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胜利小学美术《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更新时间:2023-11-19 07: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术《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王梅莺

《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课题,是福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经过两年多的研究,现已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根据结题的要求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过程

1、 领导重视,着力建设实验班。

以骆金顺校长、罗瑾文副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十分重视,专门邀请市、区专家来校,就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和辅导,邀请区教研室领导来校,对课题的研究和进展进行指导,学校教导处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并对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具体分工。学校成立了《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课题领导小组,美术课题组由美术课题组长王梅莺全面负责本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立了实验班,各实验班均配有多媒体等,课题组成员均配备电脑,为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方便教师从事教科研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师资培训,注重教师素质提高。

课题研究离不开教师的直接参与,要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就必须进行师资培训。我校有省级美术骨干教师王梅莺、市级美术骨干教师董惠锋和片区教坛新秀吴秋琴3名美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每年只要有学习、培训机会,我校领导都会组织美术教师参加各级的美术培训和交流,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两年多来,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了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统一了思想,确立了本课题各阶段性研究任务和研究重、难点,并围绕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及与创新教育、兴趣学习有关的材料,了解借鉴国内外有关学校的研究实践及研究成果,还从教育教学研究类报刊、杂志、网上等各种渠道选择高水平的有关文章,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交流、讨论,以达到共同促进和提高,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3、探索实践,以达到以研促教

通过课题研究实践,课题组探索“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充分的课前准

备是前提”、“关注学生体验是关键”“针对性的评价是保障”等教学模式,并总结美术课堂作业的有效性指导方法,探索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并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等。我们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全面开展课改实验,形成有美术兴趣学习特色的年级班组,获得了初步的课题研究成果,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通过课题研究实践,促进参与研究的教师成为美术学科教学的课改推动者和主力军,提高其自身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建设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推动先进性、学习型、信息化的学校文化建设,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美术教研组的教育教学水平,真正达到以研促教。 二、解决问题情况

福建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研究步骤,我们在研究中主要抓住以下几个问题:(一)学具的准备问题研究。

上好一节课,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前期曾做过几次统计,平均每个班不带学具的人数高达十五次以上,将近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五,最多的一个班级竟有50%的学生美术课经常不带学具。

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执行新课程标准后,纵观新美术教材及教学大纲,从中可以发现美术学具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美术课上基本是以各种美术学具作为创作对象或工具。全面开展美术教育是训练学生绘画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学习美术制作技巧,陶冶发现美、感受美、热爱美、创造美的情操,并不是简单的涂涂画画,学生除了基本绘画用具外往往要准备更多美术制作材料。如果学生没带学具,不但其本人练习无法进行,影响其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对课堂秩序也是一个“不安定”因素,由于他们“无所事事”,很容易会出现抢夺其他学生的学具、互相聊天、打闹等违纪现象,对课堂管理带来严重的影响。但是,由于美术的教学内容种类很多,所需要的工具也很多,几乎每节课都要带2-3样工具,其中部分课程甚至要带6-7样工具(例如:版画课,国画课)。要求每个学生每周都带齐,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件太合理的事情。

根据上述情况,为了确保美术学具配备完整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我们采用在低年级中,利用开学初的家中会,把本学期需要的美术工具拿给家中看,耐心的给家介绍,让家长搞清楚本学期孩子需要准备什么样的学具。低年级孩子小,老师在前一节课上交代的材料经常忘记,回到家也常常讲不清楚,教师充分利用

“家校通” 和班级“QQ群”,在前一天发送短信告知家长美术课所带的工具。有些手工课的材料,可以事先叫家长在家中帮助孩子裁剪好。如一年级的上册的《会动的小纸人》和《会滚的玩具》中所需要长条,如果课堂要求学生自己剪,由于孩子年龄小,裁剪时间慢,会浪费很多时间,以至于课堂教学无法很好的开展,因此课前就可以让家长在家中帮助孩子裁剪好长条,便于孩子在课堂上有效学习,为有效学习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色彩和国画了,而且有的年级,一周有的只有一节课,孩子们经常忘了带工具,采用定期在“家校通”和班级“QQ群”上发送信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带好工具的几率,为课堂有效教学做好准备。

(二)、教学环境创设的问题研究

美术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经常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强化审美教育的功能,为学生的学习美术和艺术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学环境的创设是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一。

(1)视觉环境怎样创设教学环境。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美术课程的教育环境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学生在这一朝一夕的环境中接受熏陶,也直接影响到美术的课堂教学。教学环境的创设已作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广大美术教师所认同。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视觉艺术材料,创设一定的视觉艺术空间,让学生在视觉艺术的环境中感悟美,体验美。在从审美的角度,视觉环境的营造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情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有效条件,学生在一定的视觉艺术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造,为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奠定基础环境。例如:班级学生的优秀作品可以贴在班级优秀作业栏上,全校学生的优秀作品可以布置在美术室和学校宣传橱窗的画廊上,在学校班级的楼道上挂上学校“小画家”的书画作品等,为学校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2)教学资源怎样创设教学环境。在重视美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课程改革今天,美术课堂教学与美术资源的联系的紧密度增强了,当地的美术资源开发与利用丰富了美术课程环境,为学校的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与保证。如何利用这些美术资源,是美术课程建设中新的课题。我们知道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不同的地区美术资源的差异性也体现了资源的多元性,如何利用好这个资源环境,发挥学科的优势,凸显环境资源的优势来设计美术课程的教学环境。

在研究中,我们主动开发具有地方或校园特色的美术环境,例如,我校校本教材《陶艺》利用夏道文田陶瓷厂的地方资源。在教学有关邮票方面的知识时,我们就和集邮传统学校紫云小学联系,利用其在集邮方面的材料、资源进行教学,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有如,在《我的家乡》这一课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风景优美的武夷山、有文化底蕴的宝珠山、樟湖民俗文化蛇节等地方资源,把家乡美好的景色、美好的实物描绘出来,贴近学生的生活,得到艺术的升华。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研究

美术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评价的目标。教学评价从评价对象的角度,应当包括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三个方面;从评价的功能角度,应当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类型。各类评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其操作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内容与目标上应当体现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和有个性发展美术课程的核心理念。评价也是解决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真正体现评价的功能与价值。由于美术学科特殊性,而应根据学科审美特点和情感体验,崇尚多样性,要注重人的情感与智慧品质,使评价在学生发展中起到积极效应。 (1)课堂教学评价的准确性。

美术课堂教学的准确评价要体现真诚性,要发自内心的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是敏感的,因此教师的评价必须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才能体现评价的激励作用;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要体现针对性,不同的教育对象有着不同的认知与心理特征,要依据教学内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分层次、分对象的评价;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要体现多样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求新、求奇、求趣的心理,评价要经常变换方式,体现评价的灵活、多样、适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美术课程的理念,坚持教学基本常规,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个性差异,强化学科特征,鼓励教学创新,使评价促进了教师教学智慧和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根据学生美术能力上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

如在《鱼儿游游》这堂课的教学中,吴秋琴老师在课堂教学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提出不同的要求,对绘画能力强的的学生,要求其能创造出生动的画面,鱼儿画的要有各种姿势,画面要有故事情节,要有前后遮挡才能得到优,而能力差的个别学生,只要求其上课专心听讲,练习时能用勾线笔画出鱼儿就可得优。不同的评价给不同的学生定出了不同的标准,让学生有着自己努力的方向,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2)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性。

美术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是关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规范与务实,是由单一评价向质与量评价转变。美术的评价往往是采用量化考核的分值来硬性评价,忽视了现代美术教育体现的丰富情感和活动参与的态度评价。因此,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主观的量化向客观的描述性分析评价、软性评价转变,多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和信心,适度地指出问题,减少随意性和主观性,尊重学生审美个性的差异发展。美术课堂教学评价往往因为美术教师班级多、课时多而没法进行记录,到了期末,有些教师就凭着印象给学生评价。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及时评价学生每节课的作业是非常重要的,美术书成了我们记录学生课堂成绩的阵地,我们把学生的作业评价结果及时注在学生的美术书的目录上,对学生课堂学习纪律的评价也可记录,这样也就可以有效地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

(3)成长记录评价的导向性。

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向性评价是依托一定的氛围和载体进行的,而现时流行的是成长记录的方式,无论项目、格式如何,其目的是通过成长的痕迹,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记录方式更加灵活,以不同的激励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与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成长记录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有效备课问题的研究 1、 目标的有效明晰。

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把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要尊重学生艺术趣味的多样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枉加评判,增加评价的多元性及针对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个性的发展。

2、学情的有效把握。

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美术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结

合考虑学生的认知倾向,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不断改进教学法方法和教学策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如对依存型的学生,注意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冲动型的学生,注意培养其有条理地、细心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另外,在组织研究学习小组时,我们根据学生情况,将具有不同认知倾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在小组学习中,依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去研究分析问题,相互取长补短。 3、 教材的有效利用。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系。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美术学习的方法,展示了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 我们在使用新教材时,要用新课标理念,把握新教材的特点,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才能用好新教材。在美术教学中,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要有自己明确的认识,见解。

4、资源的有效准备。

美术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我们应联系生活,积极开发、挖掘有利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新的课程资源,实施优质美术教育,充分体现美术教育的人文思想、健康审美、艺术方式和人格完善的不可替代的特殊魅力,为促进美术教育的蓬勃发展作出贡献。 5、 预设的有效审视。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预设的要求,是真正把握教材文本的重点难点,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预设能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关键看教师在课前有没有很好地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情。教师应从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已有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多方面客观、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通过个案调查、座谈问答及出预习题等方式予以实施。

(五)、“游戏教学”设计问题研究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同样,我们就在美术课堂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儿童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是玩,为此,我们设计各种游戏教学来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把课堂中所要学的知识与技能寓于游戏中,从而来提高教学有效性。如让学生通过玩笔、玩纸、玩泥、玩颜料,甚至玩石头、玩叶子等,让他们在无意识中接纳课堂中需要了解与掌握的知识要点和基本技能。

董惠锋老师上四年级《色彩画》一课时,要教学生理解与掌握三原色和三间色。上课时她准备了三个装有三原色颜料的透明的一次性杯子和几个空的透明杯子。问道:“老师如果把红色和黄色两种颜色互相调和的话会出现什么颜呢?”孩子们有的表示不知道,有的则开始乱猜。董惠锋把红色的颜料和黄色的颜料同时倒向一只空杯子,“变了!变了!”“变橙色了!”同学们都觉得很新奇。接着她说:“是啊,红色和黄色调和出了橙色,像橙色这样由两种三原色调和出来的颜色叫间色。那你想不想知道其他两种颜色调和会变成什么颜色吗?”孩子们纷纷表示:“想!”趁着学生高兴的劲儿,她说:“那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们分成四人小组比赛,看看哪组同学迅速地把三种间色调出来,并且快速地记住它们的名称。”于是,孩子们开始玩起了颜料,一边玩一边记下发现的色彩。有的学生很快把三种间色调出来了,并且记住了三原色和三间色。

游戏教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实现快乐学习的目标,让学生产生一种开放的学习心态。这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他们的大脑相关皮层进行最大程度的相互协调,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六)、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1、提问趣味性,激发学习情趣

小学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情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力求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获取美术知识。 例如王梅莺老师《图形联想》在导入时精心设计好语言问:老师带来三位小朋友,它们是谁?(出示图形)圆形、三角形和方形。别小看了这貌不惊人的朋友,它们都具有七十二变的本领,你看,圆形变呀变,变成了太阳、扇子、气球、小朋友的脸。小朋友们来想一想:圆形还会变什么? 生:圆形会变猫头鹰、小鸡、甲虫、猪??。

师:看圆形这么能变,这三角形与方形也不示弱,小朋友们,你能先帮它们来变一变吗?三角形能变成什么?方形呢?问题一下去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已经悄然进入课堂情境,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通过这样的巧妙而有趣味性的问题设

计,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会举一反三的图象联想。 2、提问重启发,紧扣教学重难点

每节课都有它的重难点,只有把这些重难点解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才算完成。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启发性,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惑。问题的设计更要环环相扣,先难后易,先点后面,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问题过多,且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如“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还有不会的吗?美不美?”等无效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一定吃透教材,每一个问题要经得起推敲,只有深入才能浅出。 3、提问灵活性,适时评价、有效牵引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可能“卡壳”,有时也可能答非所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教学智慧,关注教学生成性,注意灵活多变。学生做答以后,教师的反应也要因人而异、因人而答。学生如果回答不上来不能一个劲地追问学生,应该多用一些疏导性、铺垫性的问题,帮助其走出困境。对于独特的见解,给予赏识。对于正确的的回答,给予表扬。对于有进步、胆小的学生给予鼓励,对于一时回答不上来的学生给予希望,希望下次可以回答的更好,鼓励其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

由于美术教学的开放性,许多问题更是没有固定的答案,对于学生不同见解,不能急于否定、批判,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对于错误的理解教师应给予正确的牵引、评价。例如:王梅莺教学《神气的大公鸡》,当欣赏大师毕加索作品《大公鸡》时,有个孩子提出这只大公鸡好难看。随后更多的孩子也附和着说这只大公鸡一点都不好看,怎么会是大画家画的呢?一个孩子有可能是捣乱,但是这么多孩子??于是,我马上反问道:孩子们,这只大公鸡难看在什么地方啊?学生异口同声道:这大鸡一点都不象。侧着身子两只眼睛,是怪物。明白了原因,我追问到:除了长的奇怪以外,这画有没有你认为好看的地方?你看大公鸡头仰的???它身上???我边说边指,引导孩子继续具体观赏大公鸡。有的说:老师,他画的大公鸡头仰的高高的,嘴巴张的大大的把公鸡的神气都画出来了。有的说:它身上的色彩也很漂亮,五颜六色的。有的说:他画的鸡很特别,和其他画家都不一样。我接着说到:毕加索是位艺术天才,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敢于“异想天开”,画出与众不同的画。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也动动脑筋和大师比比,画出一直又神气又特别的大公鸡呢?学生听后跃跃欲试,试与大师比高

下。

4、提问留白化,多思考多探索

中国传统水墨画,适当的留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教师提问后亦可适度留白,给学生探索、思考的空间。每一节美术课都会欣赏到不同形式的优秀作品,如何引导欣赏在美术教学尤为重要。出示图片以后,教师提问后要耐心等待,因为欣赏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以一句简单的“是不是?”或“以讲代思”,把答案告诉学生。多预留点时间,让学生充分观察、理解、感悟、梳理,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审美情趣。也许一节课不会立竿见影,学生不可能马上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每一节课都有那么一点时间,那么,学生不但思维方式得以提升,表达能力得以锻炼,审美能力也随之提高。但是如果学生思考、讨论时间太长,有的学生思维会偏离教学轨道也不利于课堂的调控,课堂提问的发问间隔时间还是一个很有讲究的学问。 (七)、有效的小组合作研究

现代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是一种常用形式,一种教学策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合作学习的真正效果,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深入到其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选择适当的合作时机和合作内容,循序渐进第教给学生合作的途径与方法,适度第开展合作学习。 1、形成策略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明确分工,合作学习,先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一般来说程度好的学生会首先将自己的理解、想法、建议说出来,学困生若无独立思考时间,则其会依赖优等生。当反馈检查是,学困生也能作答,但并不是自己独立思考所得。因此,合作前,小组各成员要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然后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表达的时间和机会。 2、把握契机

“好钢用在刀刃上”,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好契机,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不要大事小事都合作,要有合作的必要,且不宜过多,尤其是低年级,在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时候,尽量少合作。

那么何时合作为佳?

(1) 在出现新知识的时候,学生需要查找资料

(2) 遇到大家都期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候。

(3)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执的时候

美术教师要担当好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要深入学习小组,倾听、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情况,要揣摩他们认知心理,体察他们的学习困难,实时的教给他们合作的技巧,组织他们讨论的要领,使他们懂得尊重和倾听,学会否定、质疑和补充,不要笼统的提醒学生改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要有针对性,帮助他们将美术学习活动开展起来。

总之,要让小组合作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更深入、有效的进行,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小组结构,精选合作内容,丰富合作形式,使小组合作真正融入到课堂、服务于课堂。使之成为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对学生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的培养。 (八)、有效的课堂辅导研究

儿童美术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既可以是绘画创意上的,也可以是不同形式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要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轻声低个别交谈,给予恰当的辅导,对于理解能力强、技能好、速度快的学生,要防止他们由于提前完成作业而无事可做,甚至干扰其他学生、影响课堂纪律。必须对他们提出进一步要去,使之深入刻画,注意细节,精益求精;对于能力差、效率低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精神上鼓励他们,或者降低教学难度,或是用其他学生的作业进行适当临摹,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作业,在评价上也要采用多鼓励的形式,以免他们散失学习兴趣。这样的个别辅导,能更快速、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彰显个性,给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良好的机会。这种“不一样”的个别辅导室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有一个重要难点,是美术教师在课堂练习时间应承担的责任。综合上述,把握好课巡视这一教学环节,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九)陶艺联想法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我们研究出“联想法”作为儿童陶艺的启蒙教学方法之一,能使儿童较快掌握并拓宽想像的思路。所谓“联想法”,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去联想,通过类比、嫁接、换位等方法,使儿童产生丰富而大胆的想像,有效的提高陶艺课堂教学的质量。

“联想法”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引导儿童进行联想,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张开想像的翅膀,使儿童想像得自然、轻松,并逐步培养起浓厚的兴趣。

1、直接联想法

即从所需想像的内容直接去联想那些比较相像的事物,从而达到想像的目的。

如《想像中的船》一课,吴秋琴老师在出示课题时,先出现“船”字,再让儿童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船,然后让他们说说生活中与“船”样子相像的事物,并且不论大小。小朋友们兴致很高,说了一大堆:香蕉、桔皮等水果类的;鞋子、帽子等衣着类的;铅笔盒、水彩笔等文具类的??应有尽有。这时,我适时地在课题前加上“想像中的”几字,引导儿童把船做成自己所联想的事物,再添加一些船上的装置和美丽的装饰,不就是“想像中的船”了吗?于是,小朋友们开始轻松快活地忙开了。 2、换位联想法

“换位联想法”就是在想像之前先让儿童谈自己熟悉的事物,再换位成想像的内容。

例如《鱼的世界》一课,王梅莺老师先引导儿童畅谈人类世界:人类有漂亮舒适的住房,有欢乐的校园,有繁华的商店市场;有医生、教师等不同的职业;有衣服鞋帽等美丽的装扮??然后再引导儿童去设想鱼的世界是不是也会像人类世界一样呢?让儿童们把鱼的世界和人类世界进行类比、换位,把人类世界的许多东西嫁接到鱼的世界中去。这样,儿童们就会觉得可想像的多了,兴趣也浓了。

3、局部联想法

即抓住事物的某一方面展开联想,并常常与前两种联想法结合使用。 如董惠锋《蘑菇的想像》一课,如果让儿童从蘑菇的整体去想像,很难收到满意的效果。而采用“局部联想法”,常常会有较好的收获。我让儿童从蘑菇的三个方面(用途、纹饰、大小)去联想:

1、蘑菇原来的用途是什么?(一般是“吃”) 假如改变用途呢?

住(房子等)、用(桌、凳、伞等)、乘(船、车等)??

2、我们常见的哪些东西纹饰很美?(席子、树皮、毛衣、鞋子等)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美丽的纹饰用在蘑菇上呢? 3、往“大”想:宫殿、商场、飞船、火车等; 往“小”想:钮扣、首饰、笔套等。

通过这样的局部联想,儿童的思路会豁然开朗、妙想叠出了。 三、课题研究成果 (一)、成果评析

两年多来,课题组立足有效教学,不断总结经验,更新教学理念,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教与学上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1. 提升了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研究的能力以水平。通过《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以推动胜利小学的美术课程改革为目标,聚集了热心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聚焦了美术课堂教学,关注了有效教学策略,锻炼了一支队伍,提升了我校美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素质。 2. 增强了教师美术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让我校美术教师在教育科研的平台上,展示了教育科研的能力与实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增强了科研意识,扩大了胜利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力,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

3. 拓宽了美术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渠道。通过《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发挥了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凸显了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的水平,强化了美术学科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技术操作。

4. 凸显了学校美术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通过《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开发了,《陶艺》、《装饰画》等美术校本课程,突出了美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积极作用,展示了胜利小学美术教育特色研究的成果,为胜利小学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推进做出了贡献。

5. 展示了课题研究在美术课程改革中引领作用。《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加快了胜利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进程,教研依托科研提升,科研依托教研深化,加快了骨干教师的培养,展示了一批研究成果,对胜利小学的美术课程改革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师生获奖情况

1、陈一鸣 南平市2012年师生美术美术书法作品展小学组二等奖。(2012、1)2、陈一鸣 延平区校园文化艺术节美术作品一等奖。(2012、6) 3、雷思丹 延平区校园文化艺术节美术作品二等奖。(2012、6)

4、陈钟怡 南平市首届青少年网络文化节延平赛区书画组二等奖(2010、8) 5、陈钟怡 南平市首届青少年网络文化节书画类优胜奖。(2012、8)

6、肖曦之、 张一蕾、吴君小 福建省第三届中小学艺术节艺术作品类小学甲组三等奖。(2010、5)

7、陈一鸣 福建省小学、初中学生美术课堂作业评比小学组一等奖。(2011、2) 8、陈一鸣 延平区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比一等奖。(2010、11) 9、王晨旸 延平区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比二等奖。(2010、11)

10、王晨旸 福建省小学、初中学生美术课堂作业评比小学组三等奖。(2011、2) 11、王梅莺老师《小学美术欣赏课策略》获得南平市中小学美术欣赏论文一等奖(2010、5)

12、王梅莺老师制作课件《民间面塑》获得南平市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件一等奖。(2010、12)

13、董惠锋老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之我见》获得南平市中小学美术欣赏论文一等奖(2010、5)

14、董惠锋老师《小学美术想象力的培养》获得南平市中小学美术欣赏论文一等奖(2010、5)

15、吴秋琴老师《新理念 新欣赏、新课堂》获得南平市中小学美术欣赏论文二等奖(2010、5)

16、吴秋琴老师《从一片目光到一深刻》获得南平市中小学论文二等奖。 17、王梅莺、吴秋琴、董惠锋老师多次获得了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教育局主办的美术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ex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