起的感觉,这种兴趣的透支是数学潜在的危机。)

思考三:同一个使命,同一个目标,在实施新课程的征途上,我们如何同舟共济,走的更好、走的更远?

面对以上问题,我想我们每位教师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应该做的是: (一)加强知识和理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

这一提法听似老生常谈,但在今天重新强调仍十分必要。新教材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并且与时代同发展。它不仅在知识的呈现形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等方面作了调整,在知识面上也有所拓展,新增了有关概率、视图、平移、旋转等知识,教者不加强学习,今后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不仅是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甚至会有教不准确的现象。诚然,自课改启动以来,我们每学期都组织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确实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的理解、落实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通过深入透彻的学习来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否则教学中就会表现出忽左忽右的倾向,有的是穿新鞋走老路死教教材,有的虽把课堂弄的热热闹闹,但活中缺实,龙画的不错但缺少点睛之笔,这样的龙还是难以腾飞。 (二)提倡同伴互助,开展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使们们每个人都面临冲击和挑战,作为一线教师有限的外出学习无异于杯水车薪,况且有很大一部老师根本无缘参加,这就需要教师个人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县区学校有浓郁的教研氛围。新课改以来倡导校本教研,很多学校要积极行动起来,搭建教学研究的平台,为教师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提升创造条件。

(三)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全面发展。 1.概念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当前教学中,不重视章节起始课的教学,概念教学走过场,以解题教学代替概念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也就反映出试题出现概念变式时,学生茫茫然一片。这就要求教师紧紧围绕概念的本质,让概念教学与动手操作感悟和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 (1)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

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的抽象概念能力还比较弱,而中低段的学生尤为突出,这对概念的学习是一种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应尽可能的利用丰富的认知材料,创设多种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充分的动手操作中感悟体验。

(2)在形成概念后要回归生活,强化概念

小学中的很多概念都是从具体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理解概念后,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生活知识强化理解。比如:生活中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1分钟能干哪些事,对于每一个单位,试着想出

一些与这个单位大小相近的物体例子,并把这些例子收集起来,并与同伴交流,让他们不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

(3)巧用变式,帮助学生去伪存真

所谓变式,广义地说,就是同一事物非本质特征的一种转换。在数学教学中研究和运用变式,对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突出本质特征,排除无关特征,全面认识事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着现实的意义。例如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学生认识图形时往往会受一些非本质属性的东西干扰。教师要不断的设计变式练习帮助学生去掉非本质的东西,留下本质的东西,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2.计算教学中要找到算理和算法的平衡点 (1)要重视算理的教学

算理是四则运算的基础与理论依据。它是由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构成的,运算法则是四则运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法则的教学,还要使学生理解法则背后的算理,既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不重视学生探索计算的过程,或者是学生刚刚探索方法后,教师立即引导学生学习竖式,竖式还未真正内化,教师又开始引导“简化”的过程。囫囵吞枣学生只好记住法则而算理却只能是云里雾里。

(2)有效地利用学生的错误

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积累下学生的错误,并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研究与分析,分析班级中出错率最高的题是哪些,原因是什么,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期末复习时把这些错题整理在一张练习纸上并进行纠错练习,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3)合理训练的量

根据运算技能形成的各阶段的特点,教师适当分配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并非练习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练习的效果就越好。例如可以通过交错练习,把计算的练习量安排在平时的每一天,与后面要讲的新知识结合在一起。一般来说,在计算教学一段时间,讲完算理和算法以后,每天早晨做2-3题计算,课堂当中做1-2题,随着时间的拉长,练习量逐渐减少,在练习两周后,以后可能每周2-3次,一次1-2题。这样基本一个月下来计算的错误率就能保证在2%左右。

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发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重视以下能力的培养: (1)阅读能力的培养

读题要提倡什么方法?要倡导学生边读边画、边读边做标记。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任务,相应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能够使阅读更有效。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不能是老师一言堂,要让学生多看、一字一句地读、复述题意数学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不断感悟、不断内化等。 (2)形成解决问题的某些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如画图的策略、列表的策略、验证的策略、模拟策略等等。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寻找教学契机,发展学生的画图意识。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图、表格、自然语言、符号等对某一概念的多重表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信息往往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列表、画图来梳理问题的前因后果,在问题解决后利用图和表来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也可通过把答案作为已知条件进行验证,来求证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合理。

(四)要有生本课堂的意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审视我们的课堂,你给了学生多大的发展空间?有的老师为了给听课者看学生自主学习的场面,刻意安排了小组讨论,讨论后还是由老师把知识讲解一遍,殊不知这样学生会扫兴,即使你讲的津津有味,学生恐怕也是心不在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不放心、不放手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被动,甚至视学习为苦役。要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一要转变角色,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能数学;三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的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去锻炼,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探索;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由的飞翔。教育的结果是要培育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快乐树,而不是一株株被修剪捆绑得伤痕累累的盆景。

教育需要智慧,我们相信,在各位一线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数学教学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小学数学学科考试分析报告

厉金文

四年级

一、试卷分析

(一)命题思路

本次四年级教学检测试卷的命题是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为依据,按照《新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的要求,全面、系统地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为准确掌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后的教学质量评估提供客观标准,同时为促进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提高我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起到了导向作用。此次测试以“立足基础、突显过程、注重思维、关注差异”为主要命题思路。 (二)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占70%,综合运用

占20%,拓展提高占10%。试卷共6页分六大部分,一、填空,二、判断,三、选择,四、计算,五、操作,六、解决问题。 (三)试卷特点

1.力求科学,考察数学基础:试卷内容涉及本册教材重、难点,力求覆盖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从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试卷以体现双基的基本题为主,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题型多样,呈现方式也图文并茂,如操作题的第2题,解决问题的第2、4、5、7题,本次试卷题量不多,分值权重合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测评中体现不同的水平。试卷题型灵活但没有偏题、怪题。难度控制在0.85左右。

2.关注过程,考察思维痕迹:试题不仅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情况,同时,注重对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如:填空题中第9题根据竖式填空,对乘法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形成考查;解决问题的第6题要求学生用两种不同方法解决,并填写分析过程和数量关系式,重视对学生解题中理解、分析、计算等一系列的过程性考查。

3.贴近生活,考察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素材应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本试卷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如:“填空题”第10题,“选择题”的第4题,“操作题”的第2题,“解决问题”的第1、2、3、4、5、7题,例如“安吉县新农村建设改造,某乡镇计划将下图的长方形运动场的宽增加到75米,长不变。扩建后的运动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是考查学生能否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化的情境中准确提取、筛选数学信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深入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形成必要的解题策略。

二、考试分析

(一)总体成绩分析

项 目 县平均 公办学校县平均 县最高 —— 100% 80.86% 92.6 4.613 参考人数 4128 3769 合格率 88.79% 94.04% 优秀率 46.27% 50.93% 平均分 81.63 85.25 R值 3.163 —— 本次质量调研的对象是全县30所学校的小学四年级的全体学生,共4128人。试题预设难度在0.85左右,实测含三所民办学校为0.82,不含三所民办学校为0.85。与预设相符。

总体来看,县城区小学优势依然明显,递铺学区其他学校、港口中心学校、孝丰

小学教育集团、南北湖小学、晓墅小学等校成绩较好,平均分都在88分以上。校与校之间均分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几所民办学校的平均分相对较低。 (二)抽样分析各大题得分情况

题 次 (一) 填空 20分 平均得分 得分率 17.6 87.9% (二) 判断 5分 4.7 94.5% (三) 选择 5分 4.1 81.3% (四) 计算 30分 26.0 86.6% (五) (六) 操作 解决问题 8分 6.34 79.2% 32分 27.5 85.8% (三)各大题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 题次 (一) 填空 12.1% 失分率 主 要 错 误 原 因 分 析 7.已知A×B=35,那么(A×10)×B =( ),审题不仔细,对规律、性质的理(A×10)×(B÷10)=( )。 9.安吉某转椅厂每天生产转椅126把,28天共生产多少把?请你根据竖式填空。 10.一只平底锅每次可以同时烙2张饼,如果烙一面需要2分钟,那么烙4张最少需要( )分钟,烙5张饼最少需要( )分钟。 解不够到位,“积和商的变化规律”有所混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不够清晰,缺失过程性理解;对典型问题的理解与应用仍旧有所欠缺,归纳、建模能力不高。 (二) 判断 5.5% 4.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只能画一条多数失分学生审题不清,动手操射线。 作能力不高,缺乏一定的策略意识 (三) 选择 18.7% 2.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 )。 4.妈妈准备早餐的过程及时间如下: 洗锅:1分钟 淘米:2分钟 煮粥(电饭煲):对题意理解不够到位,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缺乏仔细读图的耐心,学生思维不够严密。 20分钟 煎鸡蛋:5分钟 拌小菜:5分钟 盛粥:1分钟 妈妈准备这顿早餐至少需要( )分钟。 (四) 计算 (五) 操作 13.4% 20.8% 3.列式计算。 (2)52与15的差乘28,积是多少? 1.按要求作图。 2.从美丽村修一条通往公路的水泥路。怎样修路最近? 3.在下面的梯形里面画一条线段。 对文字题的题意缺乏理解,算式的综合能力有待加强。 多数失分学生审题不清,对题意理解不准确;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画图不够规范。

(六) 解决问题 14.2% 解决问题的1、4、6、7题 缺乏对文字、图片等内容的准确理解,解题思路不清晰,数量关系分析能力较弱,没有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整张试卷答题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出现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如:“填空题”的第7题和“选择题”的第4题,分别考查积、商的变化规律,多数同学规律混淆,部分同学只会通过计算的方法解决,知识运用欠灵活。再如“填空题”的第10题和“选择题”的第4题,都是考查教材中关于统筹安排的题目,然而错误较多。导致错误的原因一方面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掌握不牢固,另一方面是平时的训练题型单一,稍有变化学生就不适用。

2.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升。如“判断题”的第4题和“选择题”的第2题,学生只要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就能够很清楚得出结论,多数同学缺乏动手操作的意识;再如“操作题”的第1、2、3题,错误较多,有的误差较大,有的完全不对路。究其原因,还是这方面的操作训练太少,训练不到位。

3.审题、处理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如:“解决问题”的第1、4、6、7题,多数学生缺乏对题意、图意(统计图、对话图)的准确理解,思路模糊,也没有一定的解题策略,因此错误较多。

反思我们的课堂:

1.手依旧放不开。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够,学生学习十分被动。从不少试卷反映出的情况可以看出,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学习的流程都是由教师流向学生,学生在被动的接受过程中,也接受了固化的学习方式,因而,面对变化后的题型,自然是无所适从。

2.眼依旧看不远。从试卷中可以看出,有些教师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眼前几个相对孤立的知识点上,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拓展学生的应变能力放在教学的重心上。

3.心依旧跟不上。从部分试卷的反映出的共性问题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他们对数学及其教育教学价值的认识存在偏颇,进而反映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数学语言的训练不规范,缺乏系统化;忽视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数学化提炼;教师自身本体性知识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教学建议

1.增强教师钻研能力,拓展知识外延。

教师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挖掘和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法则、性质等都需要老师和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入地挖掘,有效、实用、恰当地补充,将生活中的常见事例、问题、自然现象、学生的生活经验(如:解决问题第7题中关于盈利亏损问题)等都引

入到课堂中来,这样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解放学生学习动力,构建生本课堂。

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应是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只是给予学生知识结果;应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而不是机械地接受知识。为此在今后进行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时,都应让学生有体验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数学,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方法,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3.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良好习惯。

课堂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方式和结果。因此,要提高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并不仅仅是审题一刹那的问题,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一堂课,落实到每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一方面要教给学生一些认真仔细的方法,如读题、审题、验算等;另一方面要做到长抓不懈,因为任何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而是一个较长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因审题不清、看错题目、计算不细心、操作不规范等原因产生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4.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突破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重要目标之一,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发展。教材中,解决问题大多以情景图呈现的,就是文字问题也富有情节,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受图画、情节等因素的干扰。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图),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审题,完成情景图、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同时教材中的解决问题,重视情境的创设,素材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并倡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从而淡化了数量关系的分析。因此,在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的过程中,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在审题后,就能深入看到问题的实质。但是,有些问题变化多样,显示的信息比较隐蔽,一开始,就不能抓住其数量关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摘录条件,运用分析法、综合法、假设法、转化法等等,使隐蔽的条件明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必要时要教会学生学会打草稿和画图解决的方法,使学生善于从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提炼出问题的本质,如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数量关系、分数中的对应量等,只有建立了策略意识,才能避免盲人摸象,找准切入点,有效解决问题。

其次,要加强“数学广角”单元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

5.增强教师培训实效,促进资源共享。

根据我县教师实际,搞一些规模小、人数少、针对性强的培训活动。可按年龄分

层、按教学水平分层、按教师职能分层、按教学内容分类进行培训。结合县人力资源中心开展的小学数学教师90学时培训,增强教师教材处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以及提高教师课堂执教水平、研究和反思水平,进一步提升安吉县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师整体队伍的提升。各个学校的教师培训,尽量让更多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能走出去看一看、听一听。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全面提高我县小学数学教师素质。

同时,完善教学研讨机制及交流平台(小学数学教研网),从而达到优秀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五年级

一、试卷分析

(一)命题思路

本次五年级数学期末教学检测试题以《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结合“生本课堂”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关键,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把握教材的内涵与外延的紧密联系,探索合理的课堂教学与检测和谐同步的新模式。

具体命制时,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准确反映课改的实施情况,全面考查五年级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加强了对基本运算能力、用简单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空间观念能力的考查,而且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本次五年期末数学试卷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二)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占70%,综合运用占20%,拓展提高占10%。试卷共6页分六大部分,一、填空,二、判断,三、选择,四、计算,五、操作,六、解决问题。其中:基础题占70%左右,综合题占20%左右,稍复杂题占10%左右。稍复杂题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课堂教学要求。 (三)试卷特点

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在试题选编中尽量体现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特选择了概括性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利于学生体验思考的问题,力求覆盖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材的主要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2.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本卷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在试题选编中尽量体现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特选择了概括性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利于学生体验思考的问题,如:填空题的7、8、9小题,解决问题的1、4、6、7小题,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信心,建立生活需要数学的思想,尽量体现发展性的目标。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空间思维。

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的过程。本卷精心选材,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如:让学生动手画图形、观察物体以及将组合图形运用于实际等,这样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空间思维。也促使我们基层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组织实施课堂教学中,会更加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考试分析

(一)总体成绩分析 项 目 县平均 公办学校县平均 县最高 —— 98.76% 77.59% 88.69 4.863 参考人数 4270 3930 合格率 80.47% 85.58% 优秀率 38.78% 41.96% 平均分 72.99 76.55 R值 3.160 —— (二)各大题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 题次 主 要 错 误 1.( )小时=1小时12分 原 因 分 析 1.审题不仔细,对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淡忘; 4.对积、商的变化规律应用不够灵活,处于死记硬背状态; (一) 4.a×1.5=b×1.25(a和b都不等于0),那么填空 a○b;a÷0.5=b÷1.5(a和b都不等于0),那么a○b。 5.根据“动漫书比故事书的2倍多5本”,写5.数量关系不规范,逆向思维有所欠出两个数量关系式。 (二) 3.当19.4÷12的商是1.6的时候,余数是2 判断 缺,不够仔细,漏写小括号现象严重。 3.学生对于小数除法中的余数问题没4.我们在学习“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小数、有完全掌握,转化后商不变但余数会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些知识时,都用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着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4.部分学生遗忘了学习这些新知的方法。对学习的过程不够关注,造成只会计算。

(三) 2.水果店运进苹果m千克,比梨的4倍多n千选择 克,运进梨( )千克。 A、m÷4+n B、m÷4-n C、(m-n)÷4 D、(m+n)÷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四) 1.口算题a×0.1×0.9 5.1÷0.3 计算 3.2÷0.8÷0.4 0.25×4÷0.25×4 2.5.87÷1.9 4.3.8×0.1+3.8÷0.1 9.83×1.8+1.8× (填数后再简算) 2.缺乏认真审题、仔细读图的耐心,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到位。 4.很多学生在第一和第三个答案上做了选择,说明学生思维不够缜密,一知半解。 1.不仔细,学生对小数位数及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有点困难;主要问题出现在积、商的小数点定位不正确。 2.对于商中间有0的除法笔算掌握得不够好,计算不仔细; 4.审题不清,简便计算不够灵活,只会根据给出数据死用公式。 (五) 1.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操作 的三角形、梯形各一个。 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学生对于图形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析不到位,对于面积相等时几个图形底、高之间的关系没有理请,另外也缺乏检查的能力;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缺乏图形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六) 6.有一面墙(上面是底5.2米,高1.5米的解决6.第一小题的面积计算不仔细是导致三角形,下面是长5.2米,宽4米的长方形),失分的重要因素,再者就是对于第二小题中各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没有理清;此题综合性较强,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7.第二小题的失分率相当高,凑数现像较严重,在平时的教学中太强化算术解法。 问 题 中间有一个长2米,宽1.5米的窗户。求粉刷面积和费用(涂料费和人工费) 7.有关通讯费的计算 从整张试卷答题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尚可,但存在的问题还是较多:1、计算还是不过关,计算量稍大、计算方法稍灵活,失分率就大了;2、对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如画面积相等的图形、积与商的变化规律等”仍然是学生最欠缺的;3、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还不够到位,特别是一倍数和几倍数的关系;4、对于一些实际问题“粉刷的涂料费和人工费、打电话收费等”知识的理解相对薄弱。因此,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处理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学生的双基不扎实,导致出现时间来不及、没有时间全面检查等现象。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问题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可谓任重道远。

三、教学建议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 知

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 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1.重视基本概念、算理的教学。对于计算教学可能还需与老教材相结合,加强计算量,并注重培养计算速度。在教学中要注意减少机械、单调地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减少学生因片面理解基本概念和思维定势造成的失分。经常举行口算、计算、等单项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多一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少一些知识转移、搬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不论在新知还是练习的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外,一要注重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二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多角度的拓展。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思考问题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数学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 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有效途径。

3.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和日常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概念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是我们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数学化的方法。使学生善于从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提炼出问题的本质,如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数量关系、分数中的对应量等,只有建立了策略意识,才能避免盲人摸象,找准切入点,有效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还需加强,多写数量(等量)关系式;有些问题的解决要与初中教学接轨,多鼓励用方程解决,不要为了题目要求而被逼用方程解决,比如本次试卷的最后一题,如果采用方程解决就很容易理清其中的关系。

4.注重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激发、鼓励,发现学生的长处,增强学生的兴趣等正面引导外,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减少学习中“凑答案”的现象,减少练习中“毛估估”现象。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对自己做出的答案“自圆其说”,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思维的严密性。在作业过程中,提出对清洁分的一贯要求,要求学生认真作业从写好每一个数字、点好每一个小数点开始。提倡学生将思考的依据写出来,该画图表示的要画图,该列出算式的要列在旁边,该有推理或验证过程的都要有过程展开。

六年级

一、试卷分析

(一)命题思路

本次六年级数学期末教学检测命题以《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结合“生本课堂”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关键,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把握教材的内涵与外延的紧密联系,探索合理的课堂教学与检测和谐同步的新模式。考查内容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人教版十一册教材为依据;以“突出双基、体现课改、注重应用、兼顾差异”为主要命题思路。整张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试题选编本着让学生在考试中成长,让教师在考试中感悟的思想。面向每一个学生是本试题的最大特点,所以试题选编时努力做到全面性、协调性、全体性。

具体命制时,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准确反映课改的实施情况,全面考查六年级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加强了对基本运算能力、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空间观念能力的考查,而且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二)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占70%,综合运用占20%,拓展提高占10%。试卷共6页分六大部分,一、填空,二、判断,三、选择,四、计算,五、操作,六、解决问题。其中:基础题占70%左右,综合题占20%左右,稍复杂题占10%左右。稍复杂题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课堂教学要求。 (三)试卷特点

1.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注重双基考查。

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既注重知识的整合(如:分数、比、百分数;位置的表示方法等)与概念的区分(如分数的两种用法,面积与周长等);又关注对学习过程的考察(如圆面积的推导过程,解决问题题意的分析,根据题意画线段图等)。在试题选编中尽量体现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特选择了概括性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利于学生体验思考的问题,力求覆盖小学数学十一册教材的主要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试卷体现图文结合,体现了数学试卷的生机,注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 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

本卷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如填空的第6、7、8题,解决问题的最后两题。除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和物,还有一些常识知识。如判断的第5题,选择的第4题,解决问题的第1题等,便于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起到了导向作用。

3.重视学习过程,考察学生思维痕迹。

试题不仅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情况,同时,注重对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考查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填写解答应用题的分析过程、解题思路。在填空题和操作题中,既考基础知识也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既考基本技能也考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填空题”第8、9小题,“解决问题”的第3、4(4)题,就是考查学生能否准确提取、筛选数学信息,能否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

二.考试分析

(一)总体成绩分析 项 目 县平均 公办学校县平均 县最高 —— 97.74% 85.48% 91.36 4.716 参考人数 4394 4114 合格率 78.63% 83.37% 优秀率 48.75% 52.20% 平均分 74.71 77.61 R值 3.130 —— (二) 各大题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 题次 (一) 填空 主 要 错 误 原 因 分 析 5. 根据所给信息“今年绿化面审题不仔细,概念淡忘,出现错误最积比去年增加20%”,写出数多的题目有第(5)题,多数学生数量关系。 量关系式表达不够完整,这可能跟老9.把一个圆按右图剪拼,拼成师在教学时的要求有关;第(9)题一个近似长方形,近似长方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后它们之间的联形的周长比圆周长增加了8系没弄清楚; 厘米,则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图中近似长方形的周长约是( )厘米。 (二) 判断 (三) 选择 1.1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得到对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第(1)题的是这个数的倒数。 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很好理解倒数的变式关系而出错; 12缺乏推理能力4.下列能用“×”表示的正对题意理解不够到位,32而导致结果出错;学生思维不够严确图形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密。

(四) 计算 725×+÷ 9119一是学生计算错误,二是运算顺序混乱,不该简便的计算题硬是凑成简便的,导致加减乘除号乱改,数与2数之间随意调换位置。其中像×975+÷ 这样的计算题因为是119第一次碰到,学生都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解方程一直是学生的弱项,特别 (填数后再简算) 31X:(1-)= 56 是在学习了分数除法后到底等号左(五) 操作 右两边应该同时乘怎样一个数一直31是学生的易错点。例如X:(1-)=562 方程两边应该同时乘 ,而大部分55学生都同时乘了,造成计算错误。 22.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多数失分学生审题不够仔细,求积。 阴影部分的周长大部分失分学生都算成了长方形的周长。 对文字理解不准确,解题思路不清晰,数量关系分析能力较弱,解题过程不规范,不能正确取舍条件和审题,导致失分严重。一不能准确分析问题,找不出数量关系,画线段图不能做到量率分开,无法表示所求问题,即缺乏解决问题的手段。二计算不仔细。四关键句找不准。 (六) 解决问题 第3题、 第4题(3)、(4)、(5)小题 从整张试卷答题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尚可,但是对于一些实际问题“中奖率、成活率、折扣优惠等”知识的理解相对薄弱,另外,对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如数形结合、等积变形等”仍然是学生最欠缺的。因此,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处理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数学改革不能以牺牲思维深度为代价,没有一定的难度,不可能有相当的思维深度。数学兼有应用和训练心智的功能。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分析,数学学习更关注方法,数学课是否能体现数学味,应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渗透了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方法是数学思考的根本,方法是数学思考的核心。知识会遗忘,技能会生疏;但思想方法将深深地铭刻在头脑中,长期地、潜意识地影响人的工作、思维及生存方式。

三、教学建议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1.重视基本概念、算理的教学。对于计算教学可能还需与老教材相结合,加强计算量,并注重培养计算速度。在教学中要注意减少机械、单调地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减少学生因片面理解基本概念和思维定势造成的失分。经常举行口算、计算、等单项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的练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要研读教材,研究题型,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时能够有一种思想:分析的不是一道题,而是一类题,甚至是几类题!把题目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减轻学生负担。

2.关注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注重过程学习,学会举一反三。采用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要求与学习目标。

平时教学减少教师讲授时间,留出时间学生,让学生去动手实践,可以操作、画图、练习、探究,或者是观看与之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总之,数学课堂应该是活的,学生应该是动的。教师应该关注到课堂的更多信息、更多角落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3.注重创设问题情境的真实性和日常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概念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是我们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数学化的方法。使学生善于从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提炼出问题的本质,如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数量关系、分数中的对应量等,只有建立了策略意识,才能避免盲人摸象,找准切入点,有效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还需加强,多写数量(等量)关系式。在平时的学习中除了激发、鼓励,发现学生的长处,增强学生的兴趣等正面引导外,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感”教育,减少学习中“凑答案”的现象,减少练习中“毛估估”现象。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对自己做出的答案“自圆其说”,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思维的严密性。

小学英语学科试卷分析报告

朱晓琳

三年级

本次三年级英语试题渗透了英语新课程理念,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试卷从教材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着重考查学生听力、理解和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综合能力,试题难易适度,题型灵活多样,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是对我县小学初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又一次检阅。全县共 4173 名学生参加测试,平均分为89.5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ob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