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长江大学高等教育学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

更新时间:2023-04-11 00:5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1 页,共 36 页

目录

2018年长江大学高等教育学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长江大学高等教育学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二)

................................................................................................................................................ 8 2018年长江大学高等教育学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三)

.............................................................................................................................................. 14 2018年长江大学高等教育学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四)

.............................................................................................................................................. 21 2018年长江大学高等教育学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五)

(29)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2 页,共 36 页 2018年长江大学高等教育学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五套模

拟题(一)

说明:根据本校该考试科目历年考研命题规律,结合考试侧重点和难度,精心整理编写。考研冲刺模考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模拟预测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冲刺必备资料。

——————————————————————————————————————————

一、名词解释

1. 制举

【答案】制举是皇帝亲诏临时设置的唯策取士的制度,经历了沿袭传统的间对口试到定型为分科笔试的演变过程,于高宗显庆时完全纳入科举取士体制。制举考录程序较简单,一般不定期,由皇帝临时决定考试科目,应考者自举或被举到京师,在殿庭直接参加考试,登科者可立即授官。唐代制举考试的方式,有别于科举取士的其他考试,凸显了选拔非常人才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唐代制举既是整个科举取十体制的一部分,义自成相对独立的系统,皇帝亲临主考、唯令试策和举选合一,乃是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2. 庠序

【答案】庠序是中国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后来用为一般学校的通称,痒相传起源于虞舜时代,一称“米廪”,庠就是养育教育的意思。序起源于夏,有东序、西序之分,是当时贵族子弟习射的地方。《孟子》指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库;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开办库序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3. 经世致用

【答案】经世致用是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思想,又称经世致用之学。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学大兴,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额、颜元、李搽、王源等。早期启蒙思想家批评理学的空疏,无裨于国家危亡,强调做学问是为了“经世致用”,而不是为了“游谈”。他们批判理学家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学为圣人”,提出要以“明道救世”为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

能力的治术人才。这种主张敢于批判传统理学教育的束缚,追求教育变革,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4. “化性起伪”

【答案】“化性起伪”是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学说,意为改造人们恶的天性而兴起人为的善。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种种情欲,如果放纵人之性,必然会导致暴乱,因此他指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同时荀子又把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他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又指出人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3 页,共 36 页 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和经久的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5. 次相授业法

【答案】次相授业法是汉代私学所采用的一种转相授受的教学方法,汉代高等私学一般称“精舍”、“精庐”。汉代高等私学经师身份大致有二:一是官吏兼经师,所谓“居官教授”;二是经学专门家,所谓“隐居教授”,经师们的教学风度颇有不同,生徒身份也有区别,有及门弟子和著录弟子之分。及门弟子,指亲自到精舍,向经师问学,直接从师受教的学生:著录弟子,是列名某一经师门下,有师弟子之名份,但不必亲自来受业,没有授受经学之实的学生。史书记载,有的经师门下,著录弟子达数千人或万余人。即使是及门弟子,人数若太多,经师也不得不采用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办法,使弟子次相授业。这种弟子间转相授受的办法,非常流行,形成了以名儒讲诵为主、弟子们转相授受为辅的教学方法,由此可以说汉代的私学教学还是个别教授。

6. 八股文

【答案】所谓八股文,((明史·选举志二》解释说“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八股文还称时艺、时文、八比文、四书文,它是在宋朝经义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是一种命题作文,有固定的结构。一般而言,每篇八股文的结构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又称出题、领题等)、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部分,是文章的主体。这四个部分中各有两股,两股的文字繁简、声调缓急,都要对仗,合称八股,八股文之名即是由此而来。

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形成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在产生之初,它对于考试文体的标准化,促进人才选拔的客观公正,应该说是有其积极意义的。然而,八股文的负面影响也同样明显。它禁锢了士人的思想,严重败坏了士风、学风和社会风气。它对于学校教育的影响,危害尤甚。因此,八股文遭到许多有识之士的猛烈抨击。

7. 浩然之气

【答案】浩然之气是指盛大刚直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指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般来说,“气”多指人的意念或情绪,是不同于理智的心理因素。孟子认为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纯由内心“集义所生”,不待外求。后世理解为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的精神境界,孟子把养气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养气主要是培养意念和情感。孟子强调理智与情感的统一,认为理智清醒可以控制不健康的情绪情感,健康的情绪情感可以帮助保持清醒的理智;相反,理智混乱很难保持健康的情绪情感,不健康的J 清绪情感也会扰乱正常的理智。

8. 六学二馆

【答案】六学二馆是唐代中央官学的简称。六学指国子监所属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二馆指门下省所属的弘文馆和置于东宫的崇文馆。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4 页,共 36 页 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监统领。此外,唐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二、论述题

9. 评述土安石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改革。

【答案】(1)王安石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改革

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发动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其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一,扩增太学校舍。王安石于熙宁四年(1071年)扩增太学校舍,基本保证了教学以及师生工作、生活用房。

第二,充实和整顿太学师资。规定除主管官员之外,增设太学直讲至10人,每两人负责讲授一经,为了保证质量,增设的直讲必须由中书亲自遴选,或由主管官员奏举。对于“教导有方”者,予以提升;而对“职事不修”者,则坚决贬黔。

第三,创立“三舍法”。这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最重要的措施,其主要内容为: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初入太学者为外舍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外舍生每年公试一次,成绩列入一、二等的学生,升入内舍。内舍生每两年舍试一次,凡考试成绩达到优、平二等者,再参考平时的操行和学业成绩,如果合乎要求,即可升入上舍。上舍生学习两年,举行上舍考试,由朝廷委派大员主考,太学教官不得参与,一切手续与科举省试相同。评定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取旨授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可免解试。

②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北宋普遍设立州县地方学校,始于“庆历兴学”,但成效不大,王安石执政后,即奏请恢复和整顿地方学校。宋神宗接受了王安石的建议,熙宁四年(1071年)“诏诸路置学官”,“使之教导”,即专司地方学校的恢复、整顿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又命诸州皆设学校,每州学给学田“四十顷以赡士”,并设立小学教授,为了保证教师的质量,熙宁八年(1075年),又下诏各州学官先赴学士院考试,“取优通者选差”。

③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

熙宁五年(1072年),在京师武成王庙旧址恢复了己废近30年的武学,熙宁六年,在朝集院创立律学,并规定了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同一时期,又对医学进行了整顿。

④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为了统一思想,改变“谈经者人人殊”的局面,宋神宗下诏设置经义局,训释儒家三部经书:《诗经》、《尚书》和《周礼》,命王安石主持。熙宁八年六月书成,“遂颁于学官,号曰《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dr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