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05 课程结构 -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英语解读-物理小金刚系列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0 04: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与旧版本相比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6学分)为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旨在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基础,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英语学业质量水平一的要求(见第47~48页表12),满足高中毕业基本要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以必修课程的内容和学业质量水平一为命题主要依据。选择性必修课程(8学分)供有学习兴趣和升学考试需求的学生选修,与必修课程形成递进关系;学生在完成选择性必修课程的8学分后,方可参加高考。高考应以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内容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二(见第48~49页表13)为命题主要依据。选修课程为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国家设置的提高类、基础类、实用类、拓展类、第二外国语类等课程和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课程结构如下图:

选修课程作为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既包括国家在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置的提高类课程,也包括学生三年期间可以任意选修的基础类、实用类、拓展类和第二外国语类等校本课程。开设选修课程的目的是满足地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供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和不同需求的学生任意选修。其中,基础类课程主要为英语基础薄弱、但有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意愿的学生开设;实用类和拓展类课程供有不同需求、潜能和兴趣的学生选修;第二外国语类课程为有意愿选修另外一门外国语的学生开设。提高类课程主要为未来有意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或研究的学生开设,与选择性必修课程形成递进关系,学生完成提高类课程的6个学分且学业水平合格,可以达到学业质量水平三(见第50~51页表14)。选修课程的具体名称建议如表1所示:

表1 选修课程系列的课程名称建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fz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