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教育史

更新时间:2023-03-17 09: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述 1、《学记》中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原文+解释)

1)教学相长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兑命》曰:‘ 学半’,其此之谓乎。” 解释:“教学相长”深刻地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2)尊师重道 原文:“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解释:《学记》强调尊师、严师,并不否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学习好坏与善学不善学关系极大。“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3)藏息相辅 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解释:“藏”意为校内正业,“息”则指在家的居学(业)。《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课外学习(包括各项课外活动和课外作业)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和提高对课内学习的兴趣,但是课外练习应当适量,并与正课学习有机配合,学习与休息兼顾,使学生乐学而亲师。这些经验是十分宝贵的。 4)豫、时、孙、摩 原文:“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而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逆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解释:这里包括了四项具体原则,指出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第一,豫。就是预防,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教育措施就走在前头,以便禁于未发,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时。就是及时,善于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施教。否则,时过境迁,就会造成“勤苦而难成”。

第三,孙。就是顺序,也就是通常说的循序渐进。知识有内在的系统,掌握知识也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既不能颠倒和跳过,又不能“杂施”,否则就会造成“坏乱而不脩”。 第四,摩。就是相互观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不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不要随便结交“燕朋”、“燕辟”不正派的朋友,不要迷恋不正当的行为。 5)启发诱导 原文:“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解释:第一,道而弗牵。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就会自然和谐。 第二,强而弗抑。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这样学起来就会安易顺利。

第三,开而弗达。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把知识全部塞给学生,启发学生自己积极思考。 6)长善救失 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解释:多,过于庞杂,贪多务得;寡,知识面狭窄,贫乏浅薄;易,把学习看得过分容易,自满自足;止,夸大困难,畏难而止。这些都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缺点,但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各异,教师也必须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如果教育得法,缺点可以转化 为优点。

2、北宋的“三次兴学”具体内容:

1)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

时间:北宋第一次兴学,是在仁宗庆历四年范仲淹参知政事时。

庆历兴学的内容主要有三:第一,令州县立学。规定应科举者,需在州县学读书三百日方准应试;第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第三,改革太学。诏令下湖州取胡瑗之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的模式。但是范仲淹不久即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庆历兴学即告失败。

苏湖教法:胡瑗在苏湖两地教学时,采用的分斋教学方法,将学校分作经义和治事两个斋。经义斋学习六艺等儒家经典,以提高学生的文字阅读和研究能力;治事斋分治兵、水利、算术等,主要培养精干实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分斋教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理分科制度) 2)熙宁、元丰兴学和王安石教育改革

时间:宋神宗熙宁、元丰期间,王安石两次为相,在推行变法过程中,实行教育改革,这是北宋第二次兴学。

王安石对教育的改革: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2、整顿地方学校 3、颁定《三经新义》 4、设置专门学校 5、改革科举制度 第二次兴学又以失败告终。 3)崇宁兴学

时间:北宋第三次兴学是徽宗崇宁、大观年间蔡京执政时发起的。

内容:其一是扩大太学规模。其二是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其三是创立多种专门学校。其四是全面实施“三舍法”。 第三次兴学宣告成功。

3、朱子读书法具体内容: 1)循序渐进

强调读书要按一定次序。朱子解释说:“以二书言之,则先通一书以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2)熟读精思

读书时必须多读、记住、背熟。 3)虚心涵泳

读书时必须有虚心态度,万不可穿凿附会。 4)切己体察

读书时必须切己体察,体察书中道理,与自己相联系。 5)著紧用力

读书要抓紧,有个发愤忘食的精神。要“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6)居敬持志(核心)

读书做事,均须收敛此心。

4、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具体内容: 一、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除 第一步是改革科举内容。 第二步是递减科举中额。

第三步是科举制度完全废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清政府被大势所趋,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共实行了一千三百年,终告废除。(科举制度的废除,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标志着长期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 二、清末新学制的建立

1)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 2)第二年,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这个学制也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纵的方面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儿童从七岁入小学,到通儒院毕业,共计二十六年。横的方面除直系各学堂外,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3)癸卯学制一直沿用到清灭亡为止,中间也有些变化。 1、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子取得一定教育权利。(中国女子教育取得合法地位的标志性文件) 2、1911年,中央教育会议决议小学四年的教育为义务教育。 3、宣统元年(1909年)仿德、法制,实行文理分科。 4、在成人教育上,从1905年以后推行补习教育。

5、学部成立后,还规定了各项留学章程,对留学资格、管理、奖励办法等都作了规定,逐步形成了一种留学制度。 三、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1905年,中央成立学部,学部最高长官叫尚书。

1906年各省设提学史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同年,在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为各府、州、县的教育行政机构。

这样,从中央学部到各个具体的学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全国教育的行政机构。 四、教育宗旨的厘定

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布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五、书院、私塾的改革 改书院为学堂。

5、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具体内容:(民国初年教育改革)

一、发布教育改革令

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发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及课程表。“暂行办法”主要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作废”,“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必分科”,“旧时奖励出身,一律废止”等。(出自哪个文件?) 二、颁布新的教育方针 新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德) (智) (体) (美) 三、制定新学制系统,改革旧课程 1912年9月3日,颁布《学校系统令》,称为“壬子学制”。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颁布了

各级各类学校法令,补充了这个学制,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称“壬子癸丑学制”。 这个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十七年或十八年。从横的方面讲,也分三个系统,除普通教育系统外,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

注:下面不明确知识点,自己理解吧: 1、稷下学宫:

概念: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性质:建于公元前360年至前221年齐国灭亡而停办。许多名流大师在此讲学;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只从事议论。荀况(荀子)曾在此讲学,三为祭酒;孟轲(孟子)也曾游学于此。先秦的学术在稷下形成高风。稷下学宫的创立促进了诸子学派的形成和分化,对汉代私学的发展和官学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办学特色:第一,学术自由。 第二,教师待遇优厚。 第三,学无常师。

第四,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影响:第一,稷下学宫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 第二,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第三,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2、“庚款兴学”:(被疑为名词解释)

1908年7月,美国通知清政府可以庚子赔款之半“还赠”中国,用所退还的庚款作为派遣中国赴美留学生之用。规定自拨还赔款之年起,最初四年每年派遣一百名学生赴美留学,自第五年起每年至少续派五十名学生。1911年,在北京设立清华留学预备学校(1928年正式定名国立清华大学)。

美国“庚款兴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发展中国的教育,而是培植效忠于美帝国主义的“中国领袖”,以便用“最圆满和最巧妙”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在知识与精神方面支配中国的形式。

紧跟在美国之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学着照此办理,自动“退还”部分庚款,开办学校,进行精神侵略,培养在华代理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fv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