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经典之一 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

更新时间:2023-10-08 02: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理论经典之一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英国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第四篇中严厉批判了重商主义所推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他把重商主义的实质概括为“限制和管理的学说”。他认为这种学说不让个人在平等自由和公平的条件下按照各自的意愿追求各自的利益却给某些产业部门以特权而给其他产业部门以限制其结果只能是违背自然规律阻碍经济发展。他在批判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学说和政策之后根据“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的资产阶级原则把国家的职能缩小到仅为抵御外国侵略、维持社会秩序和建设一些公共工程的最低限度。国家既然缩小了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也随之缩小为国防费用、司法费用和建设费用三项。他主张国家财政支出应当尽量节省以建立“廉价政府”。 理论经典之二新古典财政学 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财政学是20世纪西方财政学发展的重点这一传统发轫于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奥意财政学者和瑞典学者对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公共产品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公共支出分析中的应用这一应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地。奥意财政学者提出了系统的公共产品理论虽然这只是很初步的。奥意财政学者塔莱奥尼、马佐拉、马尔科、萨克斯等人对此做出了贡献。 潘塔莱奥尼在1983年发表的《对公共支出理论的贡献》一文中对公共支出作了分析。马佐拉在1980年出版的《论财政科学》一书中对公共产品价

格的形成作了系统的表述。马尔科把国家活动视为一种特殊的受资源稀缺性约束的生产性活动。 奥意财政学者的观点虽存在差别但这只是细微的。他们都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说明公共产品理论。他们都认为边际效用理论除了适用于私人产品外还适用于公共产品。但由于公共产品消费的不可分性人们无法通过消费数量的调节来改变边际效益因此只能通过改变成本税收价格来适应同一数量的公共产品这就具体表现为不同的个人支付不同的税收价格。 瑞典学者也在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阶段作出了贡献其中主要是威克塞尔和林达尔。威克塞尔主张将公共产品带给人们的好处与个人为公共产品供应所作出的贡献结合起来即征税应按受益原则进行。他还指出了意大利财政学者简单地模拟市场而忽视了政治程序对公共产品有效供应的影响的倾向并强调了政治程序在公共产品供应中的作用。他认为理想的政治程序是由消费者对若干由预算支出和税收份额组成的选择方案进行投票政府依据获得一致支持的方案来提供公共产品但这种理想状态是不存在的因此他提出以“近似一致”原则来取代一致原则。威克塞尔从市场到政治的论述指出了公共产品供应不仅仅是一个市场问题而且还是政治问题。威克塞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政治程序的角度指出了公共产品供应的实质。 林达尔正是在威克塞尔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关于公共产品供应的模型。在模型中林达尔分析了两个政治上平等的

消费者共同分担公共产品成本的问题。 瑞典学者的贡献深化了奥意财政学者对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对公共产品的最佳供应问题作了数量分析。这些学者的研究形成了财政学上的斯堪的纳维亚传统只是这种传统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并没有对英美财政学产生较大的影响。 理论经典之三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 公共产品理论经过马斯格雷夫等人在20世纪30和40年代的努力于50年代在英语学术界得到较大的发展尤其是萨缪尔森的两篇经典论文发展了公共产品的需求理论。 萨缪尔森首先对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做了数学界定并给出了现在广为人们应用的公共产品定义。他认为公共产品就是这样的产品即每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不会减少任何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萨缪尔森又进一步阐述他的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理论。他假设社会上有两个人A与B、两种产品X与G生产可能性曲线与个人消费偏好等不变那么所有帕累托优化条件中最优的是最终的相切条件即①配置给私人的一个单位的任何私人产品的社会福利意义必须对每个人在边际上都相等②使相对边际社会成本等于所有人边际替代率之和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事实上已由效用可能性曲线上的极乐点与社会福利曲线相切给定。他认为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边际成本与鲍温等人所说的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由个人曲线纵向相加获得是一样的。 蒂布于1956年发表的《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一文构建了一个地方性公共产品模型进一步

发展了公共产品理论。 在60年代关于公共产品最佳供应问题及其相关的林达尔模型、萨缪尔森模型纯公共产品、非纯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等内容也陆续进入西方财政学。公共产品理论大大丰富了西方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引起西方财政学根本思路的变化并在西方财政学中占据了核心理论的地位。此时不仅公共支出是为了公共产品供应而提供费用而且税收也被视为人们为享受公共产品而支付的价格。这样整个财政学的支出和收入部分从根本上就围绕着公共产品的供应来展开使得西方财政学的根本思路发生了基本的变化。 理论经典之四公共选择财政学的发展 公共选择财政学是20世纪50-70年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促进了财政学向公共经济学的转变。具体地说其作用主要有第一扩大了财政实证分析的领域。实证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可选择的财政制度在个人选择上对私人经济中个人和集体行为的现存的和潜在的影响2可选择的财政制度在公共选择上对公共经济中个人和集体行为的现存的和潜在的影响3可选择的政治或集体选择制度在公共选择上对公共经济中个人和集体行为的现存的或潜在的影响。公共选择理论在这几方面都扩大了财政实证分析的范围。第二修正了规范财政学的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影响保持了古老的规范税收理论论述的正统性而这种正统性正是把福利经济学标准用于财政学上时所缺少的。 与其他财政理论相比公共选择财政学更

重视对财政决策过程的研究它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阿罗不可能定律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证明了不存在一个理想的规则能使社会或任何一个集体从个人序数偏好得出社会的偏好和选择。如果个人偏好难以转化为社会偏好那么它对作为一种公共决策的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后来森Sen1970等人通过放松阿罗不可能定律的约束条件来扭转这一灾难性的结果这直接推动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 与以上这条数理分析思路不同布坎南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198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等人的理论更偏向实证分析。他将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的利益概念用到政治决策领域使政治过程称为一种旨在获得相互利益的合作方法但这种过程的结果取决于“博弈规则”即广义的秩序。这样秩序就变得非常重要需要立宪改革。他认为要向政治家提建议或对特定争议的结局施加影响往往是无效的在给定的规章制度中结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既定的政治集团。 奥尔森通过分析集体行动的逻辑对公共选择财政学作出了贡献。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奥尔森所致力于解决的是公共选择的动力、公共选择中的均衡问题即利益集团间的冲突问题。 根据经济人的假设公共选择财政学还对公共部门各种主体选民、政治家和官僚的行为作了分析。 在六七十年代公共选择理论开始出现在几乎所有的财政学著作中并且逐步补充进了单峰偏好、中间投票人模型、利益集团、政党、官僚的行为和影响等内容成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iu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