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和参考题及答案解析

更新时间:2024-04-24 04: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认识城市——城市规划的基础

要学好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就应首先了解城市的本质、起源、发展的动力、构成素等一些基本问题。

一 城市及其起源 1.什么是城市

(1)地理学的观点: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

(2)社会学的观点:城市是在地理上有一定范围,并具有某种特征的社会组织形式。其特征是①人口多、密度高、异质人群②非农生产为主,专业人员③人们交往形式以业缘为主(农村:血缘、地缘)。

(3)经济学观点:城市是座落在有限空间地区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也就是各种经济因素在一定地域上的大规模集中,称作城市。

(4)政治学的观点:城市为一法律实体(法人地位和立法权),又是公共事业发展与经营管理的场所。

(5)生态学的观点:城市是人工建造的聚居场所,是人工化的自然环境,要依赖与区域的物质能量交换,维持生态平衡。 (6)城市规划学的观点:【1984年国际建筑与城市规划会议(ICAT)的意义和观点】 a.人类自然环境 b.人类生活的积极因素

c.是以混合、变化、重叠等方式造成的高级功能集中地 d.思想、物质和人类感情的交流场所

e.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特殊产地(农业除外)

f.生活、工作、生产相互作用,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的集合 g.各类人群的汇集

★ 小结:城市集中了一定数量、高密度的人口; 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经济活动相对集中; 是一个有共同社会目标的社会实体; 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产地。 2.城市发展的历史

(1)第二次人类社会分工的产物

a.第一次社会分工是农业从原始的牧猎、采集生活中分离出来,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b.第二次是手工业和商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条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产生)出现了商人和手工业者等从事非农经济活动阶层(原统治者是另一类非农人口,但不从事经济活动)产生了城市。

(2)工业革命以前城市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

a.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城市在公元前,西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现巴基斯坦)出现了厄尔克、厄里都、乌尔、喀拉帕等城市。我国最早是河南偃师二里头(约公元前2100—前1700年)。

b.曾经出现古代罗马,唐长安城等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其他城市规模较小。(如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是一个有4万市民,10万奴隶和外国人的城市;13世纪欧洲城市居民很少超过5万人,大多小于1万人)

1

c.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的。 (3)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快速增长

a.大工业的建立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大量劳动人口向城市集中,各大资本主义国家首都、工商业中心及工业城镇都快速发展。

b.工业化大生产结束了居住和生产在一个屋檐下的时代,居住与工作分离,产生通勤。 c.集中大生产需交通支持,带来了铁路、公路、街道、运河的发展。

d.大量的农民来到城市,使人口增多,居住条件恶化、拥塞和环境污染加剧,城市问题日益严重。

e.二战后的现代城市增长更快,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出现特大城市:墨西哥城、圣保罗、上海等超千万人的巨型城市。

f.大多数西方国家完成了城市化。如西欧城市人口占到80%,全世界平均47%(2000年),我国五普资料36%、规划2020年达到60%。 ★小结:城市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有5000多年的历史,工业革命前城市发展缓慢,工业革命后发展迅速,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很高,我国城市化加速。 二 城市的发展机制 1.城市发展的动力 (1)农村的推力

工业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而传统的农业部门则变成了效益低下的落后部门,加之农业机械的应用,城市对农村的剥削掠夺,使得农村出现大量的破产农民和剩余劳动力,而工业化大生产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农业劳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美国农业产业人口仅占就业人口的2%)。 (2)城市的拉力

工业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形成集聚效益和规模经济。 2.城市发展的规律

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城市发展具有相似的进化过程,分四个阶段: a.绝对集中期:工业化初期,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增长; b.相对集中期:工业化成熟期,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但出现了郊区化;

c.相对分散期:后工业化初期,三产比重>二产,郊区人口增长>城市人口增长(西方发达国家内城空心化,衰退);

d.绝对分散期:后工业化成熟期,三产主导,农业人口停止迁向城市,而从城市内部向郊区迁移,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三 城市的物质构成 1.城市的物质构成

(1)两个领域: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 a.公共领域:(经济学称公共产品)指社会公众共享的那部分物质环境,如基础设施、公共绿地、学校、医院(公立),公安、国防设施等。特点是①非排他性,②非竞争性。 b.非公共领域:(经济学称私人产品)指社会个体所占用的那部分物质产品,如商业、工业和居住等。

(2)公共领域由城市政府投资,在城市物质环境中起主导作用,它为非公共领域投资提供了可能性,也规定了约束性(改善投资环境,主要是改善基础设施)。 2.城市物质环境构成具有空间属性,表现为可达性和外部性

(1)可达性:指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主要与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有关,可达性高(中心市区)→地价高,可达性低(郊区)→地价低;

2

(2)外部性:物质空间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积极影响→外部经济,如社会资本的影响;消极的影响→外部不经济,如污染企业、犯罪率的影响。 (3)空间属性的垂直方向

主要受可达性影响,在高层楼宇租金方面产生变化。举例:空间特性在城市规划中作用大

a总体规划中城市中心的选择,用地功能的划分; b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容积率的控制要考虑地价因素;

c建筑高度控制要考虑地价因素,如西安市80年代版规划中,违反土地价值规律,起不到控制作用,同时也延缓了城市发展的速度,解决办法是:中心转移。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一 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背景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1)西周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对于城市形制也有严格的规则。《周礼·考工记》记载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看图P14)。“九轨”约16m,“市朝一夫”市场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140m,“左者人道所案,故立祖庙于王宫之左;右者地道所尊,故立国社于王宫之右;朝者义之所左,必面而问之,故立朝于王宫之南;市者利之所在,必后而背之,故立市于王宫之北”。方九里:3222米,面积:10.2平方公里。

周代作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是可以肯定的,而且对后来各代的城市规划都有深刻的影响。 (2)春秋、战国

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代,群雄纷争,战乱频繁,也是社会变革思想的“诸子百家”时代,具有深远影响的儒家、道家、法家都是这个时代形成并延续至后世的。因此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文化时代:★既有与《周礼·考工记》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维护传统的社会等级和宗教法礼,表现为城市形制的皇权至上理念;★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自然至上理念。 (3)西汉及以后

到了西汉武帝时代,开始“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最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礼制的核心思想就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就是礼制思想的体现,表现皇权至上的理念。

从此,礼制思想统治中国封建社会长达3000年左右,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的形制对于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完全的体现。 (4)宋代的商业街

到了宋代,商品经济和世俗生活的发展开始冲破《周礼·考工记》的礼制约束,在东京汴梁城出现的如“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熙熙攘攘的商业大街,取代了唐长安城集中设置的东西两市。

二 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政治背景 1.古希腊和古罗马城市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形成了一系列城邦国家。城市特点是:以市民广场为中心,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城邦精神,网格状 3

布局。

古罗马是奴隶制的繁荣阶段,城市建设特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建设公共浴池、斗兽场、宫殿等供奴隶主享乐的设施;宣扬帝王功绩的凯旋门、功德柱、铜像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 2.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由于以务农为主的日耳曼人的南下,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古罗马城的人口也减至4万。

中世纪的殷城分裂成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 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市。中世纪欧洲教会势力十分强大,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庞大体量和高耸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布局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

由于中世纪的城市发展缓慢,形成了有机的城市形态,以及很大规模的街道和广场使中世纪欧洲城市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

10世纪以后,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一些城市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统治,成为自治城市,公共建筑占据了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 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

14世纪后的文艺复兴是欧洲资本主义的萌牙时期,艺术、技术和科学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意大利的城市修建了很多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

17世纪后半叶,新生的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提供庇护,资产阶级与国王结成联盟,反对封建割据和教会势力,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

当时最为强大的法国,巴黎的城市改建体现了古典主义思潮的重大影响,线放射的街道(如爱丽舍田园大道)、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如凡尔赛宫)和整齐对称的公共广场(如协会广场)都是这一时期的典范。

第二节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

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经济背景:工业革命、工业城市、城市问题

(2)知识背景:空想社会主义,莫尔的“乌托邦”的概念,欧文:傅立叶的信念和实践。 (3)法律基础: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1848年“公共卫生法”1868年“平民窟清理法”,1890年“工人住房法”等。

(4)实践基础:巴黎改建:豪斯曼1853年。城市美化运动: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对城市进行美化,并在美国城市得到全面的,而该运动的主将伯汉姆(D.Burnham)于1909年完成的芝加哥规划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范围的总体规划。 2.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3.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1)第一代卫星城——卧城:依靠母城

(2)第二代卫星城——半独立的卫星城:对母城依赖性仍很高 (3)第三代卫星城——新城:规划扩大,设施完整,社会就业平衡 4.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 ★★★四 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1.《雅典宪章》(1933)

(1)提出功能分区:城市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 (2)城市规划是描绘城市未来的蓝图。

(3)缺点是:①简单的功能分区 ②机械的联系破坏了城市内部的有机性 ③规划方案追求

4

终极蓝图。

2.《马丘比丘宪章》(1977)

(1)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2)不能将城市机械地分成功能区,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的城市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意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3)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改变了过去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进行描述的观点。

(4)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为此后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3.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

1960—1970年,西方城市规划的指导理论用三个词概括:系统、理性和控制论。 (1)理性主义规划理论认为:规划方案是对城市现状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推导的必然结果。 (2)规划逻辑严密,大量运用数理模型和计算机。

(3)缺点:大堆复杂的数理模型对城市发展的实际意义让人无法理解。 4.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

(1)简·雅各布斯1961年发表了《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对技术主义的城市规划原则进行无情地批判。

从专业理论的发展角度,规划师们过去集中讨论的是如何做好规划,而雅各布斯让规划师开始注意到是在为谁做规划。

(2)大卫多夫(Paul Davidoff)提出倡导性规划和规划选择理论是对规划决策过程和文化模式的理论探讨,及在规划中通过过程机制保证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尤其是弱势团体的利益。

(3)新马克思主义认为城市问题是由不公正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要实现理想城市的愿望,就要改变制度。

5.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1)70年代初,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的冲击。

(2)80年代,环境保护思想逐步发展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6.全球化理论

2.可以通过适当的规划技巧,把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尽量使用荒地、劣地不占或少占良田。

4.注意建设工程中和建成后的城市运行中,节约能源和其他资源的问题。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一 资料收集的三个步骤

1.现场踏勘2.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3.分析研究 二 城市规划应具备的基础资料包括 (一)自然条件

1.城市勘察资料:工程地质、地震地质、水文地质

5

2.城市测量资料:城市平面控制网络和高程控制网,城市地下工程及地下管网等专业测量图,编制规划必须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3.气象资料: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速、日照、冰冻等。

4.水文资料:江河湖海水位、流量、流速、洪水淹没线等。大河两岸城市应收集流域情况、河道整治规划、防洪设施形状。此区城市应收集山洪、泥石流等基础资料。 (二)社会经济条件

5.城市历史资料6.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7.城市人口资料8.市域自然资源9.城市土地利用资料

10.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发展资料11.交通运输资料: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规划12.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商业、金融、涉外等机构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 (三)城市建设现状

13.建筑物现状资料14.工程设施资料15.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等16.城市人防等地下建筑物、构筑物17.城市环境资料

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

一 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二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任务城市总体规划时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的战略部署和纲领性文件

2.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项专项规划等。而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城市总体规划还应当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判机关备案。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和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5年。 3.文件及图纸

三 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1.任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进一步的规划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2.主要内容

a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 b确定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

c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

d确定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e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3.文件及图纸

a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6

b主要图纸包括:规划分区图、分区现状图、分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各项专业规划图。 c图纸比例为1/5000。 四 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1.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在城市规划区内,应根据旧区改建和新区开发的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管理和综合开发、土地有偿使用的依据。 2.分类: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 3.内容:

(1)控制性详细规划:1任务 2内容

a详细确定规划地区各类用地的界线和适用范围,提出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的控制指标,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

b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

c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d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细则。 3文件及图纸

a规划文件包括土地使用与建设管理细则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b主要图纸包括:规划范围现状图、控制性规划图则。 c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 (2)修建性详规:1任务 2内容

a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b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c道路系统规划设计。d绿地系统规划设计。e工程管线规划设计。f竖向规划设计。 g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3文件及图纸

a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

b主要图纸包括:规划范围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 的透视图。

c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五 总体规划的调整与修改 1.调整

(1)概念:是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按照实际需要对已经批准的总体规划作局部性变更。例如由于城市人口规模的变更需要适当扩大城市用地,某些用地的功能或道路宽度、走向等在不违背总体布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调整,对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和开发程序的调整等。局部调整的决定由城市人民政府作出,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

(2)程序:局部调整的决定由城市人民政府作出,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 2.修改

(1)概念:是指城市人民政府在实施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发现总体规划的某些基本原则和框架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作出重大变更。

(2)程序: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进行,并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7

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六 城市规划的审批 1.严格的分级审批制度

2.总体规划的审批(1)直辖市(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国务院指定的城市(3)地级市(4)县城(5)其他镇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4.分区规划5.详细规划

第四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第一节 城市的系统构成 一 城市系统构成的概念

(一)城市作为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和综合性2.层次性、结构性3.动态性4.环境联系性 (二)城市系统的构成

城市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空间系统、生态系统、基础设施系统。 概念:构成城市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总和。 二 城市的社会系统构成

城市社会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人口构成。 三 城市产业系统构成

两种分类方法:按三次产业划分:分为一、二、三产业;按产业地位和作用分:主导产业、配套性产业、服务性产业。 (一)按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1.第一产业:城市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它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特别是为城市供应副食品。

一个城市对其郊区农副产品的依赖程度,与其经济发达程度相关,与其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有关。

城市越不发达,对郊区农副产品的依赖程度越大。 城市越发达,对其郊区农副产品的依赖程度越小。

2.现代城市的发展是以工业发展为标志的,城市第二产业主要是指制造业和加工业,(我国也包括采掘业)。对大多数城市来说,第二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

3.第三产业为现代城市的主导产业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上升,在一些城市中占了主导地位。 (二)按产业功能作用分

1.主导性产业:一个城市产业和发展的决定性产业。

2.配套性产业:围绕城市的主导性产业而建立发展起来的。如港口城市的船舶修理、专业化城市的专用或通用设备产业,综合性城市的信息业和咨询业等。

3.服务性产业: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市民生活提供一般性服务的部门,是所有城市都拥有的产业,如交通、邮电、供水、能源、饮食服务、园林绿化、环卫等产业。 四 城市的空间系统构成

城市空间系统是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以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及空间关系的总 城市空间系统可从各要素的空间位置(选址),集聚程度及城市空间形态几方面考虑: 1.城市构成要素选址决定了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和结构。

2.城市空间集聚程度高,集聚效益明显;集聚程度过低,运营效率不高;城市集聚程度过高,影响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

3.城市的空间形态是城市总体布局形式和空间集聚程度的综合反映,它包括了城市平面和高度的三维形态。

城市的平面布局形态:

8

网格状:开罗、北京等平原城市; 组团状:山区城市;

带型:受地形影响,沿交通干道发展; 星型:沿交通走廊发展;

环形放射状:成都:交通通达性好,很好的向心发展趋势,易造成市中心拥挤; 环状:环湖或环山而建。

第二节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一 城市用地概述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载体。 (二)城市用地的属性

1.自然属性:①不可移动性:位置的重要性;②耐久性和不可再生性:始终存在。 2.社会属性:土地已依附于一定拥有地权的社会权力。在不同社会形态下,政治和社会权力不同程度地是地权的延伸和表达。

3.经济属性:土地利用过程中能以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特性。

4.法律属性:土地是一项不动产,属资产类别。买卖和使用权、转让按法律进行。 (三)城市用地的价值

1.使用价值:城市用地的形状、地质、区位、高程,以及土地所附有的建筑设施等状况,将影响土地使用价值的高低。

2.经济价值:当土地作为商品或某方面权利的有偿转移而进入市场,就显示出它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以地价、租金或费用为表现形式。由于土地的自然性状或在城市中地理位置的差别,而有不同的价值级差。 (四)城市用地区划

1.行政区划:按照国家行政建制等有关法律所规定的城市行政区划系列,如市区、郊区;市、区、县、乡镇、街道等区划;还有特别设置或临时设置的各种开发区、管理区等。城市行政区划的性质和界限,是城市用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

2.用途区划:按照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土地利用的功能与性质,对土地作出的划分。 3.房地产权属区划:由房产或地产所有权所作的权属土地区划。 4.地价区划:对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价格或租金的区划。 (五)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

1.城市用地的归属: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可以分离,单位和个人不能拥有土地,但可以通过合法手续获得土地使用权。 2.城市用地管理,国家实施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二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一)城市与自然环境

(二)自然环境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分析

图4-2-4城市的建设与运营、受惠或受制于外界多方面的自然环境条件。

自然环境构成:原生环境+人工化环境→{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植物、动物、矿藏}。 对自然环境条件进行分析评价,然后进行城市规划,促进城市发展。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的原则:

(1)着重于主导因素分析,研究它的作用规律与影响程度。 (2)有些自然条件要从区域范围进行评价分析。

(3)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常常有着相互制约或抵消的关系。 1.地质条件

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9

3.气候条件(4)温度(5)降水与温度 4.地形条件

(1)我国地形的分类: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P77表4-2-4 (三)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 2.用地评定的分类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把城市用地适宜性分为三类

(1)一类用地:指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类城市设施的建设要求,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2)二类用地:指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建设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限制。

(3)三类用地:指不适宜建设的用地。(不适宜指用地条件极差,必须施行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建设的用地,有相对性) ★平原地区用地分类(教材P79表4-2-6) 3.用地评定的成果

图纸:地下水深浅、洪水淹没线、地形坡度、地基承载力等。 文件:说明区划的方法和各类区域的主要特征。P80例子 三 城市用地选择

根据城市各项设施对用地环境的要求,城市规划布局与用地组织的需求,以用地适用性评定的成果为依据,同时还要考虑城市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新发展的城市用地进行的鉴别与选定。 (一)影响因素

1.建设现状2.基础设施条件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生态环境5.文化遗存6.社会问题 (二)用地选择的原则

1.法制原则《规划法》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选址意见书); 《土地法》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应办理审批手续。

2.留有余地原则3.新旧结合原则4.合理使用原则5.保护生态原则6.保护文化原则 三 公共设施用地 (一)概述

1.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性质,城市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水平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例:北京:行政办公用地多,(首都的特点),文化娱乐多,大专院校多,体育设施多(2008奥运会)上海、广州:商业、金融类用地较多。

2.城市公共设施是以公共利益和设施的可公共使用为基本特点。不因所有权性质而影响其公共性,也不因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的大小影响其公共性。 (二)公共设施用地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GBJ137-90) 2.按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分

(1)市级:市政府、博物馆、大剧院、电视台等。 (2)居住区级:街道办事处、派出所、街道医院等。 (3)小区级:中小学、菜市场等。 (三)公共设施用地的指标 1.市级:按需要配置。

2.居住区和小区级:一般按千人指标配置,尤其是学校、医院、旅馆等,按各地具体情况定出千人指标,再换算成用地指标。

10

(四)公共设施的布局规划 1.合理配置公共设施项目

(1)齐全 (2)系统 (3)专业化

2.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小学500m±为宜

3.公共设施的分布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布置

(1)幼儿园、小学、门诊部等社区服务机构最好与步行道路系统组织在一起。 (2)商业设施结合步行道路或生活性干道布置:西安商业兴衰的例子。 (3)大型体育场馆、展览中心、大型超市应与城市干道相连。

4.根据公共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对环境的要求布置:高校的选址、医院的选址。 5.公共设施布置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 6.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7.利用城市原有的基础。 第二节 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

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背景;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就必须研究城市的区域发展背景。因此,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就必须研究城市的区域发展背景,必须研究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以确定城市发展的目标。

因此,在对城市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时,首先应对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有基本的了解。 一 国土规划

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法”和“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也开展了“国土规划”。

我国从1981年开始进行国土规划,各地市均先后完成。

定义:国土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

内容:土地、水、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布局和地区组合与发展;环境保护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要害问题的解决等。 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86年《土地管理法》颁布以后,1988年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1996年开始了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

土地利用规划中要划土地分区有:农田保护区、土地管理区、土地复垦区、土地开发区(全国省级地级)。

县乡级应划定土地用途分区:农业用地区、种植园用地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及其他用途区等9类用地划界。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城镇建设用地区的划定应以城市规划为指导。土地利用规划完成后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其用地规模不能突破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定。 三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根据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计划及设想对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综合分析评价各种自然、技术、经济因素和条件的基础上,作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综合安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深化,空间布局和物质基础的落实。 发展的简况:国内、国外 。 四 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市是区域的中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焦点,因此把城市布置好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也就布置好了。

(二)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可用“一化、二系、三结构”来概括。 1.“一化”—预测区域各发展阶段的城市化水平;

11

2.“二系”—规划基础设施系统(物质+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

3.“三结构”—研究区域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职能分工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用于指导城镇总体规划。

第三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 一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是很多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分为国家与地方层次的,我国已运行到了第12个五年计 1.特点

(1)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划;(2)重点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目标的确定(发展速度很重要);(3)内容全面。 2.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主要内容:a城市的基本状况、地位、优势、潜力和制约因素的分析;b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c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d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2)指标体系(P171):a经济发展指标(补充:增长速度)b社会发展指标c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指标

二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大城市和其他重要的城市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之前,需先进行城市规划纲要的编制。

1.任务:研究确定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根据。 2.主要内容:

(1)论证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原则确定城市发展目标。

(2)论证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3)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4)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 (5)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3.主要成果

(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文本。

(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说明或专题研究报告。 (3)必要的图纸:

a现状图b城镇体系规划方案图c城市总体布局案示意图d其他必要的图纸e比例:可小于城市总体规划用图的比例,最小1/5万 三 城市的性质和类型 1.城市性质的含义:

城市性质是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2.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不同性质城市决定着城市规划的不同特点,对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用地组织、布局、结构以及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水平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3.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1)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认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 4.城市类型

(1)工业城市:①综合性工业城市②单一工业城市

(2)交通港口城市:①铁路枢纽城市②海港城市③内河港埠

12

(3)科研教育城市:牛津、剑桥、筑波、杨凌 (4)综合性的中心城市 (5)县城

(6)特殊职能城市

①革命纪念性城市:延安、遵义、井冈山

②风景旅游及疗养城市:桂林、北戴河、黄山市、三亚市等 ③边贸城市:二连浩特、满州里、伊宁 ④商贸城镇:义乌、白沟

5.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

(1)分析主要产业部门在国家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区际意义。 (2)分析主要部门经济结构:(职工人数、产值、产量?) (3)分析城市现状的用地结构 四 城市的规模 1.人口规模

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它是通过城市主要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表现出来的。

第一节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一 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的演化

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是城市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和秩序。《雅典宪章》: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马丘比丘宪章》:功能混合。 (1)城市功能多元化 综合服务功能 社会再生产功能

组织管理、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组织管理) 集聚与辐射功能

(2)城市功能演变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对比关系,P194 表6-1-1 二 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优化 (1)城市问题普遍存在

(2)城市问题是城市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3)通过城市结构的优化可以解决一些城市问题 三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1.城市的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

2.城市的结构是内涵的、抽象的,是城市构成的主体。分别以经济、社会、用地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系统结构来表现的。

3.城市形态是表象的,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变化着的空间形式的特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和过程,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4.城市功能、结构、形态三者的协调关系是城市成败、兴衰的标志。P199城市功能、结构和形态的相关性分析,表6-1-3

5.兰斯塔德: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协调P200—201

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一 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3

二 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城乡关系:

三 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四 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一 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

1.经济的可持续:不仅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也要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走低污染、低消耗的经济发展之路。

2.生态可持续: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城市发展不超过环境的承载力。

3.社会可持续: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创造一个保障公平、自由、人权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 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 1.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 2.城市问题应在区域范围解决。 3.城市和乡村发展相互促进。

4.城乡融合是区域空间发展的高级阶段。 三 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 1.城市规划是政策的载体。

2.城市规划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3.城市规划应突出重点,解决主要问题。 第三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一 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协调发展

城市内部结构:指城市用地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 城市外部结构:指城市发展的外部条件。 (一)城市用地和空间结构的调整 1.城市用地形态—空间结构。

2.城市用地的数量结构:用地总量控制+用地构成控制。 (二)城市产业结构与总体布局 1.产业结构的演化。

2.产业结构与总体布局的关系。 (三)城市社会结构与总体布局 1.人口结构与城市 (1)就业结构;(2)文化结构;(3)年龄结构;(4)城乡结构。 2.文化特征与城市布局 (1)政治体制;(2)宗教信仰;(3)生活习惯。 (四)城市的外部结构与城市总体布局

1.外部环境影响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沈阳—大连双中心;青岛—济南双中心;西安单中心。

2.外部环境构成特定的城镇体系结构。

3.外部环境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基础,并通过区域性基础设施影响城市总体布局。 (1)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①不同交通方式的影响; ②引导城市用地的扩展方向。

14

(2)给排水、防洪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3)风景名胜等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4)能源供应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第四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

一 多方案比较是布局方案优化的基本手段

1.城市布局的复杂性使得规划师不可能一次做出最优方案。 2.方案评价的标准不同。

第五节 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一、城市绿地的概念

涵义:城市绿地是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有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场地。

1城市绿地可以是原生自然状态或通过人为修饰与布置的人工化自然状态

2.城市绿地是城市用地的组成部分,通过与城市其他用地的组合与配置,呈现出某种形态,发挥多方面的功能 城市绿地的功能与作用 1.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 2.有利于城市环境保护

(1)防治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 (2)改善城市气候环境 (3)减弱躁声

3.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适环境心理 4.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学效果 5.城市节能

6.有利于城市防灾 二、城市绿地的分类

公园:为公众使用,有设施

生产绿地:生产花木的苗圃和为城市绿化服务的生产、科研的实验绿地 防护绿地:对城市环境、灾害具有防护作用的林带等绿地 居住绿地:居住区内的绿地

附属绿地:包含在其他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

生态景观绿地: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景观与生物多样化起保护作用的绿地

三、城市绿地指标

人均公园(公共绿地)面积≥7M2 人均绿地面积≥9M2 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 四、城市绿地规划原则

生态化原则:生态绿地和园林绿地的区别 1.区域化原则:构建城乡一体的开敞绿地

2.人文化原则:绿地功能适合不同人群需要,均匀分布 3.因地制宜原则:结合自然条件进行规划建设 4.景观美学原则:塑造有美学价值的城市景观

5.文化保护原则:结合城市文化传统,体现城市文化内涵 五、城市绿地的规划布置

15

构筑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化大环境

构建城市开敞空间系统——任何围合或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者少于1/10的用地有建筑物,而剩余用地用作公园、娱乐场所,或堆放废弃物,或不被利用的地域 六、城市绿地系统构成

绿地系统的功能构成:生态绿地 休闲绿地 运动绿地 景观绿地 防护绿地

绿地系统分级构成:城市绿地 分区绿地 居住区绿地 小区绿地 组团绿地 宅旁绿地 绿地系统形态构成:点状绿地 带状绿地 楔形绿地 环状绿地 第七章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第一节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 基本概念

1.城市综合交通:城市综合交通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类交通形式。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大致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1)城市对外交通泛指本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行政区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其主要交通形式有: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水运交通。 (2)城市交通是指城市(城区)内的交通,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水上交通等,其中以城市道路交通为主体。

(3)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具有相互联系和相互转换的关系。 (4)城市综合交通的构成。 2.城市交通系统

(1)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体现了城市生产、生活的动态功能关系。

(2)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

(3)城市的布局结构、规模大小,甚至城市的生活方式都需要一个城市交通系统的支撑。 (4)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与城市用地规划的关系。 二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

(1)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城市外部交通联系和自然地理条件; (2)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骨架关系; (3)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市内交通联系。 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1)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①城市各级道路应成为划分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城市用地的分界线; ②城市各级道路应成为联系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城市用地的通道; ③城市道路选择应有利于组织城市景观。 (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

①道路的功能必须同毗邻用地的性质相协调; 交通性、生活性的区别

②城市道路系统完整和通畅,交通均衡分布;

a.不同等级道路配合成网,使城市各区之间有安全方便迅速经济的交通联系 b.与城市用地规划相结合,做到布局合理,尽量减少交通 c.道路系统规划中应注意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集中:把相同性质功能的交通集中起来,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分散:尽可能使交通均匀分布,简化交通矛盾,同时为使用者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16

所以规划中避免单一通道,对于每一个交通需求,都要提供两条以上的线路(通道)为使用者选择。

③要有适当的道路网密度和面积率

a.干道的适当距离700—1100m,相当于干道网的密度为2.8—1.8km/km2 b.次干道间距:≥300m

c.中心区道路网密度应当较大,中部次之,边缘区最小 d.道路网面积率=道路面积/用地面积 20%较合适,国标8—15%(偏低),马哈顿35%,华盛顿43%,伦敦23%,北京、巴黎25%,浦东新区20%

④道路系统要有利于实现交通分流 快速与常速 交通性与生活性 机动与非机动 车与人 公路交通系统自行车系统等

⑤要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a.干道系统尽可能简单整齐醒目,以便车辆通过时方向明确÷ b.一个交叉口交汇道路通常不超过4条,最多不超过5条

c.交叉角不宜小于60o,不宜大于120o,否则使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复杂化,影响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

d.避免设置错口交叉口

e.道路线路转折点宜放在路段上,不宜设在交叉口 ⑥道路系统与城市对外交通应有方便的联系 (3)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①城市道路布局应尽可能使建筑用地取得良好朝向 ②最好避免正东西方向,日光耀眼易导致交通事故

③有利于通风,一般应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同时考虑抗御冬季寒风的吹拂

④为减少车辆噪声,应避免过境交通直穿市区,控制货运车辆和有轨车辆从居住区穿行 ⑤旧城路网切勿随意改变走向,应尊重历史文化 (4)满足各类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①为管线敷设留有足够的空间 ②与城市人防工程密切配合 3.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程序 (1)现状调查、资料准备

①城市用地现状和地形图:包括区域图和中心城区图,比例分别为1:25000—1:50000和1:10000—1:5000

②城市经济发展资料:包括城市发展期限、性质、规模、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资料 ③城市交通现状调查资料:包括城市机动车、非机动车的数量,城市道路及交叉口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分布资料

④城市布局和交通系统初步方案,城市土地使用规划方案 (2)城市道路系统初步方案设计

针对现状存在的交通问题,考虑城市发展和用地的调整,从“骨架”和“功能”的角度提出初步规划方案。 (3)交通规划初步方案

包括车辆、交通量增长的预测,交通的产生、分布和在道路上交通量的分配预测,以及根据交通量对道路面积和密度的预测。 (4)修改道路系统规划方案

根据土地使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的方案修改道路系统,并对道路红线、横断面、交叉口等细部进行研究,提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及重要节点的设计方案,考虑其经济合理性。

17

(5)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

包括:平面图—标出城市主要用地的功能布局,干道网中心线线型控制点的位置、坐标及高程,交通节点及交叉口的平面形状规划方案,比例为1/万—1/5千;横断面图:标出道路红线控制宽度、断面形式及标准断面尺寸,比例1/500—1/200 (6)编制道路系统规划文字说明 4.城市道路分类

(1)国标的分类(按城市骨架)

①快速路:是城市中为中、长距离快速机动车交通服务的道路,中间设有中央分隔带,布置有四条以上的车道,全部采用立体交叉控制车辆出入,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系通道。 ②主干道:是城市中为常速主要交通服务的道路,在城市路网中起骨架作用,以交通功能为主,负担城市各区、组团间的交通联系,及对外联系。

③次干道:是城市组团内的主要道路,联系各主干路,并与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路网,在交通上起集散交通的作用。

④支路:是城市的一般街坊道路,在交通上起汇集作用,直接为用地服务,以生活性功能为主。

(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

①交通性道路:是以满足交通运输要求为主要功能的道路,承担城市主要的交通流量及对外交通联系,特点为车速大、车辆多、车行道宽,道路线型要符合快速行驶的要求,道路两旁应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

货运为主的交通干道:分布在城市外围和工业区,对外货运交通枢纽附近; 客运为主的交通干道:主要布置在城市客流主要流向上; 客货混合性交通道路: ②生活性道路:是以满足城市生活性交通要求为主要功能的道路,主要为城市居民购物、社交、游憩等活动服务,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机动交通较少,道路两旁多布置为生活服务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要求有较好的公共交通服务。 5.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置 (1)城市干道网类型

1方格网式道路系统;2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3自由式道路系统;4混合式道路系统; (2)城市各级道路的衔接

①城市道路衔接原则a.低速让高速b.次要让主要c.生活性让交通性d.适当分离 ②城镇间道路与城市道路网的连接

原则:应有利于把城市对外交通迅速引出城市,避免入城交通对城市道路,特别是城市中心地区道路上的交通的过多冲击,还要有利于过境交通方便地绕过城市,而不应该把过境的穿越性交通引入城市。

城镇间道路分为: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

一般公路可以直接与城市外围的干道相连,要避免与直通城市中心的干道相联; 高速公路则应采用立体交叉与城市路网相连,由一处(小城镇)或两处(较大城市)以上的立体交叉牵出入城干道,连接城市快速道路和城市外围交通干道。 公路交通与城市交通分离的方法:a.公路立体穿越城镇;b.公路绕过城镇。 6.城市交通枢纽在城市中的布置

城市交通枢纽:货运、货运及设施性交通枢纽。 (1)国运交通枢纽的布置

a.城市仓库、铁路货站、公路运输货站、水路货运码头、市内站车运输站场,是市内和城市对外的仓储、转运枢纽;

18

b.仓储设施一般靠近转运设施布置;

c.尽可能与交通性货运干道,有良好的联系;

d.综合性的货运交通枢纽称为流通中心,通常布置在城市外围环路与通往其他城市高速公路相交的地方,还可结合铁路站场和水运码头布置;

e.在城市中心地区,可结合城市商业中心、工业用地,安排若干个市区内次一级的货物流通中心,也可安排地下仓储批发设施,采用地下货运通道与城市外围货运干道连接。 (2)客运交通枢纽的布置

a.客运交通枢纽指城市对外客运设施(铁路客站、公路客站、水运客站、航空港等)和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

b.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枢纽主要取决于城市对外交通在城市中的布置,公路长途客运设施一般布置在城市中心区边缘附近或靠近铁路客站、水运客站附近并与城市对外公路干线有方便的联系;

c.应有意识地结合城市对外客运设施的布置,形成城市对外客运与市内公交客运的换乘客运交通枢纽,结合地铁、轻轨等大运量快速公交站点的布置,形成客运换乘枢纽; d.在市内大型人流集散点(商业中心、大型体育文化中心)形成市内客运交通枢纽。 (3)设施性交通枢纽布置

①设施性交通枢纽包括为解决人流、车流相互交叉的立体交叉(包括人行天桥和地道)和为解决车辆停驻而设置的停车场。

②立体交叉是为了快速交通之间的转换和快速交通与常速交通的转换和分离而设置的,主要设置在快速干道沿线上。

③公共停车场有三种类型:a.各类中心附近的市内公共停车场(包括停车楼和地下车库),以停放中、小型客车为主;b.城市主要出入口的大型停车场,主要为外来车辆服务;c.超级市场、大型城外游憩地的停车场,布置在设施的出入口附近,以客运车辆为主。 ④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用地面积按城市人口人均0.8—1.0㎡ 第三节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1.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综合发展。

2.在城市总体合理布局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各类交通设施的技术要求。 3.尽量减少对城市环境、城市交通等方面的干扰。 4.城市与交通运输密切配合,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一 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两类:1.直接与城市生产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客、货运设备,如客运站、综合性货运站及货场等;2.与城市生产、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技术设备,如编组站、客车整备场、迂回线等其他设备。

第1类按其性质分布在城市市区,或接近城市中心,或设在市区外围有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地区。

第2类尽可能布置在离开城市有相当距离的地方 2.客运站的位置

(1)位置:服务旅客位置要靠近市中心,中、小城市可位于市区边缘,大城市应深入城市,位于市中心区边缘,距离中心2—3km较适宜。 第八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

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内容 一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制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

19

宁静和优美的环境。 二 居住区规划的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

(2)确定规模:人口规模(人口数及户数)、用地规模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数量、层数、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入口位置,泊车位及泊车方式 (6)拟定绿地、活动、休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一 居住区的组成

(一)居住区的组成要素 1.物质要素:

自然要素—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被等; 人工要素—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工程设施等。

2.精神要素:指社会制度、组织、道德风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 (二)居住区的组成内容

1.建筑工程:是指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市政公用设施用房(如泵站、调压站、锅炉房等)以及建筑小品等;

2.室外工程:包括地上、地下两部分,有道路工程、绿化工程、工程管线及挡土墙、护坡等。

(三)居住区的用地组成

1.住宅用地: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附近的一些空地,其中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等。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

3.道路用地:指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上两项内道路路面以及小广场、泊车场。回车场等用地。

4.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荫道、小块绿地、成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地等。

(四)居住区的环境构成

1.内部环境:指住宅的内部环境和住宅楼的公共部分的内部环境。 2.外部环境:(外部生活环境)

(1)空间环境—指各类空间(私密、半私密及公共空间)环境的大小和质量。 (2)大气环境—指空气中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的含量。 (3)声环境—指噪声的强度。

(4)视觉环境指住宅相互间的视线干扰程度,以及居住区内对架空线、晒衣架、空调机位置、阳台等的处理,居住区的建筑空间质量和整体等。 (5)生态环境指绿地的数量与质量,“绿色”建材的应用,太阳能的应用等。 (6)小气候环境指居住区小区域的气温、日照、通风等状况。

(7)邻里和社会环境指居住区的社会风尚、治安、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等。 二 居住区的规模

(一)居住区的合理规模的决定因素

20

1.公共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

指居民到达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m 2.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

城市干道的合理间距应在600—1000m之间,因此其围合的居住区的面积一般在36—100公顷左右。

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

居住区规划应与居民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我国街道办事处管辖的人口为3—5万人,因此居住区也应为3—5万人。

4.住宅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的影响。 层数低—人口少—用地大 (二)居住区的合理规模

从功能、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考虑,人口以5万人为宜,用地规模在50—100公顷。 三 居住区的类型

1.底层住宅区:低层低密度—别墅区,低层高密度.2.多层居住区3.高层居住区4.混合居住区

四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1.邻里单位

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主要是应对由于汽车交通的迅速增长,对居住环境带来的严重干扰。区内应有足够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活跃居民的公共生活,利于社会交往,密切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的六条基本原则:

(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5000人左右;

(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上;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km2),每英亩10户,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0.8km; (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2.居住小区

前苏联以居住小区为构成城市居住的基本单位,其思路基本与邻里单位一致。我国仍以小区作为居住的基本单位。 3.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居住区人口规模5000—10000人;用地规模10—20km2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个住宅组团组成,住宅组团一般为300—800户,1000—3000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小区由2—3个住宅组团组成。

居住区的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现在的居住区在人们追求有质量的服务的新需求和机动性的提高,趋向于服务中心的集中化和高级化,即将小区扩大,重点建设居住区级服务设施,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

21

第三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涉及到工程技术问题,还广泛涉及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心理、行为、美学等领域。

一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和设计要点 (一)基本原则、观念

1.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住户对生活和环境的需求;

2.设计结合自然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要素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区。 (二)设计要点

1.整体性:(1)建筑空间上的整体性;(2)社会文化上的整体性:建设适当地社会文化,适当住户文化风格的居住区。

2.经济性:节约、节能、节材、节省维护费用。

3.科学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研究和应用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 4.生态性: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应用“绿色”建材等。

5.地方性:反映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生活习惯、建筑材料和历史文脉。 6.时代性:既要有继承,又要有创新,反映时代的技术、风貌。 7.超前性和灵活性:规划设计要适度超前,并留有余地。 二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使用要求—适合住户家居生活的室内外使用。

(二)卫生要求—创造卫生、安静、日照通风好、无噪声的居住环境。

1.正确选择居住用地,防止工业污染;2.采用集中供热,减少煤烟污染;3.建设完善的垃圾储运系统;4.严格日照间距控制。 (三)安全要求 1.防火—防火间距;

2.防震灾:a选择地质良好区;b安全疏散用地;c房屋体型尽可能简单; 3.防空—“平战结合”,平时利用防空建筑物作活动室、停车库、仓库、办公等。 (四)经济要求—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符合要求。

(五)美观要求—通过建筑群体的组合,建筑群体与环境的结合进行整体设计。 第三节 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一 由平面规划走向空间规划

我国城市规划主要考虑城市土地的功能分区,用地布局和各类用地的平衡,在平面上做文章,较少考虑城市三维的空间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推行,为取得良好的土地使用效率,出现了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土地使用的密度,建筑高度控制,容积率,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使得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发展的调控作用加强。

二 由静态规划走向动态规划

原有的城市规划是对未来发展终极状态进行描述的蓝图规划,是以现在城市的发展状况去勾勒城市未来的20年发展目标,缺乏适时地调整与修改,不能适应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类条件的变化时的发展需要。于是现有的城市规划更加注重对规划的过程性的描述和控制,并适时地开展近期建设规划和规划的修编和调整,研究规划实施的资金筹措和政策设计,使城市规划具有能动性、适应性和灵活性,变静态规划为动态规划。 三 由形象规划走向调控规划

过去城市规划重视建筑物的摆布,在详细规划中往往把所有建筑物、构筑物全部摆布出来,而不论其实施的可能性,规划的实施性差。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则以对地块的建设指标调整为主,更加实用,调整作用更强。

22

四 由城市规划走向特色规划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就有固定的模式如《周礼·考工记》,中国城市规划普遍存在着特色不强、布局类同、千篇一律的情况。如今城市规划中强调城市特色的创造,大力提倡在规划中创造和发扬城市的特色。 五 由专家规划走向开门规划

过去是专家、技术人员笔门造车,征求意见仅是各部门领导的意见,而市民群众的意见是无从反映。现在规划强调公众参与,在规划中采取不同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规划方案确定后还要有公示期,规划实施中也有群众监督,变专家规划为开门规划。 六 由经验管理走向依法行政

过去主要应用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人治大于法治,1989年12月26日颁布了《城市规划法》从此城市规划管理走上了依法行政的轨道。

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hr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