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造学

更新时间:2024-06-22 20: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织造工艺流程

第一节 织物的形成

一、织物的形成

织物是由纱线或者纤维制成的产品,主要包括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

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在织机上交织而成的织物称为机织物,简称织物。

沿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经纱。 沿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纬纱。

▲织物形成过程的五大运动 ⑴ 开口:按照经纬纱交织规律,把经纱分成上下两片,形成梭口的开口运动;

⑵ 引纬:把纬纱引入梭口的引纬运动; ⑶ 打纬:把引入梭口的纬纱推向织口的打纬运动;

⑷卷取:把织物引离织物形成区的卷取运动;

⑸送经:把经纱从织轴上放出输入工作区的送经运动。

织物形成示意图(如图1-1)

二、织机工作圆图

图1-2为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在主轴回转一周的时间里循序完成的,各运动之间应有严格的时间协调关系,必须合理配合,才能使织机正常运转。由于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主轴传动的。因此,各机构的作用时间,常以主轴回转角度来表示,即形成织机的工作圆图,并以此来分析和调整织机各运动的

相互关系,达到各机构协调运动的目的。

三、织机的生产效率

织机生产率的高低,常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

⑴ 理论产量:PL=6N/PW m/台h ⑵ 实际产量:P实=P理η m/台h ⑶ 入纬率: L=N×B m/min

第二节 织造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简图

1、络筒:将容量小的管纱卷绕成密度适宜、成形良好的容量大得多的筒子纱,同时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

2、整经:根据工艺设计要求,把一定数量

1

的筒子纱,按规定的长度、排列顺序、幅宽等均匀平行地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供浆纱或穿经工序使用。

3、浆纱:浆纱工序的任务是在浆纱机上进行经纱上浆,并按整幅织物所需的总经纱根数,合并若干个经轴的经纱,把上浆后的经纱卷绕成织轴。其目的是使纱线毛羽贴伏,提高纱线强力和耐磨性,尽量保持纱线的弹性伸长,改善经纱织造性能。

4、穿结经与纬纱准备:根据织物工艺设计的要求,把织轴上的全部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入停经片、综丝眼和筘齿,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织成所需要的织物,并在经纱断头时能及时停车而不致造成织疵。

5、织造:把准备好的经纱和纬纱织成一定规格的织物。

6、整理:织物下机后经过验布、修布、热定型等工序改善织物外观风格或使织物获得特殊性能的过程(防火、保暖、拒水等)。

第二章 络 筒

概 述

一、络筒的任务和工艺要求 1、任务

⑴ 将管纱卷绕成具有一定形状、大小、且成形良好的筒子;

⑵ 清除纱疵、杂质,提高纱线质量;

⑶ 使筒子具有一定的卷绕密度和一致的卷绕张力,满足后工序的要求。

2、工艺要求

⑴ 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

⑵ 筒子卷装坚固稳定,便于高速退绕;

⑶ 退绕的张力尽量要均匀,卷装的容量要大; ⑷ 结头小而牢,回丝要小;

⑸ 尽量减少纱疵,改变纱线外观品质。 二、工艺流程

1、1332络筒机工艺流程(图2-1.1 )

图2-1.1

2、自动络筒机工艺流程(图2-1.2)

图2-1.2

第一节 络筒张力及张力装置

一、管纱的退绕

2

二、管纱退绕时构成张力的因素 1、 络筒张力构成 1)退绕张力;

2)张力装置产生的纱线张力;

3)纱线在纱路中与导纱机件相接触造成的

摩擦力;

上述三项因素中,退绕张力的形成和变化因素比较多,是引起张力波动的主要因素,故络筒张力分析,重点讨论退绕张力的形成和变化。

2、 退绕张力的构成

退绕张力由以下因素构成 (1)纱线的静态平衡张力T0; (2)纱线在纱层上的黏附力;

(3)纱线从静态过度到动态需要克服的惯性力;

(4)摩擦纱段与纱管或纱层之间的摩擦力; (5)由于气圈而引起的张力;

上述五种力中,第(5)项在纱线中的影响甚微,第(2)(3)项,数值极小,均可略去不计。故分离点的张力仅由纱线的静态张力T0与摩擦纱段所产生的摩擦力决定,摩擦纱段产生的摩擦力为大。

分离点的张力T1可以近似的用欧拉公式计算

T1?T0ef?

式中

T0----退绕点张力;

f------纱线与纱层或纱管间的摩擦系数; α-----摩擦纱段对纱管的包围角,rad; e------自然对数之底(≈2.718)。

上式表明,分离点张力的大小与摩擦纱段的包围角大小密切相关,摩擦纱段产生的纱线张力是形成全部退绕张力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三、络筒张力的变化规律

1、管纱退绕一个层级时纱线张力的变化规律

(T顶>T底)

2、整只管纱退绕时纱线张力的变化规律

(T空管>T中>T满)

四、影响张力的因素

1、 导纱距离对纱线张力的影响

从满管退到空管时的张力波形

2、 络筒速度对纱线张力的影响

V↑,张力增大。

络筒速度增加时,气圈回转的角速度ω也

3

响应增加,则摩擦纱段越长,从而络筒张力也随之增加。

生产实践表明:在普通的槽筒络筒机上,络筒速度提高到650m/min以上时,断头迅速增加,而大部分断头是由于纱线脱圈所造成,其原因就是摩擦纱段包围角的增加,这是高速退绕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3、 纱线密度对纱线张力的影响;

纱线密度越大,络筒张力越大; 4、 纱路的曲折度对纱线张力的影响

曲折度越大,络筒张力越大;

纱线从管纱到筒子所经过的路经称为纱路。

纱路的曲折度对络纱张力影响较大。 纱路的形式经历了曲折型向直线型发展的过程。

四种纱路图

图2-7

3、 改变细纱管结构

图2-8

?细纱成型结构图(图2-8a)

管纱退绕到管底——退绕直径渐小——气圈转速ω渐增——摩擦纱段增加——纱线张力剧增;

?细纱成型结构图(图2-8b)

管底卷绕直径变化减少——张力均匀——脱圈断头减少;

六、张力装置

张力装置的作用:给纱线适当的附加张力,以满足绕成成形良好、密度适宜的筒子;

对张力装置的要求如下:

⑴ 给予纱线的附加张力要均匀; ⑵ 与纱线接触面光滑,不刮毛纱线; ⑶ 结构简单,便于调节;

⑷ 不易积聚飞花杂质,便于清扫; ⑸ 有一定的张力自动补偿作用;

1、 几种常见的张力装置

⑴ 垫圈式张力装置

4

图2-6

由于纱路曲折度减小,从而减少了作用在纱线上的摩擦力和附加力。同时还可减少纱线的磨损情况,减少断头。

五、均匀络筒张力的措施 1、 选用合理的导纱距离

导纱距离对纱线张力的影响较大。 ?普通络筒机采用手工换管,接头等操作,如国产1332型槽筒络筒机,一般采用70∽100mm的导纱距离;

?自动络筒机上广泛采用长距离导纱; 2、 安装气圈破裂器

⑵ 圆盘式张力装置 ⑶ 弹簧加压式张力装置 ⑷ 杠杆式张力装置 ⑸ 气动立式张力装置 ⑹ 曲面板式张力装置 ⑺ 门栅式张力装置 2、 张力装置的作用原理

⑴ 累加法

缺点:会使纱线原有张力波动幅度扩大。

第二节 纱线的清洁与打结

一、纱线的清洁

清纱装置作用:是清除纱线上的粗节、细

节及其它杂质;

清纱装置分类:机械和电子式两大类; 1、 机械式清纱装置

图2-16

定义:在圆盘式张力装置中,纱线均

通过两个相互紧压的平面之间,因摩擦作用而获得张力,这一工作原理称之为累加法; 优点:不扩大纱线张力的不均匀程度,

从而降低了纱线张力的差异的相对值;

缺点:当纱线上粗节、杂质或结头通

过张力盘之间时,会对上张力盘引起冲击,发生动态张力波动。络纱速度越高,这种张力波动也越大;

⑵ 倍积法

图2-18

定义:当纱线在张力装置中绕过一个曲面

(通常为圆柱面)时,则因纱线与曲面的摩擦而获得张力,这一原理称为倍积法;

优点:不会因纱线的粗节或杂质而导致纱

线张力波动。

图2-20

分类:机械式清纱装置有板式和梳针式两

种。

(1) 板式清纱装置

优点:结构最为简单,纱线在板式清纱装

置上的一狭缝中通过,一般缝隙大小为纱线直径的1.5∽2.5倍; 缺点:清纱效率低,一般约为30%左右;

(2) 梳针式清纱装置

优点:与板式清纱装置相似,其效率高于

板式清纱装置约为60%左右; 缺点:易刮毛纱线;

机械式清纱装置适用于普通络筒机络制清纱要求低的品种;

板式清纱器还可用作自动络筒机上的预清纱装置;

2、 电子式清纱装置

⑴ 原理:通过带有专用检测头的电子设备来

清除纱疵,主要是对纱的粗细度和长度进行检测;

⑵ 优点:①检测准确,调节方便,清纱效率

高;

②可控制纱线质量;

③可有效清除有害纱疵,减少布机断头与停车;

④可提高后道工序的劳动生产率;

⑶ 分类:按检测方式可分为光电式和电容

5

式;

1) 光电式电子清沙器(图2-21)

清除效率算数平均数

每日损坏锭数

⑦损坏率=───────×100%

试验总锭数

每日故障锭数

⑧故障率=───────×100%

试验总锭数

二、纱线的捻结 1、 传统接头方式

其原理是将纱疵的直径和长度两个几

何量,通过光电系统转换成电脉冲讯号的幅值和脉宽,经电路切除纱疵; 2) 电容式电子清沙器(图2-22)

图2-23

⑴ 筒子结

优点:打结操作方便,可徒手进行; 缺点:结子大,容易松动,易被刮断或产

生滑脱;

⑵ 织布结

优点:结子小而坚牢,适用于各种纤维和

密度的织物; 缺点:但对比较光滑的纱线则易产生脱结;

⑶ 平结 其原理是根据电容量变化原理,将纱

优点:徒手打结,结头小; 线粗细及质量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强弱的

缺点:打结手法较麻烦,结头的牢度较差,变化;

易脱结;

⑷ 自紧结 ⑷ 衡量电子清纱器工艺性能劣的考核项目

正确切断数 优点:愈拉愈紧不易脱开,使用广泛; ①正确切断率=──────────×100%

缺点:易与邻纱摩擦纠缠,有时会产生断正确切断数+误切断数

头; 正确切断数

②清除效率=──────────×100%

正确切断数+漏切断数 2、 捻接接头方式

传统结头方式:由于纱结、纱尾的存在,③品质因素=正确切断率×清除效率

易产生断头;

空切数

捻接接头技术:能降低断头率,显著提高织物质④空切断率=──────────×100%

正确切断率+误切断数

量;

⑴ 气动捻接

各锭正切率的均方差

气动捻接又称空气捻接; ⑤正切率不一致系数=──────────×100%

正切率的算数平均数 捻接原理:两根纱头用高压空气吹松退捻、

搭接,随后再反向高压空气吹各锭正切率均方差

⑥清除效率不一致系数=─────────×100% 动,使纱线捻合;

6

优点:接头处强度为原纱的80%以上; 缺点:接头的外观质量稍差,接头处纤维

稍有蓬松;

日本村田络筒机使用的空气捻接器

图2-24

⑵ 机械捻接

图2-25

捻接原理:机械捻接器采用两只捻接盘以

机械搓捻的方法完成捻接,与空气捻接器的捻接过程相似;

优点:接头处强力为原纱的90%以上,捻

接质量较好;

缺点:结构复杂、制造精度高,与其他捻

接器不能互换;

⑶ 静电捻接

捻接原理:静电捻接器系利用在高压电场

作用下所产生的静电,将纱线端部的纤维吸引、松解,然后进行高压静电捻接;

捻接分类:可分为平面捻接和立体捻接两

种;

平面捻接:采用交变电场,使纱头纤维在

静电作用下松开,然后卷绕在一起;

立体捻接:是利用环状电极加高压的方法

捻接;

7

第三节 纱线的卷绕

一、筒子的卷绕形式

1、 平行卷绕

定义:是纱圈间距极小且纱圈倾斜度很小

的卷绕方式;

特点:纱圈稳定性较差,筒子两端的纱圈

极易脱落,不适宜于高速退绕;

2、 紧密卷绕

定义:相邻两次往复导纱中纱线紧挨纱线

排列的卷绕方式;

特点:卷绕密度大,筒子容纱量较大;

3、 交叉卷绕

定义:纱圈倾斜地卷绕在筒子上且相互间

有一定的距离,上下层交叉成网眼状的卷绕方式;

特点:纱圈稳定性较好,两端纱圈不易脱

落;

4、 精密卷绕

定义:导纱器一个往复内筒子卷绕恒定的

纱圈数的卷绕方式;

特点:卷装内部密度比较均匀;

二、纱线的卷绕原理

络筒卷绕是使纱线以螺旋线的形状均匀地卷绕在筒管的表面而形成筒子。 1、 圆柱形筒子

卷绕角或螺旋升角(α):绕纱方向与筒子端面的夹角;

交叉角(β):一个导纱周期来回两根纱线之间的夹角;

注:交叉角是卷绕角的2倍。

络筒速度V:在单位时间内卷绕到筒子上

的纱线长度;

V?v2?v212

V1——筒子表面的圆周速度;

V2——纱线往复运动的导纱速度; 筒子上纱线的卷绕角: tga?V1V 2卷绕圆柱形筒子方式

一种是筒子主动回转,导纱器往复运动导

纱;

一种是筒子由槽筒摩擦传动,由槽筒导纱;

2、 圆锥形筒子

图2-31

传动方式:由槽筒摩擦传动;

传动半径ρ:筒子轴心线至传动点之间的

距离;

筒子与槽筒的传动比为:

i?R/? (式中:R—槽筒半径)

??R1?R2

2

三、筒子的卷绕密度

卷绕密度:是指筒子绕纱部分单位体积中

的纱线重量,一般用g/cm3表

8

示;筒子卷绕密度的大小,反映了筒子的卷绕松紧程度;

实际生产中一般用称重法计算卷绕密度;

不同纤维、不同细度、不同用途的筒子纱有着不同的卷绕密度

影响筒子卷绕密度的因素

纤维种类、纱线细度、络筒张力、筒子上纱线的卷绕角、筒子加压;

1、 络筒张力与筒子卷绕密度的关系

张力愈大,筒子卷绕密度也愈大; 2、 纱圈卷绕角与筒子卷绕密度的关系

3、 筒子加压与筒子卷绕密度的关系

压力大卷绕密度也大。

筒子卷绕直径增大——筒子自重增加——

筒子与槽筒之间压力增大——造成筒子卷绕密度沿筒子的径向分布不匀。

萨维奥RS15型自动络筒机上装有一套专门卷绕密度控制机构。

四、卷绕成形机构

1、 筒管直接转动,导纱器导纱——

卷绕速度越来越大,使纱线磨损严重; 2、 滚筒摩擦传动,导纱器导纱——

卷绕速度恒定;

3、 槽筒摩擦传动,沟槽导纱——

适合高速;

五、自由纱段对筒子成形的影响

自由纱段:位于导纱点N与卷绕点M之

间的那段处于自由状态的纱线;

筒子与槽筒摩擦传动剖面

自由纱段对筒子成形的影响分析

六、纱圈的重叠与防叠

1、 位移角:前后两次导纱周期纱圈在筒子端

9

面起绕点的位弧长所对的筒子圆心角;

图2-39

2、 发生纱圈重叠的条件:??dsina ⑴ 条件:ф=0时,完全重叠(绳状); dsina??时,

部分重叠(网状); ⑵ 危害:跳动,成形不良,甚至无法使用;

⑶ 防叠措施

a. 周期性改变槽筒转速; b. 利用槽筒结构;

c. 筒子架作周期性轴向移动;

七、槽筒的导纱运动规律 等速导纱

⑴ 规律 等加速导纱 变速导纱 变加速导纱 ⑵ 等速导纱

V2=常数,则V、a=常数 圆柱形筒子 ⑶ 等加速导纱

a=常数 特定:等厚度增加圆锥形筒子退绕张力大,

小端菊花芯严重。

⑷ 变加速导纱(以1332型为例)

其方程式为X?1.763??3?223??

式中 X——导纱器沿筒子母线的位移;

ф——槽筒转过的角度,rad;

S=155mm, D=82.5mm

为提高槽筒的防叠能力将槽筒沟槽中心曲线方程修正为:

自右至左导纱时,即

X?1783??3?24.3??

自右至左导纱时,即 X?121.13?3?3???

第四节 自动络筒机

一、我国引进自动络筒机主要机型

德国施拉夫霍斯特(Shlafhorst)公司 ——Autoconer 138型,238型,338型;

意大利萨维奥(Savio)公司

——RAS-15型,Espero型; 日本村田(Murata)公司

——Mach conerNo.7-Ⅱ,7-Ⅴ型等;

二、自动络筒机的分类

1、 按打结器管理锭节数量多少可分为

大批锭自动络筒机

主要特点:一个打结器管理50个锭子; 效率一般为60%左右;//2-33 小批锭自动络筒机

主要特点:一个打结器管理5-10个锭子; 效率可达80%; 单锭式自动络筒机

主要特点:一个打结器管理一只锭子; 效率可达90%以上; 2、按自动化程度不同分类 半自动络筒机; 全自动络筒机;

计算机群控全自动络筒机; 3、单锭式自动络筒机 三、主要机构

筒子的传动与制动

10

锭节

清洁吹吸风系统

⑴ 传动与制动

图2-45

⑵ 锭节:槽筒、电子清纱器、捻结器、张力

装置、控制箱等

a. 槽筒: 采用锥形槽筒

直径较大 采用金属槽筒

采用有边槽筒及根部加橡皮环

b. 控制箱:三次打结失败自停装置 ⑶ 清洁吹吸风系统

游动式清洁装置 上吹下吸式清洁装置

四、自动络筒机的主要特点

1、 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力劳动,提高效率; 2、 络纱速度提高; 3、 捻接器提高效率; 4、 回丝多(浪费纱线),价格昂贵,耗电多,

产品质量高;

五、自动络筒机发展的趋势

1、 单锭化,高速化(1500m/min) 2、 大卷装(ф300mm,2.8kg) 3、 高质量,全自动化微机监控 4、 新型的自动络筒机利用计算机对纱疵分类、

整理,对每个锭节的运转状况进行监控; 目前对细络联的研究已引起广泛注意!

第五节 络筒工艺与质量控制

一、络筒后纱线的变化

Z捻捻度增加,S捻捻度减少; 二、络筒工艺参数及选择 ⑴ 络筒线速度

考虑络筒机的机型,原纱质量特数、

挡车工的看台能力,是否采用电子清纱器; ⑵ 导纱距离

根据络筒速度的变化,选择断头和脱

圈最少的导纱距离; ⑶ 络筒张力

根据原纱质量、络筒速度和纱线特数

及卷绕密度等选择张力垫圈及调节张力;

三、络筒常见疵点 1、 外观质量方面 ⑴ 蛛网或脱边:

原因:筒管或槽筒松动、槽筒端部损坏; 特点:很难退绕,易造成整经断头,浪费

纱线;

⑵ 重叠凸条:

原因:由于防叠装置失灵造成;

特点:凸条部分受到过分磨损而起毛,退

绕困难;

⑶ 成形不良:

原因:因纱路上有关部件状态不良或操作

不当引起;

特点:成形不良将影响到筒纱的退绕;

2、 内在质量方面

⑴ 结头不良、结头的强力过低或尺寸过大 原因:在普通络筒机上,由操作不良引起;

在自动络筒机上,由捻结器故障造成;

特点:筒纱退绕易发生断头,影响后工序

效率与质量;

⑵ 飞花或回丝卷入

原因:清洁工作未达到要求或操作不当所

致;

⑶ 原料混杂及错特错批 原因:管理不严所致;

特点:造成后道工序产品质量事故;

11

四、络筒产量计算

络筒产量:指单位时间内,络制筒纱的质

量。

络筒机的理论产量GL和实际产量GS以kg/锭.h表示。

理论产量可由下式计算:

GL?60?V?Nt106 (kg/锭×h) 式中 V—络筒速度,m/min;Nt—纱线特数;

实际产量由下式计算: GS=GL×K

式中 K——为生产效率;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有 卷装大小、原纱质量;

设备状态、工人操作水平等;

第三章 整 经

概 述

一、整经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

机织物是由经纱系统和纬纱系统构成的。经纱系统可以是简单的单纱或坯纱,也可以是复杂的多色排列(或不同性质、种类的纱线排列),非常复杂且富于变化。要形成符合织物要求的经纱系统,必须将卷绕在筒子上的纱线按工艺设计要求的根数、长度、幅宽、配列等平行地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这就是整经。

要求

⑴ 经纱在卷绕过程中,力求张力、排列、

加压三均匀。

⑵ 整经根数、长度、配列、幅宽、卷绕

密度应绝对符合工艺要求。 ⑶ 接头应小而牢并符合标准。

⑷ 效率高,回丝少,经济效益良好。

二、分类

分批整经——经轴——织轴 分条整经——大滚筒——织轴

1、分批整经

⑴ 定义:将织物所需的总根数分成尽量相等的若干批(其中少数几批根数可略多或略少),按工艺规定的长度分别卷绕到几个经轴上,供浆纱或并轴时使用,即分批整经或轴经整经。

⑵ 工艺流程

⑶ 特点:

a. 速度快,效率高,适宜于大批量生

产;

b. 主要适用于原色织物或单色织物的

整经;

c. 易产生长短码,花纹复杂的条格织物

配色困难。

2、分条整经

⑴ 定义:根据色纱排列循环和筒子架容量的要求,将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分成根数尽可能相等的若干个条带,并按工艺要求的宽度、长度、配列等一条挨一条先平行地卷绕在整经大滚筒上,最后再将全部条带一起卷绕到织轴上,这就是分条整经,亦称为带式整经。

⑵ 工艺流程 ⑶ 特点:

a. 生产效率低;

b. 排列花纹非常方便;

c. 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

12

第一节 整经张力

一、整经张力的构成

退绕张力

⑴ 分批整经张里的构成 张力装置引起的张力 导纱机件摩擦引起的

张力 整经张力 ⑵分条整经

倒轴张力

二、单纱退绕张力

1 纱线从锥形筒子上轴向退绕时,气圈顶点的张力称为退绕初张力,它包括分离点的张力和气圈所造成的张力。

2 单纱退绕张力的变化规律

图3-4

三、常见的张力装置及纱路产生的张力

常见张力装置按原理可分为累加法和倍积法,各种装置不同。张力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纱线在纱路上每次经过瓷眼、瓷牙、瓷柱、导纱辊等,其张力增加,为倍积法施压原理。 四、影响整经张力的因素 1 车速。 2 导纱距离

若空筒管锥顶角为120

,则圆锥顶点与筒管的距离:满筒时为800mm,空筒时为120mm,导纱距离不应小于120mm,以防止小筒时由于纱线与筒纱边缘摩擦产生的附加张力。

3 筒子分布位置。

4 筒子架形式和筒子大小。 5 滚筒卷绕点位置(分条整经)。 五、均匀整经张力的措施

⑴ 采用集体换筒方式

⑵ 分段分层配置张力垫圈重量

⑶ 采用合理的穿纱方法

⑷ 加强生产管理,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 ⑸ 采用恒线速整经

⑹ 适当增加筒子架到机头的距离

六、分条整经卷轴张力

分条整经中,纱线从整经大滚筒上退绕下来,通过再卷机构卷绕到织轴上时纱线所受到的张力称为卷轴张力。

图3-9为G122,121分条整经机上以整经

机大滚筒制动为分离体进行受力分析简图:

力矩平衡时∑M=0 T2R=T1R+Tρ

T2?T1ef?

T?T1R(ef??1)?

可知T与T1成正比,与ρ成反比。

13

第二节 整经的卷绕和加压

一、分批整经的卷绕

1、滚筒摩擦传动整经轴的卷绕这种传动系统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但启制动时还存在纱线磨损及制动时滚筒和经轴制动不及时的弊病。

2、直接传动整经轴的卷绕常见的形式有:

三、分条整经的卷绕成形

分条整经的卷绕的核心机构是大滚筒和导条器。

1、整经滚筒半圆锥角的确定: 设滚筒每转一圈,导纱器移动距离为h(mm)则: h?i1 ?⑴ 调速电机直接传动 ⑵ 液压传动

二、分批整经的加压

1、悬臂式重锤加压装置:

随卷绕的进行,经轴自重增加,会导致加压不匀,且在经轴为小轴时,又会因压力过小造成经轴跳动现象,无法满足整经加压均匀的要求,该装置目前已逐步淘汰。

2、水平式重锤加压装置:

它不受经轴自重的影响,且可随卷绕半径增大沿水平方向滑动,故压力稳定,经轴跳动小,操作方便。

3、液压式加压装置:

液压式加压装置常见的形式有液压式水平加压装置和液压式压辊加压装置。

22p式中 I—相邻纱线的中心距离,mm

P—滚筒上经纱的排列密度,根/mm

由图3-17知cosa?i2d d?cNt31.62

故 cosa?i115.812d?2dpCPN t式中 C——常数值(视纱线种类自定) Nt——纱线线密度 d——纱线直径

2、 导条器移动速度的计算:

由图3-18可知:

S?A??A?Htga 则条带体积:V?S?D?AH?Dtga 条带重量:G?V???AH?Drtga 由于每一圈纱平均重量g??D105Nt

故,条带中纱线总根数

K?G105AHrtgag?N t又 ?k?nAP ?nAP?105AH?tgaN

H?h?n代入上式得

np?105h?n???tgaN

t?h?PNt105???tga

14

a?arctgPNt105??h

3、 倒轴:

当所有的条带全部卷绕到大滚筒上后,再将全部经纱从大滚筒上拉出卷绕到织轴上的过程称为倒轴。

条带卷绕良好是织轴成形良好的前提,在倒轴时,为保证卷绕良好,织轴在卷绕的同时还要作横动,横动量应使滚筒回转一周所对应的织轴动量与导条装置卷绕时的横动量保持一致。

4、 分条整经的加压:

目前在高速分条整经机上广泛采用织轴卷绕加压装置,通过卷绕时纱线的张力和卷绕加压压力的调节来满足一定的织轴卷绕密度的要求,能用较低的纱线张力获得较大的卷绕密度。既保持纱线良好的弹性,又大大增加了卷绕容量,且广泛采用液压闭环控制,使倒轴张力恒定,大大提高织轴的质量。

第三节 整经筒子架

一、概述

筒子架的种类很多,按筒子的补充方式可分为单式和复式。 1、 单式筒子架

按外观结构可分为标准式固定筒子架,活动小车式、分段旋转式、V型循环式。当筒纱用完后,停产采用集体换筒方式;

特点:

⑴ 单式筒子架尺寸小,前后上下张力差异小,且集体换筒,运转筒子尺寸相同,有利于片纱张力均匀。

⑵ 有利于高速,整只筒纱张力波动小,断头率低。

⑶ 能节省占地面积,提高整经机效率。 2、 复式筒子架的主要特点

实现了生产的连续进行,减少停台时间。

二、典型筒子架的结构和特点

1、 标准式固定筒子架(图3-20) 2、 活动小车式筒子架(图3-21) 3、 分段旋转式筒子架(图3-22) 4、 V型循环链式筒子架(图3-23) 5、 复式筒子架(图3-24)

三、断头自停装置

1、 接触式断头自停装置 2、 光电式断头自停装置

当纱线未断时,停经片位于电路上方,光敏管将光信号转换成高电位输出信号。断头时停经片下落挡住光路,光敏管输出低电平信号,此信号经运算放大,获得一定工作电压,再经反相器和振荡器,由脉冲变压器输出一个正脉冲触发信号,使可控硅导通,通过电磁铁发动停车。

3、 静电感应式断头自停装置 四、张力装置

1、 垫圈式张力装置

2、 双柱压力盘式张力装置 3、 双张力盘工张力装置 4、 UB形张力器

5、 UR型压棍式张力装置

第四节 新型整经机械的主要技术特征

一、整经技术发展趋势

1、 高速度,大卷装,自动化程度高; 2、 采用直接传动经轴方式;

⑴ 液压式传动;

⑵ 直流电机传动经轴;

⑶ 交流变频调速电机传动经轴,实现无

级调速;

15

3、 采用高效制动方式;

4、 采用集体换筒的高性能单式筒子架; 5、 广泛使用新型张力装置和新型断头自停装

置;

6、 普遍采用水平加压及后退装置; 7、 采用精密伸缩筘; 8、 采用上乳化液技术; 9、 良好的劳动保护。

二、分条整经的发展特点 1、 微机控制; 2、 导条器移动量的控制实现高精度无级调整; 3、 整经和倒轴张力的动态控制; 4、 两台整经机合用一个筒子架; 5、 加装经纱上乳化液装置; 6、 通用化。

第五节 整经的工艺参数

一、工艺计算

分批整经工艺参数包括:整经张力、整经速度、整经长度、根数、卷绕密度等。

⑴ 整经张力:影响整经张力的因素有纱线种类、号数、整经速度、筒子尺寸、筒子架形式、筒子分布情况、伸缩筘穿法。

⑵ 整经速度:整经速度的确定必须考虑设备能力、纱线情况(如强力、质量等)、整经头份、筒子质量、经轴宽度等因素,以充分发挥设备能力、优质高效为原则。

⑶ 整经根数:以织物总经根数为依据,根据筒子架容量的大小来确定整经轴个数。整经根数的确定以尽可能多头少轴为原则。同时每个经轴根数应尽可能相等,并小于最大筒子

架容量,以有利于浆纱并轴操作及管理。一次并轴的轴数为:

n?M/Z

式中 n:一次并轴的轴数 M:织物总经根数

Z:各轴总经根数平均值

⑷ 整经长度和卷绕密度:由经轴的卷绕重量和卷绕体积可求出纱线的卷绕密度(克/cm3),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卷绕时所施加的张力,一般情况下为0.35∽0.55克/cm。

整经长度计算时应考虑织轴上纱线最大卷绕长度、浆纱墨印长度,落布联匹数、上机回丝、浆回丝、白回丝和经轴最大卷绕容量等因素。

二、分条整经工艺参数

主要包括:整经张力、整经速度、整经条数、条宽、定幅筘计算、斜度锥角计算、导条器位移

1、 斜度锥角和导条位移:

在分条整经机上整经锥角α和导条位移h是影响织轴卷绕成形的两个重要参数,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生产设备型号的不同,通常α和h在调节形式有以下三种:

⑴ 选择h值后,计算调节α值 ⑵ α角固定式,调节h值 ⑶ α和h同时调节

无论用何种方式,最终目的是使实际卷绕的条带的倾角和斜度板的倾角完全吻合,以保证条带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织轴表面平整。

α和h关系为:a?arctgNt?pr?h?10?5

2、 工艺计算

分条整经工艺计算包括:整经条带(绞)数、每绞经纱根数、条宽、整经长度、定幅筘穿法等。

⑴ 每绞根数I和整经绞数J 每绞色经循环个数n?筒子架容量?单侧边纱根数色纱循环 n值只取整数部分

则:每绞根数I=n的整数×色纱循环

16

绞数J?总经根数?双侧边纱根数每绞根数

J取稍大的整数

则:第一绞根数=I+一侧边纱根数 第二至末绞前一绞根数=I

末绞根数=J取整数后剩余地经

+另一侧边纱根数

⑵ 条宽

条宽=(织轴宽度/总经根数)

×每个条带的经纱根数

⑶ 定幅筘的穿入数

每齿穿入数?每绞根数条宽

?筘号10

⑷ 整经长度

L=每匹织物用纱长×匹数+上了机回丝 每匹织物用纱长=织物匹长/(1-aj) 式中 aj——经纱缩率

三、整经产量与主要疵点 1、 整经产量

整经机的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整经机卷绕纱线的重量,它分为理论产量G’和实际产量G。

G???G? η——整经时间效率

⑴ 分批整经的产量:

G??6vmNt105 式中 V——整经线速度,m/min m——总经根数

Nt——纱线线密度,tex 则实际产量 G???G?

⑵ 分条整经的产量

分条整经的产量可以用单位时间整经纱线重量来表示,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织轴数来表示。 G??6V1?V2?m?Tt105?(V(Kg/台?时)

1?nV2)式中 V1——整经滚筒线速度。m/min V2——织轴卷绕线速度。(即倒轴

速度,m/min)

m——织轴总经根数 n——整经条数

实际产量 G?K?G?

2、 主要疵点

在整经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管理不善、操作不良会造成许多整经疵点,甚至严重的会使经轴或织轴卷绕不良,从而直接影响到织物的实物质量和织机的生产效率。

⑴ 分批整经常见疵点 1) 经纱松弛 张力装置失灵、加压不良、

滚筒不圆整会造成局部或整片经纱松弛。

2) 长短码 由于测长装置失灵或操作失

误,造成各整经轴绕纱长度不一致的疵点,它将会增加浆纱或织造的了机回丝。

3) 嵌边和破边 由于伸缩筘与经轴未对

正、经轴边盘松动、边纱卷绕过紧造成嵌边,这种织轴在使用时会造成布边不良或破边。

4) 卷绕成形不良 纱线分布不匀、边盘

不正,从而使经轴成形不良。

5) 绞头 整经时挡车工乱接纱头,致使

纱线排列混乱,互相交叉纠缠的现象。 ⑵ 分条整经疵点

1) 整经长度、宽度、根数、配列等不符

合设计要求 多数是由于工艺设计计算错误或操作疏忽造成的。严重者会使织轴无法使用,造成疵轴。

2) 经挡或经绞印 机械造成的经纱张力

不匀,会在织轴上形成明显凹凸的条带分界。

3) 长短码 分条整经长短码主要是指同

一织轴各整经条带长度不一致,严重时会造成大量整经回丝。

4) 纱线排列错乱操作工失误造成纱线排

列错误或纱批搞错。

5) 嵌边与凸边 织轴幅宽与滚筒纱宽不

一致,织轴边盘不垂直或松动,造成经纱外移或内移,造成嵌边或凸边。 6) 倒断头、绞头、多头少头、接头不良

造成原因是操作工操作不善。

17

第四章 浆 纱

概 述

一、上浆目的

1、 耐磨:改善纱线耐磨性。 2、 增强:增加纱线的断裂强度。 3、 保伸:保持纱线断裂伸长率。 4、 伏贴毛羽。 二、工艺要求

1、 浆液对经纱的被覆和浸透要有适当比例; 2、 浆液成膜性要好(薄、软、韧、光); 3、 浆液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要好;

4、 浆料配方合理简单,调浆和退浆容易,且

不污染环境;

5、 上浆应保证工艺质量指标上浆率、回潮率,

伸长率、好轴率;

6、 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浆纱生产效

率,降低成本,节约能源,以提高经济效益。

三、工艺流程

第一节 浆料

一、粘着剂

植物性 天然粘着剂

动物性

纤维素衍生物

变性粘着剂

变性淀粉

合成黏着剂

1、 原淀粉

工业上所供应的淀粉是由纯净淀粉(65%∽85%)、粗脂肪、蛋白质、灰分、纤维素、水分等组成。

⑴ 化学性质 ① 自链淀粉结构 ② 支链淀粉结构

③ 自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较 淀粉的化学性质:

a. 酸水解;

b. 氧化→氧化淀粉; c. 碱作用;

d. 酯化反应→酯化淀粉; e. 醚化反应:制备醚化淀粉; f. 接枝反应:与烯烃类单体接枝; g. 酶水解:可用于退浆。

⑵ 淀粉的上浆特性 1) 糊化 2) 粘度 3) 浸透性 4) 黏附性 5) 成膜性 ⑶ 特性总结

2、 变性淀粉的种类及其上浆特性:

⑴ 酸解淀粉 ⑵ 氧化淀粉 ⑶ 交联淀粉 ⑷ 酯化淀粉 1) 醋酸酯淀粉 2) 磷酸酯淀粉 3) 尿素淀粉 ⑸ 醚化淀粉 1) 羧甲基淀粉 2) 羟乙基淀粉 3) 羟丙基淀粉 ⑹ 阳离子淀粉 ⑺ 接枝淀粉

3、 聚乙烯醇(PVA)

⑴ 聚乙烯醇PVA,是聚醋酸乙烯通过甲醇的作用,在甲醇中进行醇解而制得的产物。醇解产物有完全醇解型和部分醇解型几种类

18

型。

聚合度和醇解度是区分不同规格的聚乙烯醇的两个重要指标。

聚合度:大分子中链节的重复数。

醇解度:大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羟基置换的百分数。

完全醇解的醇解度为98%—99%,部分醇解为85%—90%

PVA的上浆性能 ① 水溶性 ② 粘度

图4-5

③ 粘附性

图4-6

④ 成膜性(表4-7) ⑤ 混溶性;

PVA具有良好的混溶性,可以和其它浆料混用,能均匀混合,混溶后溶液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分层脱混现象。

⑵ 变性聚乙烯醇:

例如FV-1型浆料就是一种变性PVA。

4、 丙烯酸类浆料

丙烯酸类浆料是以丙烯酸类单体为主体的,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合成的,大分子主链完全由碳原子组成的,用于纺织经纱上浆的匀聚物或共聚物。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通式

⑴ 分类

根据聚合单体的类型和比例,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l) 酸盐类。丙烯酸及其盐、甲基丙烯酸及其

盐、它们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

2) 酰胺类。丙烯酰胺为主的共聚物(液态、固

态)。

3) 酯类。以丙烯酸酯类为主的共聚物(液态、

固态)。

⑵ 性能

1) 聚丙烯酸(PAA)极其盐类(PAA盐)

2) 聚丙烯酸甲酯(PMA)

3) 聚丙烯酰胺(PAAm)

4) 28#浆料(醋酸乙烯丙烯共聚浆料)

5) 共聚浆料。

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不同的单体,以不同的配比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共聚,以获得不同的上浆性能。

6) 总之丙烯酸类浆料具有很多有点。 a、黏着力强,浆膜具有一定强度。

b、其乳化液单体组分可以改变,能够调整

19

浆膜的柔软性和断裂伸长。

c、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d、对环境污染小。

鉴于其浆膜发软,并且吸湿变黏,现阶段还不能作为主要成分上浆。只能作为辅助浆料使用。

5、 其他黏着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浆纱用 CMC采用中代替度,如 06~07。代替度过小难溶于水,过大价格高。 CMC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乳化性和扩散性。 CMC浆液有良好的成膜性,断裂强度与淀粉相当,伸长率和耐屈曲性则优于淀粉。浸透性和分纱性都好,上浆率低,调浆方便,浆纱手感较软。常与其他浆料混合使用,以改善浆纱性能。 二、助剂 助剂是为了改善粘着剂某些性能的不足,使浆液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的辅助材料。 1、 分解剂: ⑴ 碱性分解剂:碱在高温及氧存在的条件下使淀粉大分子裂解,黏度下降起到分解作用。常用的有硅酸钠和烧碱。 ⑵ 氧化分解剂:可使淀粉中的羟基氧化成醛基和较基,部分氧桥断裂,提高淀粉浸透性、均匀性和亲和性。常用的有次氯酸钠和氯胺T。 ⑶ 酸性分解剂:酸对淀粉有强分解作用。可以提高淀粉浆的浸透性、均匀性和流动性。 ⑷ 酶分解剂:酶是生物催化剂,属蛋白质类,由各种氨基酸组成。酶作用专一,淀粉酶只对淀粉水解起作用。常见有αQ淀粉酶,β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 2、 浸透剂: 即湿润剂,是一种以湿润浸透为主的表面活性剂。常用于疏水性合成纤维和高捻度纱线上浆。

3、 柔软剂:

其作用是减少浆膜大分子间的结合力,增加浆膜可塑性,提高浆膜表面平滑程度,克服浆膜粗糙脆硬的特点。 4、 抗静电剂:

纤维尤其是疏水性纤维在浆纱和织造过程中易积聚静电,导致毛羽竖立,为克服这一现象,在浆液中加入抗静电剂。常见的有MPN和 SN。

5、 润滑剂:

其作用是使纱线表面润滑,减少表面摩擦系数,提高纱线耐磨性能,同时能起到减少静电的作用。常用润滑剂有腊液和腊棍。 6、 防腐剂:

浆料中的淀粉油脂蛋白质等都是微生物,在一定湿度温度下会发霉变质,因而在浆料中加入防腐剂抑制酶菌生长。常见的防腐剂有:2一萘酚、NL—4和菌霉净等。 7、 吸湿剂: 吸湿剂作用是提高浆膜吸湿能力,使浆膜弹性,柔性得到改善。常用的吸湿剂有:甘油、食盐、氯化镁、氯化钙等。 8、 消泡剂: 浆槽中泡沫的增多,会使实际浆液页面下

降,给浆纱操作带来困难,引起上浆量不足和上浆不匀。常加入回硬酯酸二醚等消泡剂来消除浆液上层泡沫。 三、浆料的质量与检测

l、 浆料质量检测指标: ⑴ 淀粉和变性淀粉 指标:外观、水分、酸度、灰分、蛋白质、

PH值、细度。斑点、黏度及黏度稳定性等。变性淀粉还有各自特别的检验指标。 ⑵ PVA 指标有:醇解度、黏度、二酸钠、灰分、

挥发分、PH值、水溶性、外观、平均聚合度、膨胀度。

⑶ 变性PVA 指标有:外观、细度、纯度、醇解度、黏度、乙酸钠、灰分、挥发分、PH值、水溶性、平均聚合度、膨胀度。

⑷ 丙烯酸类浆料 指标有:外观、含固量、黏度、未反映单体、PH值、游离单体、灰分等。

20

2、 浆料质量检测方法: ⑴ 物理鉴别法 ⑵ 化学分析法 ⑶ 仪器分析法

第二节 浆液调制

一、浆液配方设计

浆液配方的设计也就是正确选择浆浆料组分,合理确定配方比例。 l、 浆料组分的选择:

浆料组分的选择包括粘着剂和助剂的选择,选择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⑴ 根据纱线的纤维材料选择浆料。

⑵ 根据纱线的纱密度、品质选择浆料细

特纱具有表面光洁。强力偏低的特点,上浆的重点是浸透增强并兼顾被覆。

⑶ 根据织物组织、用途、加工条件选择

浆料制织高密织物的经纱,由于单位长度上受到的机械作用次数多,因此经纱上浆率要高一些,耐磨性、抗屈性要好一些。

2、 浆料配比的确定(图4-7) 3、 浆液配方实例

⑴ 纯棉、涤棉纱的浆液配方实例(表 4

-12)(表4-13)

纯棉纱一般采用淀粉上浆,成本低,效果好,对环境污染小。

⑵ 长丝的浆液配方实例(表4-14) ⑶ 麻和绢的浆液配方实例(表4-15) ⑷ 毛纱的浆液配方实例(表4-16)(表

4-17)

二、浆液调制

l、 浆液调制一般有定浓法和定积法两种: 定浓法一般用于淀粉浆的调制,它通过调

整淀粉浆液浓度来控制浆液中无水淀粉的含量。

定税法常用于合成黏着剂和变性黏着剂的调浆工作,它以一定体积的水中投入规定质量的浆料来控制浆料含量。

2、 在调制浆液时,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⑴ 应使用检验合格的浆料 ⑵ 做好煮浆前的预处理 ⑶ 对混合浆实行一步法调浆 ⑷ 调浆必须做到“六定”,定投料重量;

定调浆体积(或浓度);定温度、定粘度;定PH值;定时间

三、浆液的质量及其检测 1、 浆液总固体率(含固率)

浆液质量检验中,一般以总固体率来衡量各种粘着剂和助剂的干燥重量相对浆液重量的百分比。

C?BA?100 A—浆液中各种黏着剂和助剂的干燥重量; B—浆液的质量。

淀粉的生浆浓度用波美密度计测定,单位:o

Be

它间接的反映了无水淀粉和溶剂水的质量

比。当浆液的波美浓度为α0

Be时,对应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为

ρ=145/(145-α) 3、浆液黏度的测定:

浆液黏度有绝对黏度和相对黏度之分。

测定绝对黏度常用仪器是旋转黏度计。测定相对粘度常用恩格拉黏度计。(图4-8) 生产中常用的是漏斗式黏度计(图4-9) 4、浆液酸碱度:

纺织村科的酸碱性不同,对浆科的要求也不同。毛纱适用微酸性或中碱性浆液人造丝适用中性浆液,合成纤维不应使用碱性较强的浆液。

5、 浆液温度

浆液的温度是纤维上浆应该控制的重要参数。上浆温度影响

纤维的吸浆性能和对浆液的亲和力。

21

6、 淀粉浆的分解度

淀粉浆在经助剂分解后,其分解程度可以由分解度来衡量。

分解度决定了淀粉浆的流动性能,从而影响浆液对经纱的被覆和

浸透程度。分解度的定义式为: 分解度=(A/B)X100%

A与B的数值测量为以下两个步骤:

⑴ 将20±0.1ml的熟浆逐步稀释到

1000ml,然后取100ml测定其烘干后的质量B。

⑵ 让稀释后的浆液在500ml量筒内静置

24h,再于量筒的2/3高度处吸取100ml溶液,测定其烘干后的质量A。

7、 浆液黏着力

它综合反映了浆膜本身强力和对纱线的黏附能力。

第三节 浆纱机械

一、浆纱机械概述

l、 热风式浆纱机(图4-10) 2、 烘筒式浆纱机(图4-11)

3、 热风烘筒联合式浆纱机(图4-12) 二、经轴架

经轴架简称轴架,用来放置整经轴。经纱由轴架引出并合成片纱,得到织物总经根数的纱线,为上浆、烘燥和卷轴作好准备。 1、 轴架种类与引纱方式

图4-13

⑴ 轴架种类 1) 按经轴的排列形式分类可分为一列式,山形式和双层式

2) 按经轴回转动力来源分类可分为消极式和积极式两种

⑵ 引纱方式

1) 波浪式也称互退绕式 2) 下行式又称下退绕式 3) 上行式又称上退绕式

2、 均匀退绕张力的措施:

⑴ 为了片纱张力的均匀,采用下行式或

上行式要比波浪式好,因为下行式或上行式的每个经轴经纱只承担本身经轴的牵引负荷。如果各轴的制动作用一致,片纱张力是基本均匀的。

⑵ 以各轴卷纱长度相等(即整经测长准

确)为前提,用定码长加小纸条方法标出各轴在引纱中的张力差异,可调节制动力大小来缩小各轴的张力差异。但若各轴卷纱长度不相等,用定码长加小纸条方法来调节,就会出现“生拉硬牵”现象。 ⑶ 少加或不加制动力,用轴承处加油的

方法来调节轴与轴间的差异,可减少和防止经纱的强拉伸长。采用波浪式引纱时,在最后两只经轴加装简易式张力补偿装置。(图4-14)

⑷ 采用机械式或液压式张力自动控制装

置,使经纱张力波动在一定范围。现代新型浆纱机装有此类装置,但机构较复杂。

三、上浆装置 l、 上浆装置:

上浆装置主要包括:引纱辊、浆槽、浸没辊、上浆辊和压浆辊等。 2、 上浆机理: 1)浸浆与压浆:(图4-17, 图4-18)

22

纱线在浆槽中经受反复的浸浆和压浆作用,浸压的次数随纤维和后加工要求不同而有所不同。

2)覆盖系数:(图4-19)(图4-20)

浆槽中纱线的排列密集程度以覆盖系数来衡量。

K?dM0B?100% K—覆盖系数(%) d0一纱线计算直径(mm) M一总经根数 B—浆槽中排纱宽度 3、 湿分绞:(影片)

经纱出浆槽后被湿分绞捧分层,然后进入烘房。为防止黏连,进入烘房前最好不要经过罗拉。

四、烘燥装置

l、 浆纱烘燥的任务和要求:

浆纱烘燥的基本任务是蒸发湿浆纱中的多余水分,达到工艺要求的浆纱回潮率。

良好的烘燥工艺应确保形成完好的浆膜,使毛羽帖伏。尽可能的减少纱线在烘燥时的伸长,并保持原有伸长率。减少耗能,节约成本。 2、 浆纱烘燥的方法:

通常浆纱的烘燥方法有:接触烘燥法,对流烘燥法,辐射烘燥法和高频电流烘燥法。 3、 烘燥原理:

4、 烘燥方法对烘燥速度及能量消耗的影响: ⑴ 对流烘燥法(图4-22)

热风式烘燥装置主要采用对流烘燥法,这种烘燥方式,载热载湿合二为一。

⑵ 热传导烘燥(图4-23)

烘筒式烘燥装置主要采用热传导烘燥法。 特点:

① 载热体和载湿体分离。 ② 导热系数高。

③ 湿度梯度和温度梯度方向一致。 5、 烘燥方法对浆纱质量的影响:

⑴ 对流烘燥法对流烘燥法的烘燥速度较

低,因此烘燥装置(烘房)中绕纱长度大,用以增加纱线的烘燥时间。

⑵ 热传导烘燥法热传导烘燥法中,纱

线紧贴主动回转的烘筒前进,使纱线受到良好的握持控制,并且纱线行进中排列整齐有序。

6、 几种常用的烘燥装置:

⑴ 烘筒式烘燥装置(图4-24)(图4-25) ⑵ 热风烘筒联合式烘燥装置:

(图4-26)(图4-28)

五、车头部分

浆纱机车头主要包含引导部分和织轴卷绕部分

车头引导部分

织轴卷绕部分

23

浆纱机的织轴卷绕,在传动性能方面有其特殊性,它应满足以下要求: ⑴ 保持恒定的卷绕张力,恒定的线速度,

即具有恒功率卷绕的特性。

⑵ 织轴卷绕对拖引辊传动具有同步特

性。要求卷绕机构对拖引速度有良好的跟踪性。

⑶ 织轴卷绕机构能适应织轴小直径与大

直径的比例在1:5以上,以便向织轴大卷装方向发展。

⑷ 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维修。 ⑸ 机械效率高。 l、 织轴卷绕机构:

图4-31

2、 浆轴恒张力卷绕:

实现恒张力卷绕的方法有:

⑴ 重锤式无级变速器(图4-32) ⑵ 张力反馈调速P型链式无级变速器

(图4-33)

3、 压纱辊的浆轴加压(图4-34)(图4-35) 4、 液压上落轴装置

六、浆纱机传动及控制系统 l、 浆纱机的传动:

浆纱机传动系统主要有主传动和卷绕传动两个部分;其中主传动为恒转矩传动,卷绕传动为恒功率传动。 2、 浆纱自动控制:

浆纱自动控制的项目有:经纱张力、液面高度、浆槽浆液温度、压浆辊压力、烘房温度和烘筒温度、浆纱回潮率等。 ⑴ 浆液液面高度的自动控制

⑵ 浆液温度自动控制(图4-37) ⑶ 压浆辊压力自动控制(图4-38) ⑷ 烘筒及热风温度自动控制 ⑸ 浆纱回潮率自动控制 ⑹)浆纱上浆率的自动控制

⑺ 微机控制及其它新技术在浆纱机的应

用。

第四节 浆纱综合讨论

一、高压上浆

l、 高压上浆基本概念:

高压上浆就是在浆纱烘干之前,用高压力的压浆辊压去多余的浆料和水分,以节约能源和浆料,提高浆纱机效率,改善质量。 2、 高压上浆的工艺指标:

高压上浆的目的,一方面是使浆糟压出的纱线具有较低的湿加重率,降低烘燥能耗和提供高速运转的条件;另一方面是加强浆液的浸透和粘附力,并使被覆完整,纱线结构紧密,毛羽贴伏,以提高浆纱的可织性。

其主要的工艺指标为: ① 浆液含固率(D),即浆液的浓度。 ② 压出加重率(Sa),是指经过浆液浸渍,压浆辊挤压后从浆槽出来的纱线上所吸附的浆液重量占原纱干重的百分比。

S??Vm?VnV?100% n其中,Sa 为压出加重率(%);

Vm 为从浆槽出来浆纱重量(g); Vn 为未浆经纱的干重(g)。

24

③ 压出回潮率(W),是指经纱经过浆液浸渍,压浆辊挤压后,从浆槽出来未进烘房时的回潮率。

W?Vm?WnW100% n其中,Vm为浆纱从浆槽出来时的湿重(g); Wn从浆槽出来的浆纱的干重(g)。

④压浆力(F)。 ⑤粘度(η)。

以高压上浆为特征的浆纱工艺可以概括为:

①高浓度、低粘度;

②先轻压、后重压、高压力、增浸透; ③湿分绞、分层烘、保浆膜、减毛羽; ④低回潮、匀速度;

⑤分段控、调张力、小伸长、紧卷绕。 二、上浆的质量指标与其检验

上浆的质量分为浆纱质量和织轴卷绕质量两部分。浆纱质量指标有上浆率、伸长率、回潮率、增强率和减伸率、浆纱耐磨次数、浆纱毛羽指数和毛羽降低率。织轴卷绕质量指标有墨印长度、卷绕密度和好轴率。这些指标中部分为常规检验指标,如上浆率、伸长率、回潮率等。生产中应根据纤维品种、纱线质量、后加工要求等,合理选择部分指标,对上浆质量进行检验。

l、 纱质量指标及其检验:

⑴ 上浆率:

上浆率是反映经纱上浆量的指标,它的定义公式为: S?(G?G0)G?100% 0 式中:S—经纱上浆率; G—浆纱干重; Go—原纱干重。

生产中,经纱上浆率的测定方法有计算法和退浆法。 a计算法。

浆纱干重和原纱干重分别为

G?G11?W jG?(N?Lm?Ls?Lj)?Tt?m1000?1000?(1?W g)?(1?C)式中G—浆纱干重,kg;Go一原纱干重,kg; G1-浆纱重量,kg;Wj-浆纱回湖率,(%); Wg-纱线公定回潮率:n-每轴匹数; Lm—浆纱墨印长度,m; Ls 、L1-织轴上、了机纱长度,m ; Tt 一纱线特效, (tex);m一总经根数; C-浆纱伸长率,(%). b退浆法。

退浆率为: W0?Wt Jt?1?BW?100% t1?B式中:B?Wa?WzW?100% aB—毛羽损失率。(%)

Wa—了机时取原纱式样煮洗前干重,g Wz—了机时取原纱式样煮洗后干重,g

⑵ 伸长率:

浆纱伸长率反映了浆纱过程中纱线的拉伸情况 E?(L?L0)L?100% 0式中 E一浆纱伸长率;’ L一浆纱长度; LO一原纱长度。 测定方法: a计算法。

计算法根据整经轴纱数长度、织轴纱线长度、回丝长度以及织轴数等,按照定义公式计算浆纱伸长率。 E?M(nLm?LS?L1)?Lj?(L?Lb)(L?L100% b)?式中 M一每缸浆轴数; 25

n一每轴匹数; Lm—浆纱墨印长度,(m); LS、L1 一织轴上、了机纱长度,(m); Ls 、Lb —浆回丝长度和白回丝长度,(m); L—一整经轴原纱长度,(m)

b仪器测定法。

仪器测定法是以两只传感器分别测定一定时间内整经轴送出的纱线长度和车头拖引辊传递的纱线长度,然后以定义公式计算伸长率 E?(L1?L2)L?100% 2式中 L1—一车头拖引辊传递的纱线长度; L2 —一整经轴送出的纱线长度。

⑶ 回潮率:

浆纱回潮率是浆纱含水量的质量指

标,它反映浆纱烘干程度。烘干程度不仅关系到浆纱的能量消耗,而且影响了浆膜性质(弹性、柔软性、强度、再粘性等)。它的定义公式为: W?(G1?G)G?100% 式中 W—浆纱回潮率;

GI一浆纱(含水)重量; G一浆纱干重。

⑷ 增强率和减伸率 增强率和减伸率分

别描述了经纱通过上浆后断裂强力增大和断裂伸长率减小的情况。 ① 增强率定义公式为: Z?(P1?P2)P?100% 2 式中 Z一浆纱增强率; P1一浆纱断裂强力; P2一原纱断裂强力。

② 减伸率定义公式为: D?(?0??1)?100%

0 式中 D一浆纱减伸率; ?1一浆纱断裂伸长率;

?0一原纱断裂伸长率。

⑸ 浆纱耐磨次数。

⑹ 浆纱毛羽指数和毛羽降低率。

浆纱毛羽指数:表示了单位长度浆纱

的单边上超过某一投影长度的毛羽累计根数。

毛羽降低率: Q?(R0?R1)R?100% 0 式中 Q一毛羽降低率; RO一原纱毛羽指数; R1一浆纱毛羽指数。 2、 织轴卷绕质量指标及其检验;

⑴ 墨印长度墨印长度的测试用作衡量织

轴卷绕长度的正确程度。

⑵ 卷绕密度卷绕密度是织轴卷绕紧密程

度的质量指标。

⑶ 好轴率好轴率是比较重要的织轴卷绕

质量指标,它是指无疵点织轴数在所查织轴总数中占有的比例。

h?IWI?100% Z式中 h一好轴率;

Iw一无疵点织轴数; Iz一抽查的织轴总数。

三、浆纱质量分析 1、 上浆率分析:

影响上浆率的因素: ⑴ 浆液的浓度和粘度。 1) 用浆时间 2) 浆槽温度 3) 剩浆使用 4) 操作不良

⑵ 压浆条件压浆辊压力大小。 ⑶ 浸浆长度和浆纱速度。 2、 回潮率分析: 上浆过程中,影响浆纱回潮率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6

⑴ 烘房温度 上浆、冷法调浆及上浆等新技术。 ⑵ 浆纱速度

⑶ 排风量 ⑷ 气流方向 ⑸ 纱线上浆率 3、 伸长率分析:

上浆时影响伸长率的因素,主要有: ⑴ 经轴制动力

⑵ 浸浆张力 ⑶ 湿区张力 ⑷ 干区张力 ⑸ 卷绕张力 四、浆纱疵点 1、 上浆不匀 2、 回潮不匀 3、 张力不匀 4、 浆斑

5、 倒、并、绞头 6、 松边和叠边

7、 墨印长度不正确、流印、漏印 8、 油污

生产中(主要是棉织)以好轴率指标对浆轴的疵点情况进行考核,好轴率定义见“上浆的质量指标及其检验”。凡有下列疵点之一者,即为疵点轴:

⑴ 倒断头。织造过程中出现断头少出纱。 ⑵ 绞头。凡一根以上经纱在停经架区域

绞乱

⑶ 斜拉线。经纱斜拉超过1/10篇幅。 ⑷ 毛轴。轻浆起毛。

⑸ 多头。经纱根数多于设计总经根数。 ⑹ 并头。纱线粘结未分开。 ⑺ 错穿、甩头、甩边、边不良。 五、上浆技术的发展趋势

上浆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阔幅、大卷装、高速高产、低能耗、产品的高质量、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集中方便的操纵与控制。

一些新的上浆方法逐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溶剂上浆 ② 泡沫上浆 ③ 热熔上浆

除上述外,还有Cutts法上浆、静电喷射

27

第五章 穿结经与纬纱准备

第一节 穿经与结经

一、穿经

1、 定义:将经纱按织物上机织造的上机图所

规定的方法,依次穿过停经片、综丝和钢筘,以便在织机上由开口机构提升综丝形成梭口,完成与纬纱以一定组织规律交织形成织物。

2、 方法:手工穿经; 半机械穿经; 机械穿经;

3、 特点:a.劳动强度大,要求高; b.生产效率低,易造成批量性疵点; 4、 常用器材:综框、综丝、钢筘、停经片

⑴ 综框和综丝

作用:配合开口运动在织机上直接上

下运动使经纱升降而形成梭口。

分类:单列式:一页综框有一排综丝;

复列式:一页综框有多排综丝;

优点:可使经纱均匀排列; 规格:主要用宽度和高度来表示; 综丝结构:

图5-1

⑵ 钢筘

作用:确定织物幅宽; 确定织物经密; 打纬;

形成引纬通道;

规格指标:长度、高度、筘号、筘尺

尺寸;

分类:胶合筘

锡焊筘

异形筘

筘齿的厚度与纱线穿的密度有关; 筘号:每10cm的筘齿数(公制);

以每2in内的筘片数来表示

(英支);

换算关系:Nm=1.969Ne Ne= 0.508 Nm;

入数:每筘齿内穿入的经纱数; 常见织物品种的参考穿筘工艺(表

5-1)

双层筘的穿筘方法

筘幅Wk: 是指经纱的穿筘幅宽,应

小于织机的最大穿筘幅度:

mrdz?mb(1? Wr)?10bk?rd?N

m 式中 mz一总经根数;rd—地经每筘入数;

rb—边经每筘入数;mb—边纱根数;

Nm——公制筘号; Nm?Pjr?(1?awd100) ⑶ 停经片

分类:开口式、闭筘式;(示意图)

28

规格:形状、尺寸、重量;

5、 穿经的方法

A.手工穿经:在穿筘架上进行的; B.半机械穿经:采用三自动穿经机

(自动分纱、自动分停经

片、自动插筘);

C.机械式穿经:也称五自动穿经;

即分纱、分停经片、分综

丝、引纱(穿停经片、综丝)和插筘均实现自动化;

6、穿经机械 ① 分绞机; ② 插停经片机; ③ 自动穿经机;

二、结经

1、 定义:将了机经纱的纱尾与新上机同一品

种织轴上的新经纱依次用手工打结的方法连接起来,然后拉过停经片、综眼和钢筘,完成穿经过程。

2、 方法:手工结经;机械结经; 3、 特点:

a、 能部分替代穿经;

b、 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

批量生产;

第二节 纬纱准备

纬纱准备:由卷纬和热湿定捻组成; 一、卷纬

1、 卷纬的目的

将纬纱卷绕成适合于梭子尺寸的纡以便于织造。

2、 纬纱卷装形式 圆柱形 筒子: 圆锥形 (图示) 饼形 实心纡子 纤子: 空心纡子 (图示) 半空心纡子

纤子的形成图示

3、 纬纱形式 直接纬和间接纬; 4、 要求 a.去除纱线上的杂质; b.成型良好,容量大; C.结构坚固,便于退绕;

5、 卷纬运动 a.旋转运动:锭子—卷绕作用; b.往复运动:导纱器—布纱作

用;

c.前进运动:布纱运动 6、 卷纬机的生产效率 卷纬机的实际产量:

G?60v?Nt106kg/锭?h

7、 卷纬机械

G191型卷纬机工艺流程

29

卷绕成形机构的传动(图5-9)

由旋转装置、往复导纱装置、差微装置、和导纱器前进装置(图5-10)组成; 30

自动换管机构; 断纱自停机构;备纱卷绕机构 二、热湿定捻

1、 目的:减少织造时发生脱纬、纬缩和起圈,以提高织物质量;

2、 纬纱给湿方法 ⑴ 喷湿法 ⑵ 水浸法; ⑶ 机械给湿法; 3、 给湿机械 毛刷式给湿机(图5-11) 喷嘴式给湿机(图5-12) 4、 纬纱热定捻方法

(1)SFVC——1型热定捻锅的定捻工艺 (2)HO32型热捻锅定捻工艺 5、 热定捻后纱线性质的变化

试验表明: 经过热湿定捻的涤棉纱,物理性能有所变化,强力有下降的趋势。由于纤维膨胀,

产生热收缩,纱线细度有所增加,纱线的回潮率则增大而均匀,且纱线毛羽有所减少。

31

第六章 开 口

一、开口的要求

经纱分开并形成梭口;

根据组织并确定组织的升降顺序; 二、开口运动和开口机构 1、 有关概念

开口运动:经纱上下分开的运动;

开口机构:在织机上完成开口运动的机构;

2、 对开口运动的工艺要求

保证形成的梭口清晰,以顺利引纬,减少

纱疵;

适应不同织物对打纬的要求; 和打纬引纬运动有良好配合; 综框运动平稳、高速适应性好; 机构简单,适应性好; 3、 常用的开口机构种类: 凸轮开口机构:综片数少适用于简单组织; 连杆开口机构:综片数少适用于简单组织; 多臂开口机构:综片数多适用组织循环经

纱数较多的变化或联合组织;

提花开口机构:适用于复杂的大花纹织物。

每根经纱的升降都单独控制;

织口:A点、经纱、和织物的交织处; 前部梭口:AB1B2.后部梭口:B1B2C 梭口对称度:L1/L2。

梭口长度L:织口到停经架中导棒的距离

(AC的距离);

梭口高度H:指开口时,经纱随综框作上

下运动时的最位大移(垂直);

二、梭口的种类 1、 中央闭合梭口

图6-2.1

特点:开口时,上下层经纱的动程和张力

变化相似,可用摆动后梁调节张力;

平均张力相对较小;

有平综时间,便于处理断头; 上下层同时运动,为开清梭口; 梭口稳定性不好,经纱磨损大;

2、 全开梭口

第一节 梭口

一、梭口的形状 (图6-1)

图6-2.2

特点:经纱运动数目少,梭口较稳定,有

利于引纬;

经纱在较大张力情况下停留时间较

长,易损伤断头;

全幅经纱无平综机会,需另设平综

装置;

经纱磨损少,节省动力; 各页综框的经纱张力不均匀;

32

梭口:在开口时,经纱随综框的运动被分

为上下两层,所形成的菱形空间AB1CB2,就是梭口;

综平:当织机主轴转到上下层经纱相互平

齐的位置时,梭口闭合,称为综平;

3、 半开梭口

特点:与全开梭四类似,张力差异情况略

有改善;

图6-2.3

以 2/2斜纹为例,采用三种开口方式的经纱位移图(如图6-3)

三、梭口的清晰度 1、 清晰梭口 (如图)

特点:梭口前部有效空间最大,引纬条件

最好。

前后综差异大,综页多时,后综断

头多。

适应:综页较少,组织变化少,经纱强力好。

2、 不清晰梭口 (如图)

特点:梭口前部有效空间最小,引纬条件

最差。

前后综动程和张力相等或相近。 适用:经密大,毛绒多。织物平整度要求

高的产品;

3、 半清晰梭口 (如图)

特点:有利于张力均匀和引纬;

梭口的清晰度可调节每页综框的高

低位置和动程;

4、 小双层梭口 (图6-5)

特点:属不清晰梭口; 有利于开清梭口; 四、开口过程中经纱的拉伸变形

1、 上机张力:综平时经纱的静态张力; 经纱张力=上机张力十附加张力 2、 拉伸度的计算 (图6-6)

33

3、 影响拉伸变形的因素

⑴梭口高度的影响(图6-7)

⑵梭口对称度的影响

图6-8

梭口对称度:为梭口前部与后部长度之

比:m= L1/L2; 结论:当m= 1时,对称梭口时经纱拉伸

变形量最小;

当m< 1时,后部梭口较长; 实际织造时多采用 05< m< 1;

⑶梭口长度L

⑷后梁位置

在生产实际中,梭口大多数是不对称的,所以上下层经纱张力是不相等的。改变后梁高低位置,就可改变上下层经纱的张力差异。后梁位置是以胸梁为基准上下变动的,其位置有三种情况:

图6-12.2

1、 后梁在胸梁水平线上方,此时d取正值; 2、 后梁在胸梁水平线上,此时d= 0;

3、 后梁在胸梁水平线下方,此时d取负值; 假定平综和梭口满开时织口处于同一位置,则平综时梭口部分的原有经纱长度为:

l0?AB?BC?CD1b?a11?L22b?c2 1[1?(l)]?L2[1?()]2?L31l2 当梭口满开时,梭口部分上下层经纱的长

度L01和L02各为:

l01?AB1?B1C?CD1H?(b?a)H1?(b?c)1?L1[1?(2)2]2l?L2[1?(2)2]2?L31l2

l02?AB21?B2C?CD1H?(b?a)1H?(b?c)1?L[1?(221l)]2?L2[1?(2)2]2?L31l234

式中

L1,L2——梭口前、后部长度;

L3——停经架中导棒表面C至后梁握纱点

D1间的经纱长度;

H——梭口高度;

d——后梁握纱点D1与胸梁水平线的距离;

a——织口低于胸梁水平线的距离;

b——平综时综眼低于胸梁水平线的距离; c——经停架中导棒表面C低于胸梁水平

线的距离,如高于胸梁水平线时则取“十” 号;

在织机工作区域内,经纱与织物是一个上机弹性系统,开口时织口向机后方向移动,摆动后梁有补偿作用,在不考虑经纱送出和织物被卷取的影响下,上下层经纱的绝对伸长量λ01和λ02将为:

?01?L01?L0??L?H2l[L1?L24H?L2(b?a)?L1(b?c)]??L1L2

?02?L02?L0??L?H2l[L1?L2H?L2(b?a)?L1(b?c)]??L1L24

由图知

b?c?L2L(b?d) 4代入后得

?H2l[L1?L2H?LLL01?2(b?a)?12(b?d)]??L1L24L4

?HL02?2l[1?L2H?Lb?a)?L1L2(2(b?d)]??L

1L24L4式中:L4——综眼到后梁之间的距离;

△L——织口移动和后梁摆动所产生的

补偿;

从上式可见,开口过程中经纱的绝对伸长不仅取决于梭口高度H,梭口前后部长度; L1、L2,而且还决定于综眼到后梁握纱点的水平距离,以及织口、综眼和后梁握纱点间的相对高度;梭口满开时,上层和下层经纱伸长的差值为

????02??01?HL[L?L1L2(b?a)2(b?d)]1L2L4

第二节 棕框运动规律

一、按口形成的时期

l、 开口周期:指每形成一次梭口的时间,即

织机主轴每一回转的时间;它包括开口、静止、闭合时期;

开口时期:指经纱离开综平位置到梭口满

开为止的时间;

特点:经纱处于运动状态,张力由最

小逐渐增大;

静止时期:梭口满开后,经纱在梭口的上

下两个极端位置

特点:保持静止状态,以便使引纬器

通过梭口;

闭合时期:经纱由满开位置回到综平位置

的这段时间;

特点:经纱由静止进入运动状态,张

力由大逐渐减小;

2、 开口圆图

图6-9

开口周期图(图6-10)

35

二、综框运动规律 l、 工艺要求

⑴ 开口时期:经纱张力递增,综框运动应由

快到慢,接近满开时最小。

闭口时期:经纱张力递减,综框运动应由

慢到快,接近综平时最大;

⑵ 开口终了和始闭时,即综框由动到静、由

静到动时,加速度要小,其余时间速度的变化也应均匀缓和,以减少跳动和冲击从而减少张力波动和断头可能性;

⑶ 三个时期的分配要和其他运动配合,在顺

利引纬前提动,综框动程要少;

2、 常用的三种运动规律 ⑴ 简谐运动规律

简谐运动规律曲线

图6-11

综框作简谐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方程式

s?H2(1?cos?)(1?cosπωt?) ??ds??H??ds?2?sin? ??d?H??2πωtdt?2(?)cos? 式中:H——任一页综的动程;

ω——织机主轴的角速度,s-1

; θ——辅助圆半径的回转角; α——综框运动角(?1??3);

简谐运动规律的特点

(a) 综平时,经纱张力最小;综框运动速度最

大;有利于开清梭口,且不会造成断头; (b) 闭口开始时,综框运动缓慢;有利于引纬

器出梭口;不易引起断头;

(c) 接近满开时,经纱张力较大,综框运动缓

慢,不易引起断头;

(d) 综框由静到动及由动到静过渡时,综框运

动的加速度较大,易产生较大,惯性力使综框产生振动,不利高速;

结论:简谐运动规律基本能满足开口运动整个

工艺要求,踏盘设计简单,加工容易,在织机转速较低,振动不很大的情况下,被广泛采用。

⑵ 椭圆比运动规律

椭圆比运动规律曲线

图6-12

综框作简谐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方程式

s?H2??cos?1?H??2??1?cos[b2?(H/2)2sin2??2???b2]?? ??H??b2?(H/2)2?1?2??1?cos[sin2πωt]2??b2????b2?(H)2b2?(H)23??H2[1?2b]πωt?2asina?[1?b2sin2πωt?a]22b2?(H)2?H3??πωt?38b2asin2a[1?b?sin2πωta]2236

b2?(Ha?H2)2??22[1?b2]cosπωtaab2?(H)2b2?(H)2[1?2232sin2πωt]?[1?2b2sin2πωt]?2baa 椭圆比运动规律的特点

(a) 综平前后,经纱张力小;综框运动速度更

大;更有利于开清梭口;

(b) 闭口时,综框运动更慢;更有利于引纬器

出梭口;

(c) 接近满开时,经纱张力较大,综框运动更

慢,更不易引起断头;

(d) 综框动、静过渡时,综框运动的加速度也

较小;

椭圆比运动规律与简谐运动规律相比(图6-12.1)

3、 任意比运动规律

任意比运动规律:就是按工艺要求任意规定综框运动变化的规律;

任意比运动规律曲线(图6-13)

综框的运动规律完全可以按照人们的设想选择,使之更能满足开口运动的工艺要求;

第三节 开口运动的工艺参数

一、开口时间 1、 开口时间:(又叫综平度或综平时间)是指

上下交替运动的综框相互平齐的瞬间,也就是梭口开启的瞬时;

2、 表示方法:

角度法:用织机主轴转过的角度表示; 距离法:用钢筘到胸梁的距离表示;

3、 分 类:早开口;

中开口; 迟开口;

4、 开口时间对织物形成的影响:

不同开口时间打纬时经纱对纬纱的控制

开口时间的早晚决定:

打纬时经纱张力的大小和采用不等张力梭口时上下层经纱的张力差异以及筘与经纱的摩擦区端; 早开口

① 纬纱不易反拔,有利于打紧纬纱; ② 经纱张力大,利于开清梭口,使经纱

充分伸直,布面平整;

③ 经纬纱摩擦增大,经纱易起毛绒,断

头增加;

④ 开口早,闭口早,对引纬起出梭口不利; ⑤ 经纱张力大,经纱屈曲小,纬纱屈曲大; ⑥ 经纱缩率小而纬纱缩率大;

迟开口

① 对构成紧密织物不利;

② 经纱张力大,经纱曲屈小,纬纱曲屈大; ③ 经纱缩率大而纬纱缩率小;

④ 降低经纱断头,织物表面纹路清晰; ⑤ 对引纬器出梭口有利; ⑥ 经纱磨损加重,断头增加; 4、 确定开口时间的原则

开口时间的确定,应根据织物品种、织机类型、原纱质量及织造条件而定;平纹织物易早开口;斜纹、缎纹宜迟开口;经纱纱支细、条干不匀,杂质多,强力差或浆纱质量不好的,宜迟开口;筘幅宽的织物宜迟开口;车速高的织机开口宜迟些;

梭口不易开清的,宜早开口;

37

二、经位置线

1、 定义:经位置线:指综平时,织口、综眼、

停经架中导棒和后梁握纱点所连成的折线;

经平线:从胸梁引出的水平线;

经直线:从胸梁过综眼引出的直线;(图6-15)

2、 经位置线有三种配置(图6-16)

后梁在经直线上——等张力梭口; 后梁在经直线上方——不等张力梭口; 后梁在经直线下方——不等张力梭口; 3、后梁高低对织物形成的影响(具体分析) 4、确定后梁高低的原则(具体分析)

第四节 开口机构

l、 组成:由提综装置、回综装置和综框(棕

丝)升降、次序的控制装置组成;

2、 分类:

凸轮(连杆)开口机构:平纹、斜纹、缎

纹(5枚)2∽8页速度高;

多臂开口机构:小花纹织物≤16页综; 提花开口机构:复杂大花纹,速度低;

一、凸轮开口机构

1、 连动式凸轮开口机构(图6-17)

特点:一种凸轮外形只适应一种织物; 只能使综框向一个方向运动; 仅限于每次开口升降页数相同的简

单组织;

综框弧形运动,柔性连接; 机构简单,节省动力; 影响采光,增加油污; 不适应高速;

2、 消极式凸轮开口机构(图6-18)

特点:凸轮箱在机外,有利于工作,适应

高速;

节圆半径大,a↓; 无顶梁,采光好; 综框页数小于12; 运动平稳,有导槽;

3、 共轭凸轮开口机构(图6-19)

38

特点:一对共轭凸轮控制一页综框升降; 运动平稳,适应高速; 轮箱在机外;

沟槽凸轮开口机构; 4、 六连杆开口机构:(也叫曲柄开口机构)

(图6-21)

特点:机构简单,适应高速。耐磨损; 只能织平纹;

综框无静止时间,对引纬不利;

二、多臂开口机构 1、 工作原理

图6-22.1

2、 种 类

按传动机构分为一—单动、复动; 按梭口种类分为——全开、半开; 3、 复动式半开梭口多臂机(图6-22)

⑴ 工作原理(图6-22.2)

⑵ 特 点

安装在顶梁,影响采光; 拉刀、拉钩间变化间隙大; 适用中低速织机;

半开梭口,复动式16页综框;

综框在上无停顿时间,在下约有80

0

停顿时间;

⑶ 纹板的结构(图6-23)

⑷ 纹板结构和纹钉植法举例(图6-24)

4、 单动式全开梭口多臂机(H212)

⑴ 工作原理

每页综框由一组杆件传动,每页综框配备一把拉构或摆轮作一次往复运动,形成一次梭口; ⑵ 特 点

积极式开口,开口清晰,适合厚重毛

羽大的毛纱;

时间可调整适应不同组织;

全开式梭口;

寻找断头不需开空车;

和梭箱升降,自由投梭为一个机构并

连接卷取机构;

⑶ 运动规律的调节(图6-27.1)

(偏心齿轮的配合) ⑷ 纹链的编制 (女衣呢纹链排列图) (2/2斜纹组织链排列图) (条花呢纹链排列图)

39

5、 新型拉刀拉钩式多臂机构

⑴ 工作原理(图6-26)

⑵ 拉刀的传动(图6-25) ⑶ 特 点

积极控制综框升降运动,无需弹簧回

综装置;

复动式全开梭口,拉钩拉刀间间隙为

0,减少了综框跳动,适应高速;寻纬时多臂机转回到原来的梭口;

适应综框页数20或28页; 静止时间(90度一120度); 不适宜高速回转; 开口承载能力有限;

机构复杂,维修保养困难;

6、 回转式多臂机(图6-27)

⑴ 原 理

传动原理(图6-30)、((图6-31) 偏心轮机构(图6-32.1)

探测机构(图6-33)、(图6-34)

⑵ 特 点 1)、主要运动部件由往复式改为回转运动,

高速时更平稳,结构简化;

2)、全开梭口,上下梭口无跷动,有静止

时间;

3)、正反转保持同步; 4)、复动式; 5)、动静转换时,加速度值较小,振动冲

击小;

7、 电子多臂机

⑴ 工作原理(图6-28)

实际上,纹板状态(有孔或无孔、有钉或无钉)是典型的二进制信号,非0即1。阅读装置则读如该二进制信号,并经过放大后输出二进制控制逻辑(如进销、拨销)。

因此,阅读装置可等效成逻辑信号处

理和控制系统,而纹板则是该系统的二进制逻辑信号源。电子多臂开口机构正是基于这种思路,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⑵ 特 点

是由电子控制的,翻改品种十分简便,

能适应更高的车速;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lf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