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校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4-06-03 22: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农村音乐教学现状及解决的措施

我校地处偏僻的山村,这里山大沟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人们的思想认识不高,学校所开设的音乐课程,因为各种原因而成了摆设。作为一名从事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教师,我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反思。

一、目前学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现状。 1、各学校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

很多学校表面上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行新课程改革,但还是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模式。因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仍然以升学率、合格率等成绩排名来考核每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学校又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教师工作实绩的唯一标准。音乐从来没有列入正式考试的科目之内。故此,所有教师为了评职称、争优秀,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所谓的“正课”上,特别是在考试前,音乐等所谓的“副课”课堂都被他们“霸占”了,成了提高成绩的牺牲品。当然音乐教师得不到重视,也就没有评优选先的机会了。

2、师资力量缺乏。

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很多专业的音乐教师都不愿意到农村来工作。这就导致音乐人才的缺乏。而学校则将会唱歌的教师安排兼任音乐课,本来应该是很愉快的音乐课堂,变

成了枯燥无味的唱歌课,学生也渐渐地不喜欢上音乐课了,甚至对音乐有点讨厌了。久而久之,便形成恶性循环。

3、教学设备有匮乏。

就我校而言,学生从小学到中学毕业,都没有见过真正的钢琴是什么样子了,更不用说其它的了。在音乐课上,只能用一架音色失真电子琴来凑合,大部分时间由老师范唱,学生模仿的方式来上课。这样使音乐教学的收效甚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浓,根本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4、学生的音乐基础差。

农村的学生从入学起,就没有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不认识简谱,发音不准确,没有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而作为一个音乐教师的我,面对如此巨大的困境,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学期我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但学生的收效甚微,进步不大。

5、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够。

在农村,家长和学生谈论最多的是那个学生的成绩考了多少,谁家的孩子考上了某某高中,而没有一个谈论哪个孩子的歌唱的好,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学习音乐就浪费时间,根本就没有必要学习音乐。与此同时,有些学校的领导也认为音乐课开不开设都无所谓,反正又不统考,不影响学校的综合排名。而学生随然大部分喜欢上音乐课,但又对教材上的内容又很反感,觉得太“老土”,他们更喜欢唱流行歌曲。

二、改变现状的对策。

1、改变考核制度,加强管理力度。

从目前的现状分析,上级主管部门以升学率、合格率等成绩的排名考核学校的这一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学校音乐教育的提高。如果能从实际出发,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考虑。那么,目前存在的困境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也会给农村音乐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解决师资问题,加大资金投入。

现在教师紧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都在扩招教师,“特岗教师”、“支教教师”等大批非师范院校的学生进入到了教师这一行列,但是音乐老师却十分短缺。而要解决音乐教师短缺的问题,我认为要着眼于全国各大音乐专业院校,动员毕业学生到农村来工作,同时,还要配套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不但让他们进得来,还要能留得住。

另外,还要加大对农村音乐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设立音乐教室,配备钢琴、竖笛等教学器材,保证音乐教学课时,让学生的身心真正得到音乐的熏陶,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3、组织教师,定期培训。

由于农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为了能及时了解音乐教学动态,及时给我们农村音乐教师“充电”,还需主管部门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为农村音乐教育的大力发展保驾护航。

总之,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善学生思想现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村的孩子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也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社会、学校、家长、教师等要统一思想,高度认识音乐学科,发挥该学科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改变当前落后的状况,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培养和提高农村学生的美育素质,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k1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