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反思 - 近30年中国身份认同研究析评 - 闫国疆

更新时间:2024-03-03 20: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问题与反思:

近30年中国身份认同研究析评

闫国疆

[摘要]近些年来,反华势力和分裂分子借助宗教和民族问题,在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频频作乱,身份认同问西藏等地凸显的社会问题。身份揭示的是主体在特定关系中的一种不可转与的地位或资格,一种题成为新疆、

如何与他人相处的相应行为准则。多重身份意味着多样生存选择和多种生存智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现代社会生活的高频变换和不断否定,造成了身份认同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从无到有,已呈溪汇江河、风云渐起之势,结合实际进行高水平的研究,解决中国社会的身份认同危机,维护祖国的统一与和平发展,是身份认同研究的重要课题。[关键词]身份问题;认同危机;社会发展;研究得失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3)04—0030—09

“新疆社会意识整合中的身份构建问题研究”(12YJA710082),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基“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研究”(08&ZD005)阶段性成果。金重点招标项目

作者简介:闫国疆(1970-),男,新疆哈密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新疆财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江苏南京210093

身份作为附着人类终生的一个符号,揭示的是主体在特定关系中的一种不可转与的地位或资格,个人身份所内含的具有的多元性(地域、族裔、阶序等)呈现出人类生存的资源多样性,过度强调

——比如民族认同———会酿成一种单一性的认同—

灾难性的后果。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生活使人们原来所赖以识别自己身份的参照体系不断地被抽,“我们是谁?”的问题开始越来越多地困空和填充

扰人们。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社会建设发展

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凸显出中国社会的身份问题和认同危机,但是相关理论研究却难以满足现实发展需要。本文拟从近30年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发展的脉络梳理中考察得失,以求能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尽些许之力。

一、身份、身份危机与身份认同研究的理论旨要

(一)身份与身份危机

,“身份”作为社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由社会和国家所认同的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其社会表现是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分别固定的社会

实质是通过特定的制度安排对社会资源的身份,

”权力占有及再分配。在社会当中“通过身份及其认同系统的构成,人们既可认识社会生活中的政

治制度及其价值定位,亦可认识在不同的社会秩序中怎样获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义

[1](P.12)”,“身份”从而达到理性秩序。换句话说务,

揭示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主体在特定的关系所处的一种不可让与的地位或

资格,一种如何与他人相处的相应行为准则。在每个人都会在社会中扮演各种各样实际生活中,不同的角色,并且还会在这种扮演之中把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内化成自身所具备的身份,从而成为一个集合了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域、国家以及宗教信仰等多重身份的人。可以说,个体扮演多少种角色就会形成多少相应的身份,所有身份的整合构成了个体的整个自我,而个体的自我也是在各种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才体现出来。关于身份认同问题的思考早已有之,但是关于身份问题的理论研究却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凸显身份危机之后才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20世纪初,精神分析学创造性地把Identity变成一个心理危机问题,特别是埃里克森的《Identi-

民族问题

31

ty:青年与危机》一书使得自我认同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驰名问题。但是,在那时,身份问题更多是作为一个关于个体的纯粹心理问题而存在的。20世纪下半叶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飞跃和日常生活的突飞猛

人类社会进入到一种急剧变迁之中。尤其是进,

在狂飙突进的电子信息时代,全球一村的人类被抛入一种以现代高科技通讯和交通技术为介质的“流动存在”之中。瞬息万变的生活使传统确定的空间边界和交往网络渐趋消弭,人们原来所赖以识别自己身份的参照体系不断地被抽空和填充,各种传统的东西多数濒于崩溃或已经崩溃,传统的社会认同可能性越来越小,人们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既高度自由又极端紧张的生存状态,常常会处于一种不知所是的情境当中。高频变换和不断否定之下,失去确定性的恐慌使“我们是谁”的身份迷惑成为人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社会认同的必要性空前凸显。身份问题因此成为现

身份认同理当代人文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论域,论也由此应运而生。

(二)身份认同研究的兴起及其代表理论

身份认同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美国学者斯崔克①基于威廉·詹姆斯的自我理论、埃里克森有关自我认同的理论研究、米德的符号

G·麦交互作用理论研究而创立的。皮特·伯格、R·西蒙等人则与斯崔克一起推动了这一理考克、

伯格在奥斯古德、舒茨等人的意论的发展。其中,

提出了测量身份认同的自我义概念化的基础上,

意义的方法,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将此理论进一步具体化并提出了认同控制理论(又称认同过程的控制论模式)。

身份认同理论认为,人们在与他人不断的交往中获得身份/角色并依此形成自我观念,并且,在特定的情境当中,个体还会按照特定的角色来规定自己的言行;生活于复杂社会结构中的个体会因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差别而形成多重的、复杂的身份,这些不同身份的排序是按照个体身份在与他人交往的实际行为和收益来确定的,的内在意义则在于扮演一定社会角色基础上形成的内在身份标准。强调社会结构与个体间的关以及身份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是认同身系,

份理论的突出特点。

研究身份认同问题的另一重要代表性理——社会认同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论—

它是泰弗尔在围绕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所展开洲,

的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依据社会知觉方式和对种

20世族主义、偏见和歧视的社会认知而提出的。

纪80年代中晚期,泰弗尔的学生约翰·特纳与豪格等人在泰弗尔的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自我归类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认同理论(也有人将之称理论,

“角色理论”、“社会身份认同理论”)。20世纪作

90年代中期,社会认同理论被进一步丰富和系统、“群体动机理论”形成了“最优特质理论”等化,

诸多分支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身份的认同是社会融合的关键,要全面理解社会行为,就必须研究人们如何构建自己和他人的身份,而不能仅仅从个

就必须重人心理因素来做解释;要实现社会融合,视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理论要点是:人们总是在自觉对社会群体进行分类的同时对其给予

评价,个体则在此基础上来确定自己的身份,从而将社会群体划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个体的言行总是与内群体成员的特征趋于一致,并以此来区分自己的身份与外群体成员身份的,因此,身份的内在意义在于自我归类基础上形成的对身份的期望;

[2]

社会群体身份的区分可以帮助内群体成员

个体获得高自尊,同时可以造成偏见、敌意和冲突。强调个体的能动性和社会情境的要求以及个体与情境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认同理论的一大特点。

身份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研究角度不同。身份认同理论根据角社会认同色的获得而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身份,理论则依社会分类来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身份研究。其二,理论关注点不同。身份认同理论着眼强调的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角色和身份,是行为角色和身份的认同,以及这些角色认同所赋予的各种身份相互间的关系,重点是社会期望所影响的社会成员的个体行为;社会认同理论强其着眼于群体间的关系调的则是社会类别身份,

和群体过程,重点是群体中身份认同的创造性作用以及行为的群际因素。其三,对身份状态的判定及认同驱动力的认识不同。身份认同理论倾向于将身份视为一种相对静态的角色特征,强调身份建构和再构的人际间之社会互动背景的动力特征;社会认同理论则将身份认同视为一种既能适应长期的群际关系变化也能对应瞬间的互动背景的动力结构。其四,理论优势不同。身份认同理

[3]

3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论发源于微观社会学,较好地解释了个体间的社会互动对身份认同的作用;具有更大心理学背景的社会认同理论,对身份如何内化以及身份认同如何产生与身份相符的行为,有着更加细致的了解和说明。

上述两种理论虽然诉求不同、学科背景相异、主要观点不一、具体研究方法也各有千秋,但是它们所涉及的主题、领域都是一样的。两种理论都

认为身份具有明显强调社会与自我的交互联系,

的社会建构性,人的行为是被组织到经过特定的

自我界定分类的、有意义的单位中去的。并且,它们都讨论了认同内在化并用来界定自我的方式。理论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决定了二者必然会有众多交合之处。20世纪80年代以后,身份认同问题逐渐成为主流社会研究理论的一大论域,各种不同研究取向的理论接踵而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交往沟通理论”、“群际行为理论”、“结构主要有

”、“承认理论”、“公民身份理论”、“社二重性理论

“文明冲突”会建构理论”与理论等。因本文主题

之故,此不赘述。

二、身份认同理论研究在中国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虽然身份认同问题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民族”并且之身份也被康有为、就已在中国出现,

梁启超、孙中山等革命先驱用以启蒙和领导革命。

但是,国内关于身份理论的研究却是在改革开放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和中国现代之后,

社会转型中凸显的身份问题与认同危机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里,中国处于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探索发展期,诸多新型社会问题尚处于萌芽或初级发生阶段。这一阶段中,极少数的学者前瞻性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的现代转型,中国必然会出现发达国家已经大量出现的身份问题和认同危机。但此时,大多数社会成员对此问题还不以为然,社会对相关理论研究的需求相对也很少。20世纪90代中期以后,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所积累下来的问题开始凸显并逐渐爆发出来,尤其是2000年以后,因身份界划不清所致的社会成员间的利益纠纷和频繁出现的社会群体事件,使中国社会的身份认同问题变成了一个关乎中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这种现实的需求催生了诸多理论研究,关于身份认同问题的研究才逐渐发展起来。

(一)寥若晨星、外来为主:20世纪后20年中

国有关身份认同的研究

在1979年之前的几十年中,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基本处于停滞

身份认同研究也是如此。这种情况不前的状态,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所改观。在1979年至

1999年的20年时间里,中国基本处于现代社会建设发展的初始期,随现代社会转型而至的身份问题和认同危机在中国的表现尚不明显。所以,这一阶段的相关研究也发展迟缓。

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统计,1979至1999年的20年中,中国大陆一共只有43篇涉及身份认同主题的研究论文。其中前十年(1979-1989年)仅有2篇,并且都是海外华裔学者研究其他国家关于华裔居民身份认同问题的成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转型期而逐渐显果。

露的社会问题,以及西方相关理论的进入,中国大陆开始出现与身份主题相关的研究论文。但是大多是其他国家非华裔群体(比如犹太、日本等)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海外华人和影视文学所塑造只有极少数的文章关涉现实国形象的身份研究,内身份认同问题,可谓寥若晨星。

在中国关于身份认同问题的早期研究中,较为突出的是潘自勉和王希恩两位先生对国家和社会认同问题的探讨。潘文提出,应“通过情感依赖的方式把个体对集体的忠诚与对社会制度的认同

道德控制来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结合起来的”

“强化个人与社会财产的直现的道德滑坡问题,而

接联系,提高人们把自身利益与社会财产状况等是加强道德控制的根本途量齐观的经济意识,

”王希恩则在阐释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两个径。

概念及二者间关系的同时,对民族认同发生的前

类型、扩展,及其与民族形成的关心等问题做提、

出了说明。他认为,英文“ethnicalidentity”或“na-tionalidentity”的准确汉译应该是“民族身份的确

[5]。“自在”“自觉”认”与是民族发展的两个阶段,

[4]

“自在”从到“自觉”并不一定是每一个民族都必经的阶段。民族认同是“一个民族发展到一定阶

[6]

,段的产物”其与民族形成并不同步。“民族认同

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

”,“民族意识应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和附

”。“民族认同是通过民族利益感悟这利益的感悟

个中介来表现民族意识的强度和层次的。……民族利益感悟及其表现愈激烈,愈能增加民族成员的认同。认同和共同利益感悟是一种正比例关

民族问题

33

”系。民族认同在民族意识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决定民族意识的性质,但不直接反映民族意识的程。“消极的民族认同造就残缺的民族意识”“使度

,民族意识处于随时被瓦解的威胁之中”并且“可。因此,“落后民族以造成民族意识的畸形发展”

获得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对消极认同的根治

。但是对于如何改造,王先生未做探讨,并改造”

“这种改造涉及民族教育,直言也涉及民族政治经”已非本文所能覆盖了。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

[5]

程中的中国的重要意义。这也是目前所见国内最

早从哲学角度探讨身份问题的理论研究。赵先生认为,现代社会建设中,后发展国家不应该对西方

,“在现代化语境中,发达国家亦步亦趋东方以及第三世界试图为自己塑造某个符合现代化标准的,“虽然它确实表达了自强的想自身认同的困境”

”象,可是这种自强却又是以否定自己为前提的。

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作法。因为“在今天,人自己和们意识到了我与他者的互动的复杂关系,他者都不再是明确的概念了,因为自己和他者都交往、混合)中获得重只能在变化着的关系(对话、”新定位和重新调整。

[7]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之后至新世纪之初,中国

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可谓稀少,并且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个人对集体和国家的认同问题,是对社会成员个体如何认同和忠诚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

对个体自身的身份问题则无论及。显然,这强调,

与中国传统社会重集体而轻个人的习惯密切相关。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现实发展而逐渐显露出来的身份认同问题让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国

身份认同的概念、理论和实证研外相关理论研究,

究逐步进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视野,并且随着

时间的推移而发展起来。

(二)涓涓细流、星星之火:新世纪头五年中国身份认同理论研究的基本情况

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当中,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景,有关身份认同的研究也呈现出主题多样化、研究领域多学科化、研

研究层次深入化的特点,整体态势究对象多元化、

并如已从此前20年的寥若晨星变成了涓涓细流,

星星之火,渐有燎原之势。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2000—2005年中,库CNKI统计,国内期刊刊发有关身份认同的论文总数达296篇,是之前20年的

相关研究论文总数的6.9倍。这些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以评介西方相关理论和文学文本与影视形象的讨论为主,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具体现实问题的个案实证研究,并且开始出现专题性研究著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除了钱超英、方文、褚松作。

在诸多个案实证研究之中,除了姚建平和张沁洁从消费文化理论和政治行为与社会认同的关

系角度对身份认同进行了个案实证研究之外,王问题的研究提春光通过对日渐普遍的“农民工”出,身份愈发趋于不确定化和模糊化的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的融合问题,已对中国社会发展形成重大挑战。美国伊利诺州大学心理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心理学系的温系的赵志裕、

静和香港大学心理学系的谭俭邦三人合作,以香港回归中国期间港人经历的身份认同过程为实例

阐述了社会认同的基本社会心理原理,并对分析,

社会认同的动态历程及其与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社会信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了特别强调。北京大学的方文教授则指出,社会范畴化使群体间的

由集体记忆所承载的群体文边界符号得以形成,

群体风格等社会表征体系及其边界符号,通过化、

群体惯例性的、典范性的社会行动而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这些研究为国内身份认同研究和群体

也带来了诸行为与宗教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多启示。可谓运用社会认同理论进行本土实例研

究中具有代表性和研究较深入的成果之一。除了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之外,较为引人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目的还有

4期)特约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几位教

师所做的一组笔谈。笔谈分别从认同危机的涵人学视野的共识即认同、文化认同的根源以及义、

认同的未来重建等方面,对处于全球化过程中的民族国家如何应对社会转型所致的认同危机问题

既有理论介绍、也有方法探讨,其中进行了探讨,

不乏思想交锋,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其中,王成

兵认为,认同危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价值感、自我意义感丧失”的自我身份感的丧失,对于这种危

燕、付宗国、何群等人所作的有关身份认同概念和

西方相关理论介绍的文章和著作之外,还有王春光、方文、赵志裕等人结合实际所作的个案研究,以及赵汀阳、姚建平等人从哲学理论高度所作的

⑤理论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赵汀阳从西文“Identity”一次概念内涵演变的历史分析入手,对身份现象和认同问题作了深入的哲学分析,强调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交往和混合对现代化进

3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必须充分考虑到当代认同危机的复杂机的考察

[8]

”,“需要一种整体性的、。性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总体来说,新世纪伊始,随着研究视域的拓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人类学多个领域的宽,

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社会的身份问题,国内身份认

个别领域的同的整体研究已从先前的个别学科、

滴水之态发展成多学科、多领域的涓涓细流之势,

研究成果也是与时俱进,为后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溪汇江河、风云渐起:近五年中国身份认同理论研究的发展态势

2006年以后,社会发展日渐凸显的身份问题

促使更多的学者投身于相关理论研和认同危机,

究之中,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诸多成果当中,除

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2007年起组织“公民理论书系”翻译并出版的较为系统地推介了

西方相关理论研究之外,国内有关身份认同的专题性研究著作(主要是博士学位论文)也开始增

产生了5倍于新世纪头5年的研究成果。和多,

此前相比,这五年的研究可谓溪汇江河、风云渐起,势头喜人。具体研究成果主要有概念辨识与理论介评、实证专题、理论总结与反思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身份认同等四大类。

(一)概念辨识与理论介评性研究

这一类研究是目前国内有关身份认同问题最多的一类。近五年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张莹瑞、左杨威、钱雪梅等人。他们几人分别从身份认同斌、

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身份概念的理解,以及身份认同的基本特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推介性研究。

杨威认为,我们不能再给“可以被理解为社会意义上的身体”的身份强加具有深刻政治意味的阶级属性,而只应当将其视为一个可以“通过消费

,来表现‘风格’进而塑造身份”的“生存之寓所、。相应的,依据和归属”人们的身份认同应该通过

[9]

消费而非其他来获得。与其不同,项蕴华和孙频,“语言是社会实践捷二人则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

,“社会身份存的一种动态形式,它建构社会身份”,“人们可以在关于其生活的在于权力关系之中”

[10]。自传性叙述中建构其身份”理解身份概念应,“当下中国社会认同形成该注意中西语境的差异

,“把西方身份认同概具有明显的身份等级特征”

直接应用念及角色互动理论中身份获得的过程,

,于解释中国人的身份认同状况显然不合适”具有

‘制度—身份’体制在相当长的强烈中国特点的“

一段时间内仍将发挥很强的作用,即便是作为其象征的户籍制度被取消后,其影响仍然不会消

”“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认因此,中国身份认同失。

同的分化即建立在认同基础上的集体利益是如何

,并且“因为身份群体对社会资源的注表达之上”

重必然导致其行为带有浓厚的政治性。所以不仅

仅要从文化上对不同的身份群体加以区分,更要从社会资源分配机构上寻求其认同形成的基”础。

[11]

,“认同是产生于社会经验钱雪梅则强调

中的一种观念,具有强大的行为驱动力。每个人的认同都是多重性的,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只是其中的两种,它们统一并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之中。

,族群的现实生存和自我认同都离不开国家”对于应该持有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冲突,

的基本态度应该是“争取推进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进而达到和谐共存。

[12]

与杨威、

钱雪梅不同,王沛、刘峰对威胁社会和谐的因素作

出对比之后指出,社会认同威胁是因社会比较之社会个体因其所属群体地位的差异而致的一中,

以及由种对自己和自己所属群体身份的不承认,此产生的疏离感、剥夺感和自卑感。这种威胁结

果有脱离群体、改变群体的状态和接受消极的社会认同等三种。未来研究的重点则是对社会认同

跨文化研究及其内隐过程的分威胁观念的建构、析等。

[13]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虽然这一时期论文的形

但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式是概念辨识和理论介评,

和现实关注同样也见于文字之中,知识分子的社

会责任感也由此可见一斑。

(二)实证专题类研究目前,国内身份认同的研究专著主要以博士学科领域主要涉及社会学、政治学、语论文为主,

言学等。其中,中山大学的伍庆基于Identity基本涵义的辨析提出,现代消费的意义化和公共化,使消费认同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性认同形式。这一认同服务于既有的权力统治之后,就会成为一种通过对同一与差异的操控来实现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一方面制造出无处差异可供选择的自由幻象另一方面又制造出所有人都平等的幻想,最终会形成真实与表现的混淆和相同与差异的悖谬,从而导致认同的终结。这是一篇用西方社会思潮分析身份问题的理论专题研究,对中国现实问题无甚关涉。上海大学的黄海波、王莹、胡全柱

[14]

民族问题

35

等人则从社会学角度做了中国社会的个案实证研究。其中,黄海波、王莹二人的论文均以近些年在中国影响渐强的基督教为研究对象,对于群体身

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了个案实证研究。他们认为,份的建构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基督教的有组织性则是基督徒身份建构的重要影响因

[15]

组织身份是组织成员集体性对组织核心、持素;

久以及与众不同特性的理解与认同,组织身份对

[16]

组织具有引导与约束功能。胡全柱则从底层社会民众身份建构的分析框架出发,对拾荒者如何面对社会的歧视和偏见中建构身份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矛盾性身份的形成是矛盾性身份认同缺失机制与身份延续机制共同运作的结果,二

[17]

者构成矛盾性身份的形成机制。华东师范大学的俞楠则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了国家身份问题的研究,他认为,建构文化认同、提升国家文化软是实现中国“和实力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社会”平崛起”和战略目标的关键。政府作为这一战略建构的主体,必须要能在文化认同和

政治认同之间建立起联系,中国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具体实践国家发展战略。

[18]

社会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学、

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身份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既有对西方前沿社会思潮的理论分析,也有对现

既有对近实社会底层群体身份打造问题的关注,些年于民间蔓延的基督教现象的关注,也有对历

虽然总数尚少,但却各有千史身份问题的分析,

秋,不乏创新之处。

(三)理论总结和反思类研究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其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和解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和身份认同答。近五年来,

理论研究的发展而暴露的诸多问题,促使诸多学

者撰文总结、反思相关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其中,周晓虹、黄希庭、王明珂等著名学者分别从

心理学和民族人类学的角度对西方身份社会学、

认同理论的研究做了介绍,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

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很好的总结和说明,

⑧极大地推进了国内相关研究。

台湾学者王明珂在对国内有关民族主义、民族和文化认同问题讨论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后现代”提出,时尚的学术研究因忽略的基础上,

“近代”结构、延续与传承并以来割裂历史,在现实

层面造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不适合试图解决当代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和危机的研究;应当用

“反思性”一种的研究方法来进行历史文化和身份他从“学者们皆提及但认同问题的思考。相应地,

——中国历史文化,却为深入讨论的主题—特别是

——入手,其中所反映的族群性(ethnicty)—来思考中国人之现代性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民族

实际上是一个随着疆土边缘的变认同从古至今,

化而不断建构与重构过程;作为一种建构之物,社会所熟悉的历史记忆对民族认同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此文与其在该年前后在台湾和大陆出版发行的3部著作遥相呼应,其所主张的“化熟悉为

陌生和化陌生为熟悉”的反思性研究方法也为国内研究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

⑨启示。受其启发,大陆学者杨志强撰文描述了改

[22]

与上述五人的现代关注不同,外交学院国际

关系博士景晓强通过19世纪末清政府为解决与法、日在缅甸、越南、朝鲜的争端而采取不同政英、

策的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得出结论:来自他者的社会承认是身份建构与维护的必要条件,面子感的指向和强度取决于社会承认供需关系;身份危机管理重点在于调节社会承认供需关系和疏导面

,“为承认而奋斗”是所有国家外交政策的子体验

持久动力,也是国际伦理和秩序建设的重要方向。华中科技大学的金艳和吉林大学的张焱则从语言社会学的角度对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了研

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究。其中金艳从文本、

向度开展了媒体服饰话语的分析,对改革开放后

30年的中国“身份认同”的建构问题从阶层、性别认为身份是在和自我认同三个维度进行了考察,建构之中走向了消解,并随着话语的循环生产而永无完结。张焱则通过文革期间高校教师为了融入革命潮流而主动变异英语,并利用这一语言变异来重构自己身份的现象分析,得出结论:语言的身份建构功能就可以成为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途径,又可以成为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动乱的手段。

[21]

[20]

[19]

革开放以后,苗族学者如何在国家支持之下积极利用蚩尤崇拜成功进行民族认同和族性再造的过

程,从人类学的角度对为何以及怎样利用共同信仰进行群体族性塑造和民族认同进行了理论探讨。此文对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新的历史叙事和民族重构,进而实现新的族性和群体意识构建研究作出了很好的实证说明,为如何通过身份构建解决认同危机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思考,

[23]

总体来说,上述博士论文分别运用哲学、政治

3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四)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身份认同的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后,尤其是近5年来,学界开始更多讨论认同理论的研究取向、群体和国家身份2009年“7·5”研究的意义,事件则让学界将关注目光更多投向凸显认同危机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族裔少数群体北京大学的吕普生撰文指出

的三重身份问题:差异公民身份是多元文化主义建构族裔少数群体权利的事实基础,公共公民身

而文化份是建构族裔少数群体权利的政治逻辑,成员身份则是建构族裔少数群体权利的道德空。由于这是一篇介绍西方相关理论的文章,间”

没有涉及具体现实问题。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教授贾英健将研究视角从个体认同延伸至全球化背景全球化带来中的民族国家的认同问题。他认为,

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变化主要表现为:人的存在

方式从单一主体认同到多样主体认同,从身份认同到契约认同,从群体认同到类认同等多种认同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所致的民族国家认同的危机必然带来民族国家认同的重建,具体方法则是:保持民族国家认同的普遍性,坚持各文化之间的平等相处,着力体现认同的包容精神。在罗志祥“出现地方的民族分离主义正是看来,多民族国家

,说明这个国家内出现了认同与合法性的危机”“分离组织领导人会运用三种类型的身份认同包

社群和意识形态”来达到其目的。当民族括领土、

国家出现认同危机时,必须对其国家认同进行重建。中国人民大学的谷禾从中国民族政策的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关联角度出发,讨论了国家

制度结构对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建构过程的影响。,“国家开展民族认同工作和实施民族政他认为

‘民族成份’策,建立公民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从制度上重构并确立了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度

。骆莉通过对东南亚民族国家华族身份认同”

同变化的考察,得出结论:族群身份称谓的改变实

际上包含了政治身份和文化身份的重构,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同族群身份的认同构建和整合认同过程。

[28]

[27][26]

[25]

[24]

应该用“超越民族界限、阶级次的现代文明意识,

[29]、“能够被和阶层界限、地域界限、宗教界限的”的“公民意识”作为各民族群众广泛理解和接受”

“各民族社会成员民族认同的思想意识”来解决新

[30]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疆问题,其中更多应该

贺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与骆莉、萍、莫红梅等人主张以一种认同整合其他认同的

金志远认为,虽然国家认同与民族(族主张不同,

群)认同的主体、客体、目的和标准依据不同,但它

们同时也存在联系。目前关于二者关系的“冲突”、“替代论”论和“辩证统一论”的观点都各有偏,“对于国家来说,理想状态是既保持多民族共颇

同体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和对普遍价值观的共享,同时又保护不同族群在文化上的多样性,在‘多元一体’式的格局当中促进少数民族对公民身”份的认同。

[32]

[31]

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应该共生。

新疆师范大学的牛汝极教授看到了社会问题的综

因此主张以经济建设、政治教育、合性和复杂性,

,宗教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新疆“中和共建”完成国

,“中和就是合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设。在他看来

理,凡事合理,即为中和,现代称之为‘合理主义’[33]。追求合理的途径便是中和之道”

上述研究新疆问题的文章虽然各有所长,但

抑或有意回避抑或思考不周,在对伊斯兰教占有儒家文化影响薄弱的新疆该如何明显区位优势、

“中和共建”进行基于传统儒家文化之上的并无论“超越民族、及;对于如何进行阶级和地域、宗教界

“公民意识”限的公民意识”的建设的问题,似乎除“借鉴西式”公民教育之外而无他法,并且这种了

这使其“以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如何实施也无论及,

主张的现实可行性极易受到保证新疆统一安全”

怀疑。

与前面几位关注公民身份实际应用的学者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建樾对公民身份问题进

普遍主义试图用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他认为,

“充其量只是一个追求身份齐一化的政治性概念”公民身份来实现不同族属的群体成员对国家的认

同和效忠,文化多元主义试图在维系公民身份的政治性前提下,将人们的群体权利限定在文化方

以避免社会共同体因群体政治权利的对峙和面,

冲突而走向崩解的,实际上它们都因对集群且多元的社会事实的部分理解而不可能真正取得成

,“多民族国家中的公民身份功。二者均未注意到

和民族身份其实是一体两面而不是处在‘连续统’

与上述研究不同,贺萍、莫红梅,孙秀玲、马丽萍等学者将视角投向现实当中已经凸显出身份认

同危机的新疆。他们针对如何解决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提出,公民身份是一种高层

民族问题

37

”。“民族群体显然的不同位阶上的两个不同身份

应该被视为一个政治集团而不是被剥离掉政治属

,“即便从制度和法律上可以剥离性的文化集团”

掉民族群体的政治属性,也不可能使其真正成为

。因此,没有利益诉求非政治集团”对于不同的多民族国家来说,现今流行的西方政治理论只能是

,“在以少数民族和移民群体并存的多部分有效的

元社会中,金里卡等人的‘社会平等’方案显然更[34]”至于如何制定和实施这种方案,文章具价值。

未做讨论。新疆大学的杨磊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这一中国特殊群体的身份问题进行了探考。他在“兵团人”身份认同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考察后对

提出,为了保证新疆乃至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应该通过使内地新流入兵团的人口“本土化”方式,加

[35]

三代“兵团人”的身份认同构建。但令强二代、

人遗憾的是,对如何进行这种构建的问题,杨磊文

章未做深入探讨。

结语:问题与检省

综合以上,我们发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国内有关身份认同问题的研究是参与者越来越多,理论视域是越来越宽,研究成果是水涨船高,总体发展已是溪汇江河、风云渐并大有燎原之势,态势喜人。但是,良好发展起,

态势之下问题依然不少,主要表现在:其一,从具体研究成果来看,现有国内研究大多还集中于西方相关理论的介评和文献综述之上,以中国为主位的理论探讨及理论反思较少。其二,从研究对象和理论视域来看,关注现实的个案研究主要集“农民工”、海外华侨群体和国内宗教群体身中于

份认同的研究,其他则鲜有关注。具体研究“身份构建”问题的多是文学文本或影视作品形象的分析与解读,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具体身份构建的理论探索明显不足,尤其关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出现的身份问题和认同危机研究较少,相关背景与成因剖析以及现实对策研究还很薄弱。其三,从研究方法上来说,虽然目前国内身份认同问题的研究已经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其中不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真正从哲学高度对理论整体进行审视,并对身份认同危机表现尤其严重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社会研究尚属空白,具体研究甚至因为学科的划分及关注的重点不同而在个别概

——比如“Identity”“民族”———的使用和翻译念—

上都难成统一,研究理论更难形成与西方理论相

整体研究水平只能在较低档次徘徊。媲的体系,

这既无法与日渐强大的中国身份相匹配,也无法满足中国转型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然,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为我们今后的理论研究留下了拓展空间。注释:

①Stryker也有译作史泰克、斯泰克等。

②泰弗尔开展了一系列精当的实验室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微群体实验范式\(minimal-groupparadigm)。研究结果表明,对群体成员身份的意识是产生群体行为的最低条件,造成群体间冲突的因素不仅包括客观的物质资源,也包括主观的认同差异。因此,社会身份认同就是指\一个人对其所属的社会类别或群体的意2008,《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识\。参见周晓虹,》,《社会科学》径第4期。

③两篇文章为:[美]杨发章.论美籍亚洲人的认同身份、内外J].徐竹译,(7).[新]崔冲突和生存策略[国外社会科学,1985,贵强.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若干观察(1945-1959年)[J].南洋1989,(2).问题研究,

④褚松燕.个体与共同体:公民资格的演变及其意义[M].北2003.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⑤参见: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付宗国.群际行为的社会同一性.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理论介评[J]

(5).何群.论民族认同性与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成功调整[J].2001,(1).参见王春光.新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2001,(3).赵志裕、究,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祖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方文.2003,(6);群体符号边群体行为的社会认同论[J].国外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J]

2005,(1).姚建平.消费方式的身份认同功能分析:一个县城居民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张沁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社会认同研究:论社会认同与政治行为的关系(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何谓公民身份》;尼⑥目前已经出版的有:德里克·希特的

《文化与公民身份》;巴特·范·斯廷博根的《公克·史蒂文森的

;布莱恩·特纳的《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彼得·民身份的条件》

《西方公民身份传统--从柏拉图至卢梭》。雷森伯格的

⑦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统计,近30年,国内期刊有关身份认同的论文总数为1536篇,其中96%以上是20001979~1999年相关论文总数只有43篇,年以后发表的,而2006年近5年的研究论文数量将近改革开放以至今则多达1197篇论文,后头20年的28倍。

⑧这一年,相关研究介评和理论综述性的文章主要有: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社会科学》2008年的

第4期;吴小勇、黄希庭、毕重增、苟娜的《身份及其相关研究进》,《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王莹的《身份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

2008年第1期;龚培渝、《认同与身份:承认政治理版)》颜德如的》,《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论的两种模式及其争论

38

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2008.战略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反思性研究与当代中国民族认同》,《南京大⑨参见王明珂

[19]——19世纪末清政景晓强.身份危机、面子与对外政策—府与英、法、日争端比较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2008.全文数据库,

[20]金艳.媒体服饰话语中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D].中国2007.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1]张焱.语言变异与社会身份建构———以“文革英语”建构高校英语教师身份为例[D].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2007.数据库,

[22]王明珂.反思性研究与当代中国民族认同[J].南京大学2008(1).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3]——论当今中国苗族树立杨志强.蚩尤崇拜与民族认同—“精神共祖”J].青海民族研究,2010(4).的过程及背景[

[24]吕普生.多元文化主义对族裔少数群体权利的理论建构[J].民族研究,2009(4).

[25]贾英健.当代民族国家的认同变化及价值重建[J].中共2006(3).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6].社科纵罗志祥.浅析民族分离运动中的认同因素[J]2006(12).横,

[27]谷禾.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J].学术探2007(12).索,

[28]——二战后东南亚民族国家骆莉.国族塑造与族群认同—J].东南亚研究,2010(4).建构中的华族身份认同变化[

[29]贺萍.新疆少数民族群体身份认同现状分析与思考[J].2009(3).新疆社科论坛,

[30]莫红梅.多民族国家视域下的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J].2010(9).教学与研究,

[31]孙秀玲,马丽萍.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J].高校理论战线,2010(12).育[

[32]金志远.论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的共生性[J].前2010(19).沿,

[33]——新疆稳定问题研究之牛汝极.中和共建与认同重构—J].西北民族研究,2009(4).一[

[34]——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陈建樾.认同与承认—[J].民族研究,2010(3).

[35]杨磊.兵团人身份认同本土化的现状及意义[J].新疆职2009(4).业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王明珂的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3部著作是:《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羌在汉藏之间:公司1997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版,中华书局2008年版,(台北)允晨文化2006年版,与情境》中华书局2009版。

参考文献:

[1]邓伟志.社会学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GoldbergCB.Applicantreactionstotheemploymentinter-view:Alookatdemographicsimilarityandsocialidentitytheory.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J]2003(56).

[3]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2008(4).科学,

[4]潘自勉.论道德控制[J].江汉论坛,1990(8).[5]王希恩.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J].民族研究,1995(6).[6]王希恩.民族认同发生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5).[7]赵汀阳.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J].哲学研究,2003(7).[8]王成兵.对当代认同危机问题的几点理解[J].北京师范2004(4).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杨威.身份的现代意蕴[J].学术新论,2006(7).

[10].社会科学研究,2009项蕴华.身份建构研究综述[J](5).

[11]J].前沿,2009(2).孙频捷.身份认同研究浅析[[12]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J].民族研究,2006(6).系[

[13].王沛,刘峰.社会认同理论视域下的社会认同威胁[J]2007(5).心理科学进展,

[14]伍庆.消费社会中的认同[D].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2007.论文全文数据库,

[15]——以(上黄海波.宗教性非营利组织的身份建构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海)基督教青年会为个案[2008.数据库,

[16]——以中原地区Y县王莹.地方基督徒的身份建构研究—.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基督教会为例[D]2008.

[17]胡全柱.拾荒者的身份建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2008.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8]俞楠.“文化认同”的政治建构: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

收稿日期:2012-03-07责任编辑孙国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nt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