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如何建立企业年金计划

更新时间:2023-08-15 21:03: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如何建立企业年金计划

建立一个公平、安全、高效的企业年金计划,是一个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过程,包括运作模式的确定、方案的制定及报备、运营机构的选择、合同的签署及报备、账户建立等诸多环节。其中,企业年金方案的制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一个高效的年金方案不仅要适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还要很好地权衡员工之间的各种差异,尽可能在公平的基础上,体现对优秀员工的激励,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完善薪酬体系,从而为企业吸引、留住人才。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详细解析企业年金计划建立的整个过程。

一、企业需求分析

某在京合资企业,约有职工3000人。其中,20%为退休员工,在职人员平均年龄为36岁。由于所处行业的在职期间收入较高,根据现有的退休福利,平均替代率仅为35%,员工退休后生活落差大。薪酬结构方面,除基本社保以外,现有薪酬体系缺乏长期激励和养老保障的内容。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为了留住员工,降低未来员工的退休养老风险,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公司产生了建立企业年金的想法,并着手开始准备,选择了从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财务、工会等部门的相关人员成立年金项目小组的同时,

还邀请了专业的企业年金受托机构为整个计划的建立提供支持。

二、前期准备

通过对该公司薪酬体系的分析,发现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首先,需要对已退休和临近退休员工,在基本养老金之外,提供短期性的补充养老安排;其次,对在职员工需要未雨绸缪,建立着眼于未来的长期企业年金计划。

与此同时,企业成立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包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相关职责;邀请年金专家为所有小组成员进行了企业年金知识培训和当前政策环境的解析。工作小组随后制定了详细的整体计划建立的时间表和周计划。

计划建立目标:对在职员工,结合收入水平,设计替代率目标;对退休员工,不纳入企业年金而建立其他类型的补偿计划。

关于企业年金基金受托模式,经过我们向客户解释法人受托和理事会受托的比较,客户最终选择了法人受托模式。

三、方案细则的制定

企业年金方案主要条款包括:成员资格、利益种类/公式、缴费金额/比例、缴费方式、领取年龄及领取方式选择、利益归属、离职处理、计划转换和投资选择。该企业经过专业机构对其数据的详细测算及分析,确定了以工资为缴费基数的缴费比例及归属比例。在确定年金方案的所有条款后,

形成标准的书面文件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决议通过。

四、机构的选择

该企业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对其他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的选择工作,根据客户的需求及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部分管理机构,采取招标的方式。

通过招投标,选定了两家有资质的机构分别担任四个管理机构中的两个机构,市场上称之为“2+2模式”。主要是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年金市场刚刚起步,有多个机构介入的计划,日常流程相对繁琐,选择“2+2模式”可以相应地减少流程,提高效率。

五、账户的建立

在受托机构对合同报备的同时,企业在受托机构的协助下开始对员工信息进行整理核对,并对账户管理人员就日常的沟通、数据的交换等各种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商榷并形成操作手册,作为企业、受托人以及账户管理人相关经办人员的备忘录。同时,受托人将企业员工的信息交给账户管理人员,由账户管理人员算出详细的缴费数据,并建立个人账户及企业账户所对应的缴费金额。受托合同报备通过后,企业在接到受托人的缴费通知后,根据通知书上的资金账号,将资金足额划入该账号,至此,整个企业年金计划建立工作初步完成。

由此不难看出,在企业年金计划建立阶段中,由于委托

人处于决策主导地位,需要企业考虑、决定的问题相对较多。在企业年金管理模式上,根据目前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环境,企业年金理事会受托在法律地位,受托人职责履行、专业能力、成本效益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不适合大多数企业;根据测算,如果单考虑成本方面的因素,企业年金资本规模在8亿元以下其基本的成本支出将高于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费。如果考虑法律、专业能力的因素,建议客户优先考虑采用法人受托模式。

对员工做好企业年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政策的普及工作。企业往往会忽略这方面的工作;企业员工对企业年金具备一定了解后,有助于企业确定缴费比例,有助于企业年金方案的内部通过,有助于发挥企业年金计划的最大效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no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