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欧阳询书法见解

更新时间:2024-03-15 13: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欧阳询及其书法的看法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隋时官至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并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他的字特点独特,被称为“欧体”。欧阳询在书法上享有极高的造诣,研究其本人和欧阳询的书法特点,对研究中国书法和提高书法能力都有一定的意义。

--------引言

我有幸在幼年时期学过几笔书法,而当时学习的就是欧阳询的楷书。当时并不知道欧阳询在书法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只是感觉他的字和颜真卿的饱满不一样,比较骨感。只是比较遗憾的是,自己没能够坚持学习书法,之后的初高中由于课业紧张,书法便被荒废。而相对于其他书法大家,自己对欧阳询了解的更加多一点,就浅浅的谈谈对他本人及其书法的理解和看法。

欧阳询的书法被看做是唐朝经典书法之一,其实他的书法在隋朝是便已经成名,并且远扬海外,传播到现在的日本。进入唐朝,他的书法更上一层楼,用后来评论者的话叫做“人书俱老,炉火纯青”。

他最初是学习的王羲之书法。我们都知道,王羲之书法的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参考百度知道)。传说欧阳询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但是欧阳询书法却截然不同。他另辟蹊径,根据汉隶的演变,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丝毫不见王羲之的影子。若非要找他与书圣的联系,那就是他的文章了。有评论家说,欧阳询模仿王羲之的文章模仿的貌合神离,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是我认为,一个书法家未必样样精通,“一俊遮百丑”,文章不好无可厚非。

欧阳询对于书法纯粹是出于爱好。对书法有兴趣,才能真正的投入到艺术学习与创作之中。有次他和虞世南一起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才发现了其中精深绝妙之处,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后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地一些书家的长处,再融入隶书笔意,形成“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书风。(参考杂志《书法》)。欧阳询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神所在,书法更臻完美观止。

因此,欧阳询书法的成功归功于他的勤奋好学、博览群碑。只有经过多年的模仿学习之后,形成深厚的书法功底,才能在扎实中创新,开辟自己独特的道路。

欧阳询一生写了很多碑刻,常见都有下面几种:《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和《化度寺塔铭》。这几个碑帖能将欧阳询晚年楷书的书法特点表现的淋淋尽致。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

伤于清雅之致。”从他的表述中看,欧阳询似乎全部书体都很精通,这就不难解释他的楷书中兼备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谓全才。

后人对欧阳询的评价大致有以下这些: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来源百度知道)

我临摹过他的《九成宫》,但是苦于自身书法功底不高,并不能完全领悟出上文所说的那些特点。但是我对此人是十分欣赏的,不仅从他的书法,也从他的为人。尽管我没有找到欧阳询此人性格上的特点,凭借“书如其人”的理论,还是可以推断出他性格中的刚强和飘逸,也能根据事例看出他的好学。

这样一个书法家,是值得国人推崇、模仿和学习的,这有利于书法的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与文献:《中国书法》、百度百科、百度知道)

王振宇 310010149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o1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