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utodesk Revit的BIM协同设计模式探讨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7-11 20: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于Revit的BIM协同设计模式探讨

余深海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BIM设计中心)

提要:传统的建筑设计解决专业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是2D平面设计,各专业间以定期、节点性提资的方式进行“配合”,这种点对点的配合方式存在着数据交换不充分、理解不完整的问题,很难满足许多新项目要求。

关键词: Revit协同设计平台,工作集,模型链接,中心文件

一、 引言

传统的建筑设计解决专业问题时采用的方法是2D平面设计,各专业间以定期、节点性提资的方式进行“配合”,这种点对点的配合方式存在着数据交换不充分、理解不完整的问题,很难满足许多新项目要求。BIM协同是一种点与中心的信息交流模式,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唯一并且连续的,这种信息沟通模式将散乱的数据和信息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了专业间的数据共享、使信息沟通更加顺畅。经过天津海洋博物馆、国家会展中心等多个实际项目中运用Autodesk Revit的BIM协同设计平台(以下简称Revit协同设计平台)进行实践后,深感做好BIM的协同设计一个好的协同平台与一个科学的可执行性强的工作模式同等重要。本文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对基于Revit协同设计平台实现项目团队和信息工作流程一体化的协同工作模式进行探讨。

二、 Revit中协同工作的两种方式

(一)文件链接方式

链接类似于AutoCAD中通过CAD文件之间的外部参照,使得专业间的数据得到可视化共享(在此模式中我们可以通过Revit中复制/监视、协调查阅的功能来实现不同模型文件间的信息沟通)。 (二)工作集方式

工作共享的工作模式利用工作集的形式对中心文件进行划分,工作组成员在属于自己的工作集中进行设计工作,设计的内容可以及时在本地文件与中心文件间进行同步,成员间可以相互借用属于对方构件图元的权限进行交叉设计,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沟通。

实际应用发现“文件链接”和“工作集”两种方式各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种方式的区别是:“工作共享”允许多人同时编辑一个项目模型,而“模型链接”是独享模型,在链接模型的状态下我们只能对链接到主项目的模型进行复制/监视、协调/查阅的功能而不能对模型进行更改,要实现编辑功能需要对链接模型进行绑定、解组操作,同时也失去了协同的属性。

理论上讲“工作共享”是最理想的协同工作方式,既解决了一个大型模型多人同时分区域建模的问题,又解决了同一模型可被多人同时编辑的问题。而“文件链接”只解决了多人同时分区域建模的问题,无法实现多人同时编辑同一模型。虽然“工作共享”是理想的工作方式,但由于“工作共享”方式在软件实现上比较复杂, Revit软件目前在工作共享的协同方式下大型模型的性能稳定性和速度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而“模型链接”技术成

熟、性能稳定,尤其是对于大型模型在协同工作时,性能表现优异,占用的硬件资源相对于“共享工作”模式小很多。

表1,“工作共享”和“模型链接”两种协同工作方式的比较 项目文件 同步 项目其它成员构件 工作模板文件 性能 稳定性 权限管理 适用于 中心文件 一个中心文件,多个本地文件 双向、同步更新 通过借用后编辑 同一模板 大模型时速度慢,对硬件要求高 目前版本在跨专业协同时不稳定 需要完善的工作机制 专业内部协同,单体内部协同 模型链接 主文件与一个或多个文件链接 单向同步 不可以 可采用不同模板 大模型时速度相对较快 稳定 简单 专业之间协同,各单体之间协同

在了解Revit平台下提供的两种协同方式的特点和区别后,我们可以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项目团队的人员结构、硬件平台的优劣等实际情况灵活的制定合适的协同设计工作机制。

三、 不同协同模式的实例应用

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常常采用 “工作共享”方式和“模型链接”方式,或者将两种方式混合。下面结合实际项目将常见项目中主要采用的几种协同模式图解如下 (一)工作集方式

项目案例:解放南路文体中心项目

这种模式是最理想的协同模式,模型的整体性好、信息不会丢失,通过本地文件与

结构地下部分中心文件的双向同步可以实时的参照其他成员的模型,在

结构标准层部分建模过程中还可以相互借用工作组其他成员的图元权限

解放南路结构专业中心文件进行交互设计,在解放南路文体中心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

结构屋顶部分发现在共享工作模式下容易

发生在工作组其他成员的工作集中编辑图元、借用权限忘记归还、工作结束之后不释放借用权限等问题导致其他成

员无法编辑自己的工作集,出现问题后我们根据项目实际制定了一整套工作集的创建和管理机制并且严格遵守,基本避免了“工作集”模式下的权限问题,同时在项目文件足够大时采用这种单一模型的方式对模型进行集中存储,数据交换的及时性强但对服务器的。

(二)文件链接工作模式:

在确定同一坐标原点后,每个单项工程建立一个模型文件,最后在同一个场地模型或者主体项目模型上链接组装。

项目案例:国家会展中心项目配套公建部分

我们将本项目分为四栋塔楼,每栋塔楼一个项目文件,文件与文件以链接的方式关联。优点是占用硬件资源少,文件移动方便,项目成员进出方便,只需要设置成员的访问服务器权限即可,没有“工作共享”方式下经常发生的权限问题。缺点是由于链接模型不能直接操作,在协同上没有工作共享方式便捷。

我们也可以将一个项目分为更多个分部工程最后在一个模型文件上完成链接组装,这种模式占用的硬件资源更低,性能稳定,基本不会出现任何由于模型链接产生的问题,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将链接的模型更细化,

组合的方式更加灵活,同时也会造成的结果是模型文件散乱,信息沟通不流畅,影响整体项目的设计效率,适合整体硬件资源不高或者对协同需求不大的项目。 (三)两种协同模式的结合:

在项目设计阶段,上述两种协同方式在实际工作后总往往需要结合使用。一般需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类

型、不同规模不同难度、不同人员团队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选择合理的协同设计方式。

(1) 对小型项目:专业内采用工作及的方式基于同一个BIM数据模型协同设计,专业间通过文件连接的方式实现专业间协同设计。

(2) 对大型项目:专业内也可以考虑将一个项目拆分为几个单体,以减少模型量和计算机负担,每个单体内采用工作集进行协同设计,然后几个单体之间通过文件连接实现专业内协同设计;专业间通过多文件实现协同设计。

在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新建办公楼项目中,我们把采用了专业内部使用“工作共享”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编辑,专业间采用互相链接中心文件的的方式协同工作。这样在专业内部达到了实时沟通交互设计的目的,专业之间的信息变更也能很快传递。 结构中心文件

结论:用BIM做协同设计要求比较高,需要的资源

系统中心文件

也较多,所以必须充分考虑自身情况,预见到很多建筑中心文件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严格规定协同工作的具体内容,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既要信息共享,又要信息安全,是协同平台最艰巨的任务,我认为协同平台应具备的最基本功能是信息管理和人员管理,制定一套合适的在技术上可执行度高的协同管理规范也相当重要,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根据项目的大小及复杂程度而定,通常专业内协同采用工作集方式,专业间协同设计通常采用工作集及文件链接形式。

参考文献

(1) 王子若 ,Revit 2013 电气设计宝典,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2) Brad Hardin,BIM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2009

(3)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实用的BIM实施框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4) 赵红红 《信息化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0

(5) 清华大学BIM课题组,互联立方(isBIM)公司BIM课题组,设计企业BIM实施标准指

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6) 清华大学BIM课题组,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d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