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调度函数的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与实证_何伟

更新时间:2023-04-05 15:0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7期(总第259期)

摘要:文章运用分形理论、协同学和区域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指标体

系,并建立协调度函数;以淮安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市城镇空间结构优化趋势和各个指标功效值变动情况,并提出了简要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08)07-0047-03

基于协调度函数的区域城镇空间

结构优化模型与实证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江苏淮安223300)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是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区域内的城镇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镇地理空间分布形式、集聚规模和集聚状态,是一种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空间功能的社会经济系统。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优化涉及到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关系。

为使构建的指标体系能总体上反映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本文设置单项指标和复合指标,指标的选取要满足七个方面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2)独立性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5)序参量原则。(6)简明科学性原则。(7)动态导向性原则。区域城镇空间结构本身是一种动态演化过程,客观上要求用动态性指标,既能反映以往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历史现状,又能对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描述,还要能对其未来趋势作出预测。

1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具体指标

(1)A1-区域城镇密度。用“城镇数(座)/每千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表示。由于淮安大多数乡镇规模小、经济薄弱,本文的城镇指城市、县城镇和部分省重点中心镇(即经济发展较强、人口规模较大的镇)。在正常情况下,区域城镇密度越大,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变化越趋向优化。

(2)A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表示。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推动力,也是区域城镇空间演化的动力。

(3)A3-区域城市化水平。用“区域非农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或“区域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表示。由于城镇人口中的通勤人口和流动人口是个变量,又无专门统计,本文对城市人口用非农人口数,镇人口用常住人口数。

(4)A4-区域公路通车密度。用“区域公路里程数/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表示。表示区域城镇之间的交通便捷程度,该项

指标值越高,区域城镇之间相互联系越方便。

(5)A5-区域中心城市指数。这是一个复合指标,是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与其人口规模乘积的正的平方根。数值越大,表明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越强。

(6)A6-区域城镇空间分形分布情况。用容量维表示。研究表明,容量维值不同,区域城镇空间分布不同,容量维较信息维能更好地揭示区域城镇空间分布情况,其值变化区间是

[0,2]。在区域城镇呈分形分布状态下,分维值D介于0-2之

间。如果D=1,则区域城镇分布为线性(沿交通线、河岸线)分布;如果D为2,则区域城镇呈均匀分布。

当D介于1与2之间时,是分形结构,数值越趋近于2,分形状况越好。当D小于1时,不是分形分布;特别是当D=0时,表明区域内只有一个城市。

2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型

2.1

优化模型的建立

协同学认为,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关键在于系统内部

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演化由系统慢弛豫变量间的协同作用决定的,这种协同状况可用协调度衡量。依据上述原理,建立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协调度数学模型———功效函数。

设变量ui(i=1,2,…,n)是市域城镇空间结构系统的序参量,其取值为Si(=1,2,…,n)。αi和βi分别是系统稳定临界点上的序参量的上、下限值。

则序参量对系统有序的功效可表示为:

U(ui)=

Si-"i!i-"i

U(ui

)具正功效

"i-Si"i-!i

U(ui

)具正功效

!

####"####$

基金项目:淮安市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资助项目(HAS05006)

理论新探

47

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7期(总第259期)

协调度C协调等级

0-0.19

不协调

0.20-0.35

中度失调

0.36-0.45轻度失调0.46-0.55基本不协调0.56-0.65勉强协调

0.66-0.75

基本协调

0.76-0.85

中度协调

0.86-0.95

良好协调

0.96-1

高度协调

表1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协调等级的划分

A1

A2A3A4A5A6

A1133157A21/311/31/335A31/331246

A4

131/2168

A51/51/31/41/613

A61/71/51/61/81/31

表2

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表

234567N(δ)469212120Pij=Nij/N2*5/22,2*6/22

1/22,4*2/22,3*3/22,4/2211*1/22,4*2/22,3/22

20*1/22,2/2220*1/22,2/22,18*1/22,2*2/22

表3

研究区域网格化统计数据

i=1,2,…n

式中,当对应的发展目标越大越好时,叫正指标;当对应的发展目标越小越好时,叫逆指标,U(ui)为变量ui对系统有序的功效,其值越大,对系统有序性的贡献度越大;反之则越低。

协调度函数的实质是对U(ui)的综合。常用的综合方法有几何平均法和线性加权平均法两种,本文用后一种方法,对每一个序参量功效乘以权系数Wi,协调度函数为:

C=n

i=1

!WiU(ui)

其中,

i=1

!Wi

=1。

C值介于0与1之间。当C=1时,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与

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最优;当C=0时,协调度极差,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将向无序化方向发展。这两个值都是极端情况。本文对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协调程度采用百分制分级标准,其

协调度分级见表1。

功效系数法涉及到两个关键性问题:一个是权系数的确定,另一个是序参量的选择及其上、下限值的确定。如果这两个问题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则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系统发展状况作出科学的判断。对于权系数的确定,由于指标较多,当进行层次分析法时,可能会出现标度把握不准和丢失部分信息等情况,需用熵技术进行修正。由于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其指标值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亦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在确定其上、下限值时,下限取1991年实现时的数值,上限取2005年规划要完成的数值。

2.2熵技术修正的层次分析法权系数的确定

将6个指标组成一个6阶判断矩阵,请江苏省内高等院

校、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学者和淮安市党政机关有关人员对判断矩阵进行分析,并独立填上数据,按照层次分析法的要求,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得到判断矩阵的排序形式如表2。

经计算,λmax=6.4002,CI=(6.4002—6)/(6—1)=0.08,

CR=0.08/1.24=0.0645<0.1,表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所求的特征向量为:W=[W1,W2,W3,W4,W5,W6,W7]T=

[0.0448,0.1242,0.0591,0.0552,0.2501,0.4666]T。6个指标权系

数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是:

A6>A5>A2>A3>A4>A1

用熵技术对确定的系数进行修正[4]。对原判断矩阵作归

一化处理后,计算得:

熵向量E=[0.8833,0.7134,0.8545,0.7895,0.6714,0.8102]T偏差度向量d=[0.1167,0.2866,0.1455,0.2105,0.3286,0.1898]T信息要重向量μ=[0.09131,0.22431,0.11388,0.16475,0.25719,0.14855]T经过修改后的权系数为:

W=[0.02255,0.15358,0.03709,0.05013,0.35457,0.38207]T

与修改前相比较,各个数据都有所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不大,并对A3与A4的位置作了交换,即由原A3>A4改为A4>

A3,数据的可信度得到提高。经过修正后的6个指标权系数

从大到小的排列次序是:

A6>A5>A2>A4>A3>A1>

即:区域城镇空间分布分维值>区域中心城市指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公路通车密度>区域城市化水平>区域城镇密度。

3淮安市域城镇空间分布分形维数的测算

对于D的计算,主要是依据盒维数的原理。即用方格网

覆盖住一张地图,一些方格内将含有城镇,另一些方格则是空的。设方格的边长为δ

时,数得的非空方格数为N(δ)。对于不同的δs(s=1,2,3,…m),将得到m个不同的N(δi)值。

从而,N∝δα,设D=α,类比于豪斯道夫维数定义,D即为容量维。

根据分形体的自相似性质,研究范围的确切界限并不影响分析结果,本文选用的地图是国家地图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的《江苏省地图》,比例尺是1:79万。以淮安市为中心,选取一个矩形区域为研究对象,约为2.6万平方公里。由于江苏北部图形不规则,所选区域包括淮安、

宿迁的全境,扬州、盐城、连云港、徐州、安徽省宿州市的一小部分,它们都位于黄淮平原的南部,属于淮海经济区,地理、

人文、经济都很相近,所选区域共有2个地级市、20个县级城镇(城市)。假设这是一个长和宽各取不同单位的边长为1的矩形,先将区域划分成k等分,则所研究区域分成k2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的尺寸δ=1/k。下表为所得的观测数据,其中,N(δ)为含有城镇的小区域数目,Pij为行号为i,列号为j的网格含有城镇

的概率。

计算容量维D的公式是:

D∝LnN(δ)/Lnk

将点列[Lnk,LnN(δ)]标绘于双对数坐标图上,找出无标度区间。进行曲线拟合,求得:

容量维D=1.847,R2=0.9926。

理论新探

48

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7期(总第259期)

上限值(2005)

15.8861120038.510437.364.612

下限值(1991)

7.943124814.95236539.180

1994年实现值

7.943258315.8357040.421.847

1997年实现值

7.943399317.52557547.921.847

2000年实现值

10.92574728.56865.653.941.847

2003年

实现值

12.91810835.458955.555.011.847

权重

0.02260.15360.03710.05010.35460.3821

指标名称

A1-区域城镇密度

A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A3-区域城市化水平A4-区域公路通车密度A5-区域中心城市指数A6-区域城镇空间

分布容量维值

表4

指标上、下限值、权重与实现值表时间指标名称

A1-区域城镇密度

A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A3-区域城市化水平A4-区域公路通车密度A5-区域中心城市指数

A6-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容量维值

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协调度

1994

功效

00.1340.0340.1490.0490.92350.3995

1997

功效

0.1250.27580.1030.3980.3440.92350.5437

2000

功效

0.250.45210.54090.55640.58040.92350.6817

2003

功效

0.62530.68930.81840.81640.62250.92350.7648

趋势分析增加增加增加增加增加不变由轻度失调到中度协调

表5

淮安市区域城镇空间结构1994、1997、2000、2003年各指标功效值及协调度表4指标值的确定

由于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其指标值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亦有所不同,指标上、下限值和现值确定的思路是:区域城镇密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城市化水平、区域公路通车密度这四个指标,以2005年的规划指标为上限值,因为该数值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且由市人民代表

大会通过的具有法定性的数据。对于指标值的下限值,其取值时间定在1991年,主要基于这样考虑:一是1991年为实施“八五”的头一年;二是本研究包括“八五”、“九五”和“十五”三个五年计划,时间跨度较大而便于考察优化过程;三是在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发表重要讲话,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种要素在城乡、城市之间流动加快,推动着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和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

实现值选取2003年的数据。因为2003年距本文研究时间较近,且数据能够取得。

除了分析2003年的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协调情况外,还选取1994、1997、2000年作为3个考察时点,以进行动态考察。表4是6个指标的具体数值:

5淮安市城镇空间结构指标功效值与协调度

的计算

以2003年为例,进行相关计算。

U20031=(12.91-7.943)/(15.886-7.943)=0.6253U20032=(8108-1248)/(11200-1248)=0.6893U20033=(35.45-14.95)/(40-14.95)=0.8184U20034=(8955.5-2365)/(10437.3-2365)=0.8164U20035=(55.01-39.18)/(64.61-39.18)=0.6225U20036=(1.847-0)/(2-0)=0.9235

从而,2003年,淮安市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协调度:

C2003=0.02255*0.6253+0.15358*0.6893+0.03709*0.8184+0.05013*0.8164+0.35457*0.6225+0.38207*0.9235=0.7648

同样样方法,得出1994、1997、2000年淮安市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协调度,连同2003年的情况,综合为表5。

6淮安市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状况分析

由表5可知,1994 ̄2003年,淮安市区域城镇空间结构

的协调程度呈逐步优化趋势:1994年,协调度是0.3995,呈不协调状态;1997年,协调度是0.5437,为中度失调,3年提升0.1442个协调度;2000年,协调度是0.6817,为基本不协调,3年提升0.138个协调度,速度比前三年稍微慢些;2003年协调度为0.7648,呈中度协调,3年提升0.0813个协调度。影响协调的最主要指标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心城市指数不高,使管两个指标的功效值低。下面对对2003年各个指标作简要分析。

6.1区域城镇密度(A1)亟待增加

A1是一个功效值最小的指标,2003年是10.92,表明区

域城镇密度与规划值差距较大。事实上,淮安市农村城市化水平不仅程度低,而且质量也不高,突出表现在小城镇的发

展上。2004年,全市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大多很低,各

个小城镇人均GDP为5492元;乡镇城市化率仅达到

16.24%,平均每个小城镇人口规模8383人;基础设施

建设不配套,主导产业不明显或没有特色和竞争力。如果小城镇人口规模过小、功能不完善、产业无活力,全市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将受到极大影响,对经济发展也将产生阻碍作用。因此,要大力加快淮安小城镇的建设,特别是要完善小城镇的服务功能和支柱产业水平,

以提升人气,增加镇区人口和经济规模。

6.2区域经济发展水平(A2)滞后

A2的功效值为0.6893,权重为0.15358,贡献度为13.84%,是影响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协调程度的第三位影响因

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化的物质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化的主要动力。2003年,全市人均GDP仅为8108元,为11200的72.39%。因此,提升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增加人均收入水平,是推动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工作重点之一。

6.3区域城市化水平(A3)虽接近规划值但不高

城市化水平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的综合反映,城

市化水平提高的直接后果是区域城镇人口的增加,为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创造好的条件。2003年,A3实现值是

38.5,其功效值是0.8184,距2005要达到40%的水平,仅有1.5个百分点的差距,根据淮安城市化进程速度分析,在2005年就会超过。但是,这种水平仍然滞后于工业化的水

平,全市2003年工业增加值占总GDP的37.1%,霍夫曼比例为1.3,工业化进程处于前中期;全市城市化水平与全省平均相比,相差10个百分点。因而,淮安市城市化水平需要进一

理论新探

49

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7期(总第259期)

步提高。6.4区域公路通车密度(A4)较好

交通线路是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骨架,而公路交通是淮

安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初步实现县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提高了通达度,苏北腹地交通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凸现。2003年,全市公路通车密度达8955.5公里,A4的功效值为0.8164。2004年7月1日,全市通了客运火车;目前,南京至淮安的高速公路、盐城至淮安、宿迁、徐州的高速公路建设已近扫尾,加上市内的县乡道路建设,到2005年底,区域交通将得到极大改善,成为苏北腹地的交通枢纽,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优化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将起到大的推动作用。

6.5区域中心城市指数(A5)较低

A5的权重为0.35457,功效值为0.6225,是第二位影响因

素,对系统协调的贡献程度虽然一直位居第二位,2003年是

28.85%,但与A6的51.8%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中心城市在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枢。淮安市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虽然经过2001年的区划调整,看起来城

市规模大多了,建成区增加了,但是,经济综合实力没有得到明显提升,主城区与副城区相隔较远,目前交通联系仍然不便捷,副城区的服务功能提升不快,楚州城区还没有发挥真正中心城市的作用。需要完善两个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提升楚州城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增加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功能,使两个城区在功能上联为一体。

6.6区域城镇空间分布均衡度较高且处于演化阶段

A6功效值是0.9235,由于其权重也较大,为0.38207,因

此,对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协调程度贡献最大,2003年为

51.8%。由于A6与最优值2接近,表明城镇分布有较高的均

衡度。笔者还计算了分形的信息维值是1.816,小于容量维,表明淮安市城镇空间分布正处于演化阶段。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继生,陈彦光.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测算方法[J].地理研究,1999,18(2).

[3]黄寰.自主创新与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J].求索,2007,(7).

(责任编辑/亦民)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天然气长期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变化特点,认为天然气消费量和影响因素

时间序列均存在一个或多个相似期;运用自组织数据挖掘的相似体合成预测方法构建天然气消费量预测模型,并通过北京地区天然气消费量预测进行模型精度检验,结果验证运用自组织数据挖掘的相似体合成方法进行天然气消费预测是科学可行的。

关键词:天然气;消费;数据挖掘;模型中图分类号:N32,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08)07-0050-02

天然气消费量自组织数据挖掘预测研究

建,董秀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2249)

0引言

国内学者在研究中总结出,在对天然气消费需求量的预

测时,需先对影响预测的因素做好充分的考虑,如天然气消费需求量受到工业产值、天然气价格、政策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并结合所要预测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比如回归预测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灰色GM(1,1)预测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及优化组合分析,通过历史数据进行

新一期的天然气消费需求量的预测。

天然气消费量是一个复杂系统,消费量与影响消费量变

化的众多因素相互关系十分复杂,很难断定比较固定的变化规律,消费需求量变化的各种因素如工业产值、

天然气价格、地理条件、人民生活习惯以及国民经济、气候、季节、人口、宏观政策等。由于天然气消费量存在一定的时序模式,不同时期的时序模式可能代表着数据中存在的某种周期性、某种趋势和相关关联,模式中存在偶然的不规则运动预示着短时奇异事件的发生,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相对丰富的时序模式来描述天然气消费量的动态变化。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天然气产业网络链一体化研究”资助项目(90610033)

决策参考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md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