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因素

更新时间:2023-04-11 05: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业整理.

影响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因素

酸性乳饮料按其加工工艺过程可分为发酵型和配制型两大类。发酵型是以乳与乳制品为原料,加入对人体有益的乳酸菌发酵后,再辅以蔗糖、果汁、稳定剂而制成的一种富含活性乳酸菌的营养保健型饮料。配制型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不经乳酸菌发酵,直接用有机酸、糖、稳定剂配制而成。无论是发酵型还是配制型,其主要成分都是乳或乳制品,按卫生部标准,其成分中蛋白质含量必须≥1%。这种营养型的蛋白饮料常常不能保持均匀的稳定状态,易分层和沉淀。如何解决饮料中蛋白质的稳定性是许多食品工作者以及生产厂家急待解

决的问题。这里我们想就影响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因素加以论述。

一、有机酸

有机酸是生产酸性乳饮料最常用原料之一,其目的的是用改善饮料风味,与糖一起赋予饮料爽口的酸甜味,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生产中常用的有机酸有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等,添加量为

0.3%-0.5%。新鲜牛奶的PH约6.8,其酪蛋白的等电点(PI)为4.6。这样酪蛋白处于其PI的碱侧,能够长期稳定存在而不沉。当加酸后,其饮料的PH可下降到3.5—4.5,若一目了然到酪蛋白的PI附近,势必由于重力作用使其沉淀从而使牛奶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因此,生产酸性乳饮料中加酸时不能添加固体酸,防止酸分布不匀,应配成10%的酸液,缓慢加入,快速搅拌,使其PH急骤下降,快速通过酪蛋白的等电点,同时添加液的温度应尽可能低些,还需在适当时候添加适量的稳定剂。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二、原料乳

生产酸性乳饮料常用的原料乳为牛奶、羊奶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为3.3%其中80%为酪蛋白。酪蛋白不溶于水,在乳中以酪蛋白酸钙—磷酸钙的胶粒状态存在,其粒子直径在40—160nm之间,通常带负电荷,能均匀分布在乳中,但在酸性条件下,其电荷减少,胶粒结构破坏,稳定性变差。乳饮料出现的沉淀,几乎都是由于酪蛋白不稳定而形成的。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改变乳蛋白的加工特性来提高乳饮料的稳定性。有人认为,将葡萄糖、果糖和乳糖共价键系到酪蛋白赖氨酸的氨基上,可增强在PH2.5-4.5的溶解性;用酪蛋白钠盐代替钙盐可改善乳蛋白的粘度和弥散性。这些方法都有有助于提高乳饮料的稳定性。

乳中的Ca2+,也明显地提高饮料的稳定性。通常使用的螯合剂磷酸盐、柠檬酸盐、植酸等,其中三聚磷酸钠和柠檬酸钠效果较好,基Na+可使酪蛋白表面电荷数增加,水化层加厚。酸根离子具有多价离子特性,可螯合游离的Ca2+,降低Ca2+的有效浓度,使饮料的稳定性提高。

此外,还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添加缓冲液、利用离子平衡等方法除去或平衡乳中的Ca2+,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稳定剂

稳定剂是酸性乳饮料不可缺少的试剂之一。它可提高乳饮料的粘度,防止乳蛋白粒子因重力作用下沉,更重要的是稳定剂本身是一种高亲水性化合物,可以形成保护胶体,在蛋白质外面形成亲.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水性被膜包裹在蛋白质粒子上,防止凝集沉淀.

稳定剂种类很多,乳饮料中通常使用的有竣甲基纤维素(C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藻酸丙醇脂(PGA)、卡拉胶、海藻酸钠、明胶、果胶等,其用量0.1-0.3%。据报道卡拉胶具有K—酪蛋白的性质,它的稳定效果高于天然的或羧化—硫酸化基的化合物,对乳蛋白饮料具有较好的增稠效果,在很广的PH围为带负电的聚合物,可与酸性条件下带正电荷的乳蛋白质形成络合物,在PH

四、均质处理

均质可使乳蛋白粒子细微化,可改变蛋白质粒子的粒度。饮料的沉淀速度可用STORes定律表示:V=〔2gr2(P2-P1)〕/9n 其中:V—蛋白质粒子的下沉速度

g—重力加速度

P1—饮料的密度

P2 —蛋白质粒子的密度

r—蛋白质粒子的半径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学习帮手.

n—饮料的粘度

由Stokes定律可知,饮料的下沉速度与乳蛋白质粒子半径

越小,乳饮料粘度越大,其下沉速度越慢,饮料稳定时间越长。均质可使乳蛋白粒子明显变小,饮料稳定性大大提高。均质效果与均质压力、温度有关。高压比低压效果好,通常控制在100—200Kg/cm2下均质并控制温度在50oC左右较好。

五、果汁

添加果汗是为了提高酸性乳饮料风味。果汁是利用一些水果的果实通过压榨或浸提而制得的,通常含有一定量的果胶和单宁物质,这些物质是带负电荷的高分子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PH

六、工艺操作

生产酸性乳饮料时,通常添加一些呈酸性的有机酸、果汁等。这些物质由于酸性较强,不能直接加入,应配成较低深度的溶液与蔗糖等混合以缓冲其酸度,并将混合液缓缓加入牛奶中快速搅拌,使其混合均匀。若将牛奶直接加入酸液中,就会因奶成分中局部与大量酸接触,使乳蛋白受高浓度酸的影响而凝聚加快。此外,一引起稳定剂由于耐酸程度有限,也不宜大量酸液接触,否则会因酸的作用使

.专业整理.

其发生部分水解,降低其稳定效果。

七、杀菌条件的影响

杀菌是食品加工必不可少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杀死成品中有害微生物,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从这个意义上讲,杀菌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其卫生质量越有保证。但杀菌温度过高会使产品成分发生变化。对酸性乳饮料来讲易产生沉淀。由于在较高温度下,乳蛋白粒子布朗运动加快,碰撞机会增加而沉淀。一些稳定剂也会因高温发生部分解,使稳定效果减弱。实践证明,酸性乳饮料采用85oC/25-30mim 杀菌条件即可杀死有害菌,又可保持产品的稳定状态。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产品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除此之外,水质也是影响酸性乳饮料稳定性因素之一。生产时应尽可能采用硬度较小的水或利用凉开水,使水中一引起

Ca2+,Ng2+沉淀下来而除去,也会对酸乳饮料稳定性有所改善。

总之,影响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因素较多,只要掌握了其生产和形成的规律,就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防止,生产出均匀一致的合格产品

振民程昌华吴侍风

(均瑶集团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

摘要: 牛乳的热处理是乳品加工中的关键工艺.本文主要阐述了乳的热稳定性评价方法、HCH—pH值曲线、热诱导变化以及影响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讨论了热处理对牛奶凝固特性的影响。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关键词:乳的热稳定性;HCT—pH曲线;热诱导变化;影响热稳定性因素;乳凝固野性

牛奶的热处理已经成为乳品加工中一个关键工艺;不管牛奶的最终用途如何,大多数牛奶都会进行至少一次加热处理。加热处理的目的相差很大;从作为产品加工工艺的一部分,如共沉物和酸奶的生产,到杀灭或减少腐败和病原微生物来生产稳定和安全的产品。浓缩牛奶、均质的乳制品以及干酪原料乳的热处理、后续储存和加工中也会遇上热处理问题。

1.乳热稳定性评价乳的热稳定性是指乳在灭菌(或杀菌)处理时抵抗凝胶的能力。有三种主要的实验方法评价牛奶的热稳定性。第一种方法是牛奶的热稳定性利用将样品放置在油浴后乳蛋白质出现絮凝或凝固的时间来表示,即热凝固时间(HCT);这属于一种主观热稳定性评价法。未经浓缩的牛奶使用140℃加热;浓缩的牛奶使用120℃加热。第二种方法是热稳定性用牛奶瞬间凝固的温度表示。这种测量方法实际上是乳蛋白质本身稳定性的一种度量,不受热诱导反应的影响。另外一种方法是热稳定性利用在恒定温度下加热期间低离心力(~400克)作用下沉淀的所有蛋白质的百分率表示,沉淀的蛋白质突然增加表示出现凝固。对于多数个体牛分泌的牛奶,pH值由6.4上升到6.7,热凝固时间(HCT)随之延长;至pH6.9突然迅速降低;pH值继续增加,HCT会继续延长。在pH6.4以下HCT会迅速缩小。热稳定性与pH值密切相关的牛奶属于A型牛奶。有时对于个别牛体分泌的牛乳,其HCT会随着pH的升高而延长,pH值升高蛋白.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质电量也增加,这类牛奶称为B型牛奶。

出现HCT—pH值曲线的可能机理如下所述。在B型牛奶的HCT—pH曲线中,牛奶的热稳定性随着pH值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蛋白质电荷、水合力和ζ—电势增大。对于A型牛奶而言,pH值<6.3时,由于钙离子活度较高以及比较低的ζ—电势和胶束水化作用,牛奶热稳定性很差,在140℃时会快速凝固。在稳定性最大围,产生的β-乳球蛋白——κ-酪蛋白复合物通过减少κ-酪蛋白胶束的离解和增加空间位阻、ζ—电势和水合作用来稳定牛奶。在稳定性最低的区域,κ-酪蛋白(单独或与β-乳球蛋白形成复合物存在)从胶束中离解,脱离κ-酪蛋白的胶束本身不稳定,遵循钙诱导沉淀机理而很快凝固。在最低稳定性的碱性侧,稳定性的增大可能是因为钙离子活度的降低和蛋白质水合作用及ζ—电势的增加。在pH6.3-6.7,浓缩乳中κ-酪蛋白的离解是很普遍的;因此凝固的机理可能和非浓缩乳稳定性最低的区域凝固机理相似,即钙介导的凝固。

2.热诱导变化在90℃以下加热,热诱导变化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并且大多数是可逆的(除了乳清蛋白的变性);在100℃以上加热,热诱导反应变快,是不可逆的。牛奶中主要的热诱导如下:胶束的聚集、κ-酪蛋白从胶束中离解出来、酸化、酪蛋白的脱磷酸化作用、酪蛋白的分解、美拉德反应、蛋白质的共价多聚反应、胶束水合作用和ζ—电势。

3.热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1.加工工艺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学习帮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gr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