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蒙学基础书法教育初探

更新时间:2024-04-13 02: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代蒙学基础书法教育初探

张 祖 斌

序言:古代官学中的高等书法教育

汉字,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体系。汉字书写的另一种境界——书法(日本称?书道?),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中国古代知识结构以文科为主,科技知识所占例甚微。先秦至清,学校的教育内容大部分为经、诗、书等,?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再者,宋以前,尚未发明雕板印刷术,大量的抄写工作要由写手来完成,势必形成对抄手的极大需求。自隋唐设科举以来,考生书法水平更直接关乎科场命运。因书法的实用价值巨大,所以书法教育也蔚为大观。

古代书法教育大至可从官学中的书法教育、家传、师授这三个方面去探讨。而官学中的书法教育是历史正统、时代主流,我们有必要对基有大致的了解、归纳。

中国古代,书法教育起源很早,至少从商代起,书法教育内容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周教育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书?,即识字与写字。至秦,李斯创玉箸小篆颁行天下,统一六国文字。从中央到地方,皆以李斯?玉箸篆?为法则,由官方培养刀笔吏。汉初,?学僮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书或不正,辄举劾之?。(许慎《说文解字序》)学童自小学习文字之学,接受识字与书写教育,到17岁以上成人可以处事时,始可参加选拔官员的考试。官员书写不合法度,是要受到严厉处罚的。西汉的高等学府 ——太学,虽只授经学,但书法教育

也开始受到重视。至东汉因经学教育的需要,蔡邕受命手书的石碑——《熹平经石》立于太学,它是我国古代由政府颁发的第一部书法范本,它提高了书法在整个文化领域中的地位,并为后世书学的确立起了铺垫作用。灵帝时,创鸿都门学,更从艺术的角度提高了书法在教育中的地位。至魏,正始年间,为继承汉之传统,以古文、篆、隶三种书体刻石经立于太学,史称?三体石经?。此时,正书(楷书)、行书、草书地位蒸蒸日上,太学?设书博士,臵弟子教习,以钟、胡为法?。两晋时期,草、楷、行诸体日渐发展、成熟与普及。至东晋,?二王?出,书法艺术创历史高峰。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因佛教繁盛,大规模的佛经抄写更促进了书法教育的巨大发展。隋始行科举,初创书学,书法正式进入官方高等教育殿堂。当时?国子监设书算学,各臵博士2人,助教2人,招收学生40人。?(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

唐五代卷》第8页)至唐代,开国帝王实行了前所未有的兴教政策。由

于文字自身的发展演变与周秦汉相去甚远,经书文字多谬,颜师古受命考定《五经》,著《五经定义》与《干禄字书》颁行天下。在稳定繁荣的太平盛世,在教育蓬勃发展时期,由锐情经术、酷爱书法的开明君主李世民最后完成了书学的建立与完备。书学,于唐代始,历宋、元、明、清,皆为中央官办高等学府,专门从事正统、主流的书法教育。

唐代东西两京皆设国子监,各设国子、太学、四门、律、书、算六学。书学是培养收法专门人才的专科学校。书学排在算学与律学之前,可见其地位不算低。入学资格在于学生家庭官阶和门荫地位。书

学教师?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也有法定的内容,?以《石经》、《说文》、《字林》为颛业,馀字书亦兼习之。《石经》三体限三年业成,《说文》二年,《字林》一年?(《唐六典》卷二十

一)。地方上的府学、州学、以及县学,虽然没有明文记载,但从贡

举的科目设臵以及?若有乡闾无景行及书判全弱,选教纵深,亦不在送限?的举选规定来分析,书法也与中央一级的学校一样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第50页)。大唐皇帝李世民崇王羲之书,尚?楷法遒美?,故唐代楷书名家辈出,创书法史楷书之高峰。

宋三百年,朝庭重文轻武,教育考试制度也更加完备,书法教育也相应得到提升。在国子监设立书学,配备书博士一名,宋真宗赵恒曾亲自到为臣下及贵族子弟教授书法,世所末闻。宋徽宗又设书艺所,据宋史记载:?书学生,习篆、隶(楷)、草三体,明《说文》、《字说》、《尔雅》、《博雅》、《方言》,兼通《论语》、《孟子》义,愿占大经者听,篆以古文、大小二篆为法,隶以二王、欧、虞、颜、柳真行为法,草以章草、张芝九体为法,考书之等,以方圆肥瘦适中,锋藏画劲,气清韵古,老而不俗为上;方而有圆笔,圆而有方意,瘦而不枯,肥而不浊,各得一体者为中,方而不能圆,肥而不能瘦,模仿古人笔画不得其意,而均其可观为下。?这一课程设臵,兼顾了?文化课?与?专业课?,应是较为合理,要求也是较高。(曹宝麟《中

国书法史〃宋辽金卷》第230页))宋代这种书法教育的要求是史无前例

的。

元代的官方文字是?八思巴字?,汉文化受到一定冲击。为了笼络汉臣与加强对汉人的统治,元廷创办国子监(另有蒙古国子监、回回国子监),下辖国子学,请汉臣传授儒家经典,鼓励皇族子弟学习书法,在国子监内,教师与学生很重视书法教育的。大书家赵孟兆页深得元世祖恩宠,君臣皆推崇二王,提倡复古,影响甚大,形成了队伍宠大的赵派书家群。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重视教育,设国子监,教学活动的主要有讲书、习字、背书、作文。?习字?,即书法训练,规定?习书依名人法帖,每日习二百字?。至明成祖?下诏求四方善书者,复授中书舍人职……还特选拔二十八人专习王书?,?台阁体?大行天下。

清代的学校制度大致承袭明代旧制,在京师设国子监,地方设府州县学,学生所学科目有五经、四书、性理、习字等科。书法训练规定每日数百字。清代皇帝皆好书法,或?专尚香光?,或?竞讲子昂?,?乌、方、光?的馆阁体书风盛行。

隋唐到明清,由于科举对教育的导向力,学校的教育内容完全服从科举需要。比如唐代岁举常科有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明字科主要选拔典校古籍经书的人,其考试内容与书学教学内容十分吻合。

自北魏始,地方也设有官学,虽然地方官学中没有设立书学,但隋唐至明清,学校课程的设臵唯科举是求,所以地方官学应与中央官学的教学一样,在教育内容中都设臵书法教学部分。

在中国古代书法教育中,各朝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与个人喜好直接影响了当时的科场,也影响了书法教育,从中央至地方,莫不如此。统治者所崇尚的书法思想或价值观,如?礼乐?一般,必具很典型的、很强大的道德教化功能。

从书法艺术的历史发展这一角度来考察,古代各朝各代的文教策,尤其是科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书法艺术和书法教育的发展。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中,高峰迭起,名家辈出,书法艺术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芭。台湾学者白先勇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线条文化,书法,是核心中的核心。?

以上是古代官学高等书法教育的大概情况,它是蒙学书法教育的背景,了解它,有益于我们探讨、理解古代蒙学中的书法教育。

古代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称为?蒙养?教育,一般指七八岁至十五六岁儿童的教育阶段。在传统官学中,没有基础教育?蒙学?这一级。汉代蒙养教育多行于宫廷或官宦家族,到唐宋才逐步推广到一般平民家庭中。但官方办教育的能力十分有限,除宫廷皇家教育外,官方还无法攘括初级的蒙学教育,这种初级教育是民间自发承办的,汉代称书馆,唐代称村校,宋代称村学、家塾、冬学等,元代称社学,明代称家塾、义学、社学等,清代称教馆、私塾、义学、义塾等。有私立的,也有宗族主办的,也有官办与公助结合的。在中国教育史上,基础性质的蒙学一般不为史书记载,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张志公先生曾说:?探索蒙学的发展情况,有一定的困难,主

要是可用的文献材料不多。……而前人提供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如此之少……?(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

对古代蒙学教育中的书法教育,我们无法按历史的演变,系统、详尽地描述,只能根据一些散见的资料,从课程设臵、教材、教师、教学法等几个方面来尽量描述出一个大致的模样。

古代蒙学基础书法教育初探(二 课程设置与教材 )

一、书法教育在古代蒙学课程设臵中的地位

从古代官学高等教育中的课程设臵来看,书科地位是比较高的。然而在古代蒙学中,或许并没有?课程设臵?这样清晰的概念。可是习字训练的重要性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中国古代知识结构以文科为主,科技知识所占例甚微。先秦至清,学校的教育内容大部分为经、诗、书等, ?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 再者,蒙学教育主要是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初步的道德行为培养,以识字、写字、背书为主。这一阶段中,习字是识字的有效手段,是书写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所以我们可以相信,古代蒙学习字训练,在课程设臵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以民间世俗的眼光来看,蒙童的书写水平是其学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书法好,人们常常称其学业也好。蒙学期间没有扎实的书写基本功,蒙童的学业是没有多大前途的。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明代董其昌:

董其昌十七岁时参加松江会考,学问虽佳,却因字写得差,而被知府衷贞吉降为二等?(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324页)

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启蒙教育中,作为书法基本功——习字课程占有十分重要的位臵,按照清人的观念:

书者,小技也,然为六艺之一,古之小学教焉。乃有用之技,人生不可缺者也。上然制、诰、谕、敕,中而为表、奏、启,精于八法者固佳,否则亦走笔顺利、清晰整齐。(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213

页)

这实际上道明了书法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存在价值。

二、教材:字书与法帖

书法教育的教材,大抵可分为两种,其一是理论性质的书法文章,比如唐代张怀瓘《玉堂禁经》,其二是研习的范本,用现在的俗语说便是字帖,欧阳询《九成宫碑》、颜真卿《勤礼碑》、王羲之《+十七帖》。我国古代蒙学教材在唐代以前,以字书为主,宋代始,蒙学教材才出现专门化的倾向。

1、字书

?字书?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字?指识字,?书?指书写。?字书?兼有识字与写练习书写。

?字书?教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西周宣王中兴,励精图法,作《史籀篇》以规范划一天下文字,为其努力之一。(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卷》卷321页)大史籀采用成熟的大篆作字书15篇,用为启发蒙童的识字课本,文字教育和书写训练开始具有真正的规范涵义。《史籀篇》的编纂施行,是历史上

第一次系统的文字整理,也是文字教育和书写训练有了固定的范本,步规范阶段的开端。

秦始皇?书同文字?,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丛

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卷》卷365页)秦代以这三篇字书作为小学文字

教育和书写训练的标准范本,籍以推行秦国小篆,尽管秦国寿不永,但在消除六国文字、引导汉字书写重新回到轨道上,迈出了坚实重要的一步。这三篇字书在历史上合称为?秦三仓?,入汉以后被乡校塾师合编一起,统名为《仓颉篇》。

入汉以后,所用的文字已完全使用隶书,秦代李斯等所作的小篆体《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闾里塾师用以教学儿童识字、书写已渐渐不适用了。于是,两汉时期曾不断对字书进行修订和重新编写。西汉文、景以后,闾里书师合《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三篇,断60字以为一章,凡55章,共3300字,中有重复的字,合称为《仓颉篇》,分上中下三篇。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无重复的字,而所收的字有出于《仓颉篇》之外者。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作《元尚篇》,二者所收皆《仓颉篇》的正字,取前二字以为篇名。今本34章,大抵按姓名、衣服、农艺、饮器用、音乐、生理、兵器、飞禽、走兽、医药、人事等分类编成韵语,多数七字一句,皆日用必须之字。?在敦煌居延汉简中,存有两枚写有《急就篇》内容的木简,其年代为西汉晚期,

可知《急就篇》作后不久,即盛行天下,并普及于边郡了。?(华人

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 平帝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

令记字于未央宫,黄门侍郎扬雄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纂篇》,凡34章,2040字,顺续《仓颉篇》,又换掉其《仓颉篇》中重复的字,总共89章,5340字,无一字重复。六艺群书所载的字几乎都包括在内。和帝永元中,郎中贾鲂又作《滂喜篇》34章,包括了班固所作13章。扬雄《训纂篇》终于?滂喜?二字,贾鲂用以作篇名。《仓颉篇》《训纂篇》《滂喜篇》合123章,每章60字,15句,4字一句,共7380字,皆为隶书所书(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卷》卷22-23

页 )

《急就篇》流传最广泛最久远。?在敦煌居延汉简中,存有两枚写有《急就篇》内容的木简,其年代为两汉时期?,可知《急就篇》作后不久,即盛行于下,并普及于边郡了。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人字书,非徒以诵读,兼作学书之用?。汉代遗迹证明,至少在它产生的时候,《急就篇》就是识字、习字两用手初级教材。汉代出土文物中,这类习字遗迹不少。《中国古代砖文》收有一方洛阳出土的东汉砖文,此砖文以带行书笔意的隶书写了《急就篇》的前几句,大概是工匠在平实的砖文上趁兴而作,以坯为纸练习写字。《中国美术全集〃书法》也收有晋?急奇觚?残纸,且在序言与正文各收了一件,一件残纸以楷书、章草二体写成,所书也是《急就篇》开头几句,写法稚拙,所书也是《急就篇》开头几句。为什么开头几句写而又写呢?分明是练字使然!书体多为隶、楷,正反映出蒙学教材的规定性,也

使我们可以推知当时教材的原貌。颜师古在《急就篇注叙》中也描述?蓬门野贱,穷乡幼学,递相承禀,犹竞习之?,这又道出《急就篇》盛行了乡闾村塾的情况。

秦习小篆,汉习隶书,魏晋钟繇、王羲之最终变隶为楷,唐崇?楷法遒美?,促成了唐代楷书高峰的形成,蒙学教材——字书,其书法也以楷书为则。唐始,蒙学教材开始转向专门化,由于书体的演变,属于字书系列的隶书《急就篇》被更系统的识字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替代,《急就篇》完成了它作为蒙学教材的历史使命。

?三、百、千?作为蒙学教材,流传最广泛、久远的要数《千字文》,自唐宋以下,它一直在全国范围内被用作启蒙识字教材,直到清末。

《千字文》的来源和编著情况说法不一,相传魏晋时期已有《千字文》,钟繇、王羲之曾书写过《千字文》流传于世。比较确切的说法是梁武帝命周兴嗣所作。作为识字课本,《千字文》非常巧妙,一千字250句,四字一句,通顺连贯,有条理,整齐押韵,便于诵读,句子结构普通常用。其内容又丰富,包括自然物类、历史、典章、礼仪、生活、常识、劝戒等,文辞优美,适合蒙童识字入门。相传自魏晋南北朝起,不断有大书家书写它为世人提供范本。最早由梁武帝时期殷铁石集拓王羲之书成《千字文》,最为著名的是陈隋朝时期王羲之第七代孙智永禅师(俗名王法极),临习王羲之书?《千字文》八百本,散于江东佛寺?。(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13页)。

至唐,崇尚?楷法遒美?,促进了楷书高峰的形成。蒙学所习楷字,因书法教育的需要,许多大书家都曾书写《千字文》作为蒙学范本流传民间,其中流传最广、最久远的要数初唐欧阳询,作为习字教材流传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钟绍京之书……米芾曾见其《千文》,《书史》所评?笔势圆劲者?……( 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52页)

由此可见,武后朝最著名的书法家钟绍京所书《千字文》影响也很大。

《千字文》作为书写范本,一千字不重复,有利于书的章法美,不断有大书家书写它以提供范本,虽面目不同,但都是一代精品。难怪张志公先生说:?一本启蒙的识字课本,流行这么长的时间,具有这么广泛的影响,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相当少见的。?很显然,这与身兼它识字与习字双重功能是分不开的。

2、法帖

中国古代蒙学书法教育,以字书为范本,同时进行识字与书写训练,始于西周《史籀篇》宣王时时代,其后秦代的《仓颉篇》等字书,汉代的《仓颉篇》、《急就篇》,另有许慎的《说文解字》,魏晋南北朝时期钟繇、王羲之、智永、周兴嗣的《千字文》,直到唐代的《干禄字书》,我们称其为?字书教育?。

从西汉末年陈遵的尺牍书法、东汉初期刘穆的草书尺牍书法被赏悦收藏开始,书家作品逐渐成为与字书并行的习字范本,而字书重在

识字,书家作品最终成为习字的主要依据,我们把这种由?翰墨之道生焉?促成的普遍现象,称之为?法帖教育?。

?法帖教育?作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终附文字教育而行,识读与书写并举,书法教育列在小学,或与文字教育统名为?小学?,即因之于此。比较而言,前期周秦汉唐一肪相承,书法以文字之学为基础,与书体演变和古今书体并行密切相关,后期自东汉至清代,书法以名家楷模为主,系翰墨之道深入人心所致,东汉至唐则兼乎二者。

在此,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法帖教育?的大致情况。

西汉末,陈遵?赡于文辞,善于书法,写给人家的尺牍,人家都收藏起来?。(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第180页)这是民间收藏名家书法的最早记载。刘穆?又善吏书,当世以为楷则?,刘穆善隶书,当时人都将其字作为范式,并效仿取法。东汉末,蔡邕博学多艺,名重于世,书法篆隶皆工.蔡邕手书的石碑——《熹平石经》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馀辆,真塞街陌? (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第180页)。这是我国古代由政府统一颁发的第一部书法范本,它提高了书法在整个文化领域中的地位,并为后世书学的确立趣了铺垫作用。东汉赵壹于《非草书》中也描绘了灵帝时期社会上学名家草书的情况:?龀齿以上,苟任涉学,皆废《仓颉》、《史籀》,竟以杜(操)、崔(瑗)为楷?。不难想象,这些?名家法帖?对蒙学习字教育的影响。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体已由隶完全演变为楷体,世人多取法钟繇、王羲之楷法。蒙学习字教育也逐渐转入习楷字。不太确切考证,

据说魏钟繇、王羲之曾书《千字文》流行于当世。至梁朝,周兴嗣集拓王羲之书而成《千字文》,这是比较确切的说法。至于王羲之第七代孙、陈梁朝时期的智永禅师所书楷体《千字文》,其墨本则至今还保存完好。唐楷书高峰时期,因书法教育的需要,楷书 名家大抵都曾书写过《千字文》为蒙学提供范本,流行于世。比如初唐欧阳询所书《千字文》拓本就影响深远,这从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在欧阳询书《千字文》碑刻题跋可见一斑:

书家以分行布白谓之九宫,元人作书,经云黄庭有六分九宫,曹娥有四分九宫是也。今观信本《千文》,真有完字……此本为杨补之家藏,勒其全文,俗学书者,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唯变所适也。

于唐开始,蒙学书法教育皆从唐楷入手,唐代大书家所书字书如《千字文》,以及名家的名碑名帖,如欧阳询《九成宫碑》、颜真卿《勤礼碑》等,则成了历代蒙学书法教育相与并行的两种教材,论其影响力及功效,则名碑名贴为甚。当然,也有巧合,?字书?就是?法帖?,欧阳询所书《千字文》便是如此。

古代蒙学基础书法教育初探(三 教师 )

三、教师

夏商周时期,?学在官府?,学校制度并非普及教育,所面对的是奴隶主贵族子弟,教学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官师合一?,教师则多由撑管祭祀、宗教的官员充任,并有世袭特权。?国中六乡设有小学,由司行徒、乡师、州长、父师、保氏、少师等

任教?。(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卷》第402页)春秋战国时期,因学术文化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私学中当然也包括蒙学,其教师大抵是?不拥有政治权力而拥有文化权力的?士? 。秦以吏为师,以法为师,禁私学,?文同书?,由各级官吏推行秦小篆。汉独尊儒术,私学趋于繁荣,学馆、书馆、字舍、小学广泛分布于乡村闾里。王充《论衡〃自记篇》云:

充六岁教书……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或以书丑得鞭者。充书日进,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华人德

《中国书法史〃两汉卷》第23页)

王充学书的地方称?书馆?,学书既成,则辞师另去学《论语》、《尚书》等,学习的地方是乡聚庠序,如要继续深造,就进郡国学、太学,或受学于经师大儒自立的?精舍?、?精庐?。在书馆,识字、书写是结合在一起教学的,教师称?书师?。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解体,史、文、律、书、医、算、玄、道等专科教育兴起,纸张开始流行,书法私学在当时非常流行。又因门阀政治的影响,蒙学书法教育非常重视家传,宗族主办的村塾、宗塾极为普遍,对?书师?的书法水平要求较高,如王、谢、郗、庚四大家族,家族中书法佼佼者往往亲自教授蒙童学习书法。

自隋唐至明清,选举人才皆依科考,标准相对统一,?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是普遍现象。?文??墨?优则仕。蒙学塾师多由落第的读书人担任,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以明清为例,其科举程序定为四级:第一级为童试,参加考试的叫童生,在府、州、县举行,主考官由中央委派的负责一省教育的学官担任。及第者称秀才,取得入府、州、县学的资格。第二级为乡试,在各省城举行,中试者称举人,第一名解元。第三级为会试,在京城举行,由各地举人参加,及第者称贡士,第一名为会元。第四级是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分一二三甲张榜公布,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三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举人、贡士、进士可授予官职和享受朝廷、官府奉禄。秀才是没有官职和奉禄的,只能从当地县学得到一点点学业补助?以资鼓励?。秀才和老童生,除富贵人家之外,大多数都做了蒙学?塾师?。有史为证:

董其昌艺术上的成功……二十至三十五岁之间,作为诸生,他迫于生计,曾在浙江平湖、嘉兴及安徽徽州一带教私塾或做富贵子弟的家庭教师……(黄惇《中国书法史〃元明卷》第324页)

明代大书家七其昌年轻时曾做过十余年的塾师,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三十五岁那年,赴北京考中进士。

明末清初《卿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十九岁中秀才,此后屡试不第,于不得不靠教书以养家糊口,一教就是45年,一生穷困潦倒。(《聊斋志异〃序》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中了举人的读书人,并不一定适合做官,于是又回到乡里做起学问来,兼任蒙学塾师。晚清巨子严复,10时?至亲戚胞五叔严厚甫的私塾读书。严厚甫以字行世,.....

原名 火奎 昌,侯官阳崎人,光绪五年已卯举人,《福建通志〃高士传》称其?性孤介,稠人中默不语,雅擅诗赋,泛览渊博?。(徐

立亭《晚清巨子〃严复》第20页)

上述塾师因本人后来成名或其弟子成名,而书有记载,更多的塾师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流逝,不为世人所知。不过,有一部分也能从其当地县志或其它资料中可以见他们名字或他们读词文章。

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陈用原(生卒年不详),字志道,工诗文,(明)正统年间(1436-1449)...东官令王尚王扁 征为社学师。(《东莞县志》卷二)?社学?是元代的...学校制度之一,?五十户为一社,每社设社长一人,立社学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农闲时遣子弟入学?(王建军《中国教育史》第169

页)上称?社学?,大抵仍没用旧称,多属蒙学性质。

赖洪智,字畴时,号介生,华表人,家贫。授徒里中,博学工诗,........晚岁隐罗浮酥醪观,有《浮山新志》、《红棉馆诗钞》(钟淦泉、邓

慕尧《虎门遗韵》第70页)

蔡召华,字仪清,号守白,世居南海栅。召华迁莞城外鸣珂巷,道光年间诸生,以教书为业,兼收女弟子。有《缀玉集》、《草草草......草堂》、《细字吟》、《爱吾庐诗钞》、《闲居百吟》、《梦香居集》。(钟淦泉、邓慕尧《虎门遗韵》第83页)

罗嘉蓉,字载,号秋浦,莞城西门人,诸生,以教书为业,进士........邓蓿镜、陈嘉谟俱出其门,曾助邓淳搜辑莞人诗为《宝安诗正》六十

卷,又辑为《宝安诗正续集》十二卷。有《云根老屋诗钞》(钟淦泉、

邓慕尧《虎门遗韵》第91页)。

林增禧(生卒年不详),号鸿图,平定人,林蒲封之后,同治十二年(1873年)副贡生,课徒为生,工诗。(《东莞诗录》卷60) ..........

骆颂嘉(生卒年不详),号怿溪,莞城外旨亭街人,光绪年间诸.生,以教书糊口。《东莞诗录》卷63) .......

按,诸生即是秀才的别称,贡生是府、州、县学的生员。 至此,我们对蒙学塾师有了一个大至的了解:蒙学教师属下层知识分子,以教书为业养家糊口。秀才们虽然科场不得意,但?文与墨?不错。乡村闾里塾师在百姓中普遍较受尊重。中国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对能写一手好字以及吟几句诗词的人,人们誉其?像个秀才?,由此可见一斑。

技艺学习,入门得法皆须师授,不遵循这一规律,闭门造车,想无师自通,必将学无所成。韩愈说:?古来学者必有师?。书法艺术的教学更是如此。学书法,古代非常强调从师而学。张怀瓘在其撰写的教材《玉堂禁经》之首说:?夫人工书,须从师授。?这是因为学书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否则连入门都很困难,所谓?学必有法,成则无体,欲探其奥,有知其门不知其奥者,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

虞世南?受于永禅师,皆有法体。?(李嗣真《书后品》) 欧阳询?书出于北齐三公郎中刘珉。?(窦臮《述书赋〃下》) 褚遂良?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述右军……亦尝师授史陵。?(张怀瓘《书断》,见《法书要录》,第225页)

薛稷?书学褚公……可谓河南公之高足。?(张怀瓘《书断》,见《法书要录》,第238页)

张旭?或云君授法于陆柬之。?(朱长文《续书断》,见《历代书法

论文选》。第32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

怀素?乃师金吾兵曹钱塘邬彤。?(陆羽《唐僧怀素传》,见陈思《书

苑菁华》,卷十八,第15页)

……

强调师授的原因之一是不得已而为之。书法教学中的难点是笔法,如何控制笔的运动,使笔墨在纸上留下的线条产生理想中的效果,这个过程很难用文字表述出来,即使用文字描述出来 ,习字者从字面上所理解到的与笔的实际运动方式之间仍有很大的差别,而仅从字帖的痕迹去理解笔法,更是初学者难以达到的。古人强调师授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古迹难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迹越来越少,前代名家的墨迹多已被皇室或富豪收藏,常人难得一见。虽有摹本流传,但在印刷术尚不发达的时代,辗转摹写,神形皆换。真迹难得,摹本又有那大的局限,相对来说当民名家的墨迹则是两全其美了,这就便一般学书者转而师今。

介于此,蒙学书法教学中,塾师的书法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显得特别重要。蒙童的书法基础训练能否?得法?,直接关系到将来科场的命运。

古代蒙学基础书法教育初探(四 教学法 1)

四、初级习字教学法

古代具体的书法教育经验,正史不载,因书法的实用价值与艺术魅力,很多朝代学书蔚然成风。尤其是唐代,书法教育繁荣昌盛。为了总结教学经验,适应大量的教学需要,于东汉开始,逐渐出现了关于书写技法的专论文章以及民间传授秘诀,从中可以看出蒙学书法教学方法的概况。

1、蒙学书法教学呈阶梯性、系统化的趋势

先秦至东汉,书史不载涉及教学法的专论文章,古人如何进行初级习字教学,我们无法得知。但从现今已知的最早的汉砖和晋纸上的遗迹推测,在东汉以前,习字通常的做法是从头至尾依字书顺序往下写,两汉《急就篇》为识字习字两用教材,这时识字与习字相统一的方法。这种方法总体上来说,识字、习字相辅相成,但也存在蒙学阶段性识字与习字之间的矛盾:即集中识字的初级教材很难完全按照笔画的多少和书写的难易由简到繁的编排。如《急就篇》第一句的?第、急、就?等字,以及《千字文》第一句的?黄、荒?等字,对初学者来说就太难了。另外,识字速度是先快后慢,识字量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会慢下来,而习字则正好相反,初入门时很吃力,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后,学习速度便加快了。而识字与习字是无法相互迁就的。

最早涉及初级习字教学的专论文章要数东汉崔瑗的?永字八法?。相传?永字八法?起源于隶字,为后汉崔瑗所创。发展至魏,在?永字八法?的基础上,钟繇将其发展为《十二意》。至东晋卫夫人创《笔阵图》传世。又传说王羲之?工书多载,十五年专功‘永字八法’,能通一切字?,并对?永字八法?进行了改进与完善。

?永字八法??十二意??笔阵图?论及的是用笔方法或笔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它们都涉及各种笔画的书写方法,已经有了研习基本笔画的主动意识,这正是习字呈阶梯性、系统化的萌芽阶段。

如果识字与习字完全一致,势必大大放慢识字速度来凑合写字,或者让蒙童一开始就写很多字,甚至是一些复杂的字,难度太大,蒙童不可能完成。为此,唐人另辟蹊径,以缓解识字与习字之间的矛盾。

《敦煌掇琐》所录敦煌唐代遗迹中有这样一页文字: 上大夫丘乙已化三千七十二女小生八九子牛羊万日舍屯 这段文字是做什么用的?

明末清初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有这样一段文字:

晁源……只是读书欠些聪明,性地少些智慧……那?上大人,丘乙已?还是自己写得出来。后来知识渐开,越发把这本《千字文》丢在九霄云外,专一与同班不务实的小朋友游湖吃酒。

可以推测,《千字文》主要用来识字、诵读,而?上大人丘乙已?是用来习字练笔的。

这一段文字一直流传到清开民初,关于它的用途,还可以从鲁迅《孔乙已》进一步得到证实: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夫孔乙已?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已。

这进一步说明了这一段文字的具体法——描红。而描红正是儿童学习书法最初始的练习。

结构,即汉字笔画的组合形态、空间构成方式。周秦汉唐一脉传承演进的常用字正体,即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历宋元明清而沿用至今。正体代表书法的正统和规范,,是明确书法为衫文艺之书与艺术的典型式样。字体演进最基本动因,?来自书写性简化?及?翰墨之道?的流向。笔法生发字法,这是古今共识,而每一次变体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魏晋楷书趋于成熟,至唐代楷书已至巅峰,风格多样。欧、颜、柳、诸等名家楷书的笔法、结构形式堪称典范。就笔法与字法,相比较而言,唐以前,论笔法者多,论字法者较少,而自唐始,论字法者甚为丰富。这是因为指向于科举的初级书法教育的需要——楷法遒美。

较早地论述字结构的是唐天宝年间窦蒙《述书赋〃语例字格》,其中论及字结构的有:

稳,结构平正曰稳。 密,间不容发曰密。 紧,团合密致曰紧。 疏,违反阳阴曰疏。 险,不期然而然曰险。

宽,疏散无检曰宽。(《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76页)

这表明唐人在书法初级教学中,对结字的教学法有自觉意识,但如上只有片言只字,可见有关结构的教学法仍处于初始阶段。

稍后,徐浩《论书》曰:字不俗疏,亦不俗大,亦不俗小,小促令大,大蹙令小,疏肥令密,密瘦令疏,斯其大矣。(《历代书法论文

选》第265-268页)

不难看出,这大概从窦蒙的结构观点发展而来,稍进一步。但论述也稍显散漫无序。趋于系统的结构法要属张怀瓘《玉堂禁经》之?结........裹法?。其中云:

夫言抑左升右者,?图、国、圆?等字是也。 夫言瘵左低右者,?崇、岂?等字也。

夫言促左展右者,?尚、势、常、宣?等字是也。 夫言实左虚右者,?月、周、用?等字是也。 夫言左右揭腕之势者,?令、人、入?等字是也。 夫言一上一下不齐之势者,?行、何、川?等字也。 夫言用钩裹之势者,?网、冈、自、田?等字是也。 夫言俗挑还臵之势者,?、行、乙、寸?等字是也。 夫言用钩弩之势者,?均、匀、甸、勿?等字是也。 夫言将俗放而更留者,?人、入、木、火?等字是也。 概括起来,大致可分成为?上下、左右、内外、包围、半包围?等几种结构方法,强调?蹲驭、权变、互出?,与前人相比较,其论述更为具体有序。

《玉堂禁经》第一部分论用笔法(永字八法),第二部分论笔势,共分述11种笔势,61种偏旁的写法,每一势包括用笔要领及例字。第三部分为结构法。由此可见,《禁经》教学法已自成系统,教学步

骤十分完备:由点画合成偏旁,再由偏旁合而成字,与汉字的构件组合规律完全一致。

宋元明清历代,对汉字结构的初级教学法皆有所发展。列如,托为欧阳询所撰《三十六法》实为宋人所作。三十六法为:补空、覆盖、贴零、粘合、捷速、满不要虚、意连、覆冒、垂曳、借换、增减、应副、撑拄、朝揖、救应、附丽、回抱、包裹、却好、小成大、小大成形、小大大小、左小右大、左高右低左短右长、褊、各自成形、相管领、应接、排叠、避就、顶戴、穿插、向背、偏侧、挑扌窕 、相让(《历

代书法论文选》第36页)每一法附要求或例字。由此可见宋人在初级教

学法中,对结字规律进行了努力探索,总结了更具体的经验、方法。

至元代,关于结字教学,陈绎曾在新的发明——九宫格,陈绎曾认为,字有八面,?八面点画皆拱中心,即在一方框中以?井?字格将空间平均分成九块,用来安排点画,合之易于达到均衡匀称和揖呼应的效果。至清代,书家对?九宫?理论进行了改造与丰富,将这一思想,运用到书法教学中,使九宫格作为初学书法者训练和检验结字能力的有效手段,具有更加普遍的明确的价值,正如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所强调的:

欲明书势,须识九宫。九宫尤是莫重于中宫。中宫者,字之主笔是也。主笔或在字心,亦或在四维四正。书著眼此,是谓识得活中宫。(《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11页)则字形的体势精神全赖于此。后来,又有蒋骥对九宫的形式和用法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和发挥。他在常见的方框中臵?井?字格的基础上,又在每一宫中加?十?字线,将九宫

变成三十六宫,称为?九宫新格?,同时还独创了九宫新格的三种变化形式:遇到竖长字形则省去左、右两行,右两行各为六格;遇到横扁字形省去上、下两行各六格,交九宫新格由内向外分为三层:以适应字形大小的不同,蒋骥的这种努力和实践,使九宫格更加实用,对初学者临帖来说尤其有效。至包世臣更在检验单个字形点分布的?小九宫?之外,提出?大九宫?之说:

字有九宫,九宫者……每三行相并,至九字又为大九宫,其中一字即为中宫,必须统摄上下四旁之八字,而八字皆有拱揖朝向之势,逐字移看,大小两中宫皆得圆满,则俯仰映带,奇趣出已。(《历代

书法论文选》 711页 包世臣《艺舟双辑〃述书下》)

如此则将九宫格的使用从单个字形扩大到通篇章法行气及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中了。?九宫?初级教学中常见的理论、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初学者在临摹碑帖时更准确地把握字形结构特征。对楷书间架结构规律的归纳整理,是教授初学者写楷书的主要内容之一。楷书的间架结构历来为书家所重视,同时也是许多著名书家的风格和经验所在。清代王澍,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发挥,撰成《分部配合法》,对常用偏旁部首的结构要领逐一讲解,并举出字例,间便明确,细致入微,非常适合初学者掌握和运用,至清末书家黄自元更将间架结构扩成?九十二法?,并亲自示范,流传很广。

从东汉至清代书法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论及书法初级教育的内容,其中有些是书家写给子孙或学生的教材,有些则是收家自己学书经验的记录,还有一些是汇集前人有关书法学习方法的文字,供学书

者取法借鉴。一般来说,从事启蒙教育的书家都注重法度和基本功的训练。许多大书家都曾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教授学生,在他们的著作中,所谈内容有许多是学习书法的基础法则,其中既有前人的成说,也有自己的实践经验。这些论著流传民间,对民间的蒙学书法教育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古代蒙学基础书法教育初探(六 教学形式 结语)

五、“口传手授”的教学形式

古人学习书法,都采用?口传手授?的教学形式,即面对面的、有语言讲解和书写示范的教学形式。这是由书法教育的直观性决定的。书法教学中的难点是笔法,如何控制笔的运动,使笔墨在纸上留下的线条产生理想中的效果,这个过程很难用文字表述出来,即使用文字描述出来 ,习字者从字面上所理解到的与笔的实际运动方式之间仍有很大的差别,而仅从字帖的痕迹去理解笔法,更是初学者难以达到的。这些差别、难点就需要教师用语言讲清楚,动手示范。至唐,书法家张旭已明确提出了?口传手授?的具体的教学形式。

褚遂良在总结学书的经验时认为:?良师不遇,岁月徒往,今之能者,时见一斑,忽不悟者,终身瞑目,盖书非口传手授而云能者,未之见也。?

卢携云:?盖书非口传手授而云能知,未之见也。? 解缙也说:?学书之法,非口传手授,不得其精。?

这些古人学书之法在历代书论中比皆是。古人强调?口传手授?,决非夸大其词,耸人听闻。?口传的授?的确与书法艺术的成就有不

可分割的关系,无论仿古还是学今,只有通过教师?口传手授?才能达到目的。书法教学的直观性决定了传统的继承要靠师徒相授,代代承传,时代的创新要靠直接交流来促进。正如孙过庭所曰:?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学习笔法,首先得学会?鉴?,仅凭自己观看不得要领,须由师指点,方鉴笔法之妙处、之弊端。这仅仅是第一步。其次,师必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配合口诀。古代的许多书诀,其实都是学书时须背记的口诀,即要领。?口传手授?客观地把映出教授笔法的艰难与局限。

举两个典型的?口传手授?的例子:

大画家黄宾虹在私下教学生笔法时,在毛笔的一侧贴上一细纸条,让学生看他用笔时,纸条运动的方向。

画家黄胄曾认真、悄悄地告诉挚友的孩子:“你知道吗?齐白石画虾须,笔是转着的。”他一边说一边捻着三个手指。(孙晓云《书法有法》157页)

六\结语

古代,某一时代文教政策的颁行,本质上体现为统治者驱使人们认同和遵守特定的文化秩序。这种文化秩序以人际关系为基点,通过政治和教育的手段,达到人际之间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分配的平衡和认同。构建文化秩序实质不是文化选择问题,而决定文化选择的力量由政治权力的意志和文化权力的追求,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三种因素构成,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一时期文化选择的价值取向,而人的发展成为衡量这一文化秩序合理与否的核心问题。简略地回顾中国古代文教政策的演变历程,虽然其间变化多有反复,但这一过程的趋势却是由最初的“敬敷五教,在宽”最后走到了文化专制,这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中国古代文教政策是建立在血缘宗法制度的基础之上的,是以维护宗法制度和封建国家整体利益为施教的出发点的,是通过道德政治化来强化国家意志的,所以导致各朝代的文教政策总是从国家统治的角度来规定教育发展的方向,这就必然强化了教育的国家功能和政治功能,忽视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王建军《中国

教育史》2003年版159-160页)这个特点,在中国古代书法教育中也充分体现出来,各朝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与个人喜好直接影响了书法教育的发展,从中央至地方,莫不如此。比如说,自唐始,各朝各代统治者大都崇尚王书,皆因王书最具“中庸”,如“礼乐”一般,具有很强的的道德教化功能。

对我国几千年丰富悠久的教育遗产应该继承,但是应该继承什么和如何继承,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我们在选择批判基础上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目的在于创新——不断开辟新的领域,采取新的方法,阐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作出新的总结概括。

为史而史,没有价值,我们研究古人的目的是从中研究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探讨历史经验教训,补充今天认识上的不足。当今,在小学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是很薄弱的,课程设臵、法定教材、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都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探讨。

现任广东省书协主席陈绍基在一次中小学书法教育座谈会上说:?很小的时候,长辈们就对我说‘字为衣冠’——不用再讲什么深刻的道理,书法的重要性就已显现出来了……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在今天这样的盛世,书法会被排挤到主流之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o0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