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科1101-毛舟-我对国家软实力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4-03-02 23:0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对国家软实力的思考

学号:0121101010115 班级:材科1101 姓名:毛舟

【摘要】软实力概念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前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于1990年提出的。这种软的力量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可以超越时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它主要依靠自己独立建设,不可以模仿或依靠外援,也不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取得。因此,软实力的建设比较艰难。软实力是一种终极竞争力,而且是居于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是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文化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国民素质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要素所体现的“软实力”。软实力对社会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唯如此,重视和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这在客观上要求我国的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

回溯十年前,中共十六大初次作出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逐步将文化建设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文化事业政府主导、文化产业市场主导。在五年前,中央第十七次党的代表大会提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在十八大的报告中胡总书记表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十八大报告沿袭并增强了文化在国家整个发展大计中的地位。

报告里一直在加大对文化的重视度,但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在哪?要看唐代的中国,就去日本。那里有唐代的建筑和歌舞,甚至日本天皇登基也是按照唐代礼仪。要看明代的中国,就去韩国。那里保存了明代的礼乐制度,据说曲阜孔庙曾派专人赴韩国学习中国早已失传的“文庙祭礼乐”。要看民国时的中国,就去台湾。那里保存着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在大陆却无法看到真正的传统文化,大陆的文化,只是一个四不像。我们一直再提和国际接轨,现在我们国家的

文化基本上算是“脱轨”,好多人说“洋节”在中国泛滥,但我们是不是就吸取了西方文化的精髓?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国大陆只是吸收了浅层次的、表面的物质文明,而不是精神文明。现在国家在大力倡导中国传统节日,清明、重阳等小长假的提出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挽救。

新生代的年轻人,有几个没有看过好莱坞大片?但没有读过甚至不知道《道德经》的却大有其人。当江南style、海贼王等席卷我们的视野时,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面临巨大“文化逆差”的尴尬:图书进出口贸易比例约为10:1,对外演出长期处于廉价交易状态,语言文化方面的差距更是不容轻视。好在我们已日益认识到了这一事实,并在近年加速了扭转这一局面的行动,2011年1月12日,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人物篇制作完成,从17日开始在纽约时报广场首播,每小时播放15次,从每天上午6时至次日凌晨2时播放20小时共300次,并将一直播放至2月14日,共计播放8400次。孔子学院这一“亮品牌”的酝酿与迅速发展,截至2011年8月底,各国已建立353所孔子学院和473个孔子课堂,共计826所,分布在104个国家(地区)。这是国家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软实力提升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国民素质,佛山“小悦悦事件”、虐待动物事件等等都让国民素质这个词出现的各大新闻媒体的标题中,不得不让这个泱泱大国汗颜。中国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这几年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让人痛心疾首。汶川地震举国关注,一个国家都为之牵动,一批批援助物资,一批批前往灾区的武警、医生、志愿者,国家领导人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整个国家凝聚在一起的时候,有人在贪污救灾物资,有人在趁灾抢劫……相反在日本,灾难来临时,没有呼天抢地,有的只是处变不惊、秩序井然,可能是我们国家发生类似情况的次数不多,人们没有很好的应变能力,但是却有很高的“商业头脑”,这一点在抢盐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近些年来,不少中国人的荷包鼓起来了,视野也从国内扩大到全球,“中国人与狗不得进入”的确是没有了,但总感觉外国商人看到我们的富人,就像饿狼看到了肥羊,饿狼饱了,但肥羊非但没死,反而去找了更多的狼。哪个国家的公司都害怕失去了中国这个超级大市场,这是好是坏?哪个美国总统竞选都要提到抵制中国,这又是为什么?国民素质一天不提高,中国的国家形象就永远不会有提升。

当然事情也不能看得太悲观,国家政策在向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偏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 24个字,简约而丰饶的24字核心价值观,确实凝聚了执政党牢记历史、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政治智慧和理念自信,也为未来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国际交往乃至价值的认同,提供了某种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原点。由此出发,既可回应国民迫切的现实关切,也助益中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保持相对恒定的大国形象。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除了制定一系列适合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法律与政策之外,又必须建构一种精神力量来推进我们的现代化进程,用一种文化的方式来激励与整合每个人对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集体认同,进而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内在的文化精神动力。

就像开篇所说,软实力主要依靠自己独立建设,不可以模仿或依靠外援,也不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取得。因此,软实力的建设比较艰难。文化是在逐步积淀的过程中形成的,尽管我们有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但是我们的国民素质配不上这泱泱五千年,国民素质不可能一夜提高,国家的软实力也不可能在突然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但是政府正在为此努力,我们是不是又该做点什么呢?

[参考文献]

夏卫东主编;《民族之魂》[M];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李志题主编;《给理想一点时间Ⅰ》[M];新星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 李志题主编;《给理想一点时间Ⅱ》[M];新星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王佐书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M];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舒明武著;《中国软实力》[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郑彪著;《中国软实力》[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张国祚主编;《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俞新天著;《掌握国际关系密钥:文化、软实力与中国对外战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艺衡著;《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王蒙著,《什么是文化的软实力?关键是在文化的有效性》[N];文艺报;2011年11月17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k2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