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更新时间:2024-02-18 20:43:03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
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
教师要做到“诲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师教育孩子要耐心”,我们经常这样说。但事实上,我们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师会在课堂上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耐心的佐证。
教师在课堂上失去理智,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别无他用;教师的喋喋不休,除了让孩子耳根的茧子更厚以外,没有其他功能。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无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好好成长,如此而已。有没有更有效的办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尝试一下?当孩子上课走神的时候,原谅他,提醒他,
毕竟学习是孩子的事,他没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帮助;当课堂秩序乱的时候,不要对孩子大呼小叫,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呀?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把孩子们吸引过来;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原谅他,帮他找出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帮助他下次完成作业,使孩子体验及时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当孩子犯了错误,耐心一点,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诲人不倦”四个字简简单单,但蕴含的是教师的爱心。所以,作教师的,应该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篇二:敬业与乐业......阅读附答案
敬业与乐业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争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 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1、释下列词语。层累:____________骈进:____________2、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__________3、本段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4、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6、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发挥想象,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 骈进:一同前进2、乐业3、凡职业都有趣味4、“略”。5、引出话题6、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7、“略”。(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篇三:欲速则不达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欲 速 则 不 达
子夏①
为莒父宰②
,问政③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①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②莒父(jǔ fù)宰:莒父地方的总管。莒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③问政:向孔子请教怎样办理政事。
1.下列句中加点的“为”与“子夏为莒父宰”中的“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可以为.师矣 C.此何遽不为.福乎 D.项为.之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说说你从这则短文中悟出的道理。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叶公①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②曰:“女③奚④
。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
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⑤
。”(《论语·述而篇》)
①叶(shè)公:姓沈,名诸梁,春秋时楚国大夫。因封地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②子:指孔子。③女(rǔ):同“汝”,你。④奚:何,疑问代词。⑤云尔:如此而巳。云,如此。尔,语气词,相当“而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子路不对.() (2)女奚.
不曰() (3)问孔子于.子路()(4)又留蚊于.素帐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这段文字表现了孔子的什么态度?
万事莫贵于义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①
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平?’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
之贵也。争一言②
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选自《墨子.贵义》)
①今:若,如果。②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史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贵”字。 (1)万事莫贵.于义( ) (2)是贵.义于其身也(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 (1)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3)则冠履不若手足之.
贵也( ) 3、翻译下列句子。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4、表明本文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意思是什么?
5、你能举出实例来证明本文的观点吗?
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①
,羿妻姮娥②
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③
之,树创随合。人 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选自《淮南子》)
①羿(yì):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②姮
(hé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为姮嫦。③斫(zhu?):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羿.请不死之药( ) (2)谪.
令伐树 ( ) (3)蟾蜍..( ) ( ) (4)常斫.
之() 2.翻译下列句子。
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3、在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中。人们幻想的翅膀。就已翱翔于太空,飞腾到月亮上去了。两 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个设想被科学创造所实现。1969年7月21日,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你知道这三位宇航员的名字吗?
4、请你说出两个带“月”字的成语。
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①
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争日昧爽辄②
执书立窗下,就明③
而读。如是④
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选自《鹤林玉露》)
①张九成,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谪:降职远调,贬官。②辄:总是。③明:
光,光亮。④是:这。
1.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 (1)张无垢谪.横浦( ) (2)每日昧爽辄.
执书立窗下( ) (3)就明.而读( )(4)如是.者十四年(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选出下列旬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是.者十四年 B.其.恕乎 其.
寝室有短窗 4.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①,书②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③苟且④,或⑤
答人简札⑥。少⑦不当意,必再三易⑧之不厌。,故⑩愈老而愈益精妙.(《书林纪事》)
①率:标准。②书:书法。③尝:曾经。④苟且:敷衍了事。马虎。⑤或:有时。⑥筒札:信件,书信。⑦少:稍微,⑧易:改换,更换。⑨厌:嫌麻顿而讨厌,⑩故;所以。
1.解释下面旬中加点的词 (1)书.遂大进() (2)平生于书.
( ) (3)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 (4)或.答人高札(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①
于②
。秦青,未穷③
。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④
。秦青弗止⑤
,饯行于郊衢⑥
,抚 节⑦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⑧。求反⑨
,终身不敢言归。(《列子·汤问》)
①学讴:学唱。②于:向。③穷:尽,完。④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⑤弗止:弗,不,没有。没有劝阻。⑥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⑦抚节:打着拍节。⑧谢:道歉。⑨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秦青弗.止() (2)响遏.
行云() 2.翻译下列句子。薛谭乃谢求反。
3。薛谭为什么“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教学相长(节选)
虽有嘉肴,弗①
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②
道,弗学不知其善③
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知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先自《礼记》)
①弗:fú,不;②至:极、最;③善:好处。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括号中注音,并在横线上释义。 (1)弗食不知其旨.
((2)教学相长.
((3)虽.有至道.(((4)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 2.翻译下列句子。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什么道理?
4.本文在论述时先以“”作比,继而引入“”,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颜回好学
回①
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于器之恸②
,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③
。”鲁哀公问:“弟子
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④怒,不贰⑤过。不幸短命死矣⑥,今也则亡⑦
。”(选自《史记》)
①回:颜回,又称颜渊。②恸(t?ng):哀痛之至。③门人盖亲:学生更加亲近。④迁:转移。⑤贰:重复。⑥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⑦亡:同“无”。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发尽白,蚤.死() (2)今也则亡.() 2.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字。 (1)孔子哭之恸.()(2)门人益.亲() (3、弟子孰.为好学()(4)不贰过.(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迁怒,不贰过。
4.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①
,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②
。”妻适市来③
,曾子欲捕彘
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④。”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⑤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⑥,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⑦,非以成教也⑧。”遂烹彘也⑨
。(《韩非子》)
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祢。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②彘(zhì):猪。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④特:不过,只是。⑤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⑥子:你,对对方的尊称。⑦而:则,就。⑧非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⑨烹(pēng):煮。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只断一处)。 婴 儿 非有 知 也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其子随之.而泣。( ) (2)妻适市.
来。( ) (3)曾子欲捕.彘杀之。( )(4)是教子.
欺也。( ) 3.下列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婴儿非与戏也。——孩子不能欺骗啊。 B.待父母而学者也。——是向父母学习的啊。 C.子而不信其母。——你不相信你的母亲。
D.非以成教也。——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4.曾子为什么要把猪给杀了?这则寓言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①
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
无书读,就间②里士人家③
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④
,下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公事迹》)
①荻(dí):芦苇杆。②闾(lǘ)里:街坊。③士人家:读书人家④文字:文章。
一个人在年幼时家境不好,表面看上去是悲惨的,但对于有志气的孩子来说却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家境的窘迫会使孩子较早地品尝世态炎凉和生活艰辛,促使孩子早懂事,早立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从现实看,一些富足人家的子弟因为跟前吃不愁、穿不愁,倒是少了许多学习的动力,使他们缺少了奠定成功的思想和性格基础。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句中的“书”相同( )。 A.乡书何处达 B.未尝识书具
C.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D.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2.翻译下列句子。 (1)欧阳修四岁而孤。
(2)惟读书是务。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什么?
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它是什么?
景公闻命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①
。公被②
狐白之裘③
,坐堂侧陛④
。晏子入见,立有间⑤
。公曰:“怪哉!雨雪三目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选自《晏子春秋》)
①霁(jì):雨后或雪后初睛。②被(pī):同“披”。③裘:皮衣。④陛:宫殿的台阶。⑤有间:有顷,一会儿。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通“”,意思是。 2.指出“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一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3.“雨雪三日而不霁。中“霁”的读音是意思是,现代汉语仍保留了这个意思,请举出一个成语: 。
4.翻译下列句子。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5.“雨雪三日”。景公为什么认为“天不寒”?
6.宴子巧妙运用什么方法使景公闻命,“出裘发粟与饥寒”的?
世无良猫
某恶鼠,破家①
求良猫。厌②
以腥膏,眠以毡罽③
。猫既饱且安,率④
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选自乐均《耳食录》)
①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财。②厌:饱食。③毡罽(jì):毡子和毯子。④率:大率,大都。 1.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某恶.鼠(讨厌) B.率.不食鼠(于是) C.鼠以故益.暴(更加) D.遂.不复蓄猫(就) 2.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 鼠以故..益暴。 A.因为 B.因此 C.凭借 D.用来
3.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 以为..
天下无良猫也。 A.把??当作 B.以之为 C.认为 D.当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厌以腥膏,眠以毡罽。
5.猫不捕鼠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某人认为“世无良猫”?
齐桓公好服紫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①
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
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②
。’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公曰:“诺。”
于是日,郎中③莫衣紫;其明日,国④中莫衣紫;三日,境内⑤
莫衣紫也。
①素:没有染色的丝织品。②吾甚恶紫之臭:我很讨厌紫色衣服的气味。臭,气味。③郎中:官名,侍从国君的近臣,此处泛指宫中官员。④国:都城。⑤境内:国境内。
1.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齐桓公好.服紫( )(2)吾甚恶.紫之臭.
( )(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 ) (2)桓公患.
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
(2)其明日,国中莫衣紫。
4.本文中“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后来桓公“勿衣紫”且言“恶紫之臭”,于是,“三日,境内奠衣紫也”,由此,你联想到可概括这类现象的一个成语是 。
5.当今社会,利用“名人效应”。请名人作广告已成为一种时尚。请结合短文内容,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含水噀面
有人曾遇强寇,斗。矛刃方接,寇先含水满口,忽噀①
其面,其人愕然,刃巳揕②
胸。
后有一壮士,复与寇遇,已先知水噀一事。寇复用之,水才出口,矛已洞颈。盖已陈刍狗③
,其机已泄。恃胜失备,反受其害。(选自沈括《梦涛笔谈》)
①噀:喷水。②揕(zhèn):刺。③已陈刍狗:比喻已经用过被抛弃的东西不能再拿来使用。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矛刃方接.()(2)矛已洞.
颈() 2.下列括号中是句子的省略成分,有误的一项是( )。A.(双方)斗 B.刃已揕(其人)胸C.(寇)水才出口 D.矛已洞(壮士)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恃胜失备,反受其害。
4.偶寇故伎重演,最终毙命,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愚医治驼
昔有医人,自媒①
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
焉。驼者随
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③
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选自《雪涛阁集》)
①媒:介绍,夸耀。②屣(xǐ):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③鸣:申诉,控告。 1.解释加点词意义。 (1)延.
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 (2)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 (3)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 )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①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②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③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④
乎!(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①楚:古代南方国名,战国时约在今长江中、下游各省地区。涉:徒步渡水,这里泛指渡水。江:古代专指长江。②遽契其舟:急忙在船舷上刻个痕迹。遽(jù):急,匆忙。契(qì):刻。③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是:此,这里。④惑:糊涂。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释义。 (1)刻舟求.剑()(2)其剑自舟中坠.
于水() (3)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其剑自.
舟中坠于水( ) 2.下面句中加点的“而”与“舟已行矣,而剑不行”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未至,道渴而.死B.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C.暮而.果大亡其财D.狼亦黠矣,而.
顷刻两毙 3.翻译下列句子。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用自己的语言简答: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限于30~40字之间,本题意思对即可)
鲁人徙越
鲁人身①
善织屦,妻善织缟②
,而欲徙③
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
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凡被⑤发。以子之所长⑥
,游于不用之国,欲使
无穷,其⑦
可得乎?”(选自《韩非子》)
①身:自身,本人。②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③徒:迁居,搬家。④跣{xiǎn):光脚。⑤被:同“披”。⑥所长:拿手的本领。⑦其:同“岂”,难道。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屦为履.之也( ) (2)或.
谓之曰() (3)而.越人被发( ) (4)以.子之所长( ) 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3.请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
4.你认为鲁人可不可以徙越呢?请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庄子①
欲刺虎,馆竖子②
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
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③
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理虎之功。(选自《史记·张仪列传》)
①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②馆竖子:旅馆的童仆。③须:等待。 1.解释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父利其然.
也( ) (2)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 (3)然.数年恒不一见( ) (4)卞庄子以为然.
(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两虎方.且食牛()(2)有顷.,两虎果斗() (3)馆竖子止.之( )(4)立须.之( ) 3.下列旬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下车而引之. B.人皆吊之. C.从伤而刺之.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翻译下列句子。
正在阅读: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02-18
华平股份:第二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的公告 2011-06-0804-17
科普乐课程小学一阶段参考教案05-05
液晶光电效应综合实验04-02
2016年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812管理学原理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07-25
财政学 平时练习题与答案05-01
“十三五”规划重点-铝合金零部件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06-22
社区护理学复习题06-21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探究12-02
- 关于实施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的指导意见
- 学生党员在疫情期间做出的思想汇报
- 《深度工作》读书感悟
- 抗"疫"期间思想汇报5篇
- 学校承诺书|面对疫情,我们承诺
- 公司战“疫”感悟_我想和你们在一起
- 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感悟总结
- 只盼“樱花”早盛开,烂漫如当年
- 疫情防控工作感悟
- 关于疫情的几点思考及感悟
-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 党小组长培训资料汇
- 2019年度副镇长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 疫情期间教师直播感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4篇
- 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的讲话
- 《老师请回答》观后感
- 2020年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考核办法
- 在疫情防控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企业疫期复工管理方式与措施
- 发愤忘食
- 乐以忘忧