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26 10: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代汉语试题(1)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 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 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 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 A错 措 B睹 覩 C置 寘 D沽 酤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A孟尝君顾谓冯谖。B天帝使我长百兽。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B“无”与“勿”是古今字。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 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 ) A其后秦稍蚕食魏。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C良庖岁更刀,割也。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这是中国___的奠基之作,收字___个,另有重文1163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_______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_______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_____,声符为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________,如“叔”的本义是__________。 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转注2、偏义复词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五、简答(每题3分,共9分) 1、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

2、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 3、介词“于”有哪些用法?

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15分)

陈 涉 之 初 起 王 楚 也 使 周 市 略 定 魏 地 北 至 狄 狄 城守 田 儋 详 为 缚 其 奴 从 少 年 之 廷 欲 谒 杀 奴 见 狄 令 因 击 杀 令 而 召 豪 吏 子 弟 曰 诸 侯 皆 反 秦 自 立 齐 古之 建 国 儋田 氏 当 王 遂 自 立 为 齐 王 发 兵 以 击 周 市 周 市 军 还 去 田 儋 因 率 兵 东 略 定 齐 地。

试题(1)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C2、A3、C4、D5、A6、A7、D8、B9、D10、D

二、填空(每空1分)1、许慎、文字学、93532、张相、特殊语辞3、衣、(“裁”无“衣”)4、字形、手拾5、勉励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受”写作“授”不得分。2、偏义复词: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构成,只有一个词起表义作用,另一个词不表义,只是一种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复词。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五、简答(每题3分)1、(1)古汉语没有动量词,数词直接用在动词之前 。(2)数词置于整个句子之后,在其他部分后加上代词“者”。2、(1)表比喻 ;(2)表复杂内容;(3)表原因;(无举例则不得分)3、(1)引进处所,涉及对象;(2)引进比较对象;(3)引进

施事者;(4)引进时间;(全答对得满分,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15分,标点5分,每错3个扣1分,扣完为止;翻译10分,意译即可)也,地,狄,奴,廷,奴。令,令,曰:“立,齐,国‘儋,氏,王。”王,市。去,地。

陈胜刚刚起义称王楚地的时候,让周市攻取平定魏地,向北到达狄地。狄城守官田儋假装捆绑了他的仆从,带领青年人到廷堂,想拜见令,杀死了仆从,得以拜见令,趁机杀死令,于是召见豪强子弟,说:“诸侯都叛秦,自立为王。齐国,是古代建的国;儋,是田姓,应当称王。”于是自封为齐王,发兵攻打周市,周市军队返回了狄,田儋于是率领军队向东攻取平定齐地。《史记》卷94,《田儋列传》

古代汉语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1×10)

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 A信武果 B 取尖安 C从休亡 D 朝高回 2、下列定义是许慎为“形声”所下的是( ) A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B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C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D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3、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是( )A肖 B服 C 期 D朔

4、下面全为异体字的一组是( )A 阙掘 咏詠 B沽酤 预豫 C賸剩 笋筍 D陈阵 泪淚 5、“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 )A引申义 B 本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 6、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的是( )A恭敬 B动静 C恐惧 D逶迤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的是( )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C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8、《方言》的作者是( )A王念孙 B许慎 C 段玉裁 D扬雄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

A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B遂置姜氏於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C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10、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 )A生庄公及共叔段。 B公赐之食。C姜氏何厌之有? 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二、填空题(1ⅹ15)

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 字形来确定本义的专著,共( )部首。 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 )、( )和( )。 3、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 )来辨认本义。

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 )和( )的出现,是汉字体系形成的标志。 5、“知、智”是一对( )字,“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由”通( )。 6、“隄”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 ),“媵”的声符独立成字是( )。 7、采取( )或( )两种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 8、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 )。

四、名词解释(3×4)1、 金文2、四体二用3、词的引申义4、同源词 五、简答题(23)

1、举例说明词义范围变化的主要类型。(6)

2、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明。(6)

3、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变革?(11) 六、短文阅读(20)(一)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标点(10)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二)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5)

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1)余姑翦灭此而朝食!”(2)不介马而驰之。(3)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4)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以折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5)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试题(2)参考答案

一、1、B;2、C;3、A;4、C;5、B;6、D;7、A;8、D;9、D;10、B 答错1个扣1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二、1、小篆、540;2、辐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综合式引申;3、形符(亦可答为意符或形旁);4、假借字、形声字;5、古今、犹;6、阜、朕;7、绘形象物、烘托显物;8、同音替代。答错1个扣1分。

四、1、金文指铸刻在各种青铜器(如钟、鼎、鬲、簋、盘等)上的古文字。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称这些文字为金文。(3分)2、四体二用:六书是古人提出的最早、最系统的汉字形体构造理论,它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故称之为“四体”,假借、转注是用字法,故称之为“二用”。(3分)3、词的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衍化出来的其他相关意义叫作引申义。(3分)4、同源词:由同一语源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一组音义相通的词。(3分)

五、1、词义范围的变化主要有扩大、缩小、转移三种情况。①词义的扩大指一个词的意义后代比前代所表达的概念外延大而内涵小,即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比如“河”本指黄河,后来指一切河流。②词义的缩小指一个词的意义后代比前代所表达的概念外延小而内涵大,即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比如“妃”原指一般的配偶,后来专指皇帝的妾以及太子、王、侯的妻子。类似例子还有“宫、臭”等。③词义的转移,词的意义由一个范围转移到另一个范围,比如“寺”原指官署、官舍,后来用来指僧众供佛、居住之所的名称,类似还有“钱、涕、乐府、坟”等。每点各2分。

2、古今字是历时现象,是指汉字历史上由于当初字少而用多,到后来陆续分化出新字(区别字)的问题,古字和今字不是同时并存的。(2分)如“縣”和“懸”。通假字是共时现象,是指同一时期读音相同相近的字相互代替使用的问题,通假字与本字同时并存。(2分)如“辨”和“辩”。(举例各占1分)

3、从商代文字到小篆,汉字的图画性虽然在不断减弱,但是象形表意的原则始终没有真正抛弃,而隶书特别是汉隶,彻底抛弃了汉字的图画性质,完全不顾汉字的表意原则。(1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它解散篆体,将古文字“随体诘诎”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划道。(2分)(2)省去了篆文中的某一部分。(2分)(3)把篆文里相同的偏旁转化为不同位置的不同写法。(2分)(4)把篆文里不同的偏旁归并为相同的偏旁。(2分)(5)将篆文复杂的笔划省并为简单的笔划。(2分)

六、(一)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每错1处扣0.5分

(二)①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指晋军)再吃早饭。②不给马披上甲就驱马进击。③郤克被箭射伤,血一直流到鞋上,仍然击鼓不息。④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进我的手和肘。⑤如果有难走的路,我一定要下来推车,你难道知道这些吗?每句翻译各2分。 古代汉语试题(3) 一、填空(22%):

1、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 )说、( )说、( )说。 2、( )和( )是汉字产生的两个途径。

3、六书中,( )、( )、( )、( )是造字法,( )、( )是用字法。 4、( )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5、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1)词义扩大;(2)词义( );(3)词义( );(4)词义( )。 6、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 )式和( )式。

7、单一型的被动句主要有( )字式、( )字式、( )字式。 8、有些宾语可以依靠( )、( )、“焉”等字提前在动词或介词前。 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 1豕2字3荆4刃5牧6闽7车8豫9本10集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其今字(6%):

1、姜氏欲之,焉辟害?2、公赐之食,食舍肉。3、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4、闲于兵甲,习于战攻。5、宋人有酤酒者……为酒甚美,县帜甚高。 6、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义,并指出其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4%)。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2、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3、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4、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

5、多行不义,必自斃。6、率西水浒,至于岐下。7、虽有甲兵,无所阵之。 1、探求本义的方法?2、判断句活用的三种情况? 八、标点并翻译(16%):

郅都河东大阳人也以郎事文帝景帝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

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姬等邪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不伤贾姬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上亦赐金百斤由此重都(《汉书·致都传》)

试题(3)参考答案

一、填空:1、结绳 八卦 仓颉造字2、记号 图画3、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4、古隶5、缩小 转移 感情色彩的演变6、链条 辐射7、“为” “见” “被” {或“於”(于)、“见”、“为”8、“是” “之”每空1分

二、用六书分析汉字的结构:1、象形:象猪形。2、会意:从 从子。3、形声:从 刑声。4、指事:刀上加一点指示此处是刃口。4、会意:从攴从牛。6、形声:从虫门声。7、象形:象车形。8、形声:从象予声。9、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根部。10、会意:从雥(省)从木。每小题1分

三、古今字:1、辟 避2、舍 捨 3、共 供5、闲 娴5、县 悬6、反 返

四、解释词义,并指出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城墙 本义2、安抚 引申义3、官职 引申义4、源头 本义5、垮台 引申义6、水边 本义7、兵器 本义

1、一是分析字形。对于象形、指事、会意字,可以直接以形见义。对于形声字,要凭借形旁来分析它们所属的事类,进而在若干义项中找出本义。二是依据文献资料,以证实对字形的分析。2、一是用于表示隐喻。二是用于表示某种曲折复杂的联系。三是用于表示原因。

八、标点并翻译:

郅都是河东大阳人,任郎官奉事汉文帝。汉景帝时,任中郎将。郅都敢于直言进谏,在朝廷上与大臣当面辩驳。他曾经有一次随从汉景帝到上林苑,贾姬在厕所,野猪也闯进厕所,景帝用眼睛向郅都示意,郅都不去救。景帝自己要拿兵器去救贾姬,郅都跪伏在景帝跟前说:“死了一个姬妾,再选进一个姬妾,天下缺少的难道是姬妾之流吗?皇上纵使不重视自己,对祖宗对太后该怎么说呢?”景帝返回不去救了,野猪也没伤害贾姬。太后听说这件事,赏给郅都金百斤,皇上也赏了金百斤,从此重视郅都。 古代汉语试题(4) 一、 填空(22%):

1、六书的名称是称:( )、( )、( )、( )、( )、( )。 2、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 )说、( )说、( )说等。 3、最早的字体是( )和( )。

4、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 )式和( )式。

5、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1)词义( );(2)词义( );(3)词义( );(4)词义( )。 6、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四种:(1)( ) (2)( ) (3)( ) (4)( ) 。 7、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是用( ) 字煞句。 二、 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

1、行: 2、颍: 3、逐: 4、豫: 5、寸: 6、集: 7、益: 8、本: 9、好: 10、鱼: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义,并指出其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4%) 1、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塗之……2、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4、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5、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6、宋人有酤酒者。7、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6%):

1、庄公寤生,惊姜氏。2、甘其食,美其服。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5、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0%):

l、师进,次于陉。2、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3、清静贞正以自虞。4、率西水浒,至于岐下。5、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6、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罪死不赦。7、姜氏何厌之有?8、多行不义,必自斃。9、王忿然作色。10、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1l、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12、颍考权为颍谷封人。13、有鸟焉,其名为鹏……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14、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15、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七、简答题(6%):l、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2、探求本义的方法?

八、标点并翻译(16%):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 注:(1)表:标记(2)而:义同“如”

试题(4)参考答案

一、填空:1、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2、结绳 八卦 仓颉造字3、甲骨文 金文4、链条 辐射5、扩大 缩小 转移 感情色彩的演变6、名作动 名作状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7、“也”

二、用六书分析汉字的结构:1、象形:象道路形。2、形声:从水顷声3、会意:从辵从豕。4、形声:从象予声5、指事: 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寸关节。6、会意:从雥(省)从木7、会意:从水从皿。8、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为根部9、会意:从女从子10、象形:象鱼之形

四、解释词义,并指出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 树 本义2、兵器 本义3、安抚 引申义4、城墙 本义5、官职 引申义6、卖酒 本义7、占有 本义

五、词类活用:a) 惊 动词的使动用法b) 甘、美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 犬 名作状d) 隧 名作动e) 船 名作状

六、 解释加点词的词义:1、 时驻扎2、今字作“阵”3、通“娱”4、水边5、迎、咬6、 距 坟墓 打柴7、满足8、倒下,此指垮台9、脸色,特指恕色10、勉励 11带汗的肉食12边疆13穿过 到……去11、开门12、优美13、到……去 临时驻扎14、贱踏(的范围) 黄河15、钱财

七、 简答题:1、 一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三是用“是”、“之”、“焉”作提宾标志2、 一是分析字形二是依据文献资料来印证

八、 标点并翻译:楚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竖立标记。澭水突然水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标记而在夜里徒步过河,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军中惊骇的声音如同都邑里的房屋崩塌一样。以前先立标记的时候是能涉水的,现今河水已变化而增多了,楚国人还是顺着标记涉水,这就是他们之所以失贩的原因。现代的君主效法先王的法度,就有似于这种情况。 古代汉语试题(5) 一、单项选择题(2×10)

1.( )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A学术、学问 B 邑中的道路C技能、技艺 D 方法 2.( )“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A 文学课 B 理论课 C 基础课 D 应用课 3.( )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 女耳自 B 本刃末 C 武信从 D 江河娶 4.( )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A知智 益溢 B早蚤 昏婚 C莫暮 反返 D信伸 畔叛 5.( )“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 本义 B 引申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C 绝江有托于船。(《吕氏春秋·知度》) 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诗经·周南·汉广》)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庄公寤生,惊姜氏。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8、( )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等。它是: A 《尔雅》 B 《玉篇》 C 《正字通》 D 《康熙字典》

9、(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对文 B 异文 C衍文 D 互文

10、( )“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

A 结构助词“的”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 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 二、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空格上)(1ⅹ10)

1.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 ,也叫义符,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 2、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 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 4.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

5.《礼记》与( )、《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6、“防”、“隄”、“陸”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阜;“祁”、“部”、“邦”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 。 7、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属于 ,而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则属于今文字。 8、“布”、“甫”等字的声符是 。

9、“此小大之辩也”之“辩”与 构成通假字。 三、解释加点的词,或解释其语法作用。 (一)解释加点词的词义。(1ⅹ10)

1、树木而塗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2、士生鄙野,选而禄焉,非不贵也。

3、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6、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7、泽梁无禁,罪人不孥。8、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塗之。 9、寡人有疾,寡人好货。10、无德而望其福者约。 四、名词解释(2×5)

1、金文2、六书3、4、《诗经》5、同源词 五、简答题(5×4)

1、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变革? 2.举例说明词义的变迁主要包括哪几种情况。 3、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明。 4、古今词汇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六、标点翻译。1.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10ⅹ1)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二)翻译下面的文章(10)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者。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1]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2]代乐毅。注:[1]即墨,齐邑名。[2]骑劫,燕将。

试题(5)参考答案

一、B C A D A D C A D B答错1个扣1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二、形符、隶书、说文解字、仓颉造字说、周礼 邑 、古文字、父、辨、表达色彩(感情色彩)答错1个扣1分

三、(一)1、种植、栽种2、偏远的乡村3、鼓励、勉励或受到鼓励4、去、到5、兵器、武器6、急切貌,拼命追求的样子7、不以其妻和儿女为奴隶8、涂上泥9、钱财、财物10、穷,困迫。答错1个扣1分

四、1金文指铸刻在各种青铜器(如钟、鼎、鬲、簋、盘等)上的古文字。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称这些文字为金文。指出“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即可得2分。2六书是古人提出的最早、最系统的汉字形体构造理论,它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前四种是“四体”,反映了汉字的四大结构类型。指出“象形……”等六种类型即可得2分。3词的本义指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证的最初的意义。“文字可考”、“有文献资料”、“最初的意义”缺一项或两项都扣1分。4、《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包括“风”、“雅”、“颂”三部分。二者缺一项扣1分。5、同源词:由同一语源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一组音义相通的词。“同一语源”、“音义相通”缺一项扣1分。

五、1、隶书,特别是汉隶,彻底抛弃汉字的图画性质,不顾汉字的表意原则(1分)。一方面它解散篆体,将古文字“随体诘诎”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完成了汉字的线条化过程(2分)。另一方面,许多篆文的两笔在隶书中归并成了一笔,或把篆文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合并起来,或直接省去篆文的某一部分等等,完成了汉字的符号化过程(2分)。

2、一般把词义的变迁分为三种情况: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无论扩大、缩小还是转移,都是针对古义而言。此外还包括感情色彩的转移、词义轻重的变化等等。(2分 说出前三个即可)①词义的扩大。如:中国,最早指“国都里”,词义扩大后,指“以周的国都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再扩大,指除去边疆以外的所有地方。最后扩大到指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领域。②词义缩小。如:臭,原指一切气味,包括香味,后来仅指不好的气味。③词义转移。如:坟,本指大的土堆或河堤,后来指墓上的土堆,再后来就指坟墓了。④感情色彩转移。如:爪牙,本指动物的尖爪和利齿,是中性词,后引申为“卫士、得力助手”的含义,变为了褒义词,后来又专指坏人的帮凶,成了贬义词。⑤词义轻重的变化。如:诛,本义为“用言语责备”,后来指“杀戮”,词义加重。

3、古今字是历时现象,是指汉字历史上由于当初字少而用多,到后来陆续分化出新字(区别字)的问题,古字和今字不是同时并存的。(2分)如“縣”和“懸”。通假字是共时现象,指同一时期读音相同相近的字相互代替使用的问题,通假字与本字同时并存(2分)。如“辨”和“辩”。例子1分。

4、(1)词汇由少到多。(2分)(2)表达思想的功能从粗疏趋向精密。(1分)(3)构词方式由以单音词为主变为以多音节词(主要是双音节词)为主,可以简称为双音化趋势(2分)。

六、1、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错1处扣0.5分

2、不久,燕昭王逝世,燕惠王继位,(惠王)和乐毅不和。田单听说了这件事,于是在燕国实行反间计,扬言说:“齐国国王已经死去,没有攻下城池的原因有两个。乐毅害怕被杀而不敢返回来,名义上是攻伐齐国,实际是想联合齐国人在齐国称王。齐人没有依附(他),所以暂且延缓进攻即墨城,等待时机(或齐人归附)。齐人所担心的是,别的将领来,(这样)即墨城就被攻破了。”燕王信以为真(或认为确实这样),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每翻译错1处扣1分,整句句意完全不对扣2分。

古代汉语试题(6) 一、单项选择题(2×10)

1、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 ) A 不谷 B 惠 C 令 D 陛下

2、许慎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 )A 象形 B 指事 C 会意 D 形声 3、从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语言现象分析下列句子的加点词,不属于联绵词的是:( )

A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伶俜萦苦辛C凡民有丧,匍匐救之D子慕予兮善窈窕 ....B昼夜勤作息......4、下列句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句子是:( )

A 制,严邑也。B 是皆秦之罪也。C 南冥者,天池也。D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5、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 A 然煮烹烧 B 遵道建造 C 鄙阶阵都 D 物特牢牺 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 ( ) A 贾逵 B 郑玄 C许慎 D 马融

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之“已”的用法或意义是: ( ) A 动词“停止” B同“矣”,语气词。 C 副词“已经” D 而已、罢了 8、下列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有: ( ) A 迹、跡 B 知、智 C 详、佯 D 沽、酤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有: ( )

A 王者贵乎?士贵乎? B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C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D 小国寡民 10、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 )

A姜氏何厭之有?B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C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D莫之夭阏者。 二、填空题(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空格上)(1ⅹ10)

1、我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辞典是( ),它共分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等等。 2、《老子》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所以又称为( )。

3、在《北冥有鱼》一文里,庄子运用( )的艺术手法刻画了鲲鹏的高大形象,使之与渺小的斥鴳形成强烈对比。 4、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链条式引申和( )。

5、《诗经》的语言以( )为主,兼用杂言,显得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有一种形式美。 6、汉字产生的途径有记号和( )。

7、“为酒甚美,縣帜甚高”的“縣”与( )构成古今字。

8、《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选自( ),原书本无题目,这一题目是选者后来加的。 9、尽管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汉字的( ),而不是源。 10、“離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的“離”与( )构成通假字。 四、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种类型(1×10) 自: 北: 眉: 上: 莫:吠: 雲: 三: 其: 霜:

五、名词解释(2×5)1、 甲骨文2、六书3、词的本义4、风骚5、古今字 六、简答题(5×4)1、简要说明关于汉字起源的三种传说,并加以评价。 2、举例说明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区别。 3、举例说明什么是辐射式词义引申。

4、辨析下列两组同义词的词义(1)领、颈、项(2)畏、惧

七、标点翻译(20)(一) 给下面的文章加标点(10)齐 宣 王 问 曰 文 王 之 囿 方 七 十 里 有 诸 孟 子 对 曰 于 传 有 之 曰 若 是 其 大 乎 曰 民 犹 以 为 小 也 曰 寡 人 之 囿 方 四 十 里 民 犹 以 为 大 何 也 曰 文 王 之 囿 方 七 十 里 刍 荛 者 往 焉 雉 兔 者往 焉 与 民 同 之 民 以 为 小 不 亦 宜 乎 臣 始 至 于 境 问 国 之 大 禁 然后 敢 入 臣 闻 效 关 之 内 有 囿 方 四 十 里 杀 其 麋 鹿 者 如 杀 人 之 罪 则 是 方 四 十 里 为 阱 于 国 中 民 以 为 大 不 亦 宜 乎 (二)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ⅹ5)秋水时至,百川灌河。(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3)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5)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试题(6)参考答案

一、A B B D A C B A B B答错1个扣1分,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二、《尔雅》、《道德经》、夸张、辐射式引申、四言、图画、懸(悬)、左传、流、罹。答错1个扣1分 四、象形、会意、象形、指事、会意 会意、形声、指事、象形、形声。答错1个扣1分

五、1、甲骨文:商周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指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即可得2分。2、六书:六书是古人提出的最早、最系统的汉字形体构造理论,它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前四种是“四体”,反映了汉字的四大结构类型。指出“象形……”等六种类型即可得2分。3、词的本义指的是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证的最初的意义。“文字可考”、“有文献资料”、“最初的意义”缺一项或两项都扣1分。4、风骚:指《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1分),因为是两部作品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而成为两部诗歌总集的代称,后引申指“文学才华”(1分)。5、古今字:上古时代,许多汉字都是一字兼表几个义项,后来为了将这几个义项区分清楚,在原字的基础上添加意符或改换意符,就成了古今字。 六、1、在我国历史上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三种: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古人认为我国上古结绳而治,如《周易·系辞下》、《说文解字·序》等。近世有些学者把结绳这种记事方式和文字联系在了一起,认为它是文字的源头。其实文字和结绳毕竟是两回事,结绳不是文字。但是,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有可能借鉴了古代的结绳。从古到今,有不少人主张文字来源于八卦。其实,八卦不是文字,也不可能演化出成千上万的文字来。但是,不可否认,汉字的某些构形与八卦有着一些文化方面的联系。我国古代传说,黄帝时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汉字。系统的汉字是古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不可能是一个人创造的。但是,不能排除有个别出色的史官曾经对汉字的整理作出过特殊的贡献。答出三个起源,共得2分,三个评价各1分。

2、借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叫通假。所借的字叫通假字,被代替的字叫本字。如:早—蚤,本应用“早”而大多数文献中用的是“蚤”,早为本字,蚤为通假字。借用某个字或某种事物的图形作为表音符号,来记录跟这个字或这种事物的名称同音或音近的词,这种方法造出来的字称为假借字。假借字利用的是“谐音原则”,这样很多原来无法造出来的词就可以造出来了。如:我,原本是一种武器,被借去作为第一人称代词。通假是属于用字上的假借,词义离开原文不成立。假借是属于造字上的假借,词义离开原文依然成立。说明通假字和假借字各2分,举例1分。

3、从一个词的本义所反映的事物的不同特点出发,朝着不同方向引申,就叫作辐射式引申。(2分)如:引,本义是“开弓”,由于开弓这个动作有许多状态和特点,可从各个方面引申,因而“引”产生了许多引申义。a、开弓需拉弦,所以引申为“拉、牵”义。b、开弓时将弦拉弯了,似乎拉长了,所以引申为“延长、延伸”义。c、开弓需将弦往一个方向拉,所以引申为“引导、率领”义。d、开弓需将弦往后拉,所以引申为“避开、退却”义。(3分)举其他例子也可以。

4、①领、颈、项:都指人的脖子,但“颈”特指脖子的前部,“项”指脖子后部,“领”指整个脖子。在所指范围上有所不同。(3分)②畏、惧:都表示“害怕”。畏,多作及物动词,可带宾语,一般不作使动用法。惧,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时是使动用法。“畏”含有敬意,“惧”不含有敬意。两者在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上有区别。(2分)

七、(一)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效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每错1处扣0.5分

(二)①水流畅通无阻,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两岸间、水中陆地和高高的河岸间,茫茫一片看不清。②认为天下壮美的事物尽在自己眼前。③脸朝向东看,看不见水的尽头。④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觉得孔子的见闻学识少,认为伯夷的节操算不得什么。⑤我将会长时间地被道德修养高的人所笑话。 古代汉语试题(7)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

A、條倍脩休 B、特牧福祈C、盆簋益孟 D、颖颍顿颈 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D )

A 说——悦 B 矜——鳏C 歌——謌 D 昏——婚 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

A 遁——遯 B 脩——修 C 辟——避 D 罢——疲 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

A姜氏何厌之有?B敢问何谓也?C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

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B 从左右,皆肘之。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 B)

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 盍各言尔志? 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

A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C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D百里奚举于市。 9、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 D)

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B 是非君子之言也。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 A)

A 惠等哭,舆归营。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二、填空题(共18分)

1、清人张玉书等奉诏编撰的《康熙字典》按照部首和笔画分卷,全书共分为12卷。 2、清代学者王引之所撰的一部古代汉语虚词专著是《助字辨略》。

3、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工具书是《诗词曲语辞汇释》。 4、古书旧注中见到“屯,音肫”的注解,这是采用了直音的注音方法,至于“东,德红切”,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式。 5、根据“四书”分析,“戒”字的构造类型是会意,本义是戒备,警戒。 6、根据“四书”分析,“逐”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追赶、竞争。

7、在《韩非子·五蠹》“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句中,“臭”的意思是气味。这是古今词义在词性方面发生了变化。 9、“焚”的本义是烧,如“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今义作为词素组成“焚烧”。

10、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句中,“以”的词性是连词,其语法作用是连接两个形容词,相当于“又”。 11、在《荀子·天论》“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句子中,“与”的词性是连词,它的语法作用或意义是表示并列。 12、在“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句中,前“之”的词性是 连词,其语法作用或意义是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三、释词题(共32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2) 1收族陵家,为世大戮。戮:羞耻 2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对事理想不通 4射其右,毙于车中。毙:倒 5载玄载黄,我朱孔阳。孔:副词 很

6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贰:不专一,背叛 7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忝:愧 9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贿:财物

10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适:到……去 11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则:效法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10) 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焉:语气助词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加:更加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莫:没有 4、今有搆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为:被 5、若为庸耕,何富贵也?若:如果

四、古文标点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五、古文今译题(共20分)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冉有、季路见到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内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那颛臾,从前先王任命它为东蒙山的主祭,而且它地处楚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3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周任有句话这样说:“估量自己的才能,担任合适的职务;如果不胜任,就应罢休。你们身为季氏家臣,却不能谏止他讨伐颛臾,要你们干什么?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君子厌恶那种态度:想这样,却回避不说,而一定给它编造些托辞。 5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如果你们两辅佐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招致他们;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其稳定。 古代汉语试题(8)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汉字,都是形声字并且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 C ) A、陣都鄙隣 B、树析休栔C、修脩儵倏 D、胃肺膾炙 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一组是( D )

A、暱——昵 B、翦——剪C、桀——揭 D、赴——讣 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一组是( A)

A、知——智 B、昏——婚C、雕——彫 D、襍——雜 4下列句子,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B )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姜氏何厌之有?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5下列句子中,具有形容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D )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象有齿以焚其身。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7下列句子,属于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B )

彼且奚适也?何以知其然也?之二虫又何知?去以六月息者也。 8下列句子,具有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思的一句是(A )

曹公,豺虎也。射之,豕人立而啼。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于是秦王廷见相如。 9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B )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见犯乃死,重负国。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10下列句中,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A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蟹六跪而二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二、填空题(共20分)

1、《助字辨略》的作者是王引之。

2、古书旧注里常见到如“尨,音茫”这样的注音材料,这是采用直音的注音方式。至于像“膑,鼻引切”,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式。 3、根据“四书”分析,“武”字的构造类型是会意,本义是与军事、战争有关的事物。 4、根据“四书”分析,“脩”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干肉。

5、从造字结构分析“道”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句中,“道”用的是它的引申义;至于在“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句中,“道”字用的是它的本义。

6、从造字结构分析“耳”、“鄙”等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句中,“耳”用的是它的 引申义;至于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中,“鄙”字用的是它的本义。

7、在《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句中,“下流”的意思是地位低下,处境低下。这是古今词义在词义方面发生了变化。 8、“仅”在古代有几乎,将近义,如《张中丞传后序》“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9、在“汉王与义帝发丧”中“与”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介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 10、在“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中“以”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凭借某种原因。

11、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句中,后一个“于”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用与被动。 三、释词题(共3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 1、射其左,越于车下。越:坠落

2、苟有险,余必下推车。险:险阻 3、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即:就是

4、我決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决:通“翅”,迅疾的样子

5、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卒:通“率”,聚集于 6、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饑:荒 7、赦之,以劝事君者。劝:勉励

8、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爨:烧火做饭 9、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柔桑:嫩桑

10、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贳:赦免,宽大

(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10) 1、志乎古,必遗乎今。乎:于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则:如果,连词,表假设 3、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虽然:表让步连词“虽”(相当于现代汉语和连词“虽然”)与代词“然”搭配使用,意为“虽然这样”,其作用相当于表让步复句的一个分句。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固:本来

5、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而:不译,连词, 四、古文标点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

燕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窃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五、古文今译题(共20分)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有位圣人起来,在树木上构架起鸟巢一样的住处,来避免群兽的伤害。人民都爱戴他,让他统治天下,称他为有巢氏。 2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那么现在学习尧、舜、汤、武、禹的的人,一定会被现在的圣人嘲笑。 3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因此圣人不希望一切都学习古代,不墨守成规,而是研讨当代的情况,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4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于是他便放下了农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5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现在用先王的方法面对社会的人,都是类似守株待兔的人。 古代汉语试题(9)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字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A)A、條脩倏修B、福视神祈C、脾胡肺胃D、颖颍顿颈 2下列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D)A信——伸B遁——遯C说——悦D距——拒 3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C)A矜——鳏B歌——謌C辟——避D昏——婚 4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B)

A姜氏何厌之有?B敢问何谓也?C夫执舆者为谁?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5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D)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6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C)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B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盍各言尔志?

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B)A象有齿以焚其身。B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C 空自苦无人之境,信义安所见乎。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8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B)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是非君子之言也。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9下列句中,“于”引进比较对象的一句是(D)A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C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C)A惠等哭,舆归营。B文人相轻,自古而然。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D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二、填空题(共20分)

1、《说文解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部首,全书共分540个部首。 2、《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

3、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工具书是《诗词曲语辞汇释》。 4、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解,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其中“东”和“红”两字在语音上具有叠韵的关系。 4、根据“四书”分析,“綱”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鱼网上的总绳。 5、根据“四书”分析,“亦”字的构造类型是指事,本义是腋窝。

6、《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中的“象形”的解释是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7、从造字结构分析“之”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之”用的是它的假借义;至于在“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句中,“之”字用的是它的本义。

8、在《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句中,“之”的词性是代词,其语法功能是复指前置宾语无贿无令名。

9、在“文以五月五日生”句中,“以”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凭借某种原因。

10、在“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句中,“与”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或意义是介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

11、在“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句中,“其”的词性是代词。 三、释词题(共3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分) 1、收族陵家,为世大戮。族: 2、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 3、载玄载黄,我朱孔阳。阳:鲜明

4、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贿:财物 5、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肃:敏捷 6、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焚:毁灭

7、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物故:死亡,“物”通“殇”,死 8、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绝:穿过 9、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则:效法

10、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贳:赦免,宽大

(二)说明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无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共10分) (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莫:莫:否定性 无定代词 没有谁 没有什么

(2)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所以:介词“以”和辅助性代词“所”结合构成的习惯格式 表示用来……的方式、手段 (3)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乎:表示处所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为:介词 在被动句中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 (5)吾孰与徐公美?孰与:疑问代词“孰”和介词“与”组合,表示比较,“哪一个更”。 四、古文标点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五、古文今译题(共20分)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您率领国君的军队光临敝国的土地,敝国的兵力不雄厚,请明朝相见 2、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

同时又不让我军滞留在贵国的土地上(这里是委婉语,意思说让我们速战,一决胜负)。能进不能退,齐君不会有命令(挑战命令)落空的事情出现(委婉语,说明明朝我们一定奉陪) 3、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

齐国的高固(齐大夫)徒步闯入晋军,举起石头掷人 4、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

擒获晋军的人登上他们的战车,把桑树根系在车上,作为战利品的标志 5、欲勇者贾余馀勇!

想要勇气的人尽管来买我多余的勇气! 古代汉语试题(10)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 ) A、目甘伐哀 B、又受劣都C、鱼牧末戒 D、日亦修疆 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一组是( C )

A、州——洲 B、襍——雜C、罢——疲 D、雕——彫 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 )

A、暱——昵 B、昏——婚C、赴——讣 D、信——伸 4、下列句子,属于介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B )

a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b是以远至迩安。c之二虫又何知?d君何患焉? 5、下列句子中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C )

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b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c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D )

a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b象有齿以焚其身。c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d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7、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B )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b从左右,皆肘之。

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d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8、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动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C )

a彼且奚适也?b何以知其然也?c姜氏何厌之有?d去以六月息者也。 9、下列句子,具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意思的一句是(D )

a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b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c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d于是秦王廷见相如。 10、下列句子,属于语义上的被动句的一句是(B )

a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c见犯乃死,重负国。d终不得归汉,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二、填空题(共20分)

1、清代学者刘淇所著、专门解释古代汉语中虚词的一部工具书是《助字辨略》。

2、近人张相所著、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的一部工具书是《诗词曲语辞汇释》。 3、古书注音常采用反切法,如“膑,鼻引切”。反切法的原理是叠韵。 4、根据“四书”分析,“行”字的构造类型是象形,本义是跑。 5、根据“四书”分析,“焚”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烧。

6、《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中的“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解释是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

7、在“冯唐已老听吹嘘”句中,“吹嘘”的意思是指替人宣扬,称扬。这是古今词义在感情色彩方面发生了变化。 8、“宫”的古义是房屋,居室,如“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9、《三国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可知“禽”在古代词义范围比今天有所扩大,意思是鸟兽的总称。

10、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句中,“而”的词性是连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间的并立转折相互关系。 11、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句中,“以”的词性是连词,其语法作用是相当于“而”。 12、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中“于”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被动。 三、释词题(共3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分)

1、颍考叔,纯孝也。纯:敦厚 2、射其左,越于车下。越:坠落 3、苟有险,余必下推车。险:险阻

4、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遗:赠给 5、擐甲执兵,固即死也。擐:穿起 6、我決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決:迅疾

7、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卒:聚集 8、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穰岁之秋,疏客必食。穰:分收 9、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爨:烧饭 10、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懿:深

(二)说明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10分)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与::连词 和 同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于::被 助动词

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之:连词赦之,以劝事君者。劝:鼓励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焉:于此 在这里,在那里 四、古文标点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五、古文今译题(共20分)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

人民少而禽兽多,人民受不了禽兽的侵袭,有位圣人起来,有位圣人起来,在树木上构架起鸟巢一样的住处,来避免群兽的伤害。

2、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那么现在学习尧、舜、汤、武、禹的的人,一定会被现在的圣人嘲笑。 3、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因此圣人不希望一切都学习古代,不墨守成规,而是研讨当代的情况,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4、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只兔子奔跑是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而死。于是他便放下了农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得到兔子,

5、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子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一.填空题(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许慎六书“假借”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异体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汉字的本义主要依靠汉字的_________。 5.我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着的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句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作谓语。 7.上古汉语判断句很少用判断词_______来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十三经》中的_______。 9.“莫”的本义是______,“莫”的今字是________。 二.解释下列词语意义并指出词性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雉:

2.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本无其字,依声托(托)事。 2.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 3.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4.字形 5.《说文解字》 6.名词或者名词性词组 7. 是 8.《左传》或者《春秋左氏传》 9.暮(傍晚),暮 二.解释下列词语意义并指出词性 1.雉:长三丈,高一丈。量词。 2.诸:这事到(之于)。兼词。 3.其:难道。语气词。 4.行李:外交使者。名词。 5.焉:到那(于之)。兼词。 6.克:能够。助动词。 7.贼:杀害。动词。 8.殿:镇守。动词。 9.不谷:我。谦词。 10.称:推荐。动词。 11.过:拜访。动词。 12.发:打开。动词。 13.顾:回头看。动词。 14.诚:如果。(假设)连词。 15.息:儿子。名词。 16.茍:随便、随意。形容词。 17.归:馈(赠送)。动词。 18.庠序:学校。名词。 19.艺:种植。动词。 20.征:表现,显露。动词。 三.指出下列句子类型,如判断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等 诸:

3.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5.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焉: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

7.贼民之主,不忠。 贼:

8.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

9.虽然,必告不谷。 不谷:

10.晋侯问嗣焉,称解狐。 称:

1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过: 1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 发:

1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五.先标点,然后翻译下面2段短文(每段10分,共20分)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圗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舎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羮。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祭仲说:“都市的城墙超过了一百雉,便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大城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得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城墙不合法度,不是先王的制度,您将忍受不了。”庄公说:“姜氏要这样,又怎能避开祸害呢?” 祭仲说:“姜氏那里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给她安排个地方,不要使她的势力滋长蔓延开来;要是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以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了不义的事,一定自取灭亡,你暂且等着吧。”

颍考叔是在颍谷主管疆界的官,听到这件事,去给庄公进献物品。庄公给他吃的,他吃时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有个母亲,我孝敬她的食物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国君的菜羹,请您让我把它带回去献给母亲。”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献食物,我却没有啊!” 颍考叔说:“敢问这话怎么说?”庄公说明了事情的缘由,并且告诉了他自己后悔。颍考叔回答说:“您何必为这件事情忧虑呢?如果挖地见到了泉水,再打一条隧道在里面相见,还有哪个说不对呢?”庄公听从了他的意见。庄公走进地道时赋诗说:“大隧里面,多么快乐啊!”姜氏走出地道时赋诗说:“大隧外面,多么舒畅啊!”于是母子便像从前一样。

1.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2.制,严邑也。 3.虢,虞之表也。 4.吾乃梁人也。 5.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6.百乘,显使也。 7.郄克伤于矢。 8.君能补过,衮不废也。 9.故不能推车而及。 10.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11.君何患焉? 12.许子奚为不自识? 13.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4.姜氏何厌之有? 判断句 11.宾语前置句 1. 判断句 12.宾语前置句 2. 判断句 13. 宾语前置句 3. 判断句 14宾语前置句 4. 判断句 15宾语前置句 5. 判断句 16宾语前置句 6. 被动句 17宾语前置句 7. 被动句 18宾语前置句 8. 被动句 19宾语前置句 10.被动句 20宾语前置句

上海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10分)

1、《说文解字》全书共分_个部首。

2、“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指“六书”中的_字。 3、“三十六字母”中的半舌音是_。 4、_,指的是两个字的韵母相同。 5、陆法言的《切韵》一共_韵母。 6、律诗的第五六句称为_。

7、近体诗相邻的两联中,如果上一联的对句平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则下一联的出句平仄当为_。 8、“尊”的本义是_。

9、_是用两个汉字配合起来为另一个字注音的方法。 10、《词诠》的作者是_。

二、解释下列带着重号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10分)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缮:

2、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情:

3、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管:

4、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

5、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振:

6、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 因: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拂:

8、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难以为相持重。 易:

9、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

10、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维:

四、古文标点题(20分)

有大慈恩寺玄應法師博聞強記鏡林苑之宏標窮討本支通古今之互體故能讎校源流勘閱時代刪雅古之野素削澆薄之浮雜悟通俗而顯教舉集略而騰美真可謂文字之鴻圖言音之龜鏡者也貞觀末曆敕召參傅宗經正緯咨爲實錄因譯尋閱捃拾藏經爲之音義注釋訓解援引群籍證據卓明煥然可領結成三帙自前代所出經論諸音依字直反曾無追顧致失教義實迷匡俗今所作者全異恒倫隨音徵引並顯唐梵方言翻度雅鄭推十代之纰紊定一朝之風法文非詞費務在綱正恐好異者輒複略之期則得於要約失於義本救弊開信終掩玄化故重陳委想無昧焉

六、问答题(20分)

1、词类活用有哪几种情况?请举例分析。 2、古今词义的演变有拿几种情况?试举例分析。

一、填空题(10分) 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_。

2、“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是指“六书”中的_字。 3、“三十六字母”中的唇音是_。 4、_,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5、陆法言的《切韵》一共_韵。 6、律诗的第三四句称为_。

7、近体诗相邻的两联中,如果上一联的对句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则下一联的出句平仄当为_。 8、《康熙字典》全书共分_个部首。 9、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_。 10、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_。

二、解释下列带着重号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10分) 1、子曰:“过犹不及”。 犹:

2、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 逆:

3、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管:

4、君何患焉? 患:

5、姜氏欲之,焉辟害? 焉:

6、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 因:

7、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爪牙:

8、若之何以其病败君之大事也。 病:

9、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

10、骊姬既远太子,乃生之言,太子由是得罪。 远:

四、古文标点题(30分)

原夫第一勝義寔離言之法性等流真教誠有海之方舟故以名句字聲作別相之本質色香味觸為住持之自體嗟乎超絕言慮之旨洽悟見聞之境莫不以法王弘造權道之力者歟大方廣佛花嚴經者實可謂該通法界之典盡窮佛境之說也若乃文言舛謬正義難彰真見不生尋源失路故涉近以逕遠從淺而暨深去來今尊何莫由斯大道且夫音義之為用也鑒清濁之明鏡釋言誥之指歸匡謬漏之楷模辟疑管之鈴鍵者也至如彽徊誤為遲回仿徨乃成稽返俾倪代乎隦堄軾環遂作女墻橋書矯形正斜翻覆幹存干(干的异体字,打不出,泪……反正是左右结构,右下为“木”,自己查一下字典啦)體樹木參差若斯之徒紊亂聲義不加踳駁何所指南慧苑不涯菲薄少玩茲經索隱從師十有九載雖義旨攸邈難以隨迎而音訓梵言聊為註述庶使披文了義弗俟(俟的异体字,左为“立”,右为“矣”)疇咨紐字知音無勞負帙且螻蟻之量司已穴而疏冥豈霆雷之資開蟄戶於遐邇英達君子希無誚焉 五、问答题(30分,任选二题) 1、什么是古今字?试举例分析。 2、什么叫词的引申义?试举例分析。 3、试分析“睡觉”一词的词义与结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er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