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井田战车军制1.27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3 15: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夏商周的井田战车军制

针对现在国内先秦军制研究的混乱,我实在看不下去,

我一开始是研究红军军制的,红军到现在的解放军,才几十年,军制就有好多次重大变化,三代几千年,军制怎么可能那么简单 准备写一本书,我不为赚钱

结合甲骨文金文的古文字、田野考古对布局的记录、先秦文献和历代的补充,再加上世界各古代文明的通性演变规律和现代统计学、天文推演、数学建模复原、法医学、动物进化《关于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来还原历史的真相。

我对于三代考古,有一个观点,就是用猜想的方式,解释、弥补、贯通一些疑点问题。猜想001:《通典》周公居攝(东征后)改制大其封,各国都有了大量飞地。比如唐加封湖北枣阳分出晋,虢加封宝鸡、陕州和三门峡分出宝鸡虢、西虢和北虢,虞加封浙江丹徒分出宜,康加封商地分出卫。到了康王,这些分居两地的飞地的管理成了问题,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分家,由次子继承另一半,从而在周公的基础上分出更多的诸侯国来。虽然没有任何决定性的证据,但是有很多旁证,而且也没有任何决定性的反证的话,这些假设可以很好的解释、弥补、贯通一些疑点问题。

本文罗列了200多个类似的本人的猜想,来将夏商周的军制历史融会贯通,全部都有编号,而且全部都是颠覆现有研究认识的全新观点。

第一章:井田制---西周依然保有的原始部落兵农结合

笔者对于《周礼(周官经)》的认识是,初稿为周公在伐纣之后、建立八启之前所做,主要是站在规划者的高度,春秋末年,由周人对传承的各种典籍加以汇总整理而成。

笔者对于《司马法》的认识是,不是站在规划者的高度,而只是一种执行者的记录和追忆,加以汇总整理而成。 《周礼》在军制上,有几个和《司马法》轶文残句、《尚书》、《礼记》等相抵冲的地方:

一、军队编制

《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鲁)三军,次国(宋虢等公国)二军,小国(齐晋陈蔡等侯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有长。”诸侯国里的小国,最小也是侯国。 参考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和神圣罗马帝国爵位制度。

公爵[Herzog],以前是部落联盟内各部落的首领,后在中央集权下被架空,赐给西安、洛阳两处京畿内小伯们的首领,也就是公卿,德国公爵的名称取自罗马帝国的刺史。

侯爵[Fuerst],原本是商朝在畿外远方各处要地设立的殖民城的负责人,周后赐给畿外的邦国的首领。

伯爵[Graf],德国的名称取自罗马帝国的郡长,指部落首领,如图林根方伯,在周以前赐给九州一州的首领(《礼记·王制》“凡四海之内九州岛,州方千里。”“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设方伯[Landgraf]。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如西伯、邶伯;在周以后赐给“伯仲叔季”姬姓后人的长子,《尚书·立政》的“大都小伯”又叫“侯甸”、“侯田”,相当于西欧的边伯[Markgraf],权力等同边侯[Marquis],如勃兰登堡边伯,长子伯先继承保卫西安、洛阳两处京畿的边地的职务,父亲死后才继承家族的领地,如《班簋》的毛伯、吴伯、吕伯,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人质和教学,春秋时期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后世成吉思汗的却薛军;再就是为了惩罚而降低爵位的公国、侯国,比如曹伯、杞伯。郑国的伯爵是宫伯[Pfalzgraf],是辅佐君王的人。

晚周的《国语·周语》:夫先王之制,(按新王登基时礼服的颜色分为)邦内甸服、邦外侯服[边伯和男爵]、侯卫宾服[真正的诸侯国,《尚书·夏书·禹贡》作“绥服”]、蛮夷要服[《逸书·周书·职方》作“镇服”]、戎狄荒服[九州之外的《逸书·周书·职方》藩服《周礼·秋官·大行人》蕃国]。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每季度上缴赋税]、岁贡[每年上缴象征性的贡物]、终王[新王登基四方令时带奇珍异兽前来觐见],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 《矢令方彝》诸侯、侯田[甸]、男 《大盂鼎》唯殷边侯田[甸] 《康浩》侯甸、男邦采、卫

《酒浩》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 《召浩》命庶殷:侯甸、男、邦伯 《顾命》庶邦:侯甸、男、卫

初周的《尚书·周书·武成》将国都、郊区合称为“邦甸”,将“侯甸”、“男采”合称为“侯卫”。

中周的《逸书·周书·职方》《周礼·秋官·大行人》提到的侯甸男采卫,虽然书中把它们分成了五个,其实应该读作“侯甸、男

采、卫”三个,“卫”就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侯甸”和“男采”就是边伯和其外的男爵,《逸书·周书·王会》把国都、郊区和它们一起作为使用周朝民俗的“比服”。周公改变了武王按夏朝旧制封部落首领恢复固有领地为侯卫宾服绥靖区的办法,而是沿着商汤的殖民城和武丁的卫星城,把在三监之乱中作战不力的部落公爵替换成周朝亲戚 侯字有两个意思,产生这种复杂的情况,就是边伯拥有侯爵地位但又不同于侯爵导致的。

子爵,德国没有类似爵位,但有Courtesy title的降衔给公爵伯爵的儿子,商朝赐给商王的儿子,周朝赐给公爵没有继承爵位的儿子也就是公子,主要去王室担任大小官吏,如周夷王时期的《虢季子‘白’盘》,也赐给蛮夷镇藩要服的首领;《春秋》一书里作为孔子对蛮夷大国和对他们臣服国家的蔑称,如楚子、吴子、邾子。

男爵[Baron],赐给比伯爵更外围的西安、洛阳两处京畿的边地,用来填补边侯边伯的方地之外不规则的边界地块,和西欧类似,如宿男、戴男、许男。

三监[Freiherr],王派遣到诸侯领地的小封建主。

西周时并没有“军”这个字,甲骨文、金文皆作“启()”,也就是繁体字“師”的左半边,再加上读音接近,所以先秦古文里的“启”字,后世大多翻译成“师”字(比如《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棫朴》“奉璋峨峨,髦士攸宜。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这里的“六师”是后人的追书,不是文王之时就有六启) ,也有翻译成“旅”的(比如《诗经·大雅·大明》“殷商之旅,其会如林”)。为了方便,本文除引用,一概称《周礼》的编制单位“军”为“启”。 《牧誓》的三公就是《周礼》军的长官

但是“师尚父”之类作为“师氏”、“太师”等官职的“师”字,原本就写作“師”而不是“启”(具体见《师玈鼎》等的金文)。姜子牙的祖先是商朝初期殖民城的吕侯,商朝迁殷后,吕氏世代作为商朝近卫师的长官。他逃到周后,把姓氏改成了“启不”也就是“師”。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3页“屯聚之屯,师戎所在处”,“旧释为师,然有‘师’、‘启’同见于一辞者,知其非是”;于省吾《略论西周金文中的“六启”和“八启”及其屯田制》“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师旅之师均作‘启’,而西周金文职官之名则多作‘师’”。

《宜侯矢簋》金文记载周王赐“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按照我下面的理论,侯爵获赐红弓一把、红箭一百,他拥有一启,一乡一遂,十个玈,每个玈长获赐黑弓一把、黑箭一百,日本至今还保有类似的红黑弓遗留。这就是“旅”的由来,所以先秦古文里的“军、旅”、“师、旅”(比如《诗经·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其实是指“军、师”。为了方便,本文除引用,一概称《周礼》的编制单位“师”为“玈”。《牧誓》的亚旅就是《周礼》师的长官

《宜侯矢簋》在解放初出土时被富农一锄头砸烂,文物人员没能回收全部的残片,导致这一重要的参考资料残缺不全难以解读

古代的战车,类似现代的坦克、战斗机,最小的单位也是两个一组,所以1

启名义上有125辆攻车,实际上却有“一乡一遂”双倍的250辆。一只手有五根手指,在统率250辆攻车25000人的“启”长和统率50辆攻车5000人的“玈”长之下,则是统率10辆攻车1000人的“千夫长”。 为了方便,本文除引用,一概称《周礼》的编制单位“旅”为“千夫”。

所以,《周礼》的军师旅制度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文中提及的编制是乡的常备编制,官衔是乡的官衔,不是有乡有遂的满员编制,所以与春秋时我们熟知的规模有点对不上号。

结论,夏商周并没有师这个单位,“启”就是军,很可能是为了纪念夏启建立国家。夏朝只有一个4200人的“启”这时候的“启”只是师级别的概念,之下是1辆单马单人战车600人的“玈”。夏商交替之际,商仍然只有一个“启”但已有6000人,不久,商的中央军每个600人的“玈”有2辆双马三人战车,武丁时期增加到三个“启”,每个“启”3000人,出现了一个240人“玈”四个720人“玈”组成一个近卫“启”的编制。商周交替之际,武王有三个三公统帅的“启”,每个“启”100辆四马三人战车15000人,“启”开始成为军级别的概念,相应的四个亚旅统帅的“玈”25辆战车3750人,是师级别的概念,另有商编制的25辆战车3000人的近卫教导“師”,再下面是5辆战车750人的千夫长。不久,周的中央军增加为六个“启”加八个“启”,人数减少为12500人,“玈”减少为2500人,下设500人的“千夫长”,近卫“師”缩编为720人。之后改近卫“師”为虎贲,改“启”为军,降“玈”为旅,用师来代替,形成了《周礼》的军师旅制度。

二、75军制发展历程

《利簋》:“武王”征商,隹[唯]才[在]受[纣]朝歌。 鼎克闻,夙又(有)商。辛未,

王才[在]“东禺”启[军],易[锡]又[有]事利 金,用乍[作]檀公宝尊彝。

《今文尚书·金滕》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鸱鴞》。王亦未敢诮公。 《古文尚书·微子之命》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

《逸书·作雒》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于殷,俾监殷臣。 大东小东《诗经大东》 “东”可能就是东禺

《逸书·大匡》惟是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监,东隅[禺]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以上东隅[禺]。

光武帝刘秀《劳冯异诏》:“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回溪在潼关,渑池在洛阳,也就是回溪在西边,渑池在东边,也就是东隅[禺]在西边,桑榆在东边。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幼时一定听过很多当地的传说。空桑是一个小村庄,距陈留镇仅3公里,在开封东南方35公里处,历史上这里曾归属陈留数千年,现属杞县葛岗镇管辖,位于杞县县城西13公里处。据史籍记载,炎帝神农氏政权的最后一位首领姜榆罔,就出生在这里。也就是东隅[禺]是郑州,桑榆是开封。猜想002:“东禺”可能就是东亳,和西亳偃师相区别。郑玄的解释是对的。

还有记载说,姜榆罔有个女儿叫女娃,在寻找父亲的途中溺死于空桑山北边的湖泊中。姜榆罔为追念她,就在自己住的地方修建了城邑,命名为“空桑”,位置就在今河南杞县葛岗镇空桑村一带。后来,炎帝迁都到今山东曲阜附近又筑城邑,也命名为“空桑”。为使这两个同名不同地的“空桑”有所区别,后人就把曲阜的空桑称之为“穷桑”。 空桑与陈留地域相邻,近在咫尺。在历史上,空桑之地曾长期归属陈留。因此,炎帝神农氏政权前三帝及未帝姜榆罔都曾定都的“承留”,其确切地点很可能就在空桑。 从史料记载来看,当时的空桑与承留,都是指今开封县陈留镇,只不过是同地多名罢了。历史学家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时代》中就认为,八世炎帝榆罔“出生在承留”。

姜榆罔的“榆”,为落叶乔木;“罔”古同“惘”,有失意惆怅之意。神农氏政权的最后一位炎帝姜榆罔出生、定都于空桑,让人很容易想起一个成语:“桑榆晚景”。

夏朝早期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占了最好的地盘定居下来,大部分部落还是迁徙,所以首都的名字如空桑也就是跟着走的。 郑州发现的是双子商城,可能就是东禺之意。

利金有可能是指武器用的高锡低铜硬金,左传成公十一年“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檀伯达的弟弟,所以住在宗周

公元前1057年左右,“武王征商”(利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史记·周本纪》) 《史记·周本纪》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逸书克殷》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从。武王使尚父与伯夫致师。王既誓,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崩。商纣奔 诸侯兵会者四千?75*54=4050?

《书·牧誓》:“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书·立政》:“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夷、微、卢烝。“三亳”阪尹。

商代建筑特点是高台高楼,亳的象形文字就是高台上的高楼和下高台的台阶。蒙、商丘榖(谷)熟、洛阳偃师降谷、郑州成皋、安阳朝歌都是商族的古都,《水经·榖水注》:“阳渠水又东经亳殷南,盖盘庚所迁。改商曰殷始此也。”盘庚是离开郑州。皇甫谧说:“三处之地,皆名为亳。蒙为北亳,谷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这三个是大乙汤的旧都,祖上八迁,住的最长的就是蒙和商丘谷熟,灭了夏以后,定都洛阳偃师降谷监视夏桀首都和看住大禹首都阳城、郑州成皋和登封轘辕大禹阳城。偃师是河阳桥所在,郑州为黄河济水分流处,古黄河通燕、济水通青徐。《尚书立政》在周公定都曲阜、诛杀管叔、康叔定都安阳、微子定都商丘之后,所以蒙、商丘谷熟、郑州成皋、安阳朝歌都应排除在外。郑玄:“汤旧都之民服文王者,分为三邑。其长居险,故名阪尹。盖东成皋,南轘辕,西降谷也。”尚书立政“三亳”应该是指偃师、郑州和登封。商代雪线北移,商人经商,商城一般北边建城,南边建市,北边的高台城堡就是阪。商丘北城和榖(谷)熟、偃师古城和尸沟乡村、安阳洹北商城和殷墟。 比武王早1000年的古埃及第1王朝的王纳尔迈就已经率领好几万人在统一埃及了 公元前331年马其顿4万大败波斯20万 《书·顾命》:“师氏、虎臣、百尹、御事。”

《孟子·尽心下》:“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也有说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甲士四万五千人 “師”金文由“启”和“不”组成,很可能就是“不是民兵,是常备军”的意思

岳连建,王龙正《金文“城虢”为东虢考》认为崇国在嵩山附近,虎牢谷一带的大山里的虢人是文王攻灭崇国的重要盟友。虢人是山民,与周人的农耕文化格格不入,所以它们被姜子牙作为常备军保留下来。武王伐商,在泗水附近的浅滩渡过黄河,很可能得到了更多虢人的帮助达到了3000人。號可能就是虢人发明的,用来召集山民。

参考《周官经》,虎贲部队应该是不穿介(盔甲)的突击轻步兵,只有干(盾)护身。牧野之战编制是三千人,最高统帅是师氏尚父吕望(姜子牙),之下是10个虎臣,每人统率300人,再之下是100个小尹,每人统率30个御事。牧野之战充当先锋,估计损失严重,只剩八百人,成为周的常备军宫卫,仅次于御前侍卫的旅贲部队。

孔子家族是中国族谱保留最完整的家族,孔子的祖先是殷商王族宋国大夫子姓名嘉字孔父,所以师尚父就是师氏尚父,尚父是指姜子牙的封地在“尚”的意思,而继承“尚”地的姜子牙的一个儿子很可能就是后世“尚”姓的始祖。

戎车三百两,甲士四万五千人,也就是一辆战车150人,3个车兵,每个统率50人。牧野之战后只保留一半,就是车兵3人,步兵72人。牧野之战,王之下的司徒、司马、司空各统率一百辆战车15000人。三公各有4个亚旅统率3750人(师氏统率3000人),之下的千夫长统率1000人,百夫长统率100人。诸侯军队,从一个氏族的冢君,到个人的御事,合计战车四千辆,理论有60万人,而纣王受有70万人。 四启变八启,

金文至今都未发现司徒和司空,而大量出现司土和司工

《尚书·立政》显示了冢宰周公和司寇苏公的矛盾,周公赞扬司徒、司马、司空,只字不提司寇,最后又给司寇苏公中罚,司寇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地位下降,苏公回到了成周的封地温邑,其后人也不像宗伯召公之子封偃和燕,最终“即狄”。而“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大半围在温邑周围,也显示了周公对于苏公的忌惮。 只剩三公:司徒[司土]、司马、司空[司工]

三、井田制

《周礼·地官·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

令五家(2井)为比,使之相保;五比(10井)为闾,使之相爱;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賙;五州为乡,使之相宾。

城堡四进制、军队五进制、道路十进制的统一 一个“五十里”就有两个“州县”

《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引《司马法》:“六尺为步(1.6米),步百为畮(160米),畮百为夫(160米*160米)。夫三为屋,屋三为井(480米*480米)”如图,一个白方块里的小格就是一个“夫”,小格边长是一“畮”。“夫间有遂,遂上有径”白小格的边就是“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黄方块的边就是“畛”。一个白方块或一个黄方块就是一个井田,两个井田的六

个屋靠在一起,就是“五家”,也就是一个“比邻”。“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14取6);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12取5);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10取4)。”因为“夫三为屋”是一个理论值,为了计算时长久的稳定,所以把六屋算作五家,也有可能比长下士拥有自己的官地。“四井為邑”,四个黄白方块中间的深红色点就是一个“邑”,也就是商的田邑(马新《殷商村邑形态初探》),聚集了12屋10家2比邻,也叫村邑,面积不到1/4个“夫”4900平方米,如山东平阴朱家桥遗址,人口60~70人。“井十為通”(《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引《司马法》)“方十里为成,(两个)成(的)间(隔)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百夫(10井)有洫,洫上有涂[途]”。五个“比邻”就是一个“闾里”,也就是“井十為通”,中间夹着的就是

一条“通途”。

“通十為成(城)”图中选中的方框就是一“成”,也就是如果要兴建国都城市,所占据的土地面积,“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这里的国都应该指的是丰京,“成周”“宗周”会更大一些。“千夫(100井)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几(畿)”。“成”的边,竖着的叫做“通道”,横着的叫做“道路”。“道路”穿过的地方,“四邑為丘”,也就是四个深红色点的“邑”夹着的浅蓝色点,就是一个“丘”堡,比如孔丘、左丘、商丘,面积因为防御功能和养马养牛而大大增加,大概4个“夫”9万平方米,如河南荥阳豫龙镇关帝庙村遗址(马新《殷商村邑形态初探》),但是丘的人口也就70~80人。“匹马丘牛”是出赋要求,不是说1丘只有1匹马3头牛。 我们所熟悉的“里”,在先秦古文里,其实不是长度单位而是面积单位,但是计算距离时,也可以用间隔多少个“十里”来衡量,所以就引起了后世的误解。

《周礼·地官·司徒》:凡建邦国,以珪土其地,而制其域。诸公之地(宋等),封疆方五(个)百里(1000乘),其食者半(二乡二遂500乘);诸侯之地(齐晋陈蔡等),封疆方四(个)百里(800乘),其食者三之一(一乡一遂250乘);诸伯之地(郑秦等),封疆方三(个)百里(600乘),其食者参之一(200乘);诸子(楚吴邾等)之地,封疆方二(个)百里(400乘),其食者四之一(100乘);诸男(戴许等)之地,封疆方百里(200乘),其食者四之一(50乘)。

《周礼》里并没有提到“畿方千里”,《礼记·王制》:“天子之田方千里”只是一个几千年的大误会,不论是渭河谷地还是洛水流域,都没有方千里的面积,而只可能是二者的相加。周朝计算土地面积,只使用都是正方形十进制的“同(国)”、“成[城]”、“井”、“夫”。比“同(国)方百里”更小的,就是“成方十里”。一个“成”有十个“里”,但却是由两排各五个长方形的“里”拼成一个正方形,“成百是边长社会研说的应又是指县两万成,25是实际相同,以养10里为人为战马一的一商村邑江省余岗崇伯

井”边长各是10个井,1个井的边长500米,所以后世就把间隔“十里”也就5000米的距离除以10,得出了1里等于500米,沿用至今。郭沫若《中国古代究,第四篇: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里’乃邑里之里,非道里之里”,该也是这个意思。值得注意的是,“里”很多时候是指实用面积,而有的时候却理论面积。银雀山竹简《库法》云:“大县百里,中县七十里,小县五十里。大家(1同1万井,最多3万屋),中县万五千家,小县万家(10家一邑,25邑一成一县,保守共6250家)。”一般认为“10、7、5”制时是指实用面积,也就有人居住的地域面积。“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天子之地与之所以要打个五折,去掉一排四个“通途”和中间的“通道”,“通为匹马”,你可匹马,但是攻车只要最合拍的4匹健康的马,也就是“驷马”。“五邻为里,四酂”“五比为闾,四闾为族”“四邑為丘,四丘为甸”“通十為成”“四两为卒”“百卒”说的都是一回事。不论四进制、五进制还是十进制,落实到这里,都是四匹辆战车。16格网格中间的深蓝色点就是一个“甸”城,“辨方正位,体国经野”“成”之地,落实到管理层面就是一个“族酂”,也就是商的氏族宗邑(马新《殷形态初探》),比如洛邑、制邑、虢邑,面积大概16个“夫”36万平方米,如浙杭莫角山良渚遗址(陈朝云《商代聚落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研究》)、河南登封王城鲧城遗址(禹的夏一族早期国都),因为在主要道路上,人口大约是120人。据

计算,这样一座小城,只需要领内居民倾两年非雨季的业余时间就可以完成,但是这也标志着刀耕火种的迁徙农业的结束。《诗经周颂良耘》以开百室,百室盈止,百室就是一卒,也就是一族。“除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園囿術路”“不易之地,家百;一易之地,家二百;再易之地,家三百”“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馀为羡,唯田与追胥竭作”,即使遇到瘟疫或者战败,有乡有遂的一“成”之地依然能够提供“百人为卒”,以为“卒乘”。

300家(屋),理论上有288~300个战斗人员,每次出战三分之一,也就是75个战兵和25个辎重兵。努尔哈赤的后金也是这样佥派的,清朝学者能够接触到女真城邦奴隶制的古老遗存,所以才产生怀疑。我认为研究女真奴隶制、日本宗法主家分家制度和西欧波兰封建制对于研究商周封建城邦奴隶制度是很有意义的。

四、规范的国家划分

夏的方百夏里者万国,到了周是方五十周里。一周畮160米,一周里480米,五十周里24公里,万国是100*100,也就是边长2400公里。中国古代讲究“天圆地方”,中国的土地,刨开“满蒙藏维苗”五个少数民族的地区,就是一个正正的方块。北到大漠,南到南岭,西到巴蜀,东到大海,每一边是2400公里),国方百夏里,就有万国。

“終十為同[国],同方百里,万井”“ 一同方百里,提封萬井”一百个“成”的小正方形拼成了一个“同”的大正方形。“遂人掌邦之野”,如果说城内的“国人”和城郊的“乡人”是“周人”类似罗马人在首都罗马城和各地的殖民者的话(比如鲁国的“三乡三遂”),“遂人”就是“周人”在各地的盟友部落。“四闾为族”是“乡人”的编制,“四里为酂”是“遂人”的编制。

如果说甸就是“成”,那么小都就是“县”,大都就是“同”。“县鄙”在战国时被七雄用来代替吞并下来的子男小国,后来又有了管理更偏远更地广人稀地域的郡,也就是同,最终演化成了郡县制。

县,边长2井,面积100万平方米,如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陈朝云《商代聚落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研究》),因为处在十字路口,人口大概在250人。

小都,边长3井,面积225万平方米,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尧的唐一族最后国都,陈朝云《商代聚落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研究》)、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桀的夏一族最后国都,《青铜与黄土》),因为处在主要的十字路口,人口大概在2~3万人以上。 载师,掌任土之法。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四县为都

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都之田任畺地。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唯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 一同,两个小都在内,另一个小都和大都在外

井田制既是一种“土地分配制”还是一种“大田耕作制”是一种“田野水土工程方案”同时还是政治军事制度

路传承下来的棋盘阵,二二一,排成三行。也就是现代1个旅5个营的由来。现代战法,防御时,2个团并排,1个营做预备队,进攻时,1个团试探性进攻,1个团当预备队,1个营负责阻击援军或维持补给线。

那么团是怎么来的呢?古罗马没有团,拿破仑的近代军队里旅和营都比团的名气大,那为啥又会有团呢? 首先,军事护民官也是分成老人和新人的,老人就是团长,负责二二一里的那个二的协调。

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封建军队不重视步兵(英国除外,但是长弓兵一直都是和炮兵待在一起的,不能算步兵),雇佣兵承包商的职业军队其实也是一样的,一开始也不重视步兵。雇佣兵承包商的公司,一开始只有100人的骑兵连,所以公司这个词,成了现代连的由来,骑兵队长演变成军衔就是上尉。后来和土耳其新军接触,开始重视步兵,于是照搬土耳其,又有了1000人的步兵连,于是公司这个词,又有了团的意思。现在很火的“西普连”的“连”字,估计就是日本和德国陆军师承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的法国,法国陆军又从百年战争开始师承意大利雇佣兵承包商的结果。近代军队,不论步兵骑兵,一开始都是承包给各个公司的连长们的,骑兵步兵一起移动,就叫做纵队,纵队队长演变成军衔就是上校,于是上校成了西方小军阀土皇帝的代名词,比如肯德基和卡扎菲。后来由于上校们一手包办的军队的人数、武器、后勤都被他们克扣了,于是军事改革曾一度取消了上校,只保留中校。于是团在近代,比如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就没有旅和营那么耀眼了。而总将各个大小队长的总将队长演变成军衔就是上将。 连是因为,1个步兵营就是1个近代方阵,但是方阵又分为1个长枪兵连和3个火枪兵连,排则是因为,方阵的宽度,每一排,就是一个排的兵力,按照三段击轮换,方便指挥。班是因为搭伙炉灶和帐篷形成的。

这就是二战德军日军,三班一个排,三排一个连,四连一个营,三营一个团,两团一个旅,两旅一个师,两师一个军,两军一个集团军的由来。约米尼元帅在他的《战争艺术》里提出了三三制的雏形,他长期在沙皇俄军服务,再加上俄国曾长期受蒙古统治,蒙古的十十制最终演化成了苏联军的三三制,既方便指挥又方便将领的深造和晋升。不像德军日军的罗马制,还要求军校分别教授小战术、大战术、小战略、大战略给不同层级的军官。

抗日战争里,日军的基本调动也是以旅团为单位的,和国军1个师对战时,通常只用1个联队配合炮兵进攻,另1个联队待机,等打垮了国军防线后再做为生力军发起强力追击,弥补追击无法使用火炮的缺点,给国军不亚于火炮的伤害。共军在解放战争中,继承了这套战法,所以毛的著作里,统计国军战力都是用旅为单位计算。

明初军制效仿蒙古,以十为单位,分左右翼,以为双手之数。基本单位为参将统领万户的“路”,驻守要地,比如蓟州镇下辖十一路(山海关参将、抚宁石门寨参将、卢龙燕河营参将、抚宁台头营参将、迁西喜峰口参将、迁西太平寨参将、遵化马兰峪参将、通州参将、密云墙子岭参将、密云古北口参将、密云石塘岭参将参将),设守备统领的“卫”分其兵为二。下为千总统领千户的“所”,设副千户分其兵为二。再下为把总统领百户的“堡”,设旗总分其兵为二。最下为盔插小旗的十夫长。 中央,都督府,五军左右都督(正一品)各一人,共十人。

省城(军区或省),都督府同知都督(从一品)数人,作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或巡抚(从一品),统领抚标五营5000兵。

提督:明初如同今之集团军长,但大部需要屯田,一集团军辖几个军没有定额。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军长。清初绿营制指挥全省的军队和1个抚标。

镇城,都督府佥都督/都督佥事(正二品)数人或省都指挥使(正二品)作为镇守总兵官/总兵是战区长官,统领镇标正兵三营3000兵,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两人中的一个作为协守总兵官/副将协助他,统领协标奇兵两营2000兵,和指挥同知(从三品)数人作为游击,统领骑兵。一镇下辖数路。

总兵:明初如同今之军长,但大部需要屯田,一军辖几个师没有定额。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师长。清初绿营制指挥1个镇标(5个步兵营共3000人)。袁世凯新军的1个镇就是1个师。

副将:明初如同今之副军长,但大部需要屯田。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步兵旅长。清初绿营制指挥1个协标(4个骑兵营共800人)。袁世凯新军的1个协就是1个旅,师长可以兼任旅长。 南京留守(正二品)一人,副留守(正三品)一人,指挥同知(从三品)两人。

路城(地级市),省都指挥佥事“都司”(正三品)四人中的几个或卫指挥使(正三品)作为分守参将是关卡防区长官,在路城指挥路的全局,统辖万人,往下的卫指挥同知(从三品)两人和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四人,文书称掌印,练兵和屯田的称佥书,统领500兵的卫镇抚(从五品)两人。一路下辖数卫。

参将:明初如同今之师长,但大部需要屯田。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步兵团长。清初绿营制为步兵营长兼步兵连长,辖步兵600人。袁世凯新军的1个标就是1个团。

游击:又称游击将军,明初如同今之军属机动旅长,但大部需要屯田。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师属骑兵营长。清初绿营制为骑兵营长,辖骑兵200人。

卫城(县级市),卫指挥佥事(正四品)作为守备,在卫城指挥卫的全局。下辖五个千总。

都司:明初如同今之军属特种团长,但大部需要屯田。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师属特种营长。清初绿营制为副营长兼步兵连长,辖步兵200人。

守备:明初如同今之军属辎重营长,但大部需要屯田。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师属辎重营长。清初绿营制为步兵连长,辖步兵200人。

所城(乡),千户/千总(正五品)一人,副千户(从五品)两人,所镇抚(从六品)两人。下辖十个把总。

千总:明初如同今之团长,但大部需要屯田。明末缩减10倍,但为雇佣制,约为今之团属步兵营长。清初绿营制为步兵副连长,

辖步兵100人。

堡城(村),百户/把总(正六品)一人,试百户(从六品)一人。下辖两个总旗,每个有五个小旗。 把总:明初如同今之连长,但大部需要屯田。在清初绿营制为步兵排长,辖步兵20人。 旗总:明初如同今之排长,但大部需要屯田。在清初绿营制为步兵伍长,辖步兵5人。

二、夏启到武丁的战车的存在意义---轻骑兵

因为各自受周边原料的局限,东方发明了陶器、西方随后不久发明了铜器,彼此的交流,在丝绸之路上产生了一条更加古老的陶铜之路。但是东方作为发明国,陶器明显过于呆板,不如西方的仿生模型可爱,西方的青铜器也是如此,不如东方青铜样式纹路的灵动,可能最初的文化传播者就是技艺传承的异类被排斥者吧。正是因为东方缺乏铜器技术,所以武器不发达,战争导致的掠夺和阶级产生较缓慢,但是长期的积累却在铜器传入后的龙山文化开始了爆发,马车就是西方牛车结合中国木工技术而产生的。 新石器时代(5200-3300BC)亚欧草原上的马足够大到被用于战斗。新时期晚期在乌克兰的德莱夫卡(4200-3700BC)和哈萨克斯坦的博泰(3600-3100BC),有超过70%的马高度在136-144cm(肩高)或者说13-14手高(《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骨骼测量指南》冯登德里施)。罗马骑兵通常使用120-150cm的马来打仗(海兰1990),还有美洲平原上的印第安人骑130-140cm或者说略低于14手高的马匹(尤尔斯1955)。红铜时代的草原马与罗马人及美洲平原的印第安人骑兵所用的马大小相同。

来自近东的艺术概念表明早期用于马背骑乘的座椅是低效的。马并非原产于近东而且直至1800BC后仍然稀少。近东原产的马属动物是野驴(Equus hemionus)以及驴(Equus asinus),分布于伊朗草原、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野驴难以驯养,而分布在南方的较易驯养,如埃及和黎凡特南部。驴在大约4000BC被训话为驼畜并且在3500BC被近东所有地区当做运输工具,这要远早于此地马匹出现的时间。驴子的肩高比较低但臀部比较高,如果骑手坐在靠前的位置并且驴子低头的话,骑手很有可能向前倒下。骑驴的人希望保留自己的尊严,因此经常坐在臀部这种靠后的位置并且使用马腹带。马则不同:马匹肩更高,所以骑手坐在靠前的位置紧接着马脖,这个位置也允许骑手抓住鬃毛。青铜时代的近东艺术形象显示了骑手很明显的骑着马匹,但是坐在臀部上并且抓紧马腹带,可能是因为在1000BC前近东的艺术家对于驴子的熟悉胜过马。其他形象能正确反映出坐在前部的骑手,甚至最早的描述在阿卡德乌尔第三王朝时期(2300-1900BC)。草原骑手不会使用骑驴的姿势,他们中大多数可能从未见过驴。

动物学家们普遍指出最早的驯化马匹,其受驯化的影响无法明确鉴定。中新纪的野马在自然环境下大小多种多样。在大草原中央哈萨克斯坦地区(#s7-9)的马要大于草原西部乌克兰中央地区(#6),并且要大于处在草原/草原-森林地带的乌克兰西部边界地区和罗马尼亚地区(#s4-5),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草原马都要大于欧洲中西部的小尺寸野马(#s1-3)。草原马的尺寸与后来的罗马骑兵马相当,但在红铜时代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马。任何东西方向上的野马被驯化的活动都会使检测变得复杂。

据说苏美尔人在更早公元前2700年(德国利普斯《事物的起源》)之前就早已使用驴来拉没有辐条的实心轮子的四轮标枪战车。 印度出土了2500年前的牛车模型

1996年在河南偃师商城东北隅发现了两道东西向顺城墙并行的车辙遗迹,长14米,轨距1.2米。车辙呈凹槽状,口部宽约20厘米,深约3-5厘米。约为公元前16世纪。2004年又在偃师二里头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中再次发现车辙,两辙间的距离约为1米,车辙长5米多,且继续由南向东西延伸。经过年代鉴定,约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大司空村M175孝民屯M2轮间距1.2米

二里岗下层偃师商城1983年发现于偃师尸(音yi,二声)乡沟,东西宽1200米,南北长700米,是中国最早的三重城,也是断代工程确定的第一座城。偃师商城在二里头城旁边,可能是商汤灭夏后建的城。

《三代考古》 2011年00期 《关于商周马车轨距的思考》岳洪彬 岳占伟 《考古与文物》2003第5期,冯好《关于商代车制的几个问题》认为既然只能单人就不可能是马车,

马车实物欧亚大草原的印欧人的辛塔什塔—彼德罗夫卡文化公元前1700年以前,轮子的直径90多厘米也就是三尺,每个轮子都有8~12根辐条,轮间距1.2米,运输用的车辆轮间距不可能这么窄,这么窄的话在那个年代直接就用独轮车了,所以只可能是高速单人战车兵。

安纳托利亚东南部的卡伦卡耐什Ⅱ期遗址。该遗址出土了3枚圆筒印章,其中1枚上面刻有双轮马车,车前驾二马;而另1枚则刻着四轮马车,车前驾四马,其年代测定为公元前1950-前1850年之间

我赞同夏商以步战为主,但是我对于\商代晚期出现的马车达不到作战战车的要求\这句话不敢苟同。

《江汉考古》2007年第3期,黄文新《先秦马车乘坐方式与乘员》《人文杂志》2008年 第4期,郭妍利《夏商时期的作战方式蠡测》说车厢的高度不够,人在里面无法站立的问题,我想提醒的是,甲骨文里的“车”字,大部分都插着戈、矛、箭筒一类的武器,哪怕是单人战车的年代,如果站不稳的时候,只要扶住这些突出物的柄,问题就解决了。

战车上射箭,早期战车数量本就不多,并没有太多敌手,应该不存在战车追逐射击战,不一定要是在奔驰中射箭,到了后期,车右可以扶着帮助弓箭手稳定姿势。

罗马奥古斯都屋大维时期的李维的《罗马建成以来史》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利的《论李维》16章提到,马镫发明以前的骑兵,经常下马作战,因为在马上的战斗力还不如下马,但是那个年代的骑兵就已经成千上万了。瑕不掩瑜,战车的巨大优势让人对它趋之若鹜,让它的一切劣势都可以被想办法解决。 请允许我提出一个概念,就是轻战车和重战车的区别。

这个分类参考轻骑兵和重骑兵,轻骑兵诞生早于重骑兵,其负责的侦查、传令、追击,都可以由夏商的轻战车承担。从战车的发展史看,牛车时代就已经试图利用牛车来减轻前往战场的战士的体力消耗,早期的战车目的是一种传承,就是减轻侦查、传令、追击战士的体力消耗,现代的装甲运兵车也是归入战车概念的

但是实际上可以用于侦察,类似轻骑兵的单人单马车,类似我们小时候玩的羊车,最早的牛车使用的就不是车辕而是两边牵拉,创意应该源自牛拉犁的装置。

关于麻绳马嚼,作者做了一项实验,两位专业骑手用麻绳和皮制的马嚼来骑从未被上过笼头的马(布朗和安东尼1998;布朗、安东尼和乔治2006),我们的骑手在马匹控制上没有问题。19世纪,美洲平原的印第安人,我们认为的世界上最好的轻骑兵,使用战争笼头---只是简单的用绳子环绕马的下颚(尤尔斯1955)。历史和实验均表明以红铜时代的草原马的尺寸和性能,可以有效的骑乘、飞奔甚至用于战争,而不需要缰绳。

游牧民族不可能主动发明战车,对于他们来说骑马和马拉牛拉的迁徙用大型货车才是他们的需求,考古已经证明骑马的历史早于战车的历史,牧民已经用两人骑一匹马,或者两人两匹马协同行动、一人掌握马匹、一人下马,来解决了放牧和抄袭抢掠的问题,没有动力去发明轨距1米的小型车用来放牧和抄袭,太奢侈了。

叶慈在《马: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因素》 中指出,汉代以前中国和其北部邻居拥有的是一种矮小的本地土种马

马的驯化确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Carles Vila等对来自10个不同时代和地方的191匹马的细粒体DNA进行了研究,展示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支持家马是多地区或多次驯化的假说 。马是一种很难驯化却容易野化的动物。因此有野马分布的欧亚大草原及其附近地区都有可能参与马的驯化活动。主要分布于东亚或蒙古草原的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与家马染色体数目不同,是一种不可驯化的动物。家马染色体数为2n=64,而普氏野马为2n=66,在生物学上不是一个物种。家马是由主要分布于中亚草原的塔尔潘[tarpan]野马[Equus Caballus Ferus]驯化而来。因此中亚古代居民是较早的驯马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每一匹马都要经过驯服[tamed]才能用于骑乘和拉车。因此,后来东亚居民学会和参与驯马的活动是完全可能的。蒙古草原的一些驯马岩画可为佐证。家马的传播过程亦是驯马技术或风俗的普及过程。驯马一直是游牧民的看家本领。

马驴杂交与染色体配对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4,驴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2.马和驴的杂种——骡,染色体数63大宛汗血宝马可能就是杂种

早期战车的作用和轻骑兵一样,就是侦查、传令和追击,单人驾车完全可以完成这些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2~1992年在河南省安阳市郭家庄西南区进行田野发掘的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地M148是唯一一例古代羊车,羊车有什么用?小时候我坐过单羊拉单人的羊车,我觉得郭家庄单羊单人羊车是给幼年贵族学习驾车用的童车,是从单马单人马车学来的,而单牛拉犁时单人踩在上面的动作启发了单马单人马车的产生,估计古人在尝试用单马拉犁时发明了马车,最终成为单马单人战车的原型,而轨距1米的单马单人战车就是全世界轨距2米以上的双马双人、双马三人、四马三人战车的起源。但是这个要看郭家庄羊车和现代羊车的原理是否一致。

目前,对殷墟中出土马骨的动物考古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马牙、马骨在内的形态学的观察和测量、病理现象的研究、数量比例的统计、考古学文化现象的观察、古DNA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等一系列研究

河南安阳武宜村北地遗址出土马骨架117匹,但是全世界考古都对古代马的年齿、体型和肩高以及种类没有记录。最高大的马是英格兰纯种大挽马,肩高近2米。最小巧的马 阿根廷的夫拉贝拉马,成年时才76 厘米,体重仅35 公斤左右。太原赵卿墓车马坑,马共计44匹,由北向南依次排放。马属蒙古马系,平均肩高148厘米。秦始皇兵马俑,马身长约203厘米,马首高172厘米,马肩高133厘米,马重约200千克,骑兵俑身高180厘米 骑兵的演变规律也是先有轻骑兵后有重骑兵

为什么不直接骑马?那个时候骑马风险大,连古希腊和罗马王政时代将军搞入城凯旋仪式都用马车而不是骑马,因为骑马为了安全姿势会很难看。《春秋左氏传》哀公二年(前四九三年)记载卫大子祷曰:「会孙蒯聩敢昭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郑胜乱从,晋午在难,不能治乱,使鞅讨之。蒯聩不敢自佚,备持矛焉。敢告无绝筋,无折骨,无面伤,以集大事,无作三祖羞。大命不敢请,佩玉不敢爱。」图坦卡蒙据说就是死于蓄意设计的驾驶战车练习失事。清朝官服都还保留防摔伤的马袖,中外帝王继承法都有要求身体没有残疾,虽然没有严格执行,但是袁世凯的大儿子就是因为摔下马成了瘸子而撼动其父子霸业,直到近代的医疗技术都依然很差,周总理骑马摔下马后,送苏联后手也留下终生残疾。所以早期贵族选择单人战车,而估计下等人之类才骑马负责一些送信的活。

单马车,车轮直径1米,车厢才半米高,方便上下,危险较小

北方疏松土壤下拉犁的马和拉车的牛结合,诞生了马拉战车,最早的战车应该是双辕,和更早发明的牛车一样才对,单辕的设计,原本就很显得突兀,应该是在双辕车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战车衡和车轭首的设计,西方明显是在照抄中国但又四不像,明显与西方牛车衡和车轭首的设计不同。中国轭的设计明显源自双辕车 《左传定公六年》薛[滕州市]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c4f8f10101nmn3.html

先秦的古书里唯一记载奚仲世系的,不是官修史书,而是被视为“语怪之祖”的《山海经》,更准确地说是《山海经》中的《海经》。因为《山海经》这本书本来是没有的,是汉代的刘向、刘歆父子在领校中秘的图书时,把古书《五藏山经》和《禹本纪》合编在一起,题名为《山海经》。《五藏山经》就是《山经》部分,《禹本纪》就是《海经》部分。《海经》实际上是夏朝遗民的著作,它里面记录夏代及其以前的诸多资料,十分古老,很多记载都是真实可信的古代史料,断非战国时代经过改编和整齐过的所谓“古史”可比。而其中记述的奚仲世系也应该是比较早的古传。

《山海经·海内经》云:“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海内十洲记·凰麟洲》:“武帝(汉武帝)天汉三年,帝幸北海,祠恒山。四月,西国王使至,献此胶(续弦胶)四两、吉光毛裘??吉光毛裘黄色,盖神马之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

《墨子·非儒》曰:“奚仲作车。”

《管子·形势解》曰:“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 《世本·作篇》曰:“奚仲始作车。” 《吕氏春秋·君守》曰:“奚仲作车。”

《荀子·解蔽》曰:“奚仲作车乘”。注:“黄帝时已有车服,故谓之轩辕。此云奚仲者,亦改制也。” 《新语·道基》曰:“奚仲乃桡曲为轮,因直为辕,驾马服牛,浮舟杖楫,以代人力。” 《说文解字·车部》曰:“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

《太平御览》卷七七三引《古史考》曰:“黄帝作车,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仲又造车,更广其制度也。” 《后汉书·舆服志上》曰:“至奚仲为夏车正,建其斿旐,尊卑上下,各有等级。”注:“《世本》云:‘奚仲始作车。’《古史考》曰:‘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其后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臣昭案:服牛乘马,以利天下,其所起远矣,岂奚仲为始?《世本》之误,《史考》所说是也。”

这些奚仲造车的说法应该也是从《海经》里来的,只不过把奚仲的儿子吉光传成了奚仲而已。郭璞为了解释这个问题,说: “《世本》云‘奚仲作车’,此言吉光,明其父子共创作意,是以互称之。”

这里很大的可能就是古传里是奚仲子造车,也就是奚仲之子吉光造车,而被误传成了奚仲。这种情况非此一例,再比如《艺文类聚》卷五引《尸子》曰:“造历数者,羲和子也”,是说古代羲和之子造了历数,羲和之子就是日月之神,日月之神造历数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到了《世本》里就说“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占日”、“占月”和造历的意思差不多;再到了《广韵·入声·二十三锡·历》下引《尸子》就直接作“羲和造历”,把“子”省了。奚仲造车的故事应该是与此同类。

只有谯周不采用这个说法,他认为黄帝已经作了车,到了奚仲的时候改用马拉车,他又造的车只是对车的改良而已。刘昭赞同谯周的说法,认为造车的起源很远古,不是从奚仲开始。唐代的杜佑《通典》卷六十四《嘉礼九》也是这个观点:、

“昔人皇氏乘云驾六羽,出谷口,或云‘秖车’也。及五龙氏乘龙,上下以理。《古史考》云:‘黄帝作车,至少昊始驾牛,及陶唐氏制彤车,乘白马’,则马驾之初也。有虞氏因彤车而制鸾车。夏后氏因鸾车而制钩车,俾车正奚仲建斿旐,尊卑上下,各有等级。”

《墨子·非儒篇》“奚仲作车”;《荀子·解蔽篇》“奚仲作 车,乘杜作乘马”;《管子·形势篇》“奚仲之为车也”;《吕氏春秋·君守篇》“奚仲作车”;《左 传·定公元年》“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左传·襄公九年》“奚仲居夏,为夏车 正,??盖夏初奚仲作车,或尚以人挽之,至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而车之用益广”。其 它诸如陆贾的《新语》、刘安的《淮南子》、王充的《论衡》、许慎的《说文解字》以及《世本》等 古籍均持奚仲作车说 秦本纪 去夏归商

[2]

[1]

《史记》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

阏伯(契),商汤十三世祖

...《左传》襄公九年称:“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于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火是一个星星的代称 昭明,商汤十二世祖

相土,商汤十一世祖,十二世祖昭明的儿子,十三世祖阏伯(契)的孙子,一作乘杜,子姓,河南商丘人。 据《竹书纪年》记载:“(夏)帝"相"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马,遂迁于商丘。” 乘马就是能搭载乘客的马车,也就是双马双人战车 甲骨文,单马单人的车叫“丙”,双马双人的车叫“两”

各国早期战车那种轻便的设计,预示着其原型是单马拉单人的设计。 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正好是4.85英尺(折合1435毫米) 1匹马屁股的宽度应小于1米

如果最早发明的车子是独轮手推车的话,更应该是先发明双辕单马车

单马变双马,也就意味着双辕变单辕,此时战车已经传到西方,西方不擅长做轮子,他们的做法是使用上翘的单曲辕,而东方则是呆板的在轮子上继续下功夫,轮子变大了,车厢被抬高来满足单直辕

王亥(?―约公元前1775年),商汤八世祖,商部族的第七任首领。十三世祖阏伯(契)的六世孙,九世祖冥的长子。子姓,又名振,河南商丘人。王亥服牛,服牛可能就是双牛拉车,欧洲和中亚公元前3000以前就开始用双牛拉车

《吕氏春秋·简选篇》“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 《周礼天官大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左传》两于前,伍于后。广有一卒,卒偏之两。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左传用语有时平易,有时又很拗口,可能就是刻意原样保留作者无法理解的史料。两司马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 汤乘大赞是否是得到了其它方国的帮助所以从1个部落9乘增加到8个部落72乘?72*72=5184再加上车兵 《墨子·明鬼下》“汤以车九两,鸟陈雁行。汤乘大赞,犯逐夏众,入之郊遂,王乎禽。” 《夏代军事制度初探》杨升南 - 《郑州大学学报:哲... - 1991 每车1马1人,战车左右步兵8队576人,每队72人。 70*75=5250

我怀疑600人是真的,70乘是后人根据每乘75人算出来的

同一时期,中东地区使用战车的异族,入侵占领了大半个古埃及达100年。 表一:东西方马车车轮数据比较表(单位:厘米) 文明 辛塔什塔 夏代 商代 喀申 埃及 殷代 轮径 90-100 98-102 74-100 122-147 牙高 8-10 8 5 7-8 牙厚 4-5 4-5 4-5 6 辐数 8-10 8-28 4-6 16-26 毂长 20 43 32-45 22-44 轨距 125-130 100 120 165 147-180 215-240 时代 2100-1700 1900 1600 1600-1500 1440-1330 1300-1100 (陕西西安老牛坡、渭南南堡),山西霍侯的灵石、山东吕侯的青州苏布屯、滕州前掌大,也都有 舆(车厢)面积一般1平米,长方形、椭圆形、梯形都有

四、夏商周的井田制---开荒和肥力降低下的灌溉 南泥湾

1939年陕北留守兵团全年开荒25136亩,收获粮食38.85万公斤.平均亩产20多斤的地还在这里。陕北1958年新修的水平梯田,当年亩产 200 斤,为坡地亩产的4倍,也就是说一般坡地当时亩产也才五十斤.这还是五八年报的数,条件好的多,而数字保不准还有夸大。

到1944年,三五九旅共开荒种地26.1万亩,收获粮食3.7万石,养猪5624头,上缴公粮1万石,达到了“耕一余一”。广大官兵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弯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我们从产量来判断一下,26.1万亩产量最高3.7万石,一石120斤,就是440万斤,平均亩产17斤。 北大荒

1949年,“查育一号”经小区直播实验,创造亩产467公斤的高产纪录。 新开荒的地,产量是很可怕的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 《礼记 王制》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古者百畮,当今东田百四十六畮三十步。古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 商尺短于西周尺,商百亩当西周64亩 100*0.8=80,80*0.8=64,64*0.8=51.2 《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一夫)五十(夏亩)而贡[用钺绑成的铲子拱地],殷人(一夫)七十(夏亩)而助[挥舞用钺钻洞绑成的锄头锄地],周人(一夫)百亩(夏亩)而彻[用人或牛拉犁来犁地]:其实皆什一也。随着耕作技术的改良,生产力提升,单人所能负责的耕种面积增加了。 变化有四次到五次,随后人力井田就被商鞅的牛拉犁长田代替 由先夏到中周近千年,亩的边长增加两倍,面积增加四倍。而商鞅牛拉犁,瞬间亩的边长增加两倍,面积增加四倍。但这也是最后一次亩面积与单个劳动力劳动强度相符,随着王莽改制和光武中兴,田亩制度混乱了,虽然生产提升,但是农民依然不堪重负,即使没有兵役上的惨败导致家破人亡,也开始破产兼并。 名称 先夏半黑黍尺(推测) 一尺长度(米) 0.126 一步长度(米) 6尺4*0.197=1.2608 一里长度(米) 50亩 百里 64亩 七十里 80亩 百亩 五十里 百里 满员卒 中商殷墟象牙尺(黑黍) 0.1578/0.158 0.158*0.8=0.1264 10尺*0.158=1.58 先周壁羡镇圭尺(黑黍) 0.197 先周剑尺(红黍) 中周秦汉尺(黑黍) 战国洛阳铜尺(红黍) 寿县楚国铜尺(红黍) 汲冢魏国尺(红黍) 商鞅秦始皇尺(红黍) 王莽刘歆铜斛(红黍) 王莽铜卡尺(布尺) 东晋尺 北魏黍尺 南朝刘宋调乐律尺 北朝后周铁尺 隋开皇调乐律尺 唐黍尺(《矩斋》) 清尺 清康乾营造尺 民国1929年市尺 0.2463 0.230/0.231 0.225/0.227 0.231米 0.231米 0.231米 0.2453米 0.2453米 0.2458米 0.2458米 0.2458米 0.2458米 0.258米 0.320米 0.333米 0.197*0.8=0.1576 8尺*0.197=1.576 0.246*0.8=0.1968 6.4尺*0.246=1.5744 1.6*100*3=480 0.231*0.8=0.1848 6尺*0.231=1.386 5尺*0.320=1.6 1.6*15.5*3= 1.386*240*3=1000 0.2445/0.248 红黍、黑黍,古田、东田,也可能是导致六启、八启的原因 五谷为:稻(大米、粳米)、黍(红黍、黄黍、白黍)、稷(禾、粟、小米)、麦(小麦)、菽(大豆) 燕麦、大麦、黑麦、高粱、玉米、小豆、红薯、土豆 苏州人冯桂芬《显志堂稿》卷八《请定步弓尺寸公牒》部尺(清尺)一尺0.32米,当苏尺0.288米九寸,故五尺弓得苏尺四尺五寸。匠尺(秦尺)一尺0.23,当苏尺八寸,故六尺竿,得苏尺四尺八寸。 顾炎武《日知录》卷一○,《苏松二府田赋之重》:吴中之田“其田至窄,而凡沟渠道路皆并其税于田之中。” 古代的240步和清代的240步不一样,商鞅只是开阡陌但并没有废井田,使用牛拉犁,一亩相当于四亩。把东周时期的百里男爵国变为50公里的县,四百里侯爵国变为100公里的郡,一郡四县,修改“侯甸”和“男卫”的体系。秦始皇的改革,绝不是王莽那样的瞎折腾。 当人们只有在量化的过程中给予准确的数字概念时,才能给历史活动与准确的描述和定性。法国历史年鉴学派基于此种观念,形成近代历史研究的新途径。 只有律管的长度不能随便改动,一变动,音律便不准了;于是晋人便以律管的长度,推算古尺,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律尺。 在我国北方的黄土地带,粟和黍是两种最主要的旱地农作物,粟是高产作物,脱壳后俗称小米,是北方先民的主要食粮;黍比粟的颗粒大,毂壳呈黑色,是低产作物,脱壳后俗称大黄米;大者称禾巨黍(山西黑黍),小者称禾丕黍(红黍),又称二米;过年时可打年糕或做粘豆包之用。由于它的颗粒大,成熟的颗粒大小又比较整齐、均匀,因此就以黍粒的长度,裁弯取直,作为基准,命名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这就是黍尺

奴隶社会早期,人口增长率因为医学的落后而非常低。罗马王政时代,立法要求未婚的成年女性和没有子女的寡妇要缴纳繁重的税。汉尼拔入侵罗马,罗马有70万人口,但每年只有1.5万人新成年,为人口2%。汉尼拔只杀死了10万罗马人,但是却俘虏了20万人卖做奴隶。

近代的市亩是夏亩的六倍,历朝历代的亩似乎都是一夫所能耕种的最大面积

度量衡明显是一种国家权力的体现,改朝换代后,改变尺寸,加大一夫所能耕种的面积,体现着国家对诸侯的审计 罗马王政时代,8万壮丁只有2万当兵,应该有很多人在私有制冲击下徘徊在破产为奴的边缘而无力参与战争

原始社会后期,似乎只有在遇到灾荒,计算出无法熬到下次耕种时还留有足够的种子,才会发动全部落参与的掠夺战争。到了奴隶社会前期,对于大国的国民,为了贵族们的利益和自己的小利而出战更加频繁,但是用于进攻的兵力却不太多,只是部落联盟以大欺小。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

猜想:以城邦为中心,同样的面积,夏朝的一百(夏)里之国,到了商朝是七十(商)里之国,周朝是五十(周)里之国。到现在就更小了,100平方公里?在人口和亩产技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400人里解放出200人可以长期从事战争,而这200人的经济资源往往转化成了4匹马和一辆车,因为4匹马和一辆车比200人的战斗力更强,特别是战车形成集群时。拿破仑说过,5个法国兵打不过3个游牧骑兵,但是3000个法国兵彼此配合可以轻易打败上万游牧骑兵。

所以感觉夏商周的井田出赋没有变化,实际上同样面积,夏朝才出兵1000,周朝却要出兵5000,只是转化成了更多的战车。 少康当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一成之地在西周是方十(周)里,出三百家200兵,现在要供养夏遗族600步兵,虽然有当“落人”的困苦和积极发展农业背后的无奈,但也是夏朝生产力低下,同样面积必须要求比周朝更多人力参与进来的一种写照吧 商朝的田可以参考明清朝鲜韩百谦的《田考》

《左传》昭公三年:齐(国)旧(制),四(进)量(度),豆、区、釜、钟。四升曰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 1区边长1.6*100*0.64=102.4米,为1商亩的边长。64区为1甸,出60人。1甸边长800米,6甸边长4800米,约等于1成的边长10里,出360人。1成36甸,轮流出三分之一就是720人,出战车1辆。 5成是一个单位。四个这样的单位加一个王的单位(王1成出60人)。25成,为一个五十周里的国。 起始 先夏 先商 先周 中周 起始 先夏 遗夏 先商 晚商 先周 初周 中周 起始 先夏 遗夏 先商 晚商 先周 初周 中周 1亩边长(米) 1.6*100*0.64*0.8=82 1.6*100*0.64=102.4 1.6*100*0.8=128 1.6*100=160 82*6*2=984 102.4*8=819 128*8=1024 160*3*2=960 984*5=4920 819*6=4914 1024*5=5120 960*5=4800 1邑含亩 36*4=144亩 8*8=64亩 8*8=64亩 9*4=36亩 5*5=25邑 3600 6*6=36邑 2160 5*5=25邑 1500 5*5=25邑 900 5*5=25成 5*5=25成 5*5=25成 5*5=25成 1邑出夫 144 60 60 36 出兵 出车 1200 1辆 1200 2辆 720 720 300 300 200 1辆 2辆 1辆 2辆 2辆 1车配兵 1200 600 720 360 300 150 100 25辆 50辆 25辆 50辆 25辆 50辆 50辆 1邑边长(米) 一成含邑 1成出夫 1成边长(米) 1国含成 方25公里国出兵 出车 《“小臣墙刻辞”新释》刘钊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在甲骨刻辞中有一片非常著名的“小臣墙刻辞”。因辞中提到的主要人物名“墙”,任“小臣”一职,故学术界以“小臣墙刻辞”来命名。小臣墙刻辞最初归于省吾先生收藏,后转让给清华大学,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编号Y0699。该刻辞最初著录于胡厚宣先生的《甲骨续存》下915正、916反,后被收入《甲骨文合集》,编号36481正、反。刻辞长6?9厘米,宽3?9厘米,为骨版,正面残存55字,记录了征伐危方的一次战争和献俘礼,反面存36字,为干支表。字体属于黄类。该刻辞内容与占卜无关,属于记事刻辞。

1955年胡厚宣先生在《甲骨续存》序中评价该刻辞说:“其时代当属于帝乙帝辛,在十几万片甲骨文字之中,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殷末战争史料,即在周金文中,亦唯有小盂鼎铭可以仿佛似之。”

“小臣墙”三字前残去多少字现在已经不清楚,推测大概残去三至四字,其中肯定有关于时间的记载,可惜具体内容已不得而知。 “小臣墙”的“墙”字作“ ”,乃“墙”字初文。“小臣墙”为殷代晚期一位重要的王臣,该人又见于下列两片无名组卜辞:

庚子,陈本命伐磨、百韦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乙巳,陈本命、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御八百有三百两,告以馘俘。百谓至,告以禽宣方,禽御三十两,告以馘俘。百韦,命伐厉,告以馘俘。

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

■■■■小臣‘墙’从伐,擒危(伯)‘髦’、小臣廿又四,馘千五百七十,俘百、御丙[辆]、车二丙[辆]、橹百八十三、函五十、矢千又百,献于大乙。用惟‘白印’献俘于祖乙,用‘髦’于祖丁。登甘京,易[赐]■。。。。。。

“又”字这个字很有趣,原本是为了防止误会添加的,却给现代人更大的误会,容易和“乂”弄错,而且通假“有”,经常被古人文字功底差的误用。 夏初,一车单马单人配16队1200人

夏到商初,一车单马单人配8队576(8*72=576)人。方五十周里(也就是方七十商里,也就是方百夏里)的小国,分为“中心十字”和“四角方块”,一个方块出4队两个8队共16队,中心十字每边出2队共8队,一起是24队1728(1800)人,每队150人,一个正队长、一个副队长和四个小队长,其中前排的180人十夫长有盾、5个城堡50人为弓箭手

每人20支箭、24人为小臣队长。养三辆单马单人的“丙”战车,车上绑有两个箭袋,箭袋里各有20支箭,车兵有盾。 夏到商初,一车单马单人配4队600(8*75)人。方五十周里(也就是方七十商里,也就是方百夏里)的小国,分为“中心十字”和“四角方块”,一个方块出2队四个8队,中心十字每边出1队共4队,一起是12队每队150人一共1800人,其中前排的180人有盾、50人为弓箭手每人20支箭。24人为小臣队长,一队150人,有正副队长和四个小头。养三辆单马单人的“丙”战车,车上绑有两个箭袋,箭袋里各有20支箭,车兵有盾。

危伯髦之战,步兵1600人阵亡、100人被俘、不到100人逃亡,两辆副车的领主阵亡,没有队长阵亡。危伯髦作为五行部落联盟的西方白族联盟的白印也被缴获。然后西方白族联盟的白印就给了姬昌?

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一成之地在西周也只能出三百家,现在要供养夏遗族600步兵,可见这些“落人”们有多悲惨. 商初720

商中,一车双马三人配4队300人,方五十周里,养战车50两3000人,两边各5辆。 夏朝初期主要以五行部落联盟的名义发动平叛战争

商朝初期主要依赖远方要地的殖民城维护统治,并以此开始干预各个部落的内部统治,激起了此起彼伏的反抗,特别是北方尧的后裔唐国实力强大。南方荆州的鬼方,则切断了商与湖北大冶、江西铜岭等铜矿产地的联系,迫使商迁都到北方的安阳。那时黄河使用的是古道,直通天津,安阳在黄河支流恒水。商设立幽州和营州,开发辽林的铜矿,在武丁时期重新征服了鬼方。安阳切断了唐国与东方淮河“人方”的联系,商朝废除了梁州,开始联合“周”征伐唐国。 商中到周初,一车四马三人配2队150人,方五十里养战车50乘

周朝初期主要靠封建亲戚来代替原来各个部落的世袭首领管理地方,打破原来的部落血亲,实现民族统一 西周早期康王二十五年的小盂鼎(枟集成枠5 .2839)小盂鼎道光初年发现,遗失于太平天国之乱

盂以多旂佩鬼方子囗囗入南( ?)门,告曰:王令盂以囗囗伐鬼方,囗囗囗聝囗,执酋三人,获聝四千八百又二聝,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俘马囗囗匹,俘车卅辆,俘牛三百五十五牛,羊卅八羊。盂又告曰:囗囗囗囗,乎蔑我征,执酋一人,获聝二百卅七聝,俘人囗囗人,俘马百四匹,俘车百囗辆。

这是一次攻击加一次追击,所以后者俘虏的百多人都是驾着百辆战车的,明显是残兵,而且没有牛羊的战利品。值得注意的是,从南门入,而且羊不多,说明鬼方是在南方。如果牛车是一车一牛共360辆,那么马车就是一百二十一辆,卅应该是二十的误读。总共18000人的鬼方军队,120辆战车,一车四马三人配2队150人,鬼方依然是夏朝的编制。

《诗经·小雅·信南山》孔颖达《疏》引《左传·成公元年》服虔《注》引《司马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有戎馬一疋,牛三頭,是曰匹马丘牛。

这也能侧面佐证最早的战车是一匹马拉的,所以一辆战车配三辆牛车 周初到周中,一车四马三人配1队75人,

周中到秦朝,一车四马三人配1队75人1队25人,方五十里养战车50乘5000人,每党鄙5辆,每成1辆。 指挥用的辂,大鼓架设在中间,驾驶员是在左边的,不然会不平衡翻车

《左传·成公二年》:“邴夏御齐侯”,“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战斗开始后,“郤克 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解张“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郑丘缓“自始 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夏的100亩相当于商的64亩相当于周的50亩,罗马古代8万壮丁出兵1万9,夏应该也是8000壮丁出兵1800

三、武丁到武王的战车的存在意义---骑士们离开自己的步兵,汇聚成重骑兵队

随着车载人数的增加,双马战车变慢了,这预示着战车不再作为轻骑兵,而战车的数量也增加了,汇聚起来的25辆战车已经可以击溃持短兵的3000步兵,步兵的武器也开始越来越长,越来越重视结阵,6这个公约数的便利性越加体现。

《甲骨探史录》1982年的杨升南《略论商代的军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早期奴隶社会比较研究》1996年第199、201页的宋镇豪《商代军事制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的宋镇豪《商代史·卷9:商代战争与军制》

《中国文学》1983年新7期的严一萍《殷商兵志》、香港中文大学1997年《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的王宇信《甲骨文马射的再考察》、文物出版社《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2003年的刘一曼《略论商代后期军队的武器装备与兵种》 可能先有72后有75

《周易》中有8个单卦和64个复卦,把它们集中在一张纸上,重新进行排列组合,结果发现64个复卦原来是由8个单卦两两交错重叠而成。于是,按照《周易》中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先后次序重新组成新的六十四卦序,然后将8个单卦的数字分别代入各个复卦的上下部位,再将每个复卦的上半边数乘以8,加上复卦的下半边数字,得到该复卦的数字和,经过这样简单的换算(即易),结果一串有规律的、十进制的连续自然数1至72从72幅卦象图中显现了出来。

研究者认为,《周易》八卦图,是古代人用来进行十进制数学计算的数字记录符号。与现代人不同的是,古代人的十进制数以“72”为最大,而现代人以“100”为最大。据此认为,“卦”就是一串数字的意思,“卦名”就是古人读数的音符。而《周易》指的是数字和用来表示数字的八卦符号,相互之间周而复始的易换。

《墨子·明鬼下》大战于甘,王乃命左右六人,下听誓于中军。曰:‘有扈氏威侮五行(黄白红绿黑五族联盟),怠弃三正[政],天用剿绝其命。’有[又]曰:‘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土之欲也,予共[恭]行天之罚也。左不共[攻]于左,右不共[攻]于右,御非尔马之政。若不共[恭]命,是以赏于祖,而僇于社。”

殷墟侯家庄M1004出土了731矛,10个一捆,应该就是5辆战车配属的11支矛,主车两支作为标记,步兵720支矛,一说360个矛,也就是5辆战车,铜盔100多个,也就是甲士头盔、铜戈370把,墓内殉人13个,体现了前排用戈,后排用矛。141盔只是台湾的7箱,大陆还有2箱,一共145,一说戈也有722把,只希望未来能每个残件的铅锡铜比例进行测算和归类,M1003一说M1004有车饰、皮甲皮盾

盔中部有脊棱,顶中部竖立一个小圆管,盔的横断面呈卵形,外表铸有瑰丽的纹饰,主要纹饰可分牛、羊角等兽面五种(大鼻鬼盔、狮耳蝙盔、狗耳蝙盔、大圆眼盔、死鱼眼盔)。《殷墟1004号王墓出土青铜胄研究》大陆保有360片大小残片,并成功复原出两个头盔。值得注意的是,台湾保有部分在盔上发现铭文和符号共16种47个,计有“贮”、“合”、“鼎”等铭文,估计正好是5车,每车5种(车将、步兵左队长、左副队长、步兵右队长、右副队长,步兵的头盔在财产上是属于家族的,而且首级也没有辨识价值) 小屯C区M20车马坑出土的商代3人战车上,车右与车左均各有1弓和1戈⑩

殷墟1004号墓出土兵器的记录有很多矛盾。贵所官网说出土了矛730个,但是以前的资料显示是731个,是否是当年数错了,你们之后重新数过?矛的木杆的长度,你们有没有曾经根据墓道的宽度估计过?是否是特别长的长矛,可以跨过好几排人进行攻击,类似后世的瑞士长枪兵。戈的长度呢?看形制不像是胡戈。戈的长度有没有估计过呢?戈上刻字为何会标明为\矛\呢?殷墟博物馆则说是矛360个、戈370个。这个360、370是否是当年遗留在大陆的箱子,还是台海两地的合计呢?1001号墓外东侧出土过36个青铜胄和皮甲的士兵,36这个数字为何会屡屡出现呢?和孔子的72弟子有何关系呢?《殷墟1004号王墓出土青铜胄研究》一文曾经对青铜甲胄进行过铜铅锡比例测定,贵所是否也曾经试过通过类似的方法分类那141个青铜胄的残片呢?兵器和头盔的数量有可能是解开晚商到西周军制的关键,从而关联出井田制和军队总数还有人口基数和粮食产量之类的大量数据。《殷墟1004号王墓出土青铜胄研究》一文说商朝青铜器都有放射性,可能是因为当时中国只有四川有锡矿导致,姜子牙攻击蜀国,断了商的锡矿来源。 1001号东侧有小土坑31个,排列比较对称,其中22个坑内发现36个头戴青铜盔甲,身披皮甲的士兵。这个大墓葬的是225个奴隶,12条狗,15匹马

单马单人战车加宽成三人车后再加上两匹骖马,可能是夏朝的发明,而商朝的发明是两匹服马的双人车,二者结合就是驷马的三人车了

殷墟甲骨文中有称作“胄”(《合集》36492)的武冠,字形象胄顶有缨饰。《说文》云:“胄,兜鍪也。”清段玉裁注:“兜鍪,首铠也。按古谓之胄,汉谓之兜鍪,今谓之盔。”形制有6至7种。传世品中也有出于安阳的一件青铜胄。[63] 1978年山西柳林高红一座商代武士墓中,也发现一顶青铜胄,胄顶有钮可作系缨之用。[64] 1989年江西新淦大洋洲商墓,也出有一顶青铜胄,顶

部一圆管用来插缨饰。[65] 1001号大墓东侧一殉葬坑M2124出土有一顶皮胄,唯形制已不详,两侧残留有铜圆片饰品。[66] 乙七基址之南,發現了五座車馬坑:YM40、YM20、YM202、YM45、YM204,坑皆南北向,中間三坑,東西兩側各一坑,成品字形排列,YM40居中。若將這五座墓視為一個組群,可以看出前方有三個橫墓及五個五人墓;西方即右方,有二十七個馘首墓;東方即左方,有幼童墓、跪葬墓、單人俯身葬墓、隨葬器和羊坑。從整體觀之,應該是以這五座車馬坑為中心,構成一組擁有車前隊和車右隊,面向南方的車陣。

似乎武丁时期都依然在使用木框架用席子包裹的轻型战车。这种席子的编制技术还传到了埃及的战车。

石璋如根据1936年小屯宫殿区发掘的M20和M40的车子残迹,车箱前端呈簸箕形,后部则很可能没有栏杆。或许夏商早期的战车才是世界战车的鼻祖,一个在夏朝就已经有和现在日本房屋一样的复杂木制建筑的文明,也只有用木头盖房子的中国能诞生战车。商周战车已经变化很大了,相信夏商之间战车变化更大,最早的战车甚至可能是竹子做的。《尔雅释器》“舆。革前谓之鞎,后谓之笰;竹前谓之御,后谓之蔽。环谓之捐,镳谓之钀,载辔谓之轙,辔首谓之革。”《仪礼·既夕礼》“主人乘:恶车:白狗幦蒲;蔽、御以蒲菆;犬服,木錧,约绥,约辔,木镳;马不齐髦。主妇之车亦如之,疏布裧。贰车:白狗摄服,其他皆如乘车。”《从出土的先周时期的马具看/ ,先周时期的周人无疑已掌握了驭马驾车技术。邹衡7 《论先周文化》, 《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中国的驯化马是在商中晚期突然大量出现的,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西安老牛坡、山东滕州前掌大等商中晚期的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用于殉葬的家马。而在商早期,至今没有发现驯化马的迹象,推测是商代中期传入。商王武丁之妻妇好墓出土有玉马,如此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中国已有马。中国本土当然也有马,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就发现了马骨,记录比较准确的有6处,绝大部分集中在黄河中上游,甘青地区是主要发现地点。到了龙山时代,发现马骨的遗址扩展到了黄河下游。但这些马骨都是中国土生的普氏野马,是作为猎物以补充人们食用的。这种马的染色体与乌式驯化马有较大的不同,动物学家们认为其不可能被驯化。

从孟菲斯逃到底比斯的古埃及学会了使用战车后赶跑了异族。公元前1285年,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卡迭石战役与赫梯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赫梯出动了2万余人的兵力,包括2500到3500辆双马战车,每辆战车配备驭手1人、士兵2人。埃及的马匹是古老的小体型种,车体较轻,轮子只有四根辐条,只能配备驭手1人、士兵1人。战车同时传到了希腊和克里特,最后,印欧人的后裔凯尔特人迁徙到苏格兰,最后一次向罗马人凯撒展现了战车的魅力。

《逸书周书度邑》维天建殷,厥征天民,名三百六十夫,弗顾,亦不宾灭。用戾于今。 乙七宗庙,葬有一组5辆战车,另有一组6辆战车、600多殉人。 夏代军事制度初探杨升南 - 《郑州大学学报:哲... - 1991 每车1马1人,战车左右步兵4队288人,每队72人。 《甲骨文合集》5825“丙申卜,贞:戎马,左中右,人三百”

每车2马2人,1个皮甲皮盾铜胄御者,1个皮甲皮盾铜胄甲士、2个戈、2个矛、两个弓。战车左右步兵4队288人,每队72人,用矛,6排,每排12人,第1排有皮甲铜胄,应十二地支之数。每车一族,铜胄各族不相同。 殷墟1004

《商代战争与军制》2010年1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登人三千,呼战

丙午卜,毂贞:勿登人三千乎[呼]伐舌方,弗其受有又[义]。(《金》524)

庚子卜, 宾贞: 勿登人三千, 呼伐舌方, 弗其受有又[义]?( 《合集》 6169 宾组)10. 贞,登人三千,乎[呼]伐舌方,受有又[义]《合集》 丙午卜, 觳贞: 登人三千, 乎[呼]伐舌方, 受有又[义]?(

己未卜,。。。。。。贞:王登三千人乎[呼]伐蛮方。灾。(《续存·下》300) 登人三干乎[呼]伐土方??《合集》 丁酉卜,敖贞:今载,王共人五千

丁酉卜,殼贞:今春,王登人五千正[征]土方,受有又[义]。三月。(《后·上》31·6) 丁酉,贞:王作三师,左中右(《粹》597)

辛巳卜,争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一万,乎伐口方。 (《英国》150)

一个近卫旅,5辆战车,每车4马3人,1个王,1个御者,1个护卫。战车护卫步兵5队300人,每队60人,用戈,6排,每排10人,第1排有皮甲铜胄,应十天干之数。

四个氏族旅,每个旅5辆战车,每车2马3人,1个皮甲皮盾铜胄御者,1个皮甲皮盾铜胄甲士、2个戈、2个矛、两个弓。战车左右步兵2队144人,每队72人,用矛,6排,每排12人,第1排有皮甲铜胄,应十二地支之数。每车一族,铜胄各族不相同。殷墟1004号墓南墓道720+10+60=790人,四个墓道就是3160人,这个可能就是甲骨文里的商王主力师的三千军队,盘庚迁都到此地时,估计和二里头夏墟差不多只有3万人以上,所以建立了三千人的正规野战军队,再加上后勤部队,可能就是6出1。古罗马共和军队也是左右两个60~80人的百人队组成一个中队,每个百人队6排十几行。罗马和皮洛士打学会了希腊的营寨,和迦太基打学会了腓尼基的海战,和汉尼拔打学会了非洲骑兵的两翼包抄,和安达卢西亚土著打学会了西班牙的短剑,当初发明棋盘阵,估计也是和对手凯尔特高卢人学来的,而凯尔特人来自东方,很可能这种左右小队联合作战的模式就源自东方。殷商M1004大墓四个墓道的这三千人,分成前后三条战线,前两条战线每条1460人,分左右两阵各5辆战车和他们的氏族步兵144人,第三条战线是王的

振玉認為“卜辭中戌字象戉形,與戉殆是一字”;商承祚認為“戊、戌、戉,古為一字”; 但甲骨文中自有“戉”字,作“其頭為圓形,與“戌”大異,斷非一物,故葉玉森就不同意羅振玉“戌”、“戉”為一字的觀點,他說:“卜辭‘戉’作,上系

、、、

形,‘戌’字則系

”,、

、、

,與‘戉’形迥別,形殊器異,文自不同,羅氏謂‘戉’、‘戌’一字,尚待

商榷。(王寧《由甲骨文字說斧鉞類器物的區別》)钺形器在设计之初的一个特色就是,随着绑扎方法的不同,既可以当斧用,又可以当铲用,当锄头,甚至可以当菜刀用。有锯齿的还可以当耙用。三代及其以前的钺在设计上都有这个特色。锥形器也是,既可以当匕首用,随着绑扎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当矛用,还可以当镰刀和戈用。古人最早用岩石当工具时,用毛发绑扎木柄时,就发现了钺形和锥形的多种用途。所以说生产工具长期没有进步还有待商榷。

1.甲骨文中之“戊”是一種狹長半月刃的斧形輕利砍斫器,石器唯有刃,二穿,無體無內,縛於木柄上始可用,反正均可,甲骨文“戊”即來源於此,故其弧刃或正或反;青銅器則狹體有內有闌,唯形體較小如戈,即古籍所言之“鈇”。

2.“戌”是後人稱之爲“鉞”的武器,形體較大,方體平刃或弧刃,有內有穿。甲骨文“戌”字象形,本字後加金部作“《說文》形訛為“鉞”,或被假爲鑾鈴之聲的“噦”,其本義遂廢。

3.戌之小者爲斧,與戌形狀略似,體較狹長,有內,或有穿或無穿。甲骨文“斧”乃形聲字,無法從其字形考其實物之形。 4.“戚”形體大小均與斧略同,形體較小,而唯有體刃,無內,有穿,兩側有齒為其主要特徵。兩側無齒者亦為斧。甲骨文“戚”字象形,後加金部作“鏚”。

5. “戉”即鉞,是整體爲圓形,有銎可著柄。古斧鉞類凡圓刃者均當為鉞制。甲骨文“戉”字象形,字後或加金部作“鉞”。 6.“歲”形如“戊”而體大,有內有穿,狹體闊刃,兩邊刃角上卷形成透空,此為其主要特徵。甲骨文“歲”字象形,後加金部作“鐬”,又被假為鑾鈴聲之“噦”,其本義遂廢。

7.“我”形如“戌”制,唯其刃為齒狀,為其突出特徵。甲骨文“我”字象形,其後起字為“錡”,實為帶齒之斧鉞也。 八、

英国剑桥大学的埃及学学者凯特·斯宾塞提出了一个新想法,使得估算埃及金字塔建造年代的误差只有正负10年。在最新一期的英国《自然》杂志。大北斗七星柄的一颗名叫“开阳”的星和小北斗七星勺子上的一颗名叫“Kochab”的星,上下垂直连成一线时,它们的连线刚好正指向北极。因此,斯宾塞认为,古埃及人正是利用这一天文现象来确定南北方向的。不过,由于地球南北极连线而成的轴线总是有周期性的偏离,因此,只有在公元前2467年时,这两颗星的连线才精确地指向北极,在此前后都有偏差,而且离此年代越远,偏差越大,偏差大小可以根据天文学理论算出。因此,根据埃及金字塔实际南北走向的偏差,就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年代。根据斯宾塞的理论,最大的埃及金字塔即吉萨金字塔就是在4467年前建造的,误差前后10年 所以西周的洛阳和西汉的洛阳都不是磁极正北而是各有角度,殷墟王陵大墓的朝向也是如此 从偏斜和墓道重叠来看,1001应为武丁墓。1004为其子墓

”,

240人。车兵们负责往来穿插扫荡小方阵之间缝隙处突入的敌人,二线部队则在必要时替换下疲惫的一线人员。

四个氏族旅加一个近卫旅,五个旅25乘战车组成一个师。遇到大的战争,再结合殷墟附近的卫星城的各个族旗下的仍采用早期制式的300人,10个300人10乘组成一个师,一共两个师,加一起就是三个师,也就是一个军。 武丁后期拥有7个师,2万3千人

杨升南:《卜辞中所见诸侯对商王的臣属关系》,见《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

先生您好:

有關日前您提出的問題,回覆如下:

1. 有關矛的數量:在1004號墓中共出有731件銅矛,其中1件出於盜墓的擾亂坑,730件出於墓南道北段(370件出於第二層,360件第三層,參頁33-34、頁145-154)。您所提到矛360个、戈370个,應為誤植。

2. 有關戈的數量:在1004號墓中共出有72件銅戈,其中2件出於盜墓的擾亂坑,70件出於墓南道北段第二層。(參頁33-35、頁154-157)

3. 有關戈柄的長度:發掘當時仍可見木柄痕跡,根據測量全長1.0m,上段0.58m長、塗紅色,下段0.38m長、塗白色,底端鈕塗紅色。裝按在戈頭上,上端伸出銎上緣約0.015m(參頁33-35、圖版26)。矛的長度,同樣可因木柄遺留確認至少有0.2m長(全長未知),且木柄塗紅(參頁33-34)。

4. 青銅甲冑(頭盔)的測定:本所副研究員內田純子,曾對所藏青銅頭盔進行分析,成果請見内田純子、飯塚義之,〈中国殷墟王墓発見の高錫青銅頭盔の化学分析〉,三船温尚、清水康二、長柄毅一編,《アジアの高錫青銅器―製作技術と地域性》―平成22年度 独立行政法人 日本学術振興会 国際研究集会,(東京芸術大学美術学部,2010年11月),頁39-46。 5. 有關於青銅器有放射性的問題,是您誤讀田建花與金正耀的文章,鉛具有四種同位素,其中只有鉛264是地球生成時原有的,其他的三種都是經過放射性元素(鈾與釷)經過衰變產生的子元素,但是四種鉛同位素本身都不具有放射性。該文的意思是,青銅器中所含的鉛有相當是來自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子元素,可以指示青銅器中鉛料來源的地質訊息。 耑此 順頌 研安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組員 張志明 電話:27829555#652 傳真:26523105

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30號

五、马拉战车模型必然起源于中国

战车起源历来存在东方说和西方说,西方说主要是西方学者、日本学者和我国台湾、河南宁夏的回族和满族、维族出身的学者,东方说全部只限于中国汉族学者

关于牛拉、骡拉战车等等马拉战车的起源,我推荐去看《军事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金玉国的《古代车战考究》

夏含夷注意到甲骨文中“车”出现于武丁后期,仅十六见,其中至少五次是人名或地名,另外四次似乎来自一次占卜,却至少有十三种不同的写法。他推测这种不稳定的写法表示当时是新近接触马车,正如现代语言中的外语借词的标准化之前有一个即兴变化阶段。但是甲骨文外形如车的未必表示车的意思,金文也有车的变体但不仅仅用来指代车而结合前后文有更复杂的含义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上确实没有文字,甲骨文写法不统一,是殷墟早期甲骨文的通病,与其因此说战车是外来货,不如说象形文字才是外来货好了。这个早在《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翟德芳的《商周时期马车起源初探》就已经论述过了

《商周时期马车起源初探》以目前的材料看, 商至西周的马车形制大体经历了以下变化", 车轮直径渐小, 辐长随之缩短, 辐数加多) 两轮间的距离? 轨宽。加大, 载长渐增加, 西周时有长达半米的长载, 这样, 车轴也随之变长) 车辕前端渐趋上翘, 辕的总长逐渐增加,车衡也随之有变长趋势。马车的铜构件也是从无到有, 日益广泛。在车马饰的制作上也日趋精细。在车马饰物的发展史上, 较典型的是辖和扼。早期辖如殷墟十三次发掘0 ?? 所出土的马车上的木辖,其上套一铜质辖套/ , 这种辖套的头部稍后作出兽形。

后来如孝民屯二号车, 辖首成为铜质的兽头, 辖身仍为木质。西周早期出现铜辖, 其普遍应用要晚到西周中期。从扼的形式变化上也可以找出其演变的规律", 最早的用于系驾的扼是木质的, 仅在扼首、扼腰和扼脚附铜质套管和箍以加固, 稍后出现铜质外壳内包木骨的形式。

这种现象证明, 商周马车上铜质构件的应用, 是为了增加它们的耐用性能而采用的技术措施, 其目的是逐渐采用铜质构件以取代

那些不耐用木质构件。这种技术上的改进反映出逐渐完善马车制造技术、马车结构的过程。马具的组合也有相似的变化。在商代后期, 具有实用意义的马具主要是马衔和马镰,其它则是铜泡之类, 但其大部分马衔、镰是非金属制品, 铜质的较少。

进入西周时期,各式当卢广泛应用, 且有用于马髻上的各种节约、革丧具上的各种铜饰以及马面上所附的兽面挽饰等。这些马饰种类繁多, 形制多样。铜质衔、镰使用极广泛。铜镰有圆形、方形、耳形等形制。

“马车源自西方”一说的主要依仗是,西方是四轮,中国辐条更多,所以中国更晚。但他们没注意到,中国辐条与车轴之间完全不依赖青铜,而西方辐条需要依赖青铜做关键固定。这恰恰说明辐条车轮源自东方,西方空有车子实物也无法复制技术,于是只能自行研发出青铜部件的四辐条车子作为代替。西方出土的原始牛车的车轴都较细,无法承受马车时代的高速颠簸,后来才慢慢变粗,这也和二里头夏墟、偃师商城以及辛塔什塔轮间距较短的原因相符合,虽然东方出土时车轴多已损毁,马车的轮间距是慢慢变大的规律和趋势却是不会改变的。

夏商的车更接近于乌克兰的早期型,西周的车反而更接近西亚的后期型,反映出进化。墨西哥独立发明了青铜技术和奴隶制和杀人殉葬、北美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马匹驯化。中国是一个木工大国,宫殿主要是用木头搭建,中国车的轮轴可以不依赖青铜金属,而佛伦伦萨博物馆收藏的埃及战车经过分析,支撑杆用榆木,轮子采用松木,车身采用白桦木,X光显示轮子是雕成小半圆后几块拼成一个圆,而中国是“輮以为轮”。很可能中国才是车的发明者,从织布机的纺车轮子和山羊拉的童车逐渐发明出了马车(M148《安阳殷墟郭家庄商代墓地》文物出版社1998第147到150页),正是中国车轴启发了西方的商人,但又无法复制把车轴青铜化,才把战车技术传到了西方。埃及在公元前4000就有了织布机,但是也一直没有发现实物,不代表没有实物就没有这样东西。 之后中国把羊拉车技术保留下来用来教幼年贵族,就好像孺子牛。

甲骨文中的车大都是四根辐条,或许夏朝的车就是四根辐条,和古埃及一样

东部哈密市五保墓地M7实心车轮(郭物《国之大事》),商代晚期,不可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 车马坑并不像西方说人士说的,集中于西北

中国不像中东,气候变化不大,没有多少古城被废弃并完整保存下来,而且以木为主,房子、纺车、衣物、车子不容易保存下来,而且人口众多,对遗迹的破坏严重。而且有很多庙,谁敢拆了看看下面是不是又古代遗迹

但中国在木工上的强大,是西方青铜强国所无法比拟的,这是事实,也只有中国能诞生出辐条车轮。东部的河南山东,人口稠密、气候潮湿,连竹简都很少出土,战车自然也不容易保存。

六、西周到春秋的战车的存在意义---摩托化快速反应步兵

《武成》的“流血漂杵”要结合《国语》伶州鸠“癸亥夜陈,未毕而雨”以及《诗经·大雅·大明》的开头和结尾与题目相辉映“明明在下,赫赫在上”“会朝清明”说的都是“乌云渐散,天光乍现”的奇观:http://www.fengniao.com/active/20130410_canon/ info.php?id=10150

建议看看王程远《商周断代新考》的第七章《论商周牧野之战》有电子书。“流血漂杵”是当时下雨后的战场原本就有的积水和死人的血混合的效果,按照《逸书·世俘》的说法杀了17万,10~15万是从东夷赶回来的,那么战场70万军民就死了2~7万人而已 纣王和秦始皇、隋炀帝还有崇祯差不多

《逸书·周书·世俘》庚子,陈本命伐磨、百韦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乙巳,陈本命、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御八百有三百两,告以馘俘。百谓[韦]至,告以禽宣方,禽御三十两,告以馘俘。百韦命伐厉,告以馘俘。 纣王在打败东夷后,拥有天干集团军(500辆,分成10个50辆的25公里国军)和地支集团军(600辆,分成12个50辆的25公里国军),兵力远比武王庞大的多。1车和武王一样配150人,1100辆就是165000人,加上宣方军的旧编制的近万人,和177779差不多。征东夷的10~15万大军,只残存5000殷军跟随其子北上,姜子牙的齐国避而不战、肥敌自重,周公的鲁国和召公的燕国都未就封,无力阻挡殷人北上,殷人在孤竹国旁边的夏人遗民故地建立了国家,也就是韩侯其子朝鲜。朝歌和殷墟以及周围的20个卫星小国共88万人口,除军队外的另外10分之9的70万,则成为了亡国奴,30万成为战俘,剩40万。

武王得到了新的300辆战车后,组建了六启。另外800辆被封给各个诸侯国,战车的制作是纯手工的,殷人没有了战车和17万战士,所以周公平叛三监之乱才那么迅速,只是击败了管叔麾下的战车部队和非战士的商遗民步兵。

《逸书·周书·世俘》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

武王1600夫出300兵2辆车,400辆车就是32万夫,但是六启的标配是67万5千夫。320000+300230=620230,只差5千多,原本就有余夫,再加上战胜国滚雪球的移民潮,能够填补战损。俘虏不一定会变成奴隶,汉尼拔和凯撒都曾经释放过战俘。 周公击败东夷,分封康叔在卫国、微子在宋国。之后周公在平定东方之后,用新的战俘充实周人的生产,组建了八启。宋国为公爵国,二军22万5千夫,比三监之乱前的40万又少了一半,再加上东夷的战俘,估计主要是靠战俘了,大分封下不会产生移民潮了。 国语周语(周襄王)二十四年,秦师将袭郑,过周北门。左右皆免胄而下拜,超乘者三百乘。通过甲士步兵的奔跑和轮流上车休息,达到近似摩托化步兵的效果。 天子六启一卒,、

七、战国到秦朝战车的存在意义---刀轮战车式冲锋和可移动的城墙

第三章:扩展细节

一、《孟子·万章篇》: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礼记王制》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上士]视附庸。 鉴于孟子读书不细。

鉴于南边是秦岭,三公的领地应该是在周三边的边界。

《礼记》是西汉编篡的,很多内容通过本文可以证其为伪,对其内容我们应该辩证分析。《礼记王制》“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1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2夫)倍下士,上士(4夫)倍中士,下大夫(9夫1井)倍上士;卿(4井),四(下)大夫禄(上大夫2井);君(40井),十卿禄。次国之卿(3井),三(下)大夫禄(上大夫2井);君(30井),十卿禄。小国之卿(2井),倍(下)大夫禄(上大夫2井);君(20井),十卿禄。次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位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其有中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分。”

商鞅设立二十等军功,一方面是参考由附庸发展而来的秦的国情特色,一方面激励竞争,一方面也肯定具有诸侯国的通性而不会有太大变化。

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公元前186年《田律》和《户律》受田数额为:关内侯95顷(每顷100亩),大庶长90顷,驷车庶长88顷,大上造86顷,少上造84顷,右更82顷,中更80顷,左更78顷,右庶长76顷,左庶长74顷,五大夫25顷,公乘20顷,公大夫9顷,官大夫7顷,大夫5顷,不更4顷,簪袅3顷,上造2顷,公士1顷半(150亩),公卒、士伍、庶人都是1顷,作为罪犯贱民的司寇和隐官都是50亩。这个已经不是秦制,但是结合汉高祖时公大夫开始是高爵,再结合上面那些,左庶长74是五大夫25的两倍,五大夫25是公大夫9的两倍,公大夫9是大夫5的两倍,

《孟子·万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左传·成公三年(公元前588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25乘),中当其下(5乘),下当其上大夫(1乘)。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5乘),中当其上大夫(1乘),下当其下大夫。”

《国语·晋语八》(约公元前550年)“大国之(下)卿(天子之下大夫),一旅之田(5乘),上大夫(天子之上士),一卒之田(1乘)。”韦昭 注:“上大夫一命,百人为卒,为田百(周)顷[井]。”

《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1乘),受县(25乘),下大夫,受郡(鄙?5乘),(上)士,田十万(酂,1乘)??”官升两级,得与天子之乡等同。

(赵)简子巡列,曰:“毕万,匹夫也,七战皆获,有马百乘,死于牖下。群子勉之,死不在寇。”晋国一开始是小国,毕万一开始是下士,一战升中士,二战升上士,三战升下大夫,四战升上大夫1乘,五战升下卿5乘,六战升中卿25乘,七战升上卿125乘。可以确定诸侯国分为三卿、二大夫、三士。《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载:“故晋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荀子·大略》载:“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中大夫很可能是晋国中期才增加的,晋国后期又消失了。 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如也”。 大、少上造 右、中、左更 右、左庶长 五大夫、公乘 大夫、不更 簪褭 上造 公士

二、下面具体解释一些文章的含义。

王 超大国 大国 三卿 君 上卿 700乘 次国 500井 50井 30井 20井 君 上卿 中卿 下卿 500乘 小国 30井 20井 5井 君 上卿 中卿 下卿 300井 250乘 200井 20井 5井 4井 军125乘 卿 旅5乘 两 伍 师25乘 中大夫 上大夫 中卿 下大夫 中大夫 下卿 上士 中士 下士 上士 中士 下士 公大夫、官大夫 卒1乘 下大夫 上大夫 5井 下大夫 4井 上士 中士 下士 2井 1井 4夫 上大夫 4井 下大夫 2井 上士 中士 下士 1井 4夫 2夫 上大夫 2井 下大夫 1井 上士 中士 下士 4夫 2夫 1夫

“广有一卒,卒偏之两”“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

周朝对于战车有严格的管控,南方使用的战车是广车,也就是革车的去革版,这种车可以用作交通工具,所以可以掩饰着带出周国到南方。

“前偏后伍,伍承弥缝”

《左传昭公元年》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左传宣公十二年》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斥堠)、中权、后劲。《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先驱(斥堠+先锋)、申驱(前卫支援先锋)、主将的戎辂、贰广(左右各15乘的卫车)、启(步兵先锋)、胠(腰军)、大殿(老兵殿后)。

戈﹑殳﹑戟﹑酋矛﹑夷矛

《诗经·鲁颂·閟宫》“公车千乘,朱英绿滕,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胄朱缀,蒸徒增增。”

《閟宫》笺云:“封鲁公以为周公后,故云大开汝居,以为我周家之辅。谓封以方七百里,欲其强于众国。”

《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 方七百里就是七个百里排成长方形的意思,也与卫星地图的面积相符

哀公七年鲁赋八百乘(三乡三遂750),君之贰也。邾赋六百乘,君之私也。以私奉贰,唯君图之。” 邾虽子爵,但地盘不是周王所立,而是齐桓公为了遏制鲁国而取滕侯地所立,所以不能作为子爵的标准

然当公之时,其实二军,故襄公十一年“作三军”,则前无三军矣。若僖公时有三军,则中间应有舍文。注《诗》为三军者,作诗之人举鲁盛时而言。若然,鲁公伯禽之时则三军矣。《鲁语》季武子为三军,叔孙昭子曰“不可”,又云“今我小侯也”,明大侯之时有三军矣。郑答林硕为二军之大数者,以实言之也。 宋国有500乘

方叔三千,是750*4,一辆攻车三辆牛车

三、族徽 昭公十三年

七月丙寅,治兵于邾南,甲车四千乘,羊舌鲋摄司马,遂合诸侯于平丘。

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况其率道,其何敌之有?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南蒯、子仲之忧,其庸可弃乎?若奉晋之众,用诸侯之师,因邾、莒、杞、鄫之怒,以讨鲁罪,间其二忧,何求而弗克?

四、战车作战

宣公十二年(前597年)邲之战

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许伯曰:“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乐伯曰:“吾闻致师者,左,射以菆,代御执辔,御下两马,掉鞅而还。”摄叔曰:“吾闻致师者,右,入垒,折馘执俘而还。”皆行其所闻而复。晋人逐之,左右角之。乐伯左射马而右射人,角不能进,矢一而已。麋兴于前,射麋丽龟。晋鲍癸当其后,使摄叔奉麋献焉,曰:“以岁之非时,献禽之未至,敢膳诸従者。”

战车驾御许伯慢慢兜了一大圈后,又让马头远远地重新面对晋军营垒,然后驾马加速,朝着举着旌旗的士兵脚下的营垒撞去。车左射手乐伯不断射箭,每箭必中。眼看战车就要撞上晋军的营垒了,举着旌旗的士兵扔了旌旗逃下营垒,许伯却驾马紧急转弯,车右护卫摄叔也调整姿势,帮助改变战车重心,战车轮轴上装着的枪头摩擦着晋军营垒的墙壁,如果这是盾牌阵组成的临时营垒的话,盾牌们可能早就碎了。车右护卫摄叔趁机从战车上跳上营垒,杀散了晋军,沿着营垒扯掉了几个被乐伯射死的晋军贵族的耳朵,又顺手抓了一个活口,夹着俘虏快步跳回车内。眼看着晋军营门大开,十几辆战车追了出来。因为战车载重量增加了,摄叔看住俘虏,乐伯代替驾御马匹,许伯沿着车辕,爬到中间两匹马上,摘除扔掉了胸部的部分马甲,以减轻重量,同时减轻战马的束缚。然后许伯爬回驾驶位,加速逃跑。晋军战车一左一右同时夹击角逐,乐伯射左边敌车战马的眼睛,然后立即又射死右边敌车的车左射手。对付两边替补上来的敌人,乐伯也都是一箭搞定。但是一百支箭很快就要射完了,许伯逃进了一片森林,想利用地形甩开敌人,这时候晋军英雄鲍癸的战车赶到了,对乐伯他们紧咬不放。就在这时,战车闯进了一群野麋鹿中,一只小麋鹿傻傻的在车前跑,乐伯感到不好对付,就一箭射中跳跃中的麋鹿的肛门,保存了完整的鹿皮,让摄叔跳下车,用小麋鹿的尸体当盾牌,准备拦截鲍癸的战车,并说了一些很气派得体的话语。

鲍癸止之,曰:“其左善射,其右有辞,君子也。”既免。

其始建国营都日,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木之修茂者,立以为菆位。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必择六畜之胜

腯肥倅,毛以为犠牲,珪璧琮璜,称财为度。必择五谷之芳黄,以为酒醴粢盛, 故酒醴粢盛与岁上下也。故古圣王治天下也,故必先鬼神而后人者,此也。故曰: 官府选效必先祭器祭服毕藏于府,祝宗有司毕立于朝,犠牲不与昔聚群。故古者 圣王之为政若此。

五、朝贡

先秦的朝贡,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点,就是诸侯必须亲自到场,或者派重要的人到场,这就是一种变相的人质制度。大禹开会,三苗首领因为五星聚首的特异天象带来的政治压力而不得不参加,但是大禹却烹杀了他们。周王烹杀齐侯。宋襄公也东施效颦,学着烹杀迟到的滕侯。朝贡彰显着天子的威仪,所以楚王送给管仲的一车酒原料真心是一个笑话而已,没有贵族陪同送达的贡品本身就是莫大的不敬。

六、随葬品

之所以可以从地下发掘出大量随葬品,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东西很多即使继续被使用,也无法存在超过多30年,比如青铜铁器容易锈蚀,陶器漆器也容易破损,玉石器容易磨损摔碎,这是基础。而从山顶洞时期就开始的寻求祖先保佑

七、《史记?殷本纪》记:“ 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

生产工具长期将没有进步是奴隶制时代的特色之一。武器原本是从生产工具中演化出的,十二支之一的“戌”的甲骨文就是钺,羅

振玉認為“卜辭中戌字象戉形,與戉殆是一字”;商承祚認為“戊、戌、戉,古為一字”; 但甲骨文中自有“戉”字,作“其頭為圓形,與“戌”大異,斷非一物,故葉玉森就不同意羅振玉“戌”、“戉”為一字的觀點,他說:“卜辭‘戉’作,上系

、、、

形,‘戌’字則系

”,、

、、

,與‘戉’形迥別,形殊器異,文自不同,羅氏謂‘戉’、‘戌’一字,尚待

商榷。(王寧《由甲骨文字說斧鉞類器物的區別》)钺形器在设计之初的一个特色就是,随着绑扎方法的不同,既可以当斧用,又可以当铲用,当锄头,甚至可以当菜刀用。有锯齿的还可以当耙用。三代及其以前的钺在设计上都有这个特色。锥形器也是,既可以当匕首用,随着绑扎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当矛用,还可以当镰刀和戈用。古人最早用岩石当工具时,用毛发绑扎木柄时,就发现了钺形和锥形的多种用途。所以说生产工具长期没有进步还有待商榷。

1.甲骨文中之“戊”是一種狹長半月刃的斧形輕利砍斫器,石器唯有刃,二穿,無體無內,縛於木柄上始可用,反正均可,甲骨文“戊”即來源於此,故其弧刃或正或反;青銅器則狹體有內有闌,唯形體較小如戈,即古籍所言之“鈇”。

2.“戌”是後人稱之爲“鉞”的武器,形體較大,方體平刃或弧刃,有內有穿。甲骨文“戌”字象形,本字後加金部作“《說文》形訛為“鉞”,或被假爲鑾鈴之聲的“噦”,其本義遂廢。

3.戌之小者爲斧,與戌形狀略似,體較狹長,有內,或有穿或無穿。甲骨文“斧”乃形聲字,無法從其字形考其實物之形。 4.“戚”形體大小均與斧略同,形體較小,而唯有體刃,無內,有穿,兩側有齒為其主要特徵。兩側無齒者亦為斧。甲骨文“戚”字象形,後加金部作“鏚”。

5. “戉”即鉞,是整體爲圓形,有銎可著柄。古斧鉞類凡圓刃者均當為鉞制。甲骨文“戉”字象形,字後或加金部作“鉞”。 6.“歲”形如“戊”而體大,有內有穿,狹體闊刃,兩邊刃角上卷形成透空,此為其主要特徵。甲骨文“歲”字象形,後加金部作“鐬”,又被假為鑾鈴聲之“噦”,其本義遂廢。

7.“我”形如“戌”制,唯其刃為齒狀,為其突出特徵。甲骨文“我”字象形,其後起字為“錡”,實為帶齒之斧鉞也。 八、

英国剑桥大学的埃及学学者凯特·斯宾塞提出了一个新想法,使得估算埃及金字塔建造年代的误差只有正负10年。在最新一期的英国《自然》杂志。大北斗七星柄的一颗名叫“开阳”的星和小北斗七星勺子上的一颗名叫“Kochab”的星,上下垂直连成一线时,它们的连线刚好正指向北极。因此,斯宾塞认为,古埃及人正是利用这一天文现象来确定南北方向的。不过,由于地球南北极连线而成的轴线总是有周期性的偏离,因此,只有在公元前2467年时,这两颗星的连线才精确地指向北极,在此前后都有偏差,而且离此年代越远,偏差越大,偏差大小可以根据天文学理论算出。因此,根据埃及金字塔实际南北走向的偏差,就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年代。根据斯宾塞的理论,最大的埃及金字塔即吉萨金字塔就是在4467年前建造的,误差前后10年 所以西周的洛阳和西汉的洛阳都不是磁极正北而是各有角度,殷墟王陵大墓的朝向也是如此 从偏斜和墓道重叠来看,1001应为武丁墓。1004为其子墓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eo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