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入厂安全生产培训教材

更新时间:2023-08-29 20: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教材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目录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 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 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 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 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 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 2002年11月 日起实施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 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实施日期:2006年3月1日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主 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 他从业人员。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 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 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 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2年 日起实施。 自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预防为主、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 理、综合治理。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1,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 、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 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 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 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 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加纳 可能更资料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2,职业病定义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 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 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 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 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 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危害因素。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3,职业病的预防我国规定,工伤保险要 与事故预防、职业病防 治结合。企业和职工必 须贯彻“安全第一、预 防为主”的方针,遵守 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 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防 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 减少职业危害。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4-1,甲苯的危害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皮肤干燥、皲裂、皮 炎、女工月经异常等。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

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吸入甲苯后可出现咽喉刺痛感、发痒和灼烧感;刺激眼黏膜,可引 起流泪、发红、充血;溅在皮肤上局部可出现发红、刺痛及疱疹等 。重度甲苯中毒后,或呈兴奋状:躁动不安,哭笑无常;或呈压抑 状:嗜睡,木僵等,严重的会出现虚脱、昏迷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4-2,甲苯的防护措施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呼吸系统防护:应该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空气呼吸器 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他: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工 作习惯。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4-3,泄漏应急处理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 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 蒸气灾害。 如有大量甲苯洒在地面上,应立即用砂土、泥块切断 液体的蔓延;如倾倒在水里,应立即筑坝切断受污染 水体的流动,或用围栏阻断甲苯的蔓延扩散;如甲苯 洒落土壤里,应立即收集被污染土壤,迅速转移到安 全地带任其挥发。事故现场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 除蒸气。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4-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 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 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另外,胶水的溶剂是甲苯,其性质也 甲苯类似。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5-1,丁酮的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长 期接触可致皮炎。本品常与2-己酮混合应用, 能加强2-己酮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但单独 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5-2,丁酮的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配戴自吸 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5-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民至安全区,并进行隔 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尽可能 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 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 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 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场所处置。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5-4,急救处理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 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 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 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6-1,噪声知识分贝,是声压级的大小单位(符号:db),声音压力 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分贝。 10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分贝以下的 声音,一般来说15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属于 “死寂”的了。20-40分贝大约是情侣耳边的喃喃细语 。40-60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就 属于吵闹范围了,70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闹 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 受损,而呆在100-120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 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6-2,噪声的危害噪声会损害健康:人长时间工作、 生活在噪声大的环境中,对中枢 神经系统的刺激大,严重者会导 致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噪声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会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 射异常、脑血管张力受损害,使人头痛、头晕、耳鸣 、失眠多梦全身疲乏无力,还会引起消化不良、胃溃 疡及高血、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噪声对人体健康的 危害是多方面的。最容易受关注的是它对听力的损害 ,噪声会引起耳部不适,导致听力下降。

第一部分 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P4)第二部分 设备安全使用内容 (P23)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 (P31)第四部分 化学品安全管理、使用(P34)第五部分 消防安全管理内容 (P35)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内容(P44)

6-3,噪声的危害噪音对人体的直接危害表现在:破坏人体神经,使血 管产生痉挛,加速毛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加速衰老 期的到来。最常见的病症是耳鸣、耳痛、听力下降、 头昏、头痛和噪音性耳聋;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 婴幼儿来说,噪音危害尤其明显。 由于噪音造成的是感应神经性损伤和毛细胞损伤,很 难对其进行修复,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可治疗这种损 伤。因此,噪音病重点在预防,控制产生 噪音病的源 头,防微杜渐。许多30-40岁的年轻人,由于快节奏的 工作甚或环境,没有注意导致感音神经性损伤和毛细 胞损伤,听力不同程度的下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h2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