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版本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笔记(课程代码:00182)
更新时间:2023-12-06 01: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一章 公共关系概论
第一节
一 公共关系的定义分为:
1管理论——美国雷克斯.哈罗博士 2 传播论——英国弗兰克.杰夫金斯
3 传播管理论——美国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
4 咨询论——国际公共关系协会1978年发表《墨西哥宣言》 5 社会关系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蔡尔滋教授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格鲁尼格教授
二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1公共关系的形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2 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大众 3 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4 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5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二节
一 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与范畴
1 公共关系状态——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
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2 公共关系活动——表示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
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的工作 3 公共关系观念——表示一种主观的思想意识
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另还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
二 公共关系学中三个最基本的概念:组织、公众、传播※
1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2 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3 传播——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
三 关系、舆论、形象
1 关系——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公共关系不是泛指“任何”或“所有”的社会关系,而是指与“私人关系”相对应的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一种特殊关系
特征: 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
2 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3 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意义:①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是重视组织信誉
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建构组织形象的外观 ③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限定在个别的、具体的产品形象或人员形象要素上
④公共关系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
四 人际关系与人群关系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
1 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
2 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
五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
1 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个人
2 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括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
3 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人际关系处理的是许多私人事务与公众没有关系
4 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六 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 1 交际
2 宣传与新闻 3 广告
4 营销推广 (营销推广注重的是近期经济利益,公共关系更注重的是社会利益) 5 公共事务——指一个组织与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众利益、社区事务相关的活动 6 游说 7 开发 8 论题处理
9 危机管理 (含义:1,处理公共关系危机 2,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 第三节
一 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1,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2,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发端时期) 3,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
4,爱德华.佰尼斯时期——公共关系学科化 5,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
1987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标志着公共关系在我国内得到正式的确认和接受 1991年成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与国际接轨 首先,公共关系造适应了对外开放的需要 其次,公共关系适应了体制改革的需要 再次,公共关系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最后,公共关系适应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
公共关系的功能※
公共关系的功能是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1 收集信息
与组织形象有关的信息(产品形象信息/组织形象信息) 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 公众对组织其他的要素评价:
①公众对组织机构的评价②公众对组织管理水平的评价③公众对组织人员素质的评价④公众对组织服务素质的评价 2 辅助决策
①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②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③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④评价决策效果 3 传播推广
①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②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③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4 协调沟通 5 提供服务
①协调内部关系,增加组织凝聚力 ①在组织内部为各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服务
②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②在组织外部提供社会服务
第二章 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
是专门执行公共关系任务、实现公共关系功能的行为主体,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 一,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职能部门※ 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模式:
1 部门隶属型——附属于组织的某个职能部门
2 部门并列型——与其他职能部门平等排列,处于同一层次 3 高层领导直属型——处于整个组织系统中的第三个层次
4 公共关系委员会——由组织主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组织 公共关系部门的内部分工:
对内关系——处理员工关系、部门关系、股东关系等等
对外关系——指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媒介关系、顾客关系等等 专业技术制作——文字写作、平面设计。。。。。 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特点:
了解内情、便于协调、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工作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难以完全做到客观公正
二,公共关系公司※
是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公共关系顾问公司、公共关系事务所、公共关系服务公司等独立的公共关
系服务机构的统称 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
按内部业务划分:专项业务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某种公共关系技术报务的公司 专门业务服务公司——为特定行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司 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按经营方式划分:合作型公司——与广告公司等合作经营的公司
独立型公司——坚持自身经营的独特性,不与其他部门合作 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的特点: 1 较为客观公正
2 技术全面,专业性强 3 较灵活,适应性强 4 关系较疏远 5 运作成本高
三,公共关系协会※
是公共关系的专业性社团组织,是非官方、非盈利的群众社团组织,成立于1955年
基本任务包括:加强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协调与合作;维护本行业专业人士的基本权力和利益;推动公共关系学术理论的发展,编辑出版会刊和专业资料,传播公共关系学知识;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维护本行业的形象和声誉;培养和训练公共关系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业内人士的专业水准;为会员及各界人士提供公共关系专业方面的咨询服务;建立和发展本行业与社会各界与国外同行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主要活动内容: 1 联络会员
2 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业准则,维护本行业的形象和声誉 3 专业培训 4 普及知识 5 编辑出版刊物
第二节
一,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
从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机构看,公共关系人员可分为公共关系领导人员和一般人员※ 1 公共关系领导人员及其日常工作:
指公共关系部门的经理、主任、即负责人,是公共关系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① 确立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
② 对人力、经费、设备、时间加以预算和分配 ③ 领导全体公共关系人员开展工作 ④ 内调外联,协调各方关系
另一些特殊的工作:①出席组织最高领导层的工作会议,参与组织决策活动 ②充当组织的发言人,主持组织主办的新闻发布会 ③充当组织的外交代表,出席各种社交活动 2 公共关系一般人员及其日常工作:
指在组织内部公共关系机构中工作的各类人员 分类:
① 调查分析人员——收集信息,预测公众动向和社会发展趋势
② 计划人员——提出公共关系活动的目标、计划和方案 ③ 传播人员——开展、管理公共传播活动 ④ 文秘人员——撰写新闻稿、演讲稿等文件
⑤ 专门技术人员——指财务人员、美工人员、摄影摄像人员
二,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
1,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是对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特征、作用及活动规律、方法等,经过思维得到理论认识,并形成概括性的见解※ ① 形象意识——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 ② 服务意识
③ 互惠意识——公共关系的功利意识 ④ 沟通意识——信息交流的意识 ⑤ 长远意识 ⑥ 创新意识
2,公共关系人员的心理素质※ ① 自信的心理 ② 热情的心理 ③ 开放的心理
3,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知识结构:①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知识 ②公共关系的基本实务知识 能力结构:
① 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② 良好的组织能力
③ 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 ④ 敏锐的观察能力
⑤ 很好的自制自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⑥ 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⑦ 掌握政策和理论的能力
四,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
1, 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目标:※
① 通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领导型人才
② 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具体的公共关系工作人才 2, 公共关系人员培养的原则:
① 科学理论知识与思想品质教育相结合 ②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③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④ 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相结合 3, 公共关系人员境况的途径: ① 大学本科教育 ② 大专培训班 ③ 函授教育
④ 公共关系培训班
短的时间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彼此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即所谓的“一窝蜂”现象 流行的三个含义:
① 流行是人们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出厂价和追求,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② 流行是有相当多的人去追求和随从某种生活方式
③ 流行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过了一定的时间便不再流行 2,流行的特点:
新奇性(最显著的特点)、时效性、周期性、两极性※ 以革新性标准人分为五种类型:先驱者(2.5%)、早期采用者(13.5%)、前期随者(34%)、后期追随者(34%)、落伍者(16%) 3, 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 ① 从众与模仿 ② 求新欲望
③ 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 ④ 追随流行有个别差异 二.流言
1,流言的定义及类型分析
流言是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根据,而在人们中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虚假信息 ① 愿望流言 ② 恐怖流言 ③ 攻击流言
2, 流言内容变化的特点:
① 一般化——将流言内容压缩到只剩下有价值的若干细节 ② 强调——指突出某些具体细节
③ 同化——指流言的接受者以自己的知识经验、需要及态度等主观因素来理解流言的内容 三,舆论
1, 舆论的定义及特征
舆论是公众的意见和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是人们彼此间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舆论至少包括四个因素: ① 必须有一个问题
② 必须有多数个人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 ③ 在这些意见中至少有某种一致性
④ 这种一致的意见会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影响 特点:
① 舆论作为一种公众的意见,当然是为多数人赞成与支持的,反之,若社会上某种意见,即使
有人大力宣传和提倡,但未能取得公众的赞成和支持,那么这种意见还不能称之为舆论 ② 舆论总是涉及社会的安宁与幸福的问题 ③ 舆论本身含有合理性 ④ 舆论是有效的
⑤ 舆论一般不是政府的意见,若是政府的意见就会以政府的公告、宣言、政策等形式出现,舆
论是广大民众的呼声 2, 舆论的结构
舆论对象——四种形态: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社会运动
舆论主体——特点:有共同的话题、参与议论的过程、自发性与松散性、有一定的层序性
意见——艾尔贝格之三种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 3, 舆论的作用※
① 舆论的制约与监督作用 ② 舆论的鼓动作用 ③ 舆论的指导作用
第五节 公众心理的其他方面
一,价值观与公众行为
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四个因素:※ 1, 个人的成就感、事业心 2, 过去的成功或失败的经历 3, 周围环境、生活条件的影响 4, 对目标的接近程度 二,团体压力与从众心理 1,从众心理的定义
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以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2,决定团体成员是否从众的三个方面的因素※ 团体方面、个人方面、问题本身
三,逆反心理与公众行为
逆反心理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觉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体验,使个体有意识地脱离习惯的思维轨道,向相反的思维方向探索 1, 心理感应抗拒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林在其专著《心理感应抗拒理论》中首次提出 2, 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 ① 对自由的期望 ② 对自由剥夺的威胁 ③ 自由重要性程度
④ 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
介
第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一, 拉斯韦尔的”5W”模式——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 5W:谁传播(WHO)
传播什么(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mel) 向谁传播(To whom)
传播的效果怎样(What Effects)
拉斯韦尔把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对象分析、效果分析
二,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德国库尔持。卢因 1947年《群体生活的渠道》
三,两极传播模式——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四,受众选择“3S”论※
3S:选择性注意(对比、强度、位置、重复、变化)
选择性理解(需要、态度、情绪)
选择性记忆(三个阶段:输入、储存、输出)
五, 议题设置论——20世纪70年代麦库姆斯※
大众传播中越突出某一事件,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就会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议题设置
议题设置的理论有两个观点:
1, 各种传播媒介对传播信息的“过滤作用”
2, 面对传播过多的信息环境,公众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第二节 媒介发展与演进 一,媒介的含义:
是指传播过程得以实现的中介,是承载、复制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
二 传播媒介的发展与演变※ 口语媒介阶段 优点:
不需要辅助手段,运用简便,易于控制 双向交流,可做到“有的放矢”
能释放人的情绪能量,起某种心理平衡作用 弱点:
1, 传播距离短,覆盖范围窄
2, 口头语言消失迅速,难以直接保存 3, 口语信息容易失真
手抄媒介阶段 优点:
1, 传播距离延长,范围大
2, 信息可以保存,不再迅速消逝 3, 信息传递的确切可靠性 缺点:
1, 传播速度慢,信息容易小,规模小且成本高 2, 文字信息传递的局限性
印刷媒介阶段
优点:
1, 可大规模地复制和传递信息,使得传播成本降低 2, 传播速度大加快,信息容量也成倍增加 3, 保存信息更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4, 直接对信息的传播进行有效控制和选择,增强了受众在信息传递中的自主性 缺点:
1, 传播通道单一
2, 其选择性带来的局限性
电子媒介阶段 优点:
1, 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具备了多通道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要求的受传者 2, 可以与突发事件同步进行,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感染力,接受力 3, 受传者的面很宽,提高受传者的参与感 缺点:有局限性,直接记录性差,选择性不够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
四大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一, 印刷媒介:报纸与杂志 报纸的优点:
1, 可充分处理论题 2, 选择性强
3, 易于保存,易于检索 4, 专业性强 5, 经济性 缺点:
1, 时效性差
2, 读者的受局限性
3, 报纸的现场感、形象感较差
杂志的优点: 缺点:
1, 针对性强 1、缺乏灵活性与时效性 2, 信息的覆盖与更替周期长 2、阅读范围的局限性 3, 印刷精良,装帧较好,更具有保存价值 3、感染力较差 二,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 广播的优点: 1, 迅速及时,时效性强 2, 超远覆盖,渗透性强 3, 声情并茂,感染力强 4, 雅俗皆宜,群众性强 缺点:
1, 稍纵即逝,过耳不留 2, 顺序收听,选择性差 3, 形象感不强 电视的优点:
1, 视听兼备,场画并茂 2, 现场感强,可信度高 3, 远距离观赏,亲切自由
4, 传播内容的兼容性,开放性 缺点:
1, 反映信息的表面性 2, 反映的不可再现性 3, 费用较高
三,因特网
始于1969年,前身是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
优点:兼容性/互动性/全球性/存储与检索/即时性/针对性强 缺点:缺乏严谨性/缺乏深度与原创性/缺乏权威性/缺乏规矩
四,非语言传播符号
1, 非语言传播的类型:卢期契和基斯将非语言传播方式分为三个大类: 标记语言、行动语言、物体语言 2, 非语言传播的特性:
传播性/情境性/可信性/组合性/隐喻性
第四节 公共关系的媒介运作 一 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
1, 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实际情况、对媒体的接触率及习惯、居住区域的自然状
况气候条件生活水平来选择媒体)
2, 根据特性及影响力选择传播媒介(对媒体质和量方面的考察) 3, 根据信息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
4, 根据竞争对手的媒介运用状况选择传播媒介 5, 根据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选择传播媒介
二,媒体组合
媒体组合的基本考虑,就是从全局的高度,用有限的经费,对媒体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以取得最佳的信息传播效果 媒体组合应满足的要求:
1, 要有利于实现组织信息在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的系列化 2, 要有利于组织树立良好的产品或服务形象
3, 要有利于信息有针对性地达到目标受众、影响目标受众
4, 要有利于组织针对竞争对手的信息传播开展有力进攻或实施有效的防御 5, 要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时机性要求 6, 媒体组合本身要有实现多样性 优点:
1, 它实现了信息的多层次化 2, 它能使信息集中传播
3, 它可以带来冲击力的乘积效果
4, 它可以实现最大的到达率与到达次数
正在阅读:
2016年版本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笔记(课程代码:00182)12-06
海洋红港区起步工程工程地质勘察监理细则04-23
三字情侣名三篇02-14
机车调度规则06-16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多彩的光第6节神奇的眼睛第1课时神奇的眼睛05-22
学报告-学党章-党员考学试题-答案(300道题-含7份试题)04-30
次贷危机与雷曼兄弟11-15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11-19
机电各工种岗位危险源辨识 - 图文12-15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公共关系学
- 自考
- 重点
- 版本
- 课程
- 代码
- 笔记
- 00182
- 2016
- 吊瓜的早熟栽培技术
- 在校大学生艺术团换届选举上的总结发言
- 诗歌的韵律及押韵格式
- 计算题 - 光电检测技术期末整理
- 建设工程材料(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
- ECER44欧洲标准最新中文版(上)
-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上下册(钟理版)
-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习题
- 东莞市长安镇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计划
- ACPR 测试
-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 中建保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生产管理底线标准
- 高中生物365个判断题
- 行政管理学小抄 -
- 电力系统暂态习题集
- 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级航道网规划(要点)
- 上海市嘉定区2013-2014学年度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英语试卷及答案(word版)
- 《鸿门宴》作文素材
- 起重吊装安全监理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