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软件应用课内实验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19 11: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ArcGis软件应用 课内实验报告

姓 名

班级学号 21001201 指导教师 舒 珺

2014年 11 月 25日

目 录

实验一、使用 ArcMap浏览地理数据 .................................................................................................... 3

一、实验目的 ........................................................................................................................... 3 二、实验准备 ........................................................................................................................... 3 三、实验步骤及方法 ............................................................................................................... 3 四、实验报告要求 ................................................................................................................. 10

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 12

一、实验目的 ......................................................................................................................... 12 二、实验准备 ......................................................................................................................... 12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12 四、实验报告要求 ................................................................................................................. 16

实验三、影像配准及矢量化 ................................................................................................................. 17

一、实验目的 ......................................................................................................................... 17 二、实验准备 ......................................................................................................................... 17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17

实验四、空间数据处理 ......................................................................................................................... 21

一、实验目的 ......................................................................................................................... 21 二、实验准备 ......................................................................................................................... 21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21

实验五、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 26

一、实验目的 ......................................................................................................................... 26 二、实验准备 ......................................................................................................................... 26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26 四、实验报告要求 ................................................................................................................. 33

实验六、缓冲区分析应用(综合实验) ................................................................................................. 34

一、实验目的 ......................................................................................................................... 34 二、实验准备 ......................................................................................................................... 34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34

实验七、地形分析-----TIN及DEM的生成及应用(综合实验) ........................................................ 41

一、实验目的 ......................................................................................................................... 41 二、实验准备 ......................................................................................................................... 41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41

实验八、Model Builder 土壤侵蚀危险性建模分析 (综合实验) ................................................... 50

一、实验目的 ......................................................................................................................... 50 二、实验准备 ......................................................................................................................... 50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50

实验九、水文分析-DEM应用 ................................................................................................................ 55

一、实验目的 ......................................................................................................................... 55 二、实验准备 ......................................................................................................................... 55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55

实验十、网络分析(道路网络分析) ................................................................................................. 59

一、实验目的 ......................................................................................................................... 59

I

二、实验准备 ......................................................................................................................... 59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59 四、实验报告要求 ................................................................................................................. 68

实验十一、3D 可视分析 ....................................................................................................................... 69

一、实验目的 ......................................................................................................................... 69 二、实验准备 ......................................................................................................................... 69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69 四、实验报告要求 ................................................................................................................. 70

实验十二、ArcMap制图-地图版面设计 ............................................................................................ 71

一、实验目的 ......................................................................................................................... 71 二、实验准备 ......................................................................................................................... 71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71

II

实验一、使用 ArcMap浏览地理数据

一、实验目的

? 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以及如何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 2.认识ArcMap 图形用户界面。

3.通过浏览与地理要素关联的数据表,你可以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连接的。

4.掌握GIS两中基本查询操作,加深对其实现原理的理解。 5.初步了解设置图层显示方式-图例的使用。

二、实验准备

实验数据--Redlands 市土地利用及街区矢量数据

三、实验步骤及方法

1.启动 ArcMap

? 启动ArcMap。执行菜单命令:开始>>所有程序>> ArcGIS>> ArcMap

? 当出现ArcMap 对话框时,点击 \单选按钮,然后点击 OK 确定,

创建一个新的空地图。

2.检查要素图层

? 执行菜单命令File>>Open.

? 浏览到包含有你下载的练习数据的文件夹(比如D:\\ArcgisEx\\Ex1),然后点击

Redlands.mxd。 ? 点击Open 按钮。

3

3.显示其它图层

在地图中显示其它图层,铁路、街道、及ESRI的位置。

? 选中Railroads图层旁边的检查框. Redlands市的铁路就会显示在图中。. ? 现在,选中Streets 旁边的检查框就可以显示Redlands 市的街道。

4.查询地理要素

? 在“Tools”(工具)工具栏上,点击查询按钮

。如果看不到“Tools”工具栏,在

菜单栏空白的地方点击右键,然后点击选项“Tools”。

4

5.检查其它属性信息

? 执行菜单命令“Bookmarks”(书签)>>“Original”(恢复)。

? 地图显示区将显示这些图层:Donut Shops,Railroads,Streets,及Land Use。 ? 在图层列表(TOC)中,选中Railroads然后点击右键执行“Open Attribute Table”(打

开属性表)命令。

5

6.设置并显示地图提示信息

? 在图层列表中(TOC),右键点击图层--Donut Shops 的名字,然后点击“Properties”(属

性)命令。

? 在出现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Labels”(字段)选项页。在主显示字段下拉列表框中,

6

选中字段:Address。

7.根据要素属性设置图层渲染样式

? 首先,在图层列表(TOC)中反选Landuse 边上的检查框(将√去掉),从而关闭图层Land

Use 的显示。然后右键点击图层-Streets,点“Properties”菜单命令。在出现的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点击“Symbology”(符号)选项页。

? 在对话框的左边区域,有地图渲染方式列表。点击“Categories”(类别),依次点击“Unique

values”(唯一值)。在“Value Field”(值字段)下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字段“CLASS”。 ? 然后点击按钮“Add All Values”(添加全部值)。

? 点击按钮“应用”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的渲染方式列表中,点“要素”,然后点“确定”

7

按钮,恢复原先的渲染方式和显示风格。

8.根据属性选择要素

? 执行菜单命令“Selection” (选择)> >“Select By Attributes”(通过属性选择)。

点击“应用”按钮。

8

9.使用空间关系选择地理要素

? 执行菜单命令“Selection” (选择)> >“Select By Location”( 通过位置选择)。 ? 在“Select By Location”对话框中,对过选择操作,形成如下的一个表达式,“我想要

从图层--Donut Shops 中选择要素,这些要素位于距图层--Street中被选中的要素1000米的区域内”。

9

? 点击属性查询按钮,查询地图显示区中任意公交站点的属性,可以看到经过公交站

--“云南大学”的公交线路有3条,可进一步查询每条公交线路的详细数据。

7.导入GPS数据,生成图层

? 执行菜单命令:“Tools”>>“Add XY Data”,在“添加XY数据”窗口中,选择已

添加的XY数据表,指定X坐标字段(东经)和Y坐标字段(北纬), ? 按“Edit”按钮,进入选择坐标系统。一般GPS系统采用的坐标系统为WGS_1984。 ? 在图层控制面板(TOC)中,右键选中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的事件图层。在出

现的菜单中,执行“Data”>>“Export Data”命令

15

四、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阐述基本原理和概念(要素类、要素数据集)

同类空间要素的集合即为要素类,如河流、道路、植被、用地和电缆等。要素类之间可以独立存在,也可具有某种关系。当不同的要素类之间存在关系时,我们将其组织到一个要素数据集中。建立了要素集后,就可以在其中建立各种要素类。

要素数据集是存储要素类的集合。建立一个新的要素数据集,必须定义其空间参考,包括坐标系统(地理坐标、投影坐标)和坐标域(X、Y、Z和M范围及精度)。数据集中所有的要素类必须使用相同的空间参考,且要素坐标要求在坐标域内。

2)Geodatabse 空间数据库模型的特点。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实现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一体化存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基于Access文件的格式-称为PersonalGeodatabase,另一种是基于Oracle 或SQLServer等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geographic database 的简写,Geodatabase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Geodatabase是ArcGIS软件中最主要的数据库模型。

Geodatabase 支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表中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 在Geodatabase 数据库模型中,可以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同时存储在一个数据表中,每一个图层对应这样一个数据表。

Geodatabase可以表达复杂的地理要素(如,河流网络、电线杆等)。比如:水系可以同时表示线状和面状的水系。

16

实验三、影像配准及矢量化

一、实验目的

1.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 2.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 3.熟悉GRAMIN GPS手持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注意:在基于ArcMap 的操作过程中请注意保存地图文档。

二、实验准备

数据:昆明市西山区普吉地形图1:10000 地形图--70011-1.Tif,昆明市旅游休闲图.jpg (扫描图)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

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 打开ArcMap,在工具栏显示区的空白处点击右键,在出现的菜单在选中

“Georeferencing”,从而打开影像配准工具栏。

? 把需要进行配准的影像—70011-1.TIF增加到ArcMap中,会发现“影像配准”工具

栏中的工具被激活。

2.输入控制点

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通过读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控件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一般在实际中,这些点应该能够均匀分布。 ? 在“影像配准”工具栏上,点击“Add Control Points”按钮,添加控制点。

17

? 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

位置,如下图所示:

检查控制点的残差和RMS,删除残差特别大的控制点并重新选取控制点。转换方式设定为“二次多项式”

? 执行“Georeferencing”>>“Rectify”,进行配准,得到“70011-11.img”

18

? 关闭并移除“70011-1.tif”,添加“70011-11.img”

3.设定数据框的属性

? 在“Georeferencing”菜单下,点击“Update Georeferencing”进行更新显示。执行菜

单命令“View”>>“Data Frame Properties”

? 设定数据框属性,在“常规”选项页中,将地图显示单位设置为“米”

? 在“坐标系统”选项页中,设定数据框的坐标系统为

“Xian_1980_Degree_GK_CM_102E”(西安80投影坐标系,3度分带,东经102度中央经线),与扫描地图的坐标系一致。 ? 再次更新后,就变成真实的坐标。

4.分层矢量化-在ArcCatalog中创建一个线要素图层

19

? 请参照以上过程,完成由投影坐标系-BEJING_1954_GK_ZONE_17N到投影坐标系

25

实验五、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 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 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 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 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 缓冲区分析(Buffer)、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 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 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

3. 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准备

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包括: Slope1(栅格数据),Landuse(栅格数据),landuse92,r5yield,emidalat 街道图层AIOStreets 和城市地籍图层:AIOZonecov 气温.shp,YNBoundary.shp (云南省的边界)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了解栅格数据

? 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数据源”选项,可以查看此栅格图层的相关属性及统计信

息。

? 打开“空间分析”工具栏,点击图标

,查看栅格数据的统计直方图:

26

? 新建ArcMap地图文档:加载离散栅格数据:Landuse,在TOC中右键点击Landuse,

“打开属性表”

查看字段“Count”可以看到每种地类所占栅格单元的数目

2. 用任意多边形剪切栅格数据(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 打开编辑器工具栏,开始编辑ClipPoly,根据要剪切的区域,绘制一个任意形状的多边

形。打开属性表,修改多边形的字段“ID”的值为1,保存修改,停止编辑。

27

? 执行命令:“Spatial Analyst” >>“Convert”>>“Features to Raster”,实现要素转换成

栅格。

得到的结果即是以任意多边形剪切的Landuse数据

3. 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

通过栅格重分类操作可以将连续栅格数据转换为离散栅格数据 ? 打开“空间分析”工具栏,执行菜单命令“重分类”,“Spatial Analyst” >>“Reclassify”

点开“Classify”,将坡度栅格重新分为5类:0-8 、8-15 、15-25、25-35、35 度以上。 更改了分类之后

4. 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

找出坡度在25度以下的区域 ?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执行“空间分析”工具栏上的命令:“Spatial Analyst” >>“Raster

Calculator”,打开栅格计算器。表达式”Slope1”<=25

5. 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

?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加载Landuse92栅格图层,打开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 Tools” >>“Zonal” >>“Tabulate Area”,打开“面积制表”

28

打开得到的交叉面积数据表,观查其中的记录,理解本操作的意义是什么?

6. 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

? 打开ArcToolbox,执行“Spatial Analyst Tools” >>“Zonal” >>“Zonal Statistics as Table”

打开“区域统计到表”分析工具,按下图所示指定参数

点击上面数据表中的“Options”按钮,执行“Create Graph Wizard”命令,创建图形 根据向导提示,设定参数,生成不同粮食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的统计图表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产量最低区有较低的有机质含量,中产区有机质含量较高,这表 明较高的有机质含量会带来较高的产量。最高产量区有机质含量较低可能是其他因素的影响。

29

7. 缓冲区分析(Buffer)

? 执行菜单命令:“Selection” >>“Selection By attributes”(通过属性选择)

? 构造表达式:\,从图层AIOStrees中,选择街道名称为

CYPRESS的街道

? 执行“工具”菜单中的“缓冲区向导”命令,或点击“缓冲区向导”图标,打开缓

冲区向导对话框:通过缓冲区向导,建立所选择街道的50米缓冲区(一个多边形图层)

8. 空间关系查询

? Select By Location:根据位置选择 执行“Selection” >>“Selection By Location”

(通过位置选择)找出与街道“CYPRESS”的50米缓冲区相交的地块。

30

9.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

? 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图层:气温.shp 、YNBoundary,打开“空间分析”工具栏,

执行菜单命令“Spatial Analyst”>>“Interpolate to Raster” >>“Spline”,打开样条线。

2001年平均气温样条函数空间内插

? 执行菜单命令“Spatial Analyst”>>“Options”,通过设置相关选项和参数,重新进

行空间插值,得到如下的结果(用“距离权重倒数”内插方法)

31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Kriging

参考以上操作,生成2002年的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图:

32

2002年平均气温样条函数空间内插

10. 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

? 打开“空间分析”工具栏,执行菜单命令“Spatial Analyst”>>“Cell Statistics”(像

素统计)

11. 邻域统计(Neighborhood)

通过设置图例,使图层:NbrMeanofemidalat和emidalat有如下的效果,将地图适当放大,并在TOC面板中通过交替进行打开和关闭图层NbrMean of emidalat的操作,观察NbrMean of emidalat和原始栅格间的差别。

四、实验报告要求

三种内插方法比较:

1、SPLINE是以减少一定坡曲率的方式,生成精确的穿过输入数据点的光滑表面。由于SPLINE是基于生成具有连续的二阶导数和最小的平方曲率的插值方法,所以它适合那些空间连续型数据。比如生成降雨量模拟表面以及污染物浓度渐变曲面。

2、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是一种常用而简便的空间插值方法,它以插值点与样本点间的距离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离插值点越近的样本点赋予的权重越大。

3、克里格插值法分为普通克里格法和泛克里格法。克里格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相邻变量的值,利用变异函数所揭示的区域化变量的内在联系来估计空间变量数值。克里格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对已知点进行结构分析,也就是说,在充分了解已知点性质的前提下,提出变异函数模型;第二步是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克里格计算。

33

实验六、缓冲区分析应用(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缓冲区分析是用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和邻近程度的一类重要的空间操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应达到以下目的:

1.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2.熟练掌握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技术方法。

3.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

数据准备:图层文件point.shp,lline.shp,polygon.shp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

1.1点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 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 >>“Euclidean Distance”,

打开欧几里德距离。

1.2线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 >>“Euclidean Distance”; 设置“环境设置”中“常规选项”中的“输出范围”为“Same As Display”

34

1.3多边形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与创建线的缓冲区相同,先将地图适当缩小,将“环境设置”中“常规选项”中的“输出范围”为“Same As Display”

2.综合应用实验

2.1 水源污染防治

? 打开ArcToolbox,执行“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 >>“Euclidean Distance”

命令。

? 显示并激活由point.shp产生的新栅格图层EucDist_point2(如下图)。

35

? 键点击栅格图层eucdist_poi1,在右键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设置图层显示符号,

可调整分类和设置图例显示方式。

? 打开“空间分析”工具栏(首先要确保“空间分析”扩展模块已经加载),执行菜单命

令“Spatial Analyst” >>“Raster Calculator”,打开栅格计算器,将距离≤0.1 以内的区域提取出作为缓冲区进行专项的污染防治。

36

2.2 受污染地区的分等定级

?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添加图层:point.、StudyArea。打开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 >>“Euclidean Distance”,打开欧几里德距离,得到新的栅格图层Dist_of_Point;

注意:指定输出范围为“Same As StudyArea”

? 打开“空间分析”工具栏,执行命令:“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 >>“Euclidean

Distance”,基于栅格图层Dist_of_point 进行栅格计算,分别提取(”Dist_of_point”≤0.1)和区域、及(”dist_of_point” >= 0.1 & “dist_of_point” <= 0.15)的区域,分别得到栅格图层:“Calculation”和“Calculation2”;

? 对栅格图层:“计算2”进行重分类运算(执行命令“Spatial Analyst” >>“Reclassify”),使得原来的True(1)值为0,False(0)值为1,得到新的栅格图层:Reclass of Calculation2。

37

? 利用栅格计算器将图层“Calculation”与“Reclass of Calculation2”相加,得到中间结

果:Calculation3

? 执行命令“Spatial Analyst” >>“Reclassify”对栅格图层“Calculation 3”按分等定级

的要求进行分类得到结果栅格图层“Reclass of Calculation 3”。 (<=0.1的区域污染级别定为1)=0.1且<=0.15的区域级别定为2,>0.15的区域级别定为3)

2.3 城市化的影响范围

?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添加图层:urban.shp、UrbanArea,对urban图层中的自

然保护区图斑(属性Type=”保护区”)执行“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 >>“Euclidean Distance”命令,得到Dist_Nature);对urban图层中的除了自然保护区的所有图斑执行“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 >>“Euclidean Distance”命令,得到Dist_Res。(注意:“环境设置”设置中,常规设置->的输出范围请选择为:SameAs UrbanArea)

38

保护区的缓冲城镇的缓冲

? 对图层Dist_Nature执行栅格计算(使用空间分析工具中的栅格计算器),提取<=0.05

的区域,并进行重分类,使得原来的True(1)值为0,False(0)值为1,得到“Reclass of Calculation”。

? 对图层Dist_Res进行栅格计算提取<=0.06的区域,得到“Calculation2”;

? 将图层“Reclass of Calculation”与“Calculation 2”相乘的栅格计算,得到城市化范围

“Calculation 3”图层。

39

? 仔细思考以上操作过程,对得到的结果进行解释

40

实验七、地形分析-----TIN及DEM的生成及应用(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DEM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是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一种数字方 法、途径,它的应用可遍及整个地学领域。通过对本次实习的学习,我们应: a)加深对TIN 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

b)熟练掌握ArcGIS中建立DEM、TIN 的技术方法。 c)掌握根据DEM或TIN 计算坡度、坡向的方法。

d)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

软件准备:ArcGISDesktop 9.x ---ArcMap(3D分析模块)

实验数据:矢量图层:高程点Elevpt_Clip.shp,高程Elev_Clip.shp,边界Boundary.shp, 洱海ErHai.shp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TIN 及DEM 生成

1.1由高程点、等高线矢量数据生成TIN转为DEM

? 执行工具栏“3D Analyst”中的菜单命令“3D Analyst”>>“Create/Modify TIN”( 创建

/修改TIN)>>“Create TIN Features” (从要素生成TIN)。

? 执行工具栏“3D Analyst”>>“Convert”(转换)>>“TIN to Raster”( TIN 转换到栅

格),指定相关参数:“Attribute”(属性):“ elevation”(高程),“Cell Size”像素大小:“50”,输出栅格的位置和名称:“TinGrid”

41

1.2 TIN的显示及应用

? 在“Add Renderer”(添加渲染)对话框中,将“Edges with the same symbol”(所有边用

同一符号进行渲染)和“Nodes with the same symbol”(所有点用同一符号进行渲染)这两项添加么TIN 的显示列表中,

TIN 转换为坡度多边形

? 新建地图文档,加载图层“TIN”,参考上一步操作,将“Face slo pe with graduated color

ramp”(面坡度用颜色梯度表进行渲染)和“Face aspect with graduated color ramp”(面坡向用颜色梯度进行渲染)这两项添加到TIN 的显示列表中

? 在上面的对话框中,选中Slope,点击 “分类” 按钮,在下面的对框中,将”类” 指

定为 5,然后在 “间隔值” 列表中输入间隔值:“ 8,15,25,35,90”,如下图所示

42

? 执行“3D Analyst”工具栏中的命令“3D Analyst”>>“Convert”(转换)>>“TIN to Features”

(TIN 转换到要素),按下图所示指定各参数: ? 得到多边形形图层:“tinSlopef”,它表示研究区内各类坡度的分布状况,结果是矢量格

式,打开其属性表可以看到属性“SlopeCode”为数值“1,2,3,4,5”

? 参照以上步骤,得到坡向多边形图层

? 得到多边形形图层:“tinAspectf”,它表示研究区内各类坡度的分布状况,结果是矢量

格式,打开其属性表可以看到属性“tinAspectf”为数值“-1到9”

43

得到的坡向多边形中属性AspectCode的数值(-1,1,2,3,4,5,6,7,8,9)分别表示当前图斑的坡向(平坦、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其中1,9 是相同的可以合并为1

2. DEM的应用

2.1坡度:Slope

加载3D分析扩展模块,打开[3D分析]工具栏,执行菜单命令“3D Analyst”>>“surface analysis”(表面分析)>>“Slope”

44

? 执行菜单命令:“3D Analyst”>>“surface analysis”(表面分析)>>“Slope”。按如下所

示,指定各参数: ? 得到剖面曲率栅格:“Slope of Slope of tingrid”

2.2 坡向:Aspect

? 执行菜单命令:“3D Analyst”>>“surface analysis”(表面分析)>>“Aspect”,按下图

所示,指定各参数:得到坡向栅格:“Aspect of tingrid”

45

坡向栅格

? 执行菜单命令:“3D Analyst”>>“surface analysis”(表面分析)>>“Slope”,按下图所

示指定各参数:生成平面曲率栅格:“Slope of Aspect of tingrid”:

2.3提取等高线

? 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3D Analyst Tools”>>“Raster Surface”>>“Contour”(等高线)

? 生成等高线矢量图层:Contour_tingrid:

46

2.4计算地形表面的阴影图

? 执行菜单命令:“3D Analyst Tools”>>“Raster Surface”>>“Hillshade”(山影),按下

图所示指定各参数:生成地表阴影栅格:“Hillshade of tinGrid”:

? DEM渲染: 关闭除“tingrid”和“Hillshade of tingrid”以外所有图层的显示,并将“tingrid”置于“Hillshade of tirngrid”之上,右键点击“ tingrid”,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执行属性,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参照下图所示设置“Symbology”选项页中颜色。

打开工具栏[效果],如下图所示,设置栅格图层[tingrid]的透明度为:[40%]左右。

47

2.5可视性分析

A.通视性分析

?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打开“3D Analyst”工具栏,从工具栏选择“Create Line of sight”

(通视线)工具:

绿色线段表示可视的部分,红色线段表示不可见部分

B.可视区分析:移动发射基站信号覆盖分析

? 在[3D 分析] 工具栏中,执行菜单命令: “3D Analyst Tools”>>“surface analysis”(表

面分析)>>“Viewshed”(视域),生成可视区栅格:“ViewShed of 移动基站”:更改移动基站符号,使移动基站更好观察

48

其中绿色表示现有发射基站信号已覆盖的区域,淡红色表示无法接收到手机信号的区域

2.6地形剖面

? 在上一步基础上进行,打开“3D Analyst”工具栏,点击“Interpolate Line”(插入线)

工具,跟踪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可以从tingrid中得到高程值

? 点击“Create Profile Graph”(创建剖面图)按钮,得到上一步所生成的3D线段的剖面

图:

4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it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