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读写一体化”可行性的探究

更新时间:2024-01-22 16: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一体化”可行性的探究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少小当勤学,文章可立身”之类的训诫,便足以表明语文的重要性。传统语文教学重视阅读,总把阅读视为作文基础训练的内容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学习应该“以阅读为本位”,而北京景山学校作文研究中心提出:读是为了写,读是手段,写才是目的,归根到底要落实在写上。其实读离不开写,写离不开读,读写共生于一体。我们更应当从“读写一体化”的高度把“读写结合”向纵深推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读与写的相互关系,能否提升到“读写一体化”,我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审视教材编写者的编排体系中的“读写一体化”

现行的语文课本,一个单元的多篇课文,既有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有单元的习作教学目标和要求,而且两者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特点。这种编写思路,构建的正是一个“读中又写,写中有读,读写互补”的“读写一体化”。显然,要用好这种语文教材,强化教师读写一体、相得益彰的意识无疑十分重要,因为它把语文教学直接契合以读写同源于学生“生命交流之必需”这一客观规律。

二、关于读写的对应关系

把阅读与写作视为同源于生命交流活动这一根本,我们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固有的对应关系。从生命的角度看,阅读是“纳”,写作是“吐”,一吐一纳即如生命的呼吸。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读的课文其实就是别人写的文章,而自己写的作文总少不了要让自己和别人读得明白,读与写之间这种本质的对应关系,为构建读写共同体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条件。没有阅读的理解和吸收,表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无疑是阅读吸收在“读写一体化”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有说、写的表达活动的需求,才会极大的激励听、读的行为,促进了听、读的吸收机能。这同样是写作表达在“读写一体化”中所体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这种读、写的有机结合,才是读写成为一个关系密切的共同体,而两者的对应可以深入到每一个细小的读写环节。

如果我们能确立“读写一体化”的意识,充分发挥其渗透于教学全过程中的对应关系,实施读写的深层结合,真正达到读中又写,写中有读,读写一体,无疑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dg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