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和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4-06-26 00: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题 目: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 键 词: 师生关系;是; 重要因素

内容提要: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本文作者通过自己二十年的教学生涯深深体会

到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育和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力图通过自己教学中两个典型事例,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尊重与理解对教育和教学的重要意义。

题 目: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0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教育在提升国家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地理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英国《国家地理课程》的颁布、中国学校地理素质教育的倡导和实施、指导和规范全球地理教育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推出等,都标志着地理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地理作为中考不涉及的学科,学校或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怎样的学习心理环境,才能激励学生乐此不疲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呢?一种教育形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都是追赶潮流时代的产物。但同时更离不开在其中起着强有力推动、组织作用的人。正是他们,让爱留在了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中,并发扬壮大。其中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源于爱,这里既有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有由此产生的学生对教师的爱。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认为:“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感情要纯真、要深厚,一定要用丹心一片,与学生心心相印。”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名学生,他是其他老师公认的差生。上课懒散,学习成绩非常糟糕。而就是这样一名”学习纪律皆差的双差”生,从初一到初二地理学科的统考成绩一直是优秀。初二结业考试地理取得了97分的优异成绩。平时的他总是追着我问这问那,学习兴趣极高。直到升入初三,每次在校园里见到我时他都会老远的跑过来,有时就站在那儿只是愣愣地看着我。细想想,我对他并没有超出其他同学的特殊关照。而他学习地理的热情却如此之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老师对他的尊重、信任和真诚的爱护鼓舞着他,鞭策着他,使他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差事,自己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笨蛋”。(这是他自己的原话)。

记得刚刚升入初一时,他确实很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特别多。不仅如此,还时常出一些怪声、怪动作。被同学们认为智力低下,常常成为同学们取笑的对象。我当时意识到他可能是个“问题生”。我开始下意识的关注他,经常找机会、找话题和他聊天。上课时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回答,答对了我就大张旗鼓地表扬他;答错了我就真诚地鼓励他,告诉他不论何人都会出错,让他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刚开始,他对我的教育不屑于顾,表扬批评都不在乎。但我不急不燥,不管他出现什么状况,我从未用任何言辞讽刺过他、也从未表现出教育失败后的无奈,而是锲而不舍的和他打心理战。就这样,他的自尊心慢慢地萌发出来,积极性慢慢地也被调动起来。他上课开始主动回答问题,违反了纪律也会感到不好意思。而且,他的思维也很独特,回答问题常常出乎我的意料。

记得讲经纬线时有一些同学搞不清楚,尽管我用了很多办法。如班里的竖排作纬线(因为方向是东西和纬线所指一致)。横排做经线。并每人模拟经纬网找方位,但一直效果不好。那天,我向同学求救(我经常下意识将一些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解决,一方面,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帮我拓宽了教学思路。俗语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请他们帮助老师出出招,帮同学们解决这个难题。他站起来,说腰带可以代表纬线,自成圆圈,表示东西。将人(好比地球)划分为南北(上北下南)两半球。书包带(双肩背)

代表经线,两条相对的组成一个大圆,指示南北,多形象。我大声为他叫了句好,带头热烈地为他鼓起掌。并用真诚的、充满赞赏和谢意的语言着实地表扬了他一番。并将他立为地理的希望之星。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他那饱含泪光的感激的眼神。课后我又在自己所任教的六个班级中表扬他。告诉所有同学是哪个班哪名同学为大家想的好办法。惹得许多同学即嫉妒又羡慕。从此的他就象变了个人,上课表现特别好,回答问题非常踊跃。而每次不论他答对与否,我都会首先表扬他,夸奖他的勇气。他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帮我找资料、帮我出主意。每次见到我都会兴奋地和我说他又知道了哪些地理趣闻、知道了几个国家名称的由来。考试复习时,他会不知疲倦地奔波于教室和我的办公室之间,目的是让我知道他又解决了几道复习题。每当此时,我都会为他鼓掌加油。每当他出现不理解的题时我都会想尽办法找出他认可的学习方法。就这样,在同学眼中,他成了我的“小尾巴”、“跟屁虫”;在老师眼中,他成了我降伏的一个“小怪物”。

记得有这样一首歌:学校是我家,老师象妈妈。这是对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教师辛勤劳动的一种肯定。正如这位同学刚刚升入初三时给我的教师节贺卡中夹带的信中所说的那样:升入初三,拿过课表一看,真的没了以前期盼的地理课,我哭了。闫老师,您知道吗?你是我信念的一份依赖。是您让我知道我还有那么多的优点,有人那么地爱我。现在这份爱离我远去了,老师,我该怎么办?接到贺卡,我立即找到了他,和他长谈了一个午休时间。这期间他提到了许多我对他的小事细节,甚至细到讲课时我给他的每一个眼神。好几次,他哭了,我也流了泪。我真的震撼了。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居然没有得到过表扬,自己一直以为自己真的“弱智”。就因为我的一番本该属于他的表扬给他带来了这么大的动力,使孩子的地理成绩突破历史,而且持久保持优秀。身为人师的我是何等的惭愧。惭愧之余我扪心自问:我是否配的上学生对我的这一份信赖,是否担当的起学生对自己这份沉甸甸的爱。

从这个事例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不仅要饱读诗书,传道、授业、解惑,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还应深悟从师之道,即如何让学生敬你、爱你、接受你和你的教育、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所任较的学科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还会赢得同学的信赖。“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而且我更深深地懂得了教师职业的深刻内涵。从那以后,我将“爱生如子”作为我教师生涯的座右铭。我爱每个学生,不论成绩优秀的,还是成绩落后的;也不管是循规导矩的,还是顽皮淘气的。学生更给了我加倍的回报。他们把我当作知心好朋友,乐于接受我的教育方式。喜欢我上的每一节课。每逢教师节、元旦、春节,我都会收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祝福。家中时常有成群结队的新老学生光顾。我的教学成绩更令我骄傲,统考成绩一直在全区名列前茅。方方面面,桩桩件件、使我更深深地坚信良好的师德、真诚地关爱和信赖、优秀的品格是成为一名好教师,取得优异教学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天真的学生不止一次的对我说:老师,您放心,什么学不好,我也要把地理学好。我听了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21世纪的教育应是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与潜能的教育。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书制定的优秀教师知识和技能标准中指出“优秀教师热爱青少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学生都学到知识。他们的成功在于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

信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能。”所以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多看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并及时予以鼓励。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任教期间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地理课我正在讲地形的五种类型,发现一个男生在偷偷地笑。我悄悄地走过去,发现他画了一张我的肖像,五官全部冠上了地名,鼻子是山地,高高的、还有山谷和山脊,眼睛是湖泊,嘴巴是盆地。旁边还注上了地理老师。我轻轻地敲了一下桌子,他吓了一跳,“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低下了头。我轻轻的按住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继续讲课。布置作业时,我改变原来的内容,让全班同学自己设计一副地图,要求画出五种主要地形类型。可以采用任何形式。同学们都在紧张的忙碌着,只有他一个人低着头,一动不动。画完了,我将好的一一点评。轮到他的那一幅,我没有说出是谁的作品,让同学们自己猜。同学们都惊讶了,因为那幅画简直太有特色了。他们都紧张的看着我,以为我会大发雷霆。而我却笑着问他们:”这张肖像画得好不好?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独到之处?“没人发言.我首先肯定了他构思新颖.这样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大堆的优点。他渐渐地抬起了头,露出了笑脸。我担心他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又严肃地说:“这幅画确实优点很多,只可惜他画在了不该画画的时候。谁能告诉大家我为什么这样说?”这时他自己站了起来,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违反了纪律,又耽误了听讲,我错了。”下课了,我又将他叫到办公室,给他补讲了他落下的课。这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从那以后他不仅下意识约束自己的言行,有时还能主动的协助我维持课前两分钟预备的纪律。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克尔曼认为,人的EQ指数,即心理能力的指数比IQ(智商)更为重要。克尔曼将这种心理能力概括为5个要素:认识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目标努力奋斗的能力,理解别人的能力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教育以人为本,心理教育深入这一人本教育的内核。如果我们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无时无刻都不忘记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疏导,去真正的理解、关心、教育他们。那么许多问题都可以在教育中消散。

俗语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所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要我们能拿起心灵的显微镜去发现、去挖掘,你会看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其实也是天底下最可爱的人群。

参考文献:(1)期刊类:陕西师范大学:《提高地理学科地位,建立地理教育新形象》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1-2(总第217-218期)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这一年,光荣与梦想同在》

《上海教育》2004年1月

(2)论著类:《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ew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