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更新时间:2023-04-19 01:2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18 页

目录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2)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5)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8)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12)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16)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18 页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学员内部使用,整理汇编了2018考研复试重点题及历年复试常考题型。

2-资料仅供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

一、名词解释

1. 反切

【答案】反切是中国传统注音法中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用反切注音时,被注音字称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即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组合在一起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坛,徒干切。”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但是使用起来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认读反切注释时不知道反切字的读音,那么反切就没有起到注音的效果。

2. 衍文

【答案】衍文是一种校勘学术语,又称“衍字”,简称“衍”。它是指因缮写、刻版、排版等错误而多出来的字或句子。批注者认为这些字在这里使得意思不通,应该是在刊行的过程中有失误或是有人故意加上去的。“四书”里有很多这样的地方。如“汉水以为池”,“水”为衍文。造成衍文的原因很多,如字形相似而衍,《汉书.窦田灌韩传》:“窦婴、田蚡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时决策而各名显。”王念孙指出,句中“名显”专指灌夫。不包括窦、田二人,前面不应有“各”字;有的因涉及上下文而衍,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王氏以为,句中“曰”、“称”同义。

3. 连及

【答案】连及是指一种特殊的表意修辞手法,即说甲事物的特征时顺带将乙事物也连及入内。它是古人在行文时为凑个音节而在一词的前面或后面连上一个与其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词的表达习惯,又称“连文”、“连言”、“连语”、“连类而及”,连类而及之辞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并无实际意义,所以由连类而及造成的复音词都是偏义复词。

4. 读若

【答案】读若是古书注解中用于注音的术语,与“读如”相同。如《说文》:“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有时候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如《礼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5.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答案】(1)越国:超越(跨过)晋国。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3 页,共 18 页 鄙远:把遥远的郑国作为边邑。

(2)翻译:(秦国)跨过晋国把郑国作为边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

6.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

之一。 【答案】(1)都:城池。(2)国:国都。

7.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

一牛? 【答案】爱:吝音;吝惜。

8. 君其.

问诸水滨 【答案】表示委婉的语气词。

9.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怀:思念。

10.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孟子·滕文公下》)

【答案】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因为,由于。

三、简答题

11.说明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系统。

【答案】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有“吾”“我”“予(余)”“女(汝)”“尔”“若”“而”“乃”“其”“之”等。

(1)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属于第一人称。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但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就可以用“吾”。

(2)第二人称代词

“尔”“若”“而”“乃”属于第二人称。“而”和“乃”不能用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一般也不用作主语。这样,常见的情况只是用作定语。

(3)第三人称代词

“其”“之”同属第三人称,“其”略等于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其”只能用作定语,“之”只能用作宾语。

四、分析题

12.解释语法现象。

(1)齊侯曰:“豈不榖是爲,先君之好是繼。”

(2)我之懷牟,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

(3)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4)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5)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答案】(1)两个分句中的宾语“不榖"、“先君之好”前置,古代汉语中这一类宾语前置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4 页,共 18 页 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复指宾语,“是”也要放在动词之前。

(2)分句“其我之謂矣”中宾语“我”前置,古代汉语中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之”复指宾语,“之”也要放在动词之前。

(3)分句“一言以蔽之”中宾语“一言”前置。

(4)远: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远。

(5)夫人: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做夫人。

13.指出“节”字的含义,并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l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4)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5)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所节制。

(6)节器用。

(7)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8)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

(9)今臣智不能存国,节不能死君,勇不能待寇。

(10)而擅离职一节,实臣部职掌,臣待罪铨曹,不得不言。

【答案】(1)节:竹节。

(2)节:骨节。

(3)节:季节,节气。

(4)节:礼节,仪礼。

(5)节:限制,管束。

(6)节:节约。

(7)节:节奏,节拍。

(8)节: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

(9)节:气节,节操与义行。

(10)节:段,截。

节是形声字,从竹,即声。其本义为“竹节”,其余义项均为引申义。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5 页,共 18 页 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跨学科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学员内部使用,整理汇编了2018考研复试重点题及历年复试常考题型。

2-资料仅供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

一、名词解释

1. 四声

【答案】四声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用以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现代普通话己经失去了入声,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浊上声归入去声。唐宋以来,汉语在四声的基础上区分声母清浊对应的阴调和阳调形成八声,也就是四声八调。

2. 古白话

【答案】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称之为“古白话”。

3. 平仄

【答案】平仄是指诗文的韵律。它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4. 甲骨文

【答案】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殷商时期人们崇尚占卜,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5.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 【答案】翫:习惯而不留心,等于说放松警惕。

6. 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答案】舅:丈夫的父亲。

7. 君子引.

而不发。 【答案】引,拉弓。

8.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答案】饁:,送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i4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