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3-05-22 22: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09心理 13号 吴燕灵

【前言】

鉴于我国孤独感研究对象偏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侧重老年人,大学生是我国今后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可能取得的成就。因此,探讨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并指出如何充分利用社会支持,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大学生 社会支持 孤独感

【主题】

一、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

大学生社会支持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陈秀敏[1]认为,大学生社会支持不仅包括大学生面临困境时他人给予的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还包括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以及在取得成绩时来自他人的尊重、认可和积极的评价。

在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上主要有性别、年级、城乡等方面。在性别上国外Hobfoll[2]认为女生比男生更依赖于社会支持。国内研究中丁锦红[3]认为女生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上比男生得分高。李慧民[4]也认为女生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上优于男生。但李艺敏[5]却认为男生主观支持得分优于女生,男生支持利用度于是低于女生。而陈耕春[6]对全国十城市大学生社会支持调查结果却表明男生社会支持程度高于女生。在年级上唐燕[7]认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客观支持、利用度以及总分支持上都呈现显著差异,主观支持差异不显著。从支持总分方

面来看,大一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最多,其次是大四、大二,大三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最少。但也有人做出不同结论:马伟娜[8]认为二三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高于大一,二三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在城乡上李艺敏[9]认为来自农村的学生的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要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何心展[9]也认为来自农村的学生的主观支持得分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但在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 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现状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中,大学生位于第六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据调查:我国常有孤独感的大学生约占28.6%,少有孤独感的约占31.7%,从未感到孤独感的学生几乎没有。产出孤独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可以归结为:1、错误的自我评价,高估自己,看不起他人。2、同学之间的差异,每个人有不同的思想,当自己的思想不被人接受时,不受人重视时,孤独感开始产生。3、与父母的差距,两代人受到的教育文化,价值观不同,相互之间理解出现只从自己的利益角度考虑,满足于自身需要,当一旦得不到爱和理解,实现不了自己的内心目标,就会感到孤独。

我国学者郑涌将孤独感定义为四个维度: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孤独感体验、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和人际信念。其中对自己社交能力评价指对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看法;孤独感体验指孤独感情绪体验;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指对自己拥有的人际关系的看法;人际信念指对自己处好人际关系的信念。

国内有一些研究讨论了孤独感的性别、城乡、专业等差异,例如

骆光林[10]发现大学生在孤独感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孤独感有从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增的趋势,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孤独感高于城市大学生。蒋艳菊[11]等的研究发现大学新生的孤独总分与其他年级学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二年级与三年级之间有比较显著的差异。男生的孤独感总分比较显著的高于女生这一点。生源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体验的影响在总分上并不显著。

三、 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Russel以老年人为被试,发现孤独感与社会支持有显著相关。目前国内关于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年和青少年。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降低孤独感。[12]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压力情境下,那些守到来自伴侣、朋友或家庭成员的心理或物质支持的人,比较少受到支持的人所遭遇到的孤独感要少许多。[13]

【小结】

各种研究表明:1、男女生在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孤独感体验,孤独总分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孤独感总分及各因子差异不显著。3、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对自己社交能力评价,孤独感体验,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孤独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4、孤独感个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都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总是期望男性更加独立,而对女

性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少,传统上女性被视为弱势群体,因此外界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就业、深造和家庭等压力让男性更容易产生孤独感。从这一点看,女性的社会支持和利用度上会高于男性,而男性的孤独感会高于女性。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生源地差异问题上,本人认为,处于城镇长大的大学生与身俱来的优越条件和更多的外界接触,使得他们在客观支持上高于农村学生。大一新生身处陌生环境,同学之间互不认识,突如其来的孤独感可能会很强烈。大四学生恋爱比率逐年增多,恋人之间的情感支持也会降低孤独感的产生。

大学生既渴望友情又逃避孤独,整个大学时代都存在着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以满足感情、物质上的互助需要。缓解大学生的孤独感既要从大学生自身入手,也需要外界配合与支持。一方面,对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其次,客观评价自己,锻炼社交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另一方面,从外界来看,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应把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缺乏理性思考这一特点,从思想、行动上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秀敏,李志国.大学生社会支持探听[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6-117

[2] 金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交往焦虑的研究[D].硕士论文.辽宁:辽

宁师范大学,2006

[3]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4-116

[4] 李慧民.1100名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调查[J].中华医掌与健康,

2004,4:18-20

[5] 李艺敏,李永鑫,李慧民.河南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4-35

[6] 陈耕春.我国城市成年人心理健康检测指标优化——社会支持程

度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99

[7] 唐燕,史文.重庆市3所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特点[J].

职业与健康,2007,9:687-690

[8] 马伟娜,林飞.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6:641-643

[9] 何心展,尤海燕.某市2004级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中

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3:198-200

[10]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

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3:112-115

[11]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结构特点的初步研

究[J].心理科学,2005,28:690-701

[12] Russell,D.W.,& Cutrona,C.E(1988). Development nd

evolution of the CLA oneloness cale. npublished manuscript,Center for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College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Iowa.

[13] 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1998,3:175-17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nh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