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期末复习

更新时间:2023-10-01 16: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工程力学》(1)期末复习提要(共12页)

第一章 绪论

(一)基本内容及要求

1.结构与构件

(1)理解结构的概念;

(2)了解结构按其几何特征的三种分类。 2.刚体、变形体及其基本假设 (1)了解建筑力学中物体的概念;

(2)掌握在建筑力学中将物体抽象化为两种计算模型,以及刚体、理想变形固体的概

念及其主要区别。

(3)掌握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概念。 3.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1)掌握轴向变形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四种基本变形的变形特点。 4.建筑力学的任务和内容

(1)了解建筑力学的任务、目的,结构正常工作必须满足的要求; (2)掌握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 (3)了解建筑力学的内容。 5.荷载的分类

(1)掌握荷载的概念;

(2)了解按荷载作用范围的分类及分布荷载、集中荷载的概念; (3)了解按荷载作用时间的分类及恒荷载、活荷载的概念;

(4)了解按荷载作用性质的分类及静荷载、动荷载的概念及动荷载作用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结构计算简图、物体受力分析

(一)基本内容及要求

1.约束与约束反力

(1)了解自由体、非自由体的概念;

(2)掌握约束的概念、功能,约束反力的概念,以及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它所限制

的位移方向相反的概念;

(3)了解柔索的约束功能,柔索约束反力的方向;

(4)了解光滑面的约束功能,光滑面的约束反力的作用点及作用方向; (5)掌握光滑圆柱铰链约束的构成、简化图形、约束功能及约束反力;

(6)掌握固定铰支座的概念、构成、简化图形、约束功能、约束反力及约束反力的指

向;

(7)掌握链杆(二力杆)的概念、约束反力的作用点及其作用线,能够应用二力杆的

概念分析结构的受力;

(8)掌握固定端约束的概念、简化图形、约束功能及约束反力; (9)掌握定向支座简化图形、约束功能及约束反力。 2.结构计算简图

(1)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特点;

(2)掌握结构计算简图中铰结点、刚结点、组合结点在杆件受荷载作用产生变形时的

特点;

1

《工程力学》(1)期末复习提要(共12页)

(3)了解工程中常见的平面杆系结构的分类,梁、拱、刚架、桁架及组合结构的构成、

特点及计算简图。 3,物体受力分析

(1)了解物体系统的概念;

(2)熟练掌握物体受力分析的两个步骤:取分离体,画受力图;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 (3)掌握在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二)学习要点

1.典型约束的确定(P6)

约束性质——(位移)约束的数目及方向 约束反力——对应的约束反力及方向

(1)一个位移约束:链杆、柔索*、光滑面*—— 一个约束反力 (2)二个位移约束:铰(链)、铰支座 —— 二个约束反力

(3)三个位移约束:刚结、固定支座 —— 二个约束反力、一个约束反力偶 (4)一个位移一个转动约束:定向支座:—— 一个约束反力、一个约束反力偶 *除柔索与光滑面约束可确定约束方向外,其余只确定约束力作用线,方向可假设。 2.受力图(P12)

取分离体——把研究的物体(体系)分离出来,即撤除与周围(地、物体)的联系。 画受力图——画出分离体(物体、体系)所受全部力,包括荷载与对应的约束力。 (1)受力图上只画外力,不画内力;

(2)内力、外力因分离体不同而相互转化; (3)内力与外力、作同力与反作同力的概念。

参考题目: [例] 2-1、2

[习题] 2-1(b)、(d)* *录像中作为例题讲解。

第三章 力系简化的基础知识

(一)基本内容及要求

1.了解力系、合力的概念;

2.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1)了解平面汇交力系的概念;

(2)熟练掌握二汇交力系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能够利用公式求解

合力的大小及方向;

(3)熟练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力多边形法; (4)了解力在轴上的投影,掌握合力投影定理;

(5)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能够应用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来计算合力

的大小,确定合力的方向;

(6)熟练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能够熟练地应用平衡方程解题; (7)掌握力对点的矩的定义、单位、正负规定,能够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8)掌握力偶的定义,以及力偶的第一个性质;

(9)掌握力偶矩的定义、单位,力偶的第二个性质、以及由力偶的等效定理引出的两

个推论;

(10)熟练掌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方法与平衡条件,能够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

2

《工程力学》(1)期末复习提要(共12页)

(11)熟练掌握力的平移定理。

(二)学习要点

1.力在坐标轴的投影

(1)力系与力系的合力(P19)

(2)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多边形法则(P19)

——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效的概念

2.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1)力的投影,(P20) (2)合力投影定理(P21) (3)汇交力系合成(3-5),(P22) (4)平衡条件(3-6),(3-7)(P22)

3.力矩与力偶

(1)力对点之矩(3-8),(3-9)(P25) (2)力偶定义(P26) 力偶性质—(不等效一个力,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3)力偶与力是力学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4)力偶矩(三个因素:力大小、力偶臂大小、转向) 力偶性质二(力偶的转动效果由力偶矩确定,与矩心无关)

——力矩与力偶矩的区别: 力对点之矩一般与矩心位置有关,对不同的矩心转动效果不同; 力偶与矩心位置无关,对不同点的转动效果相同。 4.力对点之矩的计算(同3.(1))(P25) m0(F)??Fh=±FLSinα (3-8)

其中:L—力作用点与矩心O的距离,α—L与F的夹角

m0(F)=2·SΔOAB (3-9) 5.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P28)

(1)合力偶矩 M??mi(3-11) (2)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mi?0(3-12) 6.力的等效平移(P30) 平移定理:力可以等效平移

必须附加力偶 m??Fd

推论:力可以沿作用线任意平移

参考题目: [例] 3-2、4、5

[习题] 3-9(c)、(f)、3-11

第四章 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方程

(一)基本内容及要求

1.了解平面任意力系的概念;

2.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主矢和主矩

3

《工程力学》(1)期末复习提要(共12页)

(1)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概念,能够将平面任意力系向任一点简化为主

矢和主矩;

(2)明确简化后的主矢和主矩与原力系和原力偶系的关系。 3.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的讨论

(1)了解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主矢、主矩均不为零;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主

矢与主矩均为零四种情况的讨论结果;

(2)掌握合力矩定理,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条件。 4.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平衡方程

(1)熟练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

(2)能够灵活应用一矩式、二矩式、三矩式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 5.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1)掌握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2)能够利用平面平行力系的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求解两个未知量。 6.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1)熟练掌握求解物体系的平衡问题及有关注意事项;

(2)积极总结,能够针对具体问题选择有效、简便的解题途径。 7.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1)了解静滑动摩擦力的概念、静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了解最大静滑动摩擦力、静滑动摩擦系数的概念,掌握静滑动摩擦定律; (3)了解动滑动摩擦力、动滑动摩擦系数的概念,掌握动滑动摩擦定律; (4)了解摩擦角和自锁现象;

(5)掌握求解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的要点。

静力学部分宜对约束、约束反力等内容的直观认识,进而掌握受力分析;平衡方程的应用是本部分的重点与难点,应通过作一定数量的习题加以巩固。 (二)学习要点

1.平面任意(一般)力系的简化原理(P35) ——应用平移定理。

任意力系→等效平移为汇交力系和力偶系

任意力系简化→转化为汇交力系和力偶系的简化 2.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法(P36) (1)主矢与主矩(P36) (2)解析方法

(3)简化结果 等效-力-力偶。(P37) 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主矩与简化中心位置有关

3.主矢与主矩——简化结果讨论(P38) (1) 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 一个合力; (2) 主矢不为零,主矩不为零—— 一个合力、一个合力偶; (3) 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 一个合力偶; (4) 主矢为零,主矩为零——平衡力系。 4.求解物体的平衡问题(P39)

(1)平衡力系与力系平衡的条件(必要与充分) (2)平衡方程(解析表达式)(4-9) 二矩式(4-10)(附加条件)

4

《工程力学》(1)期末复习提要(共12页)

三矩式(4-11)(附加条件)

5.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P45) (1)平衡状态

整体与局部(物体系与物体)平衡 独立的平衡方程数=未知力数

(2)求解平衡问题:

a.内力与外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分离体与受力图; c.适当的平衡方程。 6.摩擦问题(P49)

(1)静滑动摩擦定律(库仑定律); (2)全约束反力与摩擦角; (3)自锁现象的概念; (4)有摩擦的平衡

a.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趋势相反;

b.法向反力——摩擦定律;

c.解是有范围的。 参考题目:

[例] 4-1、2、3、7、*9

[习题] 4-2,4(b),6(b)、12、15、*17

第五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一)基本内容及要求

1. 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

(1)掌握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的概念、特点; (2)了解瞬变体系的概念,以及几何组成分析的意义。 2.平面体系的自由度、联系的概念 (1)掌握刚片、自由度、联系的概念; (2)掌握体系自由度的计算公式。 3.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1)熟练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三个组成规则及其应用;

(2)能够利用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进行几何组成方向,并使方向过程简单化。 4.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

(1)掌握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几何特征; (2)了解常见的结构形式。 (二)学习要点 1.几何组成规则

铰结三角形规则(二刚片、三刚片、二元体) .刚片(直杆、曲折杆、几何不变体系等)

.联系(约束)

(1) 联系: 链杆(曲、折杆等效)、铰、(刚结点); (2) 虚铰(瞬铰):二链杆等效一个铰;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ct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