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部分

更新时间:2023-03-16 15:0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习资料

2015

年浙江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

心 理 学

(考纲篇)

不保证最好,但一定很好

第二部分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一、识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的内容

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两大类。

(1)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指心理事件互相作用和相互转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①认知过程——获取信息(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 ②情感过程——产生体验(情绪、情感) ③意志过程——作出决定(意志) (2)人格心理

①动力系统(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心理特征系统(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二)心理学的产生、独立与发展

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哲学的影响、生理学的影响。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向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主要心理学学派包括: 1. 2.

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机能主义: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代表人物还有杜威等人。机能心理学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流一词。

3.

行为主义(第一势力):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二是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4.

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这是和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大相径庭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代表人物包括韦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

5. 6.

精神分析学派(第二势力):这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佛洛伊德创立的学派,他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主要理论观点是无意识。

认知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初,在5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早期的认知心理学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存储、转换,然后加以利用。它主张设

1

计实验,利用客观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些过程。

7.

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代表人物为马斯洛和罗杰斯。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二、理解

(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研究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形成机制、心理特征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以及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之间的辩证关系等多方面的规律。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

(二)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死亡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教育心理学是针对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规律,进行教育和教学的一门科学。

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普通心理学是二者的基础。而教育心理学同时又是一门应用科学。

(三)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2)有助于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对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节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三、应用

(一)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1.教师学习心理学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科学育人 2.教师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3.师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4.教师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章 认知过程

一、识记

(一)感觉的概念、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感觉后效;

1.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某一个别属性的反应。 2.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3.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测量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是用用能引起感觉和差别感觉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表示的。感觉阈限分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4.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叫感觉

2

适应。

5.感觉的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有同时对比和先后(继时)对比两类

6.感觉后效: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效,也称感觉后像。

视觉后效有两种:正后效和负后效。与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像叫正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像叫负后像。

(二)知觉的概念、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似动现象、诱导运动、错觉。 1.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应。

2.空间知觉:对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3.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

4.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其中似动知觉是指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主要形式有:

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按一定空间间隔是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一个刺激向另一个刺激物连续运动。如动画片、霓虹灯。

诱导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例如月亮和浮云。

自主运动:在暗室里点燃一支香烟,注视烟头,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运动。(不可避免) 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5.错觉

错觉是指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

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不可避免)

(三)注意的概念和特点、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起伏现象、注意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

1.注意的概念和特点: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某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例如,一个人在剧院里看戏,他的心理活动活意识选择了舞台上演员的台词、动作、表情、服饰,而忽略了剧场里的观众。对前者他看得清、记得牢,而对后者只能留下非常模糊的印象,甚至看完了戏,还不知他邻座的观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例如,医生在做复杂的外科手术时,他的注意高度集中在病人的病变部位和自己的手术动作中,与手术无关额其他人和物,便排除在他额意识中心之外

如果说,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某个对象,那么集中性就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2.注意的种类

3

(1)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这是一种是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学生正在上课,忽然教室外一声响,引起大家不由自主地转向刺激的方向,这就是不随意注意。

吸引无意注意的因素: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大小、刺激物对比的差异性、刺激物的变化与运动等的影响;

人自身的状态,包括人本身的需要、兴趣与期待、情绪和心理状态、知识经验的影响。 (2)随意注意(有意注意):这是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学生听课、工人劳动、科技人员从事科研等,排除干扰,把注意力集中保持在这些活动上,这就是随意注意。

引起随意注意的因素:

个体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对兴趣的依从性 对活动的合理组织 个体的个性特点

(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例如,人们熟练地阅读课文、熟练地骑车、熟练地打毛衣等就是随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往往是经过反复地练习,个体对某项任务,达到自动化操作的结果。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寡的注意特征。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①知觉对象的特点;②当时的知觉任务;③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持续时间越长,注意就越稳定,否则,稳定性越差。影响因素有:①注意对象的特点;②坚定的目的;③个体主观状态。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这是因为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的保持固定状态,而是间歇性的加强或减弱造成的。

(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人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例如,人们可以做到边听、边看、边记;女同志可以边看电视边打毛衣。能不能对注意进行有效分配与我们对所从事活动的熟练程度以及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有关。

(4)注意的转移(主动):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人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或对象转移到另一种活动或对象上去的注意特征。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①原有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②新的事物的性质与意义;③事先是否有转移注意的信号

注意的分散,俗称分心。注意力被动地受其他事物干扰。

(四)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保持、遗忘、再认、有意回忆、无意回忆、追忆、前摄抑制、倒摄抑制、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记忆的几个品质;

1.记忆的概念:记忆地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种类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lu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