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5:20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引言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在处理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的同时还能制作三维动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被引入课堂教学,成为课堂上辅助教学和帮助学习的手段,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可和喜爱。本文着重从多媒体在中学数学中的作用、在中学数学中应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在中学数学中应用多媒体三个方面做一些探讨,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多媒体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让多媒体更好的辅助我们的数学教学。

一、 多媒体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一)中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状

当前,在新课改的情形下,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了现代教学的趋势,一些地方也在逐步的实现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然而在一些地方,仍然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1、 数学的情感与态度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很多老师认可的数学学习方法就是通过强化训练使得学生的成绩得到一定的提高,他们并没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意识到运用多媒体去改变教学的枯燥乏味。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并有应用到实践中,学生成绩的提高往往是靠僵化练习而提高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体会到体会到的决不是数学的价值、数学的美,带来的却是学生的埋头作业。

2、 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技能不能同步发展

由于数学教学被降格为数学训练,学生重在通过接受和模仿来学习数学,学生的解题技能技巧也没有向解题思维策略作进一步发展,导致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大大落后于技能技巧的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严重不足,多媒体教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最后,学生成了解题技能熟练、解题思想策略贫乏的“机器人”。 3、 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差

具体表现为:(1)由于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缺乏宏观的指导和把握,对数学思想方法和策略性知识重视不够,学生的学习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站在系统的、整体的高度来把握数学知识和方法,难以形成完整且结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这样学来的数学知识不仅容易遗忘而且应用性、辐射性差难以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正迁移。(2)很多老师不能做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甚至

有些脱离传统教学,接受性、模仿性、机械性的技能训练导致了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薄弱,提出问题能力、创新探索能力差。当然在中学课堂中还存在一些让人欢喜的情况:多媒体授课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课堂气氛明显活跃;教师计算机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课堂充满了个性和创造等等。

(二)多媒体教学对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实践证明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如几何画板等通过多媒体操作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代数学、几何学概率与数理统计等内容,所以若想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数学教师,学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至关重要。

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与培训,电子出版物及远程教育等。多媒体系统的形象化和交互性可为学习者提供全新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育和培训通常是教师授课或自学,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而多媒体的交互教学不仅教材丰富生动,教育形式灵活,而且有真实感,更能激发人们学习的积极性。就如多媒体课件,它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语言、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加工、传递、转换和检索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或者系统。不仅具有教育性,还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和交互方便性等。特别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平面几何教程的制作上,让本来无味、静态的知识具有色彩性和动态性。

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用于多媒体教室建设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多媒体教室的数量成倍增加,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从而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我们试图通过本次论文的研究,总结经验,教训,解决存在问题,最大程度地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使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多媒体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经过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需要有机结合

虽然多媒体课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若使用不当,很易成为一种赶时髦、“TV”教学模式的照教案宣科,只追求形式主义。对数学课堂教学,单一的多媒体课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只是体现了教学手段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时代性,并不能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

水平.多媒体课件虽然容量大、速度快,但其内容的传递速度不符合人的认知思维过程.对数学课来说,传统教学手段必不可少,因为数学要求很强的逻辑思维,数学思想的应用体现在解题过程中,传统的并非不好的,恰当的板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达静态的文字信息(正如媒体所体现的那样),它更是一种表达思维活动的有力手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相对于其它科目而言,板书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 要提供多媒体课件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所需的必要设备

如果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在播放课件,则课件限制了教师活动的频率和范围.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大量点击鼠标,教师基本上被限制在计算机旁,进而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使得教师在课堂讲解时,视线更多的集中在电脑显示屏或屏幕投影上.而课堂教学是“一对多”的互动活动,教师不仅是教学事件的导演,同时也是一名演员,教师不仅要作一名合格的导演,导好课堂教学和课堂秩序,指导好同学们的角色,同时演好自己的角色,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互动性,使双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与学的环节.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需把教师从电脑桌旁解放出来,且又能实现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也就是说,教师在讲台的各个方位都能遥控电脑,不需要反复地从板书位置走到电脑旁点击鼠标后再返回板书地.此时只须在硬件设施上配备另一智能设备—— RF 无线翻页激光笔,它是专为计算机及多媒体投影机设计的一款新型专利电子产品,以无线的方式遥控计算机进行自动的翻页操作,教师站在教室、讲台的任何位置,只要在需要播放课件时轻按手中的遥控器,就可以了.配备了这样的智能装置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教师如同在传统教学手段课堂上一样有效地利用肢体语言,增加良好互动性.身体活动的有效利用,是教师借之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收集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还是教师实行课堂管理的手段之一。

3、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上课,任课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讲课经验,尤其是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数学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为了保证数学课堂教学进程的流畅性、课件播放的内容与板书内容的协调性,任课教师必须熟悉整个教案的内容和结构,同时熟悉哪些内容是用多媒体展示,哪些内容是用在黑板上板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流畅性、完美性.另一方面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随着多媒体课件的推广和应用,好多教材附有“成品课件”。“成品课件”再完美,也未必是好的,不一定与自己教案中内容的顺序相一致,使用这样的课件讲课,达不到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水平.因此,课件还须自己做,也可在“成品课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讲课习惯和风格,对“成品课件”作深加工,做成具有自己风格、适合自己的课件。任

课教师还应熟练使用和操作相关软件。教师平时在上课的时候不可能都配备一名技术老师,这样也会缺乏课堂教学的情景性和生成性。不管怎样,教师应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避免出现多媒体课件的表演秀或生搬硬套,缺乏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真实性。

(二)函数与方程课件设计原则

(一)课件的教学设计理论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略。

现在较为公认的教学设计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教学理论理论的指导是教学设计由经验层次上升到理性、科学层次的基本前提。科学的教学理论是对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表现。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学习原理设计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案和措施符合教学规律。教育工作者只有自觉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才有可能是教学摆脱险隘的经验主义,进而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的是学习的选择性、体验性、主动性、主观性,将学习看成是学习者对外在信息自主“生成”意义的理解过程。已有的经验是生成性学习的核心因素。生成性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直接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同时又可以使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产生新的生成。

3、系统科学原理

(1)整体原理。生成性教学设计也不是一盘散沙,它的设计是把多种因素的内部结构及“边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2)程序性原则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4)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二)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

良好的课件界面设计不仅能更有效地实现个别化教学,而且能通过人机对话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同时能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课件界面的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易学易用原则

多媒体课件的最终用户是教师或者是学生,好的课件除了要依据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进行课件内容设计外,还应该能使用户很容易地学会如何使用它,因为对于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弱的用户来说,过于复杂的课件会使他们花费较多的时间在使用方法上,而耽搁正常的教与学。因此,我们的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应尽量简便,在使用方面应尽量符合常规的设计原则,交互响应应该科学、合理,符合人们的常规动作与思维形式。另外,对于部分制作较为复杂的多媒体课件来说,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导航系统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该课件。

2、简单明了原则

简单明了原则要求课件界面上的用语应准确、简单、明了。提示、指导、帮助内容或对话框提示语句应多采用一些日常用语无二义性语句。多显示几个字不要紧,但一定要明了,不能过于简略或概括,更不能采用专用的词语或用语。因为在同一个时间内,我们通常只能记得一点点的事情、数字或文字,这就是认知心理学所谓的“7+2”的原则,否则,将会大大增加学习者的额外学习负荷。

3、一致性原则

这需要我们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从整体而言,对于一个完整的课件来说,应有一个统一的风格,即课件中各章节的风格应保持一致。风格可从色彩、构图、人机交互响应等方面来衡量,在统一风格的大前题下,可做适当的调整,以改变使用者的视觉效果,这样可以使学习者的思路清晰,不易产生紊乱情绪。另一方面,从局部而言,同样的界面控制元素应有相同的行为动作。如:起同样作用的图标或具有同样图案的按钮应该产生相同的行为动作,这样能减少学习者认知上的负担,避免引起思维上的混乱或无所适从。

4、适应性原则

学习者个别差异的存在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面对这种现实情况,软件设计者应尽量让不同的学习者均可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学习方式。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应提供不同的学习与操作的方法。如雷斯曼所提出的,人的认知风格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及体觉型三类。对于视觉型的人应多提供视觉的图文、视频;

对听觉型的人可能要多提供旁白解释或音响效果;而对触觉型的人,除了听和看以外,可能应更多地提供一些操作图标和按钮等动手机会,要体现出课件在设计思路上的“以人为本”的特点,让各种类型的使用者均能获得必要的适应。

根据界面设计原则,《函数与方程》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如下:

(三)课件的导航设计原则

在汉语词典中导航有两个定义:①导引飞机或轮船沿一定航线向一定目的地航行;②驾驶船舶或飞机从一个地方开往另一个地方的科学或技。

随着学科中各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关系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学习者在具体操作课件时就会面临更多的选择,如果学习者对课件内容不熟悉或者不了解其结构时 ,就像在大海中航行一样,出现信息了迷航现象,那么导航的使用就避免了这种现象。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适当的加入导航模块变有利于学习的便捷化、高效化。课件导航设计需遵循以下三点:

1、 导航功能应做到鲜明、准确,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自主的学习,而不至迷航陷入知识节点中不知所归。

2、要做到贴近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

3、导航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位置合理、顺畅美观,有利于形成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根据导航设计原则,《函数与方程》多媒体课件的导航设计如下:

(四)课件的交互性设计原则

1、 创设情境,产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引用是不可缺少的,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总是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怎样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便是教学中的关键。这些引导可以通过讲故事导入;意境导入;图片导入;音乐导入;会谈等交互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整合学习环境、丰富学习资源

整合学习环境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的学习。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善教学:(1)丰富学习资源;(2) 多样化的媒体形式;(3) 与学习资源相融合的工具;(4)符合教学规律的学习资源;(5) 构建协作学习环境。 4、 建立评价体系与反馈信息,体验交互

交互设计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更是一种自主创造的过程。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还要让学生体验失败与成功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c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