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的白人民族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4 14: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东亚的白人民族:吐火罗人

甘肃河西地区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後有所爱阏氏,生少子,而单于欲废冒顿而立少子,乃使冒顿质於月氏。冒顿既质於月氏,而头曼急击月氏。月氏欲杀冒顿,冒顿盗其善马,骑之亡归”。

文中所说的冒顿,后来成为匈奴的一代雄主,曾困高祖于白登山,刘邦通过给阏氏行贿才得以逃脱。此后汉朝不敢与匈奴直接对抗,转而采用和亲政策,忍气吞声,养精蓄锐。到武帝时,反戈一击,激战数十年,虽大破匈奴,但也消耗巨大,西汉从此由盛而衰。冒顿曾作为人质前往月氏,是因为匈奴当年臣服于月氏,可见汉代以前,月氏国力之强盛。

月氏国在地图的哪一个角落?月氏人又是怎样的一个民族?

我再次翻开了《史记》,其《大宛列传》:“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故时彊,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

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馀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月氏国称霸时“控弦者可一二十万”,其国土就在今甘肃的河西走廊。汉初被崛起的匈奴攻灭,其部众远徙中亚,建立了大月氏国,留在甘肃的,号小月氏。武帝坐享“文景之治“的积累,仍不敢轻易对匈奴宣战。除国内积极备战外,还派出张骞西行联络大月氏,以东西夹击。不过月氏人此时已乐不思蜀,他们拒绝重返河西。

月氏西迁后,并非默默无闻。他们东征西讨,于东汉初年建立了著名的贵霜帝国!鼎盛时期,其疆域西起咸海,东至葱岭,南包括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形成连绵中亚和北印度的庞大帝国。国都在今巴基斯坦名城白沙瓦。贵霜帝国与当时的汉、安息、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帝国,直到公元5世纪才灭亡。

在中亚和印度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月氏人,直到汉朝初年还居住在今甘肃的河西走廊,这一史实在很多年前就引起我的注意。我很快得知,河西的月氏人;天山以南的龟兹人、焉耆人;吐鲁番的车师人;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楼兰人,由于人种、语言、风俗相近,被历史学家统称为吐火罗人,他们还被证实为是白色人种:

1980年,中国的考古人员在新疆楼兰发现一具女干尸,被称作“楼兰美女”。经过碳14测定,她生活在公元前3900年左右,死时约45岁,身高1.57米。“发长一尺有余,黄棕色,肤色红褐色,眼大窝深,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翘”,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白种人)特征。2004年,在楼兰小河遗址又出土了一具女干尸,她比1980年的那具保存得更完整,而且只有20多岁,面容清晰可辨,是个名副其实的“楼兰美女”。

2004年发现的“楼兰美女”

从“楼兰美女”的考古发现可以判定,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古楼兰人就是白种人,这同时也吻合了语言学家们的说法(简单介绍一下国际上关于人种划分的惯例:我们通常所说的“白种人”、“黄种人”、“黑人”,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我们在电视里发现,很多欧洲人也是黄皮肤,而一些中国人比公认的“白人”如印度人、北非人要“白”得多。实际上,除了肤色,身高、发色、发型、眼色、头型、面型、鼻型等也是很重要的特征。比如“高鼻、深目”,显然就是白人的特征。在命名上,白种人又被称作高加索人种或欧罗巴人种,黄色人种叫做蒙古利亚人种,黑色人种为尼格罗种人)。

王欣在《吐火罗史研究》中提到:“吐火罗语文献主要发现于中国新疆库车、焉耆、吐鲁番一带,它用古印度婆罗谜字母中亚斜体书写,属原始印欧语系Centum语支的西北语组。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吐火罗语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原始印欧语的一支,这暗示着操吐火罗语的古代库车 (龟兹)、焉耆、吐鲁番 (车师) 的早期居民有可能是最古老的原始印欧人。由于新疆所出佉卢文书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古鄯善王国 (从精绝至楼兰一带) 的土著语言亦为吐火罗语,表明塔里木盆地南缘诸绿洲上的早期居民很可能也是原始印欧人”。

吐火罗文字

属于白种人的吐火罗人是新疆一带的土著民族?还是从其它地方迁徙而来呢?历史学家们认为:他们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离开了欧洲的故乡向东发展,经过黑海和中亚大草原,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塔里木盆地南北部,部分扩展到河西走廊。

除了吐火罗人这一拨的白种人东迁外,相当于中国商代初期的公元前1500年左右,发生了著名的雅利安人大迁徙。此次迁徙主要分两个大方向,向南的一支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达罗毗图人,成为今天印度人的主体;向西南的一支进入伊朗高原,征服了亚述人和埃兰人,成为后来的波斯人。也有一部分向东迁徙,其形成的骨牌效应使得早先到达中国新疆和甘肃的吐火罗人继续向中原靠近。

白种人离古代中国到底有多近?

现在的人们对于在甘肃河西生活了近1000年,直到汉初才离开的月氏人非常陌生。但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还是有很多关于月氏的记载。除《史记》外,先秦的的一些文献也有涉及:《逸周书·王会解》中提到过“禺支”,《穆天子传》卷中提到过“禺知”。《管子·国蓄篇》称“玉起于禺氏”;《管子·轻重甲篇》则有“禺氏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然后八千里之禺氏可得而朝也;??然后八千里之昆仑之虚可得而朝也”。学者们认为,这些名称都是后来大月氏的不同译名。

现在甘肃的很多地名都与月氏人所用吐火罗语有关,如武威,张掖,敦煌等。“张掖”为“昭武”的同名异译,昭武城曾是月氏人的活动中心,后西迁至中亚直到唐代仍以“昭武”为姓。月氏故地“敦煌”、“祁连”均非汉语。敦煌与《山海经》中的“敦薨”为同名异译,可能是“吐火罗”(Tokhar)的音

译,指今祁连山一带。“武威”和“姑臧”也出自吐火罗语;“姑臧”与“高昌”同源。

由于吐火罗人和雅利安人一样有火葬的习俗,所以像“楼兰美女”那样干尸是非常罕见的,考古学者在很少发现吐火罗人的尸骨,只有一些陶制的骨灰罐。但1976年,在甘肃灵台白草坡一座年代为西周时期的墓中,发现了一尊青铜鼓上的人头像,有着明显的白种人特征;1980年,陕西扶风西周宫殿遗址出土的蚌雕人头像,雕像高鼻、狭面、深目,也具有明显的白种人特征,其中一个头顶上还刻有一个“╋”字(“巫”字),这个符号来源于公元前5500年前的西亚哈拉夫文化。殷商遗址中也出土了一些明显有高鼻深目特征的头骨,他们可能是被商朝俘获的吐火罗战俘,用来陪葬。

国内学者林梅村等人认为,不仅是河西走廊,整个宁夏、内蒙河套以及陕西的北部在汉朝以前都是吐火罗人的活动区域。种种史料和语言学研究表明,西戎中的犬戎、义渠等都是吐火罗部落。甲骨文中的“马方”、“龙方”、“卢方”等部落名,也与吐火罗人有关。马方为义渠,龙方为焉耆的龙部落,卢方与卢水胡有关。西周时期,最强大的吐火罗部落是犬戎,也被称作昆夷、混夷、浑邪。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之下。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匈奴崛起,征服大月氏,在河西设“浑邪王”和“休屠王”,其中浑邪(昆邪)即为月氏属下的犬戎部落。林梅村认为“义渠”是吐火罗语“马”的音译,因此义渠很可能也是吐火罗部落。义渠曾与秦国恶战,直到战国末年才灭亡。余部多向北进入匈奴,今陕西的宜川原名义川,是义渠故地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dm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