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究

更新时间:2024-03-27 02: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究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如劳动保障体系、就业问题、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的社会保障热点经常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有许多不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以下简称:资本保障制度)的探究,分析其成功之处,从中得到启示,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真正解决人人关注的民生问题。

要了解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从其定义开始。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通过对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以瑞典为代表的西欧福利国家(如瑞典、法国、德国)以及美国的保障制度。之所以分成这两种类型,主要是从其特点出发的。瑞典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医疗保健三大部分。其特点有: (一) 社会保障对象具有全民性特点。瑞典人一般不需要直接交纳较多的社会保障费用,就可以享受到从生到死,即“从摇篮到坟墓”的各种社会保障。(二)实行高税收———这也是高福利赖以存在的基础。如1979 年瑞典中央征收的个人最高边际税率达到87 %。此外,税种繁多,比如要征收成人教育税、小儿入托税等。(三) 社会保险基金由税收部门征收,由国家社会保险局负责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四) 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居全球之冠。而对于美国,其基本特点有: (一)“社会保障项目”和“失业保险”项目采用基金化的运作方式:政府征收“工资税”构成两个专门的保险基金,保险开支完全由基金负担,政府不再直接投入资金。而在欧洲国家的同类项目中,公共开支一般要占资金来源的三成左右。(二) 没有西欧国家那样面向全民的“国民医疗保健制度”,政府只负责65 岁以上老人的医疗保险,其他公民的医疗保健由商业保险来实施。老年人的医疗保险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直接公共开支最多的部分。(三) 没有西欧国家那样面向全体公民的社会福利制度;美国的“社会福利”相当于西欧的“社会救济”,西欧国家以“居住权”或“公民权”为条件的“社会福利”在美国是没有的。

总体上看, 由于福利水平高、覆盖面广,人均税后收入相对平均,瑞典一直以来都被冠以“福利国家的橱窗”的美名,是西欧福利国家的典范和样板。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小得多,转移支付部分比不上多数西欧国家,社会再分配程度也不大;此外,美国政府还多采用税收补贴等间接开支形式,以及以企业为核心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来加强社会福利项目的针对性。不过,美国的社会福利虽少,就业率却相对较高,完全依赖福利生活的人并不很多;美国的平均工资水平较多数西欧国家低些,当然税赋也低不少。

虽然处于同一种社会制度之下,而且在经济发展程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但却有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原因。

一、社会结构。瑞典的社会结构特点是: (1) 瑞典在西方国家中是垄断资本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2) 瑞典社会中最主要的阶级是两大基本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且两大阶级都已高度组织化。全国绝大多数受雇佣的职工都参加了总工会;而全国绝大多数的私人企业主都参加了雇主协会。这两大阶级,既对峙又打交道,分别以“雇员总代表”和“雇主总代表”的身份,在社会救济生活中开展活动,有时进行某些形式的合作。美国

美国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 (1) 等级开放,美国人的社会地位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向上或

向下的流动) 。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而言,美国人的社会地位和个人命运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美国梦”就是这一特点的鲜活写照。(2) 阶级结构较模糊,阶级的成员构成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由于社会地位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美国社会各阶级的成员构成也具有不稳定性。资本家、工人、农民等阶级成员的构成经常是变动甚至互换的,相比起其他国家,美国的阶级鸿沟并不那么难以逾越。

二、价值观。瑞典这样的福利国家,其主要价值观念是所谓的社会性“平等”,即把“平等”的价值观渗透到整个社会之中,不仅仅限于“机会的平等”,而且十分强调“结果的平等”,特别重视消除社会差别。它完全不同于仅保障最低生活水准线上的“平等”,而是在所得分配领域内实行全面平等化。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崇尚自我奋斗,其经济制度一开始就是反对政府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在美国工业化的过程中,人们的观念倾向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贫困的存在天经地义,穷人所以穷多半是因为懒或无能。在这种思潮的巨大影响下,美国更倾向于减少税收,以私营机构等非政府机构来管理有关社会保障的公共事务,并且倾向政府决策分散化,加强地方政府的作用。

诚然,资本主义国家在实行了适合它们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后,无论是瑞典型还是美国型,都对各自国家带来不少的好处:

第一, 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 促进社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 第三, 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第四, 扩大公民自由,体现团结互助。

当然,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的,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会有它的劣势或者缺点:

第一, 高税收以及高福利导致的失业危机。 第二, 社会福利制度导致债务连连的财政危机。 第三, 老龄化以及其带来的劳动力危机。 第四, 观念危机—容易造成懒惰心理。

综合以上的信息,我们可以就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国力,宜坚持“量力而行”的方针。 第二, 认真研究和解决老人问题。

第三,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 建立专门的社会福利管理机构,制定统一标准,完善福利措施。 因此,要想从资本保障制度获得有用的信息,无论是从社会制度方面还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我们都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吸收其有用之处,并适当地修改与融合,达到真正改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管理科学与工程2班 廖杰新 20103023500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h9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