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练习三 世界政治 上课版
更新时间:2024-01-21 18: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高三历史选修三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高三历史练习三
世界政治
一、选择题:(60分)
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解题技巧:
一要读懂材料,找与题干设问相关的关键词或语句,提取有效信息;
二要弄清材料来源及作者的态度,确定涉及的历史背景(时间);三要注意审题;
四要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1. 亚里士多德说,“在希腊,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自己,而要认为所有的公民都属于城邦”。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主要是希腊 ( )
A.公民珍视个人自由,不屈从权威 B.公民是“城邦的动物”
C.公民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 D.有健全的民主制度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的直接民主模式得益于城邦体制但雅典的民主是公民(平民+贵族)的民主,是少数民主
亚里士多德意思是说城邦孕育公民的民主政治,城邦的利益与公民政治紧密相联。
随堂测试1 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2.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雅典民主制的建立是奴隶与奴隶主反复斗争的结果 B.雅典五百人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
C.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
D.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过渡,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
雅典民主历程:梭伦改革(为了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奠定基础到克利斯提尼改革使民主确立再到伯利克里时达到顶峰。 雅典民主内容: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由抽签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负责军事指挥;陪审法庭负责案件审理由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抽签产生······ 罗马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过渡缓和了帝国境内自由民间的矛盾而自然法的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西塞罗认为,在实在法,也就是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所以,自然法效力高于实在法。实在法必须反映和体现自然法的要求。因为“恶法非法”,所以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据此,西塞罗还提出了“人人平等”的主张,这种主张也影响了日后罗马法的面貌。
随堂测试2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A 境 B 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C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D
万民法的形成 推论 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 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 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确立了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3.公元539年颁布的《查士丁尼新律》明确规定,在刑事诉讼中,控方证人必须亲自出庭,在事实审理者面前作证;在控方证人作证时,被告人应当有机会在场。不仅如此,该法还明确规定,除非被告人在场,否则,证人即使在司法官员面前作证,其证言也是无效的。该规定 ( ) ①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的本质精神 ②保证案件审判程序的公正合理 ③从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基本权利 ④一定程度上遏制滥用权力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罗马法
罗马法以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了量刑和审判的标准使贵族在审判时不得随意解释法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但是统治者调整法律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最终为奴隶主统治服务的。罗马法的实质是维护和稳定罗马统治。
随堂测试3 据《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 B.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初步具有“契约”思想
4.下图反映了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过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奴隶与贵族的斗争催生成文法
B.罗马人与外邦人的斗争催生公民法 C.公民法适用于罗马一切自由民
D.万民法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初见端倪
【考点】罗马法 帝国版图扩大
民族矛盾 罗马法就其发展历程来看: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商业纠纷
《十二铜表法》 社会动荡
习惯法 成文法(公民法) 万民法 完备
平民反贵族
适用于帝国内
适用于公民
一切自由民
随堂训练4 根据下图所示,指出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成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其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局限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5.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务,而人民并不是所有的人以某种相聚方式达成的集合,而是聚在一起的众多的人为其共同的利益,在法律方面达成一致的联合。”与之相符的
论断是 ( ) A. 主权在民,保障人民共同利益
B. 召开公民大会,保障所有人的权益 C. 制定法律,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D.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元首控制
【考点】罗马法
意在考察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国家是人民的事物”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聚在一起的众多的人为其共同的利益,在法律方面达成一致的联合”体现了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意思。
本专题近 5年来均以选择题作为命题形式,一年命制一道选择题,2016仍可能出选择题,但也可能一反常态出非选择题,复习时需高度注意。
复习向导
古代雅典 古代罗马 1、国家形态: 城邦(小国寡民) 共和国到帝国
2、统治方式: 直接民主制 法制
3、发展阶段: 梭伦改革 习惯法到成文法; 克里斯提尼改革 公民法到万民法 伯利克里改革
4、核心(特点) 主权在民 自由民(公民)在法律面前 法律至上 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轮番而治 公民意识 权力制约
5、实质: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6、影响: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对近代资产阶级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
体现政治文明的多样性,而这又是由具体国情决定的。
6.“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这说明议会改革 ( )
A.扩大了民主的范围 B.消除了不平等现象
C.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权 D.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中关于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渴望扩大在国会中的议席。通过重新调整的选区(减少衰败城镇席位,增加新兴城市和工业);放宽选民资格(降低财产要求)扩大了选举人口。但选民资格任然有财产限制的缺陷。
随堂训练5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7.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地方各州自治权不断增强
C.中央权力与地方分权结合 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中关于联邦制的意义。
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利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堂训练6 美国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在提到维护各
州的权利和捍卫联盟的完整时说:“这两个问题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其唯一的解决办法乃是,联邦和各州都按照人民用符合宪法的方式所表达的意志,在自己的适当范围内明智地行使各自的权力。”材料强调了
①“宪法至上”的理念 ②各州权力都由联邦政府赋予 ③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 A.①② B.①③ C
④各州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权力 .①②③ D.②③④
8.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 )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
【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随堂训练7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
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9.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意义
1689年《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定了国王的权利,保证国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这样,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的权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通知,以防止专制。
所谓民主化:从广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从少数人统治向多数人统治发展的全过程。从狭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
随堂训练8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10.历史漫画以诙谐幽默的手法再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右图漫画反映的主旨是 ( ) A.特殊的国情造就了三权分立体制 B.三权分立体制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 C.君主立宪制不利于政府决策
D.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
10.【考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弊端
【解析】解析 从漫画中可以直观地看出,由于三权分立体制的实施,使得决策的推行非常困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和弊端。
本专题年年考,考查类型以选择和非选择题都有,2016你懂的!
复习向导
一条主线: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二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三个特点:议会制;分权与制衡原则;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四个重点:(1)英国的《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民主制度的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2)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联邦制的特点以及两党制的发展和完善。
(3)法国的共和之路(曲折艰难)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4)德意志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11.有一部著名的历史话剧中有以下的一段对话,由此推断出这部话剧反映的历史是 ( )
A.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美妙设想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运动 D.十月革命
【考点】巴黎公社
普法战争法国惨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临时政府准备以武力解散巴黎人民武装。1871年3月18巴黎人民起义,3月28日巴黎人民建立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选举产生公社委员会,拥有立法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公职人员有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全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
12.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 )
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
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
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考点】
马恩在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用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13.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
主要是围绕 (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中关于四月提纲的内容 时间: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口号: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方式: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随堂训练9 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 ( ) A.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 B.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
.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14.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当时( ) A.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B.希望和平过渡,掌握政权
C.决定与临时政府决裂 D.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中四月提纲的内容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将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以和平方式实现。
15.《全球通史》中记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直接导致“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 ( ) ①原因与巴黎公社革命相似——与大规模的战争有关 ②直接目标与太平天国运动相似——反侵略反封建 ③领导力量与五四运动相同——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④性质与中国的辛亥革命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考点】俄国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的时间:1917年3月
二月革命的对象:沙皇专制统治(罗曼若夫王朝)
二月革命的结果:结束沙皇专制,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二月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随堂训练10 “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材料反映的革命事件 ( )
A.通过和平方式获得了胜利 B.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导致苏俄退出了世界大战 D.遭到临时政府的武力镇压
本专题近5年高考考了两次,今年考的可能性比较大
复习导向
16.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
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从本质上揭示了 ( )
A.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 B.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C.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 D.戈尔巴乔夫改革力图突破“斯大林模式”
【考点】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和议会制。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戈氏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17.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以下图片冠一主题,你认为恰当的是 ( )
A.美苏“冷战” B.和平与动荡并存
C.“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D.多极化趋势加强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本题考查了冷战影响下的国际关系: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961年柏林墙。 1950年朝鲜战争
1961-1973年越南战争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是除了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其表现为:杜罗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的成立。
18.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 ( )
A.朝鲜战争 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本题主要考查“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由材料“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卷入这场战争”“‘冷战’背景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朝鲜战争。B.C两项并非实际战争。越南战争并没有签署停战协议,D项错误。
19.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我们的目标是在世界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为自由制度创造赖以生存的政治社会环境。基于这一战略思想,二战后美国 ( )
A.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B.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D.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中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表述。
杜鲁门主义主要体现在政治上的遏制共产主义,与题目材料“反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从经济层面不符, 北约是体现在军事上,
马歇尔计划是体现在经济上对进行援助,符合题目中的“??而是反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我们的目标是在世界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
美国在1933年就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不符合题意“二战后的美国”,
随堂训练11.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演讲中抛出欧洲复兴计划,还提出欢迎苏联参与该计划,条件是苏
联要配套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由此可见该计划的最初目的是 ( )
A. 扶持西欧恢复经济以对抗苏联
B.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C. 帮助西欧和苏联恢复战后经济
D. 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20.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图示一显示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②图示二中“一超多强”的“一超”指美国
③图示二显示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④世界政治格局由图示一向图示二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关于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1955年华约建立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关于多极化趋势:20世纪60、70年代两极格局下多级化趋势出现;20世纪90年代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呈现已超多强的特点。但多极化是一个漫长的趋势,它只是趋势并未形成格局!
随堂训练12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本专题近5年高考年年考,你懂的!
复习导向:牢记三个阶段
1.两极格局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国基于自身的实力,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1949年、1955年先后形成了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华约组织,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西欧走向联合,欧共体形成;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与此同时,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3.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2)①“冷战”结束给西欧的联合发展带来机遇,欧盟的成立使欧洲经济政治进一步联合,欧元运行,经济一体化加快,西欧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②日本更加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③俄罗斯拥有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力量。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日益提高。
⑤第三世界国家仍然在国际政治舞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材料解析题 解题注意事项: 1.审题 (1)审清中心项 (2)审查题目要求,一一辨明有几问 (3)审清限定语(时间、根据材料或者结合所学知识、角度。) 2.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对应教材知识,试着整合教材知识和材料信息,形成答题思路。打腹稿,即形成答题提纲或思路,使答案有序,有逻辑关系。
3.组织叙述语言作答:史论结合;面面俱到;语言精练、准确;答案段落化、序号化。
21.(13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以材料情景的形式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1)问应准确把握近代英美的政体;
答案
(1)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3分)
材料二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3分)
答案:(2)从限制王权到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责任内阁制形成。(3分))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兴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4分)
(4)在学习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一课后,甲同学认为英国的政体有效,乙同学认为美国的政体进步。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
解析
第(3)问是对美国联邦制的考查,注意中央政府与地方州政府的关系;第(4)问属开放性试题,回答时注意语言的准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3)建立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和相应的民主原则。(其它表述,言之成理也可)(4分)
(4)英国: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和政体的稳定。美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强大。(言之有理即可)(3分)
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曾说:历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一个落后的国家竟有幸走在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前列。
——《在工人合作社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1)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社会主义革命运动)。(1分)
材料二 20世纪初,俄国工业实力已居世界第五位,工业产值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但人均国民收入只有美国的1/7,英国和法国的1/5。工人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列宁为什么说“历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3分)
早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就主张共产主义革命将在一切文明国家同时发生。马克思、恩格斯1845年至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说的更加明确,共产主义革命“能不能在某个国家单独发生呢?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法、德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
(2)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应首先发生在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无产阶级占少数,同时俄国资本主义相对落后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从客观上看,俄国不完全具备无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却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3分)
(3)俄国的这条“奇怪的道路”,在1917年11月到1920年底又是如何走下去的?有何作用?(4分)
注意题目要求的是1917年11月到1920年底的时间限定,只要对课本知识比较熟悉就能想到如下史实: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颁布三个法令《告工人农民士兵书》《土地法令》《和平法令》;组建红军,实施战士共产主义政策取得国内战争胜利。
(3)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新的国家政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实行土地改革,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镇压反革命叛乱,粉碎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任答三点即可) (3分) 作用:为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分)
材料三 1913年,在5%拥有500名以上工人的大企业中,集中了全国大约54%的工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比资产阶级政党出现得早,而在欧美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比资产阶级政党出现晚得多。 ——摘编自江流《苏联演变历史的思考》 材料四 十月革命期间的一次集会上,一个士兵说:“我们在前线挨饿,都快冻僵了,我们白白地送命,死得毫无意义。”
列宁曾说: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
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4)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针对俄国走的这条“奇怪的道路”,一些人对其否定的态度又甚嚣尘上,认为十月革命是少数职业革命家精心策划的政变。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驳斥这一错误观点。(5分)
(4)正确观点:十月革命是发生在比较落后的国家的一场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具有历史必然性。理由:20世纪初,俄国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经济上,俄国已经过渡到了帝国主义阶段,为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上,无产阶级集中,组织性强,战斗力强;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已经开始传播;组织上,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客观上,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激化了矛盾。(5分)
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3分)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以后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的基本史实,以及进入60、70年代后西欧日本中国等诸多力量的发展,对两极格局的冲击,再到两极格局的瓦解后出现的新情况。题目对概括、归纳的能力要求较高,解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材料,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1)指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1分)开始实行对苏“冷战”政策。(1分)谋取世界霸权。(1分)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请回答: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4分)
(2)实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2分)组建华约组织(答情报局、经互会也可得分)。 (1分)两极格局形成。(1分)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请回答: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70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3)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分)出现多极化趋势。(1分)。
材料四 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转引自《中国还是能说不》 请回答: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对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依然构成威胁,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分)
材料四 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转引自《中国还是能说不》 请回答: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对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依然构成威胁,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分)
正在阅读:
高三历史练习三 世界政治 上课版01-21
江苏省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05-11
山推股份:2009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祁俊) 2010-04-1307-23
“国家医学电子书包”主编、副主编、编者申报和遴选通知12-22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学案)12-04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世界政治
- 高三
- 上课
- 练习
- 历史
- 2017 - 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光的衍射光的偏振新人教版选修3 - 4
- S120故障和报警代码
- 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作业二
- 12级高二数学5月13日周末练习
- 2013交大计算机第二次作业
- 服装的起源和作用探秘 - 图文
- 大熊猫作文400字
- 凤凰新村站工程结构实体质量监督抽检总体方案
-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好 - 图文
- 全国2013年1月劳动经济学试题
- 2017公需课考试:大数据技术与发展前景
- 承德普宁寺导游词
- 一上第二单元《gkh》第一课时导学案(宋艳梅--康乐里小学)
- 新贺春学校预防传染病制度
- 渠玉芝教授及渠氏技术综述
- 2015最新译林英语5BU7-8必默内容中文
- 古诗词试题的几种类型
-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智能汽车系统的跟踪控制算法
- PCB学习笔记
- 招标代理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