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产业升级实现两个转型_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空间布局新框架

更新时间:2023-08-28 01: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立足产业升级  实现两个转型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空间布局新框架

潘芳  姜世国  林瑾

城市经济活动是决定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城市的持续发展有赖于经济的稳步增长。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对一个急剧膨胀的经济体,这就表现为经济快速增长与快速城市化并存。经济活动本质上是对各种要素(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等)进行重新组合、加工的过程,它改变了事物原有的秩序,并试图建立新的秩序。随着可持续观念的普及,改革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十分必要。在各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循环经济非常引人注目。

房山区经济结构中,以依托自然资源型产业为主,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比较严重,带来了很大的能源紧缺和资源耗竭问题。在本次新城规划中,我们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空间布局新框架,即立足产业升级,实现两个转型。

2004年,房山区工业企业487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6.97亿元,同比增长20.8%。工业经济分布不平衡,东部地区工业经济发达。全区工业生产基地有18处,基本分布在东部。

房山区是北京石化产业重地,以燕山石化为主体的石油化工行业一头独大,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3.4%。房山区又是传统建材产业大区,煤矿、非煤矿山广泛分布,建材、机械、煤炭及非煤矿山开采业的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近10%。

房山区资源型产业表现出四个主要特点:采矿、传统建材产业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房山区现状独立工矿用地达到154.8平方公里;煤矿和非煤矿山就业人口数量大,煤矿和非煤矿山相关从业人员占到32%(房山现有从业人员42万人);资源型产业消耗了大量能源,2004年房山区万元GDP用电量2700千瓦时,远远高出北京市的平均值1196千瓦时;资源型产业是房山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

房山区产业发展现状

2004年房山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三次产业结构为9.2 : 46.2 : 44.6;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同步增长,分别达到18.9%和11.8%。

第三产业:发展稳定,有较大拓展空间

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趋于平稳,尚未形成经济泡沫。2003年,房地产增加值为10.43亿,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44%,高于北京市5.20%的平均值。房山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经济整体运行质量不高。商贸流通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贡献很大,2004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0.6亿元,绝对值居全市远郊区县之首;完成商业、服务业增加值19.7亿元,占全区GDP的13.8%,初步形成了以“两城”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连锁超市、综合商场、交易市场为主力业态的大中小并举、高中低档相结合的产业格局。

第一产业: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农业产业化有所发展

2004年房山区农业总产值30.8亿元(当年价),其中山区农业薄弱,平原农业产值高。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5家,其中农产品出口创汇企业14家,年实现农产品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居北京郊区之首。

第二产业:基础深厚,资源型产业量大面广

图1 房山区工业总产值结构示意图图2 煤矿采空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图3 房山区经济能耗

35

循环经济理念及国内外经验循环经济理念

传统经济模式: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是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通过把资源源源不断变成垃圾的活动和不断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循环经济模式:资源-生产-消费-二次资源是与地球和谐共存的经济发展模式,其要旨是将经济活动组织成闭环过程,所有的物质和能量要在不断的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的实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必须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并需要各种新型技术作为支持,需要法律、规章的保障。

德国很多部门的资源利用效率在近20年内提高了4~10倍,在GDP增长的同时已经出现了资源消耗总量下降的“减物质化”趋势,令世人瞩目。德国1996年出台的《物质闭路循环与废物管理法》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志。

2000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等6项促进形成循环型社会的法案。2004年,又制定了促进创建循环型社会的基本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废物回收利用为特征的18个生态城镇。

国内经验

贵阳是国家环保总局于2002年5月批准的第一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目前,贵阳已经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循环经济建设总体规划,并出台了循环经济地方条例。

上海1995年开始关注德国和日本的循环经济实践,将循环经济研究纳入《中国21世纪议程上海行动计划》和后来的“十五计划”中,确立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专项计划,分别在企业、

国际经验

近十余年来,在西方国家,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潮流和趋势。德国和日本是循环经济的先行者。

行业间和综合层面开展工作。

义马市是一个依托煤炭资源实现快速发展的年轻城市。在规划中,义马市提出根据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构建起以“电-煤-铬”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县域循环型社会的推进机制和基本框架。

产业发展措施改善整体生态环境

与煤矿和非煤矿山关停同步,以西部山区整体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为动力,积极进行山区生态保育与生态治理,促进房山整体生态环境改善。通过调整,达到下述目标: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其中森林覆盖率不低于50%;通过煤矿和非煤矿山的关停,释放可建设用地77平方公里,其中37平方公里用于生态恢复;城镇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0%以上。

房山区产业空间布局框架产业发展目标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影响房山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次新城规划提出了产业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实现两个转型:由资源消耗型产业向资源集约型产业转变,由生产加工型产业向区域服务型产业转变。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的发展规律,在推动传统产业全面升级的基础上,积极吸纳高新技术研发与服务、旅游休闲、商业物流、教育等环境友好型产业集聚。

调整产业空间布局

通过政府引导,大力发展山区生态恢复产业;鼓励发展绿色农产品种植加工;适度发展山区旅游度假休闲产业;保护性发展特种石材等传统产业。

在山区产业调整基础上,明确新城产业发展导则:禁止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引导传统产业升级;鼓励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产业发展。

37

调整城镇空间布局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山区浅山区进行积极的生态搬迁。采用积极的搬迁政策,优先搬迁山区生存及发展条件恶劣的村庄45个,逐步使山区浅山区人口从现状8.9万人下降到4.4万人。在青龙湖、阎村集中规划1.9万人规模搬迁安置基地,在新城周边重点城镇因地制宜分散安置2.6万人。

结合新城产业布局,优先安排山区搬迁人口就业。重点在北京石化新材料基地和窦店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开展劳动培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近期优先改善山区旅游通道(108国道、六石路),支持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结合搬迁居民点布局,按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将山区的十渡、霞云岭等8所中学外迁至平原区,在周口店、城关、良乡、阎村建设高标准寄宿制中学。

促进新城空间发展

房山区现状独立工矿用地存量为154.8平方公里,其中燕山石化大型国有企业用地14平方公里,平原地区砖厂、废弃砖窑

图6 房山与周边新城的协调关系

用地30平方公里,浅山区煤矿和非煤矿山占地38平方公里,山区煤矿用地20平方公里,其他52.8平方公里。

大力推进山区和浅山区废弃地、独立工矿用地改造,改善生态环境,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及环境污染,力争独立工矿用地减少50%,提供可流转土地77平方公里,其中40平方公里作为房山新城建设和城镇建设用地。

产业区域协调

配合中心城产业和职能外迁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型产业和城市职能聚集区。

立足房山实际,重点发展以下产业基地:房山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基地;房山高教研发产业基地;都西南良乡物流基地;窦店新型建材产业基地;京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都市农业产

图7 房山河北省邻近城市产业协调关系

业基地。

与西部发展带各新城全面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前提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营建区域资源共享、共赢的发展局面。与大兴新城共同构成北京西南门户;加强与石景山、丰台在都市休闲旅游业合作;加强与丰台河西地区共建北京西南传统产业升级示范区;加强与门头沟在山区生态保护、文化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合作。加强与河北省邻近城市的协调与合作,立足区域服务,在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休闲度假旅游业等方面形成产业群体。 

作者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责任编辑:崔健

图8 房山新城产业基地分布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fi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