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5月份)(解析版)

更新时间:2023-10-05 21: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包场高级中学高二

(下)月考历史试卷(5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6小题,共96.0分)

1.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昭侯封桓叔(昭候之叔)于曲沃。师服预言:“吾

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师服意在( )

A. 离间宗亲关系 B. 取消分封制度 C. 维系统治秩序 D. 建立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A.与材料中宗法关系作用不符合,排除; B.此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度,排除;

C.“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体现出分封制等级关系,“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说明该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正确; D.先秦时期没有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排除。 故选:C。

本题以西周分封制为考点,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师服意在维系统治秩序。 本题以分封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2. 《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

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C

【解析】A.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排除; B.三公九卿制是秦朝中央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

C.根据材料所述,公元前221年清朝建立,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分封制,全国推行中央垂直管理的郡县制,正确;

D.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制度,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知识,郡县制与分封制区别: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由此来解读材料即可。

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和对郡县制的理解能力。

3. 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

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 A. 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B. 保障行省正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 C. 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 体现了行省正官之间的分权制衡 【答案】D

【解析】A.元朝的行省制度不是为了监督皇权。

B.材料反映的是行省制度的运作模式调整,而不是强调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C.行省制度是地方官制,而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央官制。

D.从材料中的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可以看出,行省制度体现了元

1

朝行省官员之间的分权制衡。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元朝行省制度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元朝行省制度的内容特征,还要搞清楚三省六部制度的特点。

4. 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

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 )

A.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 B. 体现对官员吏治才能的重视 C. 彰显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 D. 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东汉时期对察举制进行了完善,侧重强调不光有品德才能还要有具体实践的经验。并没有体现出打破贵族世袭的特权。

B.从材料中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注重,对官员统治才能的检测。 C.彰显公平竞争的选官原则是科举制的特点。

D.材料强调的是官员有具体的实践经验,而不是强调提高行政效率。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察举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汉朝察举制度的内容特点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察举制的选官内容特征,还有搞清楚科举制的特点。

5. 据《元史》记载,中统三年,以不只爱不干(人名)及赵璧行中书省事于山东,讨

伐李璮;至元十一年中书左丞相伯颜、平章阿术为首的荆湖行省,左丞相合答为首的淮西行省,分两路平南宋。由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 ) A. 由丞相制度演变而成 B. 在消灭地方割据中形成 C. 已形成稳定的统辖区域 D. 曾承担军事征伐的使命 【答案】D

【解析】A.行省制度是地方官制,而丞相制度是中央官制,地方行省制度是由中书省发展而来的,选项表述不准确。

B.在消灭地方割据中形成,材料无法体现; C.已形成稳定的统辖区域,从材料无法体现;

D.根据材料:赵璧行中书省事于山东,讨伐李璮,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的相关知识点,行省制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注意对行省制的把握。

6.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殿试进士新定条制:“举人纳试卷,内臣收之;先付编排官去其

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始付考官,定等讫。”“条制”说明宋代科举考试( )

A. 首创殿试制度 B. 规定答题方式 C. 力求公平公正 D. 盛行徇私舞弊

【答案】C

【解析】题干“举人纳试卷,内臣收之;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始付考官,定等讫”体现了宋代制定了严格的科举考试防弊制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举人纳试卷,内臣收之;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始付考官,定等讫”切入,结合科举制进行思考。

2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考查了科举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

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

A. 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C. 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B. 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D. 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答案】D

【解析】A.官僚政治的建立是秦朝的郡县制,排除; B.尚书省是执行部门,排除; C.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权,排除;

D.根据材料,材料描述了三省制之下,中书、门下和尚书省,三者分工明确,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提高了办事效率,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唐朝的君主专制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本题考查唐朝的君主专制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注意对三省六部制的理解。

8. “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端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

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 A. 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 妨碍皇权高度集中 C. 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D

【解析】A.军机处并不是在六部之上,A错误; B.军机处是皇权加强表现,B错误; C.丞相此时已经不存在,C错误。

D.材料中论述的是军机处职能,军机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征,还要搞清楚其发展趋势的特点。

9. “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

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 )

A. 传达皇帝旨意 B. 参与行政决策 C. 总领全国政务 D. 负责监察百官 【答案】A

【解析】根据“廷寄”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结合所学可知,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故A正确。 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排除B。 C不符合史实,排除。

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

3

责问刑法之失当等。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0. 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

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 ) A. 丞相权力受限更多 B. 政令畅通得到保证 C. 六部地位显著提高 D. 集权统治得到强化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这一信息可知,丞相被废除了,而不是“丞相权力受限更多”,故排除A。

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央官制的变化,没有涉及“政令畅通得到保证”的问题,故排除B。 依据“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可知,六部地位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故排除C。

材料主要反映了明初废除丞相等中央官制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君主专制,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演进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适中。

11. 格罗特指出陶片放逐法是为了“在整个共同体中……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

强大到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据材料可知该方法( ) A. 防止僭主政治的出现 B. 维护了城邦的稳定与安全 C. 实现多数派达成一致 D. 强制少数派认同现有政体 【答案】B

【解析】“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说明城邦之至上,维护城邦的稳定与安全,故B正确; 材料目的是维护城邦,不是民主政治,故A错误; 雅典是抽签选举,故C错误; D中强制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强了雅典公民的团结,有利于雅典城邦的巩固和发展。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在雅典牢固的确立了民主体制,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写下了最后一个休止符。

12. 《雅典政制》记载:议事会已经把吕锡马库斯交付公众的行刑吏了,他正在坐着等

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说,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判的时候,吕锡马库斯得以免罪。这表明( ) A.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B. 议事会的决定代表民众利益 C. 雅典各机关的职责分工混乱 D. 议事会的权力受到法庭制约 【答案】D

4

【解析】“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判的时候,吕锡马库斯得以免罪”表明议事会的权力受到法庭制约,故D正确; 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故A错误; 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解题的关键是“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判的时候,吕锡马库斯得以免罪”。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治运作方式。

13. 公元前560年,雅典开始举办城市酒神节,戏剧表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由

公民大会选出的执政官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赞助者。在戏剧公演前,以抽签方式选出评委以行使戏剧评判权,这与集体议政程序如出一辙。当时古代雅典的戏剧表演活动( )

A. 推动了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C. 利于营造城邦民主政治氛围 B.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D. 反映出旧贵族特权被基本铲除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以抽签方式选出评委以行使戏剧评判权,这与集体议政程序如出一辙”,说明雅典戏剧活动都融合民主政治形式,有利于营造城邦民主政治氛围,故C项正确;

A项财产等级制是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中就确立了,故从时间上看就不正确,故A错误,排除;

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公元前五世纪中期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材料上时间不符,故B错误,排除;

旧贵族特权被基本铲除是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故D错误,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古代肴腊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根据材料时间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求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并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准确进行判断。

14. 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十将军之一修昔底德曾如此评论雅典公民:“你们是悦耳言辞的

俘虏,就像是坐在演说家脚下的听众,而不像一个讨论国事的议会。”这表明当时雅典( )

A. 民主政治由演说家主宰 B. 公民大会不具有议会性质 C. 政治野心家放纵不受控制 D. 民主政治带有非理性一面 【答案】D

【解析】A错在“主宰”,排除;

公民大会的性质材料未体现,故B错误; 政治野心家材料未体现,故C错误;

“你们是悦耳言辞的俘虏,就像是坐在演说家脚下的听众,而不像一个讨论国事的议会”表明民主政治存在着弊端,也有非理性的一面,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直接民主会导致权利的滥用和误用。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ip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