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评述

更新时间:2023-10-30 16: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刘伯承述评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名伯昭,字伯承,小名孝生,以字行。中国现代杰出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中国四川省(今重庆市)开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共产党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师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市长。有“川中名将”、“军神”的称号。 一.身经百战,历练成“军神”。 1.护国护法战争中崭露头角。

刘伯承在川军中战斗了十年,参加了护国、护法战争,也参加了军阀之间的战争。在多次战争中表现尤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丰都之战。

1916年3月中旬,为了配合护国军主力在川南与袁军作战,刘伯承率护国军第一支队准备攻克长寿县,以牵制敌人兵力。刘伯承根据长寿易守难攻的特点,积极争取长寿城内的警备队起义,警备队在护国军的策动下准备起义,但当刘伯承率队攻击时,警备队却发生变故,护国军伤亡很大,只好转向和长寿位置相似并很重要的丰都前进,准备夺取丰都。

1916年3月,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刘伯承头部连中两弹,右眼受重伤。

几天后进了一家诊所,在这里做了两次手术。第一次手术的过程,在选入小学课本的一篇叫《军神》的文章中,有相当精彩的描写———

沃克的目光柔和了,正穿手术服时护士过来告诉说,病人拒绝用麻醉剂。医生不同意。病人平静地回答: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都割掉!病人点了点头。手术进行着,你疼不过可以哼叫。可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崭新的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床单竟被抓破。手术毕,医生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病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72刀。沃克惊呆了,失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沃克医生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小心地问:告诉我,你的真名字叫什么?刘伯承。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伸过手去。

护国护法战争中,由于刘伯承指挥有方,作战勇猛。年仅二十四岁就得到了“川军名将”和“军神”的美名。 2. 抗日战争中百炼成钢。

抗日战争中,刘伯承任一二九师师长,与政委邓小平率部深入敌后,在太行山建立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组织指挥了奇袭阳明堡、伏击神头岭、巧胜七亘村等战斗,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

打破了敌人的十三路“围剿”。在抗战胜利前夕,他率部大举对日寇反击,歼灭五万余,收复县城五十九座。

抗日战争中的刘伯承在战事指挥方面显得更加成熟。这便铸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3. 解放战争中功绩不凡。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他组织了上党战役,歼敌十三个师。随后又打了平汉战役,歼敌二个军,接着战陇海,下定陶,挥师南下,按毛泽东的部署,千里跃进大别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楔子。刘伯承与陈毅的华东野战军组织了淮海战役,一举歼敌五十五万多;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随后渡过长江,打下南京城,挥师向南,解放了华东和西南地区。 二.在战争中总结军事思想。

1. 牢牢坚持人民的军队的原则,适时实行向现代化、正规化的转变。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老百姓的子弟兵、勤务员,与人民群众有血缘般的关系。共产党军队打胜仗的秘诀,就在于进行的是为人民、得民心的战争;任何时候都必须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军民、军政团结,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执行群众纪律秋毫无犯。②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革命战争能够胜利,是靠党的正确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式的军事制度。军队建设首要的是贯彻党的领导,团结于党和党的路线之下,一切行动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和号令。兵权只能归于党,决不能归于个人。③政治质量是军队战斗力的先决因素。政治工作首先要在各级部队大力发挥党组织的实际领导作用,

使部队具有“胶力与活力”。④ 夺取全国政权后,人民军队要实行向现代化、正规化的转变,这个转变要比以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大得多。从单一兵种向诸军种、兵种合成化转变,创立新的军种、兵种学术,掌握现代化战争的作战方法,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⑤司令部是军队指挥方式从“司令时期”进到“组织战斗时期”的历史发展产物,司令部是首长组织军队进行战争,实施指挥的“头脑”机关。

2. 实行综合群力的“全面战”、“全力战”。

①中国革命战争要取得胜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全面战”和“全力战”。②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军队作战的特点在于把战术与群众的斗争结合起来运用。人民军队离不开人民。要以民兵(群众武装)为“肉”,游击队(地方武装)为“筋”,正规军(基干军)为“骨”,形成一个动作一致的有机“拳头”,陷敌于四面楚歌之中。③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根据地的全面建设。④必须用大力开展政治战即“攻心战 ”。政治战是“全面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办好军事院校,培养治军人才。

中国革命战争要赢得胜利,人民军队要实现现代化,正规化,必须办好军事院校,造就大批军事人才。 ①明确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②建立合理的正规化的制度,才能保证教育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③ 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新军种、兵种学术。④军事学术研究要博而约,博学古今中外军事,约之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军事思想。要有

的放矢,矢之于未来反侵略战争。应采取专业研究与群众性研究并举的方针。⑤教材与教员是院校最重要的两项基本建设,要格外重视。 三.注重对军事翻译人才的培养。 1.军事翻译的开拓者。

刘伯承是我现代军事翻译的开拓者。他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打动和带动一大批军事翻译工作者积极加入到军事翻译上来,感召着他们为部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做贡献。

刘伯承重视军事翻译,注重借鉴国外军事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他从苏联回国后不久,就开始了军事翻译和著述。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都翻译和校对了不少作品。在主持军事学院工作期间,他也翻译和编写了大量军事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据不完全统计,刘伯承译文多达几百万字,相比相当多岁月在战争中度过,并且右眼已失的他来说,这尤为难得。王树森说:“他在主持军院的七年中,带头学习,亲自审定军语,校译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条令,言传身教,辛勤培育新中国第一批军事翻译人才。从翻译原则的确定,到具体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译稿的审改,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刘伯承在指挥军事的同时,还常常到学生课堂讲课,做军事报告,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ii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