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生活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调查研究

更新时间:2023-09-23 18:15: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注:摘要和题目没写,你自己看一遍后写,再加上约两百字的摘要,总共大约有3600字,红叉部分自己填好,全文一定要再看一遍,我还没仔细检查。累死人了,打印了整十八张纸,在图书馆铺满桌子,旁边人用恐怖的眼神看着我,好像我是要拼命考研一样。格式主要参考《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部分东西参考了下《试析当前高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及其与抑郁的关系》,另外参考了网站:子归原创文学网-浅谈大学生的理想、百度_南昌大学吧_【转】适应大学生活~ 超级经典啊~~~新生必看贴、请问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_百度知道、大学生的理想与现实_普罗旺斯的薰衣草。

【摘要】: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活;理想;现实

当代大学生从大学开始首先就必须面对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适应或不适应的情况,其中便会凸显大学生活理想与现实差距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内部分高校一项关于大学生活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调查统计并进行分析,参考文献研究,并结合新生心理教育实践发现,由于大学新生处在学习、生活等各种矛盾交织的过渡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明显地感觉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且对大学生活各方面有着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这些差距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个别新生心理问题的范围,并越来越有成为普遍现象的趋势。

一. 大学生活理想与现实差距的状况

1) 一项关大学生活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调查

1. 调查概况

本调查采用无记名式问卷调查,分选择题与简答题,调查时间为2008年11月。

2. 调查对象

以浙江省省内XXX高校、XXX高校以及XXX高校在校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300份,收回263份,有效问卷256份,其中男生XXX人,女生XXX人。

3. 调查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在新生入学军训结束正式XXX周后对新生采用团体测试的方法收集。学生根据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感受到的情况如实填写问卷中的有关内容。

2) 调查部分结果

在调查问卷首开的一题中,选择“理想的大学生活与现实差距很大”的占到了72%的比例,而认为“与现实没差别”的仅占16%,另有12%的学生选择“没

有想过”。

在第二题“你觉得你现在的大学生活如何”中,21%的人选择了“很充实”,57%的人选择了“无聊”,认为大学生活“很充实”的同学仅约五分之一。

在第四题“在大学生活中感触最大的是什么”中,选择“有心无力,虚度光阴”这个选项的比例占到45%,而反面选项总共的百分比只有38%。

在第六题“你觉得大学安排的课程合理吗?”中,55%的学生表示“一般”,选择“很合理”的只有6%,选择“不合理”的则有39%。

在第九题“你觉得经过在大学生生活的这段时间,你比较大的变化是什么?”中,43%的学生选择“为人处世”,其后依次是“生活习惯”,占25%;“知识面扩大”,占16%,另有剩余14%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变化”。

在第十题“你认为加入社团、学生会、班委等组织对你的能力锻炼”中,48%的学生选择“一般”,26%的学生选择26%。

在第十五题“进入大学后,你的目标是否坚定?”中,多达54%的学生选择“不坚定”,选择“很坚定”的只有31%,另有15%的选择了“没目标”。

在第十七题“你能在学习、学术、生活等方面上和同学、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吗?”中,44%的学生选择了“一般”,35%的学生选择了“很少”,13%的学生选择了“是的”,8%的学生选择了“没有交流”。

在第十八题“你认为大学里的学习氛围怎么样?”中,63%的学生选择了“一般”,24%的学生选择了“不好”,13%的学生选择了“很好”。

3) 对部分调查结果及差距的主要表现的分析

第一、二个问题相当直接地印证了最初在大学学习中遇到的部分情境。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感到了理想大学生活与现实的差距,而对于其中“差距很大”的具体表现,问卷接下来的问答则给出了一些有用的解释与参考。在第二个问题中,“平淡”以及“无聊的”大比例表明,在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着并不充实的情况,心态不稳、生活预期过高也是其整个调查中体现的大学生活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的表现。在以上两个比较概括性的问答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当今大学生活与现实的差距的基本现状。

在第七题大学课程安排方面的调查中,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虽然对大学的课程安排没有多达异议,但是不可否认,其满意程度有待努力。

第九题生活方面的调查则反映了大学时期生活方面的变化情况,作为“现实社会的缩影”,大学的社会化影响在其中显而易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向社会过渡的社会作用。

在第十题社团、学生会、班委等影响的问答中,也在另一方面表现了随着大学活动中社团组织的功能显著增加,学生更倾向于加入各种社团组织,期待自己各方面能力能够得到加强和锻炼。

第十五题目标坚定与否的问题中,更直接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目标不坚定的情况。

在第十七十八题学习方面的问答中,反映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学习氛围不浓,有待改进的问题。

总地来说,此次调查较为直接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调查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在高校中存在的负面问题,不得不使我们对大学生活的安排产生忧虑与深思。当然调查也仅仅反映一个平均情况,对于高校的综合状况、水平

的最大化是否达到了一个最高水平,更需要其他更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

二. 大学生活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成因

在理想和现实的追求中我们的确正处于一个二律背反的窘境:我们已有的和正在有的历史经验表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弘扬物质利益、发展市场经济,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有效率,才能充满活力,否认物质利益,否认商品经济,就是否认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但是另一方面,现实的情况又是,这种以效率为主导性价值取向的追求,其消极的一面又会对传统人文价值产生破坏从而构成一种对当代中国人“界在”的东西,反过来窒息着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1]正是在这样的悖论中,当代大学生在理想和现实差距的深层次分析中体现了其自身的矛盾,作为学校一方不可能把环境建设改造地完全符合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学校方面的话语也无法通过道德手段把这些理想现实化,大学在有的新生心目中是“校园风景如画,老师博学儒雅,同学之间彬彬有礼,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学术气氛。” [2]但是学校本身不可能提供这样的环境,因为这种“气氛”或者“关怀”是学生自己去创造出来的,是由学生自己组成的,它是人文精神的价值而非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价值。假如没有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这样合乎理想的环境不会发生在任何一所大学,所以,除了基本的硬件设施,校方绝不是大学生活理想与现实有很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另外的产生原因很多,但主要的还是以下几个因素:

1) 学习及生活本身的因素

学习本身的因素是任何大学生都会遇到并在一定时期内在所难免地产生这一差距,大学的学习,生活与高中阶段有着很大的不同,在高中阶段,学习中往往面临着相当大的竞争压力,而进入大学之后,这些之前年复一年的压力骤然缩减,他们没有及时完成学习方式的转换,有的学生感觉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解放了”,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大块的时间被虚度,心中却充满忧郁、焦虑。[3]正是这个最初的主因,使得许多新生在刚入学时就处在一种“大学了可以放心玩了”的氛围中,更进一步地减少了学习上的竞争,结果导致超过一半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出现目标不坚定的情况。而在生活上,不少新生在上大学之前从没有在学校住宿过,所以如果这些学生把大学里的寝室生活、个人独立生活想象成无拘无束、完全自由的生活,等到真正在学到住宿、开始个人独立生活之后,这期间的反差便会立即暴露出来,进而影响到整个大学生活的生活状况。

2) 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是个体因素,其特点便是会因人而异,有些学生本身意志不坚定,那么进入大学之后在心理上便会一时茫然无所适从,反之,有些学生意志坚定,对学业或其专业一直有着足够的兴趣,那么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则正式他们的有利条件,也就不会出现现实不如理想的情况。

三. 总结与建议:

综合以上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大学生活理想与现实有很大差距的情况,这个问题的产生受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大学新生能否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适应新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方式,确立坚定的目标,尽快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对大学生心理状态、心理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一主题中,针对大学生活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成因及根据调查、文献研究所表现出的特点和得出的结果显示,为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在社会、学校提供良好硬件环境和师资、人员环境的前提下,大学生自身应做好以下几点:

1)快速确定自己的目标。有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即使各个方面环境有着较大的压力,学生也会主动地让自己去适应新环境,然后克服困难,为目标努力奋斗。这个努力的过程,同时也便是理想与现实趋于接近的过程。

2)学会积极地学习。作为学生,其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在大学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中,首先应该保证在学习上不出现问题,而且应在学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思想,并有一定的学习规划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会自我管理。入大学后会得到很较大一部分时间用来自主安排,如何协调号自己的爱好,如何调整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如何去争取自己的理想,只有协调好了这些关系,现实才会更和谐完美,从而达到预期的结果,对自己的现实才会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 《人生科学与大学生修养实践》 张世友 著 2006年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25页 [2]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透视》 西安音乐学院学生工作部 [3]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透视》 西安音乐学院学生工作部

http://subject.xacom.edu.cn/stuwork/xinliys/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ez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