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服装设计应用论文成稿

更新时间:2024-01-19 23: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服装设计应用和如何保护

本文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设计灵感。不仅仅是服装,任何创新都是应该有根有据,能够追本溯源的。电影也是,音乐也是,舞蹈也是,文学也是,绘画也是。他们相辅想成,如兄弟姐妹一般,互相作用,娱乐和影响人们的心灵,然而形而上学的,一味空中阁楼般的牛逼创新,定是不成气候的。时尚需要民族的力量,好好保护,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时尚才能走的更远、更长,被更多的人认可和追求。

关键词:民族文化,妆容,时尚,保护,传承,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人类文明的印记和传世的技艺, 因为如果真的到了遗失不见的那一天,人类文明将失去一项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而那天注定也将是时尚迷们的哀悼日。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又译为无形文化遗产),也可简称为非物质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河南是资源大省,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历史根基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厚。然而任何设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设计才能做的刚好,更全。中国传统文化在带有民族文化的服饰上得到最直观的体现,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那么它与服装设计应该怎样纠葛不清呢。

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在民间广为流传,几乎咋中国人都人尽皆知的有:

古老美好的传说,1、 花木兰传说(虞城县) 2、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 3、 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 4、 白蛇闹许仙传说 (鹤壁市淇滨区) 5、 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遂平县) 6、 柳毅的传说 (卫辉市),这些有的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有的被写成了供后人阅读的小说,其中生动的服饰形象折射出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现状,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使我们从中领略到服装文化所反映和包容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内涵。

民间美术有: 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 黄河澄泥砚 (郑州市惠济区、孟州市、陕县)、 秦氏绢艺 (滑县)、 方城石猴 (方城县)、 民间剪纸 (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县)。服饰体现着文化,同时又具体地以美术的形式显现出来。以人物动物形象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是记录和表现所处时代的服饰形制,穿着风

尚的最好艺术形式之一。剪纸艺术也继承了古代铜器的秀丽、细致、夸张的风格,是民间代代相传的传统艺术,表现了民间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服装的装饰手法和形式,在剪纸的艺术中都能找到,如:团花。角花、二方连续花边、满花、袖口花、几何图案等。在色彩的处理上也可以大胆的用到今天的服装设计中,例如以蓝白为主色调,黑为主色的服装设计,彩色剪纸中的红与绿、蓝和紫、黑和黄等色彩处理方法也是可以借用的。民间年画尤其是木板年画,以表现人物为主的题材,记录了大量当时的当时流行的服饰,从年画中也可以发现许多披肩的款式,“裤脚花边”、“袖口花边”等多种多样,可以从年画中,找出当时服饰的流行概况。

民间音乐 板头曲(南阳市)、 中州筝派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唢呐 (沁阳市、 信阳民歌 (信阳市)民间舞蹈 火龙舞 (孟州市) 、苏家作龙凤灯 (博爱县)、 高抬火轿 (沁阳市) 、齐天圣鼓 (灵宝市) 、回民秧歌 (项城市);

民间戏剧及曲艺有 豫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 曲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 越调(周口市) 、 大弦戏(滑县、濮阳县)、 四平调(商丘市、濮阳县) 、 大平调(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 皮影戏 (灵宝市、罗山县)、 河阳花鼓戏 (孟州市) 、 二股弦 (武陟县) 、 光山花鼓戏 (光山县) 、 南阳曲艺 (南阳市) 、 扁担戏 (新蔡县)。中国戏曲是指中国传统戏剧,豫剧是咱河南人 是绝对地方的民族代表,但如果没有服饰,就没有中国戏曲。中国的传统戏装在古代冠服造型的基础进行了提炼、夸张、美化。豫剧以生旦

戏为主,长靠、短打武生戏很少,武丑戏更少,舞台上基本看不到像孙悟空、时迁、杨香武需要勾脸的角色。净行多是包公戏,也不见窦尔墩、徐延昭、鲁智深这样的花脸角色。有的只是在杨家戏中像焦赞、孟良这样戏份很少的花脸,所以豫剧的生行化妆远没有京剧那样丰富多彩。

50 多年过去了,河南旦角演员依旧经常采用的还是涂脸、吊眉,帖片子、帖鬓,罩网子,插头面等一套传统的化妆方法,净行演员依旧要开花脸。但当今豫剧化妆方法及技巧,比起50多年前已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比如在50年前,演员的化妆是“看远不看近”,无论生旦净丑,涂色都比较重,线条也比较粗,因为那时电视远没有普及到老百姓,演员不必考虑在银屏上的形象好不好看,只要让后排观众看清楚就行了。现在演员上电视的机会多了,化妆自然要考虑在镜头前的形象,于是脸部色彩淡多了,线条也细多。现在是“看近不看远”,当然这种化妆方法也有它缺点,就是在后排的观众看不清演员的鼻和眼。如何既看近,又看远,把二者兼顾起来,将是戏剧人研究的一个课题。

与过去相比,豫剧演员化妆样式比50多年前要丰富的多。单就旦行来说,除传统的大包头、古装头外,还有不少演员喜欢的略施粉黛,头饰求精而不求多,服装求淡雅而不求华丽,从越剧学来的化妆方法。还有在新排历史剧中,各剧团创新了一些梳妆发型和着装样式,有的追求清新雅淡,有的追求富贵豪华。拿旦行服装来说,有的

是宽袍大袖,彰显大气,有的者在胸腰部作紧身设计,甚至袒胸露腹。当今豫剧舞台上演员化妆样式多种多样,绚丽缤纷,但居主导地位的还是传统样式,那些别出心裁的样式是好是坏,只能让观众和时间来检验。

纵观当今豫剧演员化妆,的确有了许多进步,生角、旦角化妆越来越精美。张宝英、虎美玲、牛淑贤、王清芬至今仍保持着匀称的身材,扮上妆比她们的实际年龄要年轻的多,漂亮的多。当今净行的脸谱也掺进了时尚元素,原来包公是一脸黢黑,现在黑油彩中添加去一些红色,提高了色彩的亮度,那黑里透红的脸庞,更能体现男性的阳刚美。

戏曲化妆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演员面部的化妆,我们演员还不够注意根据自己的脸型、胖瘦及年龄,也不注意剧中人物的身份来修饰自己面部缺陷,不注意自己面部的色彩的调研与搭配,也不讲究吊眉和勾眼,使面部色彩不够明亮,不够柔和、不够干净。京剧旦行若采用传统的包大头的化妆方法,除丫鬟仆女外,是不在前额梳“刘海”的。而豫剧旦行演员却欣赏梳“刘海”的化妆,甚至扮演大家闺秀也要梳个“刘海”,殊不知这种装扮,却破坏了角色的端庄秀美和大气。

当今活跃在我省舞台上的著名演员都十分讲究化妆,在技巧上

都有较大提高。李金枝、田敏、李树建、魏俊英、连德志等上化妆后,个个风采奕奕,气度不凡。近年来我省戏校在选材上,也都重视学员

的脸型和骨架,使豫剧的队伍中出现了一批靓妹和帅哥。企盼着他们中间能出现几个扮相好,身段好,唱做皆优的戏曲新秀,与当今舞台的中坚力量联合打造一批戏曲精品,进一步提高豫剧的文化品味,延续豫剧舞台上的美丽。也让观众看一看,我们个男演员阳刚,女演员妩媚,一个比一个时尚、漂亮。戏剧人物着装的定制,形成了中国戏曲特有的形式美。

手工技艺有 杜康酿酒工艺(伊川县、汝阳县) 、 钧瓷烧制技艺 (禹州市) 、 镇平玉雕工艺 (镇平县) 、 泥咕咕 (浚县) 、 棠溪宝剑铸造工艺 (西平县) 、 汝瓷烧制技艺 (宝丰县、汝州市) 、 唐三彩 (洛阳市) 、 汴绣工艺 (开封市)。汴绣是集色彩与图案于一身的,它是中国刺绣中的一支奇葩,因起源于宋都汴梁,故有汴绣之称。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之闺绣画……女红之巧,十指春风,迥不可及”。相传当时相国寺附近的绣巷即为民间绣工聚集之处,十里都城到处珠廉绣额,盛极一时。 汴绣是纯手工艺术品,它具有形象逼真、古朴典雅、层次分明等特点,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蒙针绣、打子绣、套针绣、戗针绣、乱针线、双面绣等30余种针法和绣种,使汴绣独具特色。《清明上河图》是汴绣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汴绣是中国刺绣中的一支奇葩,是极具中原地域特色的“国宝”级绣种。因起源于宋都汴梁,故有汴绣之称。据记载:北宋时期,皇宫设有“文绣院”,聚集三百多名绣女专为皇帝王妃、达官贵人刺绣服饰和绣画,所以宋绣亦被誉为“宫廷绣”或“官绣”。后逐步流传于民间,在中原大地发扬

光大。据明代屠龙《画笺》所载:“宋之闺秀书,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必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交书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回不可及”。当时位于相国寺东的绣巷即因绣品店铺集中和居住大量绣工而得名。可谓十里都城到处珠廉绣额,盛极一时。 汴绣是纯手工艺术品,具有古朴典雅、层次分明、丰神宛然、栩栩如生等特点,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雍容典雅、色彩秀丽而著称。蒙针绣、打子绣、套针绣、戗针绣、乱针线、双面绣、双面异色绣等30余种针法和绣种,既有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纤细的特色,又独具粗狂豪放的中原地域特色。汴绣针法既长于刺绣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又利于表现气势磅礴的山水风光,刻画人物形象更是细致传神。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传统工艺汴绣来说,不能只是单

一地注意技艺的应用,应该更多地站在人类情感的角度进行更多的思考。汴绣的魅力在于手工制作。反过来,手工艺品的漫长周期和艰辛历程又制约了刺绣的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推出汴绣新形象、新工艺、新内涵,以适应现代人的需要,使刺绣能在服装设计上充分利用、走出国门适应发展,融入到当今市场经济需求的设计快速发展中将是传统技艺的出路,也将是充实传统设计丰富设计文化的有利因素。将“物化”和“人化”进行有效的统一,从而使刺绣更好地服务于服装,使设计更符合爱时尚人们的审美追求

民间知识、 少林功夫(少林寺) 、 太极拳(温县) 、 八卦符号文化(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 洛阳牡丹栽培技艺 (洛阳市) 、 洛阳水席 (洛阳市) 、 开封又一新糖醋软熘鲤鱼焙面 (开封市) 、 开封马豫兴桶子鸡 (开封市) 、 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 (开封市)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为鹤壁市所辖。浚县泥塑形体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因其尾部有两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故称“泥咕咕”。黎阳镇杨圯屯是泥咕咕的主要产地。

浚县泥咕咕的基本内容有人物、动物、飞禽三大种类一百多个品种。它历史久远,有着浓厚的民间特色,造型古朴,夸张别致,深受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好评,被民俗学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但凡服装设计无不从色彩、款式、面料入手,泥咕咕的涂绘,多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再以红、黄、蓝、绿等比较鲜艳的颜色绘出各种图案,与黑底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设计中,我们无不可以充分利用,创造出新的神奇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密码。漫长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的人类文明,众生建筑的伟大城市,延绵不绝的经典文化,这一切的一切经受了太多的灾荒和战争蹂

躏,而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弥足珍贵,因此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深远。

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我国政府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不仅坚持正确的保护原则和保护理念,而且注重在实践中摸索规律、积累经验,初步探索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成效显著的保护方式。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应该实施整体性、综合性的保护方式,其中活态传承是核心,使之与当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就是我们实施保护的主要原则。除此,以文字和影像的方式、以博物馆的方式或作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都是辅助的方式,而且这些方式都应以不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按照自身自然演变规律发展为前提。目前保护方式主要有: 1.活态整体性保护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又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为了使民间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下来,就必须重视与其紧密相依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要使活态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原始自然状态是不太可能的,但在一个局部的特殊环境中,采取相应措施,使原生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较长时间,则完全可能。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村),既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屏障,又能将民族文化遗产的真实状态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之中,使之成为“活文化”。 2.生产性保护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福当代,是保护

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对于那些已经失去生存条件的文化形式,可采用收入博物馆的方法加以保存;但对于那些仍然具有生命力,又有开发潜质的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则可以进行合理开发,以生产性的方式加以保护,这既有利于它们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又能体现其价值。

在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中,一些地区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化艺术节、旅游节、工艺品展销会、民间歌舞比赛、开展集中宣传展示活动等,使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资源,获取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3.记录式保护

在全国各省区市统一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工作人员运用录音、录像及亲笔记录等方式,记载民间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声音、表演或技艺、生产过程,获取真实可靠的图像、实物、文本记录及其他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整理分类,建立档案、资料库,进而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建立数据库等,以便永久保存,并逐步做到资源共享。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河南郑州大学建立了中原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 4.博物馆收藏与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实物和物质载体,如民间美术中的绘画、雕塑、手工艺品;民间戏曲中的剧本曲谱、乐器、戏服、古戏台等。每一件实物和载体,都是劳动

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为了将这些稀少而又珍贵的实物进行分类收藏、展示和研究,就有必要建立博物馆。在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市、县大都设立了博物馆,负责本地区文化遗产的收藏、展示、研究和鉴别。在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内,可以邀请民间艺术大师或优秀传承人现场献艺。

附:这是来自一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调研专题报告,迫在眉睫,保护与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他们调研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随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农耕文明正在迅速瓦解,传统的民间文化已逐渐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强势文化强力扩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商业行为的侵蚀等,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构成了严重威胁。剪纸、年画、皮影、傩戏等民间艺术随着它们生存环境的改变而日渐式微;陕北道情、陕北说书等一大批稀有的民间剧种和表演形式正在衰落或被同化;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消亡、变异;无数珍稀罕见的民俗技艺和民间文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器物有的正在毁灭,有的已流失海外;过去搜集整理的图文资料、音像资料也急需“再度抢救”。这一切都告诉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亟待加强。

1.提高文化自觉,端正思想认识

在此次和其他调研中,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这几年虽然有了良好的开端,但各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少数地区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普查工作尚未全面展开,工作推进缓慢、滞后。这些问题源于一些部门和领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种种误区。例如,有些人重申报而轻保护、重开发而轻管理,把“申遗”的成功当做目的,当做“政绩”,而成功之后该做什么,他们就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了;有些人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软任务”,视经济建设为“硬任务”,认为抓后者能够显示“政绩”,而抓前者则很难有成绩,因而工作上不重视,经费上不支持;还有一些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不过是“一阵风”,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过去,因而得过且过,采取应付态度;如此等等。这对于保护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现象,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对此,我们应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意识,充分认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珍爱、尊重祖先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对处于弱势地位且脆弱无比的非物质文化,应该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与保护,使之再现生机与活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2.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保护工作基础

机构和队伍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目前,虽然我国绝大部分省区市均已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等,但基层组织机构仍很薄弱,相当一部分市县级保护工作机构尚未建立或健全,许多地方尚没有专门工作人员,保护力量明显不足,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外,不少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适应保

护工作的需要。

要有效、有序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机构和队伍不可缺少。只有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分级负责,层层落实,才能使这项工作正常开展;只有拥有一大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从业人员,保护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据调查,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方面,有些地区已经走在了前面,如浙江、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都已先后举办两期以上骨干培训班,培训了一批工作骨干,有力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3.以人为本,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

以人为本,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链十分脆弱,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一是普遍“高龄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大部分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且不少体弱多病。二是后继乏人。由于许多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民间艺术大师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地。如本次调研的国家级保护项目壮族布洛陀的第七代唯一传承人黄达佳,目前仅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徒弟;环江毛南族花竹帽编织工艺也仅存一位老艺人,门下只有一位接班人。三是缺乏基本保障。传承人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长期以来,他们的艺术创造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与回报,生活困难,工作条件艰苦。如果政府不能给予他们有力的扶持和资助,仅靠“热爱”维系的创作活动肯定是难以长久的。 4.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经费保障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前提。在调研中,我们所到地区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一些基层县、市,由于缺少专项经费,无法添置必备的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致使普查工作难以进行,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和资助也难以落到实处。为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将保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以保障此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应多渠道筹集资金,既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也要吸纳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赞助,还可考虑从与民俗文化有关的经济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目前,一些省、区、市已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如浙江省“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的抢救保护专项资金,每年安排8200万元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充分体现了该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

以上虽是针对全国的,但是我们河南省完全可以拿过来,加以改进和学习,为建设我省成为民族文化强省势在必得。

其实不仅仅是服装,任何创新都是应该有根有据,能够追本溯源的。电影也是,音乐也是,舞蹈也是,文学也是,绘画也是。他们相辅想成,如兄弟姐妹一般,互相作用,娱乐和影响人们的心灵,然而形而上学的,一味空中阁楼般的牛逼创新,定是不成气候的。时尚需要民族的力量,好好保护,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能走的更远、更长,被更多的人认可和追求。

参考文献: 中国民间服饰艺术 安 英 杨林 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楼慧珍 吴永 郑彤 编著 东华大学出版社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网站搜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报告 作者:全国政协文史

和学习委员会专题调研组 来源:光明日报

期刊论文:初识人性化设计在汴绣中的设计与发展装艺术设计学院 胡丹丹

作者:中原工学院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fw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