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50年代至90年代的11次经济景气循环

更新时间:2024-03-19 22: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战后日本经济的景气循环从1950年至1993年,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11次景气循环。在1945—1950年期间,也出现过两次循环,但由于统计数字不全,未能进入经济企划厅正式列出的战后景气循环的行列中。下面,将从景气循环的角度再一次重温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历程。

第1 次循环

景气上升过程(大约1950年6 月—1951年6 月):特需景气 1950 年6 月美国侵朝战争爆发,带来了“特需景气”,使日本经济得以摆脱道奇推行“超紧缩”财政政策所导致的严重的萧条局面。在特需及出口增加的刺激下,生产与设备投资很快上升,景气迅速恢复并出现繁荣。但是,在1951年7 月开始停战谈判之前,美军就逐渐停止了物资储备与采购,致使景气于1951年6 月从上升转为下降。

景气下降过程(1951年6 月—1951年10月)特需带来的景气随着特需的中断而转为萧条,下降过程仅持续了 4个月,于1951年10月结束。但是,另一种说法是,下降过程一直持续到1952年4 月。

第2 次循环

景气上升过程(1951年10月—1954年1 月):投资消费景气特需景气结束以后,在个人消费方面,由于特需景气中人们收入的增加,加上人心趋于安定以后出现了“消费饥饿感”,导致购买力开始扩大。1952、 1953 年度个人消费增加了近30%(已除去物价上涨因素)。在企业投资方面,虽然特需景气“风光不再”,但是,以电力、钢铁、海运、煤炭等产业部门为中心,在特需景气中积累了资本的企业仍为补充、修理、更新、添置机械设备而开展了积极的设备投资。在政府支出方面,公共投资也有所增长。上述因素导致出现了繁荣局面,被称为“投资消费景气”。

景气下降过程(1954年1 月—1954年11月):初次碰上“国际收支的天花板”由于消费、投资的迅速增长,导致进口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出口却由于特需减少、美国景气下降(对美出口减少)而增长缓慢,进口增加和出口减少导致经常收支在1953年迅速恶化,同时外汇储备迅速下降,俗称碰上了“国际收支的天花板”,政府、日本银行不得不采取紧缩政策,于1953年9 月开始抑制贷款,景气转入下降过程。

第3 次循环

景气上升过程(1954年11月—1957年6 月):神武景气由于美国景气回升,日本对美出口增加,形成了出口带动的景气回升。接着,投资、消费也日趋活跃,特别是在几乎所有的产业部门,收益得到明显改善的广大企业同时增加设备投资,使1956年度民间设备投

资比上年增长约40%(已除去物价上涨因素),投资成为带动景气回升的新的动力。这样,在出口、投资的相继推动下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被誉为“神武景气”;同时在景气回升中未出现通货膨胀,因此,又被称为是“数量景气”。

景气下降过程(1957年6 月—1958年6 月):锅底萧条由于景气上升过猛,导致进口急速增加,经常收支恶化,第二次碰上了“国际收支天花板”;同时在生产能力方面,又遇到钢铁、电力、运输等基础产业跟不上的“瓶颈问题”。为此,政府不得不紧缩金融,这样做虽导致经常收支改善,却导致库存投资大幅度减少,工矿业生产也随之大幅度下降。1957年6 月景气转为下降,下降过程与上升过程形成“山高谷低”的鲜明对照。这次景气不振也被形容为“锅底萧条”。

第4 次循环

景气上升过程(1958年6 月—1961年12月):岩户景气在景气下降日趋深刻的形势下,政府的经济政策从紧缩转向缓和,调低了官定利率,增加了公共投资。随着景气的恢复,加上出口增加(特别是美国的景气恢复对日本出口增加起到了促进作用)与技术革新的需要,民营企业增加了设备投资。同时,在个人消费方面,出现了1960年度《经济白皮书》所称颂的“消费革命”,黑白电视、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迅速普及,随着国民生活的改善,在服装、饮食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长。1960年12月,池田内阁发表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促使设备投资进一步增长,致使实际达到的经济增长率甚至比这个雄心勃勃的“倍增计划”预定的增长率更高。这样,景气上升一直持续到1961年12月,长达42个月,大大超过了上一次“神武景气”。

景气下降过程(1961年12月—1962年10月)在景气上升过程中,物价日益上涨,经常收支赤字增大,外汇储备减少。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劳动力供求从过剩转为不足,这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一个原因(劳动力成本上涨)。面对经常收支状况的恶化,政府采取了提高官定利率、暂缓财政支出等紧缩措施,景气转入下降过程。

第5 次循环

景气上升过程(1962年10月—1964年10月):奥林匹克景气 1962 年夏,经常收支转为顺差,紧缩政策开始缓和,景气于1962年10月走出谷底,进入恢复局面。为了迎接预定于1964年召开的东京奥运会,从 1963年就开始出现了建设投资热潮,推动宏观经济进入景气局面。然而,制造业的设备投资未见高涨,企业收益增长缓慢,这导致出现了“宏观景气,微观萧条”的反差。总的来说,这次景气上升过程的持续时间不长。由于经常收支状况复又恶化,加上奥运会结束后的市场疲软,景气从上升转为下降。

景气下降过程(1964年10月—1965年10月):“1965年萧条”这次景气下降导致出现战后第一次经济大萧条,被称为“昭和40年萧条”(昭和四十年即1965年)。民营企业的设备投资与个人消费均呈现十分呆滞的状态,同时整个经济状况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发生了山阳特殊钢公司倒闭、山一证券公司经营危机等事件。为了克服萧条,进入1965年后,政府采取了连续下调官定利率、提前执行财政支出乃至战后首次发行赤字国债等刺激景气的对策(这意味着在财政上放弃“单年度均衡原则”,正式采纳凯恩斯政策)。

第6 次循环

景气上升过程(1965年10月—1970年7 月):伊弉诺景气由于采取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景气于1965年10月走出谷底。民间设备投资与个人消费日趋高涨,在经历了号称“昭和40年萧条”的严峻形势之后,日本经济进入了战后最长的繁荣局面,整个景气上升过程持续到1970年7 月,其中1966—1969年度的平均年增长率接近12%。在长达57个月的景气上升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短暂的“阴影”:在1967年末,经常收支开始趋于恶化,但由于政府及时采取了提高官定利率、推迟财政支出等对策,使景气上升的基调得以继续保持,并在1969年春至1970年7 月出现了“尽管经济迅速扩大,而经常收支仍呈现为黑字”这样的战后未曾有过的景气上升模式(过去总是呈现为经济一热,经常收支赤字就增大的模式)。

景气下降过程(1970年7 月—1971年12月)由于景气持续上升,国内供需关系日渐紧张,加上来自国外的通货膨胀压力,一起导致了物价的显著上升,政府被迫采取提高官定利率、抑制财政支出的紧缩政策,景气从上升转入下降过程。1971年8 月发生了“尼克松冲击”,使经济形势更趋严峻。

第7 次循环

景气上升过程(1971年12月—1973年11月):“列岛改造热” 1971 年12月,日元汇率从固定汇率制下的1 美元兑换360 日元升值至1 美元兑换308 日元,与此同时,由于政府从金融、财政两方面实施刺激景气的政策,使景气走出谷底,进入缓慢的复苏局面。 1972 年上台的田中内阁,以“改造日本列岛”为旗帜,编制了旨在进一步扩大经济的大型财政预算,导致设备投资迅速增加,景气上升步伐明显加快,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国内供求关系的紧张,通货膨胀的加剧。

景气下降过程(1973年11月—1975年3 月):第一次石油危机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从金融、财政两个方面实施紧缩政策,“列岛改造热”迅速降温。恰在这时,发生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大幅度上涨,给日本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景气于

1973年11月从上升转为下降。其后,日本经济陷入了“三重之苦”:其一是“狂乱物价”;其二是经常收支的赤字;其三是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1974年度出现了战后第一次的负增长,实际增长率为负0.4 %)。

第8 次循环

景气上升过程(1975年3 月—1977年1 月):最短的景气上升随着紧缩政策的实施,通货膨胀的收敛,政府的政策重点又转向刺激景气,致使景气于1975年3 月走出谷底,开始走向复苏。其中日元贬值与美国景气恢复所导致的对美出口的扩大,成为支撑复苏的主要因素。但是,在石油危机以后,随着整个西方经济进入了以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大量失业为

特征的“滞胀”(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状况)时代,日本经济也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特别是石油危机过后留下的“后遗症”,致使企业破产倒闭增加,雇佣恢复缓慢,各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扩大,整个经济呈现为“无繁荣感的上升”,而且上升时间只有22个月,成为战后最短的上升过程。

景气下降过程(1977年1 月—1977年10月):日元升值萧条随着出口的增加,经常收支的黑字日趋膨胀,形成对日元升值的压力;急速的日元升值又反过来招致出口下降,企业受益与生产状况恶化,致使景气于1977年1 月从上升转为下降。但是,从1977年1 月至1977年10月的 9个月下降过程的实际增长率仍保持在大约5%,其水平与景气上升过程并无明显差别,因此可以说是“宏观”(整个经济的增长状况)与“微观”(企业的收益状况)又一次出现了偏离,也有人称这次景气下降为“景气之中的不振”。

第9 次循环

景气上升过程(1977年10月—1980年2 月)由于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所开展的经济调整取得进展,增加公共投资所带来的波及效果,加上日元升值导致交易条件的改善与企业收益的增加,使景气于1977年10月走出谷底进入复苏局面。1978年发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以伊朗政变为导火线,原油价格大幅度上升,导致日本国内物价猛涨,经常收支恶化,政府不得不紧缩金融,抑制财政支出。1980年2 月库存出现明显过剩,引起库存的调整,景气从上升转为下降。

景气下降过程(1980年2 月—1983年2月)由于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导致日本的出口不振,加之日本政府开展以“小政府”为目标的行政、财政改革,没有从财政方面采取景气对策,致使景气下降过程拖长,达36个月,超过景气上升过程的28个月。战后以来一直是景气上升时间长于下降时间,这是第一次发生“逆转”。

第10次循环

景气上升过程(1983年2 月—1985年6 月):高技术景气进入1983年以后,世界经济景气开始恢复,日本的景气也在1983年2 月走出谷底。由于美国的景气恢复加上从1982年起实行美元高汇率政策,使日本的出口得以急速上升,同时日本政府也投入了很大的政策努力(包括扩大公共投资、减税与缓和金融),从而将整个景气推向繁荣局面。由于美、日的景气均得益于当时的里根总统的经济政策,也有人将这次景气称为“里根景气”。但是,从半导体、计算机等高技术产业在景气上升中所起的先导作用来看,将这次景气称为“高技术景气”似乎更确切。

景气下降过程(1985年6 月—1986年11月):日元升值萧条这次景气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出口,特别是对美出口,而随着对美出口的急速增加,引起了日美之间的激烈的贸易摩擦。到了1985年中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的集成电路等电子部件的供给过剩骤然表面化,于是,由高技术产业主导的景气首先从高技术产业部门开始崩溃。 1985 年9 月西方各国达成旨在改变美元高汇率、高利率的“广场协议”,经过国际政策协调,日元对美元汇率在一年之中从1 美元兑换230 日元上升到1美元兑换150 日元。由于日元升值与美国景气衰退,导致日本出口不振,出现了所谓“日元升值萧条”。

第11次循环

景气上升过程(1986年11月—1991年4 月):平成景气由于金融、财政方面的景气对策产生效果,日元升值带来的交易条件的改善等因素的作用,景气于1986年11月走出谷底进入复苏。与过去多次经济复苏一样,公共投资与住宅投资的增长发挥了先导作用,继而又发展成为以设备投资与个人消费的增长为中心、可与战后最长的伊弉诺景气匹敌的、大型的“民需(民间需要)景气”。由于空前的低利率(官定利率降至2.5 %),导致游资急速膨胀,股价、地价等资产价格迅速上升;对经济前景看好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也积极地进行融资,特别是对不动产等领域的融资急速增长;民营企业对办公楼、厂房及机械设备也进行了过度的投资;在个人资产增益的刺激下,个人消费的热点转向高价商品。“泡沫经济”的膨胀成为“平成景气”(由于昭和天皇去世,于1989年改年号为“平成”)的突出特征。

景气下降过程(1991年4 月—1993年10月):平成萧条为了防止景气过热与通货膨胀的发生,日本银行于1989年中期开始紧缩金融,并接连推出对不动产融资的限制措施。1990年8 月发生海湾战争又导致了原油价格的上涨。在此背景下,长达53个月的景气上升过程终于在1991年4 月结束。随着股价、地价的暴跌,引起了“资产贬值”效应与大量的不良债权,使经济后退的步子更加沉重,经济萧条的局面更加深刻。与平成景气时期资产

价格大幅度上升带来泡沫经济的膨胀相对照,在平成萧条时期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造成了泡沫经济的崩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h5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