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更新时间:2023-11-01 00: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2018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

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思想品德测试试卷是对九年级半个学期以来所学知识(1---7课内容)的考查,本试卷注重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试卷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图文并茂,内容鲜活,语言简洁。试题力争求活、求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有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再现,同时也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既考察教材的基础知识,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了能力立意与情感立意的宗旨,符合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相统一的要求。具体来说,试卷有三大特点: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结合重大时政热点,突出时代性。

试题涉及的时事热点有: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第1题);奥巴马连任总统(第2题);十八大的工作报告(第3题)神九飞天与天宫对接(第4题); 2.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凸显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如问题探究第18题是以我校我校设立诚信考场为背景材料,然后围绕“诚信”相关知识出了四个小问题。

3.注重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

试题既不回避教材重点、时政热点,又不照搬教材和时政观点,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如17题,重点考查的是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 但它不是直接地问,而是以辨析的形式出现,好多学生不知道怎么答题。 二.试题得分统计及分析

1.得分抽样统计:以九(7)(54人)和九(3)(55人)两班统计

题 号 1 2 3 4 总 分 103 100 60 98 平均分 0.99 0.98 0.53 0.96 得分率 99% 98% 54% 94%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5 105 80 90 104 105 102 102 105 101 105 78 735 945 1 1 0.58 0.60 0.99 1 0.99 0.99 0.99 0.99 1 0.62 7 9 100% 100% 56% 62% 99% 100% 99% 99% 99% 94% 100% 60% 60% 75% 试卷总分最高分:39分,最低分:11分,平均分:28.8 分析: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16个小题,计16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知识和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总体要求较为浅显,但学生回答不是太好,大部分考生的得分都在12-16分之间。其中1-4题为时政知识题。第1、4题老师课堂曾经讲过,学生得分较高,第2题老师讲过,学生基本也得分,考生错误较多的是第3小题,十八大报告内容老师课堂没讲,所以得分很低,四个题平均得分为3分,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时政不重视,第5-16题为教材基础知识题,该部分选择题总体来说相对简单,难度不大,但不是对知识的简单记忆,而要理解才行,所以得分率相对较高,说明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失分较多的选择题是第8和16小题,可能是由于审题不清,没有正确理解题目所表达的内容,再加上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缺乏理解运用能力。从学生错误的情况来看,学生疏于教材的基础知识,不愿意花时间去熟读和理解教材,在平时对时政关注不够,从而造成失分偏多。

第二部分是主观题,17题得分相对不高,主要是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和基础知识

2

不牢固。其实本题重点考察的是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但不少考生背不上,得分很低,平均得分在5分左右。18题,重点是对学生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的考察,考察的内容是诚信的相关知识,不少同学对第三小问诚信的价值说不出,所以这一问失分较多,而其他三个问较为简单,答案具有开放性,学生答题较好,,平均得分在8分左右。

三.考生在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或不仔细

不少考生在未审清题意、未弄懂题意的情况下就开始答题,结果造成答非所问。如有的考生回答17题第(2)问时,认为是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其实本题只要答出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即可得分,不少同学忘了答依法治国的含义。 2.回答问题不全面,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如17题的第(1)问,题目问:两则材料体现了教材的哪些知识?好多同学不懂怎么答,胡乱写,答不到要点,得分率特别低,平均为50%。 3. 基本功不扎实,无专业语言,语言组织能力不强。

许多考生在答题时大量使用生活用语(大白话),表达不规范。如18题第(3)问“为构建诚信校园提供理论依据”,不少学生答不出,可见对教材的相关知识的欠缺,在回答“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践行诚信?”时,不少考生乱写,都是空话,反映了考生语言组织能力太差,思维逻辑能力较差,不知从哪个角度答题。 4. 答题要点不明,创新能力欠缺

在阅卷过程中发现,考生均是从日常训练的解题思路来解答,未发现比较新颖的答题角度和语言组织。还有一些考生纯粹是为了拼凑答案,不管怎么样反正写得满满的,阅卷人员看半天找不出相关要点。

5.书写不规范,字迹非常潦草,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 四、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

1.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要从面向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高度,从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认识中考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把课程改革、考试改革、教学改革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中考改革对初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同时,要根据中考改革的要求,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3

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2.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学习。

平时教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类和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做到:

(1)从知识的整体中去把握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规定性; (2)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理解,不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理解,而且还要对教材内容重新加工、提炼,对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3)要把知识学活、用活。对所学知识加以整理,形成知识体系,做到能随时将知识线索从大脑的记忆库中调出来,又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整体把握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着力点。并且通过围绕社会热点,开设相关专题,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创设情境来沟通学科之间的联系。 3.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政治中考命题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关心或面临的重大自然和社会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切不可到复习最后阶段才要求学生背时事政治,而应将时事政治的学习和掌握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去。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寻找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特别是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科技,关注环保,从材料中汲取营养,拓宽视野,把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获取的新观念、新理论、新科技、新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训练是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进行科学训练,教会学生怎样审题,怎样答题,对训练题、考试卷要及时评讲,讲评时不要学生去记住答案,要达到巩固基础识,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目的。教师应注意从答题的每一个环节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组织答案,学会科学表达。要经常指导学生用思想品德学科专业术语答题,不用口语答题,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卷面的整洁性。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jf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