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集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10 10: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题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教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目标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句意 读书指导法,自学法 师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设计意图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情景导入,激发学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生学习兴趣 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二、学习课文 (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李白(),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 ②汇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 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仔细体会作者当时的那种孤独之感。 2 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备课时间: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⑥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多诵读,悟诗情 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 ②复习朗读方式:表演读、轮读、叠诵、唱诵、小组读、配乐读?? ③自己带着感情读 ④四人小组读古诗 ⑤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 ⑥全班再齐读古诗 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孤独但乐观,坚定 想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教案总序号:1
3 课题 第一课 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目标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难点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 学 反 思
课上请学生自己悟诗意,学生在弄明白了单字意思之后,自己试着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然后小组同学互相讨论,学生们自己理解的诗句意思!但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们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体会不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补充资料,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但中途深入体会,效果还不错! 4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句意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自学法 师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设计意图 1.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情景导入,激发学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生学习兴趣 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学习古诗: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3.解诗题,知作者 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4. 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②汇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湖面 5 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爱美的情感。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 师强调“潭”字笔画 ③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备课时间:
教案总序号:2
6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⑤指名复述: 通过反复朗读,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体会作者所表达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的感情。 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⑥师小结: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轻松、自然) ⑦朗读想象诗歌画面 全班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 你们想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吗? 5.多诵读,悟诗情 ①师:现在黑板上有好几张洞庭湖月夜图,让我们看着这些图,自己美美地读一读《望洞庭》好不好?(全班自读古诗) ②师:说想当一会大诗人,上来吟诵这首古诗?(指名读) ③师:有很多同学还想上来读,但是时间不够了,你们在四人小组里读给其他组员听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色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秋月图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 学 反 思 本首古诗中比喻句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及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开展合理的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再在头脑中展开想象,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理解得比较不错,能感受到洞庭湖优美的秋月图。 7
备课时间:
课题 第二课 桂林山水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教案总序号:3 课型 新授课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目标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难点 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人,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 自学法朗读感悟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有感情地朗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 二、整体感知,带人情境。 1、范读课文。(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 读课文,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 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学生不但读感受) 得有滋有味, 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更可贵的是下”。(板书:甲天下) 三、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 能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自己的语言、8 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来。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欲擒故纵,出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示刚才同学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说的概括的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说法,再通过“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对比、朗读,读出赞叹之情。)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让学生领悟怎样把重点 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部分写具体,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读写紧密结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扛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合。 (板书:静清、绿) 1、中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 (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3)出示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 (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5)再次播放录象,音乐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 4、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以读促思,读中悟情。通过一段同学详细但不整齐的话再一次与原文对比。通过读让学生体会排比句的整齐美、节奏美,在读中培养语感。 9 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记忆方法,理清内容层次,在条理地加以记忆,朗读成诵,厚积以待薄发。) 四、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节。 1、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 2、出示要求。 出示文字:读读:读第三节。 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 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 (扶放结合,注重学法的迁移。) 3、朗读比赛。 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②读给一个老师或同学听 ③记住他们对你朗读的评价。 4、全班交流,并请进步特别大的同学为画面配音,其他同学欣赏。 5、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 (对比;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板书:奇、秀、险) (围绕教单目标,读写结合。让学生悟出写作方法。) 五、读写结合,延伸课外。 教学对于《桂林山水》这样的精品,只有多读,方能领悟文中之意,体会文反思 中之情,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0
备课时间:
课题 第三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案总序号:4 课型 新授课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难点 2.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方法 师生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 “感人心者,设计意图 自学法朗读感悟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城市去旅游呢?它莫先乎情”。有什么独特的风光呢?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运用现代教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你想去吗? 2.播放配乐的课文录音。 3.出示课题,释题引入。[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获得更加直观、形(“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象的感性知记。) 识,加上教师(2) 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让与动画同步我们随着课文再观赏这神奇的双龙洞,好吗?请同学们快速朗读的声情并茂课文。 二、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的范读,使学生如临其境, 1.文中写到洞中双龙的句子有哪些?(这是“双龙洞”名如见其形,学称的由来)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 生与作者的心灵距离一 3.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点?根据作者游览的顺序,画一张下予缩短了11 游览示意图。(四人小组合作)[板书] 4. 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 品读交流,理解深化。 (一)品赏路上的见闻。 1.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山色水声] 3.引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4. 理解句子“一路迎着??变换调子。” (老师朗读,学生想象,播放VCD) (二)游览外洞和内洞。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 [板书:宽、大] 2.导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很大,仿佛??” 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3.我们随叶圣陶爷爷来到外洞,必须干什么?四人小组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4.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A:孔隙的特点——窄、矮 [板书:窄、矮] B:作者的感受——好奇、险 [板书:险] 5.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形。 6. 我们来到内洞,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 A:内洞的特点—— 黑(一团漆黑)、 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 大(比外洞大得多) [板书:黑、奇、大] B: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 许多。 12 四、 情境再现,总结延伸。 1.说话训练。 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 3. 总结: 叶老游完此洞后依然兴致勃勃,又沿着溪水往上走,去观赏上一个洞——冰壶洞,冰壶洞另有一番美丽的风光。他写了另一篇游记,编在中学课本里,大家可以找来一读,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教学反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学生不但读得有滋有味,更可贵的是能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备课时间:
课题 第四课 七月的天山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师生活动过程 一、引入新课 自学辅导法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案总序号:5 课型 新授课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诗人学习兴趣。 13 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布置本节课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整体感知课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文。 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培养学生自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学自读能力。 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2.解题,了解作者: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设疑自探。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总分总)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深处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象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14 学生自学 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1)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 (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2)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明确: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叠词、比喻的用法 (3)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自读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学生用笔在书本上做出标记) 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 15
五彩缤纷——描其色; 读是理解诗句的基础,是启发情感的基本手段。整堂课,我留给学教学生充足时间去读。通过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读等丰富的形反思 式让学生进行反复读,用心体会,在有感情诵读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心愿。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时间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6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17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
(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 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 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备课时间: 教案总序号:6
18 课题 第五课 中彩那天 课型 新授课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教学词。 目标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师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自读感悟 重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略读。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 2.鼓励好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出示关键词。 3.请成绩一般的同学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对表达完整的同学提出表扬,发放进步星。 4.请学困生根据提示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只要敢于起来说,就应该表扬,发放进步星。 5.识字教学:学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学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学习掌握。 跟“手”有关的字: 跟“心”有关的字: 最容易记的字: 最难写的字: 自己练习组词写两遍,然后听写,改错。 19 第二课时 一、让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改成问题,向其它同学提问。 学生问:“父亲”正面临的一个道德问题是什幺? 教师追问:没有道德的人会怎样做? 学生问:为什幺“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教师追问:汽车难道不是财富吗? 教师帮助学生举例:“父亲”为什幺中了彩还不高兴?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充分地说明理由和根据。 二、课文精读。 1.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我”“喜悦——迷惑不解——高兴”的感情变化。 2.发挥想象,回答问题。 (1)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一家的心情怎样,体会人物对话。 (2)“父亲”不把汽车给库伯,结果会怎样? (3)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一个角色,又会怎样做? 3.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一写。 学生质疑,如何释疑?方法很多:过去传统的做法都是:教师释疑或学生释疑,其实,师生合作释疑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采用这种师生教学反思 合作解疑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生生互动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教师的调控引导作用,使师生互动起来,从而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备课时间:
20 教案总序号:
正在阅读:
《剑雨》观后感04-02
2016-2021年浑天仪模型行业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09-13
红楼梦略写(第71 72 73回)03-29
年产10万吨煤制乙醇生产工艺设计05-09
蛇年论蛇,关于蛇的传说07-03
2018高中数学专题03统计期中期末备考精讲新人教A版必修310-05
秦朝历史典故09-30
在旁听评议法院庭审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03-2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语文教案
- 学期
- 年级
- 图文
- 小学
- 鲁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