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教案-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小数的四则运算 精品

更新时间:2024-05-12 01: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单元 小数的四则运算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乘、除的意义和掌握计算法则。 2、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和乘除法。 3、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数。

4、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

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小数加法和减法

课题: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的例1、例2,第7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

八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

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2.5= 6.03+8.47= 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已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 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2) 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接着讨论:

(3)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 2.让学生做第7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学习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

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来计算,以后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 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则,齐读一遍。

7、做第78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1.做第1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例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 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3.735+4.075=7.81(千克)

答:一共采集了7.81千克。

例2:少先队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多少千克?

7.81-3.735=4.075(千克)

答: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

课后附记:

课题二:小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的例3、例4及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十八的

第3—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

算。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力。 教具准备:小数加减法口算卡 一、复习旧知

笔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4.58+3.207= 6.80—4.179= 18.327-427.573=

做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根据什么进行检验;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最后指名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3。

教师出示例3,并提问:“谁能说一说整数三个数连加怎样列竖式?” 使学生明确整数连加列竖式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然后让学生讨论例3怎样列连加竖式。让学生各抒己见。

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订正时,再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验算之前,教师可以提问:“整数连加怎样验算?”再向学生说明,小数连加与整数连加的验算方法一样,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然后让学生验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验算时,列的竖式对不对,最后集体订正。 2.做例3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先做第1小题,检查学生列的竖式是否正确,算完之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重点纠正出错的地方。

做第2小题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分步列式计算,可以让学生先试着列式,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

3、学习例4

小组互助学习,讨论探究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八的第3—7题。

做第3题,做题之前,教师亲自解学生是否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提问:“怎样理解装订图书比修理桌椅少节约了3.7元这句话?”然后再让学生分步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做第4题,向学生说明除了第1小题,其它小题都要分步列式计算。教师对个别问题可直接纠正,对比较普遍的问题耍在集体订正时重点说—说。

3.做第5题,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列竖式计算,把每步计算的得数填在方框内。 4.做第6题,让学生把得数直接填在书上,先不要求速度。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提醒学生以后在口赞: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还可以再出下面一些题目,要求在3分内完成。(小黑板)

5.做第7题,做题之前,教师要说明题意,把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再计算。找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教师行间巡视,检查学生复名数改写成小数是否正确。订正时.让计算有错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提醒学生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四、小结 教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于么?”

板书设计: 例3:6.08+12.3+9.72=

例4:用计算器计算:18.7+3.96

教学设计:本课知识在设计教学方法时,采用了自学的方法,主要原因是学生已

经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但考虑到部分学生智力的因素,在自学中加进了讲授的方法。

课后附记:

课题四: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页的例5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十九的第l一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

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培养能力。

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86页的口算练习(6)的前14道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把书翻到第186页,做口算练习(斑的前14道小题,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教师:“谁能说一说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学习新知.

1.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使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教师:“前面提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中的数都是什么范围的数?”使学生明确这些运算定律都是在整数范围内。接着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小黑板)

学生算完后,还可以让他们再任意举两个这样的例子,看看交换加数的位置,改变三个加数的运算顺序后得数有没有变化。 教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 接着再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那么相加的两个数,三个数的范围,都可以是什么样的数?”使学生明确,加法的运算定律的适用范围可以包括整数和小数。 2.自学例5

教师出示例5,让学生观察例题有什么特点。并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写出每步根据的是什么运算定律,算完后,让学生把书翻到第81页,看例5的两种算法,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你的算法与小林、小青的哪一种一样?,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使大多数学生都明白;小青的算法简便告诉学生以后在计算时,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做第8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做第1题,可以提示学生,先观察题中的三个加数,再根据运算定律填数。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根据的是什么运算定律。

做第2题,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辅导差

课题四: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页的例5和“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十九的第l一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

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培养能力。

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86页的口算练习(6)的前14道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把书翻到第186页,做口算练习(斑的前14道小题,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教师:“谁能说一说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学习新知.

1.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使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教师:“前面提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中的数都是什么范围的数?”使学生明确这些运算定律都是在整数范围内。接着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小黑板)

学生算完后,还可以让他们再任意举两个这样的例子,看看交换加数的位置,改变三个加数的运算顺序后得数有没有变化。 教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 接着再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那么相加的两个数,三个数的范围,都可以是什么样的数?”使学生明确,加法的运算定律的适用范围可以包括整数和小数。 2.自学例5

教师出示例5,让学生观察例题有什么特点。并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写出每步根据的是什么运算定律,算完后,让学生把书翻到第81页,看例5的两种算法,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你的算法与小林、小青的哪一种一样?,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使大多数学生都明白;小青的算法简便告诉学生以后在计算时,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做第8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做第1题,可以提示学生,先观察题中的三个加数,再根据运算定律填数。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根据的是什么运算定律。

做第2题,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辅导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j6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