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更新时间:2024-01-17 16: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老子》

一、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乃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二、创作原由

(1)自身原因: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2)社会原因: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3)其他原因: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三、作品梗概

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道德经》

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四、作品原文重现和赏析(摘选)

道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赏析: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赏析:

老子首先用水性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德篇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译文:

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泽。

赏析:

本章讲的是治国的道理,“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所说的一句传颂很广

的名言。这是个比喻,“烹小鲜”就是煎烹小鱼。这是用烹鱼比治国。小鱼很鲜嫩,用刀乱切或在锅里频频搅动,肉就碎了。国家的统治者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那样,不要常常翻弄。此外,老子是无神论者,他并不相信鬼神,但这一章一再讲到鬼神,这里是说,鬼神都不伤害人,治理国家的统治者,就更不能够伤害、烦扰人民了。并不表明老子是有神论者。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赏析:

这一章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反复说明这样一种观点:柔弱胜刚强。老子向来主张贵柔、处弱,他从直观的认识角度,看到了人初生之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坚硬了,草木初生之时也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这种直观的、经验的认识,可以说是老子处弱、贵柔思想的认识论之根源。

五、作品主要思想概括

一、天地万物的成因。

天地万物究竟是怎么来的?其运行规律和兴衰存亡究竟是谁主宰?这个问题一直是世人想探索而又无法探索的问题。有的国家宗教认为是上帝,有的国家宗教认为是天主。而老子认为这个主宰者是无法名状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故混而为一。...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勉强称其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一就是太极。老子又说这个“道”“有物混成,先天

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天地万物各有不同的秉性,这个秉性就是“德”。是天地万物的具体体现,而这个德是道所派生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说明道是天地万物来源的本体,德是道的具体功能体现。道通过德主宰天地万物。“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二、 人的处世之道。

老子教导人类处世的观念有很多是值得借鉴的。其一,要柔。柔弱胜刚强。“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要学会象水一样随物就形,就不会有困惑,而且会很自在。其二,人要知止知足。“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人不可为名利所惑。要适可而止,不要贪得无厌,也不要追求盈满,老子有句名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其三,人要慈爱。这也是老子的“三宝”之一。要对世间万物无论善恶保持一种慈爱之心,因为万物皆道所生,德所养。而且所谓善恶只是所占的角度不同罢了。人间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有时就是一念之间。其四,要节俭。这是老子的“三宝”之二。天下万物都是道所生,都来之不易,所以要懂得珍惜,学会节俭。不要将物糟蹋浪费,更不能暴殄天物。其五,不为天下先。这也是老子的“三宝”,意思是不要逞能充强,木出于林风必催之。出头的椽子先烂。人能保持中立最安全。 三、 君主为政之道。

老子的为政之道主要是“无为”。“无为”是老子思想的精髓。也是道之根本。“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永远是无所作为的,但实际上却生养天地万物而无所不为。侯王如果能遵循道的规律,万民自然会教化为完美的人。关键是要人民没有私心杂念。即“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在无为的同时还要“无争”,要谦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以其不争,故为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江海因甘于处在溪流的下游,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想处于万民之上一定要在言语上对万民谦虚,也不要与万民争利。“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提倡第二个为政之道就是“德善”,“圣人无常

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就是以德服人,以德感人。其次是提倡节俭,“治人、事天,莫若啬。” 四、 兵家之道。

老子的用兵之道主要有:第一是兴正义之师,“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第二是“不武”,不怒。“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老子认为“天恶强,勇于敢则杀。”第三是不客战。“用兵者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得尺。”第四是不轻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矣。”第五是示弱。这样可以让对方轻敌。“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同时柔弱似水则无坚不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五、 养生之道。

老子非常注意养生。据史料记载,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

一是清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 二是要顺其自然。老子道:“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阴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三是建立朴德。要见素抱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说明修身养性的重要。四是要稳重。“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六、文学性鉴赏评价

(一)音韵之美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倾”(二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五十八章)。这些词句,不仅押韵,而且平仄相扣,有音韵美,也有旋律美。朗诵经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音韵之美中体味深刻的哲理。 (二)讲究修辞

《道德经》的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一、对偶。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对偶句子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二、排比。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鼓动力。《道德经》中排比句较多。如:“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

三、比喻。《道德经》中比喻亦多。如:又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八章),通篇以水喻人,把水拟人化,赞颂得道者的高贵品质。又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连用三个比喻,讲明从小做起的道理。这些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四、设问和反问。如:“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十三章),这些设问与反问,增加了语言波澜,扣人心弦,起到了引人注意、思索的效果。

五、联珠。联珠又叫顶真,是把前一句后边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头的词语,把语言连续说下去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又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联珠使语气连贯,结构严密,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有机联系。 (三)语言精辟

《道德经》有些语言极为精辟,是至理名言,至今是成语、格言、座右铭。如:“天长地久”(七章)、“上善若水”(八章)、“少私寡欲”(十九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七十八章)。有的原句,今已演变为警句,广泛流传。如:“功成,名遂,身退”(九章),现为“功成身退”;“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

现演变出“大智若愚”;“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现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现为“知足常乐”。

七、后世影响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 (一)学术思想

老子对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最早是先秦诸子,其次是魏晋玄学,再次是佛学,最后是宋代理学。 先秦诸子。先秦诸子受老子思想影响最深的应是庄子,《史记·庄周传》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归本于老子之言。”庄子全书贯穿着老子思想,书中引老子的文学,外篇引了十九次,杂篇引了五次,内篇提老子之名三次。其次受老子思想影响是申不害、韩非。还有慎到、田骈、接子、环渊,也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

魏晋玄学。道家学说,两汉有所衰落,到魏晋南北朝时再次复兴,其前后三百多年,形成了讨论哲理的风气,题材则是“三玄”。据颜氏家训勉学篇所记,主要是指《老子》、《庄子》和《周易》。

佛学。佛学传入中国,虽始于汉明帝永平十年,但经过魏晋时期以道家思想为解说的津梁,以老庄比附佛经,于是才开始兴盛,至于隋唐而极盛一时。道家崇尚虚玄,佛家崇尚空寂,二者思想颇为接近。因此,当时谈玄之士,多觉得老庄与佛学并无二致。

理学。宋明理学家讲宇宙发生论的,多就其图说加以推衍。他的太极图则是本自道教的太极先天图。陈撰居华山,以无极图刊于石壁。其最下圈名为玄牝之门,最上一圈名为炼神返虚,复归无极(太极图传授考)皆可为证。先天图是道教的作品,而道教渊源于老子。太极图与道家有关,通书亦然。此后理学家大多以此二书为骨干,说明了理学家在行而上哲理方面,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很大。 (二)政治

老子思想对政治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于汉初惠帝、文帝、景帝三朝,直到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止。“文景之治”时期,政治者清静无为,结果国富民殷,太仓之粟,溢于仓外,府库之财,年久索断。因而才使武帝能够完成他的振古铄今的武功。武帝以后,道家在政治方面由明入暗,易主为辅,与儒家思想配合,形成了两千年来儒表道里的政治。 (三)文学

老子思想影响于文学,在晋永嘉至义熙约一百年间即有所体现。这段时期,由于玄学盛行,诗人文士发为文章,大多理胜于辞,而平典乏味。描写田园山水风光,而怡情悦性的纯文学作品,也是受了道家的影响而产生的。诗经、楚辞、汉曹,已现道家意味。魏晋以后,由于道家思想盛行,于是文学作品中充满了道家的情味和意境。“这种影响,应以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一显著的开始。陶渊明本人不仅具有道家的思想,并且身体力行,实践道家的教训。因此,他的诗全部反映着道家的情调。”(张起钧先生《智慧的老子》)朱熹曾说:“渊明之辞甚高,其旨出于庄老”(朱子语类)的确是深有见地的看法。这一类作品所描写的都是自然风光,如田园山水诗。所表现的,则是闲适的心情,恬淡的胸怀,隐逸的情操,高雅的意境。而这些在儒家人物的文学作品中,是难以找到的。

八、名人评价

《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御制道德真经疏》,唐玄宗

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老子本义》,魏源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尼采 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纪晓岚

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德国总理施罗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m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