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问题引领下的课堂追问策略探究

更新时间:2024-05-23 19: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年余杭区教育学会论文 初中语文

主问题引领下的课堂追问策略探究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作分析,提出探究提问策略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只要教师探究主干问题下的课堂追问策略,就能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风筝》为载体,以课例研究的形式磨课,主要对“为何要重视主问题下的追问策略探究,实践三段两思的课例研究模型,探究主问题下的追问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本着“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探究主干问题引领下的追问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堂提问的高效化。探究追问的策略: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基于学情——优选对象,主问题和追问题紧扣教学目标——优选目标,找准主问题与追问题之间的关联——优选问点,主问题下的追问要预设精选——优选方式,主问题下的追问要随机灵活——优选时机。

【关键词】 主问题 追问策略 有效达成

一、研究追问缘由

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包含两个方面内容,“问什么”和“怎样问”,即提问内容和提问方法,把握好这两个方面,对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我们总是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提出一些问题,然后用一个主问题引领追问的方式贯穿我们的课堂。因而笔者认为探究主问题下促进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追问策略尤其重要。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提问方式不够合理

农村初中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容易出现不够合理的方式。如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马上回答,不给人任何思考时间的闪电式提问。提出问题后,教师不等学生回答,便自己把答案说出来的抢答性提问。当学生“走神”“睡觉”时,教师突然发问的惩罚式提问。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使语文课堂低效,而且容易破坏师生之间的

共 10 页 第 1 页

情感。

(二)缺乏主干问题意识

有些课堂中,教师问题设计了几十个,问题琐碎繁多,但始终没有主干问题。这是因为部分教师在备课时缺乏主干问题设计意识。这样一来,一些问题设计偏离文本的重点,更没有起到有效地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作用。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大量提问,但“碎问碎答”的课堂将教学带入一种松散而低效的状态。还有些课堂充斥着大量“对不对”、“是不是”这些毫无价值的追问,学生的思维丝毫得不到训练。

针对上面提到的现状,本文试图从围绕主问题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角度探索课堂追问的时机、场合、方法、策略等问题,给语文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一个视角。 二.课时目标改进

因此初次上课的课时目标定为两个,应该说,上课前没有具体了解学情,课时目标定位太高,导致只落实了第一个目标。于是把第二课时目标修定为:通过抓关键词深入品味语言,探究小兄弟的不幸。同伴认为这个目标的定位是读深课文,而对于鲁迅的作品,能读懂已经不容易,更不用说读深了,大家觉得还是应该抓住“精神虐杀”的那一幕来读懂课文更为重要。于是,第三次课的教学目标定为“深入品味语言,体会“精神虐杀”的内涵。通过关键词句的赏析,理解“被虐杀”的愚昧无知。”

以下是三节课时目标的改进过程(如表):

第一次设计 第二次设计 第三次设计 1.通过圈点勾画法,结合个1.通过抓关键词深1.深入品味语言,体会“精人经验,正确理解“精神虐入品味语言,探究小神虐杀”的内涵。(重点) 杀”的那一幕。(重点) 兄弟的不幸。 2.通过关键词句的赏析,理解“被虐杀”的愚昧无知。(难点) 2.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抓 关键词“不幸”“虐杀”,深入品味语言,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难点) 三、实践三段两思

我们初中语文骨干一班20余人在蒋老师的带队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例研究实践活动,这次团队确定了一个高难度的主题《主问题下促进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追问策

共 10 页 第 2 页

略探究》,又以高难度的鲁迅文章《风筝》为载体,执教者是我,长时间不上公开课了,算是挑战自我吧。接下来就是漫长而又痛苦的“精神虐杀之旅”。

原生态的课:风筝试飞

十月二十五日,我们骨干培训班一行前往临平三中开始了我们的研修活动,第一轮课在703班上,一堂课下来学生很沉闷,自己感觉上得很流畅,没想到面对的是个慢班,难怪有唱独角戏的感觉。对于上课自己还比较自信的,这下好了,心里有了落差一下子变得郁闷起来。后来才知道暴风雨在后头呢,所有的人把我的课“狂轰滥炸”一番,似乎毫无可取之处。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众里寻她千百度,目标定在“虐杀”那一幕

1. 通过圈点勾画法,结合个人经验,正确理解“精神虐杀”的那一幕。

2.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抓关键词“不幸”“虐杀”,深入品味语言,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读激趣:学生自述儿时玩风筝时的感受导入 2.初读感知:这篇文章回忆了哪几件事?

3.品读感悟:为什么称为“精神的虐杀”?试想哥哥无情毁掉的风筝,弟弟是怎样做成的呢?那么哥哥踩踏的仅仅是一只风筝吗?

4.研读不幸:不幸者谁?(结合文本分析)你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写《风筝》吗?

(二)观察点评

1.主问题及实效性组:基于学生学情来确定相应文本解读的教学目标。 ①课堂的亮点:教学内容指向明确。教师通过“弟弟”与“哥哥”的对比阅读,来理解“精神虐杀”效果较好。在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中,老师能用多种方式(换词、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抓关键词)进行落实,文本理解到位。

②发现的问题:目标是探究“弟弟的不幸”,主问题“不幸者谁?”的问法太宽泛,且课堂只分析了“弟弟的不幸”。主问题之间关联性不是太强。目标设计覆盖面太广,要取舍。

2.追问的方法、策略及实效性:一石激起千层浪——调整追问的激趣点 ①课堂的亮点:追问从词语、句子、作者情感的理解和感悟入手,注重对重点词

共 10 页 第 3 页

语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句子,品读鲁迅的愤怒、弟弟对风筝的喜爱,从而理解“精神的虐杀”,课堂由浅入深,逐层深入。

②发现的问题:珠子很精美,但还需要一条彩线穿起来才能成为项链。追问的问题太散,太多、太平面,缺乏主问题的统领,追问的问题要多方位有深度。散落的点没有串联成线,就像珠子很精美,但还需要一条彩线穿起来才能成为项链。

(三)教学反思

像《风筝》这样有难度的文章,完全发散的提问,有可能会旁逸斜出,冲淡主旋律。教学目标的设定基于文本解读。教学目标一读懂,目标二是读深。本文对初一学生有难度,读懂文章更适合学情。“为什么称为精神虐杀”符合、落实达成教学目标;“不幸者是谁?”涉及主旨的挖掘,与教学目标“读懂”关联不强。关于追问:第一,追问可以预设,生成可以与追问相结合。第二,教师倾听很重要,呈现主问题的同时,可以预设小问题,不能将问题全抛出。第三,主问题和小问题脱节,可以重点“精神”“虐”“杀”等词深入研读。这些都是下一堂课需要注意和改进的。

改进后的课:风筝飞起

十月二十九日在702班上了改进课,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只是在突破难点的时候有点困难,但兜了一圈后终于突围。可是评课时还是没有听到掌声。在叹息中我安慰自己,自己鼓励自己,掌声肯定会有的,我要先修改主干问题,缩小范围,追问指向性要更明确,主问题和子问题的关联性要更强。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牵一发而动全身——谁是不幸者? 通过抓关键词深入品味语言,探究小兄弟的不幸。 教学过程:

1.导读激趣:学生自述儿时玩风筝时的感受导入 2.初读感知:这篇文章回忆了哪几件事? 3.研读不幸:谁是不幸者?

4.作业交流:如果有一天,弟弟当上了爸爸,你觉得他会让自己的孩子放风筝吗?为什么?

(二)观察点评

1.主问题及实效性组:教学目标驱动下的主问题直指文本主题——不幸在于“精

共 10 页 第 4 页

神的虐杀”

①课堂的亮点:教学内容指向明确。教师通过“弟弟”与“哥哥”的对比阅读,来理解“精神虐杀”效果较好。

②发现的问题:教师思想的高度决定文本解读的深度。目标是探究“弟弟的不幸”,主问题“不幸者谁?”的问法太宽泛,且课堂只分析了“弟弟的不幸”。文本的重点是通过探究“哥哥的不幸”,从而剖析民族的劣根性,本堂课重点解读“弟弟的不幸”没有针对文本的重点。

2. 追问的方法、策略及实效性:依据文本语言才能深入文本理解主题,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①课堂的亮点:“踏扁的仅仅是一只风筝吗?”这个追问比较好,使学生总结了前期的学习(弟弟对风筝的痴迷,做风筝的苦心孤诣,毁风筝的愤怒??)得出“精神虐杀”的理解。

②发现的问题:指向性明确永远是教师课堂语言的王道。没有围绕主问题的追问要尽量避免。比如“这是一个怎样的弟弟?”;追问要有支架,可操作,不能太笼统抽象。比如“仅是精神上,还有更深层的理解吗?”;追问的目的是架设铺垫,便于学生更上台阶,而不是大海捞针,无从操作。

(三)教学反思

本来自认为教学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主问题“谁是不幸者?”肯定是课堂上的亮点。现实和理想总是存在着差距,第二堂课上完,关于文本主要主题的争论以及针对七年级学生学情教学度的把握成了焦点。整堂课的问题体现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课堂过程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被目标引领教学;第二,课文预习起码3遍,做几个思考题。学生才能读懂文章。关于追问几点思考:追问可以预设,生成可以与追问相结合;教师倾听很重要,呈现主问题的同时,可以预设小问题,不要将问题全抛出;主问题和小问题脱节,可以重点“精神”“虐”“杀”等词深入研读。

再次改进课:风筝飞高

金秋十月三十一日,一个好日子,十月的最后一天。我在临平三中上了第三轮课,课上得挺顺。第三次的评课中,我终于听到了久违的赞扬声,“风筝终于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这只是其中一个老师的评价而已。如枯木逢甘霖,感觉特爽。但是在掌声中我也提醒自己不能迷失,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思维断裂处巧妙地生成追问。

(一)教学设计

共 10 页 第 5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dx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