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妹文翻译
更新时间:2024-02-13 15:37: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祭妹文练习
◆《祭十二郎文》巩固训练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探视问候
B.后虽小差,犹尚殗殜 同“瘥”,病情稍微好转
C.此七月望日事也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D.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孤独不遇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适先生奓户入
B.召有司案图
C.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下列各句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
例: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B.阿品远官河南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亡妹生前一些生活琐事的回忆,表达了对死者生前遭遇不幸,死后葬于异乡的深切伤情,寄托了对亡妹的无限哀思,表现了兄妹间的深情厚意。
B.“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坚贞若是”,既赞扬了素文的纯洁坚贞,又指出了悲剧的根源在于诗书和礼教,写地极为深刻大胆。
C.本文以极其细腻的笔触选取典型的细节,寓情于景,写得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儿时兄妹捉蟋蟀,兄妹比肩读书等
D.本文叙事虽极琐细,但因以时间为序,以悲痛之情为线索,所以文章如珠在线,散而不乱。
翻译
① 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②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
3.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
④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
◆梳理整合
一.通假字
1.连呼则则 则通“啧”,赞叹的声音
2.后虽小差,犹尚殗殜差通“瘥” 病情稍微好转
3.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 支通“肢”
二.词类活用
1.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戚,忧愁,此处为使动用法
2.阿品远官河南 官,名词做动词,做官
◆参考答案
1.C 望,农历每月十五;
2.A B案,同“按”,查明;C支通“肢” D 涂通“途”
3.C 例句与C均为使动用法;A名词作状语,抄小路;B名词作动词,做官;D意动用法。
4.C 寓情于事
你又怕我为你心忧,阻止别人赶来告知(你的病情)。
:我后悔当时没有将童稚时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保存下来。
早知道会和你永别,那么我怎么肯远行,即使要远行,也还有多少心里话要让你听到、了解,有多少事要和你一同商量啊
(我)曾经说女子中很少(有)明了经书的旨意,熟悉过去文章典故,你的嫂子并不是不柔顺和静,但在这方面稍微有点欠缺。
篇二: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翻译的具体方法
★保留法。即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谥号、庙号、年号、书名,等等,不必翻译。
例如: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崤之战》)译文:夏天四月十三日,晋军在崤山打败了秦军,俘获了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凯旋。
★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如:祖母刘(氏)(怜)悯臣孤(独)弱(小),躬亲抚养。
★解释法。即对某个词怎么解释就怎么翻译。
例如:而世之奇伟、瑰(珍贵)怪、非常之观(景象),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
例一:大阉之乱,晋绅(古代大臣上朝讲手板插在腰带里,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 例二:天下云(比喻用法,译为“像云一样地”)集响应,赢粮而景(通“影”,比喻用法,译为“像影子一样地”)从。(《过秦论》)
例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用典故,译为“想要建立像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山封山而还那样的功绩”),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改写法。即将文言文中习惯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
例如: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县学)。
又如“下车”“视事”“乞骸骨”等等,就得按现在的说法翻译,“官吏刚到任”“任职”“告老离职还乡”
★补充法。即先补上文言句中省略成分,然后再翻译。
例如: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则(其)束载、厉兵、秣马矣。(《崤之战》)★调序法。即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译成非倒装句。
例一: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译为: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例二: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译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们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拜他为师。★凝缩法。即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
例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可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指导三
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 “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o察今》)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2.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o汤问》)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3. “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 “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促织》)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 “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 “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7.“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o襄公二十六年》)
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
8. “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
怎么样”。
例10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o汤问》)
译文: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9. “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1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
10. “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2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促织》)译文: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11.“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13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12. “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例14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例15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
13.“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16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译文: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
14. “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 难道??吗?”
例17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15. “??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
例18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
例19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
16. “为所”、“为??所”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
例20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否则,你们这些人最终都会被他俘虏!
例21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译文:却被秦国人多年蓄积的威势所挟制。
17.“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22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译文:认为天下最美丽壮观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例23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
18.“与其??孰若”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 例24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译文:与其杀掉这个僮仆,哪里比得上卖了他。
19.“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25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译文: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
例2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20.“独??耶”、“ 独??哉”连用,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27 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例28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21.“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 例29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译文:远方的主人对我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去攻打郑国,恐怕不行吧?
22. “非??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30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译文:您不是三闾大夫吗?
23.“宁??耶” 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31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
篇三:祭妹文练习
祭妹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妆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妆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幻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妆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几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矢)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剌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遗。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棉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①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 (探视问候) ②汝又虑戚一吾心(使??担忧) ...
B.①后虽小差,犹尚殗殜 (同“瘥”,病情稍微好转) ②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使??安息) ..
C.①此七月望日事也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②予弱冠粤行(男子十八岁左右的年龄) ...
D.①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 (孤独不遇)②明经义谙雅故(熟悉) ...
解析:1.C 望,农历每月十五;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2.下列各句中全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①适先生奓户入 ②憬然赴目
B.①召有司案图 ②连呼则则
C.①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②于嗟鸠兮
D.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②此既一事矣
解析:选A (B案,同“按”,查明;则,通“啧”,赞叹的声音。C支,通“肢”;于,同“吁”,于嗟,叹息声。 D 涂,通“途”; 既,同“即”,就。)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的是( )
A.①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②越国以鄙远 ...
B.①阿品远官河南 ②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
C.①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②空以身膏草野 ..
D.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②天雨雪,武卧啮雪 ..
解析.选C (C却和膏,均为使动用法,前者,使??退却;后者,使??肥美,滋润;A间,名词作状语,抄小路;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国家。B名词作动词,做官;D鉴,意动用法,以??为鉴;雨,名词作动词,下。)
4.下列解释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①而奠以文曰(介词,用) ②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于“而”,连词,表目的) ..
③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连词,表修饰) ④果予以未时还家(介词,在) ..
B①天实为之(造成) ②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介词,替) ..
③何以伐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呢) ④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成为) ..
C①因厚赂单于(介词,趁机) ②君因我降(介词,通过) ..
③欲因此时降武(介词,趁,利用) ④因丧立功(介词,凭) ..
D.①决不相欺(相互) ②所居既南北相望(互相) ..
③则将焉用彼相矣(丞相) ④相夫子,远人不服(辅佐) ..
解析:D(①表动作偏指一方,这里可译为“你”;③ 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5.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对亡妹生前一些生活琐事的回忆,表达了对死者生前遭遇不幸,死后葬于异乡的深切伤情,寄托了对亡妹的无限哀思,表现了兄妹间的深情厚意。
B.“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坚贞若是”,既赞扬了素文的纯洁坚贞,又指出了悲剧的根源在于诗书和礼教,写地极为深刻大胆。
C.本文以极其细腻的笔触选取典型的细节,寓情于景,写得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儿时兄妹捉蟋蟀,兄妹比肩读书等
D.本文叙事虽极琐细,但因以时间为序,以悲痛之情为线索,所以文章如珠在线,散而不乱。 解析.C 寓情于事
6.翻译
①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
译:你又怕我为你心忧,阻止别人赶来告知(你的病情)。
②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
译:我后悔当时没有将童稚时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保存下来。
③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
译:早知道会和你永别,那么我怎么肯远行!即使要远行,也还有多少心里话要让你听到、了解,(有多少事)要和你一同商量啊!
④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
译:(我)曾经说女子中很少(有)明了经书的旨意,熟悉过去文章典故,你的嫂子并不是不柔顺和静,但在这方面稍微有点欠缺。
正在阅读:
祭妹文翻译02-13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05-31
1250厚超重支模架专项方案10-21
性格及自我评价【优秀3篇】03-26
成立工会的请示范文02-13
中国荧光棒市场预测报告目录06-14
《贴鼻子》游戏教学设计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