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年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第四章、压强与浮

更新时间:2023-04-06 02: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2019年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第四章、压强与浮力》精选专题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2分)“端午佳节,粽叶飘香”,这现象说明了()

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分子间存在排斥力D.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端午佳节,粽叶飘香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分子运动论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②我国家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③城市高架道路两侧设有高的透明板墙的主要目的是美观;

④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⑤运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逐渐停下来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⑥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为3×108m/s,故①错;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频

率为50Hz,故②正确;城市高架道路两侧设有高的透明板墙的主要目的是减小车辆噪声污染,故③错;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④错;运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

逐渐停下来的过程中,机械能越来越小,由于与水平面的摩擦,物体的内能增大了,机械能

转化为内能,故⑤正确;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⑥正确;应选C。

【考点定位】物理规律和概念的判断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比热容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C.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D.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只存在斥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错误,热值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B.错误,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C.正确,这两种方式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D.错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应选C。

考点:热值;比热容;分子动理论

4.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树叶飘落D.冬天,雪花纷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春天,柳絮飞扬,是柳絮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夏天,荷花飘香,是气体分子在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秋天,树叶飘落,是树叶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冬天,雪花纷飞,是雪花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用力把铅球推出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B、C三个选项都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

D选项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选D.

6.龙卷风将物体“吸”起卷入空中,其中“吸”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吸” 字相同的是()

A.地球“吸”地面上物体

B.两光滑铅块压紧后“吸”住

C.两船并行相“吸”碰撞

D.梳头后的梳子会“吸”头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龙卷风将物体“吸”起卷入空中,实质上是被大气压压进去的;地球“吸”地面上物体是由地球的引力作用;两船并行相“吸”碰撞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梳头后的梳子会“吸”头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故应选C。

【考点定位】气压与流速的关系

7.下列温度最接近23℃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温度的感性认识,我们要能够估测A、B、C、D四个选项中的温度;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7℃左右;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约为0℃左右;C、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约为0℃左右(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D、让人感觉温度舒适的室温为23℃左右;故选D.

考点:温度.

8.牛顿第一定律是()

A.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结论

B.由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C.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合理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

D.由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也不是科学家凭空猜想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所以选C.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点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

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孤掌难鸣”说明了离开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产生力的作用时,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D.地球吸引树枝上的苹果,苹果不吸引地球

【答案】C

【解析】“孤掌难鸣”说明了力的作用需要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故A错误,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如果刚好接触没有相互挤压,则这两个物体之间就没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树枝上的苹果,苹果也会吸引地球,故D错误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故C正确,

故选C

10.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就缩短,这个现象说明力产生效果()A.跟力的作用点有关B.跟力的大小有关

C.跟力的方向有关D.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三要素都可以改变

物体的作用效果。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就缩短,这个现象说明力产

生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故选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的三要素。

点评: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二、双选题

11.如图,将均匀细木杆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铜丝端浸没入液体中后,木杆就可以竖直漂浮,

;把它放到盐水中,

从而制成一支简易密度计,把它放在水中,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l

1

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为l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2

A .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B .密度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一些

C .l 1>l 2

D .l 1<l 2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密度计漂浮,故F 浮=G ,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 ,即

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故A 正确,B 错误;根据公式F 浮=ρ液gV 排=G ,可知,密

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 盐水<V 水,故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l 1大于液面到木杆下端的距离l 2,故C 正确,D 错误;故应选AC 。

【考点定位】浮力的应用

12.如图所示,把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投入水中,甲球漂浮,乙球悬浮。则( )

A .乙球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B .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

C .甲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D .乙球受到的浮力比甲球受到的浮力大

【答案】ABD

【解析】

试题分析:A 、因为乙球悬浮在水中,乙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等于1.0×103千克/米3,故A 正确;

B 、由于甲球漂浮在水中,甲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于乙球悬浮在水中,乙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所以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故B 正确;

C 、由于甲球漂浮,甲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故C 错;

D 、由图知,把甲、乙两个实心球投入水中,甲漂浮,乙悬浮,两球排开水的体积v 甲<v 乙, ∵F 浮=ρ水v 排g ,

两个球受到的浮力:F 甲浮<F 乙浮,故D 正确;

故选ABD .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了解与掌握,能从图中得出两个

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以及利用好漂浮和悬浮条件是本题的关键.

13.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射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以戴

凹透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发散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图像略向后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远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可以戴凸透

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会聚光线的性质。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故选AC

【考点定位】眼睛和眼镜

14.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燃烧,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能转化为能,这是通

过的方式实现的。火柴头也可以用火点燃,这是用方式实现的。

【答案】机械内做功热传递

【解析】

试题分析: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火柴头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点燃。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火的温度高,放热,火柴头

温度低,吸热后温度升高点燃,这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考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三、实验题

15.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

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你做出的猜想是。

(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

(3)下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选填代号即可)。

【答案】(1)只要猜想合理即可(2)物体受到的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3)A B (4)C

【解析】

试题分析:(1)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手就会感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越往下按,浮力越大;空饮料罐向下按入的过程中,水面会升高,空饮料罐排开水的体积比较大;由此得出猜想: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就要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3)先测出物体的重力,然后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减小,减小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根据B和C两个步骤就可以测出浮力;

(4)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只有部分浸入水中,我们要测量漂浮在木块上的浮力,就要让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而不是浸没.故步骤C不同。

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点评:这是一道浮力的探究实验题,浮力的探究实验时中考的一个重点,需要熟练掌握,关键是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深刻理解.

四、填空题

16.阳春三月,油菜花开,游客漫步在油菜花海中,穿行于万湾河道间,田埂上“香气袭人知昼暖”,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小河边“鱼翔浅底竞自由”,这是由于光

的现象而形成的虚像,高楼下“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在油菜花上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答案】温度、折射、漫反射

【解析】

试题分析:花的香气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我们能看到水中的物体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所以小河边“鱼翔浅底竞自由”是光的折射现象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hf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