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迪奥拉的阵地战法

更新时间:2024-03-31 13: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瓜迪奥拉的阵地战法

前言

执教巴塞罗那期间,瓜迪奥拉在19项赛事中赢得14个冠军。而在拜仁的首个赛季,球队共参加5项赛事,最终3次夺魁。本文着眼于瓜迪奥拉在拜仁的第二个赛季,分析了瓜迪奥拉的足球哲学——阵地战法(西班牙语:Juego de Posicion)。这一术语在意大利杯被称为Giochi di Posizione[1],荷兰人称之为Positiespel,译成英语则是Positional Play。是何造就了足球史上最伟大的教练之一?也许是他观察足球的独特棱镜——阵地战法。(译注:Positional Play一词在《不为人知的佩普》一书中出现高达20次,但是直至翻完全书,我也没有搞懂它的确切含义。直到这篇文章出现,当然,我还是无法给它下一个定义??好吧,废话少说,享受这段愉快的冒险吧。)

阵地战法的原则

阵地战法的足球哲学拥有诸多原则,但其最基本的原则在于寻求优势。获得优势的方法及类型均极为丰富,而一旦优势形成,球队就能趁势主宰比赛。所有其余的原则俱都起源于这一理念,正如马尔蒂-佩拉纳乌[2]在接受专访时所云: “阵地战法并不是将球来回横传,它比这困难得多,要求在对手的每一道压迫战线身后制造优势。它时快时慢,可纵可横,或聚或分,但始终不变的是对于优势的追求。或者换而言之:在对手的线间区域制造自由人。(译注:解释一些本文涉及的基础概念,我也不知道对不对。这里的“线”指的是阵型站位中出现的纵横连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平行中场4-4-2站位,就会出现4条纵线,3条横线。而在其他阵型站位中,这些线会更加复杂。所谓线间区域,就是指进攻方的站位要尽量避免出现在防守方的线上,如此才能与周围的对手全都保持最大距离。而对于进攻方而言,也要避免对手出现在自己的线上,才能形成下文所谓的三角站位/菱形站位,出现传球路线。关于球场纵向通道的划分,常见的是边中两分法,两个边路以及一个宽阔的中路。而瓜迪奥拉用四条垂直线将球场划分成五个

2

纵向通道,为了以示区分,在本文中用侧翼[2个]、肋部[2个]、中枢来表示。最后,本文中的自由人,并非位置角色意义上的自由人,而是指无人盯防的球员。)

阵地战法作为构造比赛的一种模型,必先经过抽丝剥茧般的深思熟虑。这一足球风格的诠释者,应当洞悉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始终知晓如何配置球员的角色。理所当然,其诠释者必有优劣之分。与此同时,更有诸多功勋卓著的优秀球员始终无法融入这一模型。

但是,一般而言,该模型的诠释者必须对比赛中需要贯彻执行的行动进行分门别类,做到了然于胸。正像同一章乐谱,落在不同演奏者手中会有迥然的演绎——节奏或快或慢,音质悦耳与否,千差万别……然而无论你更喜欢哪一种演绎,它们都不会偏离原有的曲调。阵地战法就是一章乐谱,交到不同球队手中,由他们按照各自的节奏进行诠释,然而其本质就是在对手的每一条压迫战线身后制造优势。有一支球队曾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对阵地战法进行诠释,那就是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

在瓜迪奥拉离开后,他们依然如此踢球,但是在一些基础性的行动中,他们逐渐丧失了专注与强度,变得单调乏味,易于被对手预测。他们开始偏向于横向传球,最终缩减了在对手压迫战线身后制造优势的机会。这是巴萨过去两年中遭遇的主要瓶颈,当然还存在一些别的问题。

范加尔五年前将阵地战法引入拜仁,而瓜迪奥拉将其发扬光大。不过拜仁眼下的实践更多是以球场纵轴为导向,而不是水平方向。这种变化要求更加高超的足球

3

技艺,因为它试图基于纵向传球而非横向传球来营造上述优势。这是对阵地战法的一种雄心勃勃的诠释。”

——马尔蒂-佩拉纳乌

为了穿透对手防线、高效转移皮球、以及保持稳定控球,就必须去争取阵地战法中所谓的优势。其中一种优势体现为人数优势,人数上的优势意味着你的球队拥有自由人。目标就是通过转移皮球、站位或者球员的跑动来寻找自由人,或者说无人盯防的球员。胡安-曼努埃尔-利略[3]的这句话就是很好的例证: “通过寻找第三者(自由人)来应对和改变比赛。”

——胡安-曼努埃尔-利略

例如,在尝试摆脱对方的紧逼时,球队通常会选择一脚平直的长传送给己方的自由人,这是避免对手反击的重要原则之一。自由人为球队提供了长传的目标,因为他们通常会拥有更多的空间,视野更加开阔。在顶尖球队中,你经常会发现自由人接到这种摆脱性长传后,不会选择停球,而是立即一脚传球。

长传球也给予对手防线更多时间观察其飞行轨迹,赶往落点,这就为传球落点制造了压力。因此,一旦己方通过长传摆脱紧逼,对手的压迫就会集聚到落点附近,而如果接球队员不停球一脚传出,那么随后得球的队员将拥有更加良好的视野,身边的压力也会更小。

自由人必须得到队友的支援,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为了提供这种支援,瓜迪奥拉的球队通常会战略性忽视离球较远的区域。比如说,他们在几乎不会在皮球远端的对角线区域安排人手,而是积极地围绕在皮球周围,提供支援。 这些被忽视的区域对比赛的即时影响十分有限,尽管它们也具备一定作用。瓜迪奥拉的球队总是会在中场寻求优势,而持续占据中场意味着球员始终拥有传球目标可供选择。这种互相支援的方式带来的好处就是,球员始终拥有至少2个传球目标可供选择,3个则更佳。

这自然就在球队的结构上形成了三角形和菱形。佩普也曾背弃过这条原则,其中最为不堪回首的案例就是在安联球场对阵皇马0-4的惨败。拜仁采用了4-2-4

4

阵型,意味着中场失去控制,中场球员得不到有效的支援。中场被孤立导致拜仁总在危险区域丢球,并且难以形成有威胁的进攻。

在阵地战法中,一种寻求人数优势的经典范例被称为“SalidaLavolpiana”,也就是“拉沃尔佩[4]出路”,这是一种在控球中实施后场推进时的变化。如果对手投入与己方后卫相同的人数进行逼抢,佩普经常会让其他球员回撤到防线。利略曾经提到过这一做法的价值:

“阵地战法就是面临对手施压时,在后场推进中建立起优势。只要第一脚推进干净利落,剩下的一切就轻松得多了。”

——胡安-曼努埃尔-利略

为了在后场推进中建立优势,越过对手防线,创造有效的机会,对门将的运用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拉沃尔佩出路”指的是这样一种变化,中后卫向两翼散开,一名中前卫后撤到他们留下的空间,暂时形成三后卫的站位,而门将则作为推进的发起点。

在对手采用2名前锋对己方2名中后卫施压时,这种应对方式极为常见。这在后场推进中制造出3v2的局面,一名自由人出现了。在中后卫散开的同时,边后卫则前压进入中场,这不仅为后防提供了传球选择,而且在中场制造了人数优势。这种优势的前移为球队接近对方球门提供了有利通道,利略认为这是阵地战法的原则之一:

“将球传向前面的战线。”

——胡安-曼努埃尔-利略

瓜迪奥拉本人也在奉行这一原则,中后卫拉扯到边路,中场球员回撤到后卫线,人们对此类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佩拉纳乌谈论到“拉沃尔佩出路”的起源: “2009-10赛季,人们在西班牙通过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熟悉了这一概念,然而墨西哥才是该概念的发祥地。早在90年代中期,拉沃尔佩的球队就实践了这

5

一理念。瓜迪奥拉效力于多拉多斯期间,拉沃尔佩的墨西哥国家队也在应用这一战术方式,佩普从中汲取了营养。”

——马尔蒂-佩拉纳乌

第二种优势就是质量优势。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理念,在场上寻求1>1,2>2的机会,以石击卵,恃强凌弱,是足球界的常见战略。塞鲁略[5]的这句话完美地阐释了这一观点:

“优势分为人数优势、位置优势和质量优势,并非所有的1v1都是势均力敌。”

——帕科-塞鲁略

正如塞鲁略所言,在上述两种优势以外,还有第三种优势,也是就是位置优势或者说空间优势。在阵地战法中,球员被错落有致地安排在场上,这种前后交错的站位在对手的阵型内部创造了空间和传球路线。阵地战法对这些线间区域投以极大的关注,球员应当寄身于对手水平防线和垂直防线之间的区域。

球员在特定的时刻应当占据特定的区域,而这些必须占据的特定区域和位置则因势而变。球队中的某些球员必须占据与皮球有关的特定区域,实施该任务的球员并不固定,而是随着球员角色的灵活变化发生改变。球员在决定自己的跑位目标时,需要考虑到球的位置、队友位置、对手位置、以及空间因素。阿里戈-萨基[6]在谈及他那支伟大的AC米兰的防守时,曾经提到过类似的观点:

“我们的球员有四个参照点:皮球、空间、对手、队友。每一次行动都必须围绕这着四个参照点展开,每位球员必须判断选择哪个参照点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阿里戈-萨基

这些优势在比赛中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效应。当球队在某片空间占据优势,他们的配合会更加紧密和迅速,控球更加稳固,既有可能在近侧突破防守,也有可能将球转移到远侧的空当。

11

佩普-瓜迪奥拉

瓜迪奥拉在2008/09赛季接手巴塞罗那一线队,2007年他曾为《国家报》撰稿,即便在当时,我们也能从他的字里行间发现其光彩夺目的足球哲学。2007赛季,里杰卡尔德在对阵萨拉戈萨时出人意料地采用了3-4-3阵型,瓜迪奥拉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也许这想法不对,但我看到的是:巴塞罗那喜欢根据皮球进行组织——他们的进攻和防守都是围绕皮球展开,他们难以接受人在此处而球在彼处。球员们发现,与其跑向皮球,不如让皮球传到自己的位置。他们发现,要使队中的攻击手取得成功登上头条,中场就必须传出一个好球,而在此之前,中场需要接到后卫的好球。我传给你,你再传给他们。

罗纳尔迪尼奥知道埃托奥会让自己变得更好,埃托奥也知道罗纳尔迪尼奥会让自己变得更好。他们各具特长,然而兄弟齐心,才能其利断金。他们坚持每时每刻都要了解自由人所处的位置,他们知道如果自由人是伊涅斯塔而不是一名边锋,效果会更好。他们知道哈维和伊涅斯塔心有灵犀,该死,他们俩为什么就不能呢?所有优秀的集体都必须理解——如果你在右路发起进攻,最好在左路结束进攻;回传并不意味着恐惧,而是一次新的更好的进攻的开始。巴萨清楚这一点。

他们相信那日必将到来;他们知道控球本身毫无意义,而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他们更倾向让球通过中路来到球场末端,而不是沿着边路。尽管如此,他们偶尔也会输球。他们输球是因为缺乏意志力,因为没有让自己汗流浃背,或者因为他们最近吃得太多太好,失掉了自己的胃口。

12

是的,他们也会因为这些原因输球,就像世界上所有球队那样。但是,偶尔他们输球是因为哈维或者德科在不恰当的时机从其他中场那里接到了皮球,或是因为进攻从右路发起也在右路结束,或是因为很少对自由人加以利用,或是因为罗纳尔迪尼奥必须更多从马奎斯而不是西尔维尼奥那里接到传球,或是因为攻防转换……无论这些问题是否存在,有未被发现,也许最好的球队已经放慢了脚步。”

——佩普-瓜迪奥拉

这段摘录完美地体现了瓜迪奥拉的洞察力和激情,这也是他成为史上最佳教练之一的原因。说到阵地战法,佩普认为世界上只有3支球队真正使用这一足球哲学——劳德鲁普的斯旺西,赫梅斯的巴列卡诺,他的拜仁慕尼黑。单仅如此,就足以显示了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它可能很难在训练中实施,难以令球员领会。每位教练都有自己关于阵地战法的变种,以便适应球队和他的个人哲学。

瓜迪奥拉球队的防守极富侵略性,重心放在区域防守而非盯人防守。区域防守让防守占据主动,从而限定对手的进攻,而盯人防守顶多是一种应激性防守。在盯人防守中,球员必须对对手的一切行动做出反应,这就丧失了控制。而在区域防守中,防守方决定在哪里以及如何实施防守,对手则必须做出反应试图控制比赛。对方球员之间的传球路线是焦点之一。

对方球员似乎全部可以接应到持球者,但防守球员在向皮球施压的同时,也在封锁对手的传球路线。瓜迪奥拉的球队采用高位压迫,丢掉皮球的那一瞬间就是紧逼对手的完美时机,因为此时对手尚处于混乱之中,尤其是得球队员。

在夺得皮球的瞬间,得球队员通常难以意识到比赛局势和场上位置发生的变化。因此,丢球队员应当率先反抢,巴塞罗那在对皮球的紧逼中采取“群狼战术”,封锁得球队员与其队友之间的传球路线,同时迅速逼抢持球者,阻止其逃脱包围,让对手难以重新建立稳定性。

“移动对手,而不是皮球。鼓励对手逼抢。在某一侧持球,在另一侧终结。”

——佩普-瓜迪奥拉

13

佩普最近执教的球队都是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他们遵循了这些原则。他们不会漫无目的地传球,频繁地引诱对手上前。你经常可以发现,如果没有受到某种压力,他的球员不会将球传出。博阿滕和丹特有时会持球静立,直到有对手上前施压,他们才会将球传出。

他们完全忠实于利用皮球操纵对手行动的原则。偶尔,伊涅斯塔会在球场中路停止一切行动,这一著名的举动被称为 “La Pausa” 或者说“暂停”,他站在那里完全不动,等待对手抛弃自己的防守阵型,上前施压,这就在对手的防线中制造了漏洞,也为己方球队带来了自由人。

瓜迪奥拉球队另一个有趣的方面就是对“伪九号”的使用。“伪九号”是一名中锋,但他并不始终占据中锋位置。瓜迪奥拉的这句话完美的概括了他对这种比赛方式的观点:

“每个人都可以进入禁区,但没有人应当停留在禁区。”

——佩普-瓜迪奥拉

也就是说,他希望每名球员都能够为皮球提供支援,参与到进攻组织当中,最终进入禁区完成进攻。这意味着他的前锋通常不会停留在锋线等待皮球,而是积极灵活地参与到进攻组织当中。在适当情形下,中场球员甚至后卫也可以进入禁区完成射门。

如此,球队内部就形成了相互联结的态势,也会令对手混乱不堪。在伯纳乌球场与皇家马德里的比赛中,梅西第一次司职“伪九号”。皇马中后卫坦承,他们当时无所适从,并且2-6输掉了比赛。

说到控球优势,安格尔-伊图里亚加的这段话完美地捕捉到了瓜迪奥拉的过人之处:

“瓜迪奥拉使阵地战法得到了升华。他引入了多种后场推进中的变化,这些变化连拉沃尔佩都未曾想过。他是一位革新者,一名杰出的学者,我认为这是一种无法复制的良性循环。而作为一名主教练,我认为无论是他管理球队以及球员自我意识的能力,他的工作能力,还是他调整比赛战术的能力,统统出类拔萃。他能够在一场比赛中使用四套战略,根据比赛的局势随时进行调整。”

14

——安格尔-伊图里亚加

伊图里亚加提到的后场推进变化包括:后腰或者中前卫回撤到中后卫的侧边,后腰或者中前卫回撤到三中卫体系的两个空当中,边后卫前压内切,等等。这些变化给进攻组织带来了有趣的改变,比如拉姆能够在边路而不是中路拿球,朝着对手球门做斜线推进。

我们继续讨论后场推进的话题,这段话显示他的思考方式以及应敌之策: “在足球比赛中,每名球员都应当为队友提供掩护,除非是2名中后卫vs1名前锋的局面。我们必须让一名中后卫前压,将对手前锋带去阻止他的推进,解放自己的中后卫搭档(形成自由人)。当然这很危险!如果我们丢掉了皮球,对手前锋将获得与后卫1V1的机会。每支球队都应当作出自己的选择。”

——佩普-瓜迪奥拉

为了取得成功,瓜迪奥拉甘愿承担这种风险。当你的球队控制皮球,努力创造机会,防守方则收缩防线伺机反击,尽管这一局面看起来并不危险,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才敢让后卫与对手前锋人数均等,需要很大的勇气才敢让中后卫在压力之下拉扯到两个边线。为了坚定地遵循阵地战法的原则,这一切都是必须做出的行动,不计任何代价。

瓜迪奥拉根据对手以及当场比赛所需的战略来设计一些特殊的行动,然后根据球员对这些行动的诠释能力以及与队友的配合能力来决定首发阵容。

他的战术行动始终是为球队量身打造,而不是改变球队来适应自己的战术——否则球队的表现会相当糟糕。作为一名主帅,瓜迪奥拉拥有自己的哲学,他极其擅长根据对手制定战略,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他善于设计相应的特殊行动,在临场调整方面也有着世界级的表现。

而在向球员传授这一足球哲学时,瓜迪奥拉使用这样一个特殊的训练场:

15

瓜迪奥拉的训练场地

他在这片场地上对球员展开训练,培养他们适应球场上的这些特殊线条。 “球场上所有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这四条线之内,此外都是次要的。”

——佩普-瓜迪奥拉

中央的四条纵线极其重要。“内线”就是在此活动,这是对瓜迪奥拉最为重要的部位。四条纵线将球场分割成五条纵向地带,最外围的两条纵向地带就是两翼,紧邻侧翼的两条纵向地带在阵地战法中被称为“肋部走廊”[12],最中央的纵向地带就是中枢。

肋部走廊也许是中路最为重要的空间,对手防守中的线间区域通常就出现在这里。在这一区域,球员最有可能剔除对手,同时斜线向对手球门移动。这带来了一些特殊的好处,下文的比赛分析中会有所提及。

在这片场地上,佩普训练球员如何围绕皮球跑动,跑向何处。如果皮球出现在左翼,里贝里持球,那么可以据此设计一系列特殊行动,在维持良好站位结构和稳定性的前提下为里贝里提供支援。例如,里贝里可以开始带球内切,左后卫阿拉巴从肋部移动到左翼里贝里留下的空间,这就可能形成一次套边。

26

肋部走廊的罗本与里贝里

“我寻找对手的弱点,将最好的球员置于该处。”

——佩普-瓜迪奥拉

该场景展现了拜仁进攻中一种有趣的变化。本场比赛,里贝里和罗本主要出现在肋部走廊,而不是以往的侧翼。其背后蕴含的理念就是,柏林赫塔让他们的中场边路球员盯防拜仁的边后卫,因而暴露了中场中路的空间。也就是说,柏林赫塔的阵型大致是6-2-1-1,中场极易被拜仁操纵。

由于对手阵型的漏洞暴露在两名中前卫的两侧,也就是肋部走廊,瓜迪奥拉决定让他手下最具威胁的两名球员在该区域活动。拜仁通过里贝里和罗本从该区域斜向面对球门发动进攻,此举带来的好处上文的比赛分析中已经提及。拜仁本场比赛的进球就是源自于这种活动。线间区域的自由人是阵地战法中最为重要的球员,因而,根据瓜迪奥拉的阵地战法足球哲学,拜仁最好的两名球员本场比赛中出现在最重要的位置。

结论

作为结语,我希望对瓜迪奥拉厌恶“Tiki Taka”一词的原因进行分析。该词的含义就是毫无目的的控球,缺乏瓦解对手和剔除对手的行动。Tiki Taka的理念就是为了控球而控球。

27

偶尔瓜迪奥拉会输掉比赛,人们就会说,他除了控球无所作为。他的这种足球风格受到指责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很多球队看到瓜迪奥拉的阵地战法便开始模仿,却不知道其中的核心原则,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只剩下毫无意义的控球。 西班牙国家队在2008-2010年期间创造了历史,但他们如今也只剩控球,这支队伍中拥有众多瓜迪奥拉的球员。而现在他执教拜仁,一旦德国国家队表现糟糕,类似的谴责也会甚嚣尘上,尽管他们刚刚采用类似拜仁的打法赢得了2014年世界杯。归根结底,是其他球队令控球的理念背负恶名,而不是瓜迪奥拉的球队。 没错,控球会从心理上挫败对手,因为对手无法按自己的意愿行事。长时间连贯流畅的控球的确带来了某种尽在掌控的感觉,然而,在瓜迪奥拉和他的足球哲学下,控球仅仅是攻势足球的结果。

控球不是目的,尽管它自然而然地强化了球队的防守,一旦本方控球,对手将无法取得进球,因为他们没有皮球。进球、防守和控球,都是这一足球哲学的结果,而不是其核心所在。它的核心在于踢出好球,进而取胜。瓜迪奥拉为了胜利可以采取任何可能的方式,但是,他深信阵地战法正是其中的最佳方式。

脚注

[1]:毛里奇奥-韦斯西蒂,萨基最好的学徒和助手之一,在意大利颇具名声。他是采用阵地战法(Giochi di Posizione)的著名教练,曾在普兰德利和孔蒂手下的意大利国家队担任青训主管、技术指导和助理教练。

[2]:马尔蒂-佩拉纳乌,前奥运选手,零距离见证了瓜迪奥拉在拜仁的首个赛季,并写下畅销书《不为人知的佩普》。同时,他还是《佩拉纳乌杂志》的编者。

[3]:胡安-曼努埃尔-利略,阵地战法的先驱者。瓜迪奥拉说过,他曾多次向利略寻求建议。2005-06赛季,瓜迪奥拉曾作为球员效力于墨西哥俱乐部多拉多斯,当时球队的主教练正是利略。

[4]:里卡多-拉沃尔佩,著名阿根廷教练,2003年率领墨西哥队夺得美洲金杯。瓜迪奥拉尤其倾慕2006年拉沃尔佩手下的那支墨西哥国家队,那届世界杯,他们在十六强赛阶段与阿根廷队战至加时,遗憾地以1-2告负,当时墨西哥国家队的FIFA排名高居第四。 [5]:帕科-塞鲁略,巴塞罗那体能教练。1993年,他被克鲁伊夫任命为球队首席体能教练。塞鲁略是一名运动科学家,在位于马德里的国家体育研究所从事运动机能学研究。 [6]:阿里戈-萨基,1987-91和1996-97赛季的AC米兰主帅。他在1989年和1990年蝉联欧洲冠军杯冠军,因其在区域防守方面作出的贡献而闻名于世。

28

[7]:约翰-克鲁伊夫,堪称足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和教练之一,三次荣获金球奖,曾在“全攻全守之父”米歇尔斯麾下踢球。瓜迪奥拉认为克鲁伊夫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物,在为克鲁伊夫效力期间,瓜迪奥拉从1991年至1994年四夺西甲联赛冠军。 [8]:奥斯卡-莫雷诺,《巴塞罗那足球模式》的作者,现任阿尔科亚诺主帅。

[9]:西格贝特-塔拉什,德国国际象棋大师,有多部关于国际象棋的著作,对国际象棋的发展颇有贡献。

[10]:弗兰克-里杰卡尔德,伟大的中后卫和防守型中场,曾在阿贾克斯和AC米兰踢球,效力于克鲁伊夫、范加尔和萨基等主教练手下。2003-2008年间担任巴塞罗那主帅,并在2006年夺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

[11]:安格尔-伊图里亚加-巴科,西班牙作家,历史学家。他是关于巴塞罗那和西班牙足球的多本词典的作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f1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