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中作文序列训练

更新时间:2023-09-03 03:01: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岛九中高考作文序列训练讲义

高考大纲写作要求: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

②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第一部分 吹尽黄沙始见金

—— 审题符合题意,立意符合文体

【考点透析】

所谓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具体地说,作文的审题,就是要求考生能对作文试题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全面的审读,准确的理解,不偏不漏按要求作文。审题中不经意的任何一处疏漏或偏误,都会造成偏离题意甚而背离题意。

高考作文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情景材料;(2)标题或话题;(3)要求和注意事项。 由于命题形式的不同,文题中有时可能不出现情景材料,或不直接出示标题或话题,但一般都会在试题中说明写作要求。

根据考纲,基础等级的一至二条要求是:⑴符合题意;⑵符合文体要求。“符合题意”主要是指考生确立的文章中心、选取的材料、切入的角度都要符合题意要求。“符合文体要求”就是指考生写作的文章体裁必须在题目指定的文体之内。即使是话题作文自选文体,考生的行文也必须符合自己所选文体的行文要求,切记不能写成四不像。“符合题意”与“符合文体要求”实际上属于审题的范畴。

【训练重点】训练学生审题和分析题意的能力,选择适当的立意角度。

【方法导引】

一、考题评点

近几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题型特点如下:

1998年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材料作文

1999年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话题作文

2000年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

2001年 《诚信》话题作文

2002年 《心灵的选择》话题作文

2003年 《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认知》话题作文

2004年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Ⅰ卷)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Ⅱ卷)

《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Ⅲ卷)

《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Ⅳ卷) 以上四套全国卷皆属话题作文。

2005年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Ⅰ卷)

《位置与价值》(Ⅱ卷)

《铭记与忘记》(Ⅲ卷) 以上几套全国卷也属话题作文

2006年 阅读下面这首诗《星 星》,根据要求作文,属材料作文,但比较开放。

综观近九年的全国卷,高考作文基本是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命题,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题引、话题、要求四部分组成。材料或提示语(话引)用来引出话题,话题提供写作范围,话框是对内容、文体、字数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

二、失误类型分析

高考作文审题失误的主要表现:

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看题目要求中的一两个词,而不顾及其他。如2000年高考题,有不少同学只抓住了“丰富多彩”这一个词,认为只要是一个问题有多种不同认识都可以写,结果造成离题,导致严重失分。2002年高考题,有很多同学只关注“选择”一词,而忽视了重要的限制词语“心灵”,没有写出选择面前思想或情感的矛盾、斗争或触动,也属于严重的跑题。

2.误解话题中的概念。如2001年的“诚信”被拆成“诚实”“诚恳”“真诚与信任”“真诚与自信”等;2003年“感情亲疏”指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亲密程度,理解为“感情冲动”、“感情波动”、“感情交流”都是错误的;“对事物的认识”即对客观事物作出认识判断,理解为“决定”、“事实”、“认同”也是错误的。

3.忽视二者的关系,只谈一方面。如2003年高考题要扣紧“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之间的关系来行文,可以有所侧重,但只写“感情亲疏”,或者只写“对事物的认知”,评卷中都被视为偏离。2004年高考题(Ⅱ卷),不论如何立意,表述不能太绝对,而要力求客观、周密,就是说,对于“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因为强调前者就全盘否定后者,也不能因为强调后者就全盘否定前者。

4.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不分。近几年的话题作文中,有一部分考生或从话题材料中任意提炼一个观点作文,或仅仅将话题材料作些扩展、改写,或无视话题的范围布局谋篇。这些重材料,而轻话题的做法是审题的严重偏差。例如2006年山东高考回归材料作文。虽然还是富有文化个性的寓意作文,但和05年的寓言故事比起来,06年的诗歌更难理解和把握。2005年的“双赢的智慧”是一篇标准的话题作文,把中国人传统的处世哲理置于现代生活场景之中,规范明确可操作性强。而2006年的诗歌语言含蓄,意义蕴藉,感情强烈,且没有明确的引导语来表明命题者的意图,加上考生平时疏忽审题的训练,考场中出现了大量的离题、偏题作文,以致一个全省范围都没出现太多的满分作文,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也正如命题者所说的那样“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本篇作文的难点就在于正确的认知材料,分析诗歌的寓意。那这首诗的“星星”的意象是人们所向往的,具有广泛的象征性和暗示性,主要告诉人们现实是很复杂的,也有黑暗的东西,要擦亮眼睛,千万别为情绪和物象所迷惑!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和感悟的方面比较多,比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距离与认知的关系,盲目的向往和崇拜,等等。

三、高考链接

1、2004年高考高考上海卷作文题

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1000字左右。(3)不要写成诗歌。

【剖析提示】

忙”这个话题,更重思辩,也更具广度和深度。具体而言,试题的审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身处今日之中国,特别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上海,“忙”可谓道出了社会生活的特点。讲究快节奏、高效率的人们,个个都在忙。具体到考生本人,日日夜夜忙于学习、复习,答卷时又忙在考场,其中的甘苦感悟,有一肚子的话可以倾吐。扩展至一个国家日理万机的领导人,市场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家,学术研究中的专家教授,以至于战士、民警、工人、农民,都身处“忙”中。作文的立足点可高可低,视角可大可小。

二是要善于立意。对于“忙”,可褒也可贬,写成文章后更有立意高下之分。考生可以谈“忙是城市的主旋律”,飞速发展的上海已成为各种各样的人忙碌的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而目标就是在奔忙中实现的。就拿高考第一天来说,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普通人在辛勤忙碌着 考生也可以反过来,展开“忙,匆匆之下要静思”或“忙的价值”之类的思考。对于生活在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学生而言,“忙”似乎能用来形容身边每个人的生活状态,人们形影匆匆,疲于奔波,可以从中挖掘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拷问一下“忙”的价值——在人们忙碌的身影中,挂在他们脸上的似乎永远是疲惫、无奈与失落,“忙”难道真的是他们所追求的吗?因为“忙”,家庭的纽带作用削弱了,亲情冷淡了,健康质量在下降,“过劳死”时有发生 可以指陈现实中的种种不足,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当然,还可以倡导辩证地看待“忙”,阐述“忙,先得把目标明确”,不要忙得没头绪,而要为了明确的目标去奋斗;或者谈“忙”也要适度,不能忙过了头,使自己为“忙”所累,被“忙”异化。

三是这个话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它启示高中生多思考,多实践,多多留意各种社会现象。 四是要抒发真情实感。在构思文章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可借此题表达自己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思考和看法。其次可以借助文章一抒自己心中郁积的块垒,切忌无病呻吟。

请忙一些吧

例文:

请忙一些吧

上海考生

《红楼梦》中,探春起了雅兴要创诗社,于是大伙都寻思着要各起个别号,而宝钗给宝玉琢磨出这么个号来——“富贵闲人”。

不错,做个富贵闲人是很快乐的,可是如果没有凤姐在那头操持家务,忙得七荤八素的,贾家岂不是要破败得更快?到那时,宝玉不忙着去做一个“禄蠹”便是万幸了,哪儿还闲得了? 可见,忙是闲的前提,正如生产是消费的前提。

假如你想过上悠闲的生活,就必须先忙才行!

在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你要忙。

农民应当忙着种田,生产粮食;军人应当忙着战斗,打击敌人;文人应当忙着以笔为枪,扫灭文坛上的反动势力。近来很有些人,贬抑起鲁迅来,而提倡林语堂、周作人的闲适幽默,我大以为不可。当是时也,日军大兵南下,国军一溃千里,正是民族存亡之时而志士为国效力之秋也。林、周等人不知为国事而忙,反倒以闲自居,实为可耻。须知你今日不忙,他时沦为亡国奴,又如何闲适得起来?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鲁迅把别人用来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废寝忘食地忙着写文章。

是的,我们有今日的生活,完全是当年像鲁迅这样的志士仁人忙出来的。如果那时都是些林、周之类的闲人,则后果必然难以想像。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天下太平了,是否可以不那么忙了?我不同意。欧阳修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如果有了面前这一点成绩我们便松懈了,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那最后要忙就来不及了。

但我想补充一点:忙是生活的手段,而非生活的目的。忙不可过分,忙不代表放弃一切闲暇。在某些大城市——如日本东京,人们没日没夜地干,据统计,每人每天平均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包括下班后),是否就说明其生活水平就一定能提高呢?恐怕未必。在那儿,忧郁症、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很高,所以,忙也必须适度。

请忙一些吧!做个“富贵闲人”是快活的,可若一个个都是闲人,没人来忙着工作,怎么行呢?总之,危难之时,一定要忙;太平岁月,也断不可懈怠、放松。在不过度的情况下,还是该多忙一些,不是吗?

简评

本文以宝钗给宝玉所起的 富贵闲人 作为引子,由凤姐的忙,引出本文的主旨,可谓起笔不凡;加上论证中引述鲁迅、林语堂、周作人等材料,反映出作者知识面之广。

文章思路清晰。先用比较的方法,阐述民族危亡时,仁人志士要忙;接着深入一层,提出 天下太平了是否要忙 的问题。作者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能注意观点的辩证性。在强调 要忙 的一面后,又给出 要忙得适度 的告诫。而文末的小结,完整了结构,展示出作者行文技巧的成熟。

文章在引用林、周的材料上略有小疵,虽瑕不掩瑜,但积累材料、运用材料的准确性还是应注意的。

2、2004年北京高考作文

以 包容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剖析提示】

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是一道开放性很强的命题作文,它与话题作文的惟一区别,仅仅在于试题已规定了作文题目。对于高中毕业生而言,“包容”这样的题目应该有很多内容可写,很多角度可选。比如,“要容得别人有小过”“要体谅别人,不要斤斤计较”“切莫小肚鸡肠”“求大同存小异”“包容才有多样性”等,都是不错的立意。

具体构思时,考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入手,搜寻记忆中的社会现象和阅读所得的事例,然后选择某一角度切入话题,剖析包容的好处,并进一步指出能做到包容是一个人有道德、有修养的表现。当然,也可以作正反论述:如果面对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就耿耿于怀,睚眦必报,甚至剑拔弩张,后果将会如何呢?作文中可以引用的名句,至少有“有容乃大”“与人为善”“君子和而不同”“冤家宜解不宜结”“化干戈为玉帛”,等等。当然,也可以写有关“包容”的记叙文,这样的文章,就要选取一些在常人看来出乎意料的事件,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突出所记人物的优秀品德,使人读后产生“心向往之”的印象。

“包容”这一文题水平定位既不过高,也不幼稚,考生除了从个人修养的层面进行诠释外,本题还可以从文化、流派、风格、族群甚至国家等角度构思入题。比如,可以充分运用引证法、例证法,深入论述只有具备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与博大的文化胸襟,只有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并包的积极态度,才能激活我们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又如,考生可以联系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一事件,呼吁“北京要张开双臂,兼收并蓄”。

例文: 宽容是阳光

北京考生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到了很多相关的话。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优雅的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永远是天朗气清。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

现代的戴尔 卡内基不主张以牙还牙,他说:“要真正憎恶别人的简单方法只有一个,即发挥对方的长处。”憎恶对方,恨不得食肉寝皮敲骨吸髓,结果只能使自己焦头烂额,心力尽瘁。卡

内基说的“憎恶”是另一种形式的“宽容”,憎恶别人不是咬牙切齿饕餮对手,而是吸取对方的长处化为自己强身壮体的钙质。

狼再怎么扮演“慈祥的外婆”,发“从此吃素”的毒誓,也难改吃羊的本性,但如果捕杀净尽,羊群反而容易产生瘟疫;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关进栅栏,凶猛的老虎也会退化成病猫。把对手看做朋友,这是更高境界的宽容。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你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不是简单的宽容,这宽容如硎,磨砺着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锋芒。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有义务捍卫您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它包含了宽容的民主性内核。良言一句三冬暖,宽容是冬天皑皑雪山上的暖阳;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有了宽容之心,炎炎酷暑里就把它当作降温的空调吧。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

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坚固的事业之基。

你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因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让对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缝里长出的草最能经受风雨。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曼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只会增加你的爆发力。睚眦必报,只能说明你无法虚怀若谷;言语刻薄,是一把双刃剑,最终也割伤自己;以牙还牙,也只能说明你的“牙齿”很快要脱落了;血脉贲张,最容易引发“高血压病”。“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安德鲁 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

简评

引用了这么多和 包容 相关的名言,讲述了这么多和 包容 相关的故事,却并不让人感到罗嗦堆砌,确实相当难得。这是因为:一、文中康德、卡内基、林肯、潘家铮四个人的话是层层深入的:康德的观点是从自我出发的,戴尔 卡内基虽然也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但毕竟讲到了 发挥对方的长处 ,林肯决心把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潘家铮则干脆说反对自己的人常常会对我们有难以想象的促进。二、后半部分的层次也很有逻辑;从自然到人类,从朋友到众人,末尾是人与自然的融合,结构严密,天衣无缝。

四、难点突破

作文题目:

花儿之所以美丽,不仅仅在于绚烂的色彩,更在于其中蕴含着耀眼的生命光辉;有的人之所

以引人注目,不仅在于外貌的漂亮华贵,还在于那种发自于心灵深处的自信。自信之于人生,就像是生机之于花朵,是一种灵魂的力量。

请以“发现自我”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1、如写议论文,可以从自信与成功的关系出发,首先提出论点“自信是成功的先诀”,并且进行诠释,然后用事实和道理论据对自信进行论证,分析其与骄傲和谦虚的关系,辨证论证自信并不是成功的惟一要素,再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全面缜密地加以说明。最后得出结论,重申论点。

2、如写记叙文,可以从自信的来源角度出发,选择真实、生动的故事,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喜怒忧乐告诉读者,一个人的成功必须要有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如果一个人接二连三受挫折又如何找回自信,或者保持自信?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自然流露出自信有时还应该借助外力的作用,使内因起作用。

【佳作示例】

放飞心中的歌

物换星移,十几载转眼而过。从何时起,我们开始抱着厚厚的书本穿梭于拥挤的人群中?从何时起,我们不愿再依偎在父母的怀中,甚至拒绝他们的哪怕小小的帮助?从何时起,我们学会了保持伙伴间的距离,友谊的桥梁怎么也架不起?从何时起,天真烂漫的笑容从我们的脸上偷偷溜走,继之而来的是茫然和忧郁?

是对光明前途的追求和对高档次物质生活的渴望,是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和对同伴们嘲笑的畏惧,是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企盼和害怕被伤害的小心,是这披上了“成长”标记的一切一切,使得我们的心灵充满了欲望和恐惧,似乎再也容不下一丁点儿其他的东西。

为什么不试着放慢一下生活的脚步,抛开那些莫名的烦恼,给自己的心灵留一点儿空间,装一些轻松愉快的东西?

走进那被搁置一旁的书柜,拉开几乎要被锈住的门儿,挑出最喜爱的一本小说,然后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细细品味。可以去领略十字军骑士英姿勃发的风彩;可以去参加一场简 奥斯汀精心安排的舞会;可以站在凯旋门下感慨人性的善恶,痛斥纳粹的罪行;可以随着林道静、卢嘉川走到游行的队伍中,感受青春的慷慨激昂与无尽活力,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义不容辞与雄心壮志;可以……

打开那落满尘土的画夹,翻找出抽屉深处的画笔和颜料,坐在青山绿水野花间,画一画大自然神奇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坐在客厅的凳子上,画一画父母那熟悉的容颜,那悄悄爬上眼角的皱纹,那永不改变的和蔼的笑脸……

抽出录音机里的英文磁带,换一盘流行歌曲,唱唱少年的心事与烦恼;换一盘理查德 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倾听他指缝间流出的美妙的声音;甚至换一盘邓丽君的专辑,感受一下七十年代的清纯与浪漫……

有时,当我们的心被填塞得满满的,而让我们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们需要甩掉一些东西,在心中腾出一点空间,给亲情,给友情,给快乐,给思索。我们需要一点点空间,来放飞心中的歌!

【简评】

文章开头用一组排比句说明当今的中学生 发现自我 :尤其是国家级重点中学的学生因为拼命追求文化课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及近于世俗后所产生的 茫然和忧郁 ,接着用散文的笔调,借作者的慧眼捕捉到的一幅幅生活中的画面, 认识自我 : 我们的心灵充满了欲望和恐惧 ,只有 放慢一下生活的脚步,抛开那些莫名的烦恼,给自己的心灵留一点儿空间,装一些轻松愉快的东西 ,才能 感受青春的慷慨激昂与无尽活力,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义不容

辞与雄心壮志 。

【方法归纳】

在话题作文的审题中,考生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写。话题不是标题,选材的范围更宽泛。考生审题时,千万不要自我封闭,应贴近自己的生活,选择与话题有关的内容来写,不可以强逼自己写自己不熟知的内容。

2.从小口子切入。切入的角度不同,文章的中心也各不相同。考场作文45分钟800字,不可能宏篇大论。只有选择从小口子切入,才能把问题说深说透,才能演绎出一篇考场佳作。如《放飞心中的歌》的小作者从自信的来源角度切入,尝试着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喜怒忧乐告诉读者,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

3.不要否定话题。否定话题是话题作文审题之大忌。几年的考场作文不乏“抬杠”作文。你说诚信不可抛,我偏说“权谋”不可少,用个别的、极端的情况,否定话题的意义,严格地说这是滥用逆向思维。

4.话题作文审题三忌:一忌无视话题,另起炉灶;二忌游离话题,喧宾夺主;三忌主旨不明,云山雾罩。

[学以致用]

从以下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训练题一:阅读下面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生活中,另我们感动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等。

注意: 1. 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提示]

人的情感、情绪总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并才受到偶发事件的牵动和制约。感动之于人即是如此。明白这一点,我们以“感动”为话题写作文,就要首先调动生活积累,回忆起曾经让我们感动的人或事,情或景,并选取其中内蕴丰富,值得反复咀嚼、玩味的材料组织到文章里来。写这样的话题作文,当然可以抒情,可以议论,但是组织上述材料作为文章的主体框架却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但不能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还会使读者望而生厌、敬而远之。这是写这类话题作文务必引起注意的地方。

从内容上说,既可写伟人壮举,也可写凡人小事,也可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有一点,这绝对是令你感动,也能令读者感动的事情。

说到让人感动的事,决不是让你去瞎虚构,胡编乱造。想起1999年高考“坚韧——我所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题,有很多考生写什么自己的父母死去,写什么自己遭到车祸等等。以此来说明自己是如如何何的坚韧、坚强。所写事情令人感动吗?能够赚得阅卷老师的一把同情泪水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写这类文章,一定要采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动的事,用朴实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现即可。

自然,上述材料在一篇文章里如何安排、如何使用,完全可以因文而异。以记叙为主,将上述材料写成文章的主体部分,然后引发必要的抒情或议论,是一种写法;依据行文需要,将上述

材料加以梳理,穿插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写成“形散神凝”的散文,也是一种写法;甚至只有叙事,没有抒情或议论,将感情融入叙事当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去把玩,也未尝不可。文无定法,只要文章内容能够围绕话题,阐发“感动”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应该说,就都合乎题意要求。

[佳作示范] 感动

山西 赵琦

翻书的时候,一片银杏叶悄然滑落。

我弯腰,拾起,惊觉这是初中毕业时同桌送给我的,背面上写着“珍重,朋友!”不记得当时是否有种想哭的冲动,只是现在,枯黄的叶片上早已是滴滴泪痕。想起,这世上还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忘了感动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还是我的心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充斥得没有了空间?

曾有朋友写给我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两个字——感动。”的确,我们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们不再用心收藏起身边的一丝一毫感动,只有当我们错过它,再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失去了很多。

总有人抱怨这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可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读书累了,父母为我们削个苹果,是感动;口渴了,朋友帮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动;沮丧时,得到一句宽慰的话,是感动;高兴时,有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是感动;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树叶,也是感动……

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动着!或许,有时正是由于它们的平凡才让我们视而不见。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他生活在爱之中。”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让庸碌蒙住我们的眼睛而无法感受感动的滋味呢?

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感情的人说出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

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当这个世上已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那它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冰封的天地。冷酷,亦无情。 朋友,请把心从泥淖中拔出来吧!请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这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感动吧!

[点评] 这是一篇人生感悟之文。文章从细腻处落笔:毕业时同桌送“我”的一片银杏叶书签而今已经变得枯黄,拾起它,让“我”感动。于是,作者由此引发出一通感慨:我们常常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所纠缠,却似乎已经冷落了感动,变得冷漠、麻木起来。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章列举令我们感动的诸多事例之后,笔锋一转,提出“感动是什么”的设问,并在文章结尾处用一组排比句从正面做了回答。统观全文,脉络清晰,衔接紧凑,语言畅达,内蕴深厚。

训练题二:阅读下面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如果有一种 时空转移心灵交流 器,能把你想说的话传递给古今中外任何一位名人,那么,你将选择哪一位名人向他倾吐心声呢?

请以“与名人对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话题中的“名人”可以是某位历史人物,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某个艺术形象。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提示]

这个话题重点考查习作者的想象力和认识水平,它鼓励考生扩大课外阅读,积极展开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大胆发挥想象)。事实上,这类“与名人对话”的典范之作并不少见。如杂文名篇《谏屈原书》,开篇即对屈原“为了区区楚王,而轻掷千钧之躯”的举动提出异议,接着向屈原献上“三策”——“弃官从文”“半官半谑”“为官则油”,也就是要屈原同流合污、丧失人格以谋求一己之私,甚至弄虚作假、误国害民。这当然是借古讽今,深刻批判了当前社会上某些不正之风。其妙处在于文章主题是通过写信规劝古人的方式揭示的,独具机智幽默之美。又如中学生优秀习作《冷月祭诗魂》,由“赠苏东坡”“致李商隐”“赠李白”三部分组成,形式新颖别致,而且巧妙化用古诗词名句入文,文笔优美,挥洒自如。

写好本文的关键是选择与谁对话。内容上既可以从大处落笔,也可以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商榷;体裁上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写成书信、采访记、童话、小剧本等。

训练题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 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 雕塑家回答道: 其实,这座塑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以“雕塑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体裁不限。

[提示] 什么是雕塑?大艺术家罗丹说:删去一切多余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留下过“冗繁削尽留清瘦”的千古名句。如何雕塑自我呢?正像雕塑“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才能凸显一座完美的雕像一样,善于审视、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然后无情地删去,你才能重塑一个完美的自我。

行文上,一方面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暴露自身的不足有感而发,缘事说理,揭示大胆改过、勇于解剖自己对于雕塑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童话、寓言的文体,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口吻,对“雕塑自我”的内容进行“全新包装”,使思想性、趣味性较好地融为一体。

第二部分 心动神怡一瞥间

—— 文如其人,标题则如人的双眸

【考点透析】

高考作文,由于阅卷时间的限制,对于题目的要求就更高。甚至可以说,题好文一半。题目是文章的衣裳,破旧的衣裳令人望而生厌,漂亮的服装则会刻骨铭心。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当然,在考场中拟一个好题目并不容易,它是知识与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也并非不能改进,只要熟悉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就能在考场中写出大放异彩的文章来,使人“心动神怡一瞥间”。

【训练重点】训练学生的拟题能力

【方法导引】

一、学生审读下列作文题目归纳其特点。

1、《打假与假打》、《秋天里的春天》、《向钱看与向前看》、《减负:让我欢喜让我忧》、《给心灵松绑》、《保鲜诚信》、《没有异想,哪来天开?》

2、《送去主义》、《校园写真》、《贫困的反作用力》、《催化人生》、《生活中的欧姆定律》、《真空下的加速度》、《拍卖诚信》

3、《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阿Q新传》、《阿Q学做诗》、《李白的泪水》、《感时花溅泪》、《不畏浮云遮望眼》、《痛并快乐着》、《失落的祝英台》、《一花一世界》、《科技与人文齐飞》、《一千零二夜》、《淡妆浓抹总相宜》

4、《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到班门弄斧》、《有志者未必事竟成》、《虽贫,岂困?》、《前不见古人,后岂无来者?》、《享受挫折》、《孔融让梨:是耶?非耶?》、《忙人闲事》、《眼见一定为实吗?》《要敢于走麦城》、《痛苦也是一笔精神财富》

5、《倾听自己的心跳》、《妈妈,再爱我一次》、《谁丢了玉坠?》、《生命如涛》、《攀登路上的烛光》、《六盏红灯不能照亮前程》、《阳光很活泼》、《诚信出走》等等。

6、《痛并快乐着》、《潇洒走一回》、《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诚信:我的眼里只有你》、《从零开始:想说爱你不容易》、《谁不说俺家乡好》、《幸福着你的幸福》、《问世间情为何物?》

7、《成功=志+力+物》、《多解的题:规矩=?》、《联想1+1》、《记忆≠智慧》、《移植记忆≠获取能力》

8、《一毛钱与诚信》、《春夏秋冬》、《图形·生活·思维》、《借鉴历史 开创未来》、《你的岁月,我的记忆》、《我的祈愿,我的爱》

二、方法归纳:

1、巧用词语。拟题时可以充分的利用、挖掘生活语言,利用相似词语的颠倒、谐音、形近等特点产生的独特魅力使标题靓丽起来。

2、妙用术语。拟题时巧用人们熟悉的行业术语,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术语本身就有一定的含义,能使阅卷人更容易掌握你的用意所在。

3、借名拟题。拟题时应巧用名人、名言、名物、名事,并巧妙加以翻新,既给人亲切之感,又能增强感染力。

4、反向拟题。运用求异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做反向思考构成 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

5、妙用修辞。修辞的运用会使标题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如《倾听自己的心跳》(借代)、《妈妈,再爱我一次》(呼告)、《谁丢了玉坠?》(设问)、《生命如涛》(比喻)、《攀登路上的烛光》(比喻)、《六盏红灯不能照亮前程》(比喻)、《阳光很活泼》(拟人)、《诚信出走》(拟人)等等。

6、妙用歌词。群众喜爱的歌曲歌词脍炙人口、深入人心,一旦入题,非常吸引读者。尤其是流行歌曲的歌词,有的非常生动、别致。

7、巧用符号。运用算术和符号,能起到简洁、生动而又别致、醒目的作用。

8、巧用并列。以并列词语或短语做标题,突出文章所涉及的几个因素或蕴含作品主旨,增强读者阅读期待。

三、小结:

什么样的文题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具体说来要达到“四要”:

(一)要准确、鲜明。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一目了然。标题决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应紧扣话题、有的放矢。

(二)要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激起阅读兴趣。

(三)要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给人广阔的联想空间。

(四)要含蓄隽永。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又富有启发性。

明确了拟题的要求,就可以判断自己的拟题是否符合要求,可以给自己一个初步的定位。当然,只明确要求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一定的具体方法,有目的、有方向的去做。

【高考链接】

1、 江苏考生的作文题“山水韵 诗词情”,用间隔号巧妙标明山水与诗词的关系,作者把诗比作

山,把词比作水。在此,间隔号构筑了语意的联系,也标明了作者的思路与写作重点,可谓是煞费苦心。

2、 浙江考生则用“菊 竹 民族”为题写出人文与民族发展的关系。其他考生也巧用标点符号,

或用逗号,或冒号,或问号,或感叹号,破折号,充分考虑表情达意的需要,体现他们的扎实的语文功底。

3、 如2004高考作文题:永远的葱郁 永远的中国(江苏),宽容是阳光(北京),心有明镜(湖

北),寻找栖身之地(重庆),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四川),找回失落的家园(浙江),高扬两面风帆(河南)。《千斤之舌》(广东),《高扬两面风帆》(河南),《行走在翘翘板上》(安徽)《找回失落的家园》(浙江)

4、 如2004高考中湖北考生文题“矮纸斜行闲作草”引用陆游的诗句道出对恬美生活的渴望;

福建考生的“照海倚天”则是化用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时写尽生平心境的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对历史人物作了一分为二评价;上海考生“忙兮忙兮奈若何”化用项羽在垓下之围时的哀叹“虞兮虞兮奈若何”,江西考生的“桃花源祭”化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注入了环境保护的内容,凭想象,对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批评。重庆考生“没有翅膀的飞翔”,选取飞蛾、鸡、天鹅作为陈述对象,分别面对他人期望审视自我,形象地论述“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的关系。

5、 2003高考文题《感时花溅泪》,《只缘身在此山中》,《怎一个情字了得?》,《莫让浮云遮望眼》、

《海棠依旧?绿肥红瘦?》都很富有诗意。广东考生“此时有声胜无声”则反用《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句,写出语言在沟通中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引用成语为文题,如《山明水秀》(江苏),《择善而从》(安徽)

【学以致用】

全国第一位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博士生张宗友商南京大学时,觉得“自己已经23岁了,在要人资助是很丢脸的事”,他把社会捐助款一部分专给家乡,一部分留给系里,还有一部分寄给西藏林芝地区一名贫寒的小学生。每月240元的津贴只够吃饭,他就通过课余当家教、作系计算机房管理员、到南大出版社校对、批阅自考试卷等方式勤工俭学。3年下来,他不仅拿到了学位,而且还资助了上高中的妹妹。他留校任教时带的72名学生普遍形成一种自立自强的观念,贫困生无一人辍学,就连一些家境好的学生也在打工,主要是希望得到锻炼。

请以“贫困”为话题, 来拟题目。

示例:

(1) 《敲响自强的钟》 (2) 《摇曳生活,坚定人生》

(3) 《贫儿当自强》 (4) 《富有的贫困生》

(5) 《穷且益坚》 (6) 《“贫”出一个未来》

(7) 《感谢清贫》 (8) 《贫困之路非漫漫》

(9) 《天降大任于贫者》 (10) 《贫困的反作用力》

(11) 《贫困是首歌》

(13) 《走在贫困的声音里》

(15) 《最贫是无志》

(17) 《青山在,何以贫?》 (12) (14) (16) (18) 《我贫困,我美丽》 《在贫瘠的土地上开花》 《丹青难写贫精神》 《对贫困说:“不” 》

(19) 《我自横刀向贫笑》 (20) 《捐资·捐志》

第三部分 奇句开卷 媚语终篇

——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考点透析】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写作文也是如此。所谓开头指一篇文章开篇处的段落,它对全文具有一种“定调”作用,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或数段话,究其具体内容和作用,不外乎交代背景、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出矛盾、渲染环境、烘托气氛等。尽管所有的开头都必须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要能总领全文、切合主题。新颖别致、引人入胜,但由于文章有内容、形式、风格、文体、技巧的不同变化,开头也就有千变万化和千姿百态。

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也只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写出一篇好作文,只有好的开头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结尾。近代作家林纾指出:“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这里把结尾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一篇文章开头写得很好,中间写得也好,写到结尾,草草收兵,软弱无力,整篇文章就会黯然失色。因此,很多作家都很重视文章的结尾。古罗马诗人奥维得说:“凡事的收尾贵重如皇冠。”俄国作家契诃夫甚至这样说过:“谁发明了新的结局,谁就开辟了新纪元。”可见结尾何等重要,“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其道理同样适于作文。那么,什么样的结尾才能令人回味无穷?这也是长期困扰学生作文的问题。古人说:“结句当如撞钟”,“结句要响亮”,“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等等。

【训练重点】提升学生写好作开头和结尾的能力。

【方法导引】

一、开头写作方法指要

1、开门见山。这是作文中最常用、最快捷的一种开头方法。所谓“开门见山”,就是文章的头一开,就能尽快见到文章的主体部分。记叙文的主体,是该文所记叙的主要人或事;说明文的主体,是该文所说明的对象;议论文的主体,则是该文的中心论点或论证过程。应试作文,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更不能舍近求远、转弯抹角,而应迅速审题,慎重立意,全面考虑好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旦心中的“山”形成,那么就快速构思这扇“门”如何开、如何开好。下面列举一些课文的实例供大家借鉴:

①、首句入题。如《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首句入情。如《白杨礼赞》:“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③、首句入境。如《山的那一边》:“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

2、石破天惊法

[示例]在那一天,我犯了一个错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我从未犯过错误,但在那一天

我却犯了,因为它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3、诗句导入法

[示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爱读白居易的这首《草》,因为我热爱朴实无华、坚毅顽强而有无私奉献的小草。

4、抛砖引玉法

[示例]“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令人拍案叫绝的孟姜女庙前的这副对联,再加上动人的神奇传说,美丽的滨海风光,旅游旺季的北戴河让人流连忘返。可我还发现了比北戴河的自然风光更美的东西。

5、概括内容法

[示例]在美丽的凤凰山下,座落着一所美丽的学校,那就是我们的母校——大田一中。这是一所花园式学校。下面就让我来做导游,领着你在校园——花园中参观一番吧!

6、环境描写法

[示例]远处,一轮大而圆的落日慢慢地隐没在绿树彩云间。整个水面波光潋滟,晚霭蒸腾。静静的金湖好像披上了一件用丹霞织成的轻纱般的衣裳。

7、平中见奇法

[示例]在毓秀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柏树,还有一株也是柏树。

8、巧设悬念法

[示例] “二嘎子就是嘎。天黑了,下着雪,胶轮大车又陷在雪坑里,可是他不但没发愁,反而笑了。为啥?因为他看见对面来了个 ”

9、直抒胸臆法

[示例]如果说城市生活是紧张而有节奏的,那么乡村生活则可以说是繁忙而有散漫的,暑期回到乡下老家,正值农忙季节。那几天的生活就像一杯醇香的老酒,让人回味无穷。

10、托物起兴法

[示例]松树,是我们家乡极常见、极普通的一种树。它不像需要肥沃土壤的樟树,也不像需要精心照料的果树,更不似以孤傲而著称的楠木,它不择环境,种在哪儿都能生根、发芽、成材的品性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我爱松树,更爱具有松树一样品行的人。

二、针对性训练

有人认为财富就是“万能”的金钱,有人认为财富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山间明月、石上清流是隐士的财富,宇宙奥秘、人间万物是智者的财富;贝多芬、莫扎特的财富,色彩却是达·芬奇、莫奈的财富;齐白石的财富是虾,徐悲鸿的财富是马。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富,甚至某种痛苦的经历一笔宝贵的财富。

你的财富是什么呢?请以“我的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举例:

我的财富

每当我盘坐在地板上,总觉得自己俨然是一个帝王。因为我有最无价的财富陪伴在左右——我所有心爱的书籍。

书给我带来最大的快慰,调剂着我的情绪,是最无价的精神财富。当你的眼光在黑字白纸的书页上驰骋,人却随着小说中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那是多么大的快慰啊!或者你在读着一本令人费解的哲学著作,每有会意处,你难道不会乐而忘忧吗?你会为丑小鸭变为白天鹅而惊喜万分;为堂吉诃德大战风车而捧腹大笑;为阿凡提智斗巴依而会心一笑——有这么多快乐,这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吗?

书给我带来了最丰富的知识,拓展了我的视野。世界上最高的山,最深的谷,最长的河流—

—在哪里?这些答案全在我的脑海里,谁也偷不走。这是最安全的财富。足不出户,闭门苦读,却知天下万事兴衰,简直妙不可言。泰妃陵没去过,不要紧,我读过《星夜下的泰妃陵》;金字塔没去过,不要紧,我读过《金字塔探秘》——节约了一大笔旅费,却游历了名山胜水,书难道不是最奇妙的财富吗?

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作为人应具备的反抗精神。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一次灵魂的升华。我们可以从书本中窥见人类最崇高的部分,也可以窥见人类最卑劣的部分,这难道还不能促使你完成人生的定位吗?书已成为我的“第二灵魂”,这样的财富难道还不算是无价之宝吗?

当然,我的财富也有失窃的时候,当有人借书不还,我也为之伤心黯然。但想到“物质守恒”,我的财富变成他的财富,促使他思想的变化,这份功劳还是我的,不禁释怀。

席地而坐,以书为伴,秉烛夜读,不亦乐乎?你也该营造这样一份财富。

【解析】:本文开头能够紧扣题目,抓住中心,开门见山指出“我”拥有“最无价的财富”——“所有心爱的书籍”。作者称自己“俨然是一个帝王”,可以想见考生如何在自己的书的“王国”里统辖着自己的“臣民”。这个开头机灵而又不失踏实,它稳稳地统摄了全文,为下文展开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结尾写作方法指要

1、 卒章显志法

白居易在谈到《诗经》时有个总评语,“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不仅诗歌如此,其它文章大体也是这样。结尾是全文中心的归纳、深化和总结。如杜牧的《阿房宫赋》最后写道:“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此文结尾用了一个“鉴”字,既哀叹前人不以此为借鉴,又奉劝当世之人要警戒,以古鉴今,成为点睛之笔,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2、 出乎意料法

文章的结尾不是孤立的,必须从全局出发,认真构思,有独创性。歌德说:“独创性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大家承认压根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这么多东西。”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结尾之所以获得很大成功,和这种“出乎意料”的构思是分不开的。当玛蒂尔德付出十年的青春代价终于偿清了债务,“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这种近乎残酷的“出乎意料”的结尾不仅又一次重重打击了玛蒂尔德,突出了小说讽刺的主题,而且也震撼了读者,给文章增添了波澜,起到一波三折的效应。

3、 突然煞尾法

有的文章由于内容、体裁和写作目的的不同往往采用突然煞尾的方式,言已尽而意无穷,让读者的感情为之一顿,浮想联翩。如毛泽东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在颂扬了杨开慧、柳直荀烈士的革命精神,写到天上的吴刚、嫦娥正在热情款待客人时,突然收尾:“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种戛然而止,情绪和节奏的突变,犹如在读者的心上猛击一下,引起强烈的共鸣,使人久久不能收回涌动的感情。再如唐代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作者在纵横论述之后,猛然收尾:“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看似问话,实则已作了明确而肯定的回答。作者在这里突然煞尾,不仅表达了坚定的信心,也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4、 以景作结法

古人所言诗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同样适用于其它文章,而且以景结尾更为含蓄。如鲁迅的小说《药》的结尾:“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此处的景物描写不仅渲染了坟场的凄凉氛围,而且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悲凉心理,同时也使读者对“药”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又如明代古文家归有光,人称他的文章“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散文《项脊轩志》结尾写道:“庭有枇杼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写景,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融进了作者一颗拳拳之心,它犹如一个富有诗意的抒情镜头,意味隽永,寄托了作者对亡妻久远的缅怀和眷恋。

5、 悲剧结局法

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以悲剧收尾能让人在“悲”的氛围中继续思索、回味和想象。如鲁迅的《孔乙己》,通过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这一横断面,写了他的一生。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里交代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结局,能让读者再三回味他迂腐而又凄惨的一生,重新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四、针对性训练

话题: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父亲的布底鞋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一直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的胸怀宽阔如大海。

父亲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我曾经笑着问父亲:"你现在已经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怎么还穿这么土的鞋子?"父亲微笑了许久,没有说一句话。

父亲曾经对我说:"孩子,你别以为现在咱们有钱了,可咱的血管里流的是农村人的血,咱的骨子里要有农村人的那份质朴和忠厚。"我听着父亲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父亲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没有好衣服穿,还吃不饱肚子,但是父亲学习很刻苦,肯下功夫,老在班里拿第一名。

在贫困的威胁下,许多孩子都辍学回家去放羊,但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一个老实却又坚毅的庄稼人,咬着牙说:"再苦再穷,也要让娃儿把学上出来。"就这样,爷爷用他宽阔的肩膀和晶莹的汗滴硬是供完了初中,而家里也因此穷得一无所有了。父亲,以他农村孩子的吃苦耐劳和憨厚聪明,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但却也在爷爷的心头升起了一片愁云:"娃儿这么争气,可到这县城中学上学的学费从哪里来?"爷爷在炕头辗转反侧愁了一夜都没愁出个结果。第二天早上,爷爷沉着脸对父亲说:"今天早晨你跟我去割麦。"懂事的父亲眨了眨眼睛,像明白了什么,二话没说拎起镰刀就跟在爷爷身后迈出了院门。

可当爷爷迈出门槛后,不由愣住了,父亲也愣住了——全村老小男男女女都站在门外,有的手里拎着半截米袋,有的提着一只瘦鸡,有的捏着几张破损了的沾满汗渍的钞票,有的托着几件陈旧却干净的衣服......村长四爷爷微微笑着说:"咱村祖上风水好,出秀才,小三子(父亲的小名)替咱村争了一回脸,咱村人脸上光彩......大家来送送娃儿......"眼泪顺着爷爷脸上的皱纹滑了下来,爷爷对父亲大吼一声:"给大伙跪下......"父亲"嗵"的一声,双膝落在泥土地上......

父亲后来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穿着布底鞋吗?那天我走的时候,村里四奶奶塞给我一双布鞋说:‘小三子啊,这年头大伙儿都困难是实情,可人活一辈子,不能老想着自己,还要多替别人着想着想,谁家没有个难处啊?你四奶奶我活到这把老骨头,就盼着子孙后辈能出个人才,将来做个大官,让咱村子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孩子们都能念上书。"

后来我上了大学,见了世面,可每当我面对城里灯红酒绿的世界时,我就想到当年全村人送我的情景,人得活良心,人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看着父亲眼角闪光的泪珠,我忽然明白了父亲当年大学毕业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的原因:人不能光活自己。

【解析】:乍一看题目"父亲的布底鞋",以为和话题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且慢,读完全篇后,就会觉得,这位考生写了一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这个故事的题旨恰恰和话题内容"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相吻合。"父亲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致富以后,成了"响当当的大人物",但他"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其目的就是不忘根本,"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本文卒章显志,"人不能光活自己"奏响了全文的最强音。

第四部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为文章增光添彩

【考点透析】

考纲发展等级的要求是“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

有文采。具体包括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等。

“有文采”的发展等级分,一般来说考生最容易获取。只要在写作时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就能提升文采的档次。

【学习重点】

1、学习感知并汲取优秀作品在语言上的长处,努力使文章做到“文质兼美”。

2、掌握一些优化作文语言的方法和技巧。

【方法导引】

如何做到让我们文章的语言亮起来呢?请看下例点评其增光添彩之处: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甜甜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 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3、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听听那冷雨》)

4、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行之路;创新是路,引导我们前行!相信,横看成岭侧成峰,只有创新才不同,只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横看成岭侧成峰》)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一枝一叶一世界》(浙江))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忘记和铭记》(全国丙卷))

7、面对社会浊气,屈原选择莲的高洁,吟唱道义的湘流九歌;面对尔虞我诈,伯牙选择竹的清幽,共奏诚信的高山流水;面对官场黑暗,陶渊明选择菊的芬芳,孕育心灵的露蕙春晖……

极速时代,屈原渺茫了,大而无当之文如日中天,诚实本分之作被视若草芥;物欲横流,伯牙困惑了,合作是利益的躯壳,诚信只是欺诈的筹码;官场臃肿,陶渊明真真正正心 死 了,有几个官儿 不为五斗米折腰 拿着菊花对山犯傻?倒是把 菊花 换成 情人 小蜜 更令他们趋之若骛。(2000年高考作文《千年一叹》)

8、一百年前,屈辱的晚清统治者常常要用算盘算算“赔款”帐,而今天,中国人则用大型电子荧屏来显示澳门回归的倒计时。

一百年前,洋火,洋布,洋钉,洋油充斥中国的市场,而今天,“中国制造”的产品已遍布全世界。

一百年前,中国妇女要用小脚迈进20世纪的门槛,今天,英姿飒爽的中国女足队员踢出了一个世界亚军,扬威四海。(《百年回眸》)

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岗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冷香飞上语文》)

10、诚信是一条流了五千年的河,流出了黄面孔,流出了黄土地;诚信是一只神奇的笔,龟背上长出了汉字,汉字上长出了华夏。(《诚信》)

【方法归纳】

(1)善于引用化用名言典故,用得恰当、妥帖,引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语言洗练,纯熟,自然而流畅,幽默而含蓄。

(3)借助自然景物来表情达意。或比喻,或联想,或拟人,善于由此及彼,以物喻人。

(4)句式富于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反复,或反问。

(5)层次分明,段意呈递进关系。

(6)构思有意境,表达藏而不露,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学以致用】

一、请阅读体味下列颁奖词的语言特点,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选取对象,写一段话,要求有立意的重点,语言富有文采。

巴 金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徐本禹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黄伯云

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他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

二、练习范例:

孟德尔的宁静与沉默,为人类基因工程这座大厦开启了一扇明亮的天窗;达尔文那孤独的旅

途,为生物世界的奥秘与发展找到了新的依据;居里夫人的执着与追求,为现代化学事业披上了崭新的嫁妆。

一切的成功,一切的努力,犹如这险峰上的秀美风光,如果不去攀登,不去发现,只是一味地低头走路,或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那么,生命的色彩就会褪去,心灵的寄托就会被无情放逐,生命的意义就会暗淡无光。(王天元)

听肖邦的圆舞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如吟诗著文,高贵雅致;看艺术之都,赏名家之作,如登黄山之巅,畅快淋漓;闻四季之花,品风骚绝韵,如踏冬日初雪,陶醉怡人;游希腊古城,览埃及名胜,如聆黄钟大吕,古朴浪漫。心灵的艺术之窗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缤纷的世界。(徐雯雯)

若没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之辛,哪里得来《红楼梦》这部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美名?

若没有归有光的八次落第,又哪里得来《项脊轩志》这样的隽永文章?

若没有刘翔的艰苦训练,不懈努力,更何谈“黄皮肤,黑头发”的骄傲?

由此不难看出,艰辛的奋斗过程与成功的甜美果实总是形影不离,相辅相成的。(王立言)

这个世界,人人都是一柱梁,没有一个是多余的。雷锋曾说:“如果你是一滴雨,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烛火,你是否照亮了一个角落?如果,即便你只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钉在了最需要你的地方?”

也许你不是诸葛亮,撑不起西蜀江山,无妨;也许你没有岳飞神勇,无法撑住南宋摇摇欲坠的朝廷,也无妨。只要你有心,像我一样做好一柱梁,无论多么短小,总还是撑得起一片天的吧。不必抱怨生活的不公,顶起自己的一片天,足够了,也是应该的。(左灵)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吟赋徐行的身影,映出了一怀坦荡之意。宦海沉浮,正如偶遇风雨,东坡的每一天大概都清亮如镜吧?居庙堂之高,他上报皇恩,下为黎民;处江湖之远,他从容淡定,真情无悔。人们会记得他吟唱“大江东去”的豪迈,会记得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但也同样忘不了他“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至静胸襟。(纪嘉)

【高考链接】

题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 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你见过在雪中盛开的梅花吗?群芳鲜妍中,只有她,没有春 日暖薰的空气,没有群蜂热闹的顾盼,在素雪晶莹中,在风刀霜 剑里,傲然而孤独

地开放着。无法为春天增色,似乎是作为花儿 不该有的寂寞。这冷寂的位置,使她错过了漫天的芳华的春天、 果实累累的金秋;然而,她以自己独特方式阐释了花的价值! 梅花只是无声地兀自站立在那里, 用千百年来诗人异彩纷呈 的吟诵,作出了回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那种在凌厉寒风 中兀然怒放的火红与馨香,给了多少凄凉的心灵以慰藉与温存, 给了多少彷徨的灵魂以振奋的动力与勇气。“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没有阳光温暖的照耀和细雨绵密的润泽,又有什 么关系?这千里一色的银装素裹,是最能衬托我美丽的姿容;这 朔风清寒,给了我举世无双的价值。 大千世界,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实现属于自己的价值, 是件幸福的事, 但并不容易。 “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者比比皆是, 有时别人眼中显要的位置,倒教人走向心灵的迷失。曾在报上读 到一则故事:一个颇有文才的女性,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颇为 幸福的家庭。然而日子久了,曾写出畅销小说和优美 散文的笔,在空虚循环的日子里滞涩,她惊恐地发现丰满的精神 家园正走向荒芜。于是她毅然抛弃优越的生活环境,重新寻找自 己的人生位置。 与她相敬如宾但在时间里耗尽了激情的丈夫也离 她而去,她仍义无反顾地走了,寻找新的位置,一心要激活生命 潜在的价值……我怅然地放下报纸的时候,也许她依然在漂泊, 也许她有人躲在暗处笑话她。 而我, 要为她做出的选择击节赞赏。 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上,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找 寻适合自己的位置, 就像从茫茫人海中寻觅知音, 纵然路途险远, 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 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我们看到了徐本禹满脸真诚的泪 水,听到了袁隆平真挚质朴的感言。我不禁想到,他们身上究竟 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们?保送研究生徐本禹埋头乡村小学, 或许有 人会质疑 他的价值是否真的符合其位, 全国人民对农村教育的空前关 注给出了回答。袁隆平登上世界农业科技之巅,依旧躬耕陇野的 身影,给我们的启示又何止万千。 选择属于你的位置,在别人的需要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梅 在雪,归我所属,乐我生命。

引用“咏梅词”既是 对文章题目的解说,也引出 关于梅的思考。 描写突出梅与雪之间 的关系,进一步解题。 第一主体:傲雪战霜的 梅花引出对位置与价值的 思考。 贴切地赋予梅象征义, 从而使我们对位置和价值 有了更高尚的衡量标准。 自己甘于寂寞,却又用自己 的热情温暖寂寞中孤寂的 灵魂——这大概

就是“无 双的价值” 第二主体:普通人的选择, 提示我们适合的才是需要

“寻觅知音”的比喻用得 好,强调了寻找的艰难,同 时也蕴含找到后的巨大幸 福!

两个现实的例子极恰切,他 们都是在艰苦的位置上实 现了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再次点题,夯实观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cr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